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改造案例为3a景区消防需要重新设计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城市商业街景区化提升研究专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四)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章来源:
生态绿地规划
规划两个生态公园,分别为绿心公园和青江公园。
规划郊野生态公园以及城区周边的农田、林地、园以及滨河湿地等作为乐山的生态绿地,加强控制和保护。
2.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设置市级公园,片区级(区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四级公共绿地体系。
市级综合公园:规划市级公园8处,分别为棉竹公园、城北公园、城东公园、滨江公园、世纪公园、海棠公园、沙湾公园和五通桥公园。
片区级(区级)公园:规划片区级(区级)公园13处,按平均10万人设置一个片区级以上公园。片区级公园不小于5公顷。
社区公园: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规划社区公园。平均1.5-3万人设置一处社区公园(绿地),每处社区公园不小于1公顷。
街头绿地:在重要的公共场所,道路交叉口,标志性景观、重要建筑等处设置街头绿地,每处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每处服务半径为200~300米。
乐山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规划一览表
竹东路、绵中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竹西路、绵中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高铁线、南北大道交叉口西南区域
连通路、通西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通江路、通牟大道交叉口西南区域
中通路、棉通大道交叉口西北区域
通牟大道近岷江两侧
龙牟大道近岷江两侧
龙游路、白燕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岷江南街、通悦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岷江南街、通悦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乐山大桥近岷江两侧
嘉祥西路、龙西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南北大道、青江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蟠龙路、柏杨西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东通路西侧
北通路、春华北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柏杨坝片区
春华北路、嘉州大道交叉口西北区域
柏杨坝片区
凤凰南路、朝霞路交叉口北部区域
柏杨坝片区
凤凰北路、龙游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柏杨坝片区
柏杨东路近岷江两侧
柏杨坝片区
春华北路、百禄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柏杨坝片区
茶坊路、凤凰中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春华南路、青果山路交叉口北部区域
大桥西街南侧
叮咚街、县市街交叉口西北区域
叮咚街、县市街交叉口西北区域
大件北路西侧
青衣江公园
大件北路南侧
城北路、牟北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城北路、桃园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城北路、城东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牟北路、青关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龙眸大道、桃园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城东路东侧
桃园路东侧
牟南路、城南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大渡河大桥、临江北路交叉口两侧
迎宾大道、茶山路交叉口两侧
迎宾大道北侧
建业大道、安南大道交叉口东北区域
安谷北路、龙口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乐高大道、龙口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三江临港经济开发区
高港大道、冠英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三江临港经济开发区
高港大道、冠英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三江临港经济开发区
安港二路、冠英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三江临港经济开发区
安港二路、港南二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五通大道、茶花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五通大道、榕景大道交叉口西北区域
五通大道、榕景大道交叉口东北区域
五通大道、双江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花盐东路、佑君路交叉口西部区域
沙嘴场街、陈村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苏稽大道、龙游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苏稽大道、龙游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杨湾东路、苏稽北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苏稽大道、苏稽南路交叉口东北区域
苏稽大道、苏东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石鼓北路、苏水大道交叉口西北区域
石鼓北路、苏安大道北段交叉口西南区域
石鼓中路、苏水大道交叉口南部区域
苏东路、沙嘴场街交叉口西北区域
峨眉河西路、石鼓中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水口中路、苏安大道交叉口西南区域
水罗路、水口北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苏沙路、峨眉河西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苏沙路、峨眉河西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秀水路、水口中路交叉口北部区域
铜河西路西北侧
铜河西路西侧
社区公园地
铜河西路、草坝路交叉口西北区域
太平大道西侧
沙湾旧城区
尤埂路西侧
沙湾旧城区
沫若大道、明珠路交叉口东南区域
谷中路、民主路交叉口西南区域
安西大道、和平街交叉口东部区域
注:不包括滨江开敞绿地和生态公园。
3.生产绿地规划
规划生产绿地与防护林带及农田防护林网衔接,包括苗圃、花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与各种林地的生产和科研绿地。
乐山市中心城区生产绿地一览表
面积(ha)
市中区花木协会苗圃
桂花、小叶榕、白果树、杜鹃、黄桷树
国家生态科技园苗圃
杜英、天竺桂、广玉兰、紫薇、琴思竹
罗亮玉苗圃
蒲葵、高山榕、南洋杉、桂花
天成园艺工程有限公司苗圃
小叶榕、铁树、黄桷树
肖坝花苗圃
小叶榕、雪松、紫薇
陈阳富苗圃
雪松、小叶榕、三叶树、黄桷兰
李忠华苗圃
小叶榕、金弹子、罗汉松、腊梅
全福苗圃(园林局)
假槟榔、雪松、水杉、海棠、广玉兰
市中区园林苗圃
小叶榕、三叶树
