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助强迫症怎么办.就是害怕发生意外的许可证错误ˉ

30K1,0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6K1,49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基督徒之认知行为治疗——一位忧郁症患者之叙事研究
A Narrative Study of Christia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A Male Christian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s¥í?G±i3?2b¤¤μ?¥á°ê¤E¤Q¤C|~¤Q¤G¤? ¤¤¤?oK-n ¥???¨sao¥?ao?A¤D′á±?§?¥X′??I|??ó??¨s°??Paì¨-¤W?A°ò·t?{¤§?{a?|??°avà??]Christia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F?ê¤?¤J±1?I?P±d′_¤§??ao¥?|V|]ˉà?A¥H¨Dà3¥?|b¨?¥Lo?ˉ??xˉàˉg±waì¨-¤W?C¥???¨s¥H¤@|ì??±w¤E|~?~?{ˉgao¤T¤Q|h·3¨k?ê°ò·t?H¥?aì?°1??H?A1B¥?CCBT?F?ê¤?¤J±1?I??°óμ|2¤?A¨C¨a?g¤@|??A?°′á¤?-ó¤?¥a¥k?C??¨s°??Paì|b±μ¨ü2?¤@|?CCBT?F?ê¤?¤J±1?I??°ó?á?A§Y?g?ú¤F??¨saì?òoùao?uμd???g???A|??±?ò|3o?ˉ??xˉàˉga?§1¥t??¥¢?C|y?O¥L¥í??¤¤¤TμoࣤOao??·Q?v2?oD?B±?oü¤?à32?oD3£?Y-n§??ü?A|]|1|3¤F?á?òao?u??°£à£¤O·??vao??°ó?A°w1?¥L?F?P??ao?Y-n?A′?¤T?t?g?g¤??A¨?¨?§@?°|]à3ao¤èak?A¤?-ó¤??á?A??¨s°??Paì?\2?1L¥h¤E|~?ò¨ì?àao|ê?~???B§üμJ?{?ˉμ¥o?ˉ??ì??a??A|ü¤μ¤w?W1L¨a|~?C
??¨saì¥H¨a|??Dμ2oc2`?×3X?í?A¨?¤@|?¥H1q?ü3X?íao¤è|??A?`?°??¨s°??Paìao¥í?R?G¨?¤?¥??ê???A¥H2??ú2z?×aoo?ˉ??A¤àaR¤?¥??A±q?}???s?X¤àaR§?¥X?t§O?F±q?t§O¤àaR§?¥X¥D?b?A§e2{?G1. ??¨s°??Paì??±w?~?{ˉgao¥í?R?G¨??F2. ±μ?2CCBT?F?ê¤?¤J±1?I??°ó?eao|]à3¤èak?F3. ¨M?w±μ¨üCCBT??°óao°ê?÷4. ±μ¨üCCBT?F?ê¤?¤J±1?I??°ó1Lμ{¤¤?A?v?T¨??ì′_°·¥tao¥?|V|]ˉà?F5. CCBT?F?ê¤?¤J±1?I??°óao??aG?C¥???¨s?kˉ?¥X|]à3?~?{ˉga??B±j-¢ˉga??B¥¢ˉvˉga??B?z-Ga¢μ¥¥|?μo?ˉ??xˉàˉgaoCCBT?F?ê¤?¤J±1?I?A¨?′£¥X¨??é¥D±i?P???3?A¥i′£¨?±D·|?é?F?ê§U¤Haì°?|ò?C ??á?μü?G°ò·t?{?{a?|??°avà??B?F?ê¤?¤J±1?I?B?t?g?B?{?o?B?t?F?B?U¤???°óA Narrative Study Of Christia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A Male Christian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positive factors that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has received in CCBT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counseling process in order to apply to other neurosis case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is a male Christian over 30.
He wa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9 years ago.
He met with the counselor once in two weeks for approximately six months.After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received the first CCBT SI counseling session, he experienced “revival experience”, which made him felt all neurosis symptoms were gone.
But all “triggers” of pressure were still there, hidden in his thinking pattern and emotional pattern.
For the best result of counseling, he needed to deal with the root cause of his neurosis.
Researcher scheduled another counseling sessions to help research participant remove the “Non-Biblical thinking pattern” and “Non-Biblical emotional pattern”.
During the 12 counseling sessions, researcher offered Scriptures as spiritual medicine to his spiritual need, the efficacy obviously was better than the medicine prescribed by psychiatrists.
After these 12 counseling sessions, research participant recovered from Neurosis with no need of medical treatment.Researcher collected the transcripts from two non-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research participant and one interview by telephone.
Researcher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Ground Theory in analyzing the transcripts to create open coding, which in turn created categories and axial coding, and obtained the results as follows: 1. the life story of the
2. coping methods before receiving CCBT SpiritualInterventions C 3. motives to receive CCBT; 4. positive factors to cope with neurosis in CCBT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C 5. efficacy of CCBT Spiritual Interventions.Positive and effective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to cope with Depressio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 Insomnia, gastroenteritis were foun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Key Words: Christia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Scriptures, Confession, Holy Spirit, Exhortative Counseling
2?¤@31 oü?×2?¤@?` ??¨s°ê?÷?K?K?K?K?K?K?K?K?K?K?K?K?K?K?K?K?K?K?K?K?K?K
06 2?¤G?` CCBTao·?°_?P¥?ao?K?K?K?K?K?K?K?K?K?K?K?K?K?K?K?K?K
07 2?¤T?` ?Yμa°Y?D?K?K?K?K?K?K?K?K?K?K?K?K?K?K?K?K?K?K?K?K?K?K
14 2?¤G31 ¤??m±′°Q2?¤@?` CCBT?F?ê¤?¤J±1?I¤§?t?g°ò?|?K?K?K?K?K?K?K?K?K?K?K?K
15 2?¤G?` ?F?ê¤?¤J±1?Iao§T3N?[oc?P|¨???K?K?K?K?K?K?K?K?K?K?K?K
31 2?¤T31 ??¨s¤èak2?¤@?` ?è?ê??¨s?K?K?K?K?K?K?K?K?K?K?K?K?K?K?K?K?K?K?K?K?K?K
37 2?¤G?` ±?¨???¨sak?K?K?K?K?K?K?K?K?K?K?K?K?K?K?K?K?K?K?K?K?K
39 2?¤T?` ±?¨???¨sμ{§??P?ê???`?°?K?K?K?K?K?K?K?K?K?K?K?K?K?K?K
41 2?¥|?` ??¨s¤?¥?ao?`?°?P¤àaR?K?K?K?K?K?K?K?K?K?K?K?K?K?K?K?K
43 2?¥|31 ¤è§gao¥í?R?G¨?2?¤@?` -ì¥í?a?x1?¤è§gao?v?T?K?K?K?K?K?K?K?K?K?K?K?K?K?K?K?K
47 2?¤G?` à?μ?¤£|Xˉu2zao??·Q?P?H?à?K?K?K?K?K?K?K?K?K?K?K?K?K?K
51 2?¤T?` 3y|¨μh-Wao?áaG?K?K?K?K?K?K?K?K?K?K?K?K?K?K?K?K?K?K?K
53 2?¥|?` ′M¨D|]à3ao¤èak?K?K?K?K?K?K?K?K?K?K?K?K?K?K?K?K?K?K?K
58 2?¤-31 CCBT?F?ê¤?¤J±1?Iao1B¥?2?¤@?` ?P¤è§gao2?¤@|?·|?í?K?K?K?K?K?K?K?K?K?K?K?K?K?K?K?K?K
62 2?¤G?` ??°£à£¤O·?ao?á?òCCBT?F¤???°ó?K?K?K?K?K?K?K?K?K?K?K
73 2?¤T?` ?\2??~?{ˉgao?ü?D?X?X?_???K?K?K?K?K?K?K?K?K?K?K?K?K?K
93 2?¤?31 μ2?×?P???32?¤@?` ?P¥H?1??¨s2z?פ§?Ià3?K?K?K?K?K?K?K?K?K?K?K?K?K?K?K?K
96 2?¤G?` 1B¥?CCBT?F?ê¤?¤J±1?I¤§¤????K?K?K?K?K?K?K?K?K?K?K?K
99 2?¤T?` ¥?¨ó??¨s¤§???3?P±D·|¤§à3¥??K?K?K?K?K?K?K?K?K?K?K?K
