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山小视频昵称昵称会被系统自动改成火山小视频昵称公民,头像也变了,

女子失足落入火山口,瞬间化成一团烟!微信群里都传疯了,太没想到了...
最近不少微信群里流传这样一个画面
女孩站在火山旁
一个趔趄就掉进了火山湖
变成一团烟
还配上了一张这样的图
吓的小编一愣一愣的
这是谣言!
也别再传播!
关于图片中说是香港游客,那是2007年的新闻报道
那文首那个女孩掉进火山的片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戳视频↓↓↓
看到视频后半部分了吧?
当时是女孩在海边拍照片
脚下打滑掉落到礁石下方,但很快被朋友拉了上来
微信群传的掉进火山这是特效特效特效!
微博上多位博主也发布了女孩掉落的图片配文为
“有一个会做特效的男朋友是什么样的体验”
看到了吗,真不是女孩掉进火山里
而是有个会特效的男朋友....
所以谣言到此为止,别再传了!
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经常会看到这类不实消息
小编这就来盘点一下朋友圈十大谣言
一起来看看吧
朋友圈十大谣言
1、捡到钱包寻失主,内含身份证、多张银行卡、大量现金等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帮忙转一下,我朋友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张身份证:魏伟健,卡10多张,现金8000元左右,飞机票2张,魏伟健,魏巧英,飞机票是后天的,大家帮忙扩散,赠人玫瑰,手有留香,传递正能量,失主请联系:13*********,谁的群多,帮忙转一下
这个“魏伟健”丢钱包的谣言,早在2月份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在7月份又热传起来。
这则谣言陆续出现各种地区版本,包括广东深圳、山东嘉祥、河南禹州、甘肃的漳县等地,消息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丢钱包的人和捡到钱包人的手机号各不相同。不得不说“魏伟健”等人的钱包真是个神奇的钱包,丢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有媒体记者专门就此做过求证,这些手机号不是号主表示与丢钱包一事无关,就是无法打通。
这类丢钱包、丢准考证的网络热传信息,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不实信息。正常情况下,个人如捡到失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交给丢失地的公安机关,由警方与失主取得联系,这样不仅方便失主可以更快的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也避免失物错领等情况发生。而通过互联网传播来寻找失主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且很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被人篡改信息而无从求证,如篡改手机号码联系方式,会对手机号主造成生活骚扰,也有可能出现吸费电话等诈骗形式。
2、骗子可以通过自动碰号软件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公安部经侦局通报
近期发现很多群里
出现以下这些骗子:
一美女说无聊
四谁有好项目
五我要退群了
六陈安之名片
七办理信用卡
八办理充话费
九卖菜刀美女
骗子进群后就会拉进来一个同伙,进群后立刻改换名字,一个人先发广告,发完广告再换头像换昵称,让你找不到。另一个人则就在群里继续潜伏也换头像换昵称。
通过加微信后软件自动碰号,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将你的钱全部盗走!群主一旦发现要立即踢出!否则后患无穷!大家注意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腾讯公司安保部
这段内容前半部分借"公安部刑侦局"名义,例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一些网络骗局,确实有一定提醒意义。但后面提到的“通过加微信后软件自动碰号,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将你的钱全部盗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过于夸大风险、耸人听闻。
谣言内容中描述的所谓"软件自动碰号",是指用户在使用了和自己登录其他网站相同的帐号密码登录微信的前提下,坏人又通过黑客技术破解、盗取该网站帐号密码后,再通过加群看到用户微信ID正好是自己手中掌握的ID,并用对应的其他网站密码来登录你的微信(即撞库行为),从而盗取微信帐号的一种情况假设。这种假设是一系列巧合的结果,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说法也缺乏对微信帐号安全体系基本的了解。
最后,腾讯公司不存在所谓"安保部"。
3、市里召开全市防汛紧急电会议,即将爆发大洪水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紧急通知:刚刚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段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一定要关注财产、人身安全。群发此信息是希望给大家提个醒,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行千万注意安全。
【受连日降雨影响,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多处水位超警戒。截至日18点,强降雨造成湖南14个市州139县(市、区)1610个乡镇787.4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96.4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62.25千公顷】