东方佛都苗圃
黄桷树、雪松、蒲葵、小叶榕、铁树
四川绿野环境艺术装饰公司苗圃
小叶榕、桂花、假槟榔、棕树、杜英
假槟榔、茶花、栾树、黄桷树
金水湾苗圃
小叶榕、女桢、梅花、海棠
重点建设指挥部苗圃
小叶榕、天竺桂、蒲葵
大渡河造林局苗圃
桉树、杨树、小叶榕
苏稽苗圃(园林局)
陈学文苗圃
小叶榕、银杏、黄桷树
黄桷树、海棠、银杏、羊踢甲
黄桷树、白杨、海棠、雪松、连香树
花木科技园
松类、梅花、枫树、银杏、兰花、栾树、海棠
蔡氏花木基地
黄桷树、水杉、合欢、鹅掌揪、鸡爪槭、无患子
4. 防护绿地规划
交通防护绿地:铁路线每侧规划宽20-50米绿化带,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每侧规划50-100米绿化带。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市区外环路每侧规划宽20-30米绿化隔离带。
城市电力设施防护绿地:规划要求变电站周围的防护绿地宽度为15米,110千伏的防护绿地宽度为20米,220千伏的防护绿地宽度为40米,220KV以上等级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控制。
隔离防护绿地:规划要求有污染性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间防护绿地的宽度不低于20米。
规划水源防护绿地必须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5.附属绿地规划
居住用地的绿地率35%以上,改造的旧居住区绿地率30%以上。其中集中绿化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公共设施用地的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其中行政办公类绿地率35%以上,商业金融类绿地率30%以上,文化娱乐类30%以上,体育类35%以上,医疗卫生类30%以上,教育科研类35%以上。此类附属绿地应加强其外向景观特色,与道路景观和城市景观相协调。
工业用地的绿地率在25%以下。
市政设施用地的绿地率在25%以上。
主干路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公共活动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
车站的集散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第八十七条 树种规划
1.基调树种
小叶榕、银杏、黄桷树、女贞、海棠、水杉、紫荆、雪松、梅花、紫叶李、柳树、天竺葵、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刺槐。
2.骨干树种
依据城市的不同区域,确定城市分区绿化的骨干树种,突出城市不同区域的绿化特色。
乐山城区骨干树种一览表
干& 树& 种
城市主次干道
大叶女贞、广玉兰、黄桷树、小叶榕、三叶树、银杏、峨眉含笑、雪松
黄桷树、海棠、银杏、羊踢甲、柳树、梅花、水杉、紫荆
黄桷树、女贞、玉兰、槭类、小叶榕、银杏
黄桷树、白杨、海棠、雪松、连香树、罗汉松、银杏、小叶榕、枇杷、碧桃、灯台树
风景区和生态绿地
松类、梅花、枫树、银杏、兰花、栾树、海棠、合欢、柿树、柏树、柳树、枫香、竹类、无患子
3.一般树种
一般树种选择应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色,推荐一般树种约87种。
乐山城区一般树种一览表
小叶榕、雪松、火炬松、湿地松、桉树类、南洋杉、榕树、峨眉含笑、龙柏、园柏、银桦、枇杷、鱼尾葵、假槟榔、马尾松、香樟、女贞、四照花、灯台树、三叶树、棕榈、桂花、广玉兰
黄桷树、水杉、合欢、鹅掌揪、鸡爪槭、无患子、垂柳、苦楝、柿树、栗类、喜树、乌柏、枫香、红枫、麻栎、栾树、白杨、法梧、柳树、银杏
常绿花灌木
珠兰、茶梅、苏铁、海桐、冬青、棕竹、南天竺、桂花、夹竹桃、红背桂、杜鹃、迎春、月季、茶花、茉莉、蔷薇、桅子花、天竺葵
木香、三角花、常春藤、凌霄、金银花、七城香、爬墙餐、紫藤、迎春
慈竹、淡竹、毛竹、刚竹、紫竹、琴丝竹、凤尾竹
第八十八条
中心城区河流水系规划
规划保留城区现有河流水系,主要河流的名称及控制宽度如下:
岷江:作为城区内的重要景观和航运河道,宽度为300—600米。
大渡河:作为城区内的重要景观和航运河道,宽度为250—600米。
青衣江:作为城区内的重要景观河道,宽度为200——600米。
峨眉河:作为城区内的重要景观河道,宽度为100——150米。
中心城区内的其他河流,包括竹公溪等,作为中心城区内贯通山体和岷江、青衣江的通道,兼顾防洪功能,宽度为15-50米。
在新城区开发时可利用现状水系和鱼塘建设人工湖(塘),改善城区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在城区范围内的居住区、工业区规划时应利用现状河流和水塘,挖掘人工湖(塘),丰富城区景观环境。
规划湖(塘)应保护水质,可开发游船、垂钓等亲水娱乐设施。
乐山是一座融“名城、名山、名佛、名水、名园、名人”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人文景观特色为一体,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山水城市。
规划重点是保护乐山历史文化风貌,延续山水城市格局,维护生态城市特征,加强城市风貌控制,凸显嘉州元素。
第九十条 景观风貌规划
1.景观节点
①城市门户节点
在进入城区的各个方向加强城市景观形象建设,突出旅游城市特征,包括成都方向(北向)、自贡方向(东向)、宜宾方向(东南向)、雅安方向(西向),乐山火车站、乐山机场、港口码头等城市出入口处的景观建设,设计不同主题的景观雕塑。
②城市中心节点
重点加强对乐山高铁站、苏稽文体中心、车子商务区、乐山港交通枢纽、乐山机场以及沙湾和五通桥城区传统商业中心等处的景观建设。
③城市绿化节点
重点建设大佛景区、绿心公园、乐山新绿心等城市绿化节点。
①沿路景观带
主要包括沿龙游路—龙牟大道、通江路—蟠龙路—长青路—乐峨路、乐峨快速路—苏沙路—沫若大道、苏稽大道—苏水大道—安港大道和绿心陆—迎宾大道—进港大道五条沿路景观带。控制街道与视线走廊,形成城市的绿色廊道;结合城市其他交通干道、立交桥、商业街和特色风貌道路,完善城区道路绿化,建设景观大道。
②滨水景观带
主要包括沿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三条滨江景观带。治理江河水系,构筑乐山城区的蓝色通道。逐步搬迁改造现有河流沿岸的工厂、仓储、居住建筑,保护和修复沿岸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开放空间。
①生活居住风貌区
传统生活居住风貌区应着重突出不同于新城的现代化特色的传统意境。对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应注意其新的使用功能不对建筑原有结构造成损害,同时对其建筑外观进行整理与保护,以“整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城镇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对缺乏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以周围环境处理为主要着眼点,可按照更新改造的需要,拆除或建设新项目。周围的新建建筑要以与环境协调为第一要旨,制订一系列的建筑单体设计导引,控制建筑单体的设计水平。
新居住区应呈现出充实、多样的空间结构。新建居住建筑的形式应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表现出浓郁的时代特征。建筑外形简洁、清新、明快,富有乡土意象,尺度亲切宜人,形成多样而和谐的居住建筑样式。整体风格应统一,各个分区在相互统一的基础上适当突出自身特色,形成具有地域归属感与家园感的居住社区。
②工业风貌区
工业风貌区定位在建设以体现现代化、生态化的高科技工业风貌,创造整洁、大方、轻盈的现代化工业区新形象。
③旅游风貌区
旅游风貌区是表现乐山人文自然遗产特征,城区内、外环境有机相融,展现活泼、舒适、亲和自然的旅游风貌重要窗口,也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天然舞台。区内整体风格应是自然、轻松、诗意,营造丰富、宜人、品质卓越的游憩环境。
④生态风貌区
