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传染怎么防止传染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正确了解幽门螺杆菌
  ?很多朋友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幽门螺杆菌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会出现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也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分享哦。
  肯定会传染的,而且最容易传染的途径就是聚餐。可能很多医生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消毒柜没有大多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腔&&口腔(一起饮食等),粪便&&口腔(污染食物等)传染的。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绝大多数人患有幽门螺旋杆菌。
  因为这个细菌能产生强烈的毒素,导致消化系统癌变,建议及早治疗和预防。一般服用三联四联抗生素1到2周为一个疗程,建议服用完停两天再做检测,如果还有,可以更换其它抗生素治疗,直到根除,然后使用修复的药物或中药来治疗炎症。
  另外不能忽视口腔幽门螺旋杆菌,这往往是传播和复发的最大原因!可以使用针对的漱口水或洗牙。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最好采用分餐制,生冷腌制不洁食物要忌口,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测可以使用幽门螺旋杆菌唾液测定试剂来做自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m,宽0.5~1.0&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传播途径
  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硫化物,引起口臭。
  2、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4、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相关阅读推荐:
如果想生男孩的话,可以在饮食上面进行调理!
鲍鱼50克,生山楂10个,煨至鲍鱼烂,饮汤食鱼治愈!
都说枸杞的功效非常好,但是你真的会吃枸杞吗?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二人发现,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 &m,宽0.5~1.0 &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1-4]。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达40%~90%,通常在儿童期感染,而且一经感染,若不根除治疗,将终生携带,携带者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有侵入性方法如细菌培养、快速酶试验等,亦有非侵入性方法如呼吸试验、抗体检测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机制涉及细菌本身毒力因子、细菌黏附与定植、宿主炎症/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等,情况复杂。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治疗普遍采用根除细菌的抗菌疗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疫苗正在研究中。
  一、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往往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可导致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和胃癌,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根除HP后症状可获得较显着改善。据全国HP科研协作组的成员单位负责人叶教授介绍,长期HP感染可触发一系列胃黏膜的改变,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加上宿主自身的因素,有些人最终可导致胃癌的发生[5]。
  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
  2.1呼气检测仪检查 这是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最先进设备之一,不需插管,只须轻轻吹一口气,就能查出胃病致病&元凶&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例。简便、快速、准确性高、无创伤
  2.2免疫学检测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等。
  2.3细菌的直接检查 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三、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餐具、母亲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婴儿,甚至与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导致传染。此外,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感染,家人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一旦证实家人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要时可以同时治疗[6]。
  四、预防措施及应对
  4.1 HP阳性者要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Hp阳性的患者发现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①自己本身的胃部症状得到控制,②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继续传染给他人的几率。Hp阳性者,强烈建议家人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导致反复感染。
  4.2要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口腔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碗筷注意消毒,单独使用。幽门螺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国有不少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南京曾有1岁多的孩子得胃病住院的事,后来查明是奶奶喂食时习惯用嘴吹凉食物,甚至先将食物放在嘴里嚼碎后再喂孩子,从而把自己的胃病传给了孙辈。非洲小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也是母亲习惯先咀嚼再喂食的缘故[7-8]。
  4.3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大国,它成为众多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元凶,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有赖于大家对HP的感染提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大家能够正确认知、及时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防控和治愈的[9-14]。
  [1]李颖波.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5,(26).
  [2]赵保民,赵曙光,李慧艳,等.益生菌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1).
  [3]龚芳红,贺松,张德纯,等.国内益生菌制剂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09).
  [4]刘雄,李兵,任佳,等.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2,(08).
  [5]程丹颖,戴宁.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01).
  [6]张万岱,徐智民.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价与诊断标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06).
  [7]戴自强,周力,杨敏贞,等.贵阳市1638名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06).
  [8]张志坚,刘玉杰,李智,等.东莞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03).
  [9]陈肖肖,欧弼悠,尚世强,等.浙江地区小儿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变异性研究[J].浙江医学,2003,(09).
  [10]王素兰,张乐玲,温方红,等儿童慢性胃疾患血清抗HP-IgG测定[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03).
