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式教育的效果评价方式跟其他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旁观式教育——读《爱你我就累累你》有感
收到这本《爱你我就累累你》,看书名,自然就想到这是一本崇尚放手教育的书。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一种天生的爱,自然的爱。自从自己做了妈妈,那种流淌在心底的爱,满满的,总要溢出。似乎愈爱,关注得愈多,抓得愈紧。也知道这种爱会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学着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些事情。可惜我只学到一些皮毛。真正的放手,是要在心里放下。不要那么焦急,对孩子过错,处之泰然。
这本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旁观式教育。以从旁边观察式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应对危险的能力,增强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才是教育的目的。这种旁观式教育不是说让家长对孩子真正的去放手不管,而是让我们用很少的时间和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尽早尽快的掌握生活中的各项技能、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虽然不是每一种教育方法对所有的孩子都管用,但这至少能给妈妈们育儿路上的一种参考,没准儿哪种育儿方法就能帮我们解决掉很多的烦恼。
这段时间比较忙,收到书后还没能将它全部看完,但我一直带着身边,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我发现书中好多育儿方法,是我曾经想到过的,或者曾经用过的。但因为没能坚持,效果不明显。虽然没有看完,还是有许多启发。象作者提到的:爱孩子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有爱的语言、爱的环境和给孩子自由。很多时候我为了省自己的事,总是事事替孩子作主,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象买书,总是我多方打听参考别的有经验的妈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看什么书,感觉这样筛选出来的书,才是最精选的,对孩子是少走弯路,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阅读最有益的书籍上面。而很少给孩子自已选书的机会。象孩子爱看的杨红缨的书,我认为是些快餐书,也不肯给孩子买全套。象买衣服,为了节省开支,总是从网上淘些打折的童装,而很少直接带孩子去店里试穿购买。让孩子没有身临其境挑选衣服的机会。现在她大一点了,也只是偶尔会让孩子看看图片,尊重她的喜好。这些都让我自省是否对孩子控制得太多?
育儿的路上,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也远远不止上面这一方面。让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吧,活到老学到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袖手旁观”其实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doc 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袖手旁观”其实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我深深地感到小班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是每天午睡起床,总有一些孩子大声叫“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老师,帮我系一下鞋带、、、、、说实话,有的时候一忙起来真的感觉有点烦,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助他们,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们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一天,因为我肚子不舒服没能帮小朋友穿衣服,就在一旁督促她们穿。想不到还是有许多宝宝自己勉强能穿,虽然穿的不是很整齐但都能够自己完成。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不是不会做,而是习惯依赖别人帮忙,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宝宝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呢? 这样对于如何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要孩子们自己动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安全教育无处不在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 栾淑珍
一次晨间谈话时,我正在与孩子们交流安全知识。我拿着图书让孩子们边看边交流:“书上的车辆做得对吗?”“不对!”“它们哪里做错了呢?”灿灿说:“红色的那辆汽车闯红灯了!很危险的,别的车子差一点点就要撞到它了……”听到她的话,其他的孩子都议论开了:“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两辆车子撞了,有一辆车的前面都幢扁了……”
“是啊,我还看到有医院的救护车来救人的!”我对他们的讨论并没有制止,而是适时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来:“是吗?那很危险呢!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多么可怕啊!如果当你看到身边的家人或朋友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时,你会怎么做呢?”轩轩立即站起来说:“我有看到有个小妹妹在家门口的马路上玩皮球,我让她把球拿到家里面去玩了……”我马上肯定了她的做法:“你做的很好呢,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安全规则。那我们平时都看到过哪些不遵守安全规则的行为呢?”这下,问题抛出去后,得到的是更加热烈的讨论,孩子们都在努力地回想以往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不遵守安全规则的人和事,有些孩子甚至还说出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开车时也闯红灯了……还表示回家后要跟他们好好说说,以后可不能再闯了,那太危险了!
看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孩子们,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话:“到处都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慧眼,一对聆听生活的聪耳,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的感情。
幼儿园保育工作要做到细致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 栾淑珍
幼儿园老师和其他老师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孩子们的保育工作。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小,身体的抵抗力差,做好保育工作尤为重要。
孩子们每天平均至少要在幼儿园生活、学习9个小时以上,从进餐、饮水、入厕、睡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容易感染病菌和形成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一个孩子感冒而带动大部分幼儿都患病的现象。春季是每年的感冒高发期,由于这个季节气温变化大、冷暖无常,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感冒,老师的保育工作必须做到无微不至,才能有效的避免和控制。
首先是晨间接待,每天在孩子入园的时候,先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然后检查有无发烧现象,同时做好带药幼儿的登记任务。然后是进餐环节,餐前洗手是有效避免感染细菌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孩子在洗手的时候马马虎虎,有的不用香皂,有的甚至冲一冲就了事了,为此我们也邀请过专职医生为小朋友们讲过“正确洗手六步法”,但老师的监督和督促工作更重要。
在教学活动进行时,老师时刻观察孩子的状态,对于有发热和精神状态不佳的孩子,及时与家长联系,适当的要回家休息。 户外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满洲里地区冬季气温比较低,很多家长和老师也担心户外活动会加重孩子患病的几率,但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加强孩子的抵抗能力,越是不锻炼,越是容易生病,从根本上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才是最好的方法。
睡眠环节是孩子交叉感染的高发期,老师尽量的要降低孩子睡觉时的密度,除了要及时为幼儿盖被子等工作外,时刻要观察孩子的状况,尤其是发烧现象。
最后是日常消毒工作,开窗通风、餐前餐后消毒、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消毒等,一个都不能少。
幼儿园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老师的细心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愿我们用细致的保育工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愿宝宝们健康!
