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已是世界一流了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国教师教育离世界一流有多远
  “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211”“985”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个热词。既然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下把追求世界一流教师教育作为一个目标?教师教育通常不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一流学科,多数师范院校也很难进入是一流大学,那么教师教育离世界一流到底还有多远呢?
  一流的教师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大学氛围。教师教育是以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的,它本质上是大学的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需要大学的通识或文理教育。没有一流大学的文理综合学科教育为基础是无法建立起一流教师教育大厦的。一流教师教育还要有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并以一流的教育学科作为后盾。教师教育学科传统上是由学科教学论来承担的,在“双一流”构建格局中需要把学科教学论改造成为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一流教师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而一流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教师教育是由一流的教师教育者提供的,其专业发展是一流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一流教师教育需要有一流的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得到一流中小学的实践指导。
  事实上,中国的教师教育在奔向世界一流的目标上已经做出积极的努力。例如在教师教育在大学综合化模式的大潮中依然保留完整的师范院校体系。这个体系始终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师资。
  不过,我们的教师教育离一流大学仍有相当的距离,能够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教师教育院校也寥寥无几。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大量中职、高职等都不是一流而是末流。边缘化的学科教学论承担着教师教育学科的责任,在学科结构中既不受母学科的重视,也不被教育学科看好,何来一流教师教育学科?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暧昧,教育学科本身离科学价值也有距离,在大学学科体系中无法获得相应的平等地位,何来一流教育学科?同时,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种“一流”缺位根源于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不被重视。一流中小学未能联动教师教育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而难以建立一流教师教育的实践基础。
  教师教育是一切一流教育之源。有鉴于此,我们希望教师教育必须成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一流的多元教师教育体系,包括升格地区性的师范学院为教育大学,把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任务交给专门性的、独立的教育大学。同时,在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培养中小教师,既保留师范院校体系,又有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使中国的教师教育早日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中国为何没有世界一流大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为何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总评分4.2|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第一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第一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的教育理念有问题,难以实现发达国家的梦想,只能复制别人淘汰的落后产品,所以培养不出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很差的,要向西方国家学习。现在才重视国学,N年后会兴起。
小学中学高中具我一个外国朋友说选中国,大学最好在国外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基础教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中国高校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始于基础教育
按新闻标题
按新闻内容
一周新闻阅读榜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始于基础教育
<font color="#FF年9月29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9月16日,笔者在《科学时报》发表了《2003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名》。希望通过对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的评价,引起教育界对创新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作用的重视。因为毕竟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比较不是有固定教材的本科生教育的比较,而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分解为两个定量的指标:一个是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的比例,世界一流大学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的比例在20%以上;另一个是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一流大学在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大学前30名。
  表一和表二是几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几所公认的中国一流大学在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比例和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对照表,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方面的巨大差距。
  表中所反应的巨大差距,人们可以找到许多原因,但其中最根本的是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缓慢,而应试教育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表面看来,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大学之间的差距,但其实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平均素质与发达国家国民平均素质的差距。国民平均素质的差距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差距,因为大国综合实力的比较归根结底是国民平均素质的比较。因此,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小学,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在此基础上,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可是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均经费始终位于世界后列,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的情况下,我国却还没有普及高中教育,致使我国国民素质至今位于世界后列。在最近十多年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两所大学的建设上,结果是事倍功半。设备、资金、高级专门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13亿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基础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需要起到的另一个关键作用是废除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的精神。谁都知道,研究生教育是创新教育,但是在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应试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再提倡创新就太晚了。不能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情况不佳,只不过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才充分暴露。因为研究生阶段提倡创新,不再用考试来考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学位论文更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我国的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不许创新,这就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只要是考试,那就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胜过中国的学生。但是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恰恰不是考试,而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这正是中国的学生,也就是中国的大学教师最薄弱的地方。
可以说,应试教育降低了国民的创新能力,不废除应试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把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整体引进中国,在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一流大学就会变为二流大学、三流大学。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武书连系《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2003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一作者)
<p align="right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基础教育学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