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艺雀艺术史论吗?这个机构教的怎么样?考央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考研研究生去艺雀学合适吗?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艺雀的老师都是央美毕业的,深谙学科专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教师们不仅熟悉艺术史的理论知识,还能将复杂的艺术史概念和理论解释清晰易懂地传达给学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首先,要花上一些时间建立一个整体美术史的坐标。以西方美术史为例。最好能先过一下西方通史(主要是欧洲通史。如果对当代艺术感兴趣,那么美国历史也要过一下)。这个领域的书太多。《企鹅欧洲史》固然好,但是这个多卷本大部头啃下来着实不易。篇幅小一点的如Stavrianos的《A Global History 全球通史》亦是经典。或者简要的如贡布里奇《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 世界小史》也可以,帮助你熟悉一下整体的历史脉络。美术“通史”的书籍亦相当多,但并非都好。以下两种是经典,值得好好着力细读:Gombrich 贡布里希《The Story of Art 艺术的故事》。这毋庸置疑是经典。William Fleming 弗莱明《Arts and Ideas 艺术与观念》。这本书的特色是视野开阔:它将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与美术史联系得比较紧密,同时在叙述美术史的同时亦简要评介当时其它的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等。然后,就要切入你所感兴趣的那个具体时期做深入阅读。这需要你对于那个时期的一般历史以及美术史做深入了解。半个多世纪前傅雷先生所译的丹纳 Taine《艺术哲学 Philosophie de L'Art》现在不是最为人重视,但其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尤其是对于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绘画等阶段都有极为深入和独到的见解。如果对博纳尔Bonnard和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着迷,那你就需要仔细研读一下整个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发展历程。相关的书籍也非常多,不一一。即刻想到的这几种,可以读读:Brettell 《Modern Art 1851-1929 现代艺术1651-1929》。有些枯燥,但是好在篇幅不长。条理梳理得很清楚。Gompertz 贡培兹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现代艺术150年》。这部书并非严谨的美术史,但是易读,而且卓有见地。Robert Hughes 《The Shock of The New 新艺术的震撼》。这部书也很好,它并非是常见的编年叙述,而是围绕着一些关键“主题”来展开,从而使你明白不同艺术家之间的精神传承关系。注意,坊间充斥很多“艺术八卦”类的书是不能读的。这些东西,往往出于博流量的初衷,一知半解,虚张声势。弊大于利。切切。做过这两步工作以后,就可以开始对你感兴趣的艺术家做一些深入研究了。我的建议是一个阶段里只选择一个,然后认认真真地去“打通”。如何打通的方法:把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相关的历史背景再过一下。熟悉这个艺术家的传记,可能需要读2-3种。搜集阅读艺术家的笔记、书信、文章等等资料。有一个立体的感受。熟悉这个艺术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了解这个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有哪些师承、受到哪些影响。了解这个艺术家在同时和后世影响了哪些其他艺术家。对于那些艺术家的作品做细致的比较。读一些对于这位艺术家的评论分析文章或专著。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对美术史的学习,光是读书,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传统的课堂学习,注重的是知识、逻辑、思辨,Critical Reasoning。而艺术的学习很不一样。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当然同样需要知识、逻辑。但是这只是艺术学习的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就是我们说的赏鉴力的养成。这需要所谓的“体悟”。要体悟,首先你需要大量地,深入地观看和比较图像资料。如果有几乎,一定要多跑那些大馆。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纽约的大都会(MET)、MoMA、Guggenheim,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FA),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NGA),芝加哥艺术学院(AIC)等等,无论收藏质量还是布展质量,都一流。每次只看一小部分,细细地看。(研究西方艺术史而身在国内就比较吃亏,国内尚无任何博物馆建立了成体系的西方艺术收藏。虽说现在印刷物唾手可得,印刷质量亦今非昔比,但是毕竟和原作大不同,而且国内制作的画册还是有不少色彩偏差问题。)现在从许多欧美大馆可以下载得到海量的数字图像资源,你一定要开始建立自己的图像收藏,以及养成平日里经常观察这些图像的习惯。在学习美术史特别是特定艺术家的时候,选择性地临摹一些作品会极大提高你的观察力和理解水平。不客气地说,对于没有好好训练过的眼睛,画作里面大量的信息,你根本看不见,遑论体会?而许多个小时对着一件画的细致临摹,是培养你观察细节的极佳手段。你如果嫌水粉或者油画颜料麻烦,那么油画棒、彩铅、水墨、或者iPad都可以。画得有多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对细节的观察和分辨能力。千万别小看这样的笨功夫。我的老师潘良桢先生,年逾古稀仍然坚持日课对古代书法经典的临摹。老先生时常教育我们的是要保持对经典作品的敬畏心,以及“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潘先生将这种临摹称作“手读”。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修炼”,你会惊讶于自己不知不觉中的长足进步。最后要注意,读书、读画时一定要做笔记!做笔记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和精炼的过程}