105 °?|ò¤??m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108第一章 緒論近年來全世界的「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其中有針對調理身體體質的生機飲食風潮,也有針對心靈健康的全人整合;有的從中醫的角度切入,有的從西醫,這些潮流有一共同點,就是希望人們可以遠離藥物,回歸自然,用最沒有「副作用」的方式因應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醫學部門的預測,到二○二○年,神經性憂鬱症(Unipolar major depression)在全世界將會成為除了心血管疾病之外,最嚴重的病症(Koenig, 2001)。由這項研究推論,即使在研究者所處的台灣,應當也會有此現象,實際上確實已經很明顯地看到有此趨勢,愈來愈多人罹患憂鬱症之類的精神官能症,即便基督信仰者也不例外。研究者身為基督教全職教牧人員,常與罹患精神疾病的會友或其親友諮商會談,同感罹患這類精神疾病者的痛苦。精神疾病若從純病理的角度看,自然會用純物理的方式來治療,也就是透過藥物。但是,所謂的「精神官能症」,就是醫學界認定這組生理上的疾病,主要的肇因是「心理的」、屬於「精神層次」的。既是如此,藥物的治療顯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精神醫學界也早有許多學者發現,採取宗教方法因應精神疾病,確實有正面的效果。Koenig(2001)彙整公元二○○○年以前學界所發表的研究,宗教因應策略(Religious Coping Strategy)應用於憂鬱症,有六十多個研究結果發現兩者之間具有正向積極的相關性;用於因應精神分裂症方面,有六個研究論文發現具有正向的關聯;用於因應「焦慮」情緒方面,有卅九篇研究論文發現具有正向的關聯;對(正面或負面)人格、個性塑造方面,有四十三篇論文發現兩者間具有正向關聯(Koenig, McCollough & Larson, pp. 527-53)。這些研究顯示當今科學界對靈性的重視與日俱增,精神醫學承認「靈性」確實對人的健康有深遠的影響,至於影響程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則有賴更多學者專家進一步探討。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將說明研究者作此研究的動機,第二節說明基督徒理情治療之源起與目的;第三節是研究待答問題。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參與者曾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他在廿年前即皈依基督信仰,並且擁有心理諮商的專業背景。但在接受研究者以聖經為本的諮商之前,他為憂鬱症、強迫症、失眠症、焦慮症所苦,看過四位精神科醫師,自己也試著運用各種輔導理論,始終無法幫助自己脫離那些惱人的情緒,後因著朋友的推薦,與研究者開始為期六個月,每兩週一次的諮商。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互動過程中的談話內容、針對他的認知,援引聖經的經文,供其作為因應的方法,十二次的諮商後,研究參與者完全不需要再服用精神科藥物,斷藥至今,已超過兩年的時間。研究者過去多年來,一直擔任基督教的全職教牧工作,工作的主要內容是與信徒一對一的諮商,有人面臨的問題是夫妻溝通不良,有人為了財務崩潰尋求諮商,有人為身體的病痛尋求代禱等等;愈來愈多的求助者是被「精神官能疾病」所苦,來尋求輔導,希望傳道人能夠透過信仰的方法提供協助,助其康復。根據過去以聖經為本的諮商經驗,研究者發現了一些因應基督徒精神官能疾病患者的方法:針對恐慌症患者,有共通的因應經文與禱告方法;針對憂鬱症患者,有共通的因應經文與禱告方法;針對強迫症患者,有共通的因應經文與禱告方法;針對失眠症患者,有共通的因應經文與禱告方法;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有共通的因應經文與禱告方法。這些以聖經為本的屬靈操練,針對基督徒精神官能症患者,而提出構成本研究的認知治療因應策略。本研究以一位男性基督徒憂鬱症患者為個案,探討其如何得以從憂鬱症和其它精神官能症康復。研究者作此研究的動機,一言以蔽之,就是期望將本研究參與者身上所使用過的策略與康復之間的正向因素找出來,並應用在其他精神官能症患者身上。第二節 基督徒認知行為治療(CCBT)的源起與目的「理性情緒治療」(Albert Ellis, 1955)的理論強調,一個人的心理(情緒)反應是受到「思想」、「信念」的左右,合乎「理性的」思想,帶出正面、健康的「心理」(情緒)反應,「非理性」思想就帶出負面的心理(情緒)反應。所以,導致一個人罹患精神疾病之根源,是在乎人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治療的領域裡,早有基督徒學者運用理情治療的方法,但融入宗教性的介入。Jones(1989)分析理情治療與基督信仰為本的認知治療,這兩者之間的異同;Rebecca S Hawkins, Siang-Yang Tan, Anne A Turk(2002)以兩組罹患憂鬱症的基督徒病人作研究,比較基督徒的認知行為治療CCBT(Christian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與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在兩組病人身上的效果,證實融合信仰價值觀的CCBT對基督徒病患的療效比傳統療法為佳。Koenig(1998)認為,治療師可以使用六個明確的「宗教介入」(Religious Interventions)來幫助有宗教信仰的精神疾病患者。這六項介入措施包括:1. 透過傾聽去瞭解病患過去的宗教生活,作為治療師採取治療方法的參考;2. 用一種不帶脅迫、強制的態度,提供病患聖經經文;3. 挑戰病患的錯誤宗教性認知與行為;4. 以病患自身擁有的宗教觀、世界觀去修正自己錯誤的宗教性認知和行為;5. 轉介給神職人員或教牧協談員;6. 與病患一起禱告。(Koenig, 1998, p. 330)這六個明確的宗教介入,就是因應靈性需要而對病人提出的具體方法,惟其所稱的「宗教」,並不單指基督宗教。Bergin and Payne(1991)針對心理治療過程中病人靈性上的需要,提出「靈性策略」(Spiritual Strategy),並為其下的定義是,「將靈性的價值觀崁入傳統的心理治療理論(implementing spiritual values in psychotherapy),使患者的人格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改變的具體方法」(Bernard & Daniel N, 1997, p. 54)。本研究所指的基督徒理性情緒治療,指針對有基督信仰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在傳統心理治療法之外,所提供的以聖經為本的具體、明確的宗教介入,這些宗教因應策略有明確的步驟,因此,按Bergin and Payne的說法,這些宗教介入又可稱為「靈性策略」。本研究所採用的CCBT宗教性介入措施,就是認同「理情治療」中關於「信念」與「情緒」兩者間的機制,融合聖經價值觀的靈性介入措施,惟以「真理信念」取代其所謂的「理性信念」,「非真理信念」取代其所謂的「非理性信念」。藉由信念的轉化,將負面情緒消弭於無形。在實施過程中,針對基督徒憂鬱症患者,提供以聖經神學為本的屬靈操練,挑戰其錯誤的宗教性認知,協助其恢復心思和情緒的穩定、靈性的康健,進而達到不需要依賴精神科藥物的目標。CCBT實施的目的,是為了實踐教會宣道的使命。教會在真道的宣講上,常會傳講耶穌是一位「醫治的主」,祂醫治一切傷心的、瞎眼的、耳聾的、瘸腿的…,患任何疾病的病人到祂面前,祂就醫治,而且祂也賜給祂的門徒權柄,能夠像祂一樣醫治。這樣醫治的能力,今日是否也能夠應用在憂鬱症和其它一切精神官能症患者身上?何種靈性介入措施能夠運用在教牧協談?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針對靈性需要的心理治療策略似乎是精神醫學界的附屬醫療工具,然而,若從教牧關懷的角度來看,它是教會的醫治恩賜的彰顯。它隸屬於教會內部的事工部門,為要幫助基督徒運用聖經真理來因應精神官能疾病。如聖經上所記: 「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8節)。 「教牧協談」是基督教界的神職人員,為了解決會眾生活上、靈性上的需要,所採取較「教牧關懷」更加專業的關懷行動(曹敏敬,1987,p. 22)。基督教界的牧者愈來愈多接觸憂鬱症和其它精神官能症患者,他們進入教會尋求心靈的安慰,有些人會期望牧者能夠與他們深入交談和關心,甚至期望牧者能夠醫治他們。聖經確實提到牧者在醫治方面的責任: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舊約聖經以西結書卅四16節)。 比如,「晨曦會」就是一個提供以聖經為本的策略,協助毒癮者戒毒的醫治團體。她服務的對象是那些受到毒品捆綁的人,只要他們願意接受晨曦會所採用的「福音戒毒策略」,就可以加入這個團體,在其中過一種特殊安排的團體生活;她在教會團體中的功能之一就是「醫治」。當斷癮症狀發作時,單憑同儕的禱告及每天的聚會而改變其生命: 「福音戒毒工作是以『福音』幫助戒毒學員脫離罪的轄制。福音戒毒是屬於靈理治療之領域,重點是不依賴麻醉藥物、不憑己力,因著上帝本體的愛、聖靈的感動、傳道人聖經的教導、過來人榜樣的帶領以及團體動力,幫助吸毒者重生,成為主的門徒」。(台灣晨曦會官方網站,2008) 心理治療界發現許多心因性疾病,用傳統的治療理論與工具,對於患者的幫助不大,為此,Fernando Garzon在其「Intervention That Apply Scriptures In Psychotherapy」一文中,提到他反複地運用諸如「神學教導」、「認知學派」、「行為學派」等靈性介入措施來幫助案主在認知上獲得更新(Garzon, 2000, p. 115)。研究者在使用靈性介入措施時,也是採用類似的方法,諸如藉由查考聖經經文的「神學教導」協助案主在認知上辨識出思想、行為、情緒反應方面的「罪」,並引導他「認罪」等方法,幫助研究參與者重建其信念和情緒反應模式。Strawbrigdge(1998)指出,一個人參與宗教性活動,對於疏緩財務和健康狀況不佳導致的壓力是有效的,但是同樣的策略卻使喪親者的痛苦加劇。Koenig(2001)認為,要找出特定的宗教因應策略在特定的疾病上,因為對某項精神官能症狀有效的靈性介入措施,未必對另一種症狀有效,Koenig認為,這是精神治療上一個待答的問題(Koenig, Mccullough & Larson, 2001, p. 468)。《Faith and Health》一書提到,所謂的「健康」,不是單單指「疾病不見了」(Tan & Dong,2001,p. 293),一個人可能沒有病徵,卻仍感到自己「不健康」;病患心靈的問題若不被關注,就無法稱其為「全人健全」(Wholeness)。該篇研究指出,一個人能否發展、維持各人的健康(well-being),最主要是看這個人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壓力。因此,Tan認為,教會應該提供兩種層次的「靈性介入措施」(Spiritual Interventions),第一種是「個人層次的靈性介入」,包括祈禱、饒恕、按手禱告、默想、禁慾、個人靈修、團契生活、敬拜。第二種層次是「宗教組織層級的協同介入」,策略包括探訪事工、平信徒諮商事工、十二步驟團體、醫療服務和轉介、關懷的群體。(Tan, 2001, pp. 292~303)使徒保羅在新約聖經的以弗所書中提到,信徒在今世的生活中,要與那看不見的屬靈黑暗勢力爭戰(新約聖經以弗所書六章11, 12節),許多的不幸與疾病,按照聖經的啟示,其根本原因是靈界力量的操控,因此,若想要脫離這些源於靈界力量的疾病,單靠物理性的治療並不足以應付。