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不算罕见心理疾病病

→ 嗜血这是什么心理病?
嗜血这是什么心理病?
健康咨询描述:
我特别怕黑,会冷汗动不了。有记人名的障碍(记不住人名),失眠多梦,偶尔出现幻觉和幻听(幻觉是看到房间旋转,空间扭曲,或看见人影。幻听是会突然听到一大段杂乱吵闹的噪音或奇怪的声音),有过多次自虐经历(小刀在身上划很多刀,用圆规戳大腿,掐自己咬自己…至于原因不知道),幻想过吞药,跳楼,割腕自杀。(拿出很多药在手上没吃,爬上楼顶没跳,刀在手腕没割),也幻想过杀人(对象是家人,心理很不安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最特别的是我总是觉得我可以在梦中见到未来,通常是一些小事都感觉梦中做过,而且对别人的情绪感觉非常敏感。非常喜欢红色和黑色,对血液有特别的冲动(自虐的时候也是非要看见血了才会放松下来)刚才因为一些原因看见血了突然特别想割腕,突然好厌烦这样的自己我这是有忧郁症么?
其他类似问题
3个回答11个回答3个回答3个回答1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6930称赞:57
&&&&&&病情分析:&&&&&&你好,你出现的失眠多梦、盗汗、口干舌燥、健忘和腰膝酸软的情况主要是考虑心肾阴虚导致的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和健忘是心阴虚的症状,而腰膝酸软为肾阴虚的症状,盗汗和盗汗为阴虚的共同症状。&&&&&&指导意见:&&&&&&可以服用交泰丸配合六味地黄丸来调理,如果有手淫的习惯要戒除,并要控制性生活的频率,饮食忌辛辣煎炸上火和肥甘厚腻之品。祝早日康复!
擅长: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
帮助网友:11922称赞:58
&&&&&&病情分析:&&&&&&你这种情况确实属于异常心理性疾病.有忧郁症的症状,但又有精神分裂症的倾向.因为你还有幻视幻听.&&&&&&指导意见:&&&&&&建议你先去医院看看心理门诊,让心理医生指导你的治疗.你要有信心.你自己能够认识到有病,又有治疗的愿望,我相信,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
擅长: 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有多年的治疗经验。小儿感冒、
帮助网友:15600称赞:203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是一种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为影响、嫉妒等。&&&&&&
&&&&&&指导意见:&&&&&&药物治疗&&&&&&
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②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选用,副反应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多巴胺受体,称为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氯氮平因其副反应大,作为二线药物使用;③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目前常用种类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奋乃静,氟奋乃静,舒必利;④长效药物:主要用于维持治疗和服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第一代药物长效针剂包括氟哌啶醇葵酸酯、氟奋乃静葵酸酯、哌普嗪棕榈酸酯,五氟利多为口服氟哌啶醇长效制剂。第二代药物利培酮、帕利哌酮的长效针剂已在我国应用。
&&&&&&以上是对“嗜血这是什么心理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感觉没有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有到精神分裂那么严重么?
14:24医生回答:
有这方面的倾向。应该积极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11个回答1个回答4个回答2个回答2个回答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31
参考价格:9.4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镇惊安神,宽胸宁心。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
参考价格:¥31为什么我面对身边的亲人去世,没有一点悲伤,也没有哭?这是心理疾病么?
前几天大伯去世了,我几乎成了全场唯一一个不哭的人,之前爷爷去世我也没有哭,内心来讲,我不怎么伤心,这究竟是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太不孝顺了,罪恶感很重。不仅是亲人去世,从14岁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哭过,小时候我是非常容易哭的,现在反差巨大,究竟是怎么回事?
