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线公寓体验报告告中c5代表什么

来自子话题:
&img src=&/0d28a4d279b3b2fb050caf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0d28a4d279b3b2fb050caf_r.jpg&&看了其他几个人的发言,感觉大家从运营的角度讲了好多,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家的想的都多了,按照正常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买一送一”嘛。但是为什么非要“买二付一”呢?&br&因为 &b&系统不支持&/b& 啊!!怎么讲呢,就是说,如果顾客只买了一件商品,系统是不能自动给发两件货的!所以做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把活动规则写明白,要不然顾客来买东西就会出现大量客诉的。&br&今天咨询了相关人士,买一送一, 一开始也是这样宣传的,这是最后改的。
看了其他几个人的发言,感觉大家从运营的角度讲了好多,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家的想的都多了,按照正常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买一送一”嘛。但是为什么非要“买二付一”呢?因为 系统不支持 啊!!怎么讲呢,就是说,如果顾客只买了一件商品,系统是不能自动给发…
来自子话题:
关注了这个问题大半年了 现在对loo也算比较熟悉了 冒昧来答。&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c2d7c39efa4a6ab76aca33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c2d7c39efa4a6ab76aca335_r.jpg&&------------------------------&br&1、环境&br&这里的天气啥的可能不是太恶劣,但绝对算不上好,而且感觉极端天气比较多。大概时候地广人稀又缺少高楼的关系,有时候那个风刮起来真的是人走路都在飘;还有今年冬天虽然下雪没有美国那边那么夸张,但也发布了storm的警报;去年开学的时候还发生了雷暴打中学生致死的事件。感觉这么多奇葩的天气在国内有可能好几年都不会遇上一次,在滑铁卢四个月就让你体会得淋漓尽致的,也是不容易。&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eaa7f9e930a0f81fcbb0f6d7867d78b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eaa7f9e930a0f81fcbb0f6d7867d78be_r.jpg&&滑铁卢是个小城,十三万人左右的小城,扣除两所大学的学生和教师以外,其实没多少人。就算整个大滑铁卢地区三个城市加起来,也比不过国内一个小型城市[搞不好都没有一个县级市人多]。这样地广人稀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冬季以外的时间里,城市里[尤其是校园里]的松鼠、土拨鼠、乌鸦、鹅[其实是加拿大灰雁]以及其他叫不出名字的鸟类非常非常非常多,有学长曾经说过走路不小心有可能踩中啃松果啃傻了的松鼠( ̄▽ ̄)。还有凡是滑铁卢的学生一定都听过别人语重心长地劝诫:千!万!别!惹!鹅!不管这些鹅有多么无节操地随地大小便以及早晨七点就开始吵死人地嘎嘎叫或者走路的时候慢悠悠拦在你面前,都必须保持一种“你是大爷”的态度退避三尺,因为在滑铁卢校园里你很容易听到某些流传已久的被鹅追打得很凄惨的血泪史,打雪仗的时候误伤到鹅结果被咬得满地滚的事情似乎也不是没有过。丰子恺先生写过鹅的凶悍,这些虽然本质是灰雁的geese的性格大概也是那个样子,千万慎重。&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d6c3bd5c9dfdc140deb43f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d6c3bd5c9dfdc140deb43fe_r.jpg&&&img data-rawheight=&2390& data-rawwidth=&6752& src=&/c9d0fc9ac796cafde5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2& data-original=&/c9d0fc9ac796cafde5e1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2448& src=&/d55d3a7ece81b6e19bafe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d55d3a7ece81b6e19bafedf_r.jpg&&&br&滑铁卢主校园附近还有个Waterloo Park,徒步5分钟,里面饲养着孔雀、山鸡[至少我觉得是山鸡……]和可爱的羊驼君,没事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去那边转一转。&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a6b41bcbbe0bbec3424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6b41bcbbe0bbec3424ad_r.jpg&&除此之外,离滑铁卢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据说是德国风情的St. Jacob小镇,更远一点还有横跨美加两国的Niagara大瀑布,大滑铁卢地区的Kitchener市还有滑雪场可供游玩。&br&2、日常生活&br&滑铁卢跟多伦多和温哥华比起来真的就是一个字:村。[我真的很爱滑铁卢的相信我……]城市小,人少,于是各种店也就少了,日常采购只有那么几家超市,大型的购物广场只有Conestoga Mall和Fairview Mall,其中Fairview还在Kitchener,加拿大著名的Best Buy也只有Kitchener才有大型的商城,中国学生心心念念的华人超市也是这学期才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所以其实在滑铁卢生活有很多地方是挺不方便的,动不动就得搭车去Kitchener。&br&不过,滑铁卢的公交系统还算发达吧,时刻表一般也不会出太大的误差,而作为滑铁卢的学生,凭学生卡可以免费搭乘公交车,对于交通不便的问题也算是稍微有点安慰了。&br&滑铁卢虽然人口少,但在大学附近还是从来不会感觉到荒凉的。滑铁卢大学和劳瑞尔大学同作为西安大略大学独立出来的大学,只隔着几百米的距离,这么多学生聚在一起,每天24小时都是热热闹闹的。在凌晨三点跑去学校隔壁的Burger King买东西吃居然还得排队什么的我就不说了……&br&3、校园设施&br&滑铁卢作为一个很年轻的学校,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中规中矩的现代化风格,像多大某些建筑那种古典风或者英国那种古堡式的建筑久不要想啦。学校的每一栋建筑物单独拎出来看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新建的E5、QNC之类的,真心是高大上。不过每栋建筑物的风格都差别略大的结果就是,整个校园你找不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没有能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滑铁卢的主风格。&br&具体到建筑物内部,各种细节方面做得都还是不错的。比如所有的建筑物都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每一间教室也都做到了能让轮椅无障碍地出入,如果是阶梯教室的话,在第一排一定会有预留空位和空桌供乘坐轮椅的人使用。&br&学校还有无数的可供自习使用的场所,比如学校中心的DP图书馆,几乎每一层楼都有单独设立的自习桌子和自习室,而这些供自习使用的桌子还分成很多种,比如单人使用的和供小组讨论使用的就有不同,也有每张桌子都单独放在透明隔间里的silent study,并且每张桌子都接好了电源可供使用,而每层楼的中心也都有电脑桌可供查阅资料等等。而学校的Davis Center内也有图书馆可供自习,每天都是满满当当。同时学校的很多教学楼都是彻夜不关门,同学如果突然心血来潮想来个挑灯夜战,随便推开一间无人的教室就可以进去自习。很多教学楼也都有专门的电脑实验室可以进去使用电脑,还有专门的打印机和复印机供同学使用[而且都配备了订书机真是超级贴心嘤嘤嘤]。