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ledgexd股票是什么意思思

have_the_previledge_of在上海财经大学 (SUFE) 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按投票排序
这是我两个月前写给高中母校的一篇稿子,很多是个人之见,偏颇和幼稚之处请轻拍,有不对的地方请及时指出以免误导他人另外熟人看到了不要笑个人介绍:学渣一枚,财大本硕,家乡来自西部某大城市。===========================================================================生活环境财大的校园不大,但非常小也谈不上,整体校园布局和规划赶不上附近的复旦和同济。建筑大多没有特色(唯一有特色的建筑还是买的同济的)。教学楼设施很一般,近年装了空调好一点。图书馆是最豪华的。宿舍要分男女,女生大部分条件不好,部分女生宿舍的环境简直令人发指,又小又挤还没有独卫,男生大部分条件不错。个别楼楼内有洗澡设施,其余绝大部分宿舍要使用公共澡堂,全部可以装空调。食堂只能说和其他高校食堂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鉴于大江南北的食堂菜系都不怎么样,这方面就别做多幻想了。另外没有通宵教室。财大的校园硬件水平在上海高校中算末尾的,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财大放弃了郊区优美的大片校园而留守在还算市区的杨浦五角场,纵观松江的上外,闵大荒的交大华师大,临港的海事等,财大当真还是在城里啊!这一点以前上学时没感觉,直到坐车去闵行花了2个小时后才懂了财大的好。而闵行松江的同学们每次来财大都会感叹进城了,还是你们这儿像人过的。另外五角场商业中心在上海逐渐有“小徐家汇”之称,附近好吃的非常多,甜的辣的到处都是。习惯了繁华的同学,财大这一点还是很合你胃口的。当然你要是能考上复旦当我没说。财大离陆家嘴人民广场等工作中心有一小时左右的行程,不算特别方便,但在高校中也算过得去的(复旦同济交大的本部最优),这个不算优势的优势到了大三之后就能体会到了。学习财大向来有一流学生二流老师之称,之于这一点,财大的学习氛围还算不错,周围冲击奖学金的同学不少,多多少少会带动着大家主动学,所以财大图书馆常常是满座的节奏。但老师的教课水平,大部分不敢恭维,虽然不少老师人还是不错,但讲课水准真心不能说优秀,我在财大期间,感觉真正称得上讲课优秀的老师都能数出来。注意讲课优秀和学术能力优秀是两个概念。大学里两者都优秀的是少数。但讲课优秀的老师真的可能改变你人生观价值观。在师资力量不算优势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体现。在财大,成绩优秀的同学90%以上是自学的成果,在我的样本中,成绩优秀的同学最后的发展都是不错的,我不认为财大有高分低能的现象,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哪儿都吃得开。所以在你迷茫无措的时候,认真学习绝对不会是错的选择。另外,英语不错是财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标签,对于英语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同学而言,进了财大一定要好好补习英语。英语好不一定万能,但英语不好是万万不能。课程财大的课程内容安排等在近些年来还是有所进步,但即便如此,财大平庸的教学水平仍然没有质的跨越。纵观大一大二,财大的课表里充斥了大量的无用课程,或许这并不是财大的错,但结果就是部分同学在“垃圾”课程中消磨了意志,最后连正常有用的专业课程都上不下去,养成逃课的习惯。在财大上不上课不是关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王道。我也无意给同学的懒惰找借口,当大多数同学觉得课程“水”的时候,学校也应该有所改变了。因此如果对大学学习很有期待的同学,财大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欣慰的是财大近年来加大对英语和计算机的重视程度,算是一个好的改变。财大的会计学教育称得上优秀,也无愧于全国前二的会计专业水平。此外财大的校方在安排课程时往往是一个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学生规规矩矩上课,老师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又得靠着学生通过逃课换来的实习间接提高就业率,保证学校的知名度。这就导致了高年级学生和老师在出勤方面的“较劲”。再者很多高年级的同学抱怨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比如一天一节课这种情况,浪费了出去实习的时间,而且财大选课的自由度确实不高。总之,财大课程设置是财大教学质量平庸的一个代表性问题。专业曾经和朋友探讨过,财大在很多方面水平不怎么样的情况下,优秀的生源是这所学校最核心的优点。有了这个认识以后,你就会发现,财大很多所谓的名牌专业,是因为它聚集了优秀的学生,才得以“名牌”。所以,不要对专业本身能带给你什么有很高的期待,有的专业可能本身就不适合本科学习,反过来说没选上热门专业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把握好同学就够了。有句话叫做财大人无论学什么专业最后都是会计,这是个全民刷CPA的校园。当然这里还是提一下,全校公认最热门专业是银行与国际金融&金融实验班,其次是ACCA,公认最不值得去的是人文相关专业,你懂的。价值观纵观大学校园,财大可能是文艺气息最稀少的校园之一,这里没有幻想,只有现实。这是一个不产诗人的环境,大部分同学关心的是毕业后能干什么,何时能在上海买房。海报栏里都是XX规划的讲座,很少有关于文学,关于科学的。有人说财大眼里只有钱,某种程度来说这话没错。前面说了,财大的生源是优秀的,但还有一个特点,财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小康之家,也就是说财大几乎没有特别贫困的同学。这个解释也很好理解,财大在贫困地区几乎是没有知名度的,城市长大的孩子听说财大的几率会比较大,更别提财大在江浙沪的地位了。说明了这一点你应该能明白我想表达什么观点,说得多了反而会有误会,读懂了就行。财大是一个女生数量很多的学校,财大女生普遍独立意识较强,以自己努力奋斗养活自己为目标。在我看来,财大女生从不空喊女权,却用实际行动无声地展示了女性不输给男性的各方面能力,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女生,还是职场上奋战的女强人,财大的女生总是有一种自信的风采。这大概也与学校务实的氛围有着密切关系。见识与眼界都说学校是座象牙塔,而财大应该是介于社会与象牙塔之间的。我认为财大的同学会比其他学校同学较早的成熟,一方面是财大各种社团以及商业比赛,让同学们用在人际交往的时间较多,另一方面财大同学大二大三就步入职场实习,提早学会与社会打交道。学校建立在上海是全体财大同学的幸运,好的地域位置是商科学习成功的一半。所以,XX学校如果不是在XX结果就怎么样,这种论调不适用于商科专业。因为在上海,视野开阔,见识广泛,又是国际大都市,同学们在这座城市能学到的东西真的有很多很多。这种见识蔓延到待人接物上,随之而来的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未来大学毕业无非就三种选择,出国,就业,国内研究生如果考大学前就希望出国,只有一个忠告,别考财大!商科出国,奖学金基本无望,申TOP学校竞争压力太大,而且客观地说财大在国外认可度不算高(学术水平没上去),财大与国外合作的项目又非常稀少,可以说用考上财大的分数,换一个985综合大学,出国难度从hard立刻上升为normal。在这个模式下,财大的出国党算得上财大最优秀的人群,他们目标清晰,在大一大二就决定好未来的路,什么时候考托福雅思GRE,计划井井有条,执行力也强,另外还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增强自身的办事能力。考研,财大的考研大军不算强,前几年就业形势好的时候一个班讨论考研的最多也就一两个,这两年就业环境恶劣,才导致图书馆的“李永乐张剑”逐渐变为主流。财大学生聪明但并不拼命,于是考研能力比不上外校刻苦努力应试的学生,再者刻苦努力成绩优秀的同学要么保研了,要么还是会选择出国或者外推。总总原因造成了财大本校读研究生的同学占比不多,当然客观地说财大研究生确实没什么大意思,不少专业高分考进来结果发现也就那样,如果想单纯混个文凭占个平台还算可以。毕竟现在一些高端求职岗位确实研究生挤进去要容易一点,虽然这个研究生不一定有本科生战斗力强。偏见总是存在于各个角落。就业,财大真心这个是拿得出手的,一个英语(口语)不错,成绩看得过去,性格不扭捏的同学基本可以找到一个看着还不错的工作,只要不是特别奢侈,生活压力也不算很大。就这两年数据来看,去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同学占大多数,这些也是很多普通人心目中比较体面的工作。财大同学的实习机会很多,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在业界也形成了有一定历史的“财大帮”,此乃上海滩一霸。另外我想说一个很多同学心中的误区,那就是财大在很多地方没有名气,因此财大在上海以外的地方没有优势。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至少在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财经领域里,财大是有着较高知名度的,之所以会有人没听过财大,那是因为他和你本来就不是一个领域的,比方说搞机械的搞化工的不知道财大很正常啊。说句很自大的话,不知道财大的环境值得财大人去发展么?人际关系是商科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把握好财大校友圈这个丰厚资源,未来大有可为。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我在财大待了5年,刚开始也觉得财大不怎么样,但后来时间长了,习惯了财大的一草一木,发现还是很爱财大的。财大有很多要命的缺点,也有很多让人欲罢不能的优点。对于报考财大的选择,我的态度一直是不鼓励不反对。我认为一旦选择了不要后悔就是,即便后悔,趁着年轻回去复读也算是敢作敢当。人生最忌讳优柔寡断。当了财大人,要有一颗不卑不亢的心,不要自大,我们比人家欠缺的还很多,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在上海是有地位的。总之,既来之则安之,欢迎报考上海财经大学。
