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课题研究管理网
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人:黄华萍
浏览次数(241)
附件下载次数(0)
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背景:
时代的发展呼唤“阅读优先”。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旨在促进人类重视阅读传统,延续书籍文明,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所以当今时代国内国外都很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美国,克林顿就曾倡导过“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总统也提出过“阅读优先”方案;英国教育部在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开展了一个全国阅读年的活动;日本的“亲子20分钟阅读”运动和“儿童晨间阅读”运动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世界人均读书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俄罗斯54本;以色列50本;德国4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而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远低于这些国家。民族要发展、国家要振兴,全民文化素质要提高,就必须将阅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基础工程和国家工程。
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实施”。当前《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标的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教育现状的思考要求“阅读研究”。读书不仅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也陶冶情操,修炼涵养,是造就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缺乏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阅读的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突出问题。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老师们虽然重视,但在指导上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和问题,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儿童的成长。
&&&&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年把推动课外阅读纳入到学校计划和语文学科计划中,但因为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和评价机制,课外阅读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得不到的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处在低效的浅层次状态。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阅读润泽心灵、阅读引领成长的理念,并把方向定位在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上,扎扎实实进行“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旨在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实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打好亮丽的底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有效课外阅读指导:是指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研究采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能够提升课外阅读有效性,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策略。
三、理论依据
1.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
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语言,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此人应该从自身的基础与需要出发,选择性地学习,才能体现阅读的乐趣与阅读的个性化。
2.儿童阅读心理
从言语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而要完成或提升这个复杂的过渡,需要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大量的阅读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
3.传统语文教学“滋养说”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认为,博览、诵读、精思、背诵,是学生接受丰富的文化滋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形成较扎实的语文功底的有效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中,还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这一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陶冶思想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等途径,使语文教师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进行有效阅读指导与实施,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通过改善阅读环境,研究问题现状,开展阅读指导,归纳出值得推广的有效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和策略。
4、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五、研究内容:
1、课外阅读氛围创设的研究
改善学生阅读环境,挖掘教育阅读资源,营造人人有书读,处处溢书香的校园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的研究
根据低、中、高各年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精心推荐课外书目,形成百小课外读物推荐书目表,丰富阅读内容。同时,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辨别和选择适合自己读物的能力。
3、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的研究
立足课堂,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研究,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4、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
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和不同的文体,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5、课外阅读指导的评价研究
初步建立一个注重动态过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估体系,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策略,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
六、研究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问卷调查法:
适时调查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及阅读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确定阅读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2、文献研究法:
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视野。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3、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主张“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深入探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课堂课型、教学模式的生成规律。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概括有关阅读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七、研究过程:
(一)精心组织,规范管理
1、组建研究队伍
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开展,我们着手进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在语文教师队伍当中选择责任心较强,文学素养较高,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
& &2、规范研究制度
为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教科研考核工作,课题组制定了《教师课题考核表》进行分值考核,并且把它纳入教师科研考核栏目,每学期按照 “课题研究”、“论文获奖”、“课堂研究” “研训学习”等栏目,依托教科室室进行《教师教育科研考核》,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以此来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问卷调查,摸清现状
