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科学探究数学集体教学中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包括原则,实施要点,指导的策略

第一章内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一章内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11辽宁教育学复习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1辽宁教育学复习要点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课题负责人:
学校单位:
浪花幼儿园
课题组成员:
预计最终成果:
科研论文、活动案例集
预计完成时间:
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策略研究报告
编辑:张金青?浪花幼儿园
点击:7551
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策略研究报告
张金青课题组
摘要: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能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因为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幼儿思维的起点。只有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中从细节入手,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在数学活动的优化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幼儿数学活动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研究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教师提问的时机、对象、内容、方式等。提炼形成能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操作要点,以及教师提问策略对于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作用及其效果,验证该策略在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普遍性、适用性和推广性。通过研究,探索提炼出幼儿园优化数学活动过程,促进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策略及操作要点,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积极改变。
关键词:幼儿园& 数学活动&& 有效教学&& 有效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而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化的重要方法,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积极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幼儿思考,又能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什么是积极有效的提问呢?它是指教师根据集体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集体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欲望,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幼儿各种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发展的提问。
那么在日常的活动设计中,该如何设计问题,让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更精彩,更能促使幼儿思维活跃,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尤其对于数学活动来说,数学由于它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对以具体形象思维及直接兴趣为主要方式的幼儿来讲难以直接唤起他们的兴趣。同时,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将数学教育集中定位于让幼儿如何去记住知识、掌握技能,容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被幼儿所接受,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理解,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从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失效。
因此,教师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从提问入手,提高有效教学是一项十分必要的研究项目。只有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中从细节入手,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在数学活动的优化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情况介绍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教师提问策略对于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作用及其效果,提炼能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操作要点,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积极改变,优化幼儿园的数学活动。
(二)研究内容
1.观察分析幼儿数学活动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
2.研究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教师提问的时机、对象、内容、方式等。提炼形成能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操作要点。
3.研究教师提问策略对于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作用及其效果,验证该策略在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普遍性、适用性和推广性。
(三)研究对象:浪花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
(四)研究时间:2009年1月――2010年6月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在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中的实录与分析,开展研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梳理提问策略及操作要点。
2.观察调查法:对幼儿在集体数学活动中的行为、状态等进行观察调查,验证教师提问有效性。
3.经验总结法:根据自己或学科带头人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性地分析和判断自己的教学效果。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运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借鉴创新。
5.案例研究法:对实践中的数学集体活动进行案例剖析,分析实施效果,提炼提问策略。
(六)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调查申报阶段& 时间:2009年1月――2009年2月
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初步明确专题的理论支撑点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幼儿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促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观察分析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后的行为表现,写好观察记录,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寻找其规律性及特点,初步拟订研究的实践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 时间: 2009年3月――2009年12月
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以研究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有效教学为核心,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切实优化幼儿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和操作要点,通过案例检验支持策略的有效性和作用、效果。
第三阶段:调整验证阶段& 时间:& 2010年1月――2010年5月&
对前阶段的实践结果进行再一轮的实践验证,验证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对验证的结果与上一轮进行比对,梳理有效经验和操作要点。
第四阶段:总结申报阶段& 时间:2010年6月
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
撰写论文、结题报告,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包装、整理,完成成果申报。
三、研究的结果
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能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因为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幼儿思维的起点。在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契机,就要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引领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一)夯实理论知识,分析影响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教师提问的原因及特点
