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是什么意思是webqeust

Web Service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Web Service
本词条由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Web service是一个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下的一个子集)来、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1]Web Service技术, 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依据Web Service规范实施的应用之间, 无论它们所使用的语言、 平台或内部协议是什么, 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Web Service是自描述、 自包含的可用网络模块, 可以执行具体的业务功能。Web Service也很容易部署, 因为它们基于一些常规的产业标准以及已有的一些技术,诸如下的子集、HTTP。Web Service减少了应用接口的花费。Web Service为整个企业甚至多个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提供了一个通用机制。类&&&&型应用程序作&&&&用交换数据或集成
web广泛用到的技术:
:通用,被各种设备使用
(下的一个应用):通用用户界面,可以使用HTML标签显示数据
.NET: 不同应用程序间共享数据与数据交换
:写一次可以在任何系统运行的通用,因为java具有跨平台特性
(下的一个子集):通用数据表达语言,在web上传送结构化数据的容易方法
他们的特点是其开放性,跨平台性,开放性正是Web services的基础。
近几年来,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全球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巨大的资源库。越来越多的网络环境下的Web应用系统被建立起来,利用HTML、CGI等Web技术可以轻松地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多种应用。然而这些应用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使用不同的数据组织形式和操作系统平台,加上应用不同所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性,使得如何将这些高度分布的数据集中起来并得以充分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网络运行理念的发展,人们提出一种新的利用网络进行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Web Service。Web Service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其可以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一旦部署以后,其他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并调用它部署的服务。因此,Web Service是构造分布式、模块化应用程序和面向服务应用集成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内容更动态化
Bandwidth更便宜,易于获得
Storage更便宜,更易获得
普遍式计算变得更加重要:大量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页面,电脑,pc,已经在Internet上变得普遍,平台变得更多元化,像(下的一个子集)这样的变得更重要
上述的这些趋势意味着,更加智能的处理,操作和汇总内容变得十分重要。让我们看看按照Web services角度所预示的四个趋势:
内容更加动态:一个web service必须能合并从多个不同来源的内容,可以包括股票,天气,新闻等,在传统环境中的内容,如存货水平,购物订单或者目录信息等,都从后端系统而来;
带宽更加便宜:web services可以分发各种类型的内容(,等);
存储更便宜::web services必须能聪明地处理大量数据,意味着要使用,,缓冲,和负载平衡等技术保持可扩展能力;
普遍式计算更重要:web services不能要求客户使用某一版本的的传统,必须支持各种设备,平台,浏览器类型,各种内容类型;
两种重要技术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Web services要使用两种技术:
(下的一个子集):XML是在web上传送结构化数据的伟大方式,Web services要以一种可靠的自动的方式操作数据,(下的一个应用)不会满足要求,而XML可以使web services十分方便的处理数据,它的内容与表示的分离十分理想;
SOAP:SOAP使用XML消息调用远程方法,这样web services可以通过的post和get方法与远程机器交互,而且,SOAP更加健壮和灵活易用;
其他像UDDI和技术与XML和SOAP技术紧密结合用于服务发现。Web 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协议来实现的创建。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方法和类型系统。要实现,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中的不同类型系统。这些协议有:
可扩展的(下的一个子集)是Web 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与平台无关,又与厂商无关。XML是由万维网协会(W3C)创建,W3C制定的XML SchemaXSD 定义了一套标准的,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
Web Service平台是用XSD来作为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 NET或C# 来构造一个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 Service标准,所有你使用的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如想让它使用在不同平台和不同的不同组织间传递,还需要用某种东西将它包装起来。这种东西就是一种协议,如 SOAP。xml web service[2]
SOAP即(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用于交换(下的一个子集)编码信息的轻量级协议。它有三个主要方面:XML-envelope为描述信息内容和如何处理内容定义了框架,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XML对象的规则,执行(RPC)的约定。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上。例如,你可以使用 SMTP,即因特网来传递SOAP消息,这可是很有诱惑力的。在之间的头是不同的,但XML有效负载保持相同。
Web Service 希望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能够用“-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打破了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无缝集成”的目标。
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 就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的一个正式描述文档而基于(下的一个子集)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