&&&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使我们的研究更有针对性、方向性。2011年4月,我们课题组组织了对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活动,设计了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分享等方面共计15个问题,此次调查活动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55份,收到有效问卷652份,回收率为 99.5%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汇
总分析,形成了一篇3900多字的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调答题情况,我们进行归类整理,我校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兴趣低下。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他们的阅读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进行的。与此相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QQ聊天,网络游戏倒是情有独钟。
(2)阅读内容单一。根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中,休闲类的读物占主导,漫画书更是成了不少小学生书包中必备的物品。
(3)阅读环境不佳。学校,家庭都缺乏有吸引力的儿童读物,农村小学附近基本没有公共图书馆,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4)阅读方法缺乏。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的阅读是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指导,没有科学方法,也没有反馈和交流。
(5)阅读反馈和评价机制缺失。没有反馈就没有办法检测阅读的效果,没有评价就没有办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反馈和评价机制的缺乏,制约着课外阅读实效性提高。
针对目前我校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归因分析:
&&& (三)分析成因,因势定策
(1)学校方面。当前升学的指挥棒仍然在起着主导作用,衡量学校质量的主要依据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评价导向使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上。另外,学校经费紧张,也导致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不够丰富,不能达到应有标准。
(2)教师方面。教师也同样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禁锢在课本、课堂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他们不愿把时间放在“长效工程”的课外阅读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和策略支持。
(3)学生方面。电视、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空。阅读的书籍也比较单一,加上缺乏老师的指导,课外阅读处于自发状态,不能变成有目的的自觉行为。
除此之外,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不支持,也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学校、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阅读价值观,拓展学生广阔的语文学习课堂,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成为能学、乐学、好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全方位的学习。课题组认真执行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制度和课题例会,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三落实。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外阅读重要性的理论知识,转变教师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观念;我们有序导读“教育专著”,重点读好《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徐冬梅谈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这3本书籍,实行“每月推荐”制,语文老师轮流推荐相关章节到课题网的“学习栏目”,并于月考核挂钩。我们全员参与,撰写心得反思,每位成员根据推荐文章,写好心得反思,上传课题网,并与教师的每月业务考核挂钩。通过开展集体学习、教师导读、学术沙龙、分享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使研究可以不断找到新的生长点而有序地推进。
2、多渠道的培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积极提供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组织教师参与多层次、多级别的培训活动。学校课题组每学期都会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学术交流、报告会、观摩课等,尤其是亲近母语活动,更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通过耳濡目染,开阔教师视野,拓展教师思维,启迪教师的智慧。
全方位的学习,多渠道的培训,使课题组教师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新的教学理念基本形成,也使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在我校顺利开展成为可能。
(五)稳步推进,深入研究
措施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书香飘溢的读书氛围&
1、改善阅读环境。学校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课题组精心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门口的电子屏上定期播放有关读书箴言,劝学名篇,名句古诗等;学校大道的宣传栏中,每学期都有书香专栏,每个班级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分设 “好书推荐、读后分享、小作家园地、读书小明星” 等版块,让缕缕书香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2、挖掘阅读资源。大力促进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每学期添置大量新书,图书馆实行全面开放,学生人手一张借书卡,周一至周五可凭卡借阅书籍,也可在中午进阅览室进行自主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并进行个性化布置,每班都开展“存二借百”的活动,使班级存书达到100多册,建立班级图书管理制度,发放借阅登记簿,安排好班级小小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让好书流通起来。
人人有书读,处处溢书香的校园氛围已初步形成,大大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
措施二:精选阅读内容, 制定学生喜爱的推荐书目
市场上有关儿童读物浩瀚如海,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是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课题组本着“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的原则,教给学生择书方法,精心推荐阅读书目,真正让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经典著作走近学生。
1、给予学习定向,培养择书能力。对于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课题组从“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虚伪丑恶的能力;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三个维度,给予正确价值导向,要求学生在择书的时候,考虑书籍的价值及适合度,培养学生辨别和择书的能力。
2、依据年段特征,形成推荐书目。我们深入研读新课标,将课标中阅读的总目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初步形成教师的年段指导目标和学生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分目标,依据目标,结合每个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经过反复的讨论、商量,科学拟定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课外推荐书目,形成《百小课外读物推荐书目表》,丰富阅读内容,也使学生选择读物有了一定的方向。
措施三:深入课型研究,探究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的开发,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的课型研究,逐步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1、明确课型的分类。经过共同商量讨论,梳理了出以下几种课外阅读指导课型: “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读写结合课、绘本阅读课、班级读书会”。
2、了解各课型独特价值。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录像的观摩学习,集体的互动分享,了解各课型独特的价值。
