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发作怎么办怎么办?

您的位置:>
> 急性胆囊炎怎么处理 教你正确处理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怎么处理 教你正确处理急性胆囊炎
更新时间: 06:48:10
  目前来说,胆囊炎是一种高发疾病。胆囊炎这一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特别是在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期,就更让人头疼了。急性胆囊炎的处理尤其重要,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急性胆囊炎患者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措施。那么,急性胆囊炎该怎么处理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急性胆囊炎的正确处理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饮食对于胆囊炎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出现急性胆囊炎时,患者一定要禁食,不可胡乱吃东西。这是因为禁食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减少胆汁分泌,降低胆道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胆囊炎带来的不适症状。等病情稍有缓解时,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利于消化的食物。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不要随意服用利胆药物。利胆药物会加重胆总管结石梗阻,影响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止痛治疗,以缓解疼痛感。对于腹部剧烈疼痛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取超声定位下胆囊穿刺引流,帮助病人在急性胆囊炎后的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胆囊壁坏死、胆囊积脓等严重症状时,就应该及时选择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手术治疗才可以让病情得到控制,不再恶化。具体的手术方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来说,日常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在空闲时间,患者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于病魔抗争,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急性胆囊炎患者还可以采取饮食疗法。饮食疗法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急性胆囊炎患者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应加强注意。在发病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控制自己的病情。在必要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除了正规的治疗外,日常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生活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远离疾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胆囊炎相关文章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适应症状:局部止血药。辅助用于处理普通外科腹部切口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参考价格:¥286
复方胆通胶囊
适应症状: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参考价格:¥6.3
复方胆通胶囊
适应症状: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参考价格:¥12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拇指医生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微信关注医生
擅长: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乙肝、病毒感染
已有 685 人关注
截图或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至手机相册 > 打开微信扫一扫 > 点击右上角“相册” > 选择本图片急性胆囊炎,这样治疗效果如何?
曹利平教授对于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体会有哪些?快来看看吧!
来源丨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已成为急性胆囊炎首选的治疗方式,但 LC 也有其局限性,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胆囊周围炎症渗出明显或胆囊脓肿的患者一期行 LC 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住院时间较长等。
图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自 1980 年以来,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cholecystostomy,PC)被证实对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后即被广泛开展应用。
图2.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
PC 的优点在于:
1. 引流通畅,减轻胆囊内压力,嵌顿结石可能回落,胆囊管痉挛缓解,可阻止毒素吸收,有效缓解炎症;
2. 安全可靠,超声引导下 PC 可在床旁操作。这使得急诊行 PC,待病情稳定后延期行LC 成为急诊LC 术式的良好补充。
在《东京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指南》(《东京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轻症急性胆囊炎(Grade I)应尽早行 LC;而对于中重症胆囊炎,或发病 5~7 d 及以上的患者则应行保守治疗,如加强抗生素抗感染治疗、PC 等,缓期行 LC。
然而,有文献认为 PC 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提高后期手术安全性 。
首先,PC 是一种可通过局部麻醉在超声或 CT 引导下完成的微创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完成 PC 还具有简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特点,从技术上讲也更易于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80%以上的患者在 PC术后 3D内腹痛、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能得到缓解。因此,有研究认为 PC 治疗不仅能作为急性胆囊炎行 LC 术前的保障手段,还可作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中。
PC应用仍有争议
然而,PC 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如患者需要长期带管则影响生活质量,且存在意外拔管的可能。有研究表明,接受 PC 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增加平均住院日及病死率 。
此外,目前也缺乏对 PC 治疗方案的明确规范,对于临床症状已经缓解的患者,何时拨除 PC 导管及进行 LC 均无明确定论,也无足够证据表明不同置管方式对预后是否产生影响,如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及经腹腔穿刺置管等。
目前大多数 PC 术后置管 3~6 周,平均 1 个月左右。有研究认为,行PC 术后置管时间超过 1 个月且未行 LC 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 1 年内更易出现胆道事件的复发,因此建议在施行 LC 前不拔除导管。
在 PC 术后直至行 LC 期间,是否适用抗生素及使用的种类、时间目前尚无定论。在《东京指南》中推荐对于中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Grade Ⅱ、Ⅲ)使用 4~7天的抗生素治疗,但该指南推荐的证据级别不高,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目前对于急诊行 PC 治疗的时间也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对于不适合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患者要求保守治疗且效果不佳的情况,早期行 PC 治疗能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但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是否以及何时施行 PC 可获得最满意疗效,目前仍缺乏权威性的指导意见。
对邵逸夫医院肝胆胰外科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接受 PC的 21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
男 7 例,女 14 例,年龄 62~89 岁,中位年龄 75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3~7 天,合并循环系统疾病 11 例,呼吸系统疾病 8 例,脑血管疾病 5 例,服用抗凝药物 3 例,肾功能不全 2 例,胆囊周围脓肿 4 例;主要为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炎症严重不适合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均行急诊 PC,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好转,PC 术后 8~12 周再入院行 LC,其中仅 1 例中转开腹,治疗期间未出现患者死亡。
PC 术后患者的择期 LC 到底效果如何?