也来回答一下这道题吧。前一半是概括我的观察,后一半是一点自己的经历和感触。利益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会计ACCA本科2004级,会计学研究生2008级,2011年毕业,一共在上财待了7年。没混过学生会和团委,参加过1个社团,大学期间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4年,对上财毕业生就业这块有比较多的了解。上海财经大学的综合实力在财经院校垂直领域排名是数一数二的,这个排名绝大部分同学在校读书的时候不大能感受得到,很多榜单都这么说,我也就这么引用一下。和所有在校生相关的毕业生就业这一块,由于上海的独特经济地位,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在各个“财经”打头的院校里应该算是最好的,在金融、财务等岗位的竞争力和top知名综合院校也可以比上一比。可是呐,上财很小,所涉及的专业不多,放在别的综合大学里,整个学校可能就是一个经管学院外加几个小专业这种规模,自然在很多方面和综合大学没法比:专业广度、校园面积、课业及生活丰富程度、知名度,等等等等,差距客观存在,且不小。有的同学会因此对学校小失望,有的同学不太有所谓,我是后者,毕竟,这差距是有基因的,何必去抱怨无法改变的东西呢。客观来说,上财的学生有种小国心态,数百米之隔的孵蛋大学太耀眼,让上财的同学们多少有一点不自信,体现在细节上,就是总会有意无意地与孵蛋大学相比较。有两种固定句式一直在较劲——“旁边的学校也就这样”VS“哎,我们又比不上旁边的学校”。在学校内部,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的同学们在心态上也有些微差异,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是传统优势学科大院,气势略盛,非财经方向的小院则低调一些,不过也许是受所谓传统的束缚比较少,小院奇葩比例相对较高(我这里的奇葩是褒义词),我认识不按常理出牌的有趣校友,一一数来,多来自小院。上财的同学自认为比较“实际”,褒义的方向是务实,贬义的方向是功利。财经院校嘛,难免的。大学生活少了份风花雪月,多了份对未来的设计和打拼。大一就开始做职业规划,在校时就开始考CPA,绩点松的老师受欢迎,有人觉得这样很充实,有人讨厌这样的势利,这都没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上财可能恰好不太适合过于浪漫的人。整体学习的风气还算是不错。答主来自上财最苦逼的专业之一,对大学的印象就是上课、自习、考试、上课、自习、考试,无限循环,连谈恋爱的档期都没有,有时候竟然觉得比高三还要苦一些,如果日子重新来过一次,可能还是这样。当然了,大学里总有不同的咖,有学生活动咖,有Dota咖,有混日子咖,有学霸咖,每个学校都是一样,上财也不例外,答主恰好被迫成为苦逼学习咖而已。以下是一些纯个人私货,仅代表个人经历和意见,不代表我的校友们,辩证着看看就好。如果让我来总结在上财读书的经历,我会说:这故事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开头,但有一个happy的ending。我是从湖北考到上财的,说实话,在报志愿前,我压根没听过这所学校,恰好当时的ex想报上财,恰好我高考又发挥得比较不知所云,就莫名其妙怀着复读的心胡乱填了上财,又没想到糊里糊涂地没有复读去报到了。这一年,我记得上财在湖北只招10个人。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学校,去学校报到以后,从江浙沪包邮地区的同学处了解到,上财在当地还很有名气。初入学的那段时间,作为一个外地学霸,感觉专业课很轻松,最难搞的高数也不过就是我的高三数学课本而已,但是英语和上海的同学相比差距很大,于是开始了漫漫恶补英语之路,差不多花了3年时间,才让自己的英语达到上海同学平均水平。大一大二的时候对于学校专业过于垂直还有一点压力,偶尔去复旦旁听人文类的课程和讲座,在考虑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全面提升自己。后来我发现,喜欢学习的人怎么着都能学习,不喜欢学习的人放在哪儿都一样撒开了玩,就不再纠结综合性大学与专业型大学的区别了。在这方面释怀以后,反而感觉能在上财是一种幸运。是的,我非常喜欢她的务实。我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浪漫起来简直要蒸发到空气里,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天下苍生什么的,自己都能把自己恶心到,拜上财务实的风气所赐,我从大一起就摆脱了不接地气的酸文人习气,学习怎么去规划,怎么去设计自己的路,怎么去算利,怎么去赚钱,实实在在地中和了我乱飘的状态,对后来的人生方向起到和非常重要的作用。拜务实的校风所赐,我大学期间虽然鬼点子无数,一度想过创业,想过休学去支教,但仍然非常老实地好好砸下了一个好看的GPA。拜浪漫本性所致,我大四上学期很痛苦地陷入了虚无抑郁状态,完全不想找工作,不想谋未来,几乎把好工作机会全部错过了,但幸亏有个扎实的GPA,走投无路时走了保研这条路,救了我一程。拜务实的校风所赐,研究生期间我跟了两个非常敬佩的老师,老师丢过来的论文资料和讨论班课业把我折磨得生不如死,但还是咬着牙狠狠地啃完了,从此对潜心做学问的学者有了更深一层的敬意。拜浪漫的本性所致,还没有毕业我就嚷嚷着要休学出去Gap Year,老爸老妈的心理压力很大,幸亏我自认为是一个懂事的上财人,坚持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发挥啃论文的牛皮糖劲头,硬是花一年的时间给找到了一个钱多事少的活儿,屁颠屁颠去芬兰旅居去了。爸妈不纠结,学校不纠结,我也不纠结,很开心地走完整个Gap Year旅程。拜务实的校风所赐,研究生毕业后我拿到了一些非常好的金融系offer。拜浪漫的本性所致,拿到offer后就开始不安分,壮着胆去到处溜达,最后选择自砍一大半薪水了去一家喜欢的初创公司,加入创业团队做市场方面的工作,现在工作3年多了,对工作的感觉,仍然跟初恋一样,我很珍惜这样的状态。从大学开始,走的每一步,总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钱不重要又很重要,不要矫情,不要发神经,把患有多动症的心按下来,踏实走好每一步。而这份踏实,正是大学这些年上财给与我最好的礼物。也有想过,如果换了一所自由的综合院校,我的人生和在这里写下的大学生活感受会不会迥然不同。这几乎是一定的。人生没有假设,我在上财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所幸遇到敬佩的老师,遇到很多一辈子的朋友,遇到浪漫,遇到现实,弯路走过很多,有时候,也会对她失望,但这些经历,都是我的财富。我想我爱这所学校,以及在学校中遇到的苏菲er们。
非常同意楼上校友的说法,总结地非常全面,非常客观,无需多言什么。我想补充的就是,财大的女生普遍非常独立上进,无论是奖学金,社团活动,出国实习,优秀女生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压过天天dota,lol的男生一大截(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男生,但实在是凤毛菱角)。你会发现,这就是一所女生占据主导权的学校,虽说财大女生普遍女强人,甚至不好听的说,有点女汉,但无论是出国留学看中的学习能力还是工作偏重的社交,工作能力都令我们这些不求上进的男生汗颜。。。但是!反过来一说,财大绝对是男生的天堂,paradise!没错!校园中随处可见大长腿,只要你长的还算正常,性取向没问题,不要太邋遢,找一个满意的女朋友绝对不难。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商科的大环境中,普遍优秀女生过多,而优秀男生太少,作为男生,只要稍微上进一些,出人头地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女生。毕竟很多商科经融类实习和工作都是偏向招男生,入职后升职也容易一些。这一点可能反过来也更加导致优秀女生间的恶性竞争,让相比之下不是那么优秀的男生捡了便宜吧。以上
之前看到“在剑桥大学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时”在上面的标签看到有“在X大学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于是和很多人一样,我搜了自己的母校,上海财经大学,很可惜的是“还没有回答”。我目前在读大四,虽然不是热门的金融、会计专业,但毕竟已经呆了3年,至少对学校的大致上有一个把握。我就来抛砖引玉一下,谈谈自己的拙见吧。这个学校或许真的不是那么出名,说到上海的学校——复旦、交大、同济——上财,是哪个学校,是一本吗?说到中国的财经类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名校——上财,好像不太知道啊。虽然这所学校甚至在江浙沪都不是那么出名,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所学校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财经类院校。援引百度百科的描述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sufe苏菲弹力贴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注意不是985哦)重点建设高校。谈学校或多或少和谈的人有关,比如说我现在来说我的体验,肯定有我的主观性在里面,而且我的眼界也不开阔,看问题不乏片面之处,以下请校友和师兄弟姐妹们轻喷和指正。-----------------嫌啰嗦以上就别看啦-----------------1. 我的选择我是浙江人,众所周知在浙江,浙大的分数线是比别的省低很多的,地方保护嘛。当时我和一些同学一样没有明确的目标,以“不浪费分数”原则放弃浙大来了上财。专业也是最后调剂的。我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恩,我还是不回头了吧,想回也回不去了。2.学术我们学校在许多省的分数线都比较高,单从这一点来说,招来的学生在学术上没有问题。从老师方面来讲,大家可以翻一翻我们学校的老师名录,许多教授许多博导都非常有名。但是呢!!就个人来学风体验一般,真正的研究性的风气不是很浓厚,急功近利的氛围在整个学校蔓延。图书馆学习的人是比较多,大部分的还是考证的、出国的、考研的。真正研究学术的同学少之又少。曾经有听到过对上财的评价是“职业培训所”我不知道是不是一所高等学府的悲哀。大二开始实习就蔚然成风,翘课实习是非常常见的。我上过的很多课包括自己班的专业课都是到课的人寥寥,认真听的人真的所剩无几了。3.人文为什么把这一条和上面的学术分开,因为我想努力谈一谈这一点。因为本校和复旦大学只隔了一条街,所以去复旦蹭课或者请复旦的老师来我校做客座教授上选修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到现在还很红的陈果老师就来过我们学校做讲座——座无虚席,而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两位有一个学期每礼拜四去蹭陈果老师的课。选课时候像音乐鉴赏,喜剧欣赏,大学语文等人文类的课常常是爆满的。以上是表象,实质是什么,人文的缺失。我上过的大学语文课是李贵老师教的,他是一位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学识渊博,上课旁征博引,也经常讲一些文人轶事。