&br&在提供场所让同学们读书的同时,学校还在各栋楼都安装了vending machine[刷学生卡就可以支付],还有隐藏在楼内的大大小小的餐厅,同学可以买到从咖喱饭到甜甜圈等各种食物,也可以自己带饭去餐厅里的微波炉加热。学校的Student Life Center则有一个比较大的餐厅,提供曲奇、寿司、汉堡、三明治、意大利面、日式汤面、披萨、pita[实在不知道这个中文是啥]等等比较不那么快餐[……]的食物。SLC内还有一个定时开放的pub,据说食物也还不错。&br&从SLC的tunnel走过去可以到达学校主校区内的健身房PAC[全称应该是physical activities complex?],内设有篮球场、游泳馆、舞蹈室、健身房等,还提供攀岩、壁球等项目,算是设施比较齐全了。[学校外围还有一个CIF,也是体育馆,不过距离较远,我没有去过……]&br&滑铁卢的学生会,简称feds,从卖车票到卖奶茶、从给学校捐款到举办迎新周等等无所不干无所不包。一张图解释吧。&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deebe85a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deebe85a9_r.jpg&&[为什么图片根本传不上来- -晚一点试试……]&br&顺便学校里还有个神秘组织EDCOM,参加过迎新周的人们都会懂得……&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1395& src=&/4facea910baa634b826c5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5& data-original=&/4facea910baa634b826c59f_r.jpg&&(此图片来自网络)&br&4、学校宿舍&br&价钱上就是个坑= =,同等的价位在外面可以租到挺不错的房子了,不过学校的宿舍省心一点。学校一共有UWP、V1、REV、MKV和CLV,每一处都有不同之处[好羡慕CLV的临湖别墅啊……],以我所在的UWP来说,宿舍离学校很近,每个套件内有独立卫浴,独立的厨房和餐厅,房间面积也算够用,每栋楼还都有don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住起来其实是不错的。各处宿舍里一般也都有配备自习室,有的还有Tim Hortons和vending machine让你解解馋,V1内部则有一个超级大的食堂。在部分宿舍区还会定期有TA举行drop-in session,可以帮忙解答学业上的问题等等。&br&5、学业问题&br&滑铁卢的学生分成数学院、工程院、环境学院、科学院、建筑学院和艺术学院[应该没有别的了- -],每个学院下再分自己的专业,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代表色、代表物和徽章,比如数学院的粉红领带在全加都是很知名的。人数上,大概是数学院最多,工程院其次。滑铁卢专长的领域是精算和计算机,因此数学院的精算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工程院的计算机工程专业、跨院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很不错,此外土木工程也名声在外。当然了,最近因为奥斯卡的关系,滑铁卢的艺术学院也算是出名了。&br&我就读的专业由数学院和工程院合管,不过比较偏向于工程院,因此详细说说工程院。[此外因为对graduate和phd不了解,就不说了……]&br&有人说loo的工程院只有汉子和女汉子!这肯定是错的!漂亮妹子多了去了!那么多大长腿的妹子!&br&好吧,坦白说,我认为滑铁卢工程院的男女比例还算科学了,我所在的专业历来是以妹子少出名的,可是我问了问国内的同学,相同的专业,我们的女生比例已经高了不少了……当然了,工程院的女生肯定没有其他几个学院的多,但我们帅哥多啊!&br&另外,综合整个大学来讲,绝对不存在只看得到汉子的现象!&br&还有,滑铁卢的学生都要学coding这件事绝对是真的。滑铁卢对cs的重视和涵盖面之广绝对是很罕见的,工程院肯定不用说,每个专业都多多少少要学一两门语言,而其他学院据我所知也是人人必修cs。而且滑铁卢的cs课程绝对不是只教授c++或是java这样比较普及的语言,而是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安排不同的课程。工程院内,我本专业[目前大一下学期]就学了C、C++和Python,而ECE的同学据说学的是C#,mechanical的同学学的C++,数学院那边一般第一学期都会学[至少国内大学很罕见的]scheme,还有很多人学Python,而据说有的专业还会要求学cobol或者fortran之类更加冷门的语言,不过我目前还没认识这样的人。&br&据说滑铁卢在加拿大境内经常被人说“课业繁重”,但其实也还好,虽然普通学生一学期要求修5门课听起来是挺多的[相比SFU的一学期三门课什么的],但其实很多人的课表都挺松的,作业也没有很多,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工程院的课表要明显比其他学院紧一点,但大家基本也不会知道四点的滑铁卢是什么样,一到周五也是各种出去玩啊什么的。&br&6、coop制度&br&滑铁卢最声名远扬的制度,也是滑铁卢几十年来从无到有、一跃成为加拿大名校的基石。目前很多学校都借鉴了滑铁卢的coop制度,在加拿大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coop体系。&br&所谓coop制度就是在学生读书期间,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去外面做相关专业的带薪工作,一切都按正常求职、上班来进行。据我所知多大也有类似的internship制度,长度是一次性的18个月,麦马也有coop制度,但似乎不是强制要求。滑铁卢的学生分成regular和coop两种,regular学制三年,不需要实习[想实习也是可以],coop学生则强制必须进行实习。目前滑铁卢的工程院全部学生都是coop,数学院一部分是coop学生[比例大概不超过50%],科学院都是regular,其他的专业不太清楚。&br&滑铁卢的coop时长为2年[至少要有20个月才能毕业],并且分成6次进行,也就是说在4年8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你必须经历六次[至少五次]求职,并在六个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这个制度对学生来讲是个挺大的挑战[刚刚结束一场面试滚回来的我哭着说],但同时也是最好的历练。当时申请学校的时候,正是滑铁卢的这个制度促使我下定决心,放弃了国内的顶尖大学,来到这里求虐。coop制度培养出的学生,一毕业就有工作经验,不用在招聘会上咆哮诸葛亮也没有工作经验啊你别坑我,而且往往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圈定,同时因为之前有经验,毕业时拿到的薪水也会比普通的大学生丰厚。而在校期间做的coop工作,工资也能补贴学费,远远比出去打工端盘子赚得多[一般都在5~6倍以上,高年级能达到十几倍]。我本专业有学长曾经做过计算,如果是我这个专业的加拿大本地学生,并且6次都成功找到工作,而这份工作的水平处于同一年级平均水平的话,一个学生经过这4年8个月,不但不会因为高昂的学费[对,滑铁卢的工程院学费是全加之冠]而负债,反而会转回好几千加币。而作为交了双倍以上学费的国际生,这份收入也能极大减轻家里的负担。&br&coop给学生带来的经验也是无价的,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能在很多加拿大的大公司,例如Bell、Scotia Bank、Blackberry工作,又或者去往世界各地[欧洲、澳洲、南美、亚洲都可能有工作机会]工作。以我本专业为例,很多学长学姐到第三次或者是第四次coop一般都能选择到美国工作,每年也都有很多人进入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公司实习[还有个学长大一就进了Facebook……太帅了]。&br&至于coop的过程,当然是很苦逼的[至少对我而言]。学校有平台提供各种招聘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申请,招聘方会来学校进行面试。虽然学校会提供各种修改简历、模拟面试等等等等的帮助,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就开始写简历、查询各种工作、准备面试,带来的能力上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br&7、滑铁卢的创业风潮&br&滑铁卢对于学生自主创业是非常支持的,毕竟毗邻校园的Blackberry就是滑铁卢的校友一手创建的。