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沉溺游戏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对此曾经写了这样一句诗:“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而今天这个故事里的人物王刚,他的一生由病痛逝世结尾。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选择了逃避现实,沉溺于网游的虚幻世界。

王刚1980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有着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母亲则是在村子里做些农活,家里并不富裕,王刚的出现,承载了这个家庭很大的希望。

王刚起初确实争气,极为优秀,他小时候是班里的尖子生,升初中时的成绩都是在前三名

升高中时也是进入了重点高中,是人们口中令人艳羡的别家孩子。

然而可能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一些叛逆和鲁莽,高二的时候王刚也叛逆了起来。

那个年代电子游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大街小巷。

同学们每天聊天的话题大多不离拳皇、三国战纪等街机游戏,王刚也随之接触到了电子游戏,并迅速地沉溺其中。

自从接触了电子游戏之后,学校里几乎不见王刚的身影,他旷课、逃学,他去哪了呢?

顺着学校附近的游戏厅找过去,一找一个准。

对王刚来说,相较于每天日复一日枯燥地学习,他在电子游戏里发现了新的乐趣,这让他难以自持。

老师在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多次批评劝诫王刚,然而没有任何成效。

学校最后不得不对王刚进行停学处理,让王刚的父亲王道洪把王刚接回家。

王道洪来到学校,望着王刚,想痛斥却又骂不出口,嘴唇不断地颤抖连带着身子也一起颤抖。

王刚看着父亲失望的眼神,意识到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也走入了歧途。

他这才哭着承诺自己会放弃游戏,重新把落下的学习赶上。

大家见多了那些网瘾少年哭着说会戒网瘾却根本无法把持自己的例子,是不是认为王刚也做不到放弃游戏?

不过,这次王刚做到了自己的承诺,他抑制着自己对游戏的渴望。

重新认真的学习,那些因为游戏落下的课程,他很快的补了上来。

1997年,王刚被武汉化工学院(今武汉工程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录取。

到这时候,王刚的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他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仍然是家里的骄傲。

然而在步入大学之后,一切开始改变了。

大学第一年王刚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不过因为大学宽松的环境,一切都需要自律。

而王刚的自制力并不强,再加上父亲也管不到他,没多久他就又开始玩起了游戏。

起初王刚玩游戏并没有多深的沉迷其中,然而可能是以往被学习和父母压抑了太久。

王刚心里电子游戏的种子肆意生长,他逐渐在游戏的虚幻世界里不可自拔。

王刚又开始了以往在学校里见不到他身影的日子,除了晚上回宿舍睡觉,其他时间只能在网吧里找到他的身影,仿佛游戏才是他的归宿。

他对游戏痴迷到即便大三时挂科了好几门功课他也丝毫不在意。

王刚的这种情况让辅导员感到无力,只好打电话让他的父亲过来。

王道洪又一次因为王刚玩游戏的事情来到学校,这次面对着父亲怒其不争地痛斥,王刚同样承诺自己会痛改前非埋头在学习中。

然而这一次,王刚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等到父亲回去之后,王刚仍然沉溺在网游里。

大四时别的同学为工作面试奔走,或者准备着参加研究生考试,为自己的将来谋一份出路,只有他还是在网游的虚幻世界里沉浸着。

2001年毕业时,王刚因为好几门功课都挂科了,导致他最后没有达到能够拿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要求。

只有一个肄业证,他觉得,“没脸去学校拿,最后也没有要”。

毕业后王刚由于内心愧对父母,并没有将自己没有完成大学学业的事情告知父母,只说一切都好,父母对此也没有什么怀疑。

不久之后王刚告诉父母自己要回去武汉找份工作,王道洪很开心儿子的奋进。

他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五百块钱塞给王刚,希望王刚能够在武汉混出一番模样。

他亲自将王刚送到车站和他告别。

王刚离家那天是2001年8月28日。

王道洪从来没想过,这一别之后,十年的时间他再也没有见过儿子。

在王刚离家之后的十年内,他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任何人都没有他的消息。

王道洪夫妻无数次跑去武汉打听王刚的消息,还贴发过寻人启事。

然而都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王刚这十年发生了什么呢?