当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提问是“构成认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幼儿的理解能力之内,能产生矛盾、提出反驳和需要认知转换的问题可能会对幼儿的思维和学习产生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提问能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培养幼儿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水平,促使智慧活动内化。国外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在初步明确课题的理论支撑点,完成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有效教学的理论构建后,集中学习了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收集资料等方式,并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分析交流寻找出影响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教师提问的原因及特点。
1. 数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自然不能对教师的提问有积极地回应了。
2.提问不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高于幼儿知识水平的提问,孩子无从回答,而低于幼儿能力的提问,孩子又兴趣不浓。
3.提问缺乏针对性和推进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提出的问题就像无轨电车,想到什么问什么,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4. 提问的手段、方式单一,模式化现象较重。提问时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开放性等问题比例太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或答案集中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跃,这些问题对绝大多数幼儿来说没有多少探究价值,不需要经过思维加工便能得到答案,幼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5.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的提问模式模式进行,绝少有幼儿提问,这种方式最明显的弊端是不利于幼儿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降低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二)开展实践研讨,积累相关经验,提炼形成能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操作要点
&& 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渐改变老师的教学思想继而转化为老师的教学行动。因此,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我们还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总结提炼出能提高幼儿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操作要点。
1.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走进教材内容,将学习内容变成孩子游戏性的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幼儿参与对话的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只有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孩子真正的自主活动,教学活动才会充满活力与激情。
如:小班计算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有:(1)在喜羊羊智胜灰太狼的情景活动中,尝试正确数数,不多数、不漏数,并比较数量的多少。(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学习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
环节一,让幼儿在不受物体大小干扰的情况下比较羊群的多少。采用了设置情景,观看多媒体画面,即情景学习法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开始部分设置了情景:小动物们和我们一样,找到了不怕冷的好办法。那就是到草地上去锻炼身体!请幼儿观察谁来了?随即草地上出现了孩子们熟悉的羊弟弟与羊妹妹们,请幼儿比较羊弟弟与羊妹妹的数量。通过比较多少,练习数数。在此环节运用电脑课件,利用画面,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使孩子们兴趣盎然。
环节二通过寻找躲藏在羊群里的灰太狼,初步了解认准一点数的数数方法。采用了在观察中学习即观察法:让孩子先自由观察,再由教师带领逐一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发现看上去多不一定正确,只有仔细的一个一个数才是最好的办法。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环节三让幼儿寻找抓住灰太狼的路径,复习巩固运用认准一点数的方法。在此环节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幼儿印象,运用的是操作法: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教学必不可少。本次活动采用的是游戏法,始终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贯穿其中。在本次活动中,用了比比羊弟弟与羊妹妹的数量,帮助小羊发现灰太狼,及寻找抓住灰太狼的路径等游戏,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尝试正确数数,不多数、不漏数,并比较数量的多少,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小班的实践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与热烈追捧,活动的效果相当好。这就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运用了以上的策略,考虑到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需要直接感知事物才能获得相关经验与认知,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就是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同时考虑到幼儿喜欢小动物,常常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特别对现在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情有独钟。教师就是抓住了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载体,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数数的乐趣。由于此活动尊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学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走进教材内容的,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来激发幼儿参与对话的兴趣。同时制作了多媒体来展现作品,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的欲望,并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注意教师提问的对象、内容,唤起幼儿已有经验促进师幼对话,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3―6岁幼儿的活动,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幼儿,开始部分的提问越应该要单刀直入,注重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孩子更快投入到活动的情节中来,从而才能使幼儿更有主动性的参与师幼对话。
案例一:中班数学活动《年月日》在活动的导入部分,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多媒体上出现了慢慢长大的幼儿。
看完录像,教师提问:“跟着录象中的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一共经过了几年?”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五年”
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这五年里学会了什么本领?现在的你们都有些什么本领了?”
“这五年里学会了吃饭、讲话,现在我能自己吃饭、穿衣。”“这五年里学会了走路,现在的我不仅会走路还会跑步、做游戏。”“这五年里学会了说话,现在的我会唱歌、画画。”“……”
在观看多媒体帮助幼儿回忆的基础上,教师单刀直入的提问,激发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感受随着年份的增长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孩子们很容易地、自然地投入到活动的情景中来,参与师幼对话。
案例二:小班数学活动《小动物的新家》,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老师单刀直入“动物王国里造了许多新房子,可漂亮啦,你们想去参观参观吗?”
随即画面上就出现色彩鲜明的动物新村,孩子们自发的边鼓掌边夸赞道:“好漂亮哦!”