我上过的中外喜剧欣赏课是著名话剧导演、艺术家胡宏老师教的,每一节课都精心安排,许多话剧方面的知识和评价真的是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我的关注点还是在绩点,绩点高=好,人文什么的看过就好啦,就当是每日猎奇图片,没有金绩点,怎么种庄稼。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哼,你这个功利的人。”唉,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只是我以及我们学校的相当一部分人表现的更为强烈而已,对绩点的追逐强过了对人文教育的求索。4.社团和学生会我在学生会呆过在社团呆过,最后在参加换届竞选的时候选了社团放弃学生会。我不知道我这个决定对不对,因为我没有尝过另外一条路,可能我原来的同事在学生会做部长非常光鲜,但换我可能就是另一番样子了。就我接触的面来说我们学校组织间的明争暗斗还是比较少的。可能是我没有混到高层,抛开这一点不说,在整个学校的社团文化上还是缺了些什么,或许还是因为大家的功利性吧,有一些社长并没有非常用心的做社团,而社团联方面管理上或许也有一些些疏忽,导致在全部的80多个社团中(数字记不清了,待考证),能够一如既往的打出品牌的社团非常少,有名的稻草人户外运动协会、羽毛球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轮滑社都称得上是老牌劲旅,但是很多我觉得很有希望的社团比如天文协会、推理协会、魔术协会、篮球协会都办的一般般。社团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大,不够多样。而学生会,我的记忆是——策划,海报,视频,总结。啊哈哈当然还有聚餐和KTV现在即将成为一个大四狗,看到那些发传单贴海报的同学,我不知道我当初为什么有这样的激情去投入到社团中去,为了办活动四处碰壁、诸事不顺还在努力坚持。总结:社团和学生会光参与可能体验不到什么,成为一员才叫投入,才叫感受和体验。--------------正片开始~~~~-------------以上都是坏话,下面让我说说我们学校的特色:1.馆长白大白的72种傲娇和3千后宫说到我们学校就不能不提我们最帅的建筑——图书馆,啊,真是不好意思,还有很多楼在建设——提到我们图书馆就不能不提馆长大白↓-下辈子做只猫吧- 摄影by本人-下辈子做只猫吧- 摄影by本人更多请参阅馆长白大白的人人主页大白列传-via 宫富耀 他是风雨无阻坐在我们图书馆门口的全校最大的白猫,美其名曰大白。他统领着全校数以千计的猫,无论你走到哪儿都有他的眼线,他称呼他们叫做小小猫儿。他总会眯着眼,仿佛对你说,“我的一只小小猫知道你抵达君临城图书馆了。”我的四年有这些猫的陪伴,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懒散感化了我,还是他们的肉肉传染了我,我最终从思想上、行为上甚至是体型上成为了他的死忠。这是我最好的记忆。T_T2. 各种各样的生意、平台和团队说我们是财经类的,是商科,是奸商,没错。我们是有头脑的奸商,我们学校有非常多的创业团队和平台。比较出名的iSufe团队,大四狗Dasgo团队,或许已经夭折的木头人文印,代领快递团队,代买黑暗团队,或许正在酝酿中的二手自行车交易平台等。还有各种各样大挑、小挑、商赛诞生的团队。我们在这样的合作中认识了更多的人,很多朋友说来上财一定要参加一次商赛,我觉得有价值的不在于商赛本身,因为那些牙膏比赛,超市比赛,饼干比赛我觉得往深了说就是给商家打工=-=所以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收获一份来之不易的经历,与那么多有趣的人一起共事的激情。但是,不要羡慕这些团队的风光,最近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挺有道理不要艳羡别人。要明白,他的人生和你一样,像一幅刺绣,在正面呈现那柔亮艳丽的图景之时,背后却布满了芜杂而痛楚的针脚。——七堇年很多人看到他们的光鲜,觉得这个想法真好,所谓的“成功”好容易,殊不知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你望尘莫及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各种各样的团队,才是教室、图书馆之外的另一个课堂。3.学生权益我们学生权益的保障不仅得益于学校的重视,还与学生会重要的一个部门——权益部有关。如果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反映一个问题,权益部会有代表到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与社会上很多情况不同的是,大部分问题都会很快得到答复。比如宿舍空调的安装、熄灯制度的废除都有权益部的参与。还有新园餐厅的专门开辟夜宵时段,每个月一次的学生服务日(配锁,修车,洗眼镜等等)大礼堂每周二的电影(非常新还可以看3D,价格好像是20块)真的,不停地在进步。4.杂总结不下来了还有好多想写,以前在微信上看到财大要做的100件事。还听说以前有一位神人真的做了:-在风雨操场(是个有顶棚的半封闭体育馆,以又漏风又漏雨得名)顶上画海贼王路飞头像,图书馆4楼以上都能看到;-在图书馆10点闭馆以后逃过保安呆在图书馆里面,在黑暗中裸奔-去传言灵异的三教探险;好像是大四狗还是另外一个团队做了一个我们学校的密室逃脱(待考证)…希望评论能补充。真的不记得了也翻不到了。5.最后补一张今年的图。-终于用我们学校唯一能用来做这个的楼做这个了- 转载自朋友圈盗图原作者不详-终于用我们学校唯一能用来做这个的楼做这个了- 转载自朋友圈盗图原作者不详大家可以看到这个SUFE标志的左边远处的高大上得复旦光华楼。我们学校有很多地方还不足,没有很高的高楼,学校也不是很大,大约2/3的面积都是宿舍楼,春晖湖也不是很清澈,武川的球场不是很好,风雨操场漏风漏雨,新园也不是很好吃,面食馆太小了,大礼堂也老了。但是她每天都在进步,新的武东球场造好了,新的综合食堂还在造,保安师傅和保洁阿姨每天都兢兢业业,武川寺(男生宿舍)也覆盖WiFi了,每个学期都有新的老师和教授来我们学校。她的学生们每天都在进步,她的猫们每天都在成长。我前面说了很多很多的坏话。即使我现在因为“211而非985”留学申请困难,即使我的语文水平,文学素养不断退化,即使我可能还是不那么喜欢Tax 和 Subsidy来让问题复杂化,即使我还是不喜欢( ˇ_ˇ )那些给我低分的专业课老师。但我要说,开头那个问题,我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不后悔,每个学校都是一本书,她需要我们去阅读,去品鉴,去触摸,去流泪。以上是我的母校,上海财经大学。
个人陈述用一句话总结我在财大的就读体验: 错爱只为真爱作证。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高中年代常常因为物化生知识而感慨科学的奇妙,现在也会因为接触到的科学知识而脑洞大开。自打上了财大之后,就开始对高考填志愿手滑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上海有学生运动,那么复旦交大同学会参加游行,财大同学会在路边卖水,“同学你口渴了吧,买瓶水吧”。财大童鞋,就是这么机智。呵呵。体会:1. 考证集训营财大是个全民考证的地方。CPA,CFA,计算机证,口译证...各种证证证证证证。记得有一次CPA考证日与我系大主任的物流课在同一天,全班秒少半数+的人类。主任大概是这么说的,如果你们喜欢会计,感兴趣去了解一下,我不反对。但是,你们真的是因为兴趣去考CPA吗吗吗吗。2. 偏科严重,学风浮夸个人觉得财大应该翻译为Shanghai College/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而不是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我不知道这里的University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存在就和wikipedia上财大自我描述的research university一样可笑。你们知道我们是学期制而不是学分制么。你们知道我们每次选课都是在选哪个老师给分高哪个课轻松容易么。你们知道我们拼死拼活才能拿个奖励学分,然后也没有什么外院课可选么。拿我们系举个栗子来看看没有数理支持的运筹管理有多么可怜。号称需要计算机和数学知识支持的运筹管理系,我们居然没有计算机课可修,没有线性规划等数学课可以修。当我大系主任在课上讨论旅行商问题,遗传算法以及启发式算法时,基本全班一头雾水。那时天真的我们还以为系主任在胡说八道忽悠我们。当时的课程项目是要解决旅行商问题,用的是excel。注意,它不是matlab,也不是c++,它是excel。我不知道全班同学是如何在excel的表里搞出遗传算法的,反正我们组是乱做。看报告猜测其他组也是乱做。(原谅我不好的揣测,也有可能是我个人水平问题)偶尔,也有个别老师会说,同学们,你们本科来到财大是个遗憾,该去个综合性大学啊。(私以为,大学该是个发展心智,探索兴趣,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在财大塑造三观发展兴趣, interesting)目测对门的经济学院会比较严谨治学,没有就读体会,无法评价。3. 培养沟通技能大工商的课程常常需要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做presentation扯皮子。那么,我的沟通技能到底长进了没有。抱歉没有。本人天生不会讲话,经过四年intensive的训练,还是不会讲话。这也许还是我的个人问题。乃们暂且可以把这看做是财大的优点。喔,培养沟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4. 一流学生,二流老师大概这是我唯一一点让我想说我是财大人。我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我没有很差,我只是手滑去了财大。大学四年,我有很多很多次退学冲动,终因为自己太怂,而勉强混了个毕业。多亏认识了两三个有远见的基友,也因此改变了人生方向。本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没有什么难度。认真学一般就有奖学金可拿。5. “官僚主义”严重此处略去1000字6. 地理位置佳身为杨浦三校的财大,出门右拐有复旦及五角场。可以选择去复旦旁听课程(鉴于大多数人的自制力,这有点困难)。五角场卖吃的,卖穿的,还有玩的。只是很贵。7. 财经领域校友网络强大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各大银行证券所,上海各大财务岗位 后备人才基地。做账技术哪家强,中国上海找财大。我大主任评价说,虽然在财经领域,我校校友占据大半壁江山,但是,他们鲜有做到tip的。总结: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也曾浮夸地去考过口译证,报了神马CPA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大概是因为我始终无法融入这个浮夸的大集体,于是转念去思考探索人生兴趣这种不接地气的问题。用基友的话说,财大与我的气场不match。所以,财大适合浮夸的你,适合要去四大的你,适合想去银行的你,适合要去证券机构的你。财大不适合不能够成功转型的理想主义者。或许会有一天,我也会不得不开始考虑接地气。为什么一个人会对自己的过去耿耿于怀 —— 因为弱啊。