按投票排序
很正常啊小时候我外婆最疼我,我也最喜欢她但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她去世了,我一滴眼泪也没有留,只是呆呆的想着:我再也没有外婆了不过此后很长时间,只要是说到外婆相关的话题,我立马会止不住眼泪——比如现在我打这些字的时候
大概6、7岁的时候吧,奶奶去世了。小时候我是个调皮的坏小孩,老和奶奶吵架,可以说一点也不喜欢她,甚至有点讨厌她,她去世的那天,看着她安静地躺在那里,面对满屋子伤心的大人,毫无感觉。可是后来,当我一个人离开挤满大人的房间,待在空旷的卧房时,一阵夹着雨的大风吹开窗户吹来,我突然止不住地嚎啕大哭,像是储存眼泪的匝打开了似的。后来哥哥姐姐还老问我当时为什么哭,他们至今仍不相信我哭是为了奶奶。高一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我是被爷爷从小带大的,爷爷性格温和,又极疼我,可以说我和爷爷感情极深。但是当时在电话里得知爷爷去世的消息时,我没哭,甚至没任何悲伤的感觉;回到家看见爷爷冰冷冷地躺在那里时,我没哭;爷爷出殡那天听着满房间真真假假的哭喊声,看着大人们哭得扭曲变形的脸时,我没哭。可是,坐在出殡的汽车上,听着乐队奏响悲伤的丧乐,看着车窗外那条我每次回家看爷爷必经的小路时,我哭了;在殡仪馆,跪在爷爷身边,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前来看爷爷最后一眼,为爷爷献花时,我哭了。他生前是那么孤独,被几个儿女推来送去,常年一个人呆在老房子里,默默地守着一台早就过时的黑白电视,耳朵却早已听不清了,视力也开始模糊了。除了过年过节,没有人去看他,直到他去世,大家都回来了。想到这些,就会哭得停不下来..大一时,远在他乡的姥爷去世了,我没哭。但我已不再怀疑自己对去世亲人的感情,也不再指责自己没有应景地掉几滴眼泪。我逐渐明白,爱不是用眼泪来衡量的。没有哭,不代表不爱。也许只是因为心理上暂时还没有接受亲人去世这一事实,也许是悲伤的情绪没找到合适的开关将之释放,也许是性格使然,你天生就不擅长用眼泪来表达悲伤。而哭了,也并非是因为爱与悲伤。也许是为了假装悲伤而挤出的几滴眼泪,也许是为了表达有多爱而进行的一场煽情的表演,也许...只是为了多分些遗产... 所以,在我看来,面对亲人的死亡,哭与不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里爱,还是不爱。
我是爷爷一手带大发 (父母早年南下打工 奶奶在我两岁的时候走了) 爷爷生病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去陪 家里人再怎么叫回家休息都不回去(看着他心里头是最踏实)
爷爷去世的
家人都痛哭流涕 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两眼直巴巴看着爷爷躺在那儿
每次回老家都去爷爷身前住的房间
眼泪顿时决堤(想起每天接送我上下学 辅导我功课)
爷爷走的时候,没哭,唯一的眼泪是被香熏出来的,这里的风俗是媳妇要哭,而且哭的越大声表示越孝顺,那是第一次接触死亡,高一,觉得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不过爷爷和我也不亲,没有悲伤没有任何感觉奶奶走的时候,一样,没哭,也没感觉,大概也不亲吧父亲走的时候,当时重病,知道没多少时间了,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心里就是空空的,很有条理的做着每件事,也哭,每次都是被别人带动着哭的,特别是面对母亲的泪水的时候倘若就我一人,大概也是没有泪水的。我很容易被感染,看小说、电影,甚至公交上看到的让座,路边的一个相扶,我都会流泪,好像别人的情感在我身上用泪水表达一样,泪点很低很低,觉得情感是我想象出来的事物,然后泪水依据这个流下,就像现在,我也在哭,并且,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流泪和伤心不一样吧,甚至流泪和你的情感也未必一样,我不明白自己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知道,我很容易哭泣歪了。。如果和亲人不亲的话,或者没有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死亡,不明白死亡真正代表了什么,不哭是很正常的也许不孝,但是,请你想象一样,如果你最爱的那个人,不能每周通电话,不能面对面一起吃饭,不能相伴散步、游玩,在你有困惑的时候不能向他询问讨教,在你伤心的时候不能在他那求的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却发现你无法告诉他与他分享,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人是你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只要有一个人会让你感到悲伤,你就是孝顺的,你没有什么心理疾病