滑铁卢提供专门的velocity宿舍供那些想要进行合作项目或者是创业的学生租住[凭印象写的,具体细节不清楚],校内也有专门的办公室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滑铁卢非常多的校友都在大滑铁卢地区成立公司,然后回来滑铁卢招聘coop学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滑铁卢自身也采纳很多校友的发明创造,比如所有学生都会用到的Learn系统就是校友自行开发的。据说滑铁卢附近地区有加拿大硅谷的称号,不明真相的我表示围观,但这种在高新技术行业的创业风潮确实是滑铁卢的一个特色。&br&8、教学制度&br&滑铁卢的课程分为lecture、tutorial、lab和seminar四种。lecture就是正常的上课,由教授或者instructor[也许是对应国内大学的讲师?]执教;tutorial由TA[助教]来上,内容一般是复习教授上课的内容、点评上一周的作业或者做当堂小测;lab一般是物理、化学或者计算机等科目的课程内容,由同学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seminar一般就是讲一些有的没的的话题[……],我上过的有对diversity的介绍,对加拿大法律的介绍,对本专业的未来方向和职业规划的介绍,还有对滑铁卢校内各种program[比如交换生和双学位]和office[比如coop需要帮助要找谁,成绩不行要找谁,英文不好要找谁]的介绍。&br&滑铁卢的教授中大牛不少,但一般你都看不出来。前阵子校友荣获奥斯卡之后,有人八卦了一下校内的大牛教授,发现了不少著名软件的作者啊、宇航员啊、什么什么公司的创始人啊……之类的。我的cs教授也号称他在研究学生代码作弊方面[……]是专家,听他的语气挺厉害的样子( ̄▽ ̄)。&br&我觉得滑铁卢的TA制度是挺有意思的。并不清楚其他的加拿大大学或者国内大学是如何,但滑铁卢的TA一部分来自于本校的graduate或者PhD,他们一边做着自己的研究一边下来利用本专业的知识教授本科生,算是学以致用吧;另一部分的TA来自于当期coop的高年级学生,他们一般是在该科目的学习成绩较好,或者直接是就读于该科目的专业。这种制度一方面是高效地利用了本校的学生资源,也让很多人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但另一方面,某些TA的学术水平确实有限,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也确实无法解答。所以有时候,某些TA的tutorial课理论上应该有40个人,但实际到场的可能只有4、5个人。&br&9、滑铁卢的自由开放&br&虽然是绝绝对对的理工科院校,但滑铁卢的校风是很自由开放的。什么上课考勤之类的统统没有,你觉得需要就来听课,你觉得不需要就在家自己读,你上课听到一半感觉没意思可以自己拎着包走掉,只要作业给我交了考试给我过了就行。学生和教授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并不存在什么上下尊卑的问题,只是互相尊重,教授也经常没个正形各种开玩笑,万圣节教授打扮成各种动物和电影人物什么的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上课抢答问题奖励一顿午餐也是常有的事。同时学校还很注意对于diversity的尊重,第一学期就会有专门的几个课时让我们了解各种弱势或者少数群体,比如对LGBTIQQA的尊重,比如对不同肤色人种国籍的尊重,比如对残障弱势群体的尊重。甚至学校教我们的不仅仅是尊重,而是完全平等的对待,不会因为你是弱势群体就对你有什么特殊待遇[当然比如对残障人士的帮助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而是尽可能的公正平等。加拿大算是移民大国,本身对于diversity就很注重,而在滑铁卢校园里,你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学习,而不会有任何的歧视和排斥。&br&10、华人群体&br&滑铁卢的华人真的太!太!太!太!多了!&br&不单单是从国内过来的中国学生,加拿大本身的华裔也特别多,所以学校里你会遇到无数无数的CBC,他们当中90%都能听懂中文,60%左右能说中文或者写简单的中文,听说读写都流利的少说也有个10%左右,但从文化和心理上讲,他们对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日常交流也都是纯正的加拿大腔英文。虽然说作为中国学生刚来的时候见到他们常常会有亲切感,但久了还是会把他们归类为加拿大人。特别是中国学生私下讨论的时候很经常就用中文,说起来有时候就比较无所顾忌,然后一个学期之后你发现某个你以为不会中文[所以你说话也没有避讳]的华裔突然面带微笑地跟你说中文的时候,你绝对是眼前一黑啊……&br&而从大陆过来的留学生,在滑铁卢的学生比例中也是相当高的,远远高过同样人数众多的韩国、中东、印度、南美留学生。不管什么时候上街溜一圈,绝对能遇到好多人操着天南地北不同腔调的普通话在聊天。在学校里,数学院和工程院内的中国学生人数远远多出其他学院,同时学校也有专门的中国学生会,会举办各种春晚、好声音、中国新生会之类的活动。&br&虽然滑铁卢的各国留学生特别多,其他五大洲的人都有,但中国学生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存在。中国人也许是天生比较喜欢群聚式的生活,语言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常常会聚在一起[韩国人也常常是一群一群出没的,但不会像中国人这么典型],不管在餐厅还是超市还是公交车站,都不难看见中国人三五成群。因此中国学生也比较容易被贴标签。个人感觉当地人或者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遇见别的留学生的时候,并不会对这个学生的国籍什么的有多强烈的印象,但是对于中国留学生,大家都会有很鲜明的“这个人是中国人”的印象。&br&中国人在滑铁卢地区(或者说加拿大)的影响力也确实是很大,每年给loo进贡无数学费不说,学校旁边的plaza里所有的超市都是中国人开的,外加好多好多的中国餐馆。因此中国人很经常地就被划分成一个群体。像最近新开的中国超市的肉被消费的外国学生发现肉不新鲜,在网络上的议论难免就会牵连到整个华人群体。&br&[小小吐个槽,华人超市已经被贴上价格低廉、质量差、过期货多的标签了,买到过期食品和坏掉的生鲜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身为中国学生也很无奈啊。而且华人超市的消费主力说到底还是中国来的留学生,都是中国人坑中国人。]&br&顺便,中国学生群体的名声我觉得真的不算太好。中国学生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其他学生所不及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怎么说呢,做得真的不好。像去年期末时候爆出的中国学生请人替考的事件,还有某些作业抄袭之类的,在旁人听来确实就是“啊,中国学生怎么怎么了……”,我们当然觉得那些人纯属傻逼,但是也没办法改变这些事抹黑了中国人形象的现实。&br&-------------------------------------&br&总体来说,滑铁卢就是一个相当理工科,也相当注重实用主义的学校,它的graduate和PhD确实不算强[毕竟才建校几十年,底蕴什么的根本谈不上],但本科绝对是加拿大数一数二的学校,甚至如果你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的话,滑铁卢在北美都排得上号。当然,这样一个学校也相对地缺乏艺术气质和人文气质[不说别的,跟隔壁学校比就有差距]。凭良心说,从国内要想来滑铁卢读书不难,要在滑铁卢囫囵度日混过三年也不难,但真正的滑铁卢,只属于那些刻苦努力、不愿意认输的人。
关注了这个问题大半年了 现在对loo也算比较熟悉了 冒昧来答。------------------------------1、环境这里的天气啥的可能不是太恶劣,但绝对算不上好,而且感觉极端天气比较多。大概时候地广人稀又缺少高楼的关系,有时候那个…
体验包括:阅读体验+携带体验+操作体验&br&&br&阅读体验:如上所说,电子书哪怕是最接近真纸质感的产品都无法替代真书;&br&&br&携带体验: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在旅途中看书,厚度超过300页,而且基本一周能读一本,你就会喜欢电子书而不是忍受沉重的行李;&br&&br&操作体验:书的厚度超过300,翻书和持书的动作就会很吃力,而电子书这方便有优势,而且电子书有自带的朗读、字典、注释功能,比真书方便。音乐播放器也是一个add value.&br&&br&如果在家,我选择真书,如果在外,我选择电子书。