王刚在到达武汉之后确实想要寻找一份工作,不过王刚大学的学业都没有完成。

也没有任何证书,这无疑给他的处境增添了难处,他找不到工作。

王刚只好借住在大学校友的宿舍里,父亲给的钱很快就被王刚花光了。

王刚开始向同学借钱,在学校收些旧书卖钱养活自己。

这种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等校友毕业之后王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这时他对未来更加的茫然。

游戏厅和网吧成了他的慰藉,王刚也会找一些兼职做,不过更多时候,他还是泡在网吧里。

幸运的是,王刚后来在一家游戏厅帮忙维修机器,老板每月会给他几百块钱,这让王刚勉强能够养活自己。

这时王刚已经很少在现实世界里出现了。

虽然在现实世界没有了王刚的身影,不过在网络上,王刚却是人们极为推崇的游戏大神。

王刚喜欢玩《三国战纪》,他的技术很好。

于是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些三国战纪游戏的教学视频,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这些粉丝把王刚捧上了天,夸他是“一代宗师”,甚至还有人从外省跑来观摩他玩游戏的手法,王刚内心逐渐地膨胀了起来。

在现实里不断碰壁的王刚,在游戏里和网络上收获了极大的虚荣,这让他更加地沉溺网络游戏。

2006年时,王刚在网吧找到了一份维护电脑的工作,除了每月千元左右的工资外还包吃包住,工作和爱好的完美结合,让他对游戏更加难以舍弃。

2008年《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在网络上开始火爆,网吧里到处都是在玩这个游戏的人。

《地下城与勇士》一改以往的游戏模式,人们能够在游戏里练级。

以此来给装备进行提升,之后可以通过交易将装备等物品转给别人,不少人通过出售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进行挣钱。

王刚一接触这款游戏,就为它深深地着迷,整个人仿佛飞蛾扑火般沦陷其中。

这是在2008年,王刚在接触了《地下城与勇士》之后,将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在这个游戏上。

迅速地成为该游戏的大神玩家,通过售卖游戏装备。

每个月能够赚700多块钱,卖金币能够赚得1000多元,每月能够入账两千元左右。

游戏带来的快乐,交易带来的利益,粉丝带来的虚荣,多重因素诱惑下,王刚彻底地沦陷其中无法自拔。

之后长达几年的时间里,王刚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一直埋头在游戏里练级练装备。

王刚吃饭是通过点外卖,或者在网吧门口有人摆摊卖些炒面炒饭,就去那里买些吃食。

渴了的话,网吧的吧台有售卖矿泉水,困了就在网吧角落的沙发上睡觉。

王刚的生活只局限在那家网吧、那台电脑、那个游戏。

那几年时间,王刚疯狂地练级打装备,他一共有着二十多个游戏账号。

每个账号等级都极高,游戏里角色最高等级为60级,王刚光55级以上的账号就有5个以上。

他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养账号上,不过每个账号要保持装备的更新,刷图,精炼等。

要在上面耗费极大的精力,这使得王刚没有规律的作息及饮食习惯,他的身体开始衰弱起来。

身体的衰弱,使得王刚没办法长时间打游戏,这导致王刚的收入来源断了,他没钱了。

王刚又开始借钱生活,向网友借、向粉丝借,游戏里无比耀眼的他,现实生活里却过得异常的狼狈。

王刚知道自己患病了,是因为他一天当中绝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电脑前,而是在沙发上躺着度过了。

不过他对自己的病不以为意,并不去就医,想着躺着休息休息就好了。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和那个沙发逐渐难分彼此,网吧工作人员帮他买饭买药,他在沙发上一步也不挪动。

王刚在沙发上度过了七个月,直到2011年5月6日。

王刚躺在沙发上虚弱的一动也不能动弹,这种情况让网吧老板担心他在网吧出事,于是报了警。

王刚被武汉的警方送到了救助站,这时王刚已经难以站立了。

呼吸也显得极为困难,医务人员将其安置在床上,给他插上氧气瓶。

因为病情严重,救助站的人也担心王刚会有不测,随即将其送往医院。

想办法通知了王刚远在外地的父母。

十年过去了,王刚的父母头一回知道了儿子的消息,来不及欣喜,就陡然听闻这个噩耗,这让他们难以承受。

这十年里,王刚的父母一次又一次跑去武汉,家里的积蓄都消耗殆尽。

只是想着能够找到一丝有关王刚的消息,却次次杳无音讯。

音讯终于传来,却是王刚已经临近生命尾声的消息。

有人或许想问,十年的时间,王刚就没想过联系自己的父母,就没想过回家看看吗?