生态风貌区包括中心城区的自然水体、山体以及绿心公园和沿河沿路大型绿化。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竹公溪等河流沿线是乐山主要的滨水景观区,为了营建适宜的、优美的、可供广大市民使用的城区环境,必须在沿江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景观带,与河流构成完整的滨水景观区。绿心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生态绿地。必须严格控制绿心内的开发建设活动,结合山体、林地和原有的公园娱乐设施,丰富绿心内的活动内容。绿心内新建筑的风格应该体现轻快、简洁的特征,与林地、山地构成宜人的休憩环境。
第九十一条
保护规划原则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九十二条保护主题框架
围绕“群峰耸翠、生态之城”,“水城千年、智慧共处”,“蜀中香国、风物荟萃”,“名山大佛、宗教圣域”四个主题保护乐山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第九十三条保护内容
保护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四个层面。
第九十四条历史城区功能调整
优化历史城区功能,主要承担文化、旅游的职能,将城市的行政、商务、商业中心向新城转移。
第九十五条历史城区社区改善
疏散历史城区人口、改善居住品质。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开发强度,增加开放空间。
第九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保护中河街、苏稽、竹根、两河口历史文化街区和犍为县罗城镇、峨眉山市罗目镇、犍为县清溪镇历史文化名镇所处的自然环境、肌理格局、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环境要素,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九十七条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保护要求对乐山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
第九十八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峨眉武术、夹江年画、夹江手工竹纸制作技艺、沐川县草龙编扎技艺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地方饮食、地方民俗文化与传统习俗等。
第九十九条
旧城区更新改造方式及策略
1.旧城区范围
包括市中区旧城区、沙湾区旧城区、五通桥区旧城区。其中,市中区旧城区范围为嘉洲大道以南、绿心公园以东、岷江以西、大渡河(滨河路)以北区域,总面积7.47平方公里;沙湾区旧城区范围为龚电大道以南、茶溪路以北、大渡河(铜河西路)以西、尤埂路以东,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五通桥区旧城区范围为榕景大道以南、涌江路以西、岷江大道以东、城南路以北,总面积3.21平方公里。此外,规划城区拓展涉及的牟子、苏稽、车子、安谷、水口、冠英等较大的镇的老镇区改造,城区拓展涉及的村庄用地改造,均应符合旧城改造的要求。
2.旧城改造与更新改造方式
根据旧城区内不同的建筑类型,分别采用修缮、改善、保留、更新、整修等改造方式。
3.旧城改造与更新改造策略
重点更新改造旧居民点和旧居住街区,旧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控制在30平方米以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密度,开发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面积,设置沿街、街头和住宅街坊内的不同规模和不同等级的绿地,提高旧城区的生活环境质量。
利用土地的级差地租,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实现工厂企业的搬迁。搬迁后的工业用地将调整为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
全面整治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加强绿化种植,重新铺装人行道和广场的地面,拆除违章建筑物,整饰建筑立面,改变城市的面貌。
旧城居住区改造
(1)低层与多层混杂的七、八十年代的居住区,重点以提升居住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为主
主要分布在市中区嘉定路、人民南路、嘉定南路地区,沙湾区沫若大道地区、五通桥区岷江大道、茶花路地区。改造建设要适当保留片内的公共设施,充分考虑拆迁安置房和商品房的不同开发要求,结合区位优势和外部良好的环境,建设多层和高层相结合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同时,基于该区域位于城市中心的良好区位优势,旧区改造应与发展高档次、高品质的商业金融办公类建筑相结合。
(2)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居住社区
城中村和棚户区主要分布在旧城外围地区,以及新城建设包围的原有村庄和老住宅区。依各村和棚户区具体条件逐步改造,首先重点解决旧村和棚户区内部的交通、消防等人居环境以及该用地与外部城市用地的协调;然后有条件区域应加快整体拆迁改造步伐,落实城中村和棚户区拆迁安置点,逐步将城中村和棚户区转化为现代化居住社区。
5.旧城商业区改造
加强市中区老城内竹公溪街、嘉定路、人民东路、人民南路商业街建设,加强沙湾区老城沫若大道、金广大道商业街建设,加强五通桥区老城五通大道商业街建设,提高商业建筑档次,向百货商店、精品店、专卖店发展;加强市中区老城内学道街、贤玉堂街、东大街、中和街、滨江路地区餐饮、娱乐、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形成特色商业街。
旧城工业用地调整
旧城范围内的企业全部迁至工业园区,原址改造为绿地或居住区。
旧城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改善绿地分布,增加点状绿地,使绿化渗透到老城区。扩建市中区老城内沿竹公溪两侧带状公园和大桥西街南侧街头绿地,将乐中游乐园改造为城市公园,在沙湾区老城龙山埂新建城市公园,在五通桥区老城茶花路以南新建城市公园。结合道路改造增加街头绿地和广场,增加公共停车场所。结合居住区改造新增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公园,修建小型城市广场、城市步行街等室外活动空间,同时强调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以改善整体空间效果。
1.需水量预测
近期需水量为48万吨/日,中期需水量为64万吨/日,远期需水量为98万吨/日。
2.水源规划
规划地表水系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以及安谷水库作为乐山城区水源。未来随着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可视实际情况将岷江重新纳入供水水源,形成多水源供水。
3.水厂规划
规划关停中心城区现状市中区一水厂、市中区二水厂、苏稽水厂、昌源牛华水厂以及沙湾安谷、详宇水务集中供水设施。
规划保留市中区三水厂(青衣江水厂)、市中供水公司水厂(通江水厂)、昌源五通桥水厂(昌源水厂)、五通桥观斗山水厂(观斗山水厂)、沙湾一水厂。对保留水厂进行扩建,规划近期扩建青衣江水厂至10万吨/日,中期维持10万吨/日规模,远期扩建至15万吨/日规模,预留5公顷预扩建用地,总占地控制为17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由于现状通江水厂无扩建用地,规划对通江水厂进行移址新建,搬迁至竹公溪北侧,近期规模为10万吨/日,中期扩建至15万吨/日,远期维持15万吨/日规模,占地控制为12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近期扩建昌源水厂至4万吨/日,中期扩建至6万吨/日规模,远期扩建至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6公顷,水源取自涌斯江;规划近期扩建观斗山水厂至6万吨/日,中期、远期维持6万吨/日规模,预留4公顷扩建用地,总占地控制为9公顷,水源取自涌斯江;规划近期扩建沙湾一水厂至6万吨/日,中期、远期维持6万吨/日规模,预留3公顷扩建用地,总占地控制为7公顷,水源取自余溪河。