面对今年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较为严重的洪水灾害,这个消息可以算作一个善意的提醒。但对于“全市召开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而且可能有1998年大洪水”这个内容,多地(上海、吉林、湖南长沙、四川泸州等)防汛指挥部证实,该消息不实:市防汛办并没有召开所谓的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也没有发布人员紧急转移和涉及到用水安全的信息,希望广大群众不要传谣信谣,如有重大信息都将通过正规媒体向社会公布。
而所谓今年将出现1998年大洪水的描述,也是很不严谨的一种说法,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对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百科定义,再和上面今年洪水的受灾情况做一下对比,自然明白对于灾害等级,我们还是要谨慎言之 。
【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4、衡阳小学生器官被挖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一则为“湖南衡阳2小学生器官被取,取完后放在路边”的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同时,近期也出现多则“衡阳县西渡两小学生今天被人发现肾被偷了”、“衡阳县洪市两学生眼睛被挖”、“衡南县小学生回家路上被挖肾”等小学生被挖器官的消息。
关于“衡阳小学生被挖器官”传闻,衡阳市公安局已发布权威消息进行了辟谣。散播谣言者也已被拘留处罚。
类似偷肾、挖眼睛这种偷器官谣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虽地方不同,但内容却大致相同。许多地方也都进行了官方辟谣,只是谣言还是层出不穷。
再说,活体器官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器官移植是需要配型的,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已失去作用了,即便犯罪团伙私下盗取了器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5、必看,医保报销正确方法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医保卡的正确使用注意:牵扯到报销!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一张医保卡,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事情是要特别留意的,否则就会吃哑巴亏!本篇文字,非常重要!敬请阅后分享!
如果生大病需要住院治疗,好办,只要把卡交给医院,就可以安心治疗了。卡里面一分钱没有也没关系。出院时医院会和医保中心结算,个人只需负担三分之一的费用。
门诊,那就要用卡内余额支付门诊费用,倘若卡内余额全部用完怎么办?自掏腰包呗,不错。可是当我们自费金额超过1200元后,超出部分是可以享受报销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家医院看门诊花了2000元,则超出的800元可以报销480元,个人只承担320元,医院和医保中心直接结算,这个你不用操心。
可是请注意:在去医院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区医院转一下(转要去的医院)。注意:每换一次医院就要再转一次,这个手续万万不能省略!否则的话即便你花了万儿八千的,对不起,一分钱的报销也没有,全部自费!
去专科医院看病无需转,如脑科医院、胸科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等等,因为这些医院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费部分是可以累加的,每年只要达到1200元,超过部分就可按比例报销。
有许多政策往往我们是不清楚的,而相关政府部门似乎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个中缘由大家自己去揣测吧。不信问问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知道这条规定的?
最后,请保存全国劳动保障电话:12333。在使用医保卡时,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
肯请转发,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有多少朋友吃了哑巴亏,又有多少朋友错失本应得的福利!没人跟钱过不去,特别是病时的救命钱!
经多地医保局确认,此消息所谓的“医保正确报销方法”并不属实。
1、生大病住院,持卡只需负担1/3的费用?
按照相关规定,持卡人住院都可享受报销政策,不存在大病和普通疾病的限制,但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会因使用药品种类不同报销比例不同,城镇居民患者会因所住医院级别不同报销比例不同。因此,文章中提及个人只需负担1/3的费用并不准确。
2、门诊自费超1200元报60%?
普通门诊就医使用医保卡支付费用,卡上个人账户的钱用完后,个人使用现金支付。对于危重病人的门诊抢救费用可以按照住院费用报销来对待。没有门诊费用超过1200元,超出部分报销60%的政策规定。
3、去大医院看病前,一定得去社区医院一趟?
医保就医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只要持有医保卡,患者可到任意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并享受相应比例的报销。没有“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区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转一下”的规定。且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只跟本人住院具体检查治疗项目有关,跟之前住不住、转不转医院没有关系。
4、自费部分可累加,超1200元就按比例报销?