其实曾几何时王刚也想联系自己的父母,然而他想了想自己居无定所,整日沉浸在暗无天日的网吧的生活。

倔强的自尊心让他退却,他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失败,知道自己窘迫狼狈的生活。

想拨的号码始终没有拨通,想寄的信也始终没有寄出。

距离上次一别已经过去十年,王道洪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

然而眼前的男子已经不是王道洪记忆里当初的模样,这个男子躺在床上脸色惨白没有丝毫血色。

浑身瘦的骨头好像随时能扎破皮肤突出来,氧气管插在他的鼻腔里。

随着呼吸他的身子剧烈的抽搐,时常还剧烈的咳嗽。

眼前儿子的模样让王道洪夫妻一瞬间变得无比苍老,他们将儿子接回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给王刚进行了一个检查,检查结果却是一纸病危通知书。

根据病情诊断报告,王刚的肺部已经损毁成了丝瓜状,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救他。

即便是想让王刚的生命多维持一段时间王道洪夫妻都难以做到。

因为他们此前不断前往武汉寻找儿子的下落,家里早就没有了积蓄,王刚的结局在这一刻已经明了。

《楚天都市报》曾对王刚的事情进行过采访报道,在王刚的事情被报道在网上之后,许多粉丝发现他原来就是自己膜拜的游戏大神。

纷纷给王刚进行捐款,只是这些钱杯水车薪,于他生命的维持无济于事。

王道洪想要把王刚的游戏账号给卖了,因为有网友打电话来愿意出八千买一个游戏账号。

王刚却不肯,他用微弱却倔强的语气说“那些游戏账号很值钱,不能卖。”

2011年5月11日,王刚不再住院,而是被父母带回了家里照料,每天只能通过吸管来吸收一些营养液,以此来维持着自己的生命。

五天后,王刚呼吸衰竭,在家中逝世。

他留给父母最后的东西,有几百元现金,还有两张不知道密码的银行卡和二十几个游戏账号。

在王刚临终前,其父亲悲痛难以自抑,痛哭问他:“你这十年到底去哪了?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变成这样啊?

王刚声音极其微弱,王道洪只有把耳朵贴近了才能听到他说的话:“这真有意思”。

王道洪不解:“什么有意思?

王刚临终前最后说道:“你们是不会懂的”。

王刚死后被埋葬在张丰村的公共墓地,这里清静许多,不再有网吧的那种乌烟瘴气。

起初几天一些亲戚朋友或者是网友会前来祭奠他,然而一段时间之后,王刚的墓地前就冷清了下来,他终归不会被这些人记得。

现实世界虽然残酷,可却是真实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每一口呼吸进来的空气中携带着的泥土和花草的芳香。

游戏里那个虚幻的世界,归根结底只是一堆冰冷的数据。

王刚曾经站在无数个人生的岔路口,他有很多机会走上不同的路选择不同的人生,但他一直放不下虚拟世界带给自己的虚荣,放不下自己所剩无几的自尊。

他担心让父母失望,可他不懂的却是,父母所期望的终究不过是子女能平安喜乐。

现如今人们偶尔还会提起王刚,不过不再是那些粉丝口中的“一代宗师”,也不是虚拟世界的英雄,而是作为告诫网瘾少年的一个反面案例。

}
  • 管教学生的家长必须适度有中,对学生沉迷网游的问题。应积极找寻问题并好好引导,现在的很多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作为家长就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因为家长也是孩子一生中的指路明灯。

    如何劝导沉迷游戏的学生?

    如果中学生已经出现了电脑沉迷问题,那么,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要了解他们的想法,要理解他们的需求。

    2、别唠叨,多找话题沟通

    凡沉迷于电脑的儿童和中学生基本上都是游戏高手。如果他们不怎么会玩,自然会感到无趣,也不会沉迷其中。

    ①在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的状况下,可以先制定短期规定,先制定为期一周的计划作为试验。如果不妥,可以更改。

    ②制定计划时,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协商,这一周有多少课余时间可以玩电脑。何时起床,何时做作业,何时玩电脑,何时睡觉,明确设定作息时间表。不要家长说了算,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最好由孩子执笔写下。

    ③作息计划要循序渐进,家长不要指望一日就能彻底解决孩子的电脑沉迷问题。几乎通宵玩电脑的人,一下子要求他晚上九十点钟就睡觉,他可能做不到。开始时,要给孩子留有进步的余地。以后,好习惯养成了,这种方法也不需要了。

    ④违者要罚,立规矩时,惩罚条规也要一并谈妥,彼此达成共识。惩罚应该是短期惩罚,让孩子们接受教训,以后不要再违规。

    怎么有效解决孩子沉迷游戏?