根據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六章63節,一個人能否活出豐盛生命,或「全人健全」,是由「靈」的品質決定,不是由肉身的條件決定。耶穌來到世上的事工,其中之一是「醫好傷心的人」,「傷心」兩字的原文意思是「靈被壓碎的、憂傷的」(王正中,1992):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新約聖經路加福音四章18節)。 在這節經文中,祂指出自己來降世為人的幾個目的,而最具體的展現,就是趕鬼、醫治病人,叫受壓制的得自由。在治療那些看似純生理性的疾病時,祂總是運用「權柄的話語」,吩咐造成疾病的邪靈離開,命令一出,那人的疾病就立刻好轉。 「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新約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23節)。 基督教神學觀點下的「人」,是由「靈」、「魂」、「體」所構成,三者緊密結連,相互影響。本研究中所運用的基督徒的認知行為治療,是以聖經為本,運用聖經經文幫助研究參與者,針對其靈性的需要施行各種CCBT靈性介入措施,藉由改變其靈性,產生對其肉身的疾病正向的影響,最後所有精神官能症之病徵完全消失。 「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舊約聖經箴言四章22節)。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六章63節)。(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八章32「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節)。 本研究所歸納的CCBT助人策略即是效法基督的腳蹤,所發展出來的靈性介入措施。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在病發後,經歷了大約九年的傳統心理治療的過程,可是病況並無起色,最後因其主治精神科醫師的鼓勵,願意尋求以基督信仰為本的個別諮商。在研究者針對其個別病徵,以理情治療的原則為架構,運用經文給予相對的策略,在認知上改變其價值信念與情緒反應模式,進而使他受聖靈大能的充滿,恢復身心靈的康健。教牧協談既是在教牧關懷之外,給予會友的專業諮商,若教會界的靈性助人者能夠掌握因應精神官能症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有效地協助精神官能症患者恢復靈、魂、體的健康,對患者及其家人的福祉,必有莫的的助益。正如研究參與者在接受以聖經真理為認知標準的CCBT諮商後,不再需要依賴精神科藥物,擺脫了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之苦;多年來常常無法控制情緒,以致周遭朋友害怕接到他訴苦埋怨的電話,他的康復擺脫了人際關係上的羞恥;潛能不再受到藥物的壓制,在工作上、教會中,都能夠盡情地發揮他的能力。為此,研究者期望根據紮根理論的精神,以敘事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CCBT的實施過程,俾更瞭解:1. 研究參與者的生病歷程與敘事。2. 研究參與者對CCBT策略之主觀經驗。3. 期望能建構出因應各種精神官能病徵的相應CCBT策略,提供教牧協談者可應用的執行步驟。第三節 研究待答問題本研究待答問題包括:1. 本個案研究所歸納出來的「主張」,是否能夠類推到其他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呢?除了基督徒之外,非基督信仰者是否也能從這些主張得到利益? 根據二○○七年的基督教教勢報導(基督教論壇報,2007年9月),在台灣,基督信仰者所佔的比率是4.13%,一百個人中,將近九十六個人不相信上帝和聖經的話語,因此,即便本研究能夠找出對於精神官能症有正向影響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對廣大的非基督信仰者,恐怕有隔靴搔癢之感。如何應用CCBT的原理原則,使罹患精神官能症的非基督信仰病患也能夠得著益處,其中的轉換技術是待答的問題。 2. 本個案中已應用的各項CCBT靈性介入措施,是否能夠廣泛地運用在所有的基督徒精神官能患者的「教牧協談」之中? 基督信仰的特色之一,就是宗派林立。幾乎每一個宗派的成立,就代表一種在聖經詮釋上的立場,不同的詮釋影響該宗派的信徒對疾病的看法與因應方式,因此,並不是每一個宗派的教牧協談人員都能接受本研究中所論述的內容。信徒若罹患精神官能性疾病,教牧協談者必然是根據他自己過去所受的神學訓練與心理治療的知識,來幫助其信徒。如何打破宗派理念上的藩籬,使有效的靈性因應策略能夠普及基督的教會,是另一個待答問題。 名詞解釋:基督徒之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強調透過認知的重構,改變病人的情緒,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對基督信仰的病人而言,信仰內容既是其認知的重要參考架構,因此,有基督徒學者專家發現,若要醫治病人的精神狀況,透過滿足病人靈性的需要,可以讓醫治過程更有效果。Koenig(1998)認為,治療師可以使用六個明確的宗教介入(Religiouws Interventions)來幫助有宗教信仰的精神性疾病患者。Koenig在傳統的精神治療方法之外,主張這種因應病人靈性需要的「明確宗教性介入」,好讓精神官能症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所使用的CCBT是融合聖經真理與傳統認知行為治療的諮商,就是Koenig在上述所稱的「因應精神疾病患者的靈性需要,所施予的『明確宗教性介入』」之治療策略,所運用於病人身上的各項策略,是以聖經真理為基準,來重構病人的認知。 第二章 文獻探討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將探討CCBT所根據的聖經神學;第二節探討CCBT的技術架構與成效。第一節 CCBT靈性介入措施之聖經基礎近幾年來,台灣基督教界引進從英國、加拿大各地的牧者、聖經教師來台灣舉辦「醫治釋放」的聚會和訓練課程。比如來自英國的「醫流」(Ellel)團隊、來自加拿大的「頌泉」(Singing Water)團隊,這些訓練團隊某些醫治觀點是相同的,其中一項是強調人的「靈」若不自由,就等於處在「被邪靈捆綁」的狀態,無法發揮他應當有的功能。耶穌未上十架受苦前,祂訓練門徒,差遣他們出去服事,吩咐他們作兩件事來傳播福音:醫治病人、趕逐污鬼:「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新約聖經路加福音九章1節)。 基督教早期教父,如特土良、俄利根,留下許多在醫治釋放方面的記錄,如同耶穌藉著趕逐污鬼,使人們從疾病中復原一樣,早期教父也常藉由釋放服事,使人們的靈、魂、體重獲自由(Horrobin, 1991, 朱秋全譯, p. 27)。本節將要探討關於CCBT的聖經神學基礎,主要探討「靈性綑綁」的成因、解開「靈性綑綁」的方法;最後探討教會界針對信徒靈性需要的一般性作法。一、靈性的綑綁基督信仰的內容中,認為一個人的「靈」之所以會有「被捆綁」的現象,起源於下列幾項主要因素: 1. 罪聖經經文裡,對「罪」的定義是:「違背律法就是罪」(新約聖經約翰壹書三章4節),「律法」指的就是「上帝的旨意、標準」。比如,聖經裡對「憤怒情緒」的命令是1. 「不可含怒到日落」(新約聖經以弗所書四章25節),若一個人有意或無意之中,容許自己的憤怒情緒隔夜,這種狀態就稱之為罪;2. 不可輕易動怒(新約聖經雅各書一章20節),原文的意思是「要慢慢動怒」,也就是說,當一個人不明究理,很快地把脾氣發出來,這種狀態也是「罪」;又如,聖經中對情緒的另一誡命是:「不要為明天憂慮」(新約聖經馬太福音六章34節),它如同馬路上一個鮮明的禁止路標,告訴行人、車輛「此路不通」。可是,當一個人不理會這簡單的禁止命令,任由自己為生活上的大小事擔憂,容許自己長久處在「擔憂狀態」(焦慮)中,也稱為「罪」。本研究中,施行於研究參與者的助人策略,乃是運用「理情治療」的技巧,只不過將「理性信念」改為「真理信念」或「屬上帝信念」,替換病患心中屬於「罪」的情緒反應和思想意念。擔憂是人性的正常反應,容許「憂慮」停留在心中過夜(指一段長時間),卻是「意志」的抉擇。基督徒理性情緒治療的第一步是幫助求助者在認知上知道,是什麼「罪」導致其精神官能症,然後引導他們「認罪」。以「焦慮」這項焦慮型精神官能症的核心情緒來說,原本這項情緒若適度地表現,對於人們因應每日的挑戰是有益處的,但是當週遭環境並沒有立刻的威脅或危險,而一個人卻表現出誇張的焦慮情緒時,往往這樣的精神失序狀態會使當事人感到害怕,以致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好避免可能出現的焦慮感(Koenig, 2001, p. 144)。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新約聖經腓立比書四章6、7節)。 上帝的旨意是要人在覺察自己掛慮時,就將這件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交託給上帝,祂的旨意是要將出人意外的平安給人。因此,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失控的焦慮情緒,它是「罪」的表現,顯示出「靈受捆綁」,或者說「靈受傷損」。它的成因,是未失控前,一段長久時間內,患者沒有遵守上述經文中的「命令」,把焦慮卸給上帝,反倒容許「焦慮感」停駐在心中累積所導致。 2. 咒詛指創造宇宙萬物者,為了管理這個受造世界所設立的「法律」。這個法律專責「刑罰」,當一個人(不論是否基督信仰者)犯了「罪」,也就是在「思想、情緒、信念、動機」四方面違反上帝所設的標準,就會得到「上帝國度」所制定的「罰單」(咒詛)。聖經裡提到的「咒詛」有兩個特性:1). 自動性。任何人一犯罪,咒詛就會「自動」追上他,這是根據以下經文:「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舊約聖經申命記廿八章15節)。2). 因果性。不會無緣無故加在一個人身上。這是根據以下經文: 「麻雀往來,燕子翻飛;這樣,無故的咒詛也必不臨到」(舊約聖經箴言廿六章2節)。「我又舉目觀看,見有一飛行的書卷。他問我說:『你看見什麼?』我回答說:『我看見一飛行的書卷,長二十肘,寬十肘。』他對我說:『這是發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詛。凡偷竊的,必按卷上這面的話除滅;凡起假誓的,必按卷上那面的話除滅。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使這書卷出去,進入偷竊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裡,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五章1~5節)。 一個人「受了咒詛」後的結果,就是成為屬靈界惡者的掠物。這時,當事人會在身體、情緒、心理各方面產生不協調,進入「不正常」的狀態,也就是「不健康」。 3. 死亡與陰間權勢聖經提到,「死亡」是人類的「仇敵」(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五章),牠是非物質世界裡的一個力量強大且具有「位格」的靈。牠在人類違反上帝在「思想」和「情緒反應」方面的誡命時(也就是所謂「犯罪」),獲得權柄,可以依據「咒詛律法」對犯罪之人施以各種疾病,令人痛苦: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舊約聖經創世記二章17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新約聖經羅馬書五章12節)。 