体验包括:阅读体验+携带体验+操作体验阅读体验:如上所说,电子书哪怕是最接近真纸质感的产品都无法替代真书;携带体验: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在旅途中看书,厚度超过300页,而且基本一周能读一本,你就会喜欢电子书而不是忍受沉重的行李;操作体验:书的厚…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两张图~&img src=&/2db3ef0ee72c9daf2ccd_b.jpg& data-rawheight=&230&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2db3ef0ee72c9daf2ccd_r.jpg&&&br&&img src=&/ed3cd0ad4bdbb_b.jp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ed3cd0ad4bdbb_r.jpg&&&br&然后我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赞╮(╯▽╰)╭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两张图~然后我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赞╮(╯▽╰)╭
来自子话题:
南洋理工大本科四年多。&br&医疗行业研发岗位工作一年多。&br&&br&1. 公司外&br&不知道国内这方面情况是怎样,反正我工作上去接触一些供应商的销售,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意太好做了还是怎样,态度都不是很好。对客户爱理不理的。给我的感觉是只要能好好做现有的客户,守住生意就够了,也不会想要积极拓展客源。&br&后来朋友告诉我一般这些供应商雇来接电话的是也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妹,本身就不清楚业务,的确挺糟糕的。&br&私人去线下或者线上的商店买东西,也是觉得没有享受到“亲~”这样的服务。连办信用卡的都不怎么搭理我。&br&&br&2. 公司内&br&同事关系比起国内来说应该算单纯很多。除了遵守一些基本的politics之外,大家一般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没什么人整幺蛾子。逢年过节(新加坡各个民族的节日特别多)的大家还会互相交换点什么小礼物。&br&&br&3. 政府&br&办事效率奇高,服务态度还特好。有时候不想打电话,发个邮件过去,也一般会在一两个工作日内收到回复。而且通过回复看得出enquiry的邮件经过层层forward到了真正在管这件事的officer的手上。&br&做项目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问政府,officer会逐条清楚的教你怎么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讲的清清楚楚,说之前问一句“你希望我用中文解释还是用英文解释”说完再问一句“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可以再解释一遍”。&br&&br&4.行业区别&br&做manufacturing的一般集中在几个地处城市边缘的工业区,jurong island啊,tuas啊,woodlands啊,还有changi那边的。做高端服务业的就在cbd。工业区的人一般坐班车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很少加班,因为错过班车就出不来了。然后新加坡的夜景就是cbd那帮人贡献出来的XD&br&之前听说新加坡大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的平均bonus是8个月,但是我身边的其他行业的同学一般是0-3个月,然后去船厂的是18个月,去金融的好像有30多个月的。所以事实是大部分人拖了后腿……&br&&br&5.年轻人收入&br&昨天在围脖上看到这张图:&br&&img src=&/f0b0007079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日媒首次实施“亚洲10国年轻人调查”,汇总各国年轻人收入和经济情况。平均月收入方面,新加坡最高,约36万日元(合人民币19085元),其次为韩国(25万日元)和日本(22万日元),中国为1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482元)。&br&&br&不知道韩国日本的情况是不是真实。现在新加坡申请EP的底限是3300新币的基本薪水,这个汇率下大概是17000人民币左右。一般本地大学毕业生申请EP的条件会放宽一点,的也能办下来。&br&这个收入基本上可以在新加坡过个挺滋润的小日子了。&br&&br&6. 未来&br&在教会遇见同一个大学比我大了大概十届八届的学长(是被知乎很bs的聚美陈欧的大学同学)。他说,其实像我们这样大学毕业留下来工作的人,以后房子(HDB)会有的,车子会有的,都是时间问题,但是这样过着有什么意思呢。然后他说这就是他去信仰上帝最初的动机。&br&在这边找工作不难,安安分分工作下去也不难,一辈子拿着三五千的薪水已经可以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了(当然离住condo开豪车在私人医院生小孩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br&这里就是适合一辈子安安逸逸过下去,但是真的想要做时代浪潮的弄潮儿,还是要去中国、去印度,这里留给年轻人的机会的确不算多。&br&&br&————附赠几点生活方面的————&br&&br&7. 本地人&br&跟哪里都一样,有对外国人友好的,也有憎恨FT的。极端事件之前有同学因为在人人上攻击本地人,被举报受到了学校处分,丢掉了容易学位。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因为并没有真的把这里当自己地盘,所以也不会觉得受到了攻击或者歧视什么的。(其实我觉得就算是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省份,都会有不喜欢外地人的情况。)&br&总体来说老一辈会对中国人友好一点,而且会喜欢跟你聊聊中国。之前有同学跟我说,他爸爸妈妈特别喜欢中国,他小时候旅游都是去山东陕西,他就很烦总是去同一个国家。&br&年轻人更西化,许多人说不好华文,但是如果听到你说的英文没有新马口音但是长得又是华人面孔,一般就会操起一口不流利的华语跟你讲话。&br&对了,这里年轻人跟国内一样,也喜欢日本动漫和韩国明星。&br&&br&8. 干净&br&其实我没有特别感受到新加坡特别干净的说……明明灰挺重的。不过因为常下雨,地面有点什么土都被冲走了吧。&br&想起一件事,之前上social study的新加坡人tutor说,虽然新加坡和日本都很干净,但是新加坡的干净是人打扫出来的,但是日本的干净是大家维护出来的。&br&&br&(比起干净,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排水系统……热带雨林气候的雨下起来都很夸张的,但是这边路面很少积水,在道路两旁有许多排水渠,一到雨后水渠就跟泄洪似的。)&br&&br&新加坡的知乎er可以互相认识一下,一起去东海岸芭个比Q骑个单车什么的哇XD
南洋理工大本科四年多。医疗行业研发岗位工作一年多。1. 公司外不知道国内这方面情况是怎样,反正我工作上去接触一些供应商的销售,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意太好做了还是怎样,态度都不是很好。对客户爱理不理的。给我的感觉是只要能好好做现有的客户,守住生意…
来自子话题:
1、&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esoso设计师网站导航,网络收藏夹,酷站推荐,设计公司,设计素材,优艺客(uelike)&i class=&icon-external&&&/i&&/a&-------做设计别说你米有听过韩雪冬大神&br&2、&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DC设计师网址导航&i class=&icon-external&&&/i&&/a&苦逼设计懂的&br&3、&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ribbble - Popular&i class=&icon-external&&&/i&&/a&追波~全球大牛聚集地,进去看看就有种要哭的赶脚&br&4、&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Ehtml设计师交流平台 网页设计 界面设计&i class=&icon-external&&&/i&&/a&韩神及一波小伙伴晒干货&br&5、&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站酷(ZCOOL)&i class=&icon-external&&&/i&&/a&站酷艺术情操蛮高&br&6、&a href=&///?target=http%3A///ha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a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躺收藏夹的一个设计网址大全&br&7、&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导航_设计师的导航网站&i class=&icon-external&&&/i&&/a&躺枪+1同上&br&8、&a href=&///?target=http%3A//my.68design.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的联盟_网页设计师联盟&i class=&icon-external&&&/i&&/a&网页设计师联盟,我的老师们~~~&br&9、&a href=&///?target=http%3A///desig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花瓣设计 - 百万设计创意人士共同的灵感库&i class=&icon-external&&&/i&&/a&花瓣喔~~~
1、-------做设计别说你米有听过韩雪冬大神2、苦逼设计懂的3、追波~全球大牛聚集地,进去看看就有种要哭的赶脚4、
今日更新:&br&评论有干货,比如@无恙 同学的评论:“硬性隐形眼镜(RPG)真的好吗?”这个大家可以在知乎上搜索(因为手机不会放链接(?﹏??));还有@anne 提出的按摩眼睛缓解眼睛变形等;总之看了大家的评论,有觉得习惯了也还好的,有鼓励大家不要灰心的,还有很多的感同身受的。大家可以仔细翻翻评论,有一些可能会对大家有用哟(因为个人需求不一样吧,有些东西可能不适用于每一个人)。&br&还有我想说,高度近视的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这只是一点小小的挑战,比起从未看过这个世界一眼的人来说,我们能看见的每一样都是他们的不太可能完成的愿望呀。&br&我之前回答的时候因为心情很糟糕,所以可能回答的过于负面,希望大家不要因此就认为高度近视的人没有希望没有出路了,未来还很长,说不定下一秒就有人研究出了如何解决高度近视这一问题哟~&br&爱评论点赞甚至是路过的每一位哟,么么哒&br&(?*?З`)??&br&&br&&br&&br&匿名答一个。&br&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是我会自卑。因为每次大家问起如果说了实话(我近视1000+)大家都会很惊讶并且很同情的看着你。个别情商低的会说:那你不是瞎了吗?&br&说实话,确实和瞎也差不多了。手机拿超过五厘米看不见,书也是,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是找眼镜,闭眼前一件事是取眼镜。&br&想化眼线但是会发现取了眼镜看不见镜子里的自己;&br&练过十年游泳,但是现在有点排斥去泳池,因为没有这么高度数的近视游泳镜,每次自由泳转身都会撞到头;&br&从来没戴过美瞳隐形之类的,听说度数太高不能戴,找工作会受影响;&br&排斥去眼镜店,尽管我知道眼镜不合适要经常换也不愿意去,因为店员会不断重复“你怎么会这么高的近视啊。”&br&觉得很讨厌。&br&&br&但是怎么办呢,我戴眼镜都戴了十多年了,现在有人说:“那你不是瞎了啊?”我会笑着回答说:“对啊,我这视力都可以去参加残奥会了。”&br&&br&&br&但是其实,很羡慕视力好的人。&br&&br&———————————手动分割线———————————&br&&br&&br&总结一下我自己在生活中最讨厌听到的关于度数的话:&br&1、这么高,那你不是瞎了吗(我!只!是!看!不!清!)&br&2、你镜片怎么这么厚?(咋了吃你家大米了吗)&br&3、1000多度诶居然,你怎么做到的(要我教你吗?)&br&&br&暂时想到这些…&br&所以你们相信我一年级的时候能看清八十多米外的人穿的啥拖鞋么…&br&我小时候视力是非常好的,能看到对面楼里正在上楼的人拿着什么钱包,能看清河对岸(80+远吧…)那人拖鞋和我妈妈的一样,总之那时候是很好的…&br&上了二年级以后开始躲在被子里看书…等我妈妈发现的时候已经200多度了,从此戴上了眼镜…&br&高考体检不敢写真实视力,怕被人嘲笑也不敢去测视力,不敢告诉周围朋友自己的真实度数,每次问起只能说:有点高…&br&&br&不过习惯了也就还好,毕竟生活是要继续啦,谢谢点赞评论的各位,么么哒~&br&&br&&br&我在考虑要不要取匿,毕竟知乎也没多少人关注~&br&&br&———————再次分割————————&br&今天去配了新眼镜,果然度数又涨了,真的有点难过,希望各位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啊。
今日更新:评论有干货,比如@无恙 同学的评论:“硬性隐形眼镜(RPG)真的好吗?”这个大家可以在知乎上搜索(因为手机不会放链接(?﹏??));还有@anne 提出的按摩眼睛缓解眼睛变形等;总之看了大家的评论,有觉得习惯了也还好的,有鼓励大家不要…
来自子话题:
有两个学生时代的同学是在日本索尼本体工作的,索尼有很多子公司,不仅仅是在海外,在日本也有很多,子公司比本公司在待遇和工作机会上差不少,这是日企的普遍现象。这两位是沈阳育才本校出来的,在日本呆久了的人应该都知道鼎鼎大名的沈阳育才,他们进SONY的时候公司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做的都是芯片的开发。因为专业不同,我也不是很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闲聊聊的水平。&br&&br&SONY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改革,那个时候的招人广告总能看到“学历不问能力必问”的口号式标语。刚开始搞的时候在日本还蛮轰动的,人事制度都随之一新大刀阔斧,结局就是欧美式的能力至上主义在日本的文化传统下无法相容,业绩毫无起色。&br&日本制造业的灵魂就在于“终身雇用,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无论有多少学者诟病这种陈腐而又僵硬的公司制度,但是事实上这种制度的确带领了日本制造业的腾飞,并奠定了别国所无法比拟的坚实基础,缺点的确有,但是优点还是非常明显,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这样。下表的数据是sony在近十年的股价变动,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特别是08年经济危机后。&br&&img src=&/298fafbb3f3ff9d73c463_b.jp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298fafbb3f3ff9d73c463_r.jpg&&话题扯远了。&br&先说说收入待遇,日本的公司职员收入由三部分构成:&br&一年两次的奖金,固定工资和加班费。&br&虽然连续数年大幅度赤字(去年前年好点),但是和别的日本大企业一样,&br&作为员工的收入没有太大变化。&br&日本的绝大多数大企业,无论公司业绩多么好或者多么差,&br&奖金都是在5个月上下浮动。好一点的6个月7个月,差一点的也有2个月3个月的。&br&即便是日本的投行,奖金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上百万美元。&br&工资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是死的,每年工会会和公司装模作样的闹一闹,然后升个几百块等等。&br&各个公司都分属于日本的几大行会,行会会指定一个基本的薪酬水平,&br&大家都在附近浮动。&br&加班费现在也都搞成死的了,无论加多少班都是那么多钱,所以最近的日本人真的很少加班到很晚。以前加班多多半是为了混加班费。&br&&br&再说说工作环境,&br&公司内部还是比较开明的,研究计划和预算都是自己的小组来定,&br&定期给上司汇报一下进度,剩下的时候都是自己和几个前辈弄,&br&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不过最近整个公司效益不佳,所以经营资源都在被不断整合收缩,&br&自然会有大把大把花钱的小组和拿不到太多预算的小组,&br&感觉上可能不一样,但是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没啥区别。&br&出不来成绩也不会出现被解雇这种事情,顶多就是上司催催进度有点压力罢了。&br&&br&听我这两个同学这么说,感觉和我的工作环境大同小异,看来日本真的是哪里都差不多,&br&SONY效益再烂,我在的公司效益再好,我们的收入都没多大差别,差异顶多是10%。&br&这就是日本。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平均主义的日本。&br&&br&另外,SONY内部中国人挺多的,不过大多都是做些翻译企划之类的工作,研究开发或者生产技术的中国人相对比例不高。这和来日留学的中国人专业上的比例相吻合。&br&对了,和其他日企一样,在SONY上班的中国人上升空间似乎也不大,我同学已经在养老还是回国中纠结了很久。。。