3、深入实施课型教学研究。一年多来,课题组有计划地开展了13节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的研究,课题组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家会诊、反思总结,归纳提炼等活动,不断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初步构建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下面就例举其中的几种阅读课课型进行介绍:
读物推荐课:这种课型的课重点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读物的认识问题,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推荐优秀课外读物,以供学生进行选择。教师精心设计读物推荐活动,或介绍大意,或引发悬念,或读精彩片段……,力求教学活动活泼、有特色,以引起全班学生阅读的欲望,激起学生探求的浓厚兴趣。这种课型在低、中年级运用的较多。
例如:黄华萍老师执教的《笨狼的故事》读物推荐课是这样设计的:(1)谈话导入,感受狼多样的形象(2)介绍书籍,教给阅读方法(3)了解人物,创设阅读情境(4)走进故事,激发阅读兴趣,(5)探究目录,勾起阅读期待(6)总结延伸,介绍系列丛书。
尤其是在这堂课第四个环节教师做足了文章,精心选择发生在笨狼身上的3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故事一〉识字?造句?作文?〈故事二〉《三个惹祸的汉字》;〈故事三〉节水奇招。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教师声情并茂朗读、或学生有声有色的讲述,或学生自由朗读等,让学生走进了故事,激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多次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初步确立了读物推荐课一般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创设阅读情境——介绍书籍,了解书目作者——走进故事,分享精彩内容——唤起期待,提出阅读要求”。
阅读方法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读法的指导,并在读物阅读课中,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时所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的实际,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注意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边读边思,或勾划圈点,或摘章摘句,或写读书心得,以便从各方面去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如:刘四青老师执教《夏洛的网》读书指导课中就注重了“把一本书读薄、边读变想,不动笔墨不读书,作记号”等读书方法的指导。
通过这种课型不断研究,大大改善了学生读书不得要领,走过场看热闹,收效甚微的不良现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进一步明确阅读方法指导课其基本流程为“提出教学目标——讲解阅读方法——范文引导——练习巩固”。结合各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各有侧重。
阅读欣赏课:在这种课型中,赏读的书籍一般为学期推荐的阅读书目。这类课型主要是就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精彩的文章,师生一起赏读。课堂上或是品味故事中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或是赏析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或是感悟不同作品特有的语言文字魅力……品读欣赏课让学生在不断的品味和思考、想象与拓展中,将书读得更丰富、更深入、更透彻。
如张黎老师指教的《日有所诵-儿歌》,赏析儿歌的语言特色。陆瑶老师上的《诗与童话的婚礼》,由游戏导入,初识图像诗;诗画融合,感受图像诗;再到展开想象,创作图像诗。引领着学生在图像诗的世界里真真切切地走了一个来回,孩子们不仅赏析了图像诗,更爱上了这独特的图像诗。
通过研究,我们进一步确认其阅读欣赏课教学基本流程为:“整体感知——选择内容——品读分享——总结提炼——拓展迁移”。
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主要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根据所阅读的书的主要内容后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人物等等,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
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读书汇报课主要以下四种形式:(1)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的内容。(2)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3)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4)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的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读写结合课: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还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类课型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我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
另外,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大量绘本阅读课型的研究。
绘本阅读课。绘本又称为图画书,是小朋友不可缺少的良伴,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学童几乎都是由图入手的。为此,针对低年级刚走入阅读之路的孩子,课题组老师不断实践,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和图画相匹配的世界,走进一个充满无限乐趣、丰富而精彩的世界。
如:陈宇老师在执教绘本《小猪变形记》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图画和文字,设置悬念,了解作者,然后带领学生一页一页地品读故事,趣味引导学生思考、想像。师生共同读故事、谈体会、悟情感,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一行行意味深长的文字,融进了孩子们的眼中、心中。课题组很多老师还分别执教了《小老鼠忙碌的一天》、《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秋秋找妈妈》、、《我爸爸》等,绘本都已成为百小师生们爱不释手的阅读作品。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确立绘本阅读课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教师激趣——联想品读——方法指导——自由赏读——拓展迁移”。
以上每种课型力求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操作上有其共性,在运用上又体现出个性,不同年级段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各有侧重,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呈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教师的指导有了实效,学生的阅读有了质量。
措施四:渗透阅读方法,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我们立足课堂,依托教材,在课堂中开展阅读活动,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根据读物的不同,指导学生灵活掌握“ 三读法”: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
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教会学生浏览法,即“随便翻翻”。
探求性的速读: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我们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每分钟大约能读200多个字,即所谓的“一目十行”。
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我们要求学生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甚至熟读成诵。
(2)根据阅读的需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包括圈点勾画、作批注 、写读书笔记、制作卡片、再创作等方式。
(3)根据阅读的目的,促使学生形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意识。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措施五: 开展读书活动,搭建丰富多彩的阅读平台
我们精心打造校园读书节,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好书作伴,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1、以读书节为基点,开展系列阅读活动。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们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已经成功举办了“一路书香,幸福成长”、“书香润校园,阅读伴成长”;“同沐书香,做幸福读书人”等主题读书节活动。