  [11]万毅,徐勇勇,薛富波,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聚集的Meta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01).
  [12]贾立英,董声焕,张艳玲,等.13C呼吸试验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儿科杂志,2001,(12).
  [13]徐艺,叶柏,单兆伟,王礼文.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05).
  [14]田德安,王家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其诊断与治疗[J].厂矿医药卫生,2000,(02).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相关推荐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12653" data-title="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data-image="">幽门螺杆菌阳性是否需治疗?
核心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病因。日常体检中,常常有人被查出幽门螺杆菌(HP)阳性,但受检者并没有任何胃部不适。这时,幽门螺杆菌阳性到底是治还是不治?
  问题:HP阳性能否自行转阴?是否需要治疗?   HP阳性自行转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都需要进行杀菌治疗仍需要商榷。在临床上大部分医生主张对于没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胃癌家族史、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如果没有胃部不适的症状,不一定要杀菌治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北京地区达到56%,相当于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感染,但生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和胃癌。  有些人发现自己幽门螺杆菌感染,害怕得胃癌,要求治疗,其实意义不大。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能否发展为胃癌与患者自身许多因素相关。如胃癌家族史、基因多态性的改变、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治疗的适应证包括:(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3)早期胃癌术后;(4)胃癌家族史;(5)、糜烂性胃炎;(6)计划长期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如、等。对于以上患者根除HP的益处是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消化道症状,降低发生胃癌的风险等。对没有上述危险因素和没有治疗要求的人,可不进行杀菌治疗。  问题:幽门螺杆菌阳性是否有传染性?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尚不明确,可能存在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及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在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饭时,分餐会好一些。  问题:如果HP阳性,胃又有不适症状,应该如何监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出现症状,发展为严重疾病的只是少数,不要因为有此感染,而担忧自己将来得或胃癌。如果没有胃部不舒服、并且家里人没有胃癌病史的,不用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平时就有上腹部不舒服,饮食注意了仍旧不缓解的,应进一步检查。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止痛片等非甾体消炎药,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上腹部痛的症状时,在排除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可行胃镜检查。如果自己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胃癌发生的,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并定期检查胃镜。对于年龄大于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包括,上腹痛、食欲下降、持续呕吐,消瘦、贫血等)不予支持先根除HP,需及时就诊先行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上几周,合肥一名女士带着两个小孩外出摘草莓,本想着可以……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只用抗生素是不够的,通常采用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即1种胃酸抑制剂+2种抗生素;四联疗法即1种胃酸抑制剂+2种抗生素+铋剂。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会传染吗】_幽门螺旋杆菌_阳性_感染-大众养生网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会不会传染
黑夜中。抹泪问: 17:40:49关键词:
我一个同事体检时候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经常和他一起吃饭,所以我就想要了解一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否会传染呢?
大众养生网小编解答: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会传染的,不过这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只是会引发肠胃的不舒适而已。被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们想要避免被传染的最好方式就是分餐具来进行食用,所以在一起食用未必就会被传染,只要将餐具分开就可以了。而且往往被传染了之后有的人们会明显感觉到胃部出现不适,比如不良等的情况。但是也有的人们即使被传染了之后也没有太多感觉。
小编推荐&: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胃里的细菌,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喂食、接吻、打喷嚏等传播。在没有正常吃饭的情况下会有反酸和胃痛口臭的症状。工作的长期不规律可能导致了慢性胃炎。先要通过医院检查是哪一性质的幽门螺旋杆菌,再做出相应的处理。现在主要是靠药物来治疗,但是药物的治疗不会很理想,可以联合药物和临床一起。要注意饮食和口腔的健康。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性较强最好做好饮食隔离。
这种药物只是能够非常普通的治疗一些胃部疾病,但是如果让他跟着螺旋杆菌的话。还是不太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如果要治疗螺旋杆菌还是要专门的使用一些抗生素,才能够很好的治疗胃溃疡或者是某些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不要吃得过于刺激辛辣,不然的话有可能会伤害到你的肠胃,使肠胃不适。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