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o2o是什么意思思

欹器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欹器[qī qì]
欹器(欹qī,奇+欠=歪斜而后张口吐),又常被称做歌器。它是一种计时器,类似沙漏。设计奇特:有双耳可穿绳悬挂,底厚而收尖,利于空瓶时向下垂直;口薄而敞开,利于盛满大量的水时而倾倒。其上放置匀速滴水,则形成周期性自动滴入水、倾倒水、空瓶立正,循环往复。别&&&&称做歌器文献记载《荀子》
关于“欹器”的最早的有关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一书《》编。 这里“宥”字相当于“右”字。“宥坐”也即“右坐”或“右座”。所谓“欹器”是鲁王用来代替今人所说的“座右铭”的。《宥坐》篇的记载如下:
“孔子观于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古代之君有一种放在宗庙中相当于今人“座右铭”的欹器。欹器有个特点: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鲁国之君把这奇异的容器放在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在于提醒自己,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慎防“满而覆”。孔子在弟子作过现场试验后发出的叹息:“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对任何时代的当政者都具有深意。
原来这件古代鲁国视为国宝的“欹器”,到汉代已经失传了,以后魏、晋之际,曾于公元260年时把它重制出来。接着,晋代曾最早推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的又进一步作了《鲁史欹器图》并加以说明。可惜以后欹器的仿制品和图样又都失传。到及隋唐时又有人把它重制成功。其中,北朝的也把改制后的欹器放在前殿,用来提醒自己。可是,这些后来接着又都失传。
总之,鲁国国宝“欹器”,它的仿制品在历史上失传又再现,再现又失传。到近千百年,所谓“欹器”,其构造如何,就成为“千古之谜”了。弟子《通玄真经·守弱》:“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这是欹器的最早的古文献记录。欹器称之为宥座、右座之器,这是座右铭的来历。
汲水器 欹器据《》记载,伏羲十七主,整个伏羲时代历1260年。神农传七代,共计380年。而仰韶文化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所以仰韶文化相当于伏羲时期和神农时期。6500年前的仰韶尖底瓶是欹器侑卮的原型。起初尖底瓶是灌溉用具,即《淮南子·氾论训》“抱甀而汲”的甀。以后用作祭器和欹器。
这是,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如此绚丽多彩的尖底瓶,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表明了它的用途已从灌溉而推广到祭器和欹器。
甲骨文中出现用尖底瓶灌溉的图形,说明商朝还沿用着尖底瓶的灌溉用途。但《甲骨文合集36419》也出现了小臣丑的欹器形象。这是欹器的最早的古文字记录。苏埠屯出土了大量“亚丑”铜器,正是小臣丑东夷后在青州建立的国家——欹国的诸侯墓地。二千七百年前孔子到鲁桓公之周庙参观欹器,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看来博学的孔夫子此前只从书本上知道欹器而没有见过欹器,可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擅长引而发之,所谓“入大庿,每事问”是也)
汉《》:观於周庙(之庙,参见),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保佑天子之座之器,此器时时警戒天子也)。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音奇,倾斜不正)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音乌)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抑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音基,升也,登也,诗)。
《孔子观欹器图》,明代人所画,一说郭翊所画,画面表现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上部有楷书十四行,文为《孔子家语·三恕》一则。此画为绢本,设色,纵100厘米,横59厘米。此幅“欹器”为铜质,云牙大口外敞,圆腹圜底筒形,边饰雷纹,两耳位腹中部,有铜链悬于横木上。欹器到了汉朝末年因战乱失传了。《晋书·杜预传》载:“周庙欹器,至汉犹在御座。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史书上记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杜预(222-285)曾经经过反复的设计、推敲,最终将欹器重新制造了出来,呈献给武帝,武帝看后,赞叹不已,对杜预大加赞赏。
继西晋杜预以后,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祖冲之(429─500)也制作过欹器。相传,当时齐武帝的儿子竟陵王萧子良十分喜好古玩,但苦于找不到欹器的实物,祖冲之就造了一件欹器送给他,并希望他能记住欹器所具有的特殊含意。
后来,隋代的、唐代的马待封和都成功地制造出了欹器。可以说,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都以制作欹器来显示自己的技艺。中国史书也对欹器多有记录。然而,人们虽然对“ 欹器”久仰大名,却从来没有见过实物。开幕前,北燕入选。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是1965年9月在发掘西官营子北燕时出土,质地纯正、造型生动,其构造与古代文献记载的“欹器”相同,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据记载,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天王冯跋之长弟,时任北燕宰相,也是北燕立国的第二号统治人物。甲骨文“卿”字是宰相与君王共同守着欹器的形象。所以作为宰相的冯素弗墓中发现欹器当在情理之中。冯素弗死于北燕太平七年(公元415年),所以此欹器已经有1600年历史了。里陈设着1895年“御制”的一对高45.5厘米、长18.7厘米、宽14厘米的铜质鎏金器物。它的样子像个插屏,底座上有一个框架。在框架上面横框的正面錾刻有的“光绪御制”4个字。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厘米、高14.7厘米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这个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浸到一半时,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吊挂;将水倒满后,容器却自动翻转,而把水全部倒出来了,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而静止下来。这种奇特的器物名叫“欹器”(欹是倾斜的意思)。这种玩 意儿早在周朝时就有了。