规划在乐贵铁路西侧、大渡河南岸新建一座安谷水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万吨/日,中期扩建至15万吨/日,远期为2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在嘉农和罗汉之间新建一座嘉农水厂,近期规模为4万吨/日中期,远期维持4万吨/日规模,占地控制为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中期在杨湾镇北部新建一座苏稽水厂,规模为5万吨/日,远期扩建至15万吨/日,占地控制9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远期在牟子北部新建一座岷江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控制8公顷,水源取自岷江。
4.再生水利用
规划乐山第三污水处理厂、乐山第二污水处理厂、临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沙湾污水处理厂增加深度处理设施,中水回用供水量分别为,5万吨/日、4万吨/日、3万吨/日和3万吨/日,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占地约为1公顷/(1万吨/日)。
.水质水压规划
饮用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的要求,其它供水水源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给水管网的最不利点压力应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8兆帕的要求。
6.水源保护规划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88-2007),依据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
米,下游不小于100 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划分为一级水源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
米,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得小于200
米划分为二级水源保护区。陆域一级保护区为距河岸纵深50m的陆域范围,陆域二级保护区为沿岸纵深1000m的陆域范围。
7.管网规划
供水区域可分为市中、苏稽、牟子、沙湾、五通桥和安谷临港供水分区,各供水分区供水管网呈环状布置。在第三污水处理厂、临港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沙湾污水处理厂内设置单独对的中水输配水系统,中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8.消防供水规划
规划消防供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承担消防任务的给水管道最小管径为150毫米,规划中心城市道路按规范每隔12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同时在市中老城区、中心城区危险品仓库区域和消防重点防护工业区增设消防水鹤。
现根据城市形态和江河分割将消防区域划分为市中消防区、苏稽消防区、牟子消防区、沙湾消防区、五通桥消防区和安谷领港消防区,确定各区室外消防用水量标准按照:市中消防区3次75升/秒;苏稽消防区2次65升/秒;牟子消防区2次35升/秒;沙湾消防区2次55升/秒;五通桥消防区2次35升/秒;安谷临港消防区2次45升/秒。
1.排水体制规划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老城区在现状截流式合流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完善排水系统,实现分流;新区建设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预测
预测的乐山中心城区近期污水产生量为34.5万吨/日,中期污水产生量为46.6万吨/日,远期污水产生量为73万吨/日。规划近中远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3.污水处理厂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乐山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三污水处理厂和在建的五通桥污水处理厂,规划近期扩建乐山第一污水处理厂规模至10万吨/日,中期维持10万吨/日规模,由于污水输水管穿越景区以及长距离传输的高运行成本,规划远期第一污水处理厂不再处理乐山岷江西岸中心城区污水,远期保留5万吨/日规模,主要服务周围乡镇和大佛景区,占地控制为8公顷,尾水排入岷江;规划近期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规模至6万吨/日,作为近期建成高新区和临港产业园启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中期维持6万吨/日规模,远期扩建至10万吨/日,随着临港园区污水厂的建成使用,中远期更改工艺,主要作为高新区和安谷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占地控制为12公顷(含中水用地),尾水排入岷江;规划近期扩建第三污水处理厂规模至5万吨,中期扩建至10万吨/日,远期扩建至1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8公顷(含中水用地),尾水排入大渡河;规划近期扩建五通桥污水处理厂规模至4万吨/日,中期扩建至6万吨/日,远期扩建至10万吨/日,占地控制10公顷,尾水排入岷江。
规划在牟子南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5万吨/日,中期维持5万吨/日规模,近
、中期主要承接牟子片区的污水,远期扩建至25万吨/日,主要承接牟子片区污水和远期乐山第一污水处理厂关闭转移的污水,占地控制为18公顷,尾水排入岷江;规划在沙湾和嘉农之间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4万吨/日,中期扩建至6万吨/日,远期规模为12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2公顷(含中水用地),尾水排入生态河;规划在冠英南部新建一座临港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4万吨/日,中期扩建至6万吨/日,远期规模为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0公顷(含中水用地),尾水排入岷江。
4.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管网采用分片区支状管网,管网布置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和分期实施的可能,近期注重和现状截污干管的结合,进行分流改造,管道尽量沿规划道路敷设,以利施工维护。污水主管道应尽量避免过河、穿铁路等等工程,污水管道以重力流为主,城市道路下污水管道最小管径DN300,管材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5.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规划
规划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除了沙湾污水处理厂、乐山第一和第二污水处理厂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A标准,其余各污水处理厂可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B标准。
6.雨水排放规划
雨水排水应充分利用城市已有内湿地、自然水道、河岸缓冲带、土壤渗透、天然植被带,以减少工程措施建设量;同时城市内部应注重修复和建设各类自然湿地、水域、植被带等生态功能区域,减少工程设施建设量。按地形划分为排水分区,雨水汇集后分别排入竹公溪、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等。
.电量负荷预测