每年读书节,我们都会确立读书节主题和活动口号,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在启动阶段,我们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开幕式,悬挂横幅标语,利用学校橱窗板报宣传、发放倡议书等形式,营造“读书为尚,读书为乐”的阅读风气。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徜徉书海,享受快乐。原有的读书节活动大都面向全体学生,同一活动,同一标准,缺少对群体差异的关注。自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在原有读书节的基础上,优化读书节系列活动,根据学生的年段目标和心理特征开展适合学生的系列活动,保证了动的有效性。如低年级主要开展:“童谣串串吟”、“讲故事比赛”等,中年级主要开展“美文诵读我在行”、 “我爱记诗词”等,高年级主要开展:“与好书共成长-好书导读”、“读书讲坛—与作家同行”、“读书小报荟萃”、集体参与类的有: “爱心加油站—跳蚤书市”、 “情景剧、课本剧表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学生徜徉书海,享受快乐。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表彰先进,共促成长。对整届读书节活动情况作简单总结,表彰各类先进,并给予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颁奖。最后,学生读书成果与作品布置展板进行展示。
&&& 这些都是学校层面开展的一系列纵向活动,同时,我们还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横向的主题阅读活动。
2、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我们还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横向的主题阅读活动。如:本学期,一年级开展“三字经诵读”活动、二年级开展“儿童诗欣赏”活动、三年级开展“童话故事大交流”活动、四年级开展 “唐诗大聚会”活动、五年级开展了“走近宋词”活动,六年级开展了“论语阅读分享交流”活动。
主题阅读活动中开展得最有成效的是三(1)班开展的童话故事活动,根据“童话故事”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五个一系列活动:“读一本童话书”“讲一个童话故事”“演一个童话剧”“写一则童话故事”“出一期童话小报”。
六年级的诵读论语活动,也是开展得深入有效,精彩纷呈。六年级组语文教师精心策划引领学生诵读论语,把《论语》作为丰富学生语言、滋养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长线阅读书目,充分利用晨读、晨会、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开展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书声琅琅诵《论语》;小小年纪亦开讲,充满自信解《论语》;大师来到小课堂,全神贯注观《论语》;滴雨露润心田,身体力行谈《论语》”等系列活动,
通过这样的主题阅读与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对这一主题的作品有了比较系统的积累。
措施六:推行科学评估,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积极推行激励性评价,较好地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我们的阅读评价在原则上重过程、重激励、多形式、多展示。
(1)重过程,重在过程中进行动态化评价。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评价时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在学生的成长册中,合理设计阅读反馈表,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效果等进行直观的及时的观察检测。
(2)多形式,重视多方评价,围绕“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维度,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参与进来,进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探索家长、学生、老师三位一体的课外阅读激励机制,使学生真正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重激励,开展各类评选激励活动。“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比赛,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比如适时评选一批朗读小能人、故事大王、古诗小状元、小小文学家等,满足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各年级组制定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标准,组织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让师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成功喜悦。
(4)多展示,开展读书交流会、布置阅读展板、制作阅读小报、评选读书小标兵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保持学生阅读的持续性热情。
八、初步成效
一年多来,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本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课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课外阅读年段指导目标和各年级具体的阅读分目标
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将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总目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形成了教师的年段指导目标和各年级学生具体的阅读分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使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保证了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教师年段指导目标
指 导 目 标
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载体,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指导教师从阅读材料的推荐、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方式的指导三个具体层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使学生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先导,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迁移规律,由课内指导课外,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2)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阅读;(3)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相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率;⑷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情感的体验、丰富的积累、趣味的熏陶、个性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如何引领学生独立阅读,形成较强阅读能力;(2)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阅读需求;(3)如何进行主题性阅读,并书写阅读书评;(4)如何珍视学生读书体验,通过实施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课外阅读分目标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初稿和课外阅读推荐策略
依据学生课外阅读分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形成了《百丈中心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推荐表》,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了为孩子推荐书目的6种策略:
&&& (1)推荐贴近孩子生活的书:这类书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引起共鸣。像《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青铜葵花》、《手斧男孩》、《皮皮鲁》、《乌丢丢奇遇》等系列书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 (2)推荐科幻类、探索类的书: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爱幻想、爱探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推荐的《我们爱科学》、《小百科》、《哈里波特》系列、《猫武士》、《八十天环游地球》等科幻类的书,引领着孩子历经了一段段奇异的魔幻之旅。
&& (3)推荐动物小说: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纯真的,而充分挖掘孩子内心的这份“柔软”,最好莫过于动物小说。读这样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孩子感触。如《我和狗狗的10个约定》、《我有友情要出租》、《狼王梦》、《再见了,可鲁》、《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小猪唏哩呼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4)推荐图文并茂的神话、童话故事:童话与神话是人类文明弥足珍贵的宝藏,它用一种浪漫温馨的手法为孩子们支起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孩子历史的变迁,真善美的价值。《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外神话传说》、《梨子提琴》等正是其中的佳作。