它们有的假装哭了,而你只是真的没哭。和心理疾病没关系啦,真有意思,你们这些正常人怎么总想挤进我们的队伍里呢?我们越是病重就越觉得世界有问题自己没问题啊!现实残酷,眼泪被物化软弱,生存须要坚强。把自己武装起来没什么不对不好,我只会默默心疼这种辛苦。话说我其实是个爱哭鬼,家人一直不让哭,到了小学六年级后忍得住眼泪后,疼了就笑。很倒错,但是满止痛的:)本科时因为情绪问题做过一阵心理咨询,自己的武装被卸下了,开始仿佛每一刻都有铺天盖地的感触席卷而来,又变回一个爱哭鬼。现在还是爱哭鬼,被发好人卡的时候眼泪瞬间就能爬一脸,但已经学会了调节情绪,哭只是个发泄途径。其实我没心理疾病啊!讲述以上,只为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不要多想,取悦好自己,认真生活。
人只会为自己哭。触发泪点的,永远是自身的不幸。具体到本问题:至亲去世,哭的是自己永远失去了他们对自己的好。远亲离世,哭不出来,因为自己未曾受其人恩惠。迫于社交压力,想象对方之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惨景,也能触发泪点。亲人离世,自己当时未哭,多年后却每想必哭。这很好的说明了,我们不会为他人哭,只会为自己哭。当时未哭,或因懵懂或因震惊,第一时间并未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后来每想必哭,想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好,哭的是自己再也得不到啊。其他所有种类的哭都是如此,细想想就知道观察一下小孩子,他们只会为自己哭,很明显对吧。我们长大了也是如此,就是这么可爱
十三岁时,每天给我做饭,洗衣服,暖被窝的外婆过世了,远在外地的妈妈终于出现了,对着外婆冰凉的身体,她泣不成声。和外婆朝夕相处的我,却流不出一滴眼泪,内心深处捕捉不到一丝疼痛。回忆当时,我就像一个寻找感觉的演员,努力搜索着前十三年里能让我疼痛的片段。终于挤出了一点泪。现在想来,那时的泪,是我给自己和别人的一个交代,如果没有那眼泪,我会像一个没交作业的小孩,老师会责备,同学会鄙视,自己会不安。
转折发生在外婆过世三年之后,我高中住校,已经和妈妈一起生活了,我开始越来越怀念外婆,想念外婆,她的气味,她摇晃的步调,爽朗的笑,每次抱着她时温热的体温,她总说我的皮肤凉凉的真好,有时想着想着甚至会在夜晚的被窝里哭到心痛。
时间越久,我就越想念她,回忆到的细枝末节就越多,回忆里的遗憾和后悔就越多,想去弥补的东西就越多。她在我生命中永远离开的事实,在她离开三年之后,我才终于意识到,这是真实地不能再真实的事,我才终于领悟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就在这时,我终于体会到她的离开究竟会带给我什么样的痛了。过去因为小,葬礼结束后就把胳膊上戴的黑孝不小心弄丢了,所以我是个没有给外婆戴过一天孝的不孝子孙。这是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
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是的我没有真实感,我始终觉得她每天都会在家里等我,跟我看电视,让我讲电视剧给她,催我把脏衣服找出来,周末带我上街。等到忙碌的葬礼结束了,大家都各自回归生活轨道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慢慢进入平复期,我的轨道却缺失了,就这样一天天,一幕幕,一点点,我被真实感淹没了,被失去至亲的痛苦淹没了。离开家乡十年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外婆的坟前磕几个头,亲吻她长眠之地,默默祈祷,恳求她对我过去无知愚钝的原谅,寻找内心的救赎。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是用哭来表现悲伤的,又或者你在心里觉得死亡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悲伤并不能改变什么。再者就是,逝者在你心里或说和你的关系没有那么深刻。这没什么好感到罪恶的。