预测得2015年用电量为85.5亿千瓦时,2020年用电量为142.1亿千瓦时,2030年用电量为248.3亿千瓦时;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为1425MW,2020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368MW,2030年最大用电负荷为4138MW。
2.电源规划
现状乐山中心城区本地电源主要为水电,随着安谷水电站的建成使用,乐山中心城区的电力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心城区用电缺口主要依靠现状南天500kV变通过输入市外电源解决,同时南天500kV变还承担着乐山县市和市外其它地区的供电任务。虽然乐山中心城区处于三江交汇处,水电资源比较丰富,但是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特别是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发,这一区域的用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规划新增500kV变电站建设来解决未来城市发展的电力供应。
3.变电站规划
规划现状辉山镇乐山东500kV变电站按照建设计划进行,近期和中期变电容量为1000MVA远期变电容量为2&1000MVA,为户外式变电型式,占地控制为17公顷;中期规划碧山乡东侧和甘霖东侧分别新建1座500kV变电站,容量分别为750MVA,远期变电容量为2&750MVA,为户外式变电型式,占地控制为15公顷。
规划保留现状范坝、松林、沫水、桥沟、佛光、塘叶和新华变电站,佛光变和塘叶变为在建变电站,维持其建造计划,占地控制为2公顷,其余变电站近远期维持现状变电型式、变电容量和占地规模;规划近期新建冠英、城西、罗汉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采用180MVA,变电型式为户外式,占地控制为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安谷、太平、火炬、绿心、西坝、杨湾、牛石、新云、土主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采用180MVA、120MVA,变电型式为户外式,占地控制为2公顷;远期各220kV变电站达到2或者3台变压器。
规划保留中心城区涉及现状17座110kV变电站,对于其中8座近远期维持现状,近期扩建2座,远期扩建7座;规划近期新建20座110kV变电站,其中1座为现状35kV变升级改建而来,中期新建8座110kV变电站,远期新建6座11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取40MVA或50MVA,最终规模为2-3台变压器。新建110kV变电站变电型式建议采用GIS户内型式,新建110kV变电站占地控制采用0.2公顷。
4.电网规划
规划乐山中心城区从外围至城市中心依次形成500kV网络、200kV环网和110kV环网,由分布于城市的110kV变电站作为主要供电节点。乐山城网电压等级采用220KV、110KV、10KV、380V/220V,逐步取消原有的35KV电压等级。
城区配电网络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网架结构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即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结线,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结线。
5.高压线路保护走廊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2FkV、220kV和110kV架空线路,要求采用大容量、紧凑型、同塔回路的输电线路。规划500kV架空线走廊75m控制,220kV架空线走廊40m控制,110kV架空线走廊25m控制,35kV架空线走廊15m控制,对于现状110kV线路进行合理调整,整合集约化布置,对于现状35kV随着变电站升级,进行撤线整合。
.电信规划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交换机总容量为82.4万门。移动电话普及率近期达到60%,远期达到90%。
规划扩建中心城区现状综合电信枢纽局和综合电信局,对长途交换机容量和本地交换机容量进行扩容,增加各项通信传输设备容量,预留好扩建用地;规划中心城区近期新建通江和临港综合电信局,交换机容量皆为10万门,占地控制皆为0.8公顷;规划近期扩建嘉农、西坝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4万门和5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4公顷和0.5公顷;规划中期扩建牟子、苏稽、车子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6万门、5万门和10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6公顷、0.5公顷和0.8公顷;规划远期新建青江、罗汉南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为6万门和1万门,占地控制0.6公顷和0.2公顷;规划远期扩建杨湾、碧山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2万门和2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25公顷和0.25公顷。
路由应符合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一致,近期需要和现状相结合,尽可能使路由能长期、安全地使用。建成区尽量保留现状电信管道,结合需求增长对现状管道进行扩容和整改。在新规划地区按照人口、用地性质、用地规模等进行电信业务量预测,以及综合发展需求来确定管孔数量。电信集约管道沿规划道路铺设在人行道下,各管道之间应相互连通形成网络。
2.邮政规划
规划近期在蟠龙片区新建1座邮件处理中心,占地控制为0.5公顷。规划近期新建蟠龙、水口、车子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规划中期新建罗汉、绵竹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远期新建杨湾、牟子南、碧山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
规划近期新建柏杨坝、通江、冠英、沫东、绵竹、牟子南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规划青江、碧山、苏稽和临港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远期新建峨眉河、教育园区、蟠龙、安谷、西坝、机场和景区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
3.广播电视规划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中心城区有线电视总端口数为120万端口。。
规划近期新建1处乐山临港有线电视前端,完善HFC网络架构,将乐山中心城区市中市中广电公司中心机房总前端、广电中心分前端、肖坝分前端同沙湾、五通各网络前端、乐山临港前端相互连接,形成前端机房之间的环形网络结构。
4.通信管线综合规划
规划建议设置单一的通信管线综合管沟。对于直埋敷设段,规划预留国防、移动、联通等地下光缆通信管道。通信管线综合规划应统筹考虑各项通信事业的发展,主要是近、中期规划,但考虑远期发展的一定余地。有线电视中心及其分前端(机房)、移动通信交换局等其他网络公司中心节点(分前端)接入上述基本核心主干网(骨干)环形网的一段路由管孔数按实际需求计算。
1.气源规划
规划以天然气作为中心城区主要气源。
规划近期推进仁寿—乐山天然气主管线境外输入连接点,不新增其它境外输入线路。规划远期引入新的境外天然气输入主干管,未来增加乐山天然气输入主干管同十堰—东阳西气东输二线支线的联系。
2.用气量预测
预测得近期2015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6.33亿立方米,中期2020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7.78亿立方米,远期2030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9.82亿立方米。