想起系主任上课时讲的笑话:当年上海大学生到美国领事馆示威游行,复旦、同济的学生都在奋力呐喊,财大学生在卖水。“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我财大绝对是务实派^O^
把大学比喻为一个游戏的话,主线任务和副线任务并存。四年练级,毕业的时候专业等级如何、公会组织是否强大、竞技场套装是否齐全等一系列结果导向的东西,是评价财大、也是财大人所关注的内容。所以讨论在财大就读是怎么的体验基本等同于大学这几年你混的怎么样。得从结果导向说起,财大似乎从来不回避浮夸、铜臭味、利益导向诸如此类的评价。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也不回避,不然怎么会天天拿着提篮桥蹴鞠队说事儿。我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弥漫着一阵扑鼻而来的带有福尔马林香味的竞争味道。自入学第一天起,不少课堂上带着厚厚眼镜的秃了头顶的可能是某公司独立董事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弱肉强食,市场经济中实力决定一切。而入学一个学期起,不少班级的很多抱着书本埋头苦读的可能是四年后直研出国奔赴名校的同学,已经把我们带到带有浓厚你死我活的竞争氛围之中。而自我们入学第一年,不少学院的社交达人已经开始游走在各种在各种社团组织中,妈的我就是要选到部长成为主席,一个回头的微笑就把我们带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体系中去。很多人都说财大没有自由理想,满身铜臭。而我说自由从来不是抬头仰望星空的双眼,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的远方。财大,给了我们脚踏实地的可能。最后,直面题主问题:就读财大,会很累但也很值。
妹子很多,最后发现自己喜欢的还是男人。
在财大的就读体验就是:认识了一个好女人,然后毕业后成为了我的女朋友,再三年成为了我的老婆。哈哈。
贴一篇财大刘新老师几年前的演讲,基本论述了在财大该如何混^_^走进大学,一切才刚刚开始,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有一点是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搞清楚的,你应该受到符合大学名义与实质的高等教育,你也应该像一个大学生那样明白学习的新意义。这一点对于你未来的四年很重要,对于四年以后的未来更重要。一、引言(一)大学是个啥?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走进大学,自然意气风发。得意是应该的,然而转折也就在眼前。有太多的同学在走进大学之前甚至直到走出大学都没有搞清楚过,大学是个什么地方?大学教育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己又究竟想从大学教育中得到什么?1、从 learn
到 study从受教育者的角度首先理解大学学习与中小学学习的差异,是理解这些问题的捷径。一言以蔽之,中小学教育是 learn(学),大学教育是 study(研究),前者以接受为主,后者以探究为主,也就是说,在大学里,哪怕是现成的知识,也要用发现者的方法与眼光去理解、接受。从这一点出发,受教育者(大学生)就应该要求教育者(大学及大学教师)提供符合这一要求的教育服务,也应该以此要求自己。大学,作为创造与传播知识的最高殿堂,在其最基本的本科教育中,也必须做到首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品质与能力。也许有人会说,我来读大学不就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吗?的确,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在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就将步入职场,似乎得到一个文凭就是进大学的全部目的。但问题是为什么社会、企业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呢?又是什么造成不同文凭之间含金量的差异呢?2、大学、大学文凭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已高度复杂,推动社会继续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端赖科学知识与文化价值的不断探索。为此,教育承担着极为关键的使命,而高等教育更是在培养知识的创造者(学术人才)的同时,还要为社会培养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者。一本大学文凭就是你在这方面接受培养训练的可靠证明,而不同文凭之间被社会认可与追逐的程度主要是由这些培养训练的质量决定的。 文凭的“流动性过剩”与其所应当承载的“技术含量”的“贬值”,是与作为文凭发放当局的高校漫无目的地扩张性政策(扩招)相同步的。贪多求大的并校之风过后,人们发现,大学愈发的大了,但那些历史积淀深厚的大学的文凭所内涵的“遗传基因”却并未同步移植到他们所吞并的大学之中。3、你和你的文凭决定培养训练质量的,恰恰是你自己的努力与你所在的大学对你的努力的支持与指导的有效程度。社会对这些文凭的不同反应恰可看作一种自然有效的评价。所以,你如果追求更高的评价,你就应该对决定这些评价的关键性的过程倾注足够的努力,即对你自己的学习质量与你接受的教育质量高度关心。如今的时代,学生大抵都是花了钱来读书的,因而恰恰更应当不仅仅满足于知识接收者的角色,更应当有动力成为大学教育质量的监督者,行使这种公共权力,形成推动问题得到解决的压力机制。很多高校在形式上创设了一种监督的制度表象,比如评教,理论上讲,如果一个老师所有课都被评为差的话,他真的会面临下岗。但现实中优良率在85%以上,信乎哉?另一方面,读书归根到底是你自己的事情,任何国家、任何学校,其差别只在于创造的读书的氛围和便利性不同。那些顶尖的学校之所以成功,也绝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神仙,只消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便能有点石成金之功效。二、如何 LearnLearn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自主性的加入。它仍然是第一步,但这应该是走向新方向的第一步,而不是老习惯的延续,更不是新的恶习的开始。尤其是不能让高中阶段那种为考试而背书、押题等等伎俩重现大学,尽管今天很多的大学考试还停留在中学化的水平。大学是一个容易让人松弛和放纵的地方,还好诸位进了财大,上面还有清华北大那么多高校,若是进了清华北大还保有高中的惯性,怕是只能无聊到硫酸泼熊了。(一)SQ 3RS
Question3R ——
Reading,Repeat,Review(二)Survey是浏览、探索、漫游。做事情要循序渐进,但不等于不要首先有一个概观总揽,有一个整体把握。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这个选择,不应当是同学们经常评论的那种标准,哪个老师不关人,哪个老师不点名之类云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教材、书籍,而且还得是权威的。书可以替代老师,反过来则不行,即便老师都死光了,只要有书,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就不会中止。关键是避免让厌恶感一开始就缠着你不放,让事情有个好的开始。然后囫囵吞枣,把书(或课程)的内容从头到尾粗看一边(大凡好书,其导论、序言、译者序、跋之类皆点睛之笔,不可漏掉),知道个大概,你得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在干啥。(三)Question在你囫囵吞枣survey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碰到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把它们记下来,这就是你的起点、你的路标。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要随时记下自己的疑问与困惑、想法与见解。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带着问题去学。林副统帅当年说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后半句话有实用主义之嫌,前半句话是对的,不管学习什么,都应当带着问题去学。(四)Reading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小说、诗歌、文学的心态和方式,真正做学问是不能这样的。带着问题去学,一句、一段,一节、一章,一个单元、上册下册,看看问题是否变得越来越清晰,层次是否变得越来越丰富,抓住那种节奏感,把问题一步步化成答案。(五)RepeatRepeat是抓住节奏感的有效方法,它的关键是停顿,在陈述的结束处、分析的阶段处、意义的归纳处停顿下来,用自己的脑子、自己的话语小结一下(复述),这是搞清楚自己究竟搞懂没有的最有效手段。(六)Review看看你解决了多少问题,更要问问自己又产生多少新的问题,还可以考察一下自己的视野与方法有无改进。复习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更有准备的学习的开始。
直到有一天,接受已经不能满足你,而知识的积累也已经建立起你足够的自信;同时你已经不再满足于向他人展示或炫耀你的“已知”,而是更加着迷于对未知之域的释疑解惑,这便更加接近了知识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此时,你就已经踏在研究与探索的门槛了。三、怎样 Study 在学习的意义上,Study 至少意味着批判地接受。而在研究的意义上,则至少意味着对于前沿、未知的瞭望与摸索。(一)怀疑是批判起码的开端赖尔说:“人的理性并不表现在对原则问题不抱怀疑态度,而表现在永远持怀疑态度;并不表现在执著于据说的公理,而表现在对一切都不想当然。”怀疑这种东西是要培养的,在中国尤其如此。这里常有两个毛病:一是被灌输到不会怀疑——说啥信啥;一是瞎抵制,索性什么都不相信——说啥也不信。这恰是一体两面。两百多年前,休谟对科学的根基发出拷问:“从过去的过去可以推出过去的将来,可是如何保证将来的过去与将来的将来相一致呢?” 他以及他同时代的康德,把理性的怀疑精神贯彻到底,致力于对理性自身、人的认知能力自身的批判性的分析,推动着人类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的进程。如果科学和知识也必须接受如此严苛的质疑,那么还有什么人或言论、意见更加有资格以至于可以不经理性的检视而入脑入心全盘接受呢?(二)批判则需要起码的根据如果我们拿起任何一本书,例如,关于神学或形而上学的著作。让我们问一下,它包含任何涉及量或数的抽象推理吗?没有。它包含涉及任何事实和存在的经验的推理吗?也没有。那就将它付之一炬,因为它含有的不过是诡辩和幻想。