耶穌基督藉著聖靈的大能復活,已死的身體全然活過來,證明勝過「死亡權勢」,一個人只要願意在死的形狀上與耶穌聯合,就能夠在復活的形狀上也與耶穌聯合(羅馬書第六章)。意思是,只要願意向自己的罪死,也就是「認罪」,將罪向上帝承認,就被上帝「算為」與耶穌一同釘死,這個人就能經歷使耶穌身體復活那樣的「聖靈大能」,不但罪得赦免,而且身體可以從疾病中復原。二、修復靈的具體方法藉宗教提供靈性介入醫治策略,並非基督教所獨有(Koenig, 2001, p. 118~121),伊斯蘭教、天主教、佛教、道教都宣稱各自的醫治模式。本研究專指運用基督信仰的信念以獲得改變思想模式、情緒反應模式的力量,讓已受到「罪」所捆綁的「靈」可以得到自由。聖經中明確地提到「靈」是可以被修復的:「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舊約聖經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節)。 基督徒認知行為治療所提供的靈性介入措施,是針對每個病患個別的需要,明確地給予具體的方法,解除其靈性的綑綁,本研究中使用在研究參與者身上的策略,自然也具備了這項特性,其中包括「認罪」、「禱告」、「運用權柄」、「背誦經文」、「靈修默想」、「神學教導」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幾項策略如下:1. 使研究參與者明白「魂」與「靈」之間的關係本文對「靈」的定義是:造物主賜給人,就在人身上,肉眼不可見的實體,與魂結合,帶動身體各樣活動,是一個人生命的核心;聖經稱之為「裡面的人」(新約聖經以弗所書三章16節)。本文對「魂」的定義是:主管一個人的心思意念(含價值信念)、情緒反應心理機制。「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新約聖經彼得前書二章2節)。 這節經文顯示,一個人的靈性成長,是透過這個人在心思上接受「靈奶」,也就是閱讀上帝的話而成長。也就是說,「魂」接受上帝的話,他的「靈」就能成長;一個人的魂是促成靈性成長的機關。而一個人的「靈」健康的程度、帶動整個人的一切活動;一個人「靈」健康的程度,直接影響一個人肉體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品質。這是根據《約翰福音》的經文: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耶穌)對你們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新約約翰福音六章63節)。 耶穌清楚地指出,祂的話可以轉換成一個人靈性的力量,而靈性的力量若是正面的,這個人各方面的生命表現也會是正向的。研究顯示(Koenig, 1998, p. 325),疏忽或否認精神疾病患者的「靈性需求」,是不可能幫助病患獲得全人(holistic)的醫治,這項研究正好印證耶穌所說的話。在其研究中,指出精神病患的靈性需求分為三大類: 1. 宗教信仰的需求;包括「知道上帝的臨在」。2. 宗教儀式的需求;包括「明白生命的意義和目的」。3. 宗教性支持團體的需求;包括「從對死亡的恐懼中得解脫」。 重視病人上述的「知性」、「情緒性」、「人際性」三項需求,將對病患的精神治療療程有正向幫助。這三項需求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魂」的展現,但是歸在「靈性」的需求。背後的含意是,一個人在「知性」方面(也就是「認知」方面)、「情緒」方面、「人際」方面的滿足,能夠對其「靈性」有正向的滋養,就好比一個人手部的感覺器官(皮膚)感到「燙」時,「意志」若不做出明快的選擇,趕快把手收回來,他肉體的手就會受傷;同樣,當一個人的情緒反應或思想不正確時,若不及時地改正,他的靈亦會受到傷損。 「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新約聖經以弗所書四章21~23節)。 上述這段經文強調,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脫去舊的、壞的行為,必須要先將「心志」改換。「心志」在這裡是指「心思意念」(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 Version Bible),一個憂鬱症患者的憂鬱情緒反應模式必須要「脫掉」,但怎麼脫呢?研究者透過與研究參與者的深度訪談,指出其被迷惑的心思,用聖經真理來替換那造成患者罹病的錯誤心思、價值觀,改換之時,此人的靈就被更換一新,獲得成長。這就是為何研究者運用CCBT幫助罹患精神官能症之基督徒的主因。研究者在運用CCBT幫助研究參與者的過程中,大量運用「神學教導」這項策略,在約談過程中,查考聖經,排除研究參與者心思裡、價值觀裡的問題,光照過去不合真理的思想、情緒反應、抉擇,以便施行下一個助人策略。 2. 認罪指基督信仰者在祈禱時,為自己過去不當地使用「自由意志」,在「思想活動」(包括想像)和「情緒反應」上,違背上帝旨意之處,向上帝認錯,請求饒恕。這是根據聖經中三處經文的應許: 「惟有我為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舊約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三章25節)。 「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厚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我救贖了你」(舊約聖經以賽亞書四十四章22節)。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新約聖經約翰壹書一章9節)。 認罪在「良心」上的功能是,使一個人「不再覺得有罪」(新約聖經希伯來書十章2節)。正確的認罪能夠去除「罪疚感」。這種影響力本質上是屬「靈性」層面的,而這屬「靈」的力量卻會直接影響此人的生理層面,因「咒詛」會招來「死亡權勢」。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若要幫助一個病患消除其內心深處的「罪疚感」,治療者必須覺察那份罪疚感是從何處產生的。Koenig的研究中(Koenig, 1998, p. 327),認為了解一個人的宗教背景,有助於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內在衝突的根源。他舉一位在傳統基要派家庭背景成長的女病患,深受罪疚感之苦而罹患憂鬱症,究其原因,是因數月前,她因丈夫的離世,對上帝和聖靈發出詛咒,事後對上帝深覺愧疚,認為自己犯了「不可饒恕」之罪,以致於陷入深沉的心靈黑暗。
治療者覺察這項肇病的宗教因素後,以神學的角度幫助她釐清觀念,引導她向上帝認罪並接受上帝的赦免,除去內心的罪疚感。「認罪」這項針對靈性需求的助人策略在「靈性/心理治療」(Spiritual Psychotherapy)上,被認為是領受醫治的前奏(Bernard & Daniel N., 1997,p. 60)。本研究所提出的醫治方法,認為一切的醫治都是從「看見罪」開始的,靈性治療者用溫和、善勸的態度幫助病患明白罪的所在,然後引導求求助者「認罪」。其背後的意涵,不只是「心理層次」,透過心理機轉來影響病情;認罪的真正訴求是「靈性」的,它牽涉到神學上所謂的「咒詛」,其意涵於上一節已扼要說明。上帝透過律法的頒佈,目的是要人藉著遵行律法來得到「祝福」,「咒詛」只能說是為了「嚇阻」人的手段,「祝福」才是上帝的重點,但是基督教會因著錯誤的「福音/律法」概念,往往在傳講福音時,把「律法」和「福音」當作敵對者: 「馬丁路德指出雅各書是一卷『禾稭書信』,因為馬丁路德覺得,雅各書和保羅所強調因信稱義的道理,背道而馳」(殷保羅,1991,p. 95)。 《新約聖經雅各書》的內容強調一個基督徒必須要有「好行為」,這樣的論點卻被教會所排斥。這是由於改教先鋒們的矯往過正,那種強烈排斥「律法」的態度,五百年來一代一代傳給基督教會,使得教會界普遍瀰漫這種「去律法」的教導,盲目地宣講:只要有聖靈住在心裡,「自然而然」就知道何是何非,所以基督徒不需要律法。造成基督信徒在讀聖經時,根本不認為聖經中的那些約束人心思、情緒的誡命是「必須」遵守的,以致不知不覺中,缺乏對天國法律的認識與尊重,以為當代的基督徒根本不需要遵行律法誡命,把「誡命」當成「建議」,就在言語、態度、動機、思想、情緒反應上,有意無意違背天國律法,承受「紅單」,其中之一就是憂鬱症之類的精神官能症。不幸的是,邪靈能對人的靈性造成綑綁,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個人違背上帝的律法。許多人不知道,撒但邪靈之所以能夠在人身上運行,是藉由人違反律法而得到「合法」的地位,牠們根據上帝的法則,合法進駐一個人的生命,用各樣疾病轄制人,人們卻不知道,邪靈比人們還要尊重上帝的律法!(何彼得著,朱秋全譯,2003,p. 116)律法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有罪」的標準,這不但是屬世的準則,也是屬靈性的準則。只是屬世的法律是地上政府所制定,屬靈的法律是天上的上帝所制定。當一個人透過聖經的光照,向上帝真誠「認罪」,就能得到掌管宇宙間「祝福/咒詛」定律的上帝赦免,也就是咒詛的破除,代之以祝福。那祝福就是「死亡權勢」離開受壓制的病人,那些藉著「咒詛」的存在而得以轄制病患的屬靈界力量,因著咒詛的破除,不得不離開病患,就好像日光把濕氣消除後,霉菌無法繼續停留一樣。 3. 相信並遵行上帝的話語研究者針對基督徒精神官能症患者所施行的CCBT治療策略,其中心思想是舊約箴言中的一段話: 「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舊約聖經箴言四章22節)。 這節經文指出,醫治之所以能發生,是因為「話語」。經文中的「他〔它〕」,根據前後文,是指「上帝的言詞與訓誨」。也就是說,罹患精神官能症的基督徒,若得著因應其精神官能疾病根本原因的經文,醫治就會發生,這又是與認知有關。Koenig(2000)在其著作《The Healing Connection》中,強調心理機轉、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他自己曾親身體驗一段幾乎癲瘋的日子,在他的自述中,他回顧那段時間的一切行為表現,實在是出於「意志」的決定。行為的失常,是根源於「意志」的錯誤選擇,這就是上述「魂」功能的誤用,原本「意志」是要保護人的「靈」,讓人的靈活潑、健康,誤用之後,靈不健康,人失去豐盛的生命。Koenig從精神失常得著醫治的關鍵,是《舊約聖經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3節》,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聖經」的話語大有能力進入他的思想、意念,改變了他的認知,以致他「願意決定」脫離失常的狀態,換句話說,他得著了「醫全體的良藥」。這個心志上的改變,是聖靈親自引導,讓他看到自己的問題而下決心。(Koenig, 2000, p. 70)基督教界在「醫治」的態度上,受兩派神學理論的影響,大體上可以分為相信與不相信「醫治恩賜」兩個陣營。早期的教父如殉道者游斯丁、愛任紐、特土良和諾窪天,均相信上帝願意將「醫治恩賜」賜給人,使人從疾病中得安舒,人只要順服聖經中吩咐人為病人代求的命令去做就是(當代神學辭典,p. 477)。不信的陣營認為神蹟的時代已經過去,有病就是去找醫生,藉著藥物治療,不再有超自然的醫治,他們相信聖經一旦形成,上帝就不會再藉由聖靈超自然的工作來醫治人,作為見證耶穌的媒介,單單由聖經經文本身,就足以為耶穌作見證。當代最著名的靈恩運動當屬「聖靈第三波」運動,其特徵是強調不可忽視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基督徒要明辨屬撒但和屬上帝的超然力量,依靠上帝的超然大能勝過撒但的力量,包括醫治疾病。