UDDI 的目的是为电子商务建立标准;UDDI是一套基于Web的、分布式的、为Web Service提供的、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规范,同时也包含一组使企业能将自身提供的Web Service注册,以使别的企业能够发现的访问协议的实现标准。
调用RPC与消息传递
Web Service本身其实是在实现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我们有两种应用程序通信的方法:RPC 和消息传递。使用RPC的时候,的概念是调用服务器上的远程过程,通常方式为实例化一个远程对象并调用其方法和属性。RPC系统试图达到一种位置上的透明性:服务器暴露出远程对象的接口,而就好像在本地使用的这些对象的接口一样,这样就隐藏了底层的信息,客户端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对象是在哪台机器上。离不开丰富的的支持。同样,Web Service这项技术只有通过日益广泛的应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比较流行的实现方法是使用.NET 和 Java两种技术,并且两种实现方法可以互相操作;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使用、Oracle、SUN、Borland等不同厂商的Web Service构建工具建立的Web Service应用。
的.NET技术应该算是时下最为流行的Web Service 开发技术。首先因为其公司在以前相应的产品就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使新推出的.NET得以有比较稳定的用户群;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 .NET平台不仅延续了一贯的编程风格,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支持Web 服务的关键性技术,使得.NET在操作的简单性和执行的稳定性,高效性上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的Visual Studio. NET便是一个便于 Web 服务的开发工具。的目标是,将其新——C#作为Web Service的首选语言。虽然C#看起来与Java类似,但是还有一些Java中没有的独特的功能。.NET技术中用于Web Service 开发的主要工具是ASP. NET。从技术上说,ASP. net  提供了一些超出ASP以前版本的优点(例如:代码和(下的一个应用)的分离,与相比较,对“真正”的如 C# 的支持)。
IBM的WebSphere
IBM公司是业界第一家能够提供全面支持Web服务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公司。通过多年来与W3C(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共同努力,包括DB2、Lotus、Tivoli 和WebSphere在内的所有IBM都实现了对SOAP、WSDL、UDDI、Linux、(下的一个子集)、J2EE等开放技术和标准的全面支持。
IBM公司的WebSphere也是比较好的基础架构。WebSphere平台及开发工具包括WebSphere Studio Application Developer  基于J2EE、XML 和Web服务等开放标准,并具备 IBM 在可靠性、扩展性和安全性上的主要优势。WebSphere 是 IBM 在 Web Services策略中的核心平台,它支持所有开发、发布、部署 Web Services应用所必需的开放标准和技术,包括 UDDI,SOAP,J2EE,WSDL,和对 XML 技术集成的增强,这使得它在全球有很多用户。
Borland的JBuilder
Borland公司在 JBuilder7中,用户可以用其Borland Web Services Kit for Java和Borland JBuilder MobileSet 3进行更快捷地开发Web Service和无线应用。这样将使开发者能够在同一个中轻松地创建和集成Web Service。新推出的JBuidler8更是针对Web Service开发更提供了方便和高效的方法。
总之,在Web Service开发上,.NET 和Java都是很好的选择,尽管两者都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它们还是最好的开发手段和技术。具体选择哪种开发工具,也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两种方法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根据使用者对这两种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具体语言的偏爱程度来决定。Web service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应该使用Web service。
研究一下当前的,你会发现一个绝对的倾向:人们开始偏爱基于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这当然不是因为客户端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界面,而是因为它能够避免花在发布上的高成本。发布成本很高,一半是因为应用程序安装和配置的问题,另一半是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问题。
传统的Windows客户应用程序使用DCOM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和调用远程对象。配置好DCOM使其在一个大型的网络中正常工作将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是许多IT工程师的噩梦。事实上,许多IT工程师宁愿忍受所带来的功能限制,也不愿在局域网上去运行一个DCOM。在我看来,结果就是一个发布容易,但开发难度大而且用户界面极其受限的应用程序。极端的说,就是你花了更多的资金和时间,却开发出从用户看来功能更弱的应用程序。不信?问问你的会计师对新的基于浏览器的有什么想法:绝大多数商用程序用户希望使用更加友好的Windows用户界面。
关于与服务器的通信问题,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是使用HTTP协议来通信。这是因为任何运行的机器都在使用HTTP协议。同时,当前许多也配置为只允许HTTP连接。
许多商用程序还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与其他程序的。如果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使用COM或.NET语言写的,并且都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那就天下太平了。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商业数据仍然在大型主机上以非关系文件(VSAM)的形式存放,并由COBOL语言编写的大型机程序访问。而且,还有很多商用程序继续在使用C++、Java、Visual Basic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语言编写。除了最简单的程序之外,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与运行在其他异构平台上的应用程序集成并进行数据交换。这样的任务通常都是由特殊的方法,如和分析,,还有仅适用于某些情况的的API,如IBM的"高级程序到程序交流(APPC)"等来完成的。在以前,没有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标准,是独立于平台、组建模型和的。只有通过Web Service,和服务器才能够自由的用HTTP进行通信,不论两个程序的平台和是什么。
什么是Web Service