——大卫 休谟 (三)不计得失,但求长进在本科的阶段,探索、研究其实还只是个锻炼,所以,不要过于奢求结果,着眼点更多应该放在自己的态度、眼界、能力、方法、习惯这些长远影响你的问题的改善与发展上。即便是不以学术为业的同学,我也有必要提醒一句,一个好的应用者本身也是一个富于创造性和学习能力的好的探究者。刘某人从教二十余年,目送二十余届学生进进出出,说句狂言也可算是“阅人无数”,那些毕业后在各自的领域里比较有工作能力的人,反观他们当年的学生时代,也多能在学习上有悟性、有突破。有两句话,一句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叫“严师出高徒”,两者是统一的。闲暇和兴趣是学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兴趣必须被很好的约束(well disciplined)。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学术、教育的同学,这是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始规范、厘清自己本初的兴趣上的发散性的冲动,将其纳入某一学术领域并开始漫长积累的最初几步。四、财大能帮你干点什么(一)“有文化的劳动者”与“一流应用型人才”两年前的此时,我作过一次讲座,题目叫《把知识的车间变成知识的殿堂——为了下一个九十年的辉煌或向天再借九十年》。许多年来,我对财大一直吝于褒扬。平心而论,财大对我不薄,否则像最近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类似的情形也会上演了。在财大,领导对我是宽容的,同事对我是敬重的,学生也“宠”着我。然而一码归一码,感情归感情,理性归理性,看到不足的、不对的地方我还是得良药苦口地说出来。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总是期待能从大学这里得到些什么,或者说期待大学能够帮你一些什么。财大承诺,会把你培养成一流应用型人才。这个话不是我说的,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指导方针,至今写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不过最近几年在应用型的前面添加了宽口径、厚基础等等修饰词,但这些修饰改变不了这个偏正词组中“正”的部分,仍然是落脚到应用两字上。这里能保证的是应用型,但具体应用的效能不完全取决于学校,还是取决于你自己。哪怕你今天就是笃定要做知识工人,那么做个好工人还是坏工人仍然是你自己的选择。至于“一流”,那只是个形容词。这话是说给人家听的,自己也未必信的。以前的眼保健操的前奏中都要播放毛主席的一句语录:“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国的教育方针自从用上了“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几个字眼后,就从来没在“一流”上有过什么作为。诚然,大学培养的学生会有很大一部分走入社会成为劳动者,但是把这个当成培养目标,就等于没有了目标的约束,是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的自我矮化,这正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在对教育目标的这种肤浅和歪曲的认识和指导原则左右下,想有所作为也难。更何况,近年来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全国的高校都还有日渐下流的趋势。(财大这一点倒是不愠不火,俗气是俗气了些,但还没有俗气到下流的地步,一些小打小闹的小坏事情间或有之,大下流、大坏事情不是我们能干得来的,那也都是那些大牌学校才有条件干的)。(二)享受自在的自由我把财大的这种不愠不火的状态表述为“自在的自由”。它基本上什么都不会帮你,这才是真相。但是你也要知道,有人帮你就有人管你,有人给你就有人卡你。财大不是一个束缚人的地方,那些它不给你添加新的增量束缚,现存的束缚主要是现行的制度保障供给的,假如给财大自由选择的权利,依它“功利”的审美偏好,仅存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可能被革去,而这在另外一些高校就尾大不掉了。财大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地方。它不给你增加麻烦,除了教育部的老爷们价格高昂地奉送(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评比考核所临时制定的一些古怪的措施,比如规定你们学生早上起来必须晨读啊、吃早饭必须在哪里吃不能在哪里吃等等)。财大自己是不大喜欢折腾的,它也根本不懂得怎么折腾。你们不要笑,这些折腾都是一种干扰,一种负效用,对于真正想做学问想搞研究的人来说,都是应当戒除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个香炉多个鬼,多一个和尚多撞一口钟。学校除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动作,基本上不会傻了吧唧去做更多的自选动作来自我虐待。很多规定动作其实也并不是本身不好,比如政治类的、历史类的,这都是应该让学生了解的东西,但一旦囊括到一个统一的模式下由一批人按照统一口径统一讲授,自由体操就变成了僵硬的规定动作的演示,鲜活生动的政治和历史就消失了。对于此,你们不要怨财大,要怨就怨这片神奇的土地。财大是一个让人感到不被重视的地方。大家不需要孤芳自赏。放心,它不会对你个人有任何特殊的看法与管制,只要你不跳得太欢,没人打压你,这一点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样,有什么事情总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它不主动招惹是非,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它不灌输你任何思想,除了那些非要以思想的名义出现而作践思想的东西,而这绝不是本校的特产。当然,由于财大的上述特征,你也很可能在这里慢慢地烂去,这一样没有人会发现。本质上,财大不是一个激进的地方,它比较务实,虚头八脑的东西比较少,大而呼窿的东西并不多。除非你有受虐的癖好,你会觉得这里无聊,否则财大真是精神的避难所,虽然它从来不是精神的家园。在这个多少日渐宽松起来的时代里,旧思想、旧习惯、遗老遗少带来的麻烦与困扰在这个地方还是不太多的。(三)祸兮福兮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是放松管制,释放出更多的自由空间。经济上的自由是当今中国人获得最多的自由,因为学科与偏重应用的缘故,财大火了起来,财大的“傻福”是天生的。但是这种“傻福”只是一种客观上可能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你不去作为,那么它就会流失。财大对于某些宏大叙事的天然抗药性,使得它有条件提前从旧的束缚中闷声大发财地解脱出来,呼吸点自由的空气。但大的趋势必然促使全社会其他高校包括那些背负着沉重的旧包袱的高校也逐渐达到更加自由开放的状态。现如今,这“傻福”已经日渐不保。第一,聪明人也来争抢“傻福”,而且来势汹汹。那些历来鄙夷应用性研究、一贯坚守基本理论研究的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分割应用性研究这一块的蛋糕。由于他们规模大、“购买力”强、起点也高,所以很短的时期内就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第二,经济自由虽然可以被自在地享用,但它却绝不会是受用不尽的。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而它孤立地存在本身就是个麻烦。眼见着,这个麻烦日长夜大,如果它真的在中国演变为一场实体性的经济危机,那就是一场灾难。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经济学的麻烦已经降临。国内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沦为金融学的应用工具并为其无条件背书,将本应当是健全发展的布局和结构越发偏向于应用,而且最终偏狭到非常狭小的一隅。那么,沦落为工具的“经济学”就无法不面对狡兔死走狗烹的困扰。一切机会主义总有穷途末路的那一天,30年已经不短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时代已经足够宽容,清盘的时刻也日益临近。使本年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当年在经济学域外、在普通人之中名声大燥的就是他1994年在亚洲经济一片繁荣之际发表在《外交》上的那篇《亚洲奇迹的神话》(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他在最后一段写到:“经济学并不是因为经济学家喜欢沉闷而成为一门沉闷的科学;而是因为我们最终不仅必须屈从于残酷的数字,而且必须屈从于它们所表达的逻辑。”经济学的科学性的确是由于它系统、复杂而又日新月异的论证、分析与演绎工具而得到保证和加强的。但它决不是一门没有思想、原则、价值和关怀的科学,工具性的巨大成功和自我膨胀丢弃了这些自古典时代就一直保有的好的理论传统。这场危机恰说明了一些基本的经济逻辑和原则仍然是起作用的。基本原则被忘记的时候,既是社会出问题的时候,也是学科教育出问题的时候,不陷于危机之中,断不会想到回归常识、回归基本逻辑。近年来的错误恰恰在于因为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的短视和冲动,以及明哲保生的小聪敏,经济学好像已经成了金融学的打手或使唤丫头,只是顶着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头,还羞于承认而已。我想,一个综合的经济学的新的时代是会到来的,尽管它未必会在我们这所学校到来。这是一个困难的时刻,对于新入伙者尤其这样,充满着不确定、谎言、大话、善意抑或恶意的误导,“百家争鸣”的时代又出现了,一些学派会产生自我怀疑、否定,另一些学派可能意欲借机东山再起,最近《资本论》又卖得很好了——对于一个在这样一个特殊时点落入经济学体系的坐标平面从事学习的你们而言,很有可能乱花渐欲迷人眼,雾里看花看不清,因此保持一个理性的怀疑态度并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鉴赏能力,尤为紧迫。散漫、放纵与流于形式的刻意经营都有着广阔的空间(只是时间也许不再这一边),各位,照顾好自己吧。好在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少数人能够垄断的,而我们又生活在信息时代,你如果想学点什么,条件其实并不坏。
