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的吐痰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思

《本草纲目》的文学色彩 - 三峰居士的主页
《本草纲目》的文学色彩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医药学巨著。这部书全面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成果,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全书共收载各类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采集、加工、炮制方法、性味、功用、主治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有关疾病医疗的知识。《本草纲目》代表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医药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古代文化集成。书中论述的内容,除了医药知识外,还涉及到生物、矿物、农业、园艺等多个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保存了不少有关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神话、民俗方面的资料。《本草纲目》因此又被人们誉为古代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药物学著作在介绍药物时,通常不是用科学的概念去把握药物的特性和作用,而是从具象出发,采用形象的语言对每一种药物作整体的描述,让读者通过形象具体的描述来认识药物,掌握有关的知识。这种记述方法一方面反映了古人思维上的某些特点,同时也是因为中药的绝大多数品种属于自然药物,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可以把握的缘故。《本草纲目》在介绍药物知识时,也继承了这种传统的记述方法。由于李时珍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更善于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因此《本草纲目》比其它古代药物学著作显得更富有文学色彩和意趣。例如该书卷四十三“白花蛇”条在介绍“白花蛇”时是这样写的:
&&&&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难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诸山中来。其蛇龙首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划刀剖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生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这段文字,目的是在介绍白花蛇的品种、产地、形态、捕获和加工方法等药物知识。文中主要采用描写的手法,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使文章显得十分形象具体,生动有趣,避免了一般说明文枯燥乏味的说解。《本草纲目》中类似这样将药物知识寓于形象描写的例子很多,特别是在介绍药物形态、特性时,更是大量采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例如该书卷四十四“鳢鱼”条描写鳢鱼:
&&&&鳢肥而不善游,有遑如之象。曰黄曰蜡,言其脂色也。玉版,言其肉色也。《异物志》名念光,言其脂肉夜有光也。《饮膳正要》云:辽人名阿八儿忽鱼。
&&&&鳢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其状似鲟,其色灰白,其背有甲骨三行,其鼻有长须,其口近颔下,其尾歧。其出也,从三月逆水而生;其居也,在矶石湍流之间;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多误入之,昔人所谓“鳢鲔岫居,世俗所谓鲟鳢鱼吃自来食”是矣。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数寸。渔人以小钩近千沉而取之。一钩着身,动而护痛,诸钩皆着。船游数日,待其困惫,方敢掣取。其小者近百斤;其大者长二三丈,至一二千斤。其气甚腥,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黄如腊,其脊骨及鼻并鳍与鳃皆脆软可食,其肚及子盐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胶,其肉骨煮炙及作蚱皆美。
&&&&这段文章采用叙述与描写、议论相结合,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鳢鱼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特别是中间穿插的一段有关捕钓鲤鱼的描写,更增添了不少情趣。整段文字就像是一篇生动优美的风物小品,引人入胜。
&&&&为了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本草纲目》还大量引用了历代的诗词文赋、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文学资料。据有人统计,《本草纲目》全书共征引各类古籍达九百五十多种,其中医书为三百六十一种,其它古籍如史传、文学著作等五百九十余种。历代著名文学作品,大多都被征引过。如该书卷十五“刘寄奴草”条的“释名”部分,李时珍引用了李延寿《南史》的一则神话故事,以说明“刘寄奴草”得名的由来:
&&&&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薪荻州,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敷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这则故事生动有趣,既说明了“刘寄奴”命名由来,又介绍了它具有治疗创伤出血的功用。