日本之欹器
(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馆)
日本著名板金工匠针生清司先生向孔子庙赠送“宥座之器”
日,著名板金工匠针生清司先生向财团法人长崎中国历代博物馆赠送了手工制作的中国古代礼器“宥坐之器”,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滕安军、长崎市议会议长吉原孝、副市长智多正信、长崎华侨总会会长王国雄等人出席了赠送仪式。滕安军总领事与针生先生为“宥座之器”揭幕,并向针生先生赠送了感谢状。
日本 长崎 孔子庙 欹器滕总领事和针生先生为宥座之器揭幕
滕总领事在致词中表示,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长崎孔子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100年来在传播、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生先生热心孔子研究,从众多相关传说中得到启发,亲手制作“宥座之器”并赠送给长崎孔子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民间工艺的有机结合,也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一个友好象征。谨向针生先生及关心、支持长崎孔子庙发展的各界友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滕总领事向针生先生赠送感谢状
“宥座之器”又名欹器,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思想,针生清司先生出于对先贤孔子的尊敬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历时13年致力于纯手工制作,历经数百次尝试后终于制作成功,并向中国孔子博物院、日本等单位赠送了相关作品。长崎孔子庙始建于1893年,现为中国国有财产,是长崎华侨继 “四唐寺”之后兴建的又一个由中国人建造的庙宇,也是海外唯一一个由华侨集资建造的孔子庙。孔子庙位于长崎大浦町,格局和国内文庙相仿,内供奉有塑像和4圣牌位,两侧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大型石雕像。在庙后还建有“中国历代博物馆”,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中国古代的文物。长崎孔子庙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举办隆重的活动,邀请长崎县各界人士出席,依据中国古代习俗向先贤献上三牲祭礼。据古书记载,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之一的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朝时,著名科学家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欹器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据说,有一次去周庙参观欹器,见庙中有个欹器。孔子问道:“这是什么器物?”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佑座器。”孔子说:“我听说这种东西灌满了水就翻过去,没有水就倾斜,灌一半的水正好能垂直正立,是这样的吗?”守庙的人回答说:“是的。”孔子让取来水试了试,果然这样,于是长叹一声说:“唉,哪有满了而不翻倒的呢?”清朝皇帝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是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喻示“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并以此警戒自己,以利于自己的统治。[1]欹器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在文章的第一段记叙了欹器孔子师徒关于“”的对话,表达出他关于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他写道:,有欹器(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1]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谦受益。为此,鲁国的有识之士在的庙中安装了“欹器”,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1]。
荀子的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记载,晋杜预和南朝的都曾制过类似的欹器,以此教育子弟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更与上述所讲的道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欹器的来源,可以从1953年,在东郊发现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说起,在这遗址中发掘出一种尖底、口小的陶器水罐,在水罐的腹部中央偏下有两个系绳用的环耳。满则覆据考古分析这是用来打水的器皿。用绳子吊起空罐子的时候,罐子是倾斜的,放入水中水很容易进入罐中,但水装到一半的时候,水罐就会自动的立起来,如果水盛满了,将盛水的罐子提起来,水罐又会倾斜把一部分水倒出来,剩下半罐水时就又直立了。
也许那些具有内省精神、道德高尚、不骄不躁的智者心中都秘藏着一个这样的器物,他们在欹器快要倾覆时就不会再往里边注水了,或者在欹器朝倾覆那边倾斜时就不再往里边注水了。。但他们察微知著,在某种苗头出现时就能预见到其后果,并及时遏止不良苗头的发展。譬如,就爱在座位旁放一个欹器,来警示自己。后来人们通过在金属上刻写文字的方法来警示自己。再后来,就发展成为如今的了。
欹器实物复原