本回答写于2010年-------------------------------------------------四年前参加了一次新生座谈会,四年后参加了一次毕业生座谈会,不过这次我是代我们姚主席去的,忝陪末座。曲木匠、黄主席等同志都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发言,也让我也有了些想法。我觉得财大的教育和氛围让人缺少两种情怀,使得财大的学生不高不低不成不就。一是缺少浪漫主义情怀。财大的同学过于现实,过于功利。但这是这么个现实的社会催生的现实的结果,并不是财大独有。但财大社团活动和财大学长学姐所一脉相承的实用性要比其他学校严重的多。哪怕今天再说到校际之间比较的时候,还是离不开一年赚了多少钱。我们过度地缺少仰望星空的情怀,缺少一种做大自己人生格局的魄力和勇气,哪怕是活出与别的校友不同的生命轨迹的期望。二是缺少现实主义情怀。财大的功利也不见得让孩子们关注现实。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中上层社会的所谓的生活,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瞳孔里映射的是环球金融中心璀璨的灯火,他湮没了现实的沟渠里苦难的血液。这样的角色定位,也就使得,当你无法成为这个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的时候,你就缺少了立足繁衍的最终根基。财大九十三年来的蛋疼经历便是如此。我们在两根平行线之间跳啊跳啊,挡不住人家调戏两根平行线的手。
看了 这么多,我也发一个帖子,致我曾经最向往的学校,2次去上财,感觉对上海很向往,所以想来上海读研,选择上财,我时常晚上跑步就想象自己来上财读研的生活,想象自己能留在上海工作,真的非常向往,但无奈没考上,如今调剂到华南理工,想找上财的妹子,看来无望。。毕业之后也不知道去哪了,重新规划未来生活,请求各位前辈给予经验。
小学渣四年没好好念书,只混了个本科毕业,写的不好,还请一笑置之。陈同学的答案已经写的全面详细,我也就只好随便扯点东西咯。o小与大o上财毫无疑问是小的。在以前武东还没修成现在这副繁华模样前,从武川男生寝室去国定正门口的一二教上课,步行也就十来分钟左右。你要是有一自行车,每天早上更是可以一觉睡到7点三刻才起床去上课。刚进财大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就这么大点地方,也好意思叫大学”,尤其是跟隔壁大复旦比起来。后来陆陆续续去了京汉穗的几个大学校,更是觉得财大这破地儿真就是个职业技术学院。可是后来有学长说,财大这么小,倒是体现了财大人对时间和效率的尊重,恍惚中觉得是有这么点意思。就像老师常常在课上叨念的,货币的时间价值。小小的财大景致虽不多,可要是认真的走上一圈,也是很花时间的。从正门到大礼堂的竹林道,到草地开阔的白楼春晖园,再到“一塔一湖”的水塔和春晖湖,以及不知道见证过多少青春的情人坡和绿叶街,一趟下来,一个小时必须有。校园太小,也直接导致拍毕业照的时候没太多地方去。不过今年新修了武东的大操场,让学校大气了很多。o有用与无用o有用和无用真是对欢喜冤家,就好像财大和复旦的关系一样。在新入学的财大学生的心里似乎总有一种自卑情节,每每和复旦比较起来时,很多人会觉得这里没有大学的精神,没有为了自由的思考和抗辩,有的只是投机和套利。我们常常戏称上财是五角场财经专修学校,毕业的时候四成去了银行三成去了四大会计。自打进了这所学校,绝大部分的人都冲着一个目的去,那就是就业。“就业”接过了“高考”手里的大棒,在四年里不断敲打着大家。还记得2010年大一那个看世界杯的夏天,当我们还守在笔记本前看球时,室友已经默默地准备着实习了。大二的暑假,大街网兴起,周围很多人因为社团的结束而开始在求职网上投出了一堆现在看起来很可笑的简历。我还记得那时第一次面试时紧张到爆的场面。到了大三,更是变成了全民实习的阶段,连带如何选课排课也成了一门学问,如何应对一周三天甚至四天的实习,可是愁坏了多少人。那时某君甚为机智,开价代点名,50一堂,一时为大家热议。万科、欧莱雅、联合利华、罗兰贝格、贝恩、四大等等,big tittle成了校园牛人们争相拼抢的玩意儿,吹牛时不飚几个大公司的名字,嘿,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大三的。(至于大四狗们,大多因为前路已定,都在享受升天前最后的美好时光,就不提了。)而这种浓重的功利环境还反映在财大考证成风,财经讲座遍布,以及新兴求职结社的抬头。不过我觉得这是好事儿,虽然我的青春没有诗歌没有激烈的爱情,但是财大教会了立身之本,起码会计是门手艺啊。说些题外话,会计在上财算是共通课,也是横亘在学渣们面前的天堑。曾经有一个荷兰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门financial accounting,挂了我们班三分之一…第一次写长答案,觉得越写越散,考虑到明天还要上班,就先不写了。。!
说来也好笑,08年那会高考,被财大录取了还真有点阴差阳错,当真是考多了1分我也许就不是一只sufer了。各路大神请原谅我以前的年幼无知,书呆子来财大之前还以为这是一家二本院校。因为广东省08年分文理,学理科的我自然怎么也想不到大学会来到这类财经院校。财大待了四年,小本毕业回深做苦逼银行小民工,以下是sufe简单版回忆录:一、入学篇暑假得知录取结果,于是老早在贴吧找到了学院qq群,后来陆陆续续找到了同班的人,于是创建了我们的班群。记得那会暑假在家呆着没事干,有事没事群里嘻嘻哈哈哈的能从起床聊到深夜。十数个未曾谋面的人,就这么在一个平台聊开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我至今十分怀念的一段单纯而美好的时光。入学是9月16号,相对广东的院校开学算是比较晚了。记得报到那天在风雨操场,学长学姐的接待实在太过贴心,这是鼓动我后来即便没在学院社团、部门任职,新生报到当天有空也还是会挤出点时间接待的原因,虽然只是简单的带路和搬运行李。(但是我会告诉你们这是每一年唯一能进去女生宿舍的机会么,不可能的,不要想了!= = )报道完就是一个简单的班会,接下来是为期2周的军训,场地在校园操场。总体来说,军训时间段,恰好碰上上海的雨期,再加上财大向来都是一群娇滴滴的妹纸,教官总体还是怜香惜玉之心常有,于是我们数量上劣势的男生群体算是所谓的“搭便车者”吧。(我勒个去,提到男女比例,心里仍是戚戚然。。。好伤感)好了,军训完了就差不多进入大学四年学期时期了。二、生活篇财大的住宿区是这样的,原本的规划是:大部分男生住武川,俗称“武川庙”。所有女生都在国定,俗称“国定庵“。恩,看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出了点端倪。是的,前面说了,”大部分男生“。作为苦逼的08级学生,我们班很“幸运”(苦逼?)的被安排到了国定。1号楼和当时的小木屋,满满的回忆啊。怎么说呢,武川整体住宿条件好些,风扇、每层楼都有的公共浴室、每个房间独有卫生间,还有大家都很爱的新园餐厅,btw图书馆和教育超市也是在武川,基本生活设施很完备。神马?觉得这些没什么?好吧,以下是国定:1、风扇:我们家1号楼大四才装了风扇,然后。。。起了个小火灾。。。。2、卫生间:每层都有公用卫生间,因为公用,所以环境相对来说很干净,大家都很有卫生观念;(此处应有点赞!)3、浴室:每层都有公共浴室,但是只有冷水,冬天洗了睡只能抱着一对洗浴用品和换洗衣物,穿着小拖鞋走个5分钟到达小木屋旁边。。。夏天还好,冬天就是个悲剧T_T;4、食堂:这是亮点呢,国定总共有生乐、风味、一食、绿叶、面食等,其中一食是五角场片区鼎鼎有名的”食府“吧。(艾玛我想起粉蒸肉,流口水了。。。);最爱还是生乐的面,大四最后一年基本天天跟好友泡生乐就为了排骨面。5、其他生活设施:打印店、可浓奶茶、淘来淘趣,这段算是除了教学楼、食堂以外国定小区的一个人群聚集地吧。遗憾是去年回一趟母校发现这一排小店都被夷平了,so sad!三、教学设施篇财大总共四个教学楼,其中:国定校区:一教主要用于名字前头带有International的班级,学费15000一年,优势在于外教和空调(12年开始其他教学楼都有安装了,此优势不再)。另外在于,因为有多缴学费,international的班级有自己在一教的自习室,算是一个previledge吧。虽然我晚上去那边自习常常被阿姨赶出来。。。名曰节约用电。武东校区:三教,方位问题还是咋的,冬天呆半个钟就差不多可以冻shi了。。。另外室内设施不是太好,很多地方比较暗,有”鬼楼“之称。(提示,切勿晚上单独搭乘三教电梯)武川校区:四教,多半是研究生上课用,其他时间多是在图书馆没找到位置的同学们自习。周末是财大一个优质社团JA的活动常驻地。平时自习的地方有图书馆、梯教等等,总的来说,平时都能找到位置。期末就是一座难求了。白楼常有大型活动,如专家讲坛类,有兴趣的可看校园海报。我记得刚入学时,每天早晨和同学出门刷晨跑,回来宿舍继续回笼觉;晚上情人坡常有的小团体聊天、活动;最爱的新园鸭腿,黑暗烧烤;每天生乐旁边的快递排兵,那场面至今想起尤为壮观;绿叶一条街不时的社团活动;每年一度的话剧表演、毕业晚会。。。。如今毕业两周年,很怀念财大四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写了这么多,回忆太多,有些不知所云了。大学最深的回忆还是遇到的这一群人:我们曾一起努力彩排,一起吃吃喝喝,一起疯狂犯2。青春的岁月,没有怎样的波澜壮阔,却是刻骨铭心。sufe四年,对我影响尤深的还是那句:厚德博学,经济匡时。sufe,感谢一路有你。
一个务实的地方,不适合太有想法的小朋友、毕业后能混口饭的学校。一个适合中产阶级小孩的地方,培养中产阶级的地方。一个不适合天才,适合人才的地方。
我的体验(非评价!):上财是一个你以为一只脚踏进社会开始读懂人生,实则是过早的封闭头顶的天空、终结热血的青春、、麻木生命体验的地方。上财乃至很多非综合性大学这样的环境最大的缺憾是令学生坐井观天,生活乃至工作局限在太小的圈子。上财赋予了学子一身务实却又自大的气质,走不出自己的圈子,其他圈子的人又难以接近。我是在对外汉语专业,全专业45人如今从事本专业的只有三人,只有我一人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研究生读了教育学,现在语言学博士在读。上财之于我,像是我人生中误入的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圈外人,我来谈谈我当时就读的体验。没有热血的青春。想象中称兄道弟、拉帮结派喝大酒、诉衷肠,毕业季抱头大哭、青山不在绿水长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情况太少了!看到其他各地高中同学毕业喝酒痛哭送战友觉得好有气氛,也不由得想跟身边的朋友表达一下感情,行了,就收起那假惺惺的泪眼酸溜溜的话吧,心里压根儿没这么个情怀。对,不是没有感情,而是缺失了一种情怀。这些所谓的情怀在财大人眼里非常虚幻、不切实际、惺惺作态。可是所谓青春不就是这些不成熟的一腔热情构建的吗?财大学子爱赚钱吗?NO!就我班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非富即贵,有十来个是坐吃山不会空的家境,是最不需要赚钱的人,也不是爱财的人。务实这个词非常贴切,不管是什么富贵之家出身,在校成绩多好,财大人在社会上非常脚踏实地,做copy boy都是兢兢业业,毫不眼高手低,这也是上财毕业生好就业的另一个原因。好多财大人就业看重的的确是财富效益,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功利、就是充满铜臭,相反正是因为足够踏实,明白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才不浮夸、不妄想、不空谈。