    1、孩子已经沉迷游戏,甚至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比如,作业不完成、上课不听讲,带来了严重的亲子冲突。家长要收缴他的手机,并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家长需要和孩子真正坐下来非常平等地去沟通,去协商。因为这个时候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强制能解决的。

    2、要明确传递家长的期望。爸爸妈妈不希望你沉迷,不允许你沉迷,这是我们作为家长必须负的责任,所以不可能再往后退了,这个问题肯定要解决。这个坚定的底线一定要传递给孩子。其次,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路线。怎么改?进程怎么安排?这件事情家长不能一言堂,一定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比较现实的行为改变方法。

  • 作为大学生,虽然学习没有在初高中时期那么紧张,但也需要时刻的提醒自己还是学生,还是靠着父母的供给生活,花的是父母在外垂死拼搏得来的血汗钱,自己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还投资于网络游戏。想想自己是否对得起父母和自己。

    如何帮助沉迷游戏的大学生?

    1、学会安排自己每日的计划任务

    造成沉迷网瘾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太过于无聊、孤单,如果你觉得这样,那么接下来就学会自己给自己安排一些任务吧!哪怕是打扫一下宿舍,写作、听听音乐、图书馆看看书、和同学一起聊聊天、与同学一起参加某些公益活动。这样自然就会淡化了玩游戏的意识。

    2、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也是五彩缤纷的。马云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挂着QQ,聊着微信,打着游戏,干着我80岁都能干的事情。这样的青春要来有何用,所以请学生们不要在沉迷于网络游戏,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要在自己业余的时间里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一起与同学踢踢球、锻炼、练练书法等等,这样自己可以帮助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

    3、强身健体 报效父母与社会

    在我教育生涯中戒除到的每一位网瘾少年99%都是不喜欢运动的,多半是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这样久而久之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精神状态也是无精打采,同学们,为了将来能更好的报效祖国,孝敬父母,请珍惜自己的身体吧!课后业余时间让自己多出现在操场上,运动场上,健身房,而不是蜗居在宿舍,整天对着电脑在虚拟的世界里冲杀怒喊。

    4、学生时期,多交朋友多接触

    网络世界都是虚拟的,虚拟世界的背后还是现实的生活,网瘾人群属于孤独、没有朋友的人群,无聊、寂寞、空虚从而导致沉迷网瘾。在现实生活中开心了,没有压力,不再郁闷,这样自然而然也就不去沉溺在网游的虚拟世界了。

    大学生沉迷游戏的危害:

    1、学习兴趣减退, 学习成绩下降,游戏中所营造的精彩虚拟世界会使大学生逐渐失去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将大学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网络游戏中的练级和寻求装备上面, 沉迷其中者, 可导致全部时间被占用, 以至玩物丧志, 必然导致荒废学业, 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网络游戏玩家往往为获得在虚拟游戏世界里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而完全荒废学业, 一味钻研游戏, 过度沉迷于游戏中的成功感, 在学习中一旦有了挫折, 急于寻求心理安慰, 实行“鸵鸟战术”, 自暴自弃, 放弃专业学习, 偏执地在游戏中寻求成功, 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从而引发学习危机, 这一现象应该值得全社会思考。

    2、大学生要进行网络游戏必须上网, 就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现在一般大学寝室都装配了随时开通宽带业务的上网装置, 学生只需配备电脑, 便可上网冲浪或游戏。 电脑, 电费加上上网的费用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网络游戏中收费的点卡, 各种收费道具更是价格不菲。 即使学校停电, 有些学生可会到外面通宵营业的网吧去上网, 甚至出去租房。

    3、沉迷于玩网络游戏占用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 弱化了大学生交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对虚拟网络世界的依赖取代了正常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 使大学生更加逃避现实, 对其他所有事物产生厌倦感。 缺乏丰富的人际交往, 萎缩了个人的交际范围, 尤其是性格相对内向的个体, 长期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 必然使人际关系冷漠, 人际距离疏远,导致孤独、 压抑、 苦闷、 焦虑、 情绪低落、 委靡不振。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 更容易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心理平衡, 然而面对现实只会产生更多的无奈。