很正常。我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也没哭。哦,哭的最热烈的倒是那位是平时对爷爷奶奶不怎么样的人,哎...生死其实没那么大的间隔。轻生时重死仪是种形式。不想哭就不哭,顺其自然最好。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和去世的亲人实际上的感情比较深厚,有可能现在还在情感隔离的阶段,因为过于突然不能接受而压制了情绪。如果是这种情况,随着时间过去,你自己的内心开始接受这个现实的时候,自然就好了。到时候,你已经准备好接受这种离别,痛苦过后,就让这些过去,继续珍惜还在的人吧。
我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从小就没哭过!至于那些哭的跟什么似的……我觉得跟唱戏给别人看一样!真心的没几个……真心实意的,也不见得非要流泪……
不一定是心理疾病,这里面可能有人生观的在里面。比如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讲庄周的,庄周的妻子死去了,他没有悲伤,反而上街击鼓而歌,邻居就问他,为什么你的妻子去世了,你反而高兴呢。庄周说,我的妻子到另一个世界去享受去了,避免了这个世界的苦难,我当然要为他高兴了。
照你这么说,庄子病的不轻
可能跟经历以及环境有关系吧,以前我也觉得我自己有点“不正常”,家人去世的时候我一般比较平静,但是我身边的人就会有比较激动的。在看到别人去世的时候,我经常会觉得他们会去到其他的地方,过更平静的生活,可能他们活着的时候活得太辛苦了会让我产生这种希望。而且我家人也不是太在意,小的时候好像给我的感觉是大家都觉得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多对他们好一些才是真正的孝顺,所以去世的时候可能也不会太悲伤。也许你的家人也在给你这些心理暗示,综合起来之后就会比较平静的面对死亡。
人长大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也变强了。不流眼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亲人离世意味着什么,当你明白过来时,情绪就会汹涌而至。我外婆在6月的时候去世,回家看见躺在冰棺里的外婆,我出奇的很平静,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在家守灵1天后被迫回学校参加考试,在火车上,想起了外婆平日的样子、笑容、共度的时光、一起说过的话,想起自己不能送外婆入土为安,眼泪顿时决堤!足足哭了2个小时。往后只要想起外婆,便会眼眶湿润。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我跟的感觉很像。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哭了,但老实说心里没那么难过。没觉得母亲去世了呀。而且此后一个月都觉得新的生活反而更刺激,挺好。真正意识到我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是从第二个月请假结束回到学校开始。比如下雨天,其他同学一出校门就奔入母亲怀里在伞底下有说有笑地回家;而我默默地从书包里拿出早就备用好的雨伞打开,听见雨点打在伞上的声音「嘀嗒嘀嗒」。比如考完试发成绩开家长会后,其他同学的父母或开心地拥抱孩子夸赞一句「我儿子(闺女)就是棒」,或拉着脸拿食指点孩子的脑袋「下次再考这样你试试」;而我坐在原本应该父母来坐的位置,拿着标有自己名字「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单一点都不觉得兴奋。比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老师发纸让同学们写要做什么报答母亲,其他同学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我握着笔看着雪白的纸呆呆出神,良久无话。比如......再后来我不哭了,但心里疼得要窒息了。
在正式回答之前,我想先贴一篇文字,是在今年的10月25日,我爷爷去世那天晚上写的。———————————————————————————————————————————一次道别晚上坐在理发店里的时候,师傅正和客人谈到我爷爷去世的消息,轻描淡写。我合着眼睛默不作声,像一个兴趣索然的听众。这个反应和我不久前听到邻居在凌晨猝死时一样平淡。当事不关己的时候,或许有怜悯有同情,可自己很难真的体会那种悲恸和崩溃的感觉。早上我爸用颤抖的声音跟我说爷爷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突然就濒临失控。但我只是哽咽了一会儿,我才想到我爸比我更加脆弱,他比我要更爱更孝顺他的父亲。坐在公交上,想着赶快回去给悲恸的我爸一个拥抱,想着他是亲眼看着爷爷停止呼吸的,我怕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然而并没有我想得这般糟糕。活着的人即便再难受,也必须抑住痛苦和悲伤赶紧布置灵堂和处理后事。