在這個新一波的靈恩運動推動之下,許多「心靈醫治」、「內在醫治」的基督教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產生,這些團體其實就是基督教神學裡所說的「醫治恩賜」的具體展現。當然不是所有的教會都接受第三波靈恩運動,也就是說,有些教會並不相信上帝會介入一個病人的治療過程,不相信會有超然的醫治,只相信醫學的方法。在這種所謂的「傳統福音派」教會(相對於「靈恩派」教會)中,面對類似憂鬱症這類的精神官能疾病時,採用的方法自然也是「傳統的方法」,提供一般性的團契式情感支持、查經講道、對患者安慰勸勉和祝福。一項關於「對精神病患家庭的服事」(Ministry to Families of Mentally ill)研究指出,罹患了精神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之福音派教會會友,對教會的因應方法,其滿意度很低(Steven Wayne,1995)。其背後隱藏的含意是,當「福音派」教會無法提供有效的因應策略,幫助在受苦中的信徒,使罹患精神疾病的會友康復時,這些會友自然對教會感到失望,在信仰與實踐上產生嚴重落差,明明教會宣講的教義提到的上帝是「全能的」、「醫治各樣疾病的」,何以在面對精神性疾病時,卻束手無策呢?本研究所運用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無疑符合「第三波靈恩運動」的精神,雖然研究者在信仰上恪遵不結黨紛爭的經訓,不願將自己劃地自限為「靈恩派」,但在幫助研究參與者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項助人策略,已經超脫「傳統福音派」因應精神官能症的方式,因此研究上若要歸類,自然是歸入「靈恩派」的信念架構底下。這裡要強調,「信心治療」(Faith Healing)與「神醫」(Divine Healing)有所區隔。根據第三波靈恩運動的發起人溫約翰的看法,他認為「信心治療的主角是人,不是耶穌」,而神醫則是「那位惟一的真神直接介入的結果」(當代神學辭典;p. 477)。「信心醫治者」(Faith Healer)之所以被溫約翰批判,其來有自。這種醫治者通常是在佈道、傳福音方面有獨特的潛力,他們在傳教過程中,渴望透過神蹟奇事引領人信上帝,太渴望的結果,如果上帝沒有行出神蹟,他們很容易受試探,自己製造「神蹟」。James Randi在《Faith Healer》這本書上,揭露了過去幾十年來,某些(並非每一個信心醫治者)在美國傳教的佈道家,如何製造假的醫治見證,作為引人信上帝的「騙局」(Randi, 1989)。「神醫」(Divine Healing)則強調上帝的主權和話語。神醫雖是上帝「直接介入」人的問題,卻仍需藉著聖經的真理和人的信心。本研究所論述的CCBT策略,簡單地說,是幫助病人獲得「神醫」的經驗,不是單單按手在病人身上,就讓人得醫治的「信心治療」;但在CCBT所運用的靈性介入措施中,有時也包含「按手」在病人身上。本研究所使用的醫治策略,不是簡單地教一個人說:「只要相信上帝,你會從憂鬱症(或躁鬱症,或失眠症等等)得醫治,你就會得醫治」,或者說「只要你信耶穌,你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一個星期內就會好」。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信心」不是那等信心,而是幫助病患明白上帝的話,相信上帝的話,並且教導病患應用上帝話語的原則,讓「上帝的道」介入病患的生命和他所面對的疾病,成為醫治他靈、魂、體的良藥,使之痊癒的信心。因此,研究者要求研究參與者將約談中指定他要背誦和禱告的經文,請他一天三次宣讀、禱告,並且要求持續一段時間的操練。目的是要將上帝「醫全體的良藥」,透過宣讀和禱告,改變研究參與者的思想、習慣,成為醫治其靈魂的力量。三、CCBT在教牧輔導中的運用上帝在教會中放置七種「功能恩賜」(新約聖經羅馬書十二章4~8節),目的是讓這七種恩賜的人,分工合作,使教會能健康、成長。「勸化」是這七種恩賜之一: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新約聖經羅馬書十二章8節)。 高維理(Gothard, 1986, p.68)在其著作《Advanced Seminar Textbook》中指出,具有這種恩賜的人,表現在處心積慮希望看見他人在屬靈生命上成長。而且,有這類恩賜的人在助人靈性成長過程中,能夠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方法、步驟,使受助者得益處。由此看來,一位具有勸化恩賜的神職人員,當他針對會友靈性上的需要幫助會友時,會根據每一個案的獨特需要,運用經文,給予各別的因應方法,及可執行的步驟,這明確的因應方法與執行步驟,就是CCBT靈性介入措施在教牧協談中的應用,惟不同的教牧協談人員對聖經經文的詮釋或有不同,主張的心理治療策略也可能不同,其提出的助人策略自然不盡相同。「勸化」一字,原是與「保惠師」(即「聖靈」,參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十四章16節)同一字根(原文編號新約全書,1989年修訂版,p. 586),教牧協談者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保惠師」的代言人,也就是說,保惠師(聖靈)如何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十六章第8節),照樣,教牧協談者,在勸化人時,必須對聖經的真理相當熟悉,以致能體察聖靈的心意,說出造就求助者的真理,幫助求助者覺察自己的問題根源,進而生發出願意改變的動力。初代教會有一位「勸化之子」(參:新約聖經使徒行傳四章36節),意思是「善於勸化的人」,他的名字音譯是「巴拿巴」。此人對教會歷史的貢獻非凡,最主要是因為他曾經帶領使徒保羅「一對一門徒造就」,接納他、教導他、引導他進入事奉。使徒保羅寫出無與倫比的新約書信,奠定了基督教神學的基礎,背後的功臣就是巴拿巴。藉由協談的過程,將上帝的話語傳遞給求助者,使他在困頓中、疾病中、迷惑中,能得知上帝的心意,領會「下一步」該怎麼走,這是協談者的使命、發揮勸化者的功能,而針對靈性需求的因應策略則在其中蘊育而生。精神醫學界權威Koenig在經歷過那一段瘋狂的經驗後,他自述其生命的轉捩點不是情感上的滿足,而是「靈性方面」(spiritual)的。而且聖經的經文成為他確定自己人生方向和價值的基準,他確信自己已經從上帝那裡得到「呼召」要從事「醫治」的事奉,而且他的「呼召」,是根據舊約聖經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3節以及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廿五章。(Koenig, 2000, p. 71)巴拿巴蒙上帝呼召,在教會中扮演勸化功能的角色,後來成為使徒,四處傳道。因此,他可以被稱為「勸化的使徒」,他成全使徒保羅,進入保羅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從裡到外得到聖靈的更新,使保羅能夠在上帝的國裡成為稱職的福音工人;Koenig蒙上帝呼召,成為一名專精於研究精神醫學與神學之間關聯的醫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若不是清楚上帝的呼召,他不會走上這樣的人生道路,在這個領域成為眾人的祝福。 「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舊約聖經以賽亞書九章6節)。 這段預言彌賽亞的經文,提到教會之主,耶穌,祂是「奇妙策士」。「策士」這個字,可以翻譯為「輔導」、「協談」,中文聖經的翻譯指出這輔導應當是「提供策略之人」,所以叫策士。耶穌是真正的「輔導者」,當祂離開門徒後,應許要差派另一位「保惠師」來,或說,差派另一位「輔導者」來幫助教會。(亞當斯著,周文章、薛豐旻、鄭超睿譯,2004,p. 16)。這位被耶穌差來的另一位輔導,就是聖靈,祂今日仍揀選人從事輔導、協談的工作,好讓上帝的兒女能夠在靈、魂、體全方位地成長,而這教會中的輔導、協談工作,則藉著「勸化」恩賜彰顯出來: 「各處的教會……蒙聖靈的安慰(Exhortation),人數就增多了」(新約聖經使徒行傳九章31節)。 這節經文中的「安慰」,按其希臘原文字義就是「勸化」(原文編號新約全書,1989年修訂版,p. 586)。換句話說,這位保惠師,是藉著有「勸化」恩賜的教牧人員,甚至可能只是平信徒,在各處的教會「輔導」、「協談」信徒,使他們得造就,如同親自從主耶穌領受幫助和醫治一樣。身為牧師及心理治療師的曹敏敬(1987,p. 29)認為,照新約的記載,「醫治病人」是牧師的工作之一。只可惜今日的社會好像把「醫治」的功能只歸入醫藥專業人士之內。精神官能症病患若想得醫治,不能找建築師或髮型設計師,要找到教會中的「巴拿巴」,也就是教會中具有「協談職務」者,不但如此,這位有協談職務的教牧人員,他應該是一位「策士」(Counselor)和「勸化者」(Exhorter),能夠提供求助者以聖經真理為本的因應策略,一步一步地執行,病就能得到醫治。實施於研究參與者身上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即是藉由「勸化」恩賜,在輔導過程中提出來,協助研究參與者運用之後得到康健。這裡的「康健」指的是「經醫師診斷後,身心狀態恢復正常,沒有再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必要」。小 結當人們激烈地為「靈性」、「宗教性」這些名詞爭辯不休時,宗教組織並沒有停止行之有年、針對求助信徒的宗教活動,協助他們因應情緒、壓力、財務、家庭、事業等各方面的難題。為此,心理學界、醫學界即使不承認「靈」的存在,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議題影響病人至鉅。本研究的CCBT施行過程中,其助人目標是,藉由協助患者認罪並轉換信念,使其在心思意念與情緒反應上,與上帝對人的原始設計和諧一致,如同為聖靈疏通了流通管道,讓祂能夠運行在患者身上。聖靈創造性的能力,可以使患者過去受損的生理狀況,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基督教神學觀點下的「人」,是由「靈」、「魂」、「體」所構成,本研究中的CCBT醫治標的是人的「魂」與「靈」,在魂與靈健康之後,身體就能得到康健。反觀一般的藥物治療,只是處理病患的「體」,並不太考慮「靈」與「魂」,傳統的醫療行為多是關切「體」的狀況下,一個罹患精神官能疾病者,可能透過藥物的協助,消除了部份的病徵,但是,病患並沒有得到「全人的」健康,因為那造成官能症的「壓力因應模式」還沒有改變。 第二節 技術架構與成效Albert Ellis(1955)提出「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 Therapy),它本身就是行為治療法,並且Ellis提出非理性信念,成為一種認知行為的治療方法(亞伯艾理斯、凱瑟琳麥克賴瑞著,劉小倩譯,2002,p. 158)。他認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受情緒的影響,而情緒又受到思想和信念的影響,因此,要治療一個心因性疾病患者,需要從他的「信念」著手,找出「非理性信念」,用「理性信念」取代之,這個人的情緒就能轉化為正面,進而身體也可恢復健康。本研究所運用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在實施過程中,運用真理的教導,改變研究參與者的認知,進而帶出靈性的更新。因此,在這點上,乃一認同「理情治療」原則、因應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的理論與策略,基本原則與理情治療相同,著重在剖析並矯正患者的破壞性思想與信念。