  • 游戏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游戏的方式和种类也是千变万化,非常吸引着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学生也沉迷游戏,这让家长感到十分的头疼。

    家长可以让孩子玩手机,但是要约定时间,也可以把玩游戏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考试得了满分,或者进步了十名等等,这样做并不是让孩子为了玩游戏而努力学习,而且作为一种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

    多带孩子去户外,参加一些运动,特别是群体性的运动更好好,有助于转移孩子想玩游戏的注意力,而且适量得运动还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3、让孩子知道沉迷游戏的危害

    给孩子讲述沉迷游戏的危害,并且讲出具体的事例,在手机上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沉迷游戏危害的新闻等等。

    家长要积极的引导孩子平时科学的上网,多跟孩子互动沟通,可以在家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什么的,让孩子忘了打游戏这回事。

    家长可以和老师多进行沟通,去询问老师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家长通过和学校老师的双重引导,这样也能约束一下孩子,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一、现在的游戏能够弥补孩子内心的空虚,很多孩子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他把所有的心事都发泄到游戏里去。

    二、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游戏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有些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像一些暴力血腥的游戏。

    三、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玩,有的孩子本身是不喜欢玩游戏的,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玩,自己不玩就是不合群,所以自己也玩。

  • 游戏不仅有成瘾性,导致孩子沉迷其中,还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自制力。但孩子沉迷于游戏,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导致,比如得不到父母的关怀,日常生活不够丰富,没有培养出其他的兴趣爱好等。

    越是孤单的孩子越容易沉迷游戏,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与互动,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可以增加一些户外项目,比如假期时带孩子去游乐园、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一来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二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孩子感到被爱、被关注,满足了心理需求,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世界。

    2、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

    一些游戏上瘾的孩子反映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给自己,软硬兼施控制自己,强制自己做不喜欢的、做不到的事情,导致学业遇到困难压力大,寻求游戏逃避和成就感。

    因此,家长要立足于孩子现状,切实和孩子协商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重塑学习动力。

    3、创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当现实生活充实而有趣,孩子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就不会沉迷游戏了。除了学习,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打球、学滑轮、跳舞、游泳,也可以去画画、弹琴、打鼓等等。让孩子参加丰富的课余活动,孩子自然就有事可做,游戏就不重要了。

    当孩子外出的时候,外界的各种事物能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还能让孩子们开开眼界。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方法,但前提是,在户外的时候要看好孩子,自己更不能玩手机,毕竟户外人多,玩手机很可能会忽视孩子的安全。

    孩子都会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就手机不离手,天天追剧玩游戏,却禁止孩子玩游戏,这样的教育缺乏说服力。

    家长爱读书,爱运动,孩子会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也同样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为孩子做好榜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网会产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钟就满足了,之后却需要越来越长的时间时,说明他可能已经对游戏上瘾了。

    撒谎称自己没玩游戏,偷偷将手机带进卧室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过欺瞒家人的方式让自己多玩一会儿,这些都是成瘾表现。

    通常控制力下降。如果父母强行不让他们玩,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表现。

  • 如今的网络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也越来越普及,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家长却为此无能为力。有的家长甚至会因此打骂孩子,强迫孩子戒掉游戏,这样不正确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沉迷之前进行预防。

    如何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

    作为家长除了平时要重视培养未成孩子的适应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安排足够时间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控制上网时间,加密锁定不良网站,防止上网成瘾。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是日用品,认可孩子使用网络的积极和必须部分。家长需要真心认可网络已经是现代人包括孩子生活重要的日用品,承认网络的功能性的确给孩子提供了有用、有趣的陪伴。

    需要增加有质量有意义的其它活动,想与网络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家长需要动用工作中的耐心和智慧,把有趣、有意义、能让孩子获得更高级心灵享受和心灵升华的活动、工具“塞到”孩子的生活里,当孩子的注意力精力投入到其它事情上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对网络的使用就减少了。

    4、营造有温度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安全和归属感,无论生活多么繁杂劳累,尽量保证家人间的一顿晚餐、周末一起收拾家务买买菜做做饭,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望老人......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是构建家庭归属感的机会和纽带,也是让孩子更认同家庭、认同父母管教的基石。