对于医保自费部分医疗费用没有累加报销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予报销。医保中心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实施的医保政策不尽相同,具体还需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6、姚明吸毒被抓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一段“姚明吸毒被抓”视频在微博和微信中流传。视频中,姚明身穿灰色短袖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双手一直背在身后,身旁簇拥着大批警察。随视频一同转发的文字表示:“姚明吸毒被抓,真的可惜,名誉扫地,影响下一代深远!”以下为谣言视频的部分动态截图:
经核实,姚明吸毒被抓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这个谣言属于典型的"移花接木"。视频内容描述的真实情况是,6月27日,姚明曾观看全国青年篮球锦标赛绵竹赛区的两场半决赛,今年6月28日《成都日报》刊发《姚明观战青年篮球锦标赛 将为冠军球队颁奖》的报道,姚明当天着装为灰色短袖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确实与网传视频中的着装一模一样。经过对视频与场景的甄别判断,也可以确认视频拍摄地点为四川省绵竹市体育馆。只是视频中姚明在安保人员陪伴下离场这个片段,被一些人恶意曲解成了"姚明吸毒被抓",利用了之前部分明星吸毒被捕的社会热点话题效应,造成该流言随后在网上流传。
而针对这个不实传言,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也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视频拍摄为当天活动结束后,安保人员保护背着手走路的姚明离场,并非网传的“姚明吸毒被抓”,网上谣言断章取义,不可信。而背着手走路就会被传为被抓,作为名人,姚明也确实有些冤枉。
7、晒“军装照”的H5小游戏,是冒充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钓鱼链接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预警!最近很多人用自己头像然后穿上军装晒微信,此链接为钓鱼网站的可能性是99.99%,如果被套取微信号和本人照片后可以开展很多后续犯罪活动!切勿上当!友情提醒:朋友圈尽量避免出现本人以及家人的姓名和照片同存的情况;互联网要求提供照片、姓名、年龄、手机号等个人隐私资料的游戏、抽奖、竞赛等活动,请敬而远之!安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早安!
经核实,“晒“军装照”的H5小游戏是钓鱼链接”这一消息并不属实。该程序是为庆祝建军90周年,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并主导开发,腾讯天天P图提供图像处理支持的新媒体产品。
同时人民日报也已经进行辟谣,称因网页前后端均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委托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合作公司进行技术开发,所以服务器地理位置均在国内。且该程序经用户同意后,只会获取头像、昵称及自主上传的照片,不会另外获取用户的真实姓名,年龄,手机号等个人隐私信息。是一款互动的H5产品,并不是钓鱼链接。同时也表示会对造谣者进行追究责任。
8、“一把粗盐+一把口水”能击破车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一个“粗盐加口水击破车窗玻璃”的小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名男子进行示范,往手中的一把“盐”吐口水,再抛向车窗,玻璃发出一声闷响,瞬间破裂。视频还配有文字说明称:“如今破车窗玻璃的方法又有了新技巧了,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的办得到。以下视频是被捕的小偷当场被迫现场示范。看完了以后,春节将至,谁把贵重或值钱的东西放在车内都要小心。材料:一把粗盐一把口水。”下图为谣言视频的部分动态截图:
“粗盐+口水”能击破车窗玻璃的说法并不属实。
这段视频实际上来自印尼,视频中的所谓的白色“粗盐”并不是真的粗盐 ,而是硬度极高的“氧化铝”制成的“火花塞”,是一种高硬度的白色固体,由于硬度极高,所以才敲破玻璃轻而易举。而吐点口水只是小偷的噱头而已,这个动作让大家误以为该视频中的白色物体是粗盐,所以信以为真并进行传播。
而为什么简单的一把颗粒,就可以轻易敲碎汽车车窗呢?
这是因为:汽车车窗都是采用的钢化玻璃,好处是破碎后不会形成尖锐的大块碎片,对人相对安全,也正是钢化玻璃的这种特性,使得视频中的现象得以产生。因为钢化玻璃做过热处理,内部存在巨大的应力,这种玻璃最里面的部分是高度“受拉”状态,而玻璃表层部分是高度“受压”状态,形象的说,整块钢化玻璃是处于自己跟自己“较着劲”的平衡态,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一旦出现第一个破口,哪怕只是表层破损,整块玻璃的应力会集中释放而迅速“土崩瓦解”成细小碎片。
此外,专业人士也专门做过测试,事实证明用掺了口水的粗盐砸车窗,基本没有任何效果,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这是个谣言。
9、小孩就医要实名制,没保险不要去医院,否则可能被终身拒保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温馨提示8月1号开始小孩去医院要实名制,没有保险的不要乱去医院,一旦有检查记录以后保险公司都会查得到,孩子满月就要上保险,否则一不小心医院有记录就可能被终身拒保!“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出生满28天,即可投保,不留隐患保险,让我们的爱,陪伴孩子的一生!