对这个问题,我们至少有两种答案。从表面上看,Web service 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够通过Web进行调用的API。这就是说,你能够用编程的方法通过Web来调用这个应用程序。我们把调用这个Web service 的应用程序叫做客户。例如,你想创建一个Web service ,它的作用是返回当前的天气情况。那么你可以建立一个ASP页面,它接受邮政编码作为查询字符串,然后返回一个由逗号隔开的字符串,包含了当前的气温和天气。要调用这个ASP页面,需要发送下面的这个HTTP GET
返回的数据就应该是这样:
这个ASP页面就应该可以算作是Web service 了。因为它基于HTTP GET请求,暴露出了一个可以通过Web调用的API。当然,Web service 还有更多的东西。
下面是对Web service 更精确的解释: Web services是建立可互操作的的新平台。作为一个Windows程序员,你可能已经用COM或DCOM建立过基于组件的。COM是一个非常好的组件技术,但是我们也很容易举出COM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Web service平台是一套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语言,在任何你喜欢的平台上写Web service ,只要我们可以通过Web service标准对这些服务进行查询和访问。
Web 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协议来实现的创建。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中的不同类型系统。在传统的中,基于界面(interface)的平台提供了一些方法来描述界面、方法和参数(译注:如COM和COBAR中的IDL语言)。同样的,Web service平台也必须提供一种标准来描述Web service,让客户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来调用这个Web service。最后,我们还必须有一种方法来对这个Web service进行远程调用。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协议(RPC)。为了达到,这种RPC协议还必须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下面几个小节就简要介绍了组成Web service平台的这三个技术。
可扩展的(下的一个子集)是Web 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是平台无关的,又是厂商无关的。无关性是比技术优越性更重要的:厂商是不会选择一个由竞争对手所发明的技术的。
XML解决了的问题,但它没有定义一套标准的,更没有说怎么去扩展这套数据类型。例如,整形数到底代表什么?16位,32位,还是64位?这些细节对实现都是很重要的。W3C制定的XML Schema(XSD)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套标准。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数据类型。Web service平台就是用XSD来作为其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 NET或C#)来构造一个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 service标准,所有你使用的数据类型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你用的工具可能已经自动帮你完成了这个转换,但你很可能会根据你的需要修改一下转换过程。
Web service建好以后,你或者其他人就会去调用它。(SOAP)提供了标准的RPC方法来调用Web service。实际上,SOAP在这里有点用词不当:它意味着下面的Web service是以对象的方式表示的,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你完全可以把你的Web service写成一系列的C函数,并仍然使用SOAP进行调用。SOAP规范定义了SOAP消息的格式,以及怎样通过HTTP协议来使用SOAP。SOAP也是基于(下的一个子集)和XSD的,XML是SOAP的数据编码方式。
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Web service有什么功能,以及每个时的参数呢?你可能会自己写一套文档,你甚至可能会口头上告诉需要使用你的Web service的人。这些非正式的方法至少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当程序员坐到电脑前,想要使用你的Web service的时候,他们的工具(如Visual Studio)无法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因为这些工具根本就不了解你的Web service。
解决方法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一个正式的描述文档。Web service描述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基于(下的一个子集)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和返回值。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好处。一些最新的开发工具既能根据你的Web service生成WSDL文档,又能导入WSDL文档,生成调用相应Web service的代码。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为加速Web Service的推广、加强Web Service的互操作能力而推出的一个计划,基于标准的服务描述和发现的规范(specification)。
以的方式由多个运作者一起以Web Service的形式运作UDDI商业注册中心。
UDDI计划的核心组件是UDDI商业注册,它使用来描述企业及其提供的Web Service。
UDDI商业注册提供三种信息:
White Page包含地址、联系方法、已知的。
Yellow Page包含基于标准分类法的行业类别。
Green Page包含关于该企业所提供的Web Service的技术信息,其形式可能是指向文件或的指针,而这些文件或URL是为服务发现机制服务的。
Web Service开发实例
利用WebService实现数据添加
利用WebService实现数据删除
利用WebService给手机发短信[3]
适合使用Web Service的情况
应用程序集成;
不适合使用Web服务的情况
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量规_信息化教育_行动研究_网络课件--文职人员网
量规_信息化教育_行动研究_网络课件
23:09:54&&& 点击:
  近日,我中心长度与几何量计量检测部购置的荷兰IAC公司的MSXPL400型螺纹量规综合测量仪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并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验收并投入使用。  MSXPL400型螺纹量规综合测量仪的制造符合当前ISO9000质量体系的要求及国家最新出版的螺纹检定规程,适用于圆柱螺纹环塞规、锥螺纹环塞规、光面环塞规等各种内外尺寸量规的作用中径、单一中径、大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牙型轮廓偏差、轮廓角、锥度等参数的测量,测量范围为:外尺寸(1~400)mm,内尺寸(3~400)mm。仪器测量原理符合最新国际圆柱螺纹规测试规范要求VDI/DE/DGQ 标准,仪器为全自动测量,二分钟即可完成所有被测参数的扫描测量,显示所有测量结果,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上万种螺纹和光面量规的公差极限值进行比较,进行详细的鉴定和评估。  MSXPL400型螺纹量规综合测量仪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我中心螺纹量规的测量能力和效率,为企业解决大型螺纹量规和特殊螺纹量规的测量提供了保障。量规_版本历史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Web上传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Web上传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有两种方式:WEB上传和。WEB上传就是通过点击中的“浏览”、“选定”、“”(或“确定”、“提交”)等按钮来上传文件的方式。精炼地说就是通过的功能上传文件。