    遇到问题,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急头白脸的一通批评,而是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好好沟通。孩子喜欢游戏,如果一下就让孩子不玩游戏,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不利于沟通与问题的解决。

    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约定好游戏的时间,并且双方都要遵守。超出游戏时间,家长要提醒,并且不能讨价还价。让孩子不会太过沉迷。

    很多家长回到家吃了饭就玩游戏、打麻将等等,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不想学习。在孩子的心里,家长都不学习,凭什么管自己。

    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可以像开头说的父亲学习。要知道,整天刷手机的家长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孩子。

    如果家长试图阻止孩子玩游戏,孩子会强烈反抗,表现出烦躁、易怒的情绪。

    跟他说破了嘴皮,他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就算你说的道理再明显,再浅显易懂,对于孩子来说,他都是拒绝接收的。

    他朋友来叫他出去玩儿,他也会拒绝,因为他要在家玩游戏。

  • 虽然电子竞技已经陆陆续续登入大众的视野,但是依旧在许多家长眼里,打游戏仍然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标志,如何防范孩子游戏“上瘾“,现在变成了众多孩子家长的心病。那么,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呢?

    一旦你发现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或一旦玩起来就停不下来,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坚决不能任由孩子一直玩,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带孩子去做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者去景区游玩来放松心情。

    有些孩子玩游戏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打发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旁,孩子也会感到孤单和无聊,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3、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力

    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当前的诱惑,积累延迟满足带来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积极等待的能力;培养孩子能够抑制已有的想法和行为。

    要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外在控制,不断提高孩子的执行能力。孩子有了自控力,就能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主动戒除网瘾。

    带孩子一起锻炼身体,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多运动、多锻炼更加容易让孩子身心健康;有带孩子做一些游戏,游戏不仅仅是虚拟世界中才有,现实世界中更多,要让孩子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他才会拥抱世界。

    5、管理好玩游戏的时间

    与孩子约定玩游戏的时间,并严格执行。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能用于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有研究表明,经过时间管理的培训后,孩子的沉迷现象有所改善。

    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兴趣爱好,这种孩子一旦接触网络,他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往往就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把网络当成生活的全部。

    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孩子的心理发育往往不健全,自卑感比较严重,容易形成偏执、冷漠和孤僻的性格,他们就会选择网络世界来逃避。

    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往

    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往往不善交朋友,在交往中处于劣势。他们需要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刺激、寻找精神寄托,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以及被尊重的需要。越是现实生活中受歧视比较重的孩子,越是在网络中疯狂的表现自己、炫耀自己。

  • 孩子之所以会对游戏上瘾,和父母家庭以及孩子自身的心理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对此,家长们需要看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别把责任一味的推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小孩子沉迷游戏?

    1、减少孩子与手机接触的机会

    把手机放在孩子轻易看不见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第一时间的“刺激”,不轻易让手机给回到家的孩子以“提醒”。

    2、分散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

    陪孩子看电视,有意识地转移孩子注意力。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陪孩子看电视,一方面电视中多健康的节目,对孩子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看电视不会像玩手机游戏那样强烈上瘾。

    3、尝试给孩子寻找一个玩伴,减少孩子单独待在家的时间

    孩子好动,对其它事情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不会长久,除非手机。所以尝试给孩子寻找一个同龄的玩伴,让孩子多在室外活动,减少单独待在家的时间。

    4、及时表扬肯定,唤醒孩子的道德感

    尽管年龄较小的孩子,是以“他人的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的,但孩子已经建立了“好恶”观念。所以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对孩子的思想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

    在唤醒阶段,我们为了使孩子能养成较好地履行承诺的习惯,对违反承诺的行为,可实行适当的惩戒。如这次超时,将取消下次的玩手机机会。

    1、父母中一方喜欢玩电子产品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父母的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中有人爱玩电子产品,那么孩子也会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心。

    心理专家沈家宏说,“成瘾者背后往往有一个‘控制者’”。由于父母的过度管束,孩子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权利,孩子毫无自由,又无法反抗父母,只能到游戏的世界里解压和寻找自由感。

    3、 工作忙,陪伴孩子时间少

    父母给不了孩子足够的陪伴时间时,孩子内心都会有一种空虚和失落感,会把原因归咎于自己身上,更会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感而依赖玩具或者电子产品,进而产生生理性依赖。

    4、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

    孩子的每日时间以及互动都太单调,除了学习,很难找到能快速放松自己的方法。现今许多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悄无声息的潜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之所以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平时没有时间、空闲时间太过于单调。

}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怎么做?