经核实,这是由“2011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推行看病实名制”引申出来的不实消息。
据儿童医院新闻发言人介绍,为了方便患儿就医,从2011年8月开始,北京儿童医院正式推行就诊实名制。家长在建卡时必须提供孩子的三个关键信息:“名字”、“性别”、“出生年月日”,该就诊卡可以一直用到孩子18岁。就诊时如果发现信息不符,医生可拒绝为其诊疗。称此举可避免在就诊过程中患儿的信息误差,同时也能避免部分倒卖专家号现象。
而文中所提到的“没有保险不要去医院,否则会终身拒保”一说,未见有任何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应为捏造。
10、交警大队明天开始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重要通知:交警大队明天开始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 抓住拘留。明天 、后天 、大后天晚上八点开始,全市区,县抓酒驾,无证,无牌。市支队带队,电视台跟拍,一直到17号,共计1200个酒驾任务,互相转告 ! 祝大家行车安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内部消息!发给自己有车的朋友!
“交警已到XX有1200个酒驾任务”消息并不属实。此谣言有“南京交警已经到淮安”、“济南交警已经到滕州”等各地方版本在全国传流,内容几乎是一样,并不定期反复出现,均已先后多次被当地交警部门辟谣。
相关地区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00个酒驾任务”这个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查处是常态整治行动,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没有限额或指标,也不会有截止日期"。
这些貌似正能量的“友情提示”,实际是利用人们对交通法规的关注,把虚假内容掺杂在真实的法规中,变得真假难辩。交通行驶安全第一,我们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杜绝各类危险驾驶行为。而关于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信息,还请大家关注新闻媒体对地方交规的报道,或直接登录交管网查询,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以讹传讹。
来源:半岛晨报综合微信安全平台、新浪微博
新媒体编辑:高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你好,请问我的头像被人盗去做了她火山小视频的头像,天天发小视频,怎么举报她?
你好,请问我的头像被人盗去做了她火山小视频的头像,天天发小视频,怎么举报她?
辽宁 - 沈阳
找法网认证律师
你好,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a
回复时间: 18:13
1条律师回答
找法网认证律师
你好,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回复时间: 10:46
其他类似咨询
相关咨询标签: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婚姻家庭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北京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抚顺用户的咨询
来自邢台用户的咨询
来自商洛用户的咨询
来自长春用户的咨询
来自秦皇岛用户的咨询
来自廊坊用户的咨询
来自抚顺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济南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遵义用户的咨询
来自商丘用户的咨询
来自抚顺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开封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苏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河池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咸宁用户的咨询
来自成都用户的咨询
来自淮北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厦门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呼和浩特用户的咨询
来自凉山用户的咨询
来自上海上海用户的咨询女子掉进火山口,瞬间化成烟!微信群里都传疯了,真相却是...
来源:半岛晨报(bandaochenbaowx)综合微信安全平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不少微信群里流传这样一个画面
女孩站在火山旁
一个趔趄就掉进了火山湖
变成一团烟
还配上了一张这样的图
吓的小西一愣一愣的
这是谣言!
也别再传播!
关于图片中说是香港游客,那是2007年的新闻报道
那文首那个女孩掉进火山的片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戳视频↓↓↓
看到视频后半部分了吧?
当时是女孩在海边拍照片
脚下打滑掉落到礁石下方,但很快被朋友拉了上来
微信群传的掉进火山这是特效特效特效!
微博上多位博主也发布了女孩掉落的图片配文为
“有一个会做特效的男朋友是什么样的体验”
看到了吗,真不是女孩掉进火山里
而是有个会特效的男朋友....
只是好玩的段子而已!
所以谣言到此为止,别再传了!