我摸了爷爷的额头,还有余温。他的表情依旧很安详,依旧像是在熟睡,如果不是因为脸色已经惨白。我爸告诉我,早上他咳得很厉害,甚至后来咳出了血。还好,今后不会再有痛苦了,他终于安息在自家的床榻上。那张床曾经也是安放过我襁褓的地方,在靠床的墙壁上还贴着我和我弟幼时的合影。昨晚回塔亭的时候,我上楼看望爷爷,他还倚在床上吸吮着牛奶。我还和正在一旁照料爷爷的我妈打趣说,爷爷怎么用起奶瓶了。再早些时候,我上楼看望爷爷,两个叔叔正在给他穿衣服。那时他已经从昏迷中苏醒,但是显得特别虚弱,意识不清。他的乳房有气无力地耷拉着,整个人活脱脱就是一张皮囊,有些蜡黄,身上布满了丑陋的老人斑。但这一切只会让我产生一种怜悯的感觉,尤其当我联想起他从前生龙活虎甚至有些嚣张跋扈的样子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人在衰老病痛面前,是同等的可怜与无助,当健康岌岌可危的时候,其他的一切都已经无足轻重。爷爷曾经让我一度很反感,尽管那时我并不知道他多疼我。他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什么别的爱好,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然后回来给家人做饭摆盘。时隔多年,我不记得那些菜肴的味道了,但我知道他的手艺很好。他有着粗大的指关节,打起人来一定很疼。可是他对孙儿们都很宠爱。即便是我年幼无知时曾冲他大声嚷嚷,甚至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用力推撞他,他也没有真正打过我。在他罹患中风之前,他是有些暴戾专制的一家之主,但同时又极力保护和照顾自己的家人。后者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该有的风度和责任。中风以后,他有时仍然暴戾,对着不喜欢的人甚至会吐口水。他的语言功能逐渐退化,每天只会嚷着几个家人的名字,待人答应以后就说:去吃饭嘛。他一辈子都是围绕着家人转,围绕着灶台和餐桌转。最后,他的世界中心只剩下奶奶,只剩下了对于至亲的依恋。哪怕奶奶只是走到邻居家门口攀谈几句,他左顾右盼没见人影便要一遍遍地喊着奶奶的名字:水莲,水莲……他越来越像一个孩子,幼稚,单纯,执拗,以及强烈的依赖感。他控制不了大小便,有时一天之内要换四五次内裤和衣物。他的食欲越来越差,有时根本没有吞咽的欲望,连药都得硬掰开他的嘴灌进去。他经常坐在藤椅上一恍惚就睡着。他随便乱吐痰,却总是遗忘手里攥着纸巾。他已经渐渐不认识我,总是把我当做我叔或者我弟。喊出那些名字像是一种反射,而不是一种招呼。除此以外,他只会发出一些嗯咿啊哦的响声。从前那个虽然身材并不高大却跋扈自负时有蛮横的男人已彻底被磨平了棱角。当他终于变得让我觉得有点可爱的时候,他的生命却已经离凋零越来越近。他的瞌睡、健忘、失禁、昏迷、咳血,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将他推入深渊,直至抵达长眠不醒。但当我看见他走的样子那么安详平静,反而有些释然了。八十五岁,算是很长寿的年龄。生命的最后几年虽然无法自理,却幸亏有孝顺的儿女伺候照料。他死在了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他没有忍受过饥寒交迫,没有流离失所,没有受过虐待和冷落,没有落得孤苦伶仃。理发师说得没错,也许这一天的到来就是让他尽早结束痛苦。我看过李娟提到羊其实是很可怜的,生了病无法言语只有默默地忍耐,只有等牧人发现问题前来医治。爷爷对于病痛也是这番隐忍和沉默,然而沉默并非他所愿,沉默归根结底又是源于病痛。也许神经的逐渐迟钝和意识的衰竭另一方面也是拯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吧,清醒有时也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我无法想象每一个漫漫长夜他躺在床上究竟都是如何度过的,睡醒之后他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没有任何人知晓,即便是睡在自己身边的老伴。不过,再也不会有这些迷惑和困顿了,他和这个世界安静地道别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见米饭,牛腩汤和拌猪腰在阳光的照耀下都流淌着迷人的色泽。食物就这么安安静静热热闹闹地摆在桌上,等待着进入腹中转化为生存的养料。我突然发现,人能活着就是一种恩赐和幸福。所以我已不再那么悲伤。我把这看成一次道别。———————————————————————————————————————————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也不是真的在回答问题。