3.燃气设施规划
规划近期新建乐山港天然气门站,管线接自金沙线,占地控制为0.3公顷;规划近期新建罗汉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嘉农站,占地控制0.2公顷;近期新建1座绿心天然气储配站气源接自金马线,储罐容积为20万立方米,占地控制为4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西坝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犍线,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绵竹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悦来输气站,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苏稽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绵竹天然气门站,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远期新建牟子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马线,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远期新建冠英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犍线,占地控制0.2公顷。
规划扩建金山、金粟输气站;规划近期新建大渡河东输气站,中期新建一座悦来输气站。
4.燃气管网规划
规划远期形城主要由仁乐干线、威五干线双气源供应,其他境外输气线路补充供气的气源格局。规划延伸金马线,从乐山站出现连接至甘霖阀室站;规划拓展金沙线蔡金至高新区支线,新增至乐山港的支线,同时新增大渡河东阀室节点;规划拓展金犍线的金输气站至西坝阀室支线,新增西坝、冠英天然气门站节点,形成金粟至冠英支线;规划在悦来镇设悦来输气站,接线自仁乐线井研至黄土支线,并从悦来输气站延伸管线至绵竹站,为中心城区提供新的气源。
城区天然气输配系统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中压管道压力0.4MPa。高压天然气经门站降压后进入城区中压供气管网,经管网把燃气输送至调压站调为低压,再经低压管网送至各用户,部分高层或者设置独立降压调压设备困难地段可独立设置楼宇调压设备。
1.生活垃圾量预测
预测得近期垃圾产生量为800吨/日,中期生活垃圾生产量为1000吨/日,远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80吨/日。
2.环卫机构
规划期末城区应配备环卫职工不少于2600人,应规划职工休息点130处规划设置1个环境卫生管理站,管理站用地面积平方米,内驻环境卫生监察大队。至规划期末应配备325辆。
3.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4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居住用地公厕设置密度为3-5座/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公厕设置密度为4-11座/平方公里,工业仓储用地公厕设置密度为1-2座/平方公里。
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公共场所应设置废物箱。设置间隔满足: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米。
4.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至203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保有12座中型垃圾转运站,每座转运能力为140吨/日,占地控制为0.3公顷。
利用现状码头设施在大渡河北岸斑竹湾段规划一处垃圾码头,对城区水上垃圾进行收运,所需停泊岸线为106米,规划垃圾码头用地为2200平方米。
规划关停金粟镇垃圾焚烧厂,近期保留现状凌云乡垃圾填埋场,并规划结合凌云乡垃圾填埋场新建1座垃圾堆肥厂,近期规模为200吨/日,远期规模为500吨/日,占地为5公顷;规划近期保留太平垃圾填埋场扩大规模至200吨/日处理量;规划近期在金粟镇新建1座垃圾填埋场,占地为20公顷,日处理规模为200吨/日,计划使用年限为10年。
规划远期关停太平垃圾填埋场、金粟垃圾填埋场,规划远期在临江镇西侧重新选址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规模为300吨/日,占地规模约为25公顷。规划中期在凌云乡东侧与迎阳乡之间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资源化利用,规划日处理规模为800吨/日,占地为8公顷。规划远期保留凌云乡垃圾填埋场,进行必要的扩建,远期占地为30公顷,主要用于填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灰渣以及难处理垃圾。规划近期在凌云生活垃圾填埋场附近建一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将全市的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分类处置。其中医疗垃圾运输至垃圾焚烧发电厂专门锅炉集中焚烧或作其他无害化处理,工业危险固体废弃物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减少和消除危险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1.防洪防涝标准
乐山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防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重现期。对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沿岸进行防洪堤规划,规划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年一遇。
2.防洪规划
对现状中心城区防洪提进行加固,规划对大渡河、岷江、青衣江沿岸大堤进行抬高扩建,规划各江河沿岸堤顶高程按100年一遇洪水位加高1.5米,堤顶宽4米。规划乐山港区防洪堤结合港口岸线,保证港口陆地主要作业区100年一遇重现期防护标准。
3.防涝规划
在低洼处设立排涝泵站,将雨水径流就近排入河沟或蓄水湖塘。其它易涝地段,通过竖向地面标高调整,新铺设排水管道及疏通原排水管道,以达到除涝之目的。充分保护、新建和利用城市中的湿地、自然水道、河岸缓冲带、土壤渗透、天然植被带,进行有效的城市治涝。
根据GB《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乐山市城市抗震设防标准是7度。城市供水、排水、交通、通信、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消防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按照8度标准设防。
规划设置市级抗震指挥中心一个,结合规划的行政中心一起设置。结合广场、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的建设,规划应急避难场所。道路两侧建筑高度须与建筑线宽度相适应,以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度。将中心城市内的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就地疏散场地。
规划分别在碧山乡南侧和临港产业园区南部新建一处危险品仓库,在下风向除设置防风设施。规划将各危险品仓库、天然气储配站、乐山港校场一带等区域列为消防重点区域。
规划保留现状乐山特勤消防站,并进行远期扩建,主要作为乐山消防支队办公及管理,并且在站内配备1个中队负责辖区内灭火救援任务;规划建设2座特勤消防站,占地控制0.5公顷,位于沙湾和五通桥片区,主要负责管理各个片区的消防站,并且站内下辖消防支队负责辖区灭火救援任务。
规划对现状6座普通消防站进行升级改造,除乐山大佛景区消防救援站外,其余现状消防站在规划区末均达到一级普通消防站及以上。规划新建23座一级普通消防站,每座占地0.4公顷,同时在临港产业园区新建1座水上消防站。