有两个学生时代的同学是在日本索尼本体工作的,索尼有很多子公司,不仅仅是在海外,在日本也有很多,子公司比本公司在待遇和工作机会上差不少,这是日企的普遍现象。这两位是沈阳育才本校出来的,在日本呆久了的人应该都知道鼎鼎大名的沈阳育才,他们进SONY…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只毕业两年的师姐决定不隐身答一下这个话题。既然是问体验那就只答我自己的体验。主要写给外校和参考志愿的孩子看,希望大家能够领会到我校的和谐氛围。私以为楼上几位也不需要匿名因为又没偷没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br&总体来说在民大的就读体验非常愉快,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多样性,由于民族融合所以大家很注意相互尊重。作为一只汉族孩子,经过在民大读书的几年,养成了现在在刚结识朋友或者跟人一起吃饭之前会先问其他人民族的好习惯,以尊重各民族的禁忌和文化风俗。【因为这事被领导表扬过,给自己点赞&br&&br&先发一波图片,是大一刚到民大没事做自己拍的。完全不懂技术就是觉得拍出来心情好。&br&&img src=&/d71f617fe07d7a8efae77e70fd9926ff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d71f617fe07d7a8efae77e70fd9926ff_r.jpg&&&br&先放双子塔。&br&&img src=&/766f64e418ed56f02e0fb11c3a7691bf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766f64e418ed56f02e0fb11c3a7691bf_r.jpg&&&br&我大经院。几乎一大半公共课和所有的专业课的时光都是在这栋楼上度过的。关于这事有个段子,天天粘在一起上课的闺蜜有次和管院的男朋友炫耀我们大经院的宏伟壮观,该蓝说,哪是壮观,分明是不要脸,在学校公共楼顶层建了一排办公室就说这楼是经院的了。(两人已扯证,就住在我民大附近。)&br&&img src=&/1fe516d8d3b91cf353d84b91d6ca6a64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1fe516d8d3b91cf353d84b91d6ca6a64_r.jpg&&南湖落日。隔着清音潭看过去非常美。六月份雨水充足的时候三湖相连,站在路上带个纸篓就能捉鱼。不说啥了,校友都是捕鱼达人。&br&&img src=&/f3dbfec388ad3c6f169b32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f3dbfec388ad3c6f169b32_r.jpg&&老实说民大就像个植物园,什么水杉棕榈桂花广玉兰,后来给各种植物都贴了标牌写了汉语和拉丁学名就更像了。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水杉。拍的时候季节不是很好,是没有喷泉之前的样子。还是觉得非常好看。&br&———————————————————————————————————————————&br&放图太累了,主要想说在民大读书是很好的体验,老师大多非常平和,一般去请教问题都会热心指点你,只要你去,不管是考研就业挂科失恋还有人生大事,哪怕跟老师谈心也能谈一上午一下午或者一晚上。【如果老师不平和,就挑个平和的好了&br&&br&然后就是民大的图书馆资源非常好,至少在我读书时的知识范围和知识体系内,没有找不到的书,有些已经绝版的好书图书馆也是有的。不过有次去还书的时候看到有个读者建议写了一本理科的英文书,说是某校考研参考书,希望学校收录,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引进但至少服务还不错。侧面想说外文书确实少一些,大多局限在外国文学。&br&&br&考研氛围的话,虽然我也没考上研,但是自己不争气的因素比较多,民大各个院系每年都出几个考到清华北大武大华科blablabla,本系有个师妹今年也保研到了人大,出国的也有很多,其他院系不是很清楚,本系的话听过墨尔本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本来不想提,但是知乎总说这学校只收211 985的学生很无语)、里昂商学院blabla...说这些只是想说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作为某高考大省来到民大的学生,我很庆幸没有到什么考研院校虚度四年,最后指望一个好大学的虚名,然后在研究生院校里弥补青春么,没那回事。&br&&br&南书院还是很适合学习的,靠窗的位子很好让人很宁静,八九月份坐在窗边还能闻到窗外的桂花香。至少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找到那样的氛围,想想倒是有点忧伤。&br&&br&据说有些学校挂科之后补考要交补考费,我校木有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因为挂科之后直接同下一级一起重修,不用交费有木有。不只是没有乱收费,而且民大是据我所知在毕业之后还会给你打钱的学校!大四就两门课,因为成绩好,6月份毕业了,7月份还给我银行卡里打了一笔奖学金,那时候刚到北京,租房子什么的各种辛苦,想起母校就是泪流满面有木有。&br&&br&另外,想说的就是民大是一个很尊重你自己的想法的学校。想混下来也很容易,想往上走要自己争取机会和资源,想交朋友大家都比较平易好相处,还有很多社团活动,各种比赛晚会。&br&&br&平台还是可以的,不是大到能让人拿个名字就招摇撞骗的那种好学校,我想一劳永逸这种好事恐怕很难,哪所学校也不敢这样保证吧。但是,至少能让你看到,你有向上努力的机会,并且你可以自己找到帮助你向上的资源,这是这个学校的优势和特点。大概也和我校直属国家民委,和乌七八糟的各级行政单位牵扯很少的优点吧。&br&&br&突然想起大三的时候给高中的文学社写过一篇纪念文章。当时说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现状之类的。所以分享一下11年写的酸文里的一小段。如果说现在写的是事后的体验,现在写的应该算作“当时的体验”。&br&&blockquote&&p&
学校是一个景致优雅的所在,有着全国最高的图书馆,中式建筑的琉璃瓦和古典飞檐与西式古罗马斗兽场般的建筑融合在这悠悠湖畔。静谧的湖光,典雅的建筑,以及高耸的图书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将人深深吸引。在读专业是经济学,一个不分文理都一团和气来者不拒的大熔炉。文科生时常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好像在理论上占尽了优势,而理科生总是擅长各种分析计量仿佛特别有经济头脑,可是,可是,可是所有的一切置身其中又与想象中不一样,你会看到比大多数理科生计算能力都强的文科生,也可以听到见识广博的理科生言谈。这世界真的很奇妙,很多事我们都想象不到。&/p&&br&&p&
大一的时候在校刊和校英文网同时做记者,除了上课,就是在大片的空闲里拼命写各种中英文稿件,时常看到周末自行车协会的人骑车去环湖去野餐去赤壁,轮滑社的同学在校园里溜来溜去,每个人都仿佛有太多想做的事要做。某天赶稿到凌晨四点,合上笔记本的时候周围一片寂寂然,窗外天色渐明。突然就想问自己,这就是大学生活吗,是自己所向往的日子吗。闲适而充实,仿佛很自由。&/p&&br&&p&