&&&&李时珍为了说明“莨菪”这味药的毒性,在《本草纲目》卷十七“莨菪”条“发明”部分记述了两则有关的故事:
&&&&莨菪……皆能令人狂惑见鬼,昔人未有发其义者。盖此类皆有毒,能使人痰迷心窍,蔽其神明,以乱其视听故耳。唐安禄山诱奚契丹,饮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又嘉靖四十三年二月,陕西游僧武如香挟妖术,至昌黎县民张柱家,见其妻美,设饭间,呼其全家同坐,将药散入饮内食之。少顷举家昏迷,任其奸污、复将魇法吹入柱耳中。柱发狂惑,见举家皆是妖鬼.尽行杀死,凡一十六人,并无血迹。官司执柱囚之。十余日柱吐痰二碗许,闻其故,乃知所杀者皆父母兄嫂妻子姐侄也。柱与如香皆论死。世宗肃皇帝命榜示天下。观此妖药.亦是茛菪之流也。方其痰迷之时,视人皆鬼矣。
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莨菪过量误服可引起中毒,损害神经,出现幻觉、谵语、神志错乱等精神症状,并可导致昏迷、休克。在李时珍以前,还没有人认识到莨菪的这种毒性。李时珍用这两个故事特别是后一个惊心怵目的人间惨剧,形象地介绍了莨菪的严重毒性。
&&&&李时珍为了引起读者对黄精的兴趣,他在《本草纲目》第十二卷黄精条,引:慎微曰:“徐铉《稽神录》云:临川士家一婢,逃入深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取根食之,久久不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动,以为虎攫,上树避之。及晓下地,其身数然凌空而去,若飞鸟焉。数岁家人采薪见之,捕之不得,临绝壁下网围之,俄而腾上山顶。或云此婢安有仙骨,不过灵药服食尔。遂以酒饵置往来之路,果来,食讫,遂不能去,擒之,具述其故。指所食之草,即是黄精也。”这则故事读来令人神徃。
&&&&《本草纲目》除了大量采用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来介绍药物知识以外,还征引了历代的许多诗赋,例如卷二十九在介绍“栗”的食用法时,说它“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并引宋代苏辙的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为证,称此诗“得食栗之法”。卷四十四“鲈鱼”条描绘鲈鱼形态时说:“长仅数寸,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有四鳃,杨诚斋诗颇尽其状。”尔后引用了杨万里的这首咏鲈鱼诗:“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春风已有真风味,想得秋风更迥然。”用这首诗进一步形象地介绍鲈鱼的形态特征。又如卷三十一“槟榔”条在介绍食用槟榔会使脸颊发红时,引苏东坡诗“红潮登颊醉槟榔”为据;卷三十“樱桃”条引王维诗“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蒸浆寒”两句以证明樱桃性温宜与寒物共食,以缓和其性等等。《本草纲目》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此外,还有不少民谣俗谚也被《本草纲目》引进书中,例如卷十七“蚤休”(又名“七叶一枝花”)条引用拟人化的民间歌谣:“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说明“蚤休”治疗痈疽的功用,语言朴实生动。再如介绍“穿山甲”与“王不留行”的通乳作用时,引民谚“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为证;介绍“五加”与“地榆”的疗效时,用民谚“宁加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加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为据,均十分通俗形象。
&&&&在古代医药学著作中,像《本草纲目》这样大量地征引文学作品是绝无仅有的。李时珍在其《遗表》中说他撰写《本萆纲目》时“上至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引用文学作品的本意虽在于提供药物的资料佐证,但客观上增强了《本草纲目》文字的典雅和形象性,为该书增添了文学情趣,使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医药知识,还能得到艺术上的美感。
&&&&《本草纲目》的语言也富有文学色彩。特别是描写、叙述性的语言、句式丰富,骈散相间,语言清新明丽、简洁隽永。例如下面这段介绍“莲藕”的文字:
&&&&莲产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白葫蕾而节节生茎、生叶、生花、生藕;由菡萏而生蕊、生莲、生药、生薏。其莲药则始而黄、黄而青、青而绿、绿而黑,中有白肉,内隐青心。石莲刚坚,可历永久。薏藏生意,藕复萌芽,展转生生,造化不息。故释氏用为引譬,妙理具有;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
&&&&这段文字出自《本草纲目》卷三十三“莲藕”条“发明”部分。文章用清丽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莲藕”的根、茎、叶、花、实的形态、生长特性和珍贵价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又耐人寻味。卷十五在介绍“菊花”的生长特点和功用时写道: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下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学,骚人餐其落英。
&&&&这段文字采用了对偶、排比的句式,语言流畅自然,典雅隽永,具有诗一般的韵味,读后给人以十分美好的艺术享受。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是出自某一咏物抒情散文名篇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666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