于是老师直接抛出了重点提问:“这么多的房子,它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一语激起千层浪“这些房子的颜色不同,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绿色的新房。”“这些房子不一样,有高高的房子,还有矮矮的房子。”“这些房子窗户的颜色不一样,有红的、黄的、蓝的、白的还有紫色的。”“……”
活动开始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色彩鲜明的动物新村,这一漂亮的画面一下子将孩子的注意吸引住了。孩子们自发的鼓起了掌,并有幼儿禁不住夸奖起来,孩子很快投入到活动的情节中来,很好的激起了幼儿参与对话的欲望。所以当老师请幼儿比较这些房子的不同点时,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运用已有经验主动参与对话。
3.注重多样化的提问手段、提问方式与提问时机,激发幼儿开展对话,从而保证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
(1)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陈述性提问能帮助幼儿通过回忆来理解、获得知识
陈述性知识学习分知识的获得和提取两个方面。前者是学的一面,后者是用的一面。通俗地说,获得可以看作“记住”;提取可以看作“想起来”、回忆出来。在解决重点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帮助幼儿记忆、理解。
案例三:在小班活动《生日舞会》的第二环节兔姐姐提出参加舞会的要求,老师故意降低语调,在关键词上放慢语速加重语气“兔姐姐要过4岁生日,它想开个生日舞会,我们来听它是怎么说的,你们可要仔细听!”而当画面上的兔姐姐提完参加舞会的要求,老师就采用面向集体的、陈述性提问“你们听清楚了吗?兔姐姐说了什么?”
孩子们专注的倾听后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道“请和数字4有关系的朋友参加舞会”“我今天过四岁生日,请与数字4有关的朋友参加舞会”“数字4有关的朋友能参加舞会。”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将直接影响着后面问题的解决。于是老师就是采用了陈述性提问,很好的帮助幼儿通过回忆来理解、记忆。
(2)当幼儿不能回应你的提问时,教师利用辅助提问来提示幼儿思维的方向,让幼儿的思维得到“点拨”, 激起幼儿对话的愿望
以辅助小提问来引导幼儿,不仅能使幼儿拓展思路而且可以增强了师幼互动的效果,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学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案例四:小班活动《生日舞会》在帮助小蝴蝶解决问题时,
当多媒体上的小蝴蝶请求说“我很想参加小兔的舞会,可是我找不出我与数子4有什么关系请你们帮帮我吧!”
老师急切的说道“那我们快帮帮蝴蝶呀,找找它什么地方和4有关系?”
孩子们有些茫然,于是老师接着问道:“它身上有什么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的?”
在老师的点拨后,有幼儿开始有了答案:“小蝴蝶我帮你找到了4个红色的五角星花纹。”又有孩子说道:“小蝴蝶,你有4个翅膀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小蝴蝶的身体上有4条黑色花纹。”
在几名幼儿的回答之后,孩子们似乎又有些黔驴技穷了,于是老师接着提示:“还有没有可以合起来后,用数字4表示的地方呢?”
幼儿得到了启示“小蝴蝶你身上有两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绿色的三角形,放在一起就是4个三角形。”
老师赞许的点点头:“真棒!”
这下子孩子的思维得到了点拨,越找越起劲。 “小蝴蝶身上有两个大的蓝色方形,两个小的黑色方形,就是4个方形,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
由于这里要求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图案的疏密干扰,找出蝴蝶身上与4有关的地方,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运用了辅助提问“它身上有什么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的?”“还有没有可以合起来后,用数字4表示的地方呢?”帮助幼儿拓展了思路。
(3)在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时,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放性的提问,能让幼儿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可以激发幼儿的联想,使幼儿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发展了幼儿的求新、求异的思辨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五:同样在小班活动《生日舞会》帮助小鸭满足舞会条件时,教师采用的是开放性提问:“只有一只小鸭,但他也很想参加舞会,你有什么好办法?”