仿佛很自由。这种感觉从来都是没有逻辑的。卢梭说,“我从来不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我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它可以不干他不想干的事。我所追求的和想保有的自由,是后一种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什么都不做,享受单纯自由所带来的快感。快乐源于自由,而这种自由的界定标准却并不单一。虚幻的自由仿佛迷幻剂,让人误以为自己是自由和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经历痛苦之后,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和对世事的淡然。心理学家荣格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清醒的一天”,“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 深处时,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p&&br&&p&
倘若不清醒,哪怕身处这大学校园,都会一片茫然,找不到方向。周围一味放纵荒废学业的不乏其人,挂科留级劝退,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渐渐就觉得心里明朗了。世界很大,仿佛到处都透露着希望的微光;同时它又很小,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方向越多,越怕迷失。&/p&&/blockquote&&br&前段时间民大校友会北京分会在湖北大厦办了一次聚餐,没有时间最后就没混进去拿纪念品觉得很遗憾。&br&&br&最想说的体验是,在民大的时候过得很好,离开了民大现在过得也很好,想起在民大的日子就觉得很好很好,一想到现在离她很远就觉得很不好,然后如果没有她或许现在的心态不会这么好。&br&&br&读一个好大学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选学校是自己的事,怎么体验大学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事。总结来说我觉得这是一所能让人变好,或者说有机会让人变得更好的学校。&br&&br&就是这样。希望她可以越来越好;)
作为一只毕业两年的师姐决定不隐身答一下这个话题。既然是问体验那就只答我自己的体验。主要写给外校和参考志愿的孩子看,希望大家能够领会到我校的和谐氛围。私以为楼上几位也不需要匿名因为又没偷没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总体来说在民大的就读体验非常愉快…
来自子话题:
日添加&br&&br&2014年7月我刚从财大毕业,听了一场其烂无比的毕业致辞,和同窗们在南苑的烧烤摊吃了最后一顿烧烤后散伙。回家的火车上我就想如何评价这四年呢,我的四年,我在财大的四年。脑中已经浮现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与评价。那日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后,构思了很久写了一下午。之后一年半的时间,我从英国LLM毕业辗转来到澳洲读JD,而我这篇小文也陆陆续续收到各位校友的评价,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有来挑刺大放厥词的,也有与我对话的。最让我感动的是闻日肥校友的评价,&br&&blockquote&&blockquote&感觉你在思考,在恨其不争,但有些地方又有些主观了,想认识你跟你聊聊。&/blockquote&&br&&blockquote&我&br&我是05级法学。后来读了国内top2法学院的研究生,又在欧洲继续读法律。中南政法是给我最初的法学情怀、学术自由和赋予了我众多知心师友的地方,是我青春的记忆,也是我内心深处的根。&/blockquote&&br&&blockquote&论湖北人-山东人-江浙人-广东人的圈子&br&,可能圈子不一样吧。当时学校湖北人多后来发展却平平,山东人会来事儿爱考公务员和当学生干部,江浙人成绩一骑绝尘,广东人想法多大多不爱读研毕业又回了广东。我大二之前热衷于学生会和社团,后来就潜心准备研究生,成绩属于年级top5的那种,所以这几类人我都接触过,并且过了很多年后都保持着联系。他们是各自圈子里的佼佼者,上进有想法,后来也证明做得很不错,踏实低调务实。&/blockquote&&br&&blockquote&范老师是freshman的偶像,当你哪天不崇拜了,你或许即将离开了&br&答主跟张明楷老师有过较多接触,亲历过有同学在范忠信老师讲座后拉横幅挽留的,后面的校友致辞我不清楚但可以想象,我确实觉得学校里很多老师太过功利,法学院里很多老师是主营律师,因此匠气较重,但是别忘了法学院还有刘茂林老师、陈小君副校长、高飞老师、陈柏峰老师等等一干有情怀有底蕴又沉下心来的老师。&/blockquote&&br&&blockquote&关于法学精英和学术氛围&br&至于学术氛围不浓,我觉得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老师无心教学有关,也跟法学院这种普识教育有关,号称全亚洲最大的法学院并不是荣誉,要想培养法学精英,法学院的规模确实不应该这么大。当时有群朋友参加了陈老师的读书会,他们直至现在都保持着良好的读书、质疑、思考、有抱负而不混混噩噩的习惯。法学缺了情怀便成了法匠,而情怀除了骨子里的性格,老师的熏陶,也跟自己的朋友圈相关&/blockquote&&/blockquote&&br&也有留校的好哥们把朋友圈里几位财大老师对我这篇小文的评价截图给我看,一位老师的评价是:“&b&你认为美的不代表美,自由才是美的。&/b&”&br&去年底寒假回国,在上海某内资所实习,我讨教了几位同组的复旦本科生,从他们的口中得到,其实复旦法学院的学业也好课程也好,跟财大近似(不是把财大拔高到复旦的高度,只是说教学模式上有近似),有特别棒的人人争抢的,也有水的不行的,他们对通识课程的评价也正如财大人对财大通识的评价。&br&&br&感谢财大给了我们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无论你的定位是学术的还是市侩的,但都是自由的。毕竟,自由才是美的。&br&&br&当然我之前对财大的评价依然成立,优秀的人不抱怨环境,但不否认糟糕的环境会影响个人的选择。&br&行文至此,搜了下2015届的毕业致辞,&a href=&/?target=http%3A//old-alumni./data/Article/ShowArticle.asp%3FArticleID%3D978& class=&internal&&在2015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a&
这篇不错,讲了大时代下个体的遭遇,有体悟有见解,至少比我那年的立意深刻不少。&br&&br&&br&&br&搬运自&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a&&br&作为2014届本科毕业生,结合本人四年生活体验与观察评述,特此作答。本人海外留学,录取院校也是我的dream school,不存在因求职受挫而抱怨学校等偏激因素。补注:作答之前,未看到王路中山大学体验一文,不是刻意模仿。&br&本文阅读前提:你对大学的期待是什么?帮助你成为一个社会人?帮助你成为一个职业化的社会人?还是帮助你成为一个职业从业者?前两者是人,苏格拉底说的会反思自我的人,后一种是机器,看似智慧其实还生活在蒙昧的人类机器!如果你仅仅期待大学将你们手艺,给你更多的空间去考证云云,可以说,中南提供了充分的便利。请为其他爱校婊的回答点赞。如果你不满足于此,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能提的建议就是自己努力,在智识的世界里发现你的爱钻研下去,还要学会放下与舍得,人人都争的环境里做个追求智识愉快的个人,不要被娜迦海妖的歌声迷惑,不要在利维坦的世界里迷失。&br&&u&给广大在我的回答下面已经或者即将咒骂我的同学(虽然我很想说一句伪爱校婊们)做个提醒,爱校也分真伪,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却只顾着盲目歌颂伟大的母校与作为一个毕业校友为母校之健康做出批评哪个是真的爱校?哪个是虚伪爱校?我们有着共同的身份--ZNUFER,这个身份要求我们在容纳我们的共同体里做出真诚的反思。&/u&&br&&b&&u&总的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装。&/u&&/b&&br&&ul&&li&先谈谈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注意:前四字与后四字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中间的逗号做或字意解释。济世在这里应当做缩小解释,饿不死自己也算经世济民。