孩子网恋了,应该如何应对?

如何避免孩子误入传销?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追星?

以上问题通通有答案啦!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每天5分钟,晓法姐姐微课,与您一同探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小秘诀!值得期待的是,咱们晓法微课均由咱佛山中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小姐姐小哥哥参与发声录制哦!各位家长,你怎么能错过!

赶紧来收听《晓法微课》第十五期: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大家好,这里是晓法姐姐以案说法课堂,我是佛山中院少审庭书记员林师敏,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该怎么办?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旦有时间、条件,不少孩子就对着电脑、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很多家长对此都束手无策。但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当孩子们慢慢开始沉迷游戏,其心理和行为就会发生偏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第一个案例:正在上初中的被告人未成年人王某,因沉迷网络游戏,经常偷窃家里的钱财。因弄丢了父母给的零花钱,怕家长责备,王某便到姥姥家居住。第二天,王某向姥姥要钱上网,遭到姥姥的拒绝和责骂后,心生不满,竟然将姥姥杀害。作案后的王某偷了姥姥120元钱,随后到网吧上网。案发后,王某被抓获归案。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

第二个案例:15岁的被告人郑某因沉迷网络游戏,为弄点钱花,携带手电筒、砍柴刀到邻居被害人王某(51岁)家偷钱,在盗窃过程中,惊醒了王某的妻子,于是郑某将被害人夫妇和孙女3人杀害,窃得现金170元后逃跑,后被抓获。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郑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孩子们的社会阅历浅,很难分得清游戏和现实。当他们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久而久之,就会下意识地用游戏里的思维套用在现实中。于是,他们就开始效仿游戏中人物暴露的衣着,以及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11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犯罪当中,有70%是受到网络暴力游戏或者是网络色情的影响。

如果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了解导致青少年

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以便于我们“对症下药”。

第一,因缺乏自控力而陷入网瘾。由于孩子自身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还不强,在网络游戏中获得的放纵与快感,以及虚拟的成功感带来的陶醉,使还不能区分现实感觉与虚拟感觉差异的孩子,无法抗拒虚拟的世界。

第二,为了获得尊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学校里学习有困难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很难得到社会、学校、父母对他们的欣赏和肯定。来自社会、学校、父母及自我的不断否定,使青少年不能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成功和自信的快乐,转而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肯定。

第三,因同伴交往困难而迷恋于网络。青春期的孩子逐渐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恋,将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尽管青少年从主观上有独立的愿望,但实际上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独立的生存状态。有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同伴交往,使青少年孩子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成长过程中对于朋友的需要只能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获取,从而使他们无法摆脱对网络的心理依赖。

第四,因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而沉溺于网络或父母过度溺爱、疏于管教造成的上网成瘾。有的父母习惯于用“强迫命令式”的教育方式管教孩子,不能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只是用简单的否定来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会因为无法与父母沟通,情绪得不到释放而沉溺于网络。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也会让孩子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迷失。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有多种原因,

在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时,

应该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孩子,

让孩子从游戏世界中脱离。

第一,家长对网络应当秉持“趋利避害”的理念,既不能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对风险听之任之。家长应该通过主动引导,让网络“为我所用”,使其成为孩子娱乐、学习、日常生活的好帮手,成为表达自我、参与社交的途径。

第二,家长要强化自身榜样示范作用,有意识地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如果家长管理不好自己的网络行为,那么孩子的网络沉迷问题也会随之加剧。

第三,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升自制力。在孩子接触游戏之前,家长应当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同时要进行协商、引导,并订立规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主动性和自制力。

第四,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现实世界比虚拟世界精彩得多,家长不妨多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运动、旅行,一起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掌握获得快乐的能力。

精彩刺激的画面、变化无穷的情节、操纵一切的快感,网络游戏里的世界,对于好奇心强、自制力弱的青少年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帮助孩子走出网络游戏的泥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用爱与关怀让孩子回到美好的现实世界中来。

“大学生求职如何避免误入传销”

图文|佛山中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游戏成瘾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