行 LC 时因有局部炎症导致腹腔粘连、解剖结构改变,无疑增加手术难度,在 PC 过程中,穿刺入路为胆囊底附着肝脏面部位进入胆囊最佳。因为经肝实质穿刺经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肝脏可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减少穿刺后胆囊位置变化导致导管移位,同时肝组织压迫穿刺口可减少胆漏。后期再次手术时,穿刺本身导致的粘连主要位于肝脏膈面与腹壁,并不会影响 LC 的手术操作。
对 PC 后的胆囊切除,除遵守 LC 的注意事项外,还需重视以下情况:
1. 术前 CT 检查评估结石所在位置,为下一步手术做准备;
2. 多数学者主张直视下切开入腹的开放法,而笔者认为第 1 次穿刺不会对手术产生影响,采用闭合法建立气腹并不会增加损伤风险;
3. 部分患者穿刺 2 个月以上仍有明显的水肿粘连,导致胆囊三角结构不清,势必增加手术难度和危险,需要术者做好中转开腹的准备;
4. 顺逆结合切除胆囊,需行 PC 治疗的患者多为炎症较严重,粘连程度也较重,胆囊三角粘连较为明显,因此分离胆囊三角时应尽可能靠近胆囊壶腹部,胆囊壶腹明显变细时,说明到达胆囊管,探查所夹闭胆管近端有否结石嵌顿残留;
5. 急性胆囊炎行胆囊穿刺造瘘术后多伴右上腹粘连,术中创面渗血、渗液较多,放置引流管避免胆囊窝、膈下积液,也可及时发现胆漏和处理并发症。笔者认为针对此类患者 LC 后可常规放置右膈下引流管。
对于急重症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行 LC 存在较高的风险,可先行 PC 缓解病情,配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局部水肿消退后再择期行 LC。然而,目前对于 PC 的指征、时机、术后拔管时间及手术时机均有较多值得探讨的细节,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明确可靠的意见及建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肝胆胰外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兼任美国外科学院、亚洲内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担任《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浙江医学》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擅长肝、胆、胰及胃肠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复杂胆道系统结石,胆道、肝脏和胰腺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专项课题、浙江省科技重点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急性胆囊炎_怎么治疗急性胆囊炎_急性胆囊炎怎么办-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现代很多人患上急性胆囊炎 ,大家都不需要太着急,下面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一、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针对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对于性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尚存在争论。一般认为在非手术治疗下,60%~80%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病人可以得到缓解,然后进行择期手术,择期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远低于急性期手术。近来,几组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急性胆囊炎早期胆囊切除术(在诊断时即进行手术)优于急性发作解除后的择期胆囊切除,其优点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天数减少,并不再有发作出现。而对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人,由于其情况多数较为复杂,并发症较多,应及早手术。因此对于急性胆囊炎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方法主要是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造瘘术,如病情允许而又无禁忌证时,一般行胆囊切除术。但对高度危重病人,应在局麻下行胆囊造瘘术,以达到减压、引流的目的。
  1、胆囊切除术是最彻底的手术方式,在当前也是较安全的术式,总体手术死亡率
  解剖至此时,应仔细分辨,避免损伤右肝管和右肝动脉。如遇炎症严重和解剖关系不清时,则可先寻到胆总管,剖开探查后置导管入肝总管,帮助识别胆囊管。更简单地可采用逆行法分离胆囊,先从胆囊底部开始分离,自肝面剥下胆囊,最后再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残端一般留3~4mm长,既可防止滑脱结扎缝线,又可防止术后形成盲袋口。在解剖胆囊中遇大出血时,切勿在血泊中盲目钳夹,以致误伤胆总管、门静脉等重要组织。此时可先用左手食指伸入网膜孔,与拇指一起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中的肝固有动脉,使出血停止,再清理手术野查明出血点所在,予以彻底止血从肝床上剥离胆囊时,须仔细钳夹并结扎直接进入肝床的小血管支,并在胆囊窝放置引流,防止积血和感染。
  2、胆囊造瘘术适用于少数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较复杂手术的病人。这类病人胆囊局部炎症较重、渗血多、解剖界限不清,若勉强施行较复杂的胆囊切除术,反而可出现并发症或误伤肝门部的重要结构,增加手术死亡率。胆囊造瘘的目的是采用简单方法引流感染病灶,防止其坏死穿孔,至于根治清除病灶,则留待择期处理。手术多采用距胆囊底最近的切口(有条件时经B超定位),如右肋缘下切口。在胆囊底部作双重荷包缝合线后于中心处抽吸减压,剪开小口探查胆囊尽量取净结石,再插入18~22F的蕈状导管,收紧并结扎双重荷包缝线。然后使用温水冲洗胆囊,并观察有无漏液,有可能时将胆囊底固定于腹壁上,胆囊旁放置引流管。
  如病人不能耐受手术,可行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条件允许时也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预后
  急性胆囊炎经内科治疗,约80%~90%可以消退治愈,另10%~20%患者因病情加剧而行手术治疗。值得指出的是,所谓“痊愈”的病人以后有可能反复发作,或引致胆石症或胆总管炎等并发症,而终需外科治疗。急性胆囊炎总病死率为5%。手术治疗预后较佳,约70%~80%的患者可获痊愈。其预后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年龄、有无并发症,病情的早晚、术前准备充分与否,以及手术的方式。
人得这种急性胆囊炎这是最常见的事情,但是却也是非常容易忽视的事情,穿戴都需要注意的,否则会让自己招来疾病。
4138阅读4157阅读3749阅读4231阅读4827阅读4284阅读3912阅读
3561阅读4751阅读4069阅读3506阅读3762阅读4401阅读3270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胆囊炎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