WEB的一般应用如下:
●用WEB登录方式在线撰写时添加E-mail附件
●在论坛(BBS)发帖时
●上传文件到
●大多数免费网站空间提供的服务
另请参考词条
及两者的区别。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基于Moodle平台的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的研究
(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
甘肃省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71号&&&&&&&&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呈现出多媒化、互动式、灵活性的特点,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对当代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本文认为,师范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找到一种适合于师范生教育的实习环境作为他们发挥这些技能的平台,Moodle平台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本文通过对Moodle平台及其特点的介绍,提出其作为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应具有课程管理、师生对话、教学反思、资源优越等方面的特征和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Moodle平台,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 也极大地影响着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境。教育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着国家、社会、高师院校、中小学校等相关方面的共同制约,因此建立与完善教育实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影响下,建立起师范生教育实习新环境刻不容缓。就目前而言,师范生教育实习平台存在如下问题:其一, 从整体上讲, 这些系统共同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 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二,
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 个别的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其三,
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其四,
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其五,
购买和维护需要花费相当的费用。由于Moodle平台具有课程开发与管理、辅助课堂管理和教学、开展教师培训、探索网络教学和学习模式、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功能,针对以上的诸问题,本文以Moodle (魔灯)平台为基础,进行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
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反映在各个方面,尤其是表现为一些媒体工具的使用,如视听媒体,电子通信媒体和计算机及网络媒体等构成了现代教学的主要媒体,并且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延伸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在传授知识、开发智能以及培养技术等方面,每种媒体都有各自的特点,而媒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信息化程度极高的当今社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传统的直观教具(如黑板、粉笔、书籍、图片等)和一些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话、电视、投影、唱片及传真等)已不再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出现更多的是现代媒体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教室、视频展示台、扫描仪、语言实验室、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等。这类教学媒体不仅实现了对各类信息的统一的数字化存储、加工和传输,而且具有大容量、超高素、高保真的优点,对教学的优化起到保证作用。
由于各种信息传播媒介被应用与教学过程,使得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各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如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形成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现代媒体具有灵活而多样的交互功能,特别是计算机教学和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到Blog、BBS虚拟社区或E-mail连接上学习、交流、讨论并撰写有关事宜。可以说这种交互活动已唤醒了教师认识媒介的意识。教师运用掌握的网络知识,制定教学目标,拟订教学内容及创设教学情景,再选择媒介,然后将信息发布给学生,学生利用计算机或网络将疑难思辨反馈给教师。从而完成教师、媒介及学生三者的交互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媒介的了解,在享用媒介资源的同时用健康的心态接触媒介传播的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与媒介交流的方式,懂得合理利用媒体资源,运用媒介充实自己。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媒介环境下教学的又一特征。
此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特征具有教材的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资源全球化,利用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教学的个性化和自主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等特点。
(1)教育实习环境的仿真化
(2)训练内容综合化
(3)技能训练规范化
(4)教育实习环境功能的多元化
针对以上的诸多要求,建立一种适合于师范生实习的教育实习环境,用以训练师范生的教育与教学技能显得非常的重要。此外,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境也需要一种新的,多种功能的平台来构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境。
