他这px是什么意思思?谁的意见多,就采纳谁的。

百度知道采纳别人意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需要很多流量_百度知道
百度知道采纳别人意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需要很多流量
提问者采纳
不会的、但是采纳别人你也会得到财富值
得到财富值有何用
可以到商城兑换实物奖品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9条回答
纳意见就是赞同对方。不会用很多流量。关键是信号好就行。其实百度知道可以用2G网络答题,使对方得到积分或者好评
意思是同意别人的意见,搜索时将特别显示该意见,几乎没有什么流量产生
就是认可一下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百度会发给那个回答的人一些奖励,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被采纳。你点采纳就是一下子的事,不费流量的
采纳 就是 认同 的意思。与流量没一点关系。
不需要,你可以试一下,你也可以得到经验的。采纳我吧!
不会需要太多流量,只是对别人的肯定会扣除自己的财富值
不是说会加吗
你在提出问题时设定了多少值在你采纳别人时就会扣除多少财富值相应对方会加上多少财富值。
你把流量关了,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不费流量的 涨财富值
不需要多少流量
你采纳我呗
不需要的,伸出你的手指头点个采纳吧
不用啊……怎么会这么认为
不用啊……怎么会这么认为
那为什么别人都那么需要采纳
回答者被采纳可以获得类似积分一样的东西
这个积分可以在商城换取礼物
哦,原来如此
如果没有财富值,也不会有人来回答问题了不是?谁也不会愿意免费帮人呀不是?
嗯,也是哈
是我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美好了
本来就是嘛~~各取所需啦~就好像悬赏越高回答问题的人越多一样,即使问题难。
不会要流量啊,只是给别人的一个肯定
不算多一月几百照流量
那为什么别人都强烈要求采纳呢
他帮你解决问题是为了得到好评吗
不会还有奖励
百度知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步的距离描述古代弓箭的射程时常用步这个单位,请问步的距离是多远呢?答案很多啊,谁能提供他的消息来源或者证明答案的可靠性,就采纳他的答案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一步的距离描述古代弓箭的射程时常用步这个单位,请问步的距离是多远呢?答案很多啊,谁能提供他的消息来源或者证明答案的可靠性,就采纳他的答案
描述古代弓箭的射程时常用步这个单位,请问步的距离是多远呢?答案很多啊,谁能提供他的消息来源或者证明答案的可靠性,就采纳他的答案
一步等于五尺,1尺=100厘米/3约为33.3333厘米 所以一步大概就是1.7米的样子。
古时候有个词:一射之地,意思就是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相当于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粗略估计一步大约45-60公分,也就是55米-90米左右〕所以,一步大该是45-60公分。
秦汉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汉一尺为23.1cm,一步即138.6cm左右;如《三国演义》吕奉先辕门射箭那段:“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一百五十步即今207.9米左右。
*百步穿杨即138.6米左右
秦代:6尺为步,1尺合现在27.65cm 还有一说是23cm隋代:6尺为步,1尺合现在27.19cm 唐代:5尺为步,1尺合现在31.1cm 清代:5尺为步,1尺合现在32cm 古代都是以300步为一里。谁能分析下他这什么意思,会给分的_百度知道
谁能分析下他这什么意思,会给分的
一直很暧昧?忘了。我就问那朋友是男的女的啊,也说过喜欢的话:有关系吗?:男的。聊天他突然说到以前有个朋友介绍的一个景点(外国的一个色情场所,)。他这是什么意思啊?他先说了句,接着又道他是天秤的
提问者采纳
这个很简单
就是对方没反应过来
觉得没什么 然后想了想怕你误会 说是男的
不要想太多
满意请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你肯定不希望是个女的和他说,不然要是他的这种暧昧只是暧昧不是真的喜欢某个人!我建议你在观察观察吧,你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个心理的~真没法判断:男的,接着又道,你想多了~还记得星座书上都怎么总结天秤座的吗!然后他又要面子,他们主要的特点就是交各种朋友:有关系吗,否则?没别的意思,对于天秤座来说除非挑明关系。可能他真的只是随口说一句也没顾忌到别人的感受,你这么一问。我身边就有天平座的朋友,他只是在说一件事儿而已:“天秤座处处留情!”所以。有的时候说者无心,他会立刻反应过来,但是,亲近的很,就表现的关系很好。明白吗,听者有意!因为怕和别人有矛盾?忘了,所以往往会死的很惨”“处处留情是天秤座的致命伤,他们很聪明的,所以就问你一句,觉得自己说漏嘴了天秤座有的时候会这样的,那个人会受伤的~
可能是他心虚的一种表现,同时希望讨好你,和你发生关系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谚语和俗语(“老话”)多一点,谁最多,我就采纳谁!_百度知道
谚语和俗语(“老话”)多一点,谁最多,我就采纳谁!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俗话一词,文字上趋向典雅。俗语以形象为主体,后为解释,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格言有所区别;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八个字、多年的老歪树,自身有不足之处,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俚俗并称。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自身有不足之处,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从这一比较中。但是,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有些常用的歇后语,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成语的术语来使用,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成语以精练为特色,后半为解释,看来俗语辞典,对字。俗语虽然多为口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如。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语,节节高(前为形象,直不起来了 乙,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成语有成语的长处,多属逻辑思维。但是,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又有些不同,与书面语型的成语、乙意思相同。俗语转化为成语,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直不起来了 乙,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乙为谚语,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要加以补充、生产实践(如农谚)、俏皮话,后怕虎 乙。如。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歇后语,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因小失大 甲,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天下无难事,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谚语虽然简单通俗,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殃及池鱼(形象,又有些不同,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乱弹琴,谚语,是文学性的语言,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但二者并不相等、词。但仔细区分,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跟“乡里”之“里”有关,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俗话,不宜滥用。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基本上是同义词。 四,丢掉西瓜 乙。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二者既有联系。 俚语。但仔细区分、开夜车。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 ①擀面杖吹火、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存在着交错现象。 俚语,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多年的老歪树。“约定俗成”这一成语,是文学性的语言,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甲为俗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 二、成二字,五字,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再三斟酌,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俚俗并称。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冤大头,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是哲理性的语句,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是哲理性的语句:背靠背,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满招损,甚至哲学。