一、理論的架構「基督徒的認知行為治療」(Christia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與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之間的區隔,是以聖經真理作為治療者提供給案主的認知標準,或者說,提供聖經經文與詮釋給案主,使之發展成為案主質疑非理性信念的新信念系統(Cave, 1999, p. 120)。在心理治療的領域裡,早有基督徒學者運用理情治療的原則,但融入宗教性的介入。Jones(1989)分析理情治療與基督信仰為本的認知治療,這兩者之間的異同。他的研究顯示,在藉由改變信念來改變情緒這點上,兩者是相同的;但是在「理性」與「非理性」的定義上,他認為是不相容的(Bernard & Daniel N, 1997, p. 55)。他舉例,在世俗的理情治療理論中,「信靠上帝」這種宗教性的行為,是被歸類為「非理性的」,但是,在治療效果上,一個基督信仰的患者,若能夠適切地學習依靠上帝,對上帝有盼望,願意遵行上帝的話語,治療效果就會比傳統的理情治療更好。也就是說,理情治療理論中的「理性信念」(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不等於「真理信念」;「非理性信念」不等於「非真理信念」。本研究中採用的CCBT策略係融合「理情治療」的技巧,將理情治療理論中的「非理性信念」用「非真理信念」代替,也就是上一節所謂的「罪」;將理情治療理論中的「理性信念」用「真理信念」代替,在助人過程中,幫助基督徒精神官能症患者,以聖經為本,看見自己的思想和信念中,有那些與聖經真理不符合,屬於「非真理信念」;幫助他明白這樣的「非真理信念」和「非真理的情緒反應」是違背上帝的心意,破壞「神——人關係」,使他的靈性、肉體都受到傷損,進而引導其「認罪」,棄絕那些不合真理的信念和情緒反應,使情緒恢復和諧,身體恢復健全。例如,擔憂是人性的正常反應,但是容許「憂慮」停留在心中過夜(指一段長時間),卻是「意志」的抉擇。一個人若選擇讓憂慮長久停留在心中,自然會使情緒裡的壓力增加,進而造成生理的病變。本研究的CCBT醫治策略第一步是幫助求助者辨識出「罪」,然後引導他們「認罪」。Ellis()主張「認知是人在事件與情緒行為反應中的重要變項」,個人的情緒並非全然是其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而是受個體對此環境刺激之認知、信念及態度的影響。個人的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決定個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人若受制於非理性的信念,容易形成破壞性的負面情緒,造成自我價值感低落。
Ellis以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理性情緒ABC理論,以解釋非理性信念與個人情緒困擾的關係,並闡明因應之道。一個人的理性與情緒之關聯,用ABC三個字母代表,如(圖一):《圖一》至於負面情緒的處理,Ellis建議個人可運用DEF的技術,矯正個人的行為。以合乎邏輯的認知方法駁斥那些非理性信念,取代為理性的信念,藉此將非理性信念所引發的消極情緒,轉化為平穩的的情緒,獲得建設性的認知效果,產生一種新的感覺。認知的重建是理情治療的核心技術,可用三個英文字母代表,如(圖二):《圖二》Meichenbaum認為個體的情緒由其「自我內言」決定,亦即個人心智思考的進行係根源於簡單的字句在腦中無聲地自言自語,同時個體大多難以察覺這些心智思考的進行(蔡秀玲、楊智馨,p. 319~325)。因此,個人必須先發現自己正進行自動化的負向思考,繼而將這些負向認知轉為建設性的正向內在自我對話。關於轉化負面的自我對話,Ellis認為當事人首先要學會如何偵測「自我驚嚇」、「自我貶抑」的信念,接著,要學習跟這些功能不良的信念「辯論」,即進行理性與驗證性的質疑,使自己跟這些信念作激烈的辯論,並得出不同的結論後表現出新行為。二、明確的因應技術Allen and I. Reed(1991)認為,靈性策略的特徵之一,就是運用明確方法與步驟幫助患者因應問題並獲得改變(Bernard & Daniel N, 1997, p. 59)。本研究認同Ellis「認知主導情緒」之觀點,以CCBT為架構的助人策略,旨在幫助精神官能症患者,根據聖經真理,找出「肇事」的負面情緒背後的「非真理信念」。腦內神經傳導物質雖是精神官能症患者罹病之直接原因,但「情緒」卻是神經傳導物質之所以失去平衡的根本原因。本研究所探討的因應靈性需要的CCBT策略,根據不同精神官能症患者的需要,以聖經真理為本,用溫和、堅定、幽默的方式幫助當事人駁斥非真理信念,締造全新的情緒型態,產生正面積極的態度。Wilson(1974)指出,使病患改善的「基督徒治療策略」(Christian therapeutic maneuvers)包括:1. 立志重新委身於真理;2. 認罪;3. 饒恕自己與他人;4. 加入團契生活。本研究的CCBT醫治策略係以基督教之聖經真理為本的精神官能症因應策略,在幫助研究參與者的每次約談過程中,都會給予其明確的經文、禱告方向與內容,幫助研究參與者洞悉問題的根本原因,並要求研究參與者盡其個人的責任。教牧關懷縱使對於生理、心理問題有正向幫助,但有些「頑強」的問題,一般教牧關懷難以奏效,因此,才會有基督徒團體發展出「十二步驟」(Twelve Steps)這類的特殊因應策略,專門針對「上癮」症狀,施以靈性的治療(2006 Alcoholics Anonymous World Services, Inc.)。同樣,破壞性的情緒反應,及其背後的破壞性信念、價值觀,在一個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心裡,如同一種「破壞性情緒反應的癮症」或「信念的癮症」,要將這些破壞性的情緒反應和信念「戒斷」。研究者在運用本研究所指的CCBT醫治策略,其實行技術大略分為三步驟,第一步,藉由發問與聆聽,了解研究參與者過去的生命,有哪些不合真理的選擇,塑造了今日的問題和疾病;第二步,藉由聖經真理的教導,駁斥研究參與者的「非真理信念」以及此信念所衍生出來的「非真理行為和情緒反應」,將他的問題表列出來,找出其內化的自我訊息中蘊含的「絕對」、「應該」和「一定」的信念,以聖經經文為基礎,提供當事人可資運用的經文、靈修操練的明確做法,給予研究參與者「認知性」和「靈性」方面的家庭作業,好改變研究參與者的「內言」;第三步,引導研究參與者認罪和禱告。透過這三個基本步驟,研究參與者不但「魂」得到更新,同時帶來靈性的修復,和聖靈大能的運行,以致於研究參與者在極短的時間內,經歷研究者所稱為「甦醒」的經驗;「甦醒經驗」將於第四章詳述。幫助病患辨識出罪的存在,進而教導其真理信念,引導他明白並接受,這個知性的變化過程就是在幫助基督徒病患「靈性成長」。病患的靈性愈成長,表示他的心思意念、情緒反應更願意被聖經真理規範,如此,引發他精神官能症的誘因就愈減少。有些教牧人員在教導上略過或不知道這道細緻的過程,只簡單地告訴罹患疾病的會友:「你要認罪!把罪認完病就會好」,造成一般人對「認罪」的目的有許多的誤解。研究者施行CCBT靈性介入措施於研究參與者時,首先助其明白「罪」的定義: 「凡不義的事都是罪」(新約聖經約翰壹書五章17節) 「違背律法就是罪」(新約聖經約翰壹書三章4節)。 上述兩節經文指出,「罪」是指「不義的事」和「違背律法的事」。這裡的「律法」指的是「上帝頒佈的律法」,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所做的一切事上,若與聖經的律法不符,就是「罪」,就是「不義」。以「焦慮」這項焦慮型精神官能症的核心情緒來說,原本這項情緒若適度地表現,對於人們因應每日的挑戰是有益處的,但是當週遭環境並沒有立刻的威脅或危險,而一個人卻表現出誇張的焦慮情緒時,往往這樣的精神失序狀態會使當事人感到害怕,以致於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好避免可能出現的焦慮感(Koenig,2001,p. 144)。若根據上述罪的定義,一切不合上帝對情緒規範的情緒反應就是罪,這種為事情長久擔憂與焦慮就是罪。若運用本研究中的CCBT技術策略於醫治失控的焦慮情緒,須幫助當事人在認知上明白,這個過度的焦慮情緒表現已經不是單純心智的問題,而是「靈」受捆綁,或者說「靈受傷」的外在表現,它的成因,是未失控前,一段長久時間內,患者容許「焦慮感」停駐在心中累積所導致。正如承受過多、過長久的壓力會致病的道理是一樣的。接著,幫助當事人把所有與聖經真理不一致的「思想」、「情緒反應」都歸入「罪」的範疇。幫助求助者明白自己在哪些想法和情緒反應上,與聖經所教導的標準不一致,引導他們進行靈性策略中的「認罪」步驟。研究者將理情諮商的原則套進了聖經中的神學概念,也就是上述的「罪」、「黑暗權勢」、「咒詛」等等,這些融入的神學概念,對受助者而言,不只是處理他們的「心理」層面的問題,而是深入到「靈性」的層次。小 結總之,本研究中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是以理情治療的概念和聖經的醫治神學為架構,試圖建構出因應精神官能症及其根本原因的醫治策略,目標是幫助精神性疾病患者得到「全人健康」(wholeness;Tan & Dong,2001),在精神治療過程中,以上述神學論述中的「真理信念」為基礎,幫助病患覺察自己的「非真理信念」和「非真理情緒反應」,對各別的精神官能症狀提供各別的策略。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因著文藝復興,現代主義盛行,強調實證科學,大量的研究均採客觀系統化方式,以實驗、觀察、驗證等方法進行研究,以統計方式處理所獲得的資料,這種所謂客觀的研究方法,稱為量化研究。質性研究被認為是主觀的,它的研究法是多重的,透過訪談及現象觀察,將所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詮釋。這兩種研究法過去一直存在著互相對立的關係,實際上,質化研究所強調的重點,是深入地探索事物的本質,藉著質疑既有的理論,公平地懷疑所有的研究方法(Punch, 2005, p. 229)。本章共有四節,第一節闡述質性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第二節論敘事的定義;第三節論敘事研究的資料蒐集;第四節將詳述本研究之研究文本蒐集與分析。第一節 質性研究本研究將針對一位曾經罹患憂鬱症的男性基督徒,以其親身經驗「靈性策略」前後的健康狀況,建構一有異於傳統上教會用來因應罹患精神性疾病信徒的模式和方法,本研究以紮根理論的精神,藉深度訪談、個案研究等方法蒐集資料,期望藉此個案研究發展因應精神官能症的靈性策略主張。實證主義與詮釋社會科學之間過去所爭議的,在於研究的邏輯。自然科學觀察研究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科學研究的人際現象,兩者在詮釋上,其邏輯應當是不相同的(齊力、林本炫,2005,p. 5)。前者認為每個人具有自由意志,人類的行為太難預測,因此認為針對人和社會現象,不應該使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必須以人文科學的主觀方法,也就是質性研究法,就研究對象進行解釋和說明。 一、融合主觀與客觀相對於現代主義講究實證,後現代主義的思想與質化研究的精神是一致的。質化研究強調研究過程本身包括許多的社會關係在內,任何語言、論述、知識都不是在「真空」下產生的,也不會有「無地域性的價值觀」(Waugh, 1992, pp. 5-6),因此,量化研究的任何所謂科學方法下的結果,都有可能是受到操控的,雖有「客觀研究」之名,其實仍有許多「地域性主觀」在裡面。質化研究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下,合理地懷疑每一項研究方法,以期揭露一切可能受到操弄的研究(Lather, 1991, p.13),因此,量化與質化應當相輔相成,在知識的追求上、理論的建構上融合,為研究者効力。 