Moodle (魔灯) 这个词本是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2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 的缩写, 它是由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 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S) , 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免费软件, 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 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它也是一个动词, 表述的是一个这样的过程: 想起什么就做什么, 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Moodle 的开发就是这样, 学生与教师在在线课程中学习与教课也是这样。使用Moodle 设计学习环境的人被称为Moodler。
Moodle 在国外的应用非常广泛, 近来发展十分迅速,迄今为止, 拥有160 多个国家的13 万余用户。英国一份著名的教育系统使用开源软件的观察报告显示Moodle 是英国的大学使用最多的学习课程开发管理系统。Moodle 在台湾高校、中小学的应用也很广泛, 比较典型的案例如: 湖中传说(http : ∥www. go38. net/ Moodle/ ) 、嘉义教师数位学习平台(http : ∥wwwb5. cyc. edu. tw/ Moodle/ ) 等。大陆地区学校在Moodle 应用与研究方面相对落后, 了解和应用Moodle 的较少, 上海、广东中山、山东淄博等地区学校, 辽宁鞍山一中以及哈工大、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是开展比较早的学校。全国对于Moodle 的研究应用尚处于开展阶段, 但推广与发展的空间却无可限量。
设计Moodle
的依据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社会活动, 而且更关注在积极地为他人创造学习资源(例如课本) 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效果, 当和群体中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合作建立一个共享成果的文化圈的时候, 学习的效果将显著提高。做为“教师”, 他的工作可以从“知识源”转变为班级文化的影响者和行为榜样;以个人方式和学生连在一起, 引导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适度地讨论和活动带领全体学生达到班级的学习目标。它适用于从小学、中学、大学、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 也适用于教育培训和校本研究。
Moodle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功能、课程管理、学习管理三大部分,其中课程管理具有强大的课程开发功能,如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各类教学测验设计、教育统计等。其丰富的课程活动功能几乎囊括了教学活动需要的大部分功能,诸如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Wiki、webQeust等。由于它是开源软件,用户还可以自己扩充自己需要的更多的功能。如可以几乎在任何支持PHP的平台上安装,安装过程简单。只需要一个数据库(并且可以共享);全面的数据库抽象层,几乎支持所有的主流数据库(除了初始表定义);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可以对课程分类和搜索——一个Moodle网站可以支持成千上万门课程;全面注重安全;绝大部分的文本(资源、论坛帖子等)可以用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编辑;模块化结构,有聊天、作业、投票、论坛、测验、资源、专题等模块,而且在其官方网站中不断地增加和更新各种用途的模块,而新模块的安装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便能与原来的系统共存使用;系统对用户各项操作有详细记录,教师可以方便地追踪任何学生的学习情况,各项考试、评论、投票结果易于查询及管理等等。
Moodle 是用PHP 脚本语言编写的动态网站程序, 因此HTTP 服务器软Apache 或IIS 都要求安装PHP (版本在41110 以上) , 数据库服务软件用MySQL 或PostgreSQL。Lin2ux、Windows
XP、Mac OS X等操作系统都支持Moodle。可以选择安装网站“魔灯中国”提供的11711 + 教师单机版。因为相对于其它方式, 该版本可以让教师非常简便地在自己的单机上安装, 如果没有上网条件, 教师也可以在Moodle 中建立好课程后通过导入到处功能, 实现离线建立课程, 再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
就学习环境的概念而言,教学设计和学习系统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所发生的场所、空间,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学习环境由技术资源,工具和人组成学习环境包含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习环境主要支持以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主的建构性学习等观点。针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即要素构成研究,学者们从丰富的,开放的,多中心的,生态的和认知学徒模式等视角展开研究,确定了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五个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教育实习环境界定为支持师范生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学会教学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组合。师范生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实习环境支持的核心,师范生学会教学是教育实习环境存在、创设的指向、意义,支持性条件是以师范生学会教学为目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保障,可以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如跨专业跨年级的师范生,合作、指导教师)和社会环境等。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 师范生教育实习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内容方面的取舍。Moodle 提供对doc 文档和ppt 演示文档等多种格式文档的上传和管理。学生访问Moodle 时, 点击这些文件会自动启动自己电脑里的相应程序打开这些文档。Moodle 还可以管理音频和视频。这些资源在Moodle 中都可以以一门课程的形式管理。利用Moodle 的这种功能, 实习者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项目和层次, 对于有些项目和层次的内容可以在Moodle系统中, 作为教学课堂的延续和完善。这样, 实习者就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课堂上的讲授内容, 比如适量提高与学生互动和讨论的时间。同时Moodle
系统对多媒体的支持可以尽可能多的还原教师课堂讲授的信息, 以帮助学生回忆课堂过程。这一点可能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但是, 教师只要制作整理一次这些资源, 它们就可以重复使用。这实际也为实习者管理自己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帮助。传统教学的课后活动主要集中于学生完成、提交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Moodle 一方面通过网络完成这个过程, 从而大大方便了师生的这种活动。比如教师在Moodle