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经常会看到这类不实消息
小西这就来盘点一下朋友圈十大谣言
一起来看看吧
朋友圈十大谣言
1、捡到钱包寻失主,内含身份证、
多张银行卡、大量现金等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帮忙转一下,我朋友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张身份证:魏伟健,卡10多张,现金8000元左右,飞机票2张,魏伟健,魏巧英,飞机票是后天的,大家帮忙扩散,赠人玫瑰,手有留香,传递正能量,失主请联系:13*********,谁的群多,帮忙转一下
这个“魏伟健”丢钱包的谣言,早在2月份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在7月份又热传起来。
这则谣言陆续出现各种地区版本,包括广东深圳、山东嘉祥、河南禹州、甘肃的漳县等地,消息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丢钱包的人和捡到钱包人的手机号各不相同。不得不说“魏伟健”等人的钱包真是个神奇的钱包,丢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有媒体记者专门就此做过求证,这些手机号不是号主表示与丢钱包一事无关,就是无法打通。
这类丢钱包、丢准考证的网络热传信息,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不实信息。正常情况下,个人如捡到失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交给丢失地的公安机关,由警方与失主取得联系,这样不仅方便失主可以更快的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也避免失物错领等情况发生。而通过互联网传播来寻找失主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且很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被人篡改信息而无从求证,如篡改手机号码联系方式,会对手机号主造成生活骚扰,也有可能出现吸费电话等诈骗形式。
2、骗子可以通过自动碰号软件
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公安部经侦局通报
近期发现很多群里
出现以下这些骗子:
一美女说无聊
四谁有好项目
五我要退群了
六陈安之名片
七办理信用卡
八办理充话费
九卖菜刀美女
骗子进群后就会拉进来一个同伙,进群后立刻改换名字,一个人先发广告,发完广告再换头像换昵称,让你找不到。另一个人则就在群里继续潜伏也换头像换昵称。
通过加微信后软件自动碰号,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将你的钱全部盗走!群主一旦发现要立即踢出!否则后患无穷!大家注意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腾讯公司安保部
这段内容前半部分借"公安部刑侦局"名义,例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一些网络骗局,确实有一定提醒意义。但后面提到的“通过加微信后软件自动碰号,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将你的钱全部盗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过于夸大风险、耸人听闻。
谣言内容中描述的所谓"软件自动碰号",是指用户在使用了和自己登录其他网站相同的帐号密码登录微信的前提下,坏人又通过黑客技术破解、盗取该网站帐号密码后,再通过加群看到用户微信ID正好是自己手中掌握的ID,并用对应的其他网站密码来登录你的微信(即撞库行为),从而盗取微信帐号的一种情况假设。这种假设是一系列巧合的结果,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说法也缺乏对微信帐号安全体系基本的了解。
最后,腾讯公司不存在所谓"安保部"。
3、市里召开全市防汛紧急电会议
即将爆发大洪水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紧急通知:刚刚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段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一定要关注财产、人身安全。群发此信息是希望给大家提个醒,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行千万注意安全。
【受连日降雨影响,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多处水位超警戒。截至日18点,强降雨造成湖南14个市州139县(市、区)1610个乡镇787.4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96.4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62.25千公顷】
面对今年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较为严重的洪水灾害,这个消息可以算作一个善意的提醒。但对于“全市召开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而且可能有1998年大洪水”这个内容,多地(上海、吉林、湖南长沙、四川泸州等)防汛指挥部证实,该消息不实:市防汛办并没有召开所谓的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也没有发布人员紧急转移和涉及到用水安全的信息,希望广大群众不要传谣信谣,如有重大信息都将通过正规媒体向社会公布。
而所谓今年将出现1998年大洪水的描述,也是很不严谨的一种说法,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对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百科定义,再和上面今年洪水的受灾情况做一下对比,自然明白对于灾害等级,我们还是要谨慎言之 。
【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4、衡阳小学生器官被挖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一则为“湖南衡阳2小学生器官被取,取完后放在路边”的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同时,近期也出现多则“衡阳县西渡两小学生今天被人发现肾被偷了”、“衡阳县洪市两学生眼睛被挖”、“衡南县小学生回家路上被挖肾”等小学生被挖器官的消息。
关于“衡阳小学生被挖器官”传闻,衡阳市公安局已发布权威消息进行了辟谣。散播谣言者也已被拘留处罚。
类似偷肾、挖眼睛这种偷器官谣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虽地方不同,但内容却大致相同。许多地方也都进行了官方辟谣,只是谣言还是层出不穷。
再说,活体器官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器官移植是需要配型的,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已失去作用了,即便犯罪团伙私下盗取了器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5、必看,医保报销正确方法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医保卡的正确使用注意:牵扯到报销!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一张医保卡,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事情是要特别留意的,否则就会吃哑巴亏!本篇文字,非常重要!敬请阅后分享!