从图像入手学习美术,是大家很熟悉的词,但我喜欢用另一个词代替它——视觉传达,或者“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主要通过听觉去表现和感受;舞蹈是肢体艺术;文学是文字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是以视觉形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艺术门类。如果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话,那么美术史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视觉形象的历史?或者理解为是图像的历史。那么,讲美术史,到底应从图像入手,还是文字入手?“图像入手”跟“文字入手”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浏览一下现在使用的课本,请大家关注每一页的图文面积比例,是不是大概1∶1?如果是其他类书籍,1∶1的图文比真是插图极丰富了。但这是美术史,是介绍视觉图像历史的书,图片还是太少了。注意,我不是说这个课本不好,现在所有的美术史课本都是这样,比如这本,《加德纳艺术通史》,体量大多了,800多页,是美国艺术专业学生学艺术史的课本。你看它的图文面积比例,是不是跟我们的课本差不多?都是1∶1左右。1∶1有问题吗?我觉得有问题,文字占的分量太多,图片占的分量太少。我的理想图文比例是500∶1,图像占500,文字占1。这不是画册吗,哪里是教科书的结构,太荒谬了吧?不荒谬!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把文字变成图像我统计了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课本,从第7章到第13章的6章内容中,介绍了205位艺术家,用了297幅插图。艺术家人数和插图的比例,平均为一个艺术家配1.5张图,这个配图数量够不够?不够。不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莫兰迪几乎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书上这么一句话,老师讲课的时候可能一带而过,学生即使记住,也只是记住一句话,无法唤起相应的视觉图像。但是,学习美术史,学生应该是在大量视觉图像基础上辅助以文字的重点提示,而不是死记一堆无法与图像建立关联的文字。所以,要把文字变成图像。需要多少张图可以把“莫兰迪几乎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变成视觉印象?用两张图来解读这句话,大家的感受明确吗?能不能明确感受到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什么叫明确?我们换个比例,换成5张。为什么5张?因为课本中配图最多的艺术家,一个人配5张。配5张图,对这句话的印象会不会深一些。可我觉得还不够,如果配60张图是什么感觉?第一张是1916年画的,最后一张是1964年画的。莫兰迪出生于1890年,1916年26岁。在20多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画瓶子。什么时候去世的?1964年,莫兰迪画瓶瓶罐罐一直画到去世。其实他一辈子画的瓶子远不止这些,我只是列出了60张而已。你看这60张的阵列,从视觉的角度,是不是对于他“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更加印象深刻?表达一个艺术家的风格、面貌最好的方法是视觉的、图像的,而不是文字的。用一张图够吗?两张够吗?5张够吗?向学生展示他一生的全部作品,才是最直接、生动、深刻的方法,但实际上做不到。那用多少张?在能做到的前提下,30-60张,效果不错。看到莫兰迪画这么多“一样的”瓶瓶罐罐,不用我多说,你就会想,他干嘛要画这些东西?不无聊吗?你如果产生了这个问题,真是特别棒,这正是教师讲莫兰迪时要解释的重要问题,现在由你发自内心地提出来,是不是就有兴趣听教师的讲解了?是不是对美术史产生兴趣了?看图要看高清图第二个问题:欣赏一件作品需要多大的尺寸效果最好?原大,看原件效果最好的。可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绝大多数作品我们都没条件看原作,只能看复制品,那就应该看精度尽可能高的复制品。什么叫做精度尽可能高?比如,这是北方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一位叫布鲁盖尔的画家的一幅画,《尼德兰的寓言》,我只说这幅画的名字,估计大家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然后就翻页过去了。但如果这张画足够大的话,能够看到很多的细节。各位看右下角这个位置,有一个人趴在长桌上,左手勾着面包,右手离另一个面包还差点儿距离,表达了尼德兰的一个寓言——够得着这个面包,够不着那个面包——意译过来是生活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挺好玩的对不对?艺术很有意思,艺术史也很有意思。觉得没意思是没看懂,看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画面太小看不清。课本里的插图,基本上都是身份证大小,根本看不清细节。没有细节,怎么可能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呢?《尼德兰的寓言》这幅画一共表现了100多个寓言。再看一下,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右下方,一个穿绿衣服的人抱着一个桶,桶打翻了,白色的东西撒在外头,这个寓言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懊悔”,但他打翻的不是牛奶,是白粥。画面中间有个老头披着蓝斗篷,后面站着一个穿红连衣裙的女孩子——老夫少妻——老男人一定会被戴绿帽子,只不过人家不是绿帽子,是“蓝斗篷”。看不见细节,哪怕是大师之作,都变得平平淡淡,一翻就过去了,多可惜。这些作品的含义,这些作品的价值,在学生们没有视觉感受的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讲它们的重要性,不是白费功夫吗?所以,我觉得上美术史课,首先让学生读图,一是清晰地看,二是大量地看,有了这样图像的基础,教师再画龙点睛,做一些文字解释,他就能听懂。只要能听懂,他就会感兴趣。因此,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对美术史课不感兴趣,是因为他听不懂,而课程并不深奥,听不懂的原因在于没有基础,没有基础的原因在于没有大量读图,缺乏大量的、系统的、清晰的视觉印象积累。看高清大图才能看到细节,才能够体会到作品趣味。再举个例子:这是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他喜欢表现一种空气的、朦胧的、动态色彩的感觉,很革命性的一个画家,但看他的画总觉得很空洞,没什么内容。是没内容吗?手机上显示这么点儿尺寸,的确看不出啥。但点开它,放大看……这张画画的是英国国会失火,左面大火冲天,如果你看到不但桥上全部都是看热闹的人,近处也都是人。那边的火烧得热闹,这边人山人海看得更热闹。这两部分都能看到的话,这张画既有气氛,又有细节。但如果缩小了,趣味就少了一半。再强调一遍,学美术史的基础是:第一,要看大量的图;第二,要看大张的图,要精度高的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