系统中布置作业并设置递交截至日期, 学生在截止日期前上传自己的作业, 教师在Moodle 中批改作业给出评语, 学生察看作业结果。另一方面,Moodle 可以提供传统课后活动中没有或者不方便进行的活动。由于Moodle平台具有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各类教学测验设计、教育统计等的功能,因而可用来进行师范生教育实习。
Moodle平台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的构建
、 创造模拟的教学实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远程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交互性强的网上学习环境,使学生得到高质量的远程学习,始终是远程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不断深入的问题,仅有理论指导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建立起可供一线教师操作的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实施具体日常教学活动的平台和环境,Moodle这个课程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管理平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Moodle平台能够模拟课堂教室,应而可以运用于教育实习。使初次走上讲台体验当教师滋味的受训学生尽量减少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达到受训学生能够在一种宽松气氛中进行训练。正式的中学课堂,又是一个教与学的严肃场合,所以在微格教学教室上模拟课时,同样也要有严格的组织与管理,有合理的统筹安排与计划。总之为了使受训学生达到受训目的,在力求减少受训学生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运用Moodle平台进行教育实习&。
应用Moodle创设的虚拟学习环境有三个特点:
(1)、通过网络技术提供了生生、师生之间会谈的空间和交流的工具,记录可长久保存。
(2)、教师易于组织与提供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学习材料、资源和活动等。
(3)、参加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联系来维持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关心和理解,从而形成对整个群体的归属感和社会情感纽带。因为这种社会交往使学生获得学习中的满足感,有助于群体的形成和保持,因而对学员的学习结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些地区的学校开始尝试“定制学习”,即通过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将课程发布到网上,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需要的时候访问课程,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台湾地区有许多学校已经应用了Moodle搭建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国内的各级学校也越来越多地用Moodle来建设网络教学课程。相信当以Moodle为首的开源LMS学习管理系统软件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应用,并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时,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得到解决。
、帮助实习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
Moodle这一软件对于实习者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IE浏览器的人就可以方便的使用;Moodle还支持各种管理和交流工具,还提供了学生日志作为个人的收藏空间。另外,Moodle这一系统有较高的安全性,如前面的用户管理中提到的,在注册为Moodle的用户后,或者当登录到Moodle中的某一个课程后,系统会自动发一份邮件进行验证;学习者参与某一个课程时,有时也需要课程密码。但是Moodle对于技术的依赖性很强,曾在相关论坛上见到关于学习者被自动取消其登录资格的问题,这就属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对于教师或管理者,除了简单的根据提供的变量来设置课程外,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利用Moodle平台可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Moodle与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资源,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将资源上传到网站上,而且学习者可以上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这样学习者会处于一个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不过,有些资料与用户上传的类型是相似的,所以还需要管理员的有效的监控;在应用Moodle设置的课程中,特殊的课程网站有特定的版面设计,而且主题特征允许管理者或学生改变虚拟学习环境的外观和感觉,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课程被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完成,包括练习、推荐阅读、测验、讨论等,学生有很大的灵活性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 利用Moodle平台可增强师生间的交往
Moodle中有不同分类的论坛,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学习者在论坛中提出的一些疑难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或者针对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这与BBS论坛等交流工具相类似的。对于教师或者管理者而言,在创建自己的课程网站时,Moodle随时有专用术语的解释与引导,可以使教师对于课程的安排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无论哪个论坛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还要求老师能够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地给与指导和提出建议。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Moodle虽然作为课程管理系统软件,但是这一软件并不能解决学习者的所有的电子学习问题,它们仅能作为对学生使用内容进行管理的“框架”或“引擎”。很多时候,其课件制作工具和讨论工具无法胜任实现整个电子学习规划,所以它应被视为用其他工具和系统创建内容的“起始点”和一种有效的管理平台。
对于现有的教学实践,课程管理系统软件仅限于使其自动化,故而永久地保存。不过,Moodle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己的一个知识管理系统,储存自己所学的各门学科资源,进而很好地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管理。 