我国旧石器时代(大约6000年前),原始人未定居,所制陶器是尖底的,适合放在不平的地面;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4000年前)开始定居,有了生活平台,平底陶器适合放置在平的地方,虚则欹因而取代了尖底陶器。欹器本是原始人用以盛水或酒的尖底陶器,当时还没有文字和语言,所以没有具体的名字。平底陶器出现后,那些尖底陶器放在平面上总是歪斜着,人们叫它欹器,但发现个别欹器盛上一半水时却能在平面上立正,再加满水时又倾倒。于是人们根据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作为自我警戒器物,称其宥坐,成了实物座右铭,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在我国,座右铭有语言、文字、实物等形式,而宥坐是最早的实物座右铭。宥坐的含义很深:对一个人来说,不学无术,腹中空空,就不能自立,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知识,才能立得稳、站得直;学无止境,不能自满,自满就会跌倒,前功尽弃。对国家来说,经济落后、人民贫困,在世界上站不稳、直不起腰;只有经济发达、民富国强,才能站得牢固,扬眉吐气;中则正要知道物极必反,应时常居安思危,与时具进,不可安于享乐,停滞不前。宥坐的寓意还可以延伸:尖底陶器在不平的地面上能立稳,尖底是其优势,但在平面上立不稳,优势变成劣势,不适应客观变化的事物就会被淘汰,只有个别尖底陶器自身“进行变革”,具有“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尖底又从劣势变为优势,避免了淘汰,被长期保存下来。这说明,人们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要不断变革来适应客观变化。只有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宥坐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辨证思想的巧妙结合,也是重要文化遗产。这种翻斗式的容器有很广泛的用途,例如矿山的矿车,某些厕所里一种定时冲洗的,以及气象观测雨量计内的计量容器等等,都是根据这种构思设计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欹斜_欹斜的意思_欹斜是什么意思_欹斜什么意思_欹斜的近义词_911查询
欹斜的意思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欹斜 或 qixie
欹斜 欹斜的意思 欹斜是什么意思 欹斜什么意思 欹斜的近义词 欹斜的反义词 欹斜的拼音 欹斜的解释 欹斜的同义词
拼音qī xié 注音ㄑㄧ ㄒㄧㄝˊ引证解释歪斜不正。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管仲 相 桓公 ,詘节事君,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正其国如制天下。”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 宋 苏辙 《再赋葺居》之三:“南北高堂本富家,百年梁柱半欹斜。” 清 纳兰性德 《锦堂春·秋海棠》词:“夜来微雨西风里,无力任欹斜。” 朱自清 《儿女》:“桌子上是饭粒呀,汤汁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相关汉字、||
手机查看词语欹斜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d52876 或 欹斜? 即可
首字母查词:
按词性查词:
按结构查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欹斜,欹斜的意思,欹斜是什么意思,欹斜什么意思,欹斜的近义词,欹斜的反义词,欹斜的拼音,欹斜的解释,欹斜的同义词
欹斜相关词语搜词语
欹斜相关成语搜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5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5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9个)身体健康
&2015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欹嵌_欹嵌的意思_欹嵌是什么意思_欹嵌什么意思_欹嵌的近义词_911查询
欹嵌的意思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欹嵌 或 qiqian
欹嵌 欹嵌的意思 欹嵌是什么意思 欹嵌什么意思 欹嵌的近义词 欹嵌的反义词 欹嵌的拼音 欹嵌的解释 欹嵌的同义词
拼音qī qiàn 注音ㄑㄧ ㄑㄧㄢˋ引证解释不平貌。 唐 元结 《右溪记》:“ 道州 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 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洞口危石,磊落欹嵌。”相关汉字、||
手机查看词语欹嵌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d50518 或 欹嵌? 即可
首字母查词:
按词性查词:
按结构查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欹嵌,欹嵌的意思,欹嵌是什么意思,欹嵌什么意思,欹嵌的近义词,欹嵌的反义词,欹嵌的拼音,欹嵌的解释,欹嵌的同义词
欹嵌相关词语搜词语
欹嵌相关成语搜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5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5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9个)身体健康
&2015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遐方怨·欹角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遐方怨·欹角枕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遐方怨·欹角枕欹角枕①,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②沈水香。湔裙③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④,月茫茫。创作年代清代作&&&&者
遐方怨·欹角枕
欹角枕①,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②沈水香③。湔裙④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⑤,月茫茫。[1]【注释】 ①欹角枕:斜靠着枕头。欹(yi),通“倚”,斜靠着。角枕,角制或用角装饰的枕头。