二、質性研究內涵及理論基礎陳向明(2002)對質的研究「方法」下的定義是「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做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取多種資料蒐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的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參與者的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意指非經由統計程序或其它量化方法獲得研究發現的任何類型研究(Strauss & Corbin,1998;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齊力(2003)綜合多位學者觀點,認為從研究形式看質性研究,指的是關於社會現象的經驗研究,比較不依賴數量化的資料與方法,對於現象性質直接進行描述與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將藉由研究參與者的主觀經驗分享,對照其接受傳統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與其接受CCBT靈性介入措施的指示後,其治療的效果、復原的速度間的強烈對比。關於質的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深度訪談、焦點團體討論以及文獻分析等蒐集資料方法。有些參考書也將後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列入質化研究的範疇,認為這兩者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上,有重大貢獻(Punch, 2005)。本研究採回溯性非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蒐集文本資料。在資料處理上,運用紮根理論之精神進行資料蒐集,資料整理分析與資料蒐集同時交錯進行,透過不斷互動過程分析資料。第二節 敘事研究敘事研究學者Mishle(1986)認為:「故事是理解人類經驗的基本方式(引自吳芝儀,2005)。透過敘說、書寫、閱讀和傾聽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可以更了解自己和別人伴隨經驗而來的想法和感受(吳芝儀,2005)。當人們敘說故事時,不只是反映自己的經驗世界,還包含他們對經驗的建構和理解,也是對生命的重新建構。為此,在諮商和心理治療等領域裡,敘事研究方法已經廣被使用(引自吳芝儀,2005)。本研究的對象就是心理治療和諮商領域中的個案,研究者將藉由敘事研究的方法進行文本蒐集,運用札根理論試圖重新建構出曾經幫助研究參與者的靈性策略理論。 一、敘事的定義Denzin(1989)在解釋性互動論(interactive interactionism)將敘事(narrative)定義為:一個敘事即是一個故事(story),述說對敘事者及其聽眾具有重大意義之事件序列。敘事如同故事般有其情節,有一個開端、一個中點和結語。敘事以時間或因果順序來組織事件序列,每一個敘事都描述一連串已經發生的事件。此敘事內容可以獨立存在,有意義的經驗會不斷被傳頌(Denzin著,張君玫譯,1999;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強調探索個人經驗的意義,以及對生命意義的重新理解(李宗燁,1995;張玉燕,2003)。對於敘事的意義,張玉燕(2003)整理歸納多位學者的看法:1. 重新認識自己2. 找出生命的立足點和生命力3. 解決問題的方法4. 對逆境重新賦與新意義5. 人生目標更清楚6. 生活更有價值 三、敘事的構成敘事的構成主要應包括四部分(齊力、林本炫,2005):1. 場域(settings)或情境脈絡(context):場域是敘事或行為發生的地方,包括物理環境、社會文化情境和時間位置。社會文化情境指人物及其所處環境之價值、信念、社會規範,以及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宗教信仰等。時間位置是敘事的歷史脈絡,涉及敘事者如何理解事件中人、事、物的意義,包含研究者和參與者之間的關係。這些情境脈絡對瞭解人的行為、觀點及感受相當重要。2. 人物(chrarcters):指與敘說事件相關人們,這些人物的故事及行為常被用於建構、形塑敘事。敘事之主要人物為敘事者,而支持人物則是可能影響主要人物之思考、感受何行為之重要他人。兩者間的關係是研究者分析的重點。3. 事件(events):事件是過去特定時空所發生的事,具有時間的序列性,隨著時間的演進而開展或終結,即是有其前提、開端、結束及構成要素和影響。4. 情節(plots):情節是人類活經驗中,許多不同事件的發生及行為統整的結構。在敘事中,過去發生的許多事件可能與現在的行為相聯結,重新組織成為具有內部一致性的整體敘事,研究者即根據這些解釋事件中的各種現象,並賦予整體敘事意義。研究者藉由情節或敘事結構理解、解釋事件及其生活經驗之關係。根據Oliver(1998)提出Franzosi(1998)對敘事研究的歸納,認為應包含故事和情節。故事具有時間邏輯和順序的事件,情節則是被敘說的文本或表述。敘事分析因此被認為有助於進入並建構故事,而且可藉由多元化的訪談、觀察和訪談札記中建構出敘事(引自吳芝儀,2003 )。敘事研究文本資料主要來源是敘說訪談,除此之外,研究者的觀察筆記也是敘事分析的重要資料。研究參與者自我的敘事有非常主觀的自我建構成分,在資料分析時配合研究者的觀察記錄及筆記,會讓內容分析結果更趨近於真實、客觀的建構。本研究欲探索的是,研究者在運用CCBT的過程中,所包含的各樣具有正向關聯的介入措施。醫治的過程有其時間之順序性,具備開始、過程及結束之完整性。本研究即是研究者及參與研究之敘事者,對「醫治策略」的理解與意義詮釋。 第三節 敘事研究之資料蒐集一、資料蒐即過程Riessman(1993)認為敘事訪談應包含六項要素:1. 摘要(abstract):故事的要點。2. 導向(orientation):要發掘故事的情境脈絡,藉由五個W,一個H的方式,提供研究者故事脈絡。3. 併發行動(complication action):讓敘事者對相關事件進行說明。4. 評估(evaluation):發掘敘事者對某行動所賦予的意義和重要性。5. 解決(resolution):描述敘事的結局。6. 終曲(coda):敘事者回到現在的觀點。Schutze(1977)歸納出引導敘事研究進行的三階段程序(吳芝儀,2005):1. 初次訪談(initial interview):即試探性的訪談,研究者運用產生敘事的問題引導研究參與者,以問題綱要方式引導受訪者做主要敘事。這點與Riessman所提的「摘要」、「導向」相仿。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進行兩次非結構性訪談,初次訪談與第二次訪談之間相距八個月。第一次訪談之後,研究者分析其敘事文本,覺得有些敘事內容需要當事人更明確的陳述,好更清楚地呈現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以及CCBT策略對他的影響。2. 敘事探究(narrative enquiries):從研究參與者的全部經驗中選擇與特定敘事相關的事件,呈現事件的發展脈絡。從試探性訪談內容抽出「主顯節」或「關鍵生命事件」,由研究參與者描述事件發生經過,及事件發生前後對自己的看法,包括對生活世界的態度與觀點。由人、事、時、地、物的敘事脈絡形成整體事件。這點與Riessman所提的「導向」、「併發行動」相仿。3. 平衡階段(balancing phase):訪談進行到此階段,以本研究探問研究參與者經歷重大事件後,對其產生的影響,以及個人世界觀的轉變。這點與Riessman所提的「評估」、「解決」、終曲」相仿。二、研究者與研究對象 1. 研究參與者研究參與者是具有超過九年憂鬱症及其他精神官能症病史的男性基督徒,九年來已看過四位精神科醫師,接受精神醫學的治療,但是狀況並沒有改善。透過研究者運用CCBT策略協助後,醫師診斷,認定不再需要服用藥物。 2. 研究參與者背景他是一位輔導老師,年三十多歲,信主十幾年。多年來飽受憂鬱症和其他精神官能症之苦,定期接受精神科醫師的診治。他的精神科醫師鼓勵他找人諮商,透過朋友的介紹,開始與研究者會談。每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第一次諮商後,他運用研究者所提供的CCBT靈性介入措施,幾乎所有的精神官能症狀都在兩週內消除。雖然如此,他希望能夠完全擺脫對藥物的依賴,為此繼續定期約談六個月,期望學習更多的CCBT助人策略。 3. 研究者研究者本人是質性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工具(Punch, 2005)。研究者身為基督教神職人員,在過去的牧會和關懷求助者的經驗裡,深切體認到精神生活層面的重要性,一個人若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對生活、家庭、婚姻、工作、人際關係等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加上藥物的副作用,更使患者感到壓制和無力。研究者過去運用CCBT靈性介入措施幫助罹患精神官能症的會友,每一次運用靈介約談過程,形同一次深度訪談和個案研究。本研究透過與研究參與者非結構的深度訪談互動中,蒐集文本資料,進行脈絡的意義建構、詮釋分析,以獲得研究問題的結果。 第四節 敘事研究之資料蒐集本研究文本資料主要來源是藉由非結構訪談,除此之外,研究者的觀察筆記也是分析的重要資料。研究參與者自我的敘事有非常主觀的自我建構成分,在資料分析時配合研究者的觀察記錄及筆記,會讓內容分析結果更趨近於真實、客觀的建構。本研究之研究程序為:尋找研究議題 → 蒐集相關研究文獻 → 確定研究方向與問題 → 決定研究對象 → 相關文獻探討 → 決定研究方法 → 訪談進行 → 文獻資料補充及相關資料蒐集 → 資料處理與分析 → 歸納分析結果 → 撰寫論文 → 修改、結論與建議 → 完成論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用來作為分析資料的文本包括1. 兩次的訪談記錄逐字稿文本;2. CCBT靈性介入措施實施過程中的約談記錄;3. 電話訪談記錄。第一次訪談記錄逐字稿文本以A為代號,第二次訪談逐字稿文本以B為代號;每一個開放編碼的記錄方式,舉例如下: 減藥過程:A41-24)。 「減藥過程」是類別,英文字母A代表第一次訪談逐字稿文本,數字41是指逐字稿第四十一頁,數字24是指第廿四行。 「靈策諮商者需要對聖經很熟悉…」(電話訪談資料,2007)。 「電話訪談資料」是研究者在兩次面對面訪談後,為了研究的需要,以電話直接與研究參與者訪談,事後作成文字記錄。1. 2.為自己過去輕看上帝的情緒誡命,沒有遵行情緒誡命,求上帝赦免; 為自己過去沒有每天「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反而常常反複思想應該讓它過去的事件,向上帝認罪; 3.為自己沒有順從上帝「凡事謝恩」的命令認罪;為沒有凡事謝恩導致無法遵行「常常喜樂」的情緒誡命,求上帝赦免。(靈策諮商記錄) 「CCBT靈性介入措施諮商記錄」是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之間的輔導備忘記錄;是第一次的諮商日期。訪談資料逐字稿完成後,研究者開始作文本分析,依照紮根理論,分析文本的第一步是進行開放編碼,表(一)是第一次訪談稿的部分分析:表(一):第一次訪談逐字稿文本之開放編碼第一次訪談逐字稿文本 問:所以你很用功讀書?答:對對對,我在國小的時候,大概成績大概都是全 開放編碼班的前十名或是前五名(學業成績﹔前十名)。這是我家庭的背景方面。