有孩子马上想到了,在小鸭身上找与数字4有关的地方,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又想到了请小鸟来帮忙的方法,提议“再请几只小鸭来帮忙。”
又有一个孩子想到“可以采4朵小花送给兔姐姐。”
&“买4根棒棒糖送给兔姐姐。”“带4个玩具去参加舞会。”“开一辆小汽车去,汽车上有4个轮子。”“在小鸭身上贴4张粘纸。”……
教师的一个问题,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发展了幼儿创造性的思维。
(4)当幼儿的回答不够深入时,适时的追问,有助于幼儿经验的丰富与拓展
问题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提问量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反应即时调整,围绕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追问。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要善于通过追问让孩子把行为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
案例六:小班活动《生日舞会》在帮助三只小鸟参加舞会时,老师采用追问的方式:“这群小鸟能参加舞会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
马上有孩子想到“可以再请一只小鸟来参加,就符合与数字4有关的条件了。”老师边听边赞同的点点头“我们可以试试看。”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起劲地对着屏幕大声喊道:“小鸟小鸟快来呀?”“小鸟小鸟快来呀?”
这时屏幕上立刻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孩子们高兴极了。
案例七:在帮助一只小鸭去参加舞会时,幼儿也是先想到可以再去请几只小鸭来参加,这是老师及时追问“那,再请几只小鸭,才可以参加舞会呢?”
孩子补充道“有一只小鸭,再请3小鸭就可以了。”
老师及时肯定“这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再来试试看。”
孩子们对着多媒体喊道“小鸭小鸭快来呀。”
可是画面上并没有变化,于是教师解释道:“看来其他小鸭都忙着练游泳的本领,没空来帮忙。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让小鸭变成与数字4有关。”
思考了片刻后有一个孩子想到“可以采4朵小花送给兔姐姐。”
老师肯定的抱了抱她“真棒,这是一个好办法。”
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买4根棒棒糖送给兔姐姐。”“带4个玩具去参加舞会。”“开一辆小汽车去,汽车上有4个轮子。”“在小鸭身上贴4张粘纸。”……
在老师有效地追问下,孩子们思路被打开了,一下子冒出来很多的答案,孩子的经验得到了拓展与丰富。
(5)在环节的结束部分,采用梳理式提问可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要避免问题过多、过滥,问题太浅,缺少思维空间等,提问的密度、难度、坡度、时机等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力求通过巧妙的提问激活课堂,发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魅力。
采用梳理式的提问的方法,边启发,边分析,边归纳,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让幼儿自己归纳、自己总结,创设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这类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揭示学习目标,引导幼儿学会思考问题,把握和理解主要内容,培养幼儿分析、概括能力。
案例八:小班《晴天和雨天》,在活动第二环节初步感知交集,引导幼儿找到晴天与雨天共同的家时,就采用了梳理式的提问方式,先提出疑问:“伞”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怎么晴天、雨天都有?然后是:伞晴天、雨天都要用,放哪里大家都可以用?
教师的一句提问,让幼儿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幼儿梳理找出最合理的答案。围绕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展开,训练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把“教师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幼儿主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4.提问要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要突出关键、重点,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才能提高、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部分的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紧扣教学重点提问便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紧扣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可以改变教学活动中胡子眉毛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克服满堂问的缺点,切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案例九:小班教学活动《小园丁》环节二:知道有规律的排列,既整齐又漂亮
重点提问:1)园丁在种花、种树时有些什么秘密?追问:什么秘密呢?看看这排树,大大小小一样吗?
幼儿:一棵大、一棵小。(出示规律卡)
幼儿:我看到了花是一朵红、一朵蓝,一朵红一朵蓝排的。
重点提问:2)排序图卡告诉我们要怎么排?有小花排错了吗?
幼儿:一朵大一朵小
幼儿:颖颖的小花排错了,她的前面是雯雯,雯雯手里也是小花,她应该排在大花的后面。
幼儿:一朵红一朵蓝
环节三: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排序
重点提问:1)如果你是小园丁,你能想出更好的不同的方法来种花吗?你是怎么种的?2)谁种花的规律和他不同?
