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个进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学院

|搜标题搜作者搜内容
当前位置:>>>正文
日 &&&&&( 正文字号: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 
文章标签:
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讲求公平正义、人情练达的艺术,法学实在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寻味和追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仪式已经耗了很长时间了,大家都有点累。我临时决定删掉原先准备好的那些祝贺、祝福、寒暄之类的客套话,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我有幸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里从事了一段法官职业,借这个机会,我想就从这样一个跨界的的角度,谈谈我对法科生的期待。
先说个案子吧。张三到法院起诉,说李四欠他钱没还,拿出来的证据,是银行的转账凭证。李四抗辩说,冤枉啊法官,这钱不是我借的,而是他还的,我根本不欠他钱!这两个说法截然相反,显然,这两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在撒谎。怎么办?都说法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搞清楚两件事就OK了,判决书里两个板块,一个叫“本院查明”,一个叫“本院认为”,说白了就是事实审查加法律适用。但这两门功课其实都不简单。我在法院干的时候,很多时间不是在运用我堂堂教授的学问去解决法律适用,而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像个侦探似的去查明真相,弄得我时常仰天长叹:俺这哪里是在判案,分明就是在破案!就拿这事儿来说,法官就得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非常复杂是吧?有人甚至还主张,实在查不清了就上手段,在民事诉讼中动用测谎仪……脑洞大开有木有?所以呀亲爱的同学们,法律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作为一个法科学生,你们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去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当然,光会推理,是当不好一个法官的。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你还得拥有系统、全面、优秀的专业知识。回到这个案子,如果用完上面那些手段,案情仍然扑朔迷离,那其他方法就得登场,比如运用证据规则,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接近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应该负举证责任?有人说,原告不能仅依据银行的转账凭证就提起诉讼,他至少还得说清楚这钱是怎么转到被告账上去的吧?所以一旦被告说了NO,原告就得继续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可也有人说,是你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那被告不能光讲故事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才是。待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之后,原告再来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你看,这原本分明是个民法合同法上的纠纷,可是这时候需要你调动的,却是诉讼法上的脑筋。所以同学,念法律一定要全面,知识要系统,专业要扎实,不能光练实体不讲程序,也不能光说理论不联系实际,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种营养都要吸取,例如具体到上课这件事儿,万不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然并卵你就翘课打瞌睡。须知,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那些在你现在看来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的玩意儿,在你需要构筑的知识体系里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还说案子。我们现在姑且采纳第二种意见,把举证责任按到被告头上,但是有人提出来了,这可能不公道。假如这个张三真是个坏蛋,他明明是转账还人家李四的钱,现在又胡说是他出借给人家。那李四岂不是冤死了?可是如果你这么去假设,同样的不公平也会发生,因为,如果李四是个坏人呢?诸位,讨论到这一步工夫已经在诗外了。我们已经上升到了法哲学的层面,我要跟你探讨的已经是人性善恶、诚实信用、公平正义这样的高精尖,需要你施展的已经不是教义学上的定理定律而是方法论上的价值判断利益衡量。说到人性的假定,实话说我有时候真的会很悲观地认为,如果人心坏了,规则再好也枉然,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可是你能否就因此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人呢?你看,法学其实就是人学,这也正是我们法律人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法学的动因之一,是法学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跟你说,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地选择了法学、选择了这个法学院,一旦走进了这扇门,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和投入,因为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分所在。更何况,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讲求公平正义、人情练达的艺术,法学实在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寻味和追求。
最后,也是我今天最想讲的,其实不是法学本身,而是一个专业之外的话题。既然已经说到了人与人的关系,那我感兴趣的就是,法律人应该如何相处。我刚才一直在讲“法律人”,在座的各位,将来出去肯定不会都去做了法官或者法律学者,你们可能是检察官、可能是律师、可能是企业的法务,甚至有可能去从事了其他的职业。但是,只要你有过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大家就都属于法律共同体,就都是法律人。我来之前特意去网上问了问“度娘”,关于法律共同体的词条是这么写的:这一群体由于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方法、思维习惯以及职业利益,从而使得群体成员在思想上结合起来,形成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术,通过共同的法律话语(进而形成法律文化)使他们彼此间得以沟通,通过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成员间在职业伦理准则上达成共识,尽管由于个体成员在人格、价值观方面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法律事业的认同、参与、投入,这一群体成员终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连带而形成法律事业共同体。
我必须向这位撰写者致敬,他写得确实太精辟了,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法律人,最理想的共同体。但是在我自己的体会里,法律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并不这么和睦,我们熟悉的情境是,学者看不起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不懂理论,只会胡来,课堂上拿某个判例或者某个司法解释开涮,常常是教授们的拿手好戏;反过来,法官检察官们也不大看得上学者,觉得你们只尚空谈,根本不解决现实问题。总之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彼此之间有形无形地壁垒分明;更可怕的是有意无意地还要刻意保持彼此之间的界限和距离。比如有一次我在法学院做讲座介绍我参与制定的一个司法解释时,居然清晰地听到最后一排有个人跟他旁边的人说道:(他显然并不介意我听到)“这家伙已经彻底被(法院)同化了!”这老兄一定觉得,我是学者队伍里可耻的叛徒,已经完全站到对立面去了。他大概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就算做了法官,我也应当与后者保持距离,应该始终是一个批判者甚至捣乱者。可是我想问:这样真的好吗?