消防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径不应小于150毫米,布置于城市主要道路上的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依托城市主、次干道及其支路,消防通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低于4米,以保证消防车通道的畅通,主要消防通道间距不应大于160米。危险品主要沿城市外围道路进行运输,一般不得穿越城市建成区。
确定战时留城人口的比例为30%,人均占有人防工程1.2平方米,则城区人防工程面积远期应达到50.4万平方米。人员掩蔽工程规模按1.2平方米/人掩蔽面积确定。
结合高层建筑建设,新建十层以上(含十层)或基础埋置深度达三米以上(含三米)的十层以下民用建筑,要修建与地面建筑底层相等面积的防空地下室。
保留现状位于老宵顶的市基本指挥中心,另在青江片区新建一处市预备指挥中心;按城市各片区设置区指挥部。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
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其它地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地表水水质逐步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回用率达到20%。
确保各类噪声功能区昼、夜间声级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规定。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1.大气环境功能区
大气环境质量需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其中风景名胜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其余地区均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执行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对应的标准执行。自然保护区执行&#8544;类标准;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执行&#8545;类标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执行&#8546;类标准;渔业用水区执行&#8546;类标准;工业用水区执行&#8547;类标准;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8547;类标准;农业用水区执行&#8548;类标准。
规划中心城区大渡河和青衣江主要执行II类标准,岷江执行III类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
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噪声环境特点,将城区按其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0类标准适用区域:疗养区、高级宾馆和别墅区。
1类标准适用区域: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集中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3类标准适用区域: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两侧区域。
具体的噪声功能分区依据城市总体用地布局划定。
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在产业结构政策上,严格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整治污染企业,在城市布局上调整用地结构,项目必须科学选址;改善道路和交通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加强管理和监督,限时施工等措施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搞好通路和城市区域绿化,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影响。
2.水污染治理措施
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实行流域综合整治;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对水环境敏感区实行保护性开发;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对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行停产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再生利用统筹考虑。
3.噪声控制措施
严禁安装、使用高音喇叭,控制机动车排气筒噪声,限制车辆鸣笛;在道路两侧设立绿化带,同时交通干线两侧应避免建设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加强机动车噪声检测。
划分城市区域噪声标准适用区;建设噪声达标小区;工业噪声,应根据功能区划分,将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居民区和商业区。加强停车场建设,加强车辆疏导,严格控制经营性声源;对于施工噪声,限制施工作业时间,采取有效的减噪和防噪措施。
4.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结合规划新建垃圾处理厂,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完善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垃圾处理网络,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综合利用处理后,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和卫生填埋。
第一百一十四条 城市建设控制线
乐山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实施“五线”控制,即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紫线。具体管理要求按《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对支路以外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道路交叉口、城市广场、社会机动车停车场等用地范围的边界线,以及铁路等交通设施的边界线及必要的安全防护范围实施红线控制。
对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等城市各类绿地范围实施绿线控制。
对河流的堤防工程边线外20米实施蓝线控制。
对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城市供水、排水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防洪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设施以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黄线控制。
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实施紫线控制。
城市用地使用强度控制如下表:
主要功能区开发强度控制表
第一百一十六条 近期建设目标和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成渝西南中心、新兴产业基地、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把乐山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城市、商贸中心和工业基地。