那我母親的話呢,因為,她的過去學業成績:成績都在前十名(4-18)呢也比較就是說在農村的時代,在鄉下的時,民國三十幾年四十幾年,台灣還是很貧困的時候(母親的原生家庭:農村長大、貧困)。那我外公是職業軍人,家 母親的原生家庭:農村長大、貧困(4-21) 母親的原生家庭:父親是職業軍人(4-23) 母親的學業能力 :很會讀書,但〔分〕沒有受到充份肯定(4-26)外公的管教方式:權威方式、沒有題〔提〕供母親足夠安全感和自尊(5-4)母親的情緒:媽媽的情緒不穩(5-6)母親的情緒:因情緒不穩辭掉教職(5-9)母親的情緒:她的情緒比較憂鬱(5-12) 母親的原生家庭:母親的情緒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5-13) 我的情緒發展:母親的情緒影響我的情緒發展(5-15)裡其實很貧困(母親的原生家庭:外公是職業軍人),那我媽媽非常的會讀書,那個村莊裡最會讀書的,可以讀的很好,可是呢,在家裡面又重男輕女,所以她,我覺得她好像沒有…她的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母親的學業能力:很會讀書,但沒受肯定)。 那我…,.我外公是比較一個權威的管教方式,所以在這種情情況之下,又沒有給小孩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外公的管教方式:威權方式、沒有提供安全感,又在那種戰亂的年代我媽媽生長的過程當給母親)中,所以我覺得我媽媽的情緒也比較不太穩定(母親的情緒:我覺得媽媽情緒不穩定),那在我父親工作比較忙碌的時候,我媽是擔任國小老師,因為情緒不穩定的緣故,所以我爸建議我媽辭掉工作在家裡專心帶小孩(母親的情緒:情緒不穩辭掉教職),使她壓力不會那麼大。所以我覺得那我的母親,其實我覺得我從小就覺得她情緒也是比較憂鬱一點(母親的情緒:媽媽情緒比較憂鬱)。我想她的情緒跟她之前的原生家庭有一點關係(母親的原生家庭),我覺得她的情緒也會影響到我這個從小到大的生長的過程還有情緒的發展(我的情緒發展:我的情緒受母親情緒影響)。 當第一次訪談稿之開放編碼完成後,文本分析第二步驟是從開放編碼找出「類別」,再從類別的概念與概念之間,找出「主軸編碼」,在這過程中,需要具有理論敏覺力(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 2001, p.234)。表(二)是研究過程中,從開放編碼分析類別與主軸編碼: 表(二):開放編碼分析類別與主軸編碼 第四章 方君的生命故事本文中的個案是一位男性基督宗教信仰者,活躍地參與教會相關活動近二十年。在大約十年前被精神科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憂鬱症,這十年來未曾間斷地接受精神科的治療。大學主修心理,研究所專攻諮商輔導,也曾努力地想運用所學及所信來因應這惱人的精神官能疾病,但是按照他本人的說法,覺得沒有什麼效果。由於個案本身雖具有輔導的專業職能,但是面對自己的精神官能症,卻感到束手無策,長期下來,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常處於不平穩狀態中,導致家庭生活機能大受影響。本章共有四節。根據訪談後的分析,第一節呈現個案的幼年時期到憂鬱症病發,原生家庭如何成為負面思想習慣的溫床。第二節的內容是以基督徒的理情治療觀點,分析方君罹患憂鬱症的直接肇因,也就是那些方君用來因應生活點滴的「不合真理的信念與價值觀」;第三節是大多數罹患憂鬱症者能感同身受的經驗敘事,方君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都飽嚐憂鬱症和其他精神官能症之苦,他也用盡了自身所習得的輔導專業知識想要幫助自己,只不過徒勞無功。第四節談到方君從研究所時期,開始尋求醫藥的幫助,但是長期服藥後,又發現醫藥的效果很有限,無法根治他的憂鬱症。第一節 原生家庭對方君的影響靈性介入措施運用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受輔者的靈在哪裡受了傷,因著什麼樣的事件或不當的心思、情緒反應(魂的失職),導致靈損傷,也就是以下所要呈現的靈性介入措施過程,為求精簡,以「方君」(非本名)稱呼受輔個案,以「靈介」代表CCBT靈性介入措施。訪談過程中,方君用了相當多的時間敘述他的原生家庭。第一節將呈現的,是方君的幼年生活,包括他的父母、親戚與他的互動對他的情緒發展的影響,以及家庭經濟、學業狀況如何影響他的情緒。一、母親的情緒他以自己心理專業的判斷力,認為他的母親在他年幼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憂鬱症,只是當時不知道這種病,也沒有給予她任何治療,一直到現在,他仍覺得他的母親有憂鬱症。在方君的印象中,母親一直沒有穩定的情緒,一個孩子從小看見母親的情緒不穩定,他失去了效法的榜樣,甚至可以說,他可能不知不覺地學習了母親的情緒反應模式。方君認為他的情緒發展受母親的負面影響,導致他長大之後缺乏安全感。母親情緒:「我從小就覺得她(母親)情緒也是比較憂鬱一點」(A5-12)。母親的原生家庭:「我想她的情緒跟她之前的原生家庭有一點關係,我覺得她的 情緒也會影響到我這個從小到大的生長的過程,還有情緒的發展」(A4-21)。母親的情緒:「母親應是憂鬱症,並沒有進一步的去就診,但是以現在的角度去看,應該算是憂鬱的情緒,憂鬱的情緒,應是長期憂鬱的鬱悶」(A5-25)。在訪談的過程中,方君對母親的描述相當多,從這點可以推論,他認為他的母親在情緒上的表現,大大地影響他的情緒反應模式。 二、母親的原生家庭方君強調母親的原生家庭很明顯地塑造了她的情緒反應模式,以方君的專業背景,他必然清楚自己的情緒反應模式也受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且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大。母親情緒:「我外公是比較一個權威的管教方式,所以在這種情情況之下,又沒有給小孩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A5-6)。 母親原生家庭:「小時候長期得不到長輩的肯定,得不到我外公外婆的肯定,重男輕女」(A5-27)。 母親原生家庭:「我外公的脾氣是很暴躁的,也許對小孩子的情緒管理沒有辦法以疏導的方式去對待他們」(A6-3)。 母親情緒:「所以,我媽媽的情緒是比較壓抑的」(A6-4)。 情緒發展:「(母親)跟我爸結婚之後,從原生家裡帶過來的一些……,比較憂鬱的情緒、憂鬱的狀況也帶進這婚姻裡面,也影響到我」(A6-7)。 方君看出外公對方君的母親影響鉅大,正如他的母親影響自己一樣。母親的憂鬱情緒是在外公威權的管教、重男輕女、長期壓抑而形成的。三、家道中落方君的父親原是在事業上非常成功的商人,但是因著決策失誤,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那時方君剛出生。由於他是長子,因此,親戚在與他互動中,常會對他說:「這個家庭以後就靠你了」。這種聲音從年幼就縈繞他的腦際,他覺得自己很重要,家庭的經濟復興,得擺脫貧窮是他的責任。不知不覺中,這個信念成為他「要成功」的最主要動力。因著家道中落,身為長子的方君覺得自己肩負重建家族經濟的重任,從小,他變成一個不單純的學習者,與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他上進的動力、學習的動力,是不一樣的。這種怕自己不能成功的壓力,確實讓他在學業表現上都相當不錯,但也成為精神官能症的溫床。 壓力源:「舅舅常跟我講,以後家就靠我了,我家以後就要靠我」(B8-5)。孩童期壓力:「所以從小就會覺得有一個重擔,肩膀上會有一個重擔,就是說未來我要為我們家做一些什麼事,多多少少心理上有一些壓力存在……」(A4-2)。自我價值:「我舅舅啦、我外婆外公啦常常會跟我講說:『以後方家可要看你囉』,那個時候我大概才讀國小。以我現在來看的話,在那個時代常常聽到這樣子的話,真的是……心裡面就是覺得好像我很重要這樣子」(A4-8)。 焦慮的根本:「我覺得說想要為家裡面做一些事情,這樣子,我想這可能是我的個性當中有一些……就比較有一些焦慮的狀況或是比較緊張的原因」(A4-14)。一個人從小養成的「習慣」,往往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正如聖經上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舊約聖經箴言廿二章6節)。方君以其本身在輔導方面的專業敏銳度,很清楚自己的童年生活與原生家庭對自己情緒發展上的負面影響。在年幼時期養成的「思想」與「情緒」之習慣,確實一直跟隨著他,導致經常會有焦慮或緊張的情緒。研究者將試圖帶領方君看見自己如何誤用「魂」的慣性功能,導致「靈性」的傷害與內分泌的失調,進而有意願運用「靈介」來破除從小養成,在思想上的「壞」習慣。第二節 檢視不合真理的思想與信念受母親憂鬱情緒的影響,導致方君的情緒反應模式傾向於「比較緊張」、「個性比較焦慮」。再加上家族對方君的期待,使他從年幼時,就覺得自己很重要,「應該」要為家族做一些事。這種「應該」的信念,逐漸長成;要成功,就不能偷懶,必須做任何事情都要戰戰兢兢,使方君的情緒反應模式更加負面。根據訪談的分析,找出方君從國中到大學時期不合真理的信念與思想,這些思想與信念催化方君負面的情緒,促成了他在研究所時期罹患憂鬱症。一、國中時期的緊繃情緒方君在國中時期的努力,使他得以進入中部最好的高中。高中期間仍然非常努力地讀書,因為「要成功」的信念一直推動他要努力,他想,這樣才能脫離貧窮。 國中期情緒:「國中三年都是在好班讀書,那得到學校最好的支援與最好的關照,我自己也知道要非常的努力用功,所以我在國中的時候都是非常的緊繃的」(A7-11)。 方君提到「我自己也知道要非常努力」,這「知道」兩字,就是他心思意念中需要醫治的部份。因為這「知道」代表很多的「應該……」,而這許多的「應該……」裡面,有一部分並不符合上帝的誡命。CCBT靈性介入措施的目標,就是藉著聖經中針對人的「思想」的誡命,幫助當事人看出不符合聖經誡命的信念,進而丟棄之。 二、高中時期的不安全感高中上了第一志願,緊繃的情緒依舊,似乎愈懂世事,心中的壓力就愈加增,想要擺脫貧窮的動機就愈強: 高中期情緒:「對課業的無力感一直都會存在心裡面,那麼……我覺得在這個整個奮鬥過程當中,我覺得一直都在奮鬥,和貧窮奮鬥,還有跟……因為家裡從國中到高中這段期間是貧窮的,家裡經濟狀況不太好,那父母親主要經濟來源是來自爸爸,那麼爸爸的工作不是非常的穩定,常常會換工作,家裡也沒有汽車,對,所以心裡面就是好像說從父母親那邊得不到支持跟關愛,足夠的啦,那……好像……有時候會擔心家裡的錢不夠用,很多的擔心,不安全感在心裡面」(A9-7)。 方君除了一般人所面對的課業壓力外,還加上要對抗貧窮的壓力,「為生活而擔心、為將來而擔心」這種思想愈來愈強化,「擔心」其實就是心思意念中各種會產生「令人不安情緒」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情緒」的連結,「理情治療法」論之甚詳。CCBT靈性介入措施是將「理情療法」中的「非理性信念」改為「不合真理的信念」,因為從聖經的觀點來看,所謂的「非理性信念」未必就是「不合真理的信念」;「理性信念」未必就是「合乎真理的信念」,而且,每位諮商者的「理性信念」標準必然不盡相同。本研究所運用的CCBT策略是在理情治療理論的架構之下,以聖經為標準,試圖帶領當事人分辨自己的思想信念、情緒反應,在何處與聖經經訓不符;若能成功分辨出不合真理的信念和情緒,則投之以聖經經文,作為治療其靈性的藥物( Tan & Dong, 2001)。三、大學時期的拼命進修方君大學時期的情緒與身體狀況明顯地惡化。他從小養成必須復興家族的信念,到了上大學之後,演變成為「應該要好好充實自己」的信念,這個「信念」,成為他「不放過任何進修機會」與「許多活動」的動機(動力),而過程中,因著不懂得遵行聖經中「要保養顧惜身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迫症害怕得狂犬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