我的朋友同学都活得很辛苦,但是他们坦然面对。想一想,这样的成熟、睿智在大学就逐渐形成,是不是很累?我不欣赏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不适合财大,我选择财大是自己做出的错误决定,但是我也觉得财大成为一个主流选择甚至在某些省赶超清北,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当我决定出国读教育学时,我的闺蜜一脸担忧对我的人生充满忧虑,我也深知是因为我与她的情谊才会让她担忧。没有人能理解,五彩斑斓的梦想似乎不存在上财,能理解五彩斑斓的梦想的情怀也不存在于上财。一个朋友找到一份银行的工作,全家人欣喜若狂,说熬两年就可以从前台转做后台,一辈子就有了着落。我为她的期冀得以实现感到高兴,但是一点儿都不为她感到高兴,大学及毕业后的那几年是人一生中最美的两年,她可以追求更多,分分钟耗在数钱、存取、遭人抱怨的重复劳动中,电话里全是辛酸和疲惫,我并不是看低这份工作,也不看低所有为了实现内心渴望而委曲求全的行为。而只是觉得她有一种无奈为之。以她的人材远不是“一辈子有了着落”而已,可是她已然走不出这个圈子,而这个结果,包括千千万万个雷同的结果,我们能说不是因为环境的缺憾所造成的吗?能不多多少少归咎于上财作为一个大学的失职吗?本科四年,这世上无数学子还在经历选择抉择,英美少年还在博雅教育纠结于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该学什么、该做什么的时候,上财学子已经被赶到了一条道儿上。我不否认性格决定命运,人生一世总是孤独前行,有什么样的缘法在于有怎样的奋斗和怎样的心境。但这丝毫不会让我为“教育之所以称之为教育”而留任何情面。同样的你,我相信在沃顿读四年,和在财大读四年,毕业后一定大不相同。最后添加我毕业时朋友主唱的毕业视频希望我所有的校友不管腰缠万贯还是家徒四壁,不管是财经巨子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内心丰盈,不愧此行。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来作答,先简单说明自己背景:就读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经济信息管理系(后更名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F**K)。有
同学珠玉在前,针对学术氛围的介绍非常详细,那么我就主要补充一些校园生活内容,不过我毕业多年,如果有记忆偏差或者现今沧海桑田,请各位校友指正。先提一个课程相关,据说财大最实用的一门课程是学excel,这门课的具体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但绝对是财大学生出门傍身的一大法宝。接下来说校园生活。1. 社团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离不开社团,可惜财大的社团活动搞得并不出色,或许是和整个学校人数不多,并且专业类型集中有关。在我看来,除了半官方的社团(几乎每个学院都有一个半官方社团,社团干部地位相当学院学生会干部),其他社团的好坏完全看社长,一个对某项活动极度热情而又有工作能力的社长,可以把一个不入流的社团在半年内带到全校顶级,等这位社长退休后再次堕落回三流水准。所以我毕业也有许多年,不知道现今的社团发展情况如何,是不是还是每年9,10月的时候一场招新大会,忽悠大把的新生付钱报名参加社团。2. 新生辩论赛财大很奇怪的是每年有新生辩论赛,但从来没有老生辩论赛。我说奇怪是因为,大一新生进来参加辩论,或许刚有了兴趣摩拳擦掌,然后第二年开始就再也不能参加比赛了,导致辩论赛的整体质量非常不稳定,选手稚嫩,刚锻炼出点样子就要退役,大二只能去给下届新生做教练。NBA所有球员只能打一个新秀赛季,第二赛季必须退役,这会是怎样的联赛质量?除了金融学院保留老队员做教练的传统,教练组涵盖大二大三大四的人,其他学院大多只有大二的人在做教练,大三及以上就基本不再出现。所以金融学院是传统强队,就是历来有学长保留带队这一传统的结果,并且学生会也重视。其他学院则完全碰运气,看当年新生是否能招募到中学有辩论经验的或者天才型选手。甚至法学院从来不是传统强队,似乎不符合这个学院的名字。赛程上说,从初赛到决赛几乎要耗费掉整个大一第一学期的时间,辩论决赛结束就准备期末考试吧。我们信息系有连续多年进四强的不错战绩,甚至在我毕业后一年拿了冠军。3. 蓝圆杯 合唱赛又是大一新生为主的一场活动,集中在第一学期。每个学院组成一支合唱队,从招募完队员开始不断排练,依各个学生会重视程度不同而直接影响排练效果。12月9日左右一场定胜负,成败一举。工商学院由于学生会及学院党办等的重视,历来是传统强队。4. 校运会似乎毫无特色,想不起多少回忆。5. 学生会除了校学生会,各个学院也有自己的学生会,财大四大家族(金融、会计、工商、公管)中,金融和工商非常重视学生会建设,会计则是极其不重视。6. 看电影财大有自己的电影院,虽然和现在各大电影院相比,设施是非常落后的,但是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已然算是不错的环境。每周二晚上播放一到两场热门电影,下午去排队买票。开场前到校门对面的小店买一袋爆米花,约女孩子一起看场电影真是无比怀念的生活。7. 食堂财大虽小,食堂不少。从来没去吃过的是清真食堂,非回民维族禁止入内(复旦清真食堂谁都可以去吃,所以我去复旦蹭饭几乎都要去清真)。最好吃的的是第一食堂,上海阿姨烧菜,有家常菜的味道。其次好吃的是面馆,一般去面馆都是吃菜吃饭,倒是极少去吃面的。其余几个食堂大同小异,武川路校区的食堂后来多了些花样。8. 学校附近的小饭馆提到学校附近的小饭馆,有三家经典的不能不提。1) 阿康烧烤当年政立路上一个小破门面起家,然后在复旦附近开分店,再是巅峰的时候政立路上一家旗舰店,一家精品店,各大高校附近开分店,风光一时。我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开玩笑说要去阿康做管理培训生。阿康最大的特色其实就是便宜,对于当你学生手里没钱又想打打牙祭,阿康是不二的选择。其中著名的烤串,最早叫羊肉,后来改名叫新品羊肉,再叫新品肉,现在不知道叫啥名字了。总之我们都知道那个不是羊肉,可能是涂了羊油有点膻味,那个时候哪管这许多。另外,阿康那个时候的小伙计算账经常算错钱,好多次都少收我们几块钱,大概是存心的吧。大学四年,一般班里有男生过生日就去阿康喝酒吃肉,神仙逍遥。2)大胡子川菜如果没有在“大胡子”吃过饭,就不要自称是财大人。这家开在国定路上,学校正门对面菜场附近的川菜,几乎是一个传奇了。记得前两年有一次上海电视台采访大胡子老板,老板说,财大校长换了一个又一个,我一直在这里。其实老板自己不掌勺,所以菜的口味隔一两年就有变化,每个学长几乎都会对下面的学弟学妹说,大胡子味道不如当年啦。。。而老板自己干啥呢?送外卖,宿舍楼下经常可以看到老板,一把大胡子站在门口,绝对不会认错。BTW 大胡子老板是福建人,他亲口对我说的。3)利邸川菜这家店,许是已经关了吧。政民路上的利邸,曾经是财大周边最好的一家饭馆,如果要托人帮大忙,一顿饭酬谢什么的,利邸是最上档次的饭馆。我印象中去利邸吃饭的有这么几次大事:蓝园杯合唱比赛第二名,系党办老师请我们吃饭;台湾教授来学术交流;一个学长看上我这届个女生,安排初次见面。。除了这三家经典的,还有一拨韩国料理,由于财大和复旦的韩国留学生非常多,因此附近有很多韩国料理店。最著名的当属“长白山”,至今有人从市区赶到我们这里来吃,算在上海市也小有名气。性价比较高的是“故乡”,我们寝室聚餐会去这家店。再有韩国人比较喜欢去的“ING",性价比低的“韩罗苑”等等,总之韩国菜无非泡菜,烤肉,年糕,海鲜饼等等,也不知这些店现在是否还在。另外,财大附近有一家日料叫“桃屋”,在政民路国定路口,刺身什么的不要吃,比不得大店,吃些大板烧等口味是相当赞。现在这家店好像还开着,推荐一吃。--------------- 补充--------------经校友提醒,还有个超级小资的咖啡馆简餐不得不提,夏朵。夏朵位于政民路上靠近国定路,其小资情调放在今年也都不落伍,当然,价格也堪比市区的咖啡馆。虽说可能是谈恋爱必去的店,但是我一直很不不喜欢这家。所以写第一稿的时候居然忽略它。----------------补充结束分割线---------------其他财大附近的饭店诸多开了关的,有姐妹饭店(著名的回锅肉盖浇饭),川妹子,东北人,德利(后来改清真饭店),小美羊(夏天卖小龙虾,冬天涮羊肉),某火锅店(在国定路上,隔几年就换个名字重新装修,但是一直是自助火锅,价格不变)。而今五角场这般繁华,学生们许是看不上学校附近的小饭馆来打牙祭了吧。但是恐怕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校附近的小饭馆是人生中第一次吃川菜,东北菜,湘菜,韩料,日料等等。9. 碟店买盗版碟这个事情是不是已经只保留在我们那个年代的记忆里,ANF的盗版CD,2046的盗版DVD和独立乐队正版CD,当年文艺男女青年的圣地,不提也罢。10. 学校BBS这真是个令人无力吐槽的东西,财大BBS最大的失策是禁止毕业生发言,所以版上每年新人涌入老人离去,人走茶凉。就会不断有小白问题每年反反复复,成为月经帖年经帖。而财大人的现实主义风格,导致最热门的板块永远是求职招聘板,大好的学生生涯光景,不去耍那些有意思的事情,超过一半的学生从进大学门槛就想好今后毕业首选四大,其次银行。对于其他板块的惨淡,就举一个例子而言,复旦的BBS上分电影,电视板块,音乐还要分古典,爵士,摇滚,流行等等,而在财大就一个“影音”版全部涵盖。我曾经写过一个关于DVD的帖子,在我毕业后4年左右的时间里仍然被置顶,其中的诸多内容都已经过时不能再用。当然,而今大部分的BBS都已日渐萧条,邻居复旦的日月光华也如此。据说,FTP也在很多年前就停办了。11. 寝室过去财大寝室男女分别很明确,国定路校区都是女生,俗称“国定庵”,武川路校区全部都是男生,俗称“武川寺”。后来国定路也有男生入住,打破这个局面。而男生入女生寝室管理很严格,基本只能去“修电脑”,女生进男生寝室几乎不可能。我曾经带过一个高中女同学进寝室,因为她是个拉拉(而且是T),所以大摇大摆走进武川路的男生宿舍区都没有人拦。武川路男生宿舍,可以让负责楼道卫生的阿姨打扫寝室,多少钱我不清楚,我们寝室一直自己打扫。不过,自己打扫寝室再干净,卫生上也不会拿高分的,一个字:“黑”。曾经男生宿舍区内有一个小卖部,老板长得像周杰伦(其实就是眼睛小),人特别好,随便赊账,自行车小修小补不收钱,卖的东西比便利店便宜,所以人气极高。后来被学校强行赶走,开了个教育超市。由此还发生了著名的“武川 BAO DONG”,起因是学生为了挽留“周杰伦”,场面一度混乱不堪,后来据说连警车都出现。当然,一个超市小老板的影响力可以让学生 BAO DONG,这个超市更加非关不可了。12. 体育原先有足球场一片,篮球场多片(分别在国定武川),后来吃进凤凰厂的旧厂房后,增加了室内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以及造了个游泳池。就财大的学生数量而言,这些场地足够用了。絮絮叨叨居然写了很多,恐怕对非财大学生没什么用,就当我是怀念大学生活吧。PS,补充关于“夏朵”的信息,多谢校友提醒。
看了题目,然后看了无数人的回答,突然发现自己离开校园那么久了,找了半天,找来了当年毕业时候写的博客,算是变相回答了“什么体验”。《昨天,我们毕业了...》昨天,我们毕业了...