在10月27日那天早上,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邻里到吊唁厅参加遗体道别仪式,我可算是唯一一个没哭的人。触摸爷爷额头和脸颊的时候,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殆尽体温消逝的那种寒意。我有点触动,可是仍旧没有悲伤的感觉,即便爷爷马上就要进入火化炉,彻底烟消云散了,即便目睹我爸我妈我的叔叔婶婶们边流泪边大喊"阿爸,快逃!快逃!“那悲恸的场面,我还是一滴眼泪都掉不下来。所以,那天晚上我坐在书房里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是我这个人究竟太过冷血无情,还是我对爷爷一点感情一点怀念都没有?为什么我的悲伤遗憾全都凝固在被我爸告知爷爷去世的那个早上,而后似乎它们再也不会融化流淌出来?我想了很久,只能给自己一个勉强的解释:也许是在亲眼目睹到生命的脆弱易逝之后,我更加热爱活着这件事本身,我以一个鲜活热烈的生命向逝者庄重道别。我是真真切切地觉得爷爷已经安息了,我也是真真切切地为他祝福过了。缅怀与尊重的形式,不是只有悲伤而已。我甚至有些鄙夷那些故意哭得装腔作势、眼里却满是空洞迷惘的人。请直面你自己的内心吧,我只能告诉题主你这与罪恶感与心理疾病都没有关系,自己爱没爱过,伤心与否,任何人都是无权议论评判的,你需要的不是一个正能量的宽慰或者回答,你是没过自己这道坎而已。
怎么可能是心理疾病,每个人对待死亡都有自己的态度,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没哭并不就是说对逝去的亲人不尊重或者不爱戴孝顺。一个人的性格跟小时候的经历确实有很大的相关性,可能是小时候被斥责一直哭闹,然后长大之后内敛了吧。
看了上面的回答,以及身边同学的经历发现越是亲近到不能再亲的那种,在当下的那个场景里越发的麻木,或者冷静,空白。也许是一种轰然的感觉吧。那种感觉应该想象的到。但是只要抽离出那个场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想起以前的种种的时候,悲伤都会无以复加地侵袭而来吧。当然还有一种是不太亲的亲人。没有共同回忆的那种。自然是可能会这样。
还是未到伤心处,爷爷走的那天妈妈给我打了电话。当时绝对对于瘫痪在床10几年的老人来说,也许是个解脱。但是回到老家,看到爷爷的遗像,还是忍不住的哭了。这也不是那些悲伤的氛围感染的。只是再也摸不到爷爷的胡子了的强烈的失落。我这算不算心理疾病_百度知道
我这算不算心理疾病
真的很痛苦,小时候很开朗活泼,也挺优秀的,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就很消极很怕被人看着,老希望所有人都看不见我,别关注我。课下背熟的东西上课就紧张得一个字儿都想不起来。越紧张越空白。都大学毕业了,一点实习经历都没有,而且心里老在逃避这种现状。明明知道该承担什么了,却就是走不动路,跨不出第一步。想到要和人打交道就怕得要命。而且有些事我自己暗地里做能做好的,一旦意识到有人看着就不行了。所以特别害怕给人留下笨蛋的印象。对我来说更可怕的是将来,我也不是不想长大,我很希望自己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买想买的,但是我想到将来要结婚要生孩子就不能接受。。。我明明没受过什么致命的打击啊……!和熟人在一起也还算个风趣的女(生?)我其实也知道别人帮不了我什么,当然还是自己改变心态才是正经事。当发泄发泄吧
提问者采纳
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受过什么致命的打击所以让你变得懦弱了,这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你现在的心态就是能逃避的就逃避,总想着能避开一切。还有就是发生过对你影响很大的事情,但你的潜意识为了保护你,把它屏蔽了,也就是你想不起来,但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有痕迹的,所以影响到了你的心态,处事态度,人际交往。你这样很像自卑,小时候我也很自卑,跟异性说话都会脸红,但只要你摆正心态,别想太多,慢慢就会好起来。我不能打太多字,打得太多人就不愿意看了。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还可以,可以追问我。
你说的最可以了。我就是现在和异性说话都脸红。也想不通有什么可脸红的。心态应该怎么摆正?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强迫自己去找个工作~