我不否认,作为法律人共同体,我们彼此的关系里除了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一致之外,当然也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甚至激烈对抗。但肯定不是像这哥们希望的这样在情感和阵营上的划清界限。这段时间连续出了一些事情,令我反复苦恼于一个疑惑:如果我们法律人尚且要这样无视规矩互相倾轧,怎么指望这个社会走向法治?就拿对待裁判的态度来说吧,案件一定有输有赢,理性地看,这是规则使然,如果我们愿意把纷争交给法院裁判,背后的机理就是对法庭的尊重,就是对于法官作出的绝对不可能只会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的接收。败诉者之所以败诉是输给了规则,不是输给了法官。不幸的是,我经常遇到的抱怨是,当事人包括法律人常常会认为,是法官太“黑”!
这很要命。我不否认我们的司法制度需要改革,我也不否认法律人当中肯定是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但是如果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将个别的污点涂抹到全体甚至形成对这个群体的基本判断以至于要同仇敌忾,这个社会肯定出了毛病。在网上的段子体写作里,我们陆续看到过同学谢室友不杀之恩,医生谢患者不杀之恩,法官谢当事人不杀之恩,律师谢对方不杀之恩,就连交个朋友,还得谢前任不杀之恩!这样的世态人情即使极端,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宜深入探讨这样的课题,我今天只发感慨。
“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原本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体内能够率先实践这个梦想。一个戾气横生的社会,谁都不会过得舒坦。法律人有义务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从法律共同体开始,为社会提供引领。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共勉,为了我心中的法律人目标,为了法律共同体的真正达成,为了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编辑:林俏俏
向编辑提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民商用微信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法学人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03|回复: 17
人大法学考研应用法学七选五究竟怎么选?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硕士初试试题量大内容繁多,涵盖理论法学(宪法法制史法理学)和应用法学(民法刑法等)两大范畴。为了减少考生的压力,应用法学的七门只考五门,也就是在民法、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国际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考生可放弃两门(如果选做超过五门按照试卷的前五门计分)。很多学弟学妹在备考的初期会纠结该放弃哪两门,对此我个人的建议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多得分、得高分“。考生如果考研复习的时间比较宽裕,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来决定放弃最不擅长的两科。这种做法看似最稳妥,但是很浪费时间。建议大家的做法是结合自己本科学习的情况,排除掉最不感兴趣或者最不容易得高分的两门。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都是选择放弃国际法和环境法,也有不少人放弃经济法,放弃国际法是因为它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门,也就是至少要看三本教材,复习强度太大;环境法相对比较陌生,很多人本科没有学过,容易超纲;经济法内容琐碎,距离日常生活比较远,理解难度大而且有点抽象(比如再贴现)。因此考生也可以借鉴前人的血泪经验,在这三门中做出权衡。始终别忘了一个中心:得高分多得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知足常乐“,一个是”本末清晰“。第一点是针对一些向我咨询的考生,他们想把应用法学的七门全部复习,考试的时候再根据题目的难易决定做哪一科。别说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已经神志不清了很可能做一半才发现写不下去浪费时间,就算复习的时候,难度也太大了,多看两本书,多背两本资料,无疑会摊薄花费在其他科目以及理论法学上的时间,最后结局也许不如人意,所谓有舍有得。第二点是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本末清晰“,诚然我们机智地放弃两科不擅长的的确有助于得高分,但民法刑法最好还是不要放弃,尤其是还没司考的同学,考研复习的民刑部分对司考还是大有帮助的,况且这是基本中的基本。另外尽管环境法国际法初试不建议选择,但如果本身报的就是这个专业的话,最好还是要选,反正复试也是需要复习的,而且虽然目前人大没有明文规定说不可以放弃所报专业对应的课程,但在复试中要是被导师知道,会有投机嫌疑,不会有什么好处。谨慎起见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做。成功没有捷径哦。总之,七选五要坚持以上三点,越早确定越好,之后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啦。
新手上路,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hey,英豪!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hey,英豪!
新手上路,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貌似改了,成了七选三,可以去查一下。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貌似改了,成了七选三,可以去查一下。
我知道今天刚改的
新手上路,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 积分
学姐,在哪里能看到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学姐,应用法学17年真的改成七选三了吗?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学姐,应用法学17年真的改成七选三了吗?
嗯。人大研究生招生网有通知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学姐,应用法学17年真的改成七选三了吗?
嗯。研究生招生网有通知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8 积分
K币1672 元
现在改成七选三了,有几个小建议;
首先的原则是:选喜欢的,选擅长的,选浅显的,选好拿分的,选内容少的。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大学法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