它用种种修辞手段、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虚心使人进步、俏皮话 歇后语,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后来居上 甲,不宜滥用,歇后语,赶晚集 ⑦求爷爷,天下无难事,满招损。但是,望文生义,谚语,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因而跟谚语,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如;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又有区别,后半为解释,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甲为俗语,但也不排除形象,严格地说,形式整齐,小鱼吃虾米 乙,四字,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这个“俚”,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严格地说。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畏首畏尾 甲,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捡了芝麻。它用种种修辞手段。“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对字、因小失大 甲、格言有所区别: ①白酒红人面,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运用时可以变通;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你走你的阳关道,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多属形象思维。这些语例,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俏皮话 歇后语,就可能互相渗透,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例如,而不得不承认。如、畏首畏尾 甲;成语有成语的长处,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但也不排除精练,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寓有思想意义。俗语有俗语的优点: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长短不一。试比较下列例句,并同时存在,带有文言的色彩、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作为术语,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成语是书面语型的,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捡了芝麻。(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这样,更具体些,俗话,后为解释,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试比较下列例句,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俗语有俗语的优点,就要加以补充,文字上趋向典雅,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再三斟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已经跟谚语;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多属逻辑思维、分道扬镳 甲。俗语一词: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跟“乡里”之“里”有关,却是“俚语”,歇后语,望文生义,也称常言、词;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刨根问底 甲,基本上是同义词,二者关系密切、弱肉强食 甲,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节节高(前为形象。 俗语和成语,而又无确定的术语,均不见佳、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俏皮话,也不十分明确,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四字,小鱼吃虾米 乙,两天晒网(形象,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丢掉西瓜 乙: ①水仙不开花,甲、刨根问底 甲、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俗语跟成语,也包括自然科学,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磨洋工,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因此,都值得很好学习。 俗语和成语,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后为解释,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对上眼儿 乙。例如,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俗语转化为成语。 甲,使之生动活泼,把它们汇编在一起,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而又无确定的术语,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 ①擀面杖吹火,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成语以精练为特色,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后为解释、谚语并称为俗谚,一场空(前为形象。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说明),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运用时可以变通、磨洋工,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如。因此,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成语的术语来使用,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形象较好,赶晚集 ⑦求爷爷,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不过,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长短不一,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如;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但二者并不相等、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俗语;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越看越稀(前为形象,歇后语。 甲。如,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使之生动活泼,又有区别、乙意思相同,精练,就包含着俗,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寓有思想意义,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形式整齐,与书面语型的成语,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苦在前,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虚心使人进步,殃及池鱼(形象、大鱼吃小鱼、前怕狼,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 ①黄鼠狼看鸡,后怕虎 乙、冤大头,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甲为格言俗语,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等等,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则有口语的气息,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俗语跟成语。不过,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 甲、弱肉强食 甲、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这些语例: ①黄鼠狼看鸡,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二者既有联系;成语转化为俗语,并同时存在,仍稍有不同、语,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甚至哲学,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多属形象思维,七字,八个字,吃苦在前,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更具体些,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分道扬镳 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就外延来说,八个字。俗语一词:背靠背。这种区别、积重难返 甲,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看来俗语辞典,甚至是语言垃圾。 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 ①城门失火,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就可能互相渗透;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八个字,但也不排除形象,等等,二者关系密切、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但是,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①城门失火、谚语并称为俗谚、后长的牛角。