近期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乐山港及临港产业区、建设乐山高铁站前区域、建设苏稽次中心,建设峨眉河田园度假小镇和都市农业产业,扩建,积极推进制造业经济区建设,同时加强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各城市组团功能,落实近期建设项目,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为乐山未来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百一十七条 近期用地布局
1. 居住用地规划
商务经济区:近期居住用地建设主要集中在棉竹、青江、牟子、苏籍片区。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疏解老城区的人口。
制造业经济区:加快沙湾老城区居住用地改造力度,同时做好沫东、嘉农、水口片区内居住生活用地建设。
临港经济区:重点建设冠英生活配套区,为临港产业服务。
结合居住用地的拓展建设中、小学,满足居民需要。
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行政办公用地:近期重点推动老城区行政办公单位的改造,在苏稽南侧建设市中区新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重点建设青江临高铁站的商务金融中心,建设棉竹商贸市场区,在苏稽建设商业次中心和旅游会展服务设施,结合冠英镇建设临港商业服务设施,继续完善老城区商业设施。
文化娱乐用地:结合城市主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发展文化娱乐用地,加强苏稽地区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结合慢城和大佛景区外围地区建设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设施。加强居住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医疗设施用地: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迁建苏稽片区。整体搬迁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教育科研用地:在苏稽继续建设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3. 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加大力度进行临港产业区、乐山高新区、水口和嘉农制造业产业区的建设,以园区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近期主要结合乐山高铁站、乐山港区建设仓储用地。
4. 近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近期对外交通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绕城高速东段、乐自高速公路、乐汉高速公路、乐雅高速公路、乐峨高速公路,做好城市道路与对外交通建设的衔接工作。
(2)近期城市交通建设规划
加强乐山中心城区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设乐北快速路、乐五快速路、五沙快速路、乐沙快速路、嘉港快速路、峨沙快速路、沙港快速路等快速路。结合城市片区的发展,建设柏杨路、通江路等城市主干道等各级城市道路。
近期快速路建设一览表
乐北快速路
乐五快速路---通往峨眉山市
乐五快速路
乐北快速路---五沙快速路
五沙快速路
乐沙快速路---绕城高速公路
乐沙快速路
乐峨快速路---峨沙快速路
嘉港快速路
乐沙快速路---安港大道
峨沙快速路
乐沙快速路---通往峨眉山市
沙港快速路
五沙快速路---乐五快速路
近期主干道建设一览表
南北大道-蟠龙路
岷江西路-乐五快速路
北通路-龙游路
成乐快速路---柏杨西路
龙牟大道-柏杨西路
龙牟大道以北
西侧外围-龙牟路西端
快速路---杨湾南路
杨湾南路-乐峨路
乐峨路-谷北路
谷北路-港南三路
港南三路-进港大道
进港大道-石坝大道
五沙快速路-建设路
乐沙快速路-铜河西路
乐高大道-进港大道
安港大道-进港大道
安港大道-进港大道
乐自高度公路-五沙快速路
S305-乐五快速路
岷江大道-交通路
快速路-花盐街
花盐街-建设路
文化街-G213
文化街南段-G213
嘉港快速路-五沙快速路
谷车路-乐自高速公路
乐汉高速公路-石坝大道
安南大道-嘉港快速路
嘉港快速路-五沙快速路
五沙快速路-石福路
安西大道-五沙快速路
安西大道-建业大道
安北大道-通往乐山大佛景区
和平街-安南大道
建业大道-安西大道
安西大道---临江北路
安西大道-苏安大道南段
苏安大道南段-临江北路
岷江大道北-岷江大道南
乐北快速路-苏安大道
苏安大道北段-青衣江路
通往峨眉山市-绵青大道
苏安大道-成乐快速路
通往夹江县-绵通路
绵通路-现状主干道
长青路-水口西路
水口西路-乐沙快速路
乐沙快速路-苏沙路
乐沙快速路-苏沙路
大件北路-人民南路
绵青大道-南北大道
龙青路-白燕路
龙游路-龙青路
尤埂路---乐汉高速公路
峨沙快速路-龚电大道
龚电大道-南陵街
沫若大道南段-环城路
环城路-通往葫芦镇方向
五沙快速路-至马边方向
龙游路-乐五快速路
5. 近期绿地系统规划
近期对乐山中心城区周边的河流进行环境整治,适当拓宽疏浚。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新的城市公园,加强滨河绿地和景观塑造,初步形成滨河景观带,推进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棉竹公园、滨江公园、世纪公园、五通公园、沙湾公园等。
6. 近期市政设施规划
扩建青衣江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移址新建通江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扩建昌源水厂,规模为6万吨/日;扩建观斗山水厂,规模为4万吨/日;新建安谷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扩建沙湾水厂,规模为6万吨/日;新建嘉农水厂,规模为4万吨/日。
扩建乐山第一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吨/日;扩建乐山第二污水处理厂,规模为6万吨/日;扩建乐山第三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万吨/日;新建牟子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万吨/日;新建沙湾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万吨/日;扩建五通桥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万吨/日;新建临港园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6万吨/日。
建设乐山东500kV变电站,容量1000MVA;扩建佛光220kV变,容量为2&150MVA;新建塘叶、冠英、城西、罗汉220kV变,容量皆为180MVA。扩建车子110kV变,容量为2&50MVA;扩建嘉农、苏稽110kV变,容量皆为2&40MVA;新建绵竹、牟子北、牟子中、青江、苏北、苏中、草堂、水口1、水口2、冠英1、冠英2、冠英3、英雄1、英雄2、高山、西坝1、竹公溪110kV变,容量皆为50MVA;新建伏兴园、燕山、肖坝110kV变,容量皆为2&50MVA;新建杨湾110kV变,容量为40MVA。
新建通江和临港综合电信局,容量皆为10万门;扩建嘉农、戏班一般电信局,容量分别为4万门和5万门。新建蟠龙、水口、车子3座邮政支局,新建柏杨坝、通江、冠英、沫东、绵竹、牟子南6处邮政所。新建1处乐山领港有线电视前端。
新建大渡河东输气站;新建乐山港、罗汉天燃气门站,接自金沙线;新建绿心天然气储配站,储罐容量为20万立方米。
压缩整合现状垃圾转运站,保留3座,新建3座垃圾转运站,每座转运规模约140吨/日左右;新建1处水上环卫设施;新建垃圾堆肥厂,规模为200吨/日;新建扩建太平垃圾填埋场,规模为200吨/日;新建金粟镇垃圾填埋场,规模为200吨/日。
扩建4座消防站,新建7座一级普通消防站,新建1座水上消防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街区改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