怎样来引导调皮的幼儿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 栾淑珍
我们班的文轩小朋友长得白白净净,十分招人喜欢,可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状声破坏掉,就是被那个小朋友的哭声搞得无法进行。于是,受批评成了他的家常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16页52页184页53页109页103页40页80页117页470页网评:中国式教育方法是成功还是失败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网评:中国式教育方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扫描关注家长课堂微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 英媒称,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播放了一部描述中国教师对英国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实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热议。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6日报道,这部纪录片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围绕两国的教学模式而展开。相对于中国学生,较调皮的英国学生能受得了严厉的中国教师的严苛和纪律吗?在为期四周的时间里,他们每天7点早起,打扫自己的教室,上课重点就是死记硬背。
  报道说,中国社交媒体的用户注意到了这部纪录片,一个“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标签在新浪微博上开始火了起来。由于这一问题激起了一场对中国自身教育体制的热烈讨论,使用这个短语的帖子在网上被浏览了400多万次。
  许多加入这场讨论的中国网民都一心想弄清楚英国教育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并借此批评本国的教育制度。
  一条网评说,国外教育教孩子们快乐生活,教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这场讨论中,注重创造性再三地被提到。这条评论还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填鸭式教学……只看学习成绩。”另一条网评说,多年来,什么都没改变。(中国的)学生们就像机器人。
  报道说,批评的矛头同样指向中国的高教体制。一条评论说:“中国的大学教育真的很差,大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
  不过,另外有一些人看到了中国教育方法的价值,认为英国的课堂环境混乱,学生太任性。一个微博用户评论说:“如果你是老师,面对一群不认真听课、脚翘桌上、坐着吃东西或化妆的学生,你会有何感受?”(编译/宋彩萍)
  人民网8月5日电 综合消息,BBC(英国广播公司)今年曾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是英国中学生无法适应中国式的“高强度教学”,中国老师也英国学生的举动十分“抓狂”。在此过程中,甚至有英国中学生被“训哭”。
  英国学生被“训哭” 中国老师快“逼疯”
  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来自西安的自然科学老师杨君(音)说,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
  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老师赵维说,“如果英国政府真正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工作,可能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了。”
  中英教学文化差异如此大?
  按节目组事先给出的评价,这几位教师都是中国教师中的“佼佼者”。老师站在教室前一天授课12个小时的教育方式,使得中国学校在数学、科学和读写能力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而英国却在这几个领域中表现平平。
  但是,英国媒体称,中国的教育方法似乎并没有打动博航特学校的校长尼尔?史端乔。他认为这种教育方法“令人思想麻木枯燥”。这部纪录片的预告片中展示了一位中国老师,用迷惑的眼神看着其他学生,大喊着“听我说”、“用用你的脑子”以及“不要说话”等字眼。
  有分析认为,在英国,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各有各的自由,老师的责任心不及中国强;在中国,师生地位不等同,老师因为责任超大,学生的部分自由也便不知不觉地被剥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
  此外,在英国,十四五岁的孩子是从玩耍式学习到自觉性学习的过渡期,但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的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中国学生;“”可选择几十门课程,而非中国学生通常的数门;中国学生到了大学,甚至有“及格万岁”的说法,英国学生则从大学生涯开始愈发紧张。
  也有分析认为,中式教育是更看重考试结果的应试教育,而英国教育更希望培养出不同思维的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师生更多地看到中国老师及中国式教育的长处,而中国老师基本否定英国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行为,是否值得反思?
  BBC为何录制风格如此迥异的纪录片?
  值得注意的背景是,英国很多学校不惜重金打出广告,填补数学、理科这样的核心学科教师的职位空缺。英国校长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学校招不到有资质的教师。英教育部数据显示,87%的教师就职一年后继续坚守岗位。但是教师联盟给出的数据是,五分之二的教师就职一年后离职。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教育部长尼克?摩根宣布,为了应对英国学校的“招聘危机”,教师下午5点后不许批改作业或发送工作邮件,这些时间应投入到备课中。
  摩根指出,沉重的工作量占用教师们太多时间,使教师们很难挤出时间备课,这也使教师的招募变得困难。摩根表示,一些学校想要处理好校内和校外工作量的平衡。在她选区内的德莱尔大学,教师们下班后,在家中或周末时,给很多人回复邮件非常辛苦。
  在这个背景下,BBC此前启动了“中国化的英国学校”项目――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5名中国老师来上,全程跟拍。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50位年龄在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这档由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 2)录制的节目定于近期播放。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训效果评估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