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成二字,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王八看绿豆,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常出自名人名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越看越稀(前为形象,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如果缺少形象。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也包括自然科学,已经跟谚语,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五字,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形象较好。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则有口语的气息,甚至是语言垃圾;常言一词;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如。这样。从这一比较中。 四,往往转化为歇后语,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有一部分,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而不得不承认,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来居上 甲、开夜车、说明),甲;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作为术语、大鱼吃小鱼;常言一词,一场空(前为形象,也不十分明确,如果缺少形象,就外延来说,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乱弹琴,却是“俚语”: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甲为格言,常出自名人名著,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带有文言的色彩,就包含着俗,如。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乙为成语,精练,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 ①水仙不开花,为了增强形象性,乙为成语、王八看绿豆,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后为解释。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有一部分,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两天晒网(形象: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成语转化为俗语。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谦受益(书面语) 乙;俗话一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成语是书面语型的,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但也不排除精练,存在着交错现象,谦受益(书面语) 乙。这种区别。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都值得很好学习: 甲;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后为解释,如,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如、后长的牛角,对上眼儿 乙,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乙为谚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七字、生产实践(如农谚): ①白酒红人面、积重难返 甲。这个“俚”,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前怕狼。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为了增强形象性,均不见佳,也称常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回答者:
- 试用期 一级
5-12 19:45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2、一不做,二不休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一动不如一静 5、一物降一物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一蟹不如一蟹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棍子打死 10、一鼻孔出气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5、人怕出名猪怕壮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7、三折肱为良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万变不离其宗 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3、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千里送鹅毛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井水不犯河水 32、天下乌鸦一般黑 33、天有不测风云 34、无风不起浪 35、无可无不可 36、无事不登三宝殿 37、五十步笑百步 38、不以一眚(shěng过错)掩大德 3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0、不能越雷池一步 41、不能赞一辞 42、不登大雅之堂 43、不寒不流,不止不行 4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45、牛头不对马嘴 4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7、勿谓言之不预也 48、风马牛不相及 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50、心有余而力不及 51、心有灵犀一点通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4、书生气十足 55、可望而不可即 56、平地一声雷 57、打肿脸充胖子 5 8、东风压倒西风 59、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6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4、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6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67、有过之而无不及 68、有眼不识泰山 6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71、死马当活马医 7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73、毕其功于一役 74、过五关,斩六将 75、过屠门而大嚼 76、此地无银三百两 77、当面锣,对面鼓 78、岁寒知松柏 79、先下手为强 80、行百里者半九十 81、杀鸡焉用牛刀 8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83、闭塞眼睛捉麻雀 84、迅雷不及掩耳 85、如入无人之境 86、如堕五里雾中 87、来而不往非礼也 8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89、吹皱一池春水 9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91、弃之如敝屣(xǐ) 92、快刀斩乱麻 93、初生牛犊不畏虎 94、拉大旗作虎皮 95、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6、鸣鼓而攻之 97、依样画葫芦 9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9、树欲静而风不止 100、牵一发而动全身 101、是可忍,孰不可忍 102、冒天下之大不韪 10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04、独木不成林 10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0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7、既来之,则安之 108、换汤不换药 109、病急(笃)乱投医 1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13、惺惺惜惺惺 114、惶惶不可终日 1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16、置之死地而后生 117、解铃还须系铃人 118、漫上不漫下 119、疑心生暗鬼 1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1、覆巢无完卵 122、醉翁之意不在酒 12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 124、群起而攻之 125、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126、破天荒 127、马后炮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长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谚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