②博山:博山炉,香炉名。以盖上的造型似传说的海上博山而得名。又一说,像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此,故名。
③沈水香:即沈香,一种香料。
④湔裙:古俗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于水滨,袯除不祥。又称湔裳,湔衫。
⑤翠黛:即妇女的眉毛,亦可指碧绿的远山。[2]
其疏慵倦怠,相思无绪的情态。白日已消匿,孤独寂寞的夜晚又来临了。词人斜倚角枕,百无聊赖,而红窗已掩,伊人难归。于是只有睡觉,希冀在梦中与伊人相会。[3]小词而能婉能深,自是妙品。此篇前二句为实出之笔,写其疏慵倦怠,相思无绪的情态。接下去全写梦境,于梦中见到伊人的情景。而伊人之行止也是情有所思的形象。虽只是几句的描绘,但婉转入深,尤其是结处二句,含蓄要眇之至。这种“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浦起龙《读杜心解》)的写法,将诗人的一往深情表达得极为深细动人。[4]纳兰性德():为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5]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仙人欹器的意思和发音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仙人欹器的意思及读音、仙人欹器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gzstwb945于日添加。
读音:xiān rén qī qì
注音:ㄒㄧㄢ ㄖㄣˊ ㄑㄧ ㄑㄧˋ
基本解释:
北朝 西魏 文帝 时所造的攲器。《北史·薛憕传》:“ 大统 四年, 宣光 、 清徽殿 初成, 憕 为之颂。 文帝 又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鉢,同处一盘,鉢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缾以临器上,倾水灌山,则出於缾而注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相关词语:
,浙江省 雁荡山 名胜之一。在 雁荡 蔡家岭 附近的 仙亭山 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 东周 灵王 太子 晋 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人桥”。 明 章纶 有《仙人桥》诗。亦省称“ 仙桥 ”。 明 朱谏 《仙桥》诗:“仙桥只在云深处,欲问丹梯未有媒。”
,仙人掌的一种,又称仙人拳。为多年生植物。茎球形或椭圆型,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红色或白色,供观赏。参见“ 仙人掌 ”。
,岩洞名。 江西 庐山 名胜之一,在 牯岭 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 南宋 宝祐 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 清 代 嘉庆 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 吕洞宾 , 吕洞宾 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 周銮书 《庐山史话》五。
,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
,荷花状的欹器。《北史·薛憕传》:“ 文帝 又造二欹器……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中有莲,下垂器上,以水注荷,则出於莲而盈乎器,为鳧雁蟾蜍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
,北朝 西魏 文帝 时所造的攲器。《北史·薛憕传》:“ 大统 四年, 宣光 、 清徽殿 初成, 憕 为之颂。 文帝 又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鉢,同处一盘,鉢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缾以临器上,倾水灌山,则出於缾而注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荀子·宥坐》:“ 孔子 观於 鲁桓公 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 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杨倞 注:“欹器,倾欹易覆之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为戒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欹器防满,金人戒言。”
,仙人聚居处。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屹若造灵封,森如达仙藪。”
,登上仙界的阶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帀脚不停……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1. 仙人的行列。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善功潜著,则名列仙曹。”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四:“全部奕世列仙曹,长笑 三郎 钓六鰲。”2. 指 唐 代尚书省属下各部曹。 唐 许浑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诗:“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 天津 北望劳。”3. 泛指朝廷官署。 唐 李商隐 《迎寄韩鲁州》诗:“圣朝推 卫 霍 ,归日动仙曹。”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曾向人间拜节旄,乍疑因梦到仙曹。” 明 杨慎 《垂杨篇》:“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仙女。亦指皇家女子。 唐 宋之问 《寿阳王花烛图》诗:“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北齐李后为地仙》:“此贼(指 北齐 高湛 )所以受罪尤重者,以其污蔑仙媛(指 文宣皇后李氏 ),俾蒙詬辱。”
2015仙人欹器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
教职成司函【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