如果生大病需要住院治疗,好办,只要把卡交给医院,就可以安心治疗了。卡里面一分钱没有也没关系。出院时医院会和医保中心结算,个人只需负担三分之一的费用。
门诊,那就要用卡内余额支付门诊费用,倘若卡内余额全部用完怎么办?自掏腰包呗,不错。可是当我们自费金额超过1200元后,超出部分是可以享受报销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家医院看门诊花了2000元,则超出的800元可以报销480元,个人只承担320元,医院和医保中心直接结算,这个你不用操心。
可是请注意:在去医院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区医院转一下(转要去的医院)。注意:每换一次医院就要再转一次,这个手续万万不能省略!否则的话即便你花了万儿八千的,对不起,一分钱的报销也没有,全部自费!
去专科医院看病无需转,如脑科医院、胸科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等等,因为这些医院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费部分是可以累加的,每年只要达到1200元,超过部分就可按比例报销。
有许多政策往往我们是不清楚的,而相关政府部门似乎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个中缘由大家自己去揣测吧。不信问问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知道这条规定的?
最后,请保存全国劳动保障电话:12333。在使用医保卡时,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
肯请转发,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有多少朋友吃了哑巴亏,又有多少朋友错失本应得的福利!没人跟钱过不去,特别是病时的救命钱!
经多地医保局确认,此消息所谓的“医保正确报销方法”并不属实。
1、生大病住院,持卡只需负担1/3的费用?
按照相关规定,持卡人住院都可享受报销政策,不存在大病和普通疾病的限制,但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会因使用药品种类不同报销比例不同,城镇居民患者会因所住医院级别不同报销比例不同。因此,文章中提及个人只需负担1/3的费用并不准确。
2、门诊自费超1200元报60%?
普通门诊就医使用医保卡支付费用,卡上个人账户的钱用完后,个人使用现金支付。对于危重病人的门诊抢救费用可以按照住院费用报销来对待。没有门诊费用超过1200元,超出部分报销60%的政策规定。
3、去大医院看病前,一定得去社区医院一趟?
医保就医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只要持有医保卡,患者可到任意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并享受相应比例的报销。没有“看病之前一定要到社区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转一下”的规定。且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只跟本人住院具体检查治疗项目有关,跟之前住不住、转不转医院没有关系。
4、自费部分可累加,超1200元就按比例报销?
对于医保自费部分医疗费用没有累加报销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予报销。医保中心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实施的医保政策不尽相同,具体还需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6、姚明吸毒被抓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一段“姚明吸毒被抓”视频在微博和微信中流传。视频中,姚明身穿灰色短袖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双手一直背在身后,身旁簇拥着大批警察。随视频一同转发的文字表示:“姚明吸毒被抓,真的可惜,名誉扫地,影响下一代深远!”以下为谣言视频的部分动态截图:
经核实,姚明吸毒被抓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这个谣言属于典型的"移花接木"。视频内容描述的真实情况是,6月27日,姚明曾观看全国青年篮球锦标赛绵竹赛区的两场半决赛,今年6月28日《成都日报》刊发《姚明观战青年篮球锦标赛 将为冠军球队颁奖》的报道,姚明当天着装为灰色短袖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确实与网传视频中的着装一模一样。经过对视频与场景的甄别判断,也可以确认视频拍摄地点为四川省绵竹市体育馆。只是视频中姚明在安保人员陪伴下离场这个片段,被一些人恶意曲解成了"姚明吸毒被抓",利用了之前部分明星吸毒被捕的社会热点话题效应,造成该流言随后在网上流传。
而针对这个不实传言,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也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视频拍摄为当天活动结束后,安保人员保护背着手走路的姚明离场,并非网传的“姚明吸毒被抓”,网上谣言断章取义,不可信。而背着手走路就会被传为被抓,作为名人,姚明也确实有些冤枉。
7、晒“军装照”的H5小游戏,
是冒充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钓鱼链接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预警!最近很多人用自己头像然后穿上军装晒微信,此链接为钓鱼网站的可能性是99.99%,如果被套取微信号和本人照片后可以开展很多后续犯罪活动!切勿上当!友情提醒:朋友圈尽量避免出现本人以及家人的姓名和照片同存的情况;互联网要求提供照片、姓名、年龄、手机号等个人隐私资料的游戏、抽奖、竞赛等活动,请敬而远之!安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早安!