恩,应该强迫自己去找个工作,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至于怎么跟别人打交道,简单的讲就是见人说人话,见死人说死人话。你可以先看看身边的人是怎么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也可以看看关于此类的书。最重要的是有礼貌,这样跟别人相处还是比较不错的,礼貌很重要!至于心态,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改变。有些人经历一些事情就会改变(这类人应该是最多的)。或许你在社会上碰几次钉子,就能改变,只要你不是天真的可以。你想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并不只是你一个菜鸟,做错了事没什么,只要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就是成长了。强迫自己交朋友(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朋友的,有些人可以深交,有些人做泛泛之交就好),等你有了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一起逛街,旅游……打得字太多你能看得下去吗,有些人一看到字很多就不想看了。跟异性说话脸红额,我现在还这样啊,只不过比以前好多了。我觉得这只能靠强迫自己去锻炼,适应,慢慢就会好的。口才很重要哦,你可以看一些教你如何幽默的书,这样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可以缓解气氛,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当着别人的面就做不好事,怕失败。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你把它放大了,还有你缺乏信心,可以看一些培养信心的书。等你成功了一次,你的信心就会几何般的倍增。或者你放开手去做,别太过在意得失,太在意得失会无形的增加你的压力,反而更做不好了。每个走出象牙塔的孩子都会这样的,还有许许多多象你一样的人,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不比任何人差。
发自内心,太谢谢你了。都是肺腑之言啊。很多话都说到心坎儿上了。很有用,谢谢你!
不谢,应该的,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嘿嘿。能笑就笑,微笑在社交中是很重要的哦。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不要太消极,给你说个很好的办法,几元钱到精神医学科挂个号,让老师给你讲讲说说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当然也少不了你自己的努力。
的确是自卑 估计你小的时候很优秀 后来不如小时候了 缺失了优越感 因而产生这种自卑现在要克服这种问题 首先要你自己认识自己 不断告诉自己 可以 其次 多参加集体活动 并在其中展示自我 然后呢 尽量让自己不要太敏感 不要太过在意周围人的言语 做好自己 可以考虑去学习跳舞啊什么的 也可以独自去旅游 注意 是独自 就自己一个出去 走一走 情况应该会好点
也可能发生过大事情屏蔽掉想不起来,也可能只是琐碎小事改变了你。女孩子青春期是很敏感的,可能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发生影响。一个小事影响了你的自信,不自信就可能做的不够好又强化了你的不自信。也许你一直得到的否定太多让你自卑起来。怎么转变的先不要管他,改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要想后果,想做什么立马去做,迟疑拖延只会加重你的自卑。其实人人在意的都是自己,关注你的人远不如你认为的那样多。
发泄发泄吧
你好像有点自卑啊。
朋友你好,你这属于心理疾病,患有社会恐惧症和抑郁症,程度比较轻。其实国内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坦诚面对,绝大多数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但是他们心理的潜台词是:我心理有病?你脑子有病吧。在国外,很多人就坦诚面对,并且,很多家庭都配备心理医生。如果你需要,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下。也可以联系我。
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疾病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