&& (5)推荐名人经典名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典的魅力是无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拓展阅读经典名著更有利于学生消化与吸收。像四大名著、《童年》、《骆驼祥子》、《城南旧事》、《昆虫记》等这样的经典,就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 (6)推荐新书: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书的种类更是日新月异。孩子们除了了解过去,也必须掌握当下。因此,适合学生读的新书,也是每个学期推荐书目的重点。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四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
&& &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研究,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四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的一般模式。&&&
绘本阅读课:此课型适合低年级段学生,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教师激趣——联想品读——方法指导——自由赏读——拓展迁移”。
读物推荐课:此课程一般安排在每学期阅读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推荐本学期必读书目,了解学期阅读计划。其教学流程为“激趣导入,创设阅读情境——介绍书籍,了解书目作者,——走进故事,分享精彩内容——唤起期待,提出阅读要求”。
阅读欣赏课:课堂上或是品读整本书,或是品读精彩章节,或是品读写作手法等。其教学基本流程为: “整体感知——选择内容——品读分享——总结提炼——拓展迁移”。
阅读方法指导课:结合各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各有侧重,其基本流程为“提出教学目标——讲解阅读方法——范文引导——练习巩固”。&&&&
除了以上特色课型,还有“读书汇报课”“ 读写结合课”等在课题组老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也逐渐得以完善。
(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百小“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机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构建科学的课外阅读评价机制,形成了百小“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定制度,完善读书管理体系,。
1.“书香教师及指导读书活动”评定制度。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参与读书活动,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做到三个一,一、每学期订阅2份报刊杂志,二、每月完成3页的读书摘记、每月有一篇读书心得、反思上传校园网,并且将此与教师业务考核挂钩。另外,根据教师个人阅读与指导班级读书进行绑定评价,综合考评,评选出真正的书香教师。
2.“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表彰制度。尝试采用成长记录袋---课外阅读档案、个人竞赛成绩、课外阅读评价反馈等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评选出班级、年段的阅读星,当选为书香少年。尝试从环境营造、计划制定、活动评价、成果展示等方面着手,评选出学校书香班级。
3.“书香家庭”评比制度。评选条件规定家庭成员有终生学习的理念,有学习的共同愿望, 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学习成为家庭成员的内在需要和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资讯。家庭有读书学习场所及必要的学习设备,家庭藏书200册以上,每年购买新书10册以上;还规定了"六个一"创建要求:一个书房、一张书桌、一个书柜(架)、一个月陪孩子上一趟书店买一本书、一天保证孩子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家长每学期与孩子共读并交流一本书。
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书香家庭”,采用自愿报名、班级推荐、公开评选相结合的方式申报;参评家长要提供参评材料:申报表、介绍书香家庭特色的材料、证明材料(如奖状、照片、摄像等)。校评委会和年段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审定产生“书香家庭”,并在读书节闭幕式上颁发“书香家庭”奖牌。
(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善了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年多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大大改善了学生的阅读现状,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兴趣、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开展活动激发兴趣、师生共读激发兴趣”等多种措施,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初步掌握了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初步尝试学习“速读、精读、略读、浏览、泛读”等读书方法,而“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读得更入味、入情、入境,已初步养成了“多读、动笔读和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有明显的提升。我校6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中, 如:新北区“爱祖国、爱家乡”的经典诵读比赛,常州市“爱祖国、爱家乡”的经典诵读二等奖。全国的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情景剧比赛缕缕获奖。
(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一支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
我们的课题是在“问题即课题、实践即探索、过程即收获”的思路指引下,经历了一个“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循序渐进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实践过程中,所有参与课题实验和研究的老师都得到了专业提升。
1、文化底蕴不断厚实。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加强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他们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2、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参与实验的基层老师不仅知道了课题实验的基本流程,而且学会了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特别是总结、提炼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1年来,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有三十多篇相关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3、实验教师快速成长。课题组老师共执教了研究课13节,张波兰老师执教新北区开放日教学课,奚文燕执教校级交流课,深受好评,黄华萍、陈宇老师在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比赛中,均获得二等奖。很多老师有了文化的浸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如:刘思青老师成长为常州市教坛新秀,张曙贤老师在新北区辅导员大赛中获特等奖,张波兰被评为暑期志愿者优秀辅导教师等……一支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初步形成。
(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了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培育了校园书香文化
在这个课题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外阅读氛围不断浓厚,人人有书读,处处飘书香,书香校园文化已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课外阅读课题的研究让全校师生受益匪浅,在收获满园书香之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课题研究至今,还存在如下问题与不足:
1、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课型的基本模式还没全部完成,另外三种课型到底如何操作不清
2、对于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到底包括哪些读书方法,如何指导还不够明确。
3、虽然制定了各项评价指标,但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效性如何,还需跟
十、下阶段研究跟进措施
1、立足课堂,继续深入实施课型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同行点评—专家引领—反思提炼”等步骤,构建“读书汇报课、读写结合课、班级读书会”三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2、依托教材,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的力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3、优化评价,关注课题实施过程中,评价的合理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得评价最终能为学生的发展性阅读服务。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保留所有权利 苏ICP备号
建议 或以上  使用IE6版本以上浏览器
主办: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文体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8号 制作、技术支持:常州梦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