经核实,“晒“军装照”的H5小游戏是钓鱼链接”这一消息并不属实。该程序是为庆祝建军90周年,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并主导开发,腾讯天天P图提供图像处理支持的新媒体产品。
同时人民日报也已经进行辟谣,称因网页前后端均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委托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合作公司进行技术开发,所以服务器地理位置均在国内。且该程序经用户同意后,只会获取头像、昵称及自主上传的照片,不会另外获取用户的真实姓名,年龄,手机号等个人隐私信息。是一款互动的H5产品,并不是钓鱼链接。同时也表示会对造谣者进行追究责任。
8、“一把粗盐+一把口水”能击破车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一个“粗盐加口水击破车窗玻璃”的小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名男子进行示范,往手中的一把“盐”吐口水,再抛向车窗,玻璃发出一声闷响,瞬间破裂。视频还配有文字说明称:“如今破车窗玻璃的方法又有了新技巧了,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的办得到。以下视频是被捕的小偷当场被迫现场示范。看完了以后,春节将至,谁把贵重或值钱的东西放在车内都要小心。材料:一把粗盐一把口水。”下图为谣言视频的部分动态截图:
“粗盐+口水”能击破车窗玻璃的说法并不属实。
这段视频实际上来自印尼,视频中的所谓的白色“粗盐”并不是真的粗盐 ,而是硬度极高的“氧化铝”制成的“火花塞”,是一种高硬度的白色固体,由于硬度极高,所以才敲破玻璃轻而易举。而吐点口水只是小偷的噱头而已,这个动作让大家误以为该视频中的白色物体是粗盐,所以信以为真并进行传播。
而为什么简单的一把颗粒,就可以轻易敲碎汽车车窗呢?
这是因为:汽车车窗都是采用的钢化玻璃,好处是破碎后不会形成尖锐的大块碎片,对人相对安全,也正是钢化玻璃的这种特性,使得视频中的现象得以产生。因为钢化玻璃做过热处理,内部存在巨大的应力,这种玻璃最里面的部分是高度“受拉”状态,而玻璃表层部分是高度“受压”状态,形象的说,整块钢化玻璃是处于自己跟自己“较着劲”的平衡态,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一旦出现第一个破口,哪怕只是表层破损,整块玻璃的应力会集中释放而迅速“土崩瓦解”成细小碎片。
此外,专业人士也专门做过测试,事实证明用掺了口水的粗盐砸车窗,基本没有任何效果,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这是个谣言。
9、小孩就医要实名制,
没保险不要去医院,否则可能被终身拒保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温馨提示8月1号开始小孩去医院要实名制,没有保险的不要乱去医院,一旦有检查记录以后保险公司都会查得到,孩子满月就要上保险,否则一不小心医院有记录就可能被终身拒保!“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出生满28天,即可投保,不留隐患保险,让我们的爱,陪伴孩子的一生!
经核实,这是由“2011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推行看病实名制”引申出来的不实消息。
据儿童医院新闻发言人介绍,为了方便患儿就医,从2011年8月开始,北京儿童医院正式推行就诊实名制。家长在建卡时必须提供孩子的三个关键信息:“名字”、“性别”、“出生年月日”,该就诊卡可以一直用到孩子18岁。就诊时如果发现信息不符,医生可拒绝为其诊疗。称此举可避免在就诊过程中患儿的信息误差,同时也能避免部分倒卖专家号现象。
而文中所提到的“没有保险不要去医院,否则会终身拒保”一说,未见有任何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应为捏造。
10、交警大队明天开始
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重要通知:交警大队明天开始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 抓住拘留。明天 、后天 、大后天晚上八点开始,全市区,县抓酒驾,无证,无牌。市支队带队,电视台跟拍,一直到17号,共计1200个酒驾任务,互相转告 ! 祝大家行车安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内部消息!发给自己有车的朋友!
“交警已到XX有1200个酒驾任务”消息并不属实。此谣言有“南京交警已经到淮安”、“济南交警已经到滕州”等各地方版本在全国传流,内容几乎是一样,并不定期反复出现,均已先后多次被当地交警部门辟谣。
相关地区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00个酒驾任务”这个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查处是常态整治行动,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没有限额或指标,也不会有截止日期"。
这些貌似正能量的“友情提示”,实际是利用人们对交通法规的关注,把虚假内容掺杂在真实的法规中,变得真假难辩。交通行驶安全第一,我们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杜绝各类危险驾驶行为。而关于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信息,还请大家关注新闻媒体对地方交规的报道,或直接登录交管网查询,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以讹传讹。
本文来源:半岛晨报(bandaochenbaowx)综合微信安全平台,钱江都市频道新媒体工作室整理(ZJQJPD)/编辑:郭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山小视频的昵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