幼儿:我是两朵红两朵黄有规律的种。
幼儿:我种的是一朵蓝两朵红。
幼儿:我的是一朵红一朵蓝一朵黄。
第二及第三环节中的提问都是围绕目标的提问,问题的提出就是让幼儿了解不管怎么排,只要有规律就会既整齐有漂亮。在此过程中,抓在重点上,问在关键上,练在实处上,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四、研究效果
(一)教师数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地发生着良性转变
每个月我们都要进行一到两次的研讨实践活动。在每次实践活动以后,我们及时围绕本次专题目标,结合自评与他评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指向性明确的点评克服了以往泛泛而谈与空洞,从而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现简单的利用一次活动加以说明:
如:大家在观摩了小班活动《小动物的新家》后,立即各抒己见进行现场教研。
首先是执教者的自评:本班幼儿经过托班一年的接触、交往,孩子们之间早就其乐融融有了许多好朋友。一次自由活动时,听到豪豪与乐乐在讨论谁家住得高,“我家住在6楼。”“我家住在2楼?”一会儿就有许多小朋友加入到他俩的讨论中,于是就利用这一热点并结合5以内的序数概念,让幼儿感受并学习生活中序数的多样性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此活动设计游戏性强,内容和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强。活动的环节设计能体现递进性和层次性,始终围绕5以内的序数展开。在活动前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斟酌过提问的设计,但最后游戏活动前要求的交代还可再细致些。
在执教者的反思之后,组员们开始围绕专题争先恐后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点评,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斟酌研究,层层深剥,寻求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佳提问方式。在大家的碰撞中,一节更为成熟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来了。
现场教研结束以后,执教者还必须进行案例反思,总结梳理出相应的提问策略。在此活动中同样也梳理出来两条策略:1.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才能激发幼儿参与对话的兴趣。2.采用多种方式不同手段的提问,注意提问的时机才能使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氛围活跃了,幼儿学习得更为主动积极。
大家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碰撞、磨课以及案例反思中,慢慢提高慢慢发生着良性转变。
(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优化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在3~6岁各个年龄段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论证,认为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能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一改以往的灌输为幼儿的主动参与,孩子们变得更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了,同时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并逐渐养成勤于观察、主动辨别、互助分析、类推验证等等良好的思维习惯,孩子们的思维拓展性更强了,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如:最近的一次中班活动《海宝来我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游戏比赛中拓展幼儿多种数数的方法,请幼儿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判断出横竖交错、多层排列的年糕,以及被盖子遮住一角(三只)的整合水蜜桃的数量。它的难度已经超出了以往中班幼儿的思维能力,然而这些经历了我们教师近两年的实践探索的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的是积极开动脑筋,运用积累的、已有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观察、分析,准确的推断出了它们的正确数量。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在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中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S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p1―40.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教育部:2001,p1―24.
[3]&&&&& 林勇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p62―129& p309―344& p391―503.
[4]&&&&& 张燕 刑利娅 编著.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8.6重印),p1―25 p50―223.
[5]&&&&&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教研室 吴国宾&. 《促进小学数学课堂 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E]. /item.aspx?sid=12&iid=4134.发2009,(08).
[6]&&&&& 王振宇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38―189.
[7]&&&&& [意]蒙台梭利著.任代文等译:《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p2―44& p52―158.
[8]&&&&& [奥]阿德勒著.韦启昌译:《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社,2002,p1―147.
课题组组长:张金青(执笔)
课题组成员:张燕玲 张玉英 秦洁 何明莉 陈岳群 陆萍(大) 黄颖
地址:浪花幼儿园& 宝山区海滨八村6号&& 邮编:200940
邮箱: jinqing_&&&&&&&&&&& 手机:
上海市宝山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电话:86(21) 传真:86(21)
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