Moodle本身的强大功能已经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 台湾就有专门推广Moodle 的网站, 对其安装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而且安排了有计划的实地推广讲解;很多培训机构使用Moodle 来管理和安排他们的收费课程;一些大学也对Moodle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虽然这样, 课程管理系统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形成广泛的成功使用的经验。Moodle 作为一个可以免费使用的强大的课程管理工具, 具有创设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的优势,在未来教育实习环境将取得广泛的应用。
[1]&nbsp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DB/OL],http://www.icte./show.asp?id=115
[2]&nbsp王克勤.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DB/OL],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69/ab690
195.asp
[3]&nbsp姜耘畦.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实施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前的师范技能训练[DB/OL],http://www.scrtvu.ne
t/thesis/files/lwk/lw0889.htm
[4]&nbsp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途径---英特尔(R)未来教育职前项目研究[DB/OL],http://thesis.hnedu.c
n/files/award/1/132.doc
[5]&nbsp教育信息化的特征[DB/OL],/cms/data/html/doc//24920/
[6]&nbsp余明远.教育实习新模式探索[DB/OL],http://210.26.24.56/pub/jwc/2007jxcg/ymy/yula
&&&&已经过去的2011年,对甘肃教育而言是令人振奋,精彩纷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奋斗数十载,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的历史性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检阅和验收,使全省基础教育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年,对甘肃电化教育事业而言,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一年。尤其是,担当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导向重任的甘肃第一个网络期刊——《现代教育与技术》,在《甘肃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春风中诞生,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省教育厅审定,确定为省级刊物,纳入了我省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论文刊物范畴。为了引导广大教师真正利用好网络期刊平台发表教研成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省级刊物〈现代教育与技术〉网络期刊论文管理工作的通知》。这是鼓励更是鞭策,增强了刊物主办者进一步办好刊物,为教育工作者提高素质,为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服务的信心。
&&&&2012年悄然来临,新的一年,将是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落实《甘肃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年)》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和落实整改方案的第一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逐步建设有效共享、覆盖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服务平台,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与能力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与技术》网络期刊,要担当起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深入探讨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领、带动中小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光荣使命,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刊物的学术性、创造性,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高效、迅捷、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紧紧围绕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创新的中心任务,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导和服务。
&&&&新的一年,新的期待。恳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本期刊健康发展,将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优秀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踊跃投稿,形成编辑人员与广大教师良性互动,同心协力、共同浇灌《现代教育与技术》网络期刊茁壮成长,使之成为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祝全省教育工作者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201412(总第31期)
201411(总第30期)
201410(总第29期)
201409(总第28期)
201408(总第27期)
201407(总第26期)
201406(总第25期)
201405(总第24期)
201404(总第23期)
201403(总第22期)
201402(总第21期)
201401(总第20期)
201309(总第19期)
201308(总第18期)
201307(总第17期)
201306(总第16期)
201305(总第15期)
201304(总第14期)
201303(总第13期)
201302(总第12期)
201301(总第11期)
201206(总第10期)
201205(总第9期)
201204(总第8期)
201203(总第7期)
201202(总第6期)
201201(总第5期)
201103(总第4期)
201102(总第3期)
201101(总第2期)
201001(总第1期)
&|&&|&免责声明
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版权所有&CopyRights Reserved(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盘内盘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