  早晨起来,一切仿佛和往常一样,但是当睡意消失之后,觉得这个世界里少了很多东西...小马哥在自己的BLOG里说"身体难受,心里更难受",一种说不出的莫名滋味在心里荡漾,就犹如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层层涟漪,泛滥开去...的确,昨天的我们就是那片海,那片只需要一颗石子就能激荡的海.我们都不愿意离别,但是感伤却将我们推向这个离别的站点;是走,还是留,我们必须走,无法停留.如果可以定格,那就务必让我们同在!  和Alan说,希望明天去帮他们搬家,搬离我们的3604,我和他说,当他们离开后,我就再也无法走进那个房间了,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看不清屏幕上的任何一个字...第一次的散伙饭,大家没有哭,我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还有再聚的机会;后来的毕业旅行,大家没有哭,我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被疲惫和欢笑所包围;在到前天的毕业联欢晚会,终于我们中的很多人哭了,但是我还没有哭,因为我知道我们还有一个"明天";当"明天"已经成为昨天,大家哭成了泪海,我还是没有哭,因为我幻想着还有那几天虚幻的最后的校园生活...但是,当和Alan说到我们不再有3604的时候,泪水不允许我自己再那么坚强了...  当时在写学院毕业典礼的主持词的时候,被老罗说我太过感伤、太过消极.但是,我怎么能不感伤?当这最后一个月的生活再次浮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心已经无法再逃避这离别的心酸.每每分开的时候,我都会说:好在大家都在上海,常聚常聚...但是,现实又是怎怎样,未来怎样,我们又将是怎样,又会有谁来告诉我们呢?!  昨天,当我还没走进校门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让今天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的衣服上留下那最后的记忆.这个正处在考试期的校园对我表现出来的冷漠并没让自己感到失落,或许这是我们真正该离开的时候了.在红楼下,我找到了小雨为我签上了第一个名字.之后,按照流程表一路开始了"离别之行",其实学校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在这最后的时刻,还是让我们在这个校园里走上一圈,和我们曾经最熟悉、也最热爱的地方告别.  院办的同学帮我的学生证敲上"注销"两字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带走那本因遗失而新办的学生证.出了院办,本来想先去图书馆敲章,但是因为一卡通拉在寝室,所以就一路取道先回寝室退宿.一路上,回校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们穿着属于我们的黄色在校园里显得那么醒目.从红楼到国定后门,这个本来只需要3、4分钟的路,因为一路的签名,我花了整整20分钟才完成.最后一个签名的是Van(相当巧合.:))  在寝室完成退宿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烦了我们四年的阿姨在这最后的时候还是让我们最后恶心了一把.在芸JJ电话的催促下,和阿姨捣完糨糊立马上车奔赴毕业典礼的会场.一路上还是那样,相互的签名让我举步为艰.好容易到了白楼二楼的会场,热闹的会场里,大家的离愁似乎被毕业的喜悦所冲淡,毕竟,这个时刻并不合适伤感...  整个毕业典礼只能用顺利来形容,没有太多的HIGHLIGHT,但是,也许这样就足够了.到是PPT里小丁丁刹爽的风姿、小昀敬业的神态,还有飘扬的金融旗帜,成了大家最能产生共鸣的点点亮色.典礼后的混乱场面,并不意外,小宁宁和猪01两个小贱贱在我背后签下的大大的名字,也会被我珍藏一生...  接下来,去了次团委,让一起奋斗过的老师们为我签了名;再回了寝室:吃中饭、洗洗澡、睡睡觉、打游戏...这也许是在寝室最后的时光了,做吧,把曾经做过的事情都做一遍吧...大家欢笑、大家打闹...一切都像这四年中的每一个六月的中午那样...
三点,最后一次去了红楼的414,那个记录了自己院学生工作生涯的地方--虽然已经被外语系的某个老师"占"为己有--但是那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想起蛋蛋的"从414到327",现在,该是我感受她的感受的时刻了...这算是一种轮回,还是什么?  下了楼,参加了和03级的XDXM的交流会.Kammie开始就和我说,既然自己不喜欢这样形式的,何必参加?我笑笑,因为我知道,如果对他们有益,我会压抑自己的不快.交流会在蒸笼一样的红楼306里进行,气氛似乎并没有天气那么炎热,但是大家对精算的热情还是让我觉得很开心,毕竟,自己在四年中放弃地太多东西中,精算算是我最舍不得的一个.  聊天到5点自然结束,大家到校门集合前往BigEcho参加最后的聚会.席间,有人高唱、有人闷吃、有人欢笑、有人痛苦,各色的签名、搞怪的合影、拉郎配似的合唱.......我不知道还能记起多少闪亮的瞬间,一切仿佛仍在眼前,我只知道,太多太多的老歌与太多太多的欢笑和泪水一起,混织出那个夜晚.曲终人散去,大家三三两两打车离去...其实,下一次的重逢,究竟会在何时,会在合处?Alan
GG人品爆发地被怂恿去送芸JJ回家,当他送她上车时,我在后面出他洋相地高喊:"习林,我爱你!"  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是对我们喊出的这一句:"同学们,我爱你们!"如果可以,我希望这句话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回荡,不要太长,只要一年就好......  终于走到这个站点,我像一个小孩子般不希望看到这扇门就这样关闭,即使,我的眼前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我还是不愿意.这美妙的四年,真的真的不会再有了......每每想到这里,眼眶依旧会那样湿润起来,泪水依旧会顺着脸不听话地流下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无法抗拒时间,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期望这一天不要那么早的到来......即使我们很努力,即使我们很执着,即使我们很坚强.既然分别再所难免,那么就让泪水,尽情挥洒......  同学们,我后悔了,我真的很想很想在那个时刻,抱着你们每一个人痛哭一场,哪怕只有3秒钟也好.现在的我,一个人在这里,流下再多的泪又有什么用!从进校门的第一天,我就记住了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你们每一个人的笑脸,我曾经是一个不够负责任的老班头,我为你们做的太少太少,以后,也不再会有这样的机会让我来回报你们带给我的四年回忆了.我只能祝福你们...祝福你们一切都好...真的真的,常出来聚聚,即使工作再忙、即使生活再累......你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骄傲.  那天在纪龙山顶,一个人,领着大半瓶香摈,淋着雨,望着那盆火,你们在屋内欢笑,而我却因为自己想到的伤心落泪...  今天在上海的某个角落,还是一个人,半杯牛奶,对着电脑,你们在各处忙碌,而我同样因为自己想到的伤心落泪...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那就让我们继续前行...告别过去...
财大给你很多种可能。不强迫不压制,想干嘛随君,只要你能干得出来,当然干不出来的就踏踏实实泯然众人吧。神烦那些一边享受财大自由环境一边讽刺老师讲课水平和学校名气的,都多大了还要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么。财大是个全国悬挂两会横幅时不鸟此事安心办校庆的学校;财大是个只有12个院参加个把学生组织就能把同级人认一半的学校;财大是个逼你扔掉依赖自己寻找自己纠结自己坚持的学校;财大是个身处其中时体会不出它的好但是离开之后意外发现自己居然走了那么远的学校。在财大读书最深的体验是,慢慢的,你想成为它的骄傲
Interesting, if you are learn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