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合理说明一个读书氛围极不强烈的大学里何以有一大批按捺不住内心的“学术冲动&对于基本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都一知半解就敢炮制一大批博文杯、明理杯、挑战杯获奖作品。同样也才能解释广大在校学子,无爱民从政之意经邦济世之心,却敢于成为茶山刘公务员培训学校合格毕业走上公务员岗位这一行为。从实践中来看,学校塑造的博文明理敦文修儒的氛围乃至厚德的氛围都要淡于济世的氛围。基本上,你可以这样理解,&b&对&u&虚伪&/u&的工具理性的追求甚于对价值理性的追求。&/b&简单来说凡是能带来好处的都要不问手段地争。&br&&/li&&li&谈谈学校环境,都说中南风景好,占两湖之秀,拥一岭之俊(微博上某法学家来此开会发的感慨)挖的人工湖,堆的小土丘,做作之心溢于言表。何况还为此,倒了两任副校长(一个还是革命功臣后代,如果选修部分课程还会有幸参观洪山监狱聆听他们的忏悔)。学校本乃读书教化之地,有山有水固然好,穷山恶水又不是办不下去,面子上花了这么多国帑,里子上分还剩多少?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来看,本校食堂价格之高质量之劣名列武汉高校前茅。&/li&&li&谈谈校内歧视链。通常,入校伊始不成文的歧视链条陡然浮现,以金融会计税务等原财经大学派专业因其职业看似高端化和实际的高就业率天然歧视原政法学院派法学院等专业。既不属财经又不属政法的外国语哲学院等专业则生活在食物链的底端,而政法学院派内部法学院又因其接受全面系统法学教育报考分数较高等原因天然歧视刑事司法学院。这条不成文的歧视链条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了装的可能,指导了他们装的方向。笔者以为,&b&将来早晚成为金融民工、法律民工或者是公务民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li&&li&谈谈师资力量,因本人法学院专业,熟悉法学师资故仅讨论此专业。学过刑法的都听过张明楷教授的大名,中国刑法一哥。我修习的刑法老师,包括我一次偶然旁听到的法硕刑法课程,无不以张明楷为例显示本校师资雄厚,拜托张一哥中南财经前身湖北财经毕业,在中南政法仅任教15年不到的时间即赴清华任教,至今已14年,而且在可以想象的将来也会在清华。所以,提及张一哥无非是在装的自己师资雄厚罢了,张明楷之后还算上学界大佬中南出身的多少?我这里不反对谈及自己学术上传承何方,我反对的是非要拿一块招牌挂万年的行径,还是留点余力好好教书。&/li&&li&谈谈学生。原在中南治法制史的范忠信老师与2010年转投杭州师范时,大多数学生一腔热血发文挽留等等,以我看来,绝大多数不在于钦佩他的学识,只不过钦佩他公开反对学校的行为,把他神化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个人英雄,满足自己不敢公然反抗内心仍是不满的虚妄罢了。再比如,斯X香港实习项目,在中南的火爆程度远甚于武大华科。单纯理解为购买游学中介服务就可以的项目,处在歧视链各层次的中南人相当多的认为我们是去实习的!(该项目实习不过三天,其中半天还是在ING四处参观)。再比如,中南的创业文化着实与众不同,与华科武大有一大批腾讯阿里等码农产品经理预备役相比,文科的中南人创业多半是自以为想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产品,就差一个码农敲代码了!事后,那牛逼闪闪的产品方案多半是撸正旺、龚闻翔之类的电商传销式玩法。不过为了装一下我们的创业氛围浓厚,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号召,设立创业学院举办创业大赛包装垃圾项目还是要做滴!&/li&&li&谈谈学风,就法学而言培养的是法匠(绝大多是还是不合格的法匠)不是法律人。就像搬砖工与建筑师的区别,一个有手就行,一个没脑子不行,当一个法匠不过是4个月突击过司考而已。再比如说一门课教材只有一本,补充阅读材料要么呢不列举推荐,要么呢列举推荐爱看不看(PS:有滴老师还是不错滴,教法制史的罗鑫老师一门课那么多原著,每次都背着上课借给同学们看。但是呢,这是他为全校开的通识课。)图书馆呢,是用来考研考四六级考司法考试考注册会计师的,不是读书的,那我就借了书带回去看吧,找了半天显示在库的总是找不到,为么斯?喏,拿着占座呢。我们的学风是体现在考证上滴!体现在期末考试上滴!&/li&&li&最后,查漏补缺。声之韵,嗯,广播台唯一存在的价值,你也可以理解为装,因为广播台不装一下亲近同胞,连存在的唯一价值都丧失了。模拟联合国,可以这么说北上广深任何一个设有国际部的高中举办的模联水平都要比这个高,为么斯?同学,你能想象一个对所代表国家的利益不做考虑的发言出现在模联上吗?不能,但这里阔以而且基本都是。为么斯?我们来混,就是将来出国申请用,混的好不好无所谓。混得好也得奖,混得不好也得奖。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约几个炮。&/li&&li&最最后,请感受下中南校友文化&a href=&/?target=http%3A//alumni./data/Article/ShowArticle.asp%3FArticleID%3D780& class=&internal&&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校友代表雷建威的演讲&/a& ,这是这个毕业季我听到的最烂的校友致辞,通篇在说自己如何如何,我今天打了官司律师费几百万,我今天搞慈善募捐高了几千万,我今天当选XX青年,这跟我们一群要毕业离校的人毛线关系!当然它符合了本校最大特质:装。&/li&&/ul&
日添加2014年7月我刚从财大毕业,听了一场其烂无比的毕业致辞,和同窗们在南苑的烧烤摊吃了最后一顿烧烤后散伙。回家的火车上我就想如何评价这四年呢,我的四年,我在财大的四年。脑中已经浮现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与评价。那日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
来自子话题:
大学一进来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坍塌了。&br&高中在很好的国家级重点高中,周围的人都是些男神女神成绩也超好,成都的妹子大家懂的,重点是我的高中因为是几年的新校区,硬件超级超级超级好。&br&然后,高考考的不理想,奔着非211不上以及一定要离开父母出去独立生活的目标,毅然决然的听了一个亲戚的话,填了南农。&br&进校第一天,我妈陪我来的,看了一下学校,说了一句:“恩,挺朴素的。”顿了一下又说:“也挺好,你就静下心来学习。”&br&我觉得我当时肯定快崩溃了…&br&大一的时候很不习惯,觉得和宿舍的人格格不入,每天都想和高中的人联系,心态放得特别不好,至于学习,宿舍里感觉都是学霸,大一开始从早学到晚的都有(我不知道她们未来会不会因为学习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觉得她们有时候和社会有点脱节,到底这样好不好等10年后再来看吧,现在也不知道)反正大一的时候浑浑噩噩,哭哭啼啼,每次和以前的同学打电话都想哭,觉得有些孤独,加了两个社团,在社团里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对于南农的怨念我依旧没有改变。&br&没有勇气回去重新复读,一是我们下一届教材改版,二是懦弱,不想再迎面高考,再次战斗。所以一个不愿意改变的人在面临这看起来像是死水的地方就是深深的怨念。&br&每每有人问起,你怎么去了农业大学,我要不就说我脑子进水了,要不就说对呀,我去学习怎么耕地的怎么着&br&直到大二,我自己去了一次上海找我同学,还有一次高中的同学来南京,我就觉得我的想法渐渐转变了。&br&上海的那个同学在华东政法大学,西方风格的建筑很赞,于是和她吐糟南农的最炫民族风,然后又吐槽南农的整个大环境,结果她跟我说(她来过我们学校一次)“我觉得挺好的呀,又没有让你站着上课,再说,大学里的人比高中多,总有厉害的人,你见不着优秀的人说明你自己不优秀。”&br&从上海回来的那一天就想了很久很久。&br&还有一次成都的同学来南京玩,到了我们学校,他拿起相机猛拍主楼,前面后面侧面360拍,(他去的地方很多,国内走遍了国外也去了一些国家)我在旁边笑,哈哈哈,那么好看吗?他说很好看啊,有民国的那种感觉,很能代表南京啊,你们学校还挺有韵味的。&br&我当时在想为什么一个外校的人能轻而易举的发现我们学校的美好,我就是瞎了眼看不见呢。&br&不管是潜移默化的,还是刻意的去改变自己,慢慢的有一些想法就变了好多。&br&其实,心态放平了,什么都好了。&br&一开始不认同学霸那种起早贪黑的模式,但也要努力学啊,社团学习一手抓,大二过得还是挺充实…,&br&学校的饭吃腻了,北门西门南门各种吃的,新街口也不远,脚在自己身上,学会了不抱怨而是找个人出去嗨一顿。&br&以前觉得南农资源很少,老师教学水平层次不齐,后来知道了有中国知网的平台,还有我们大经管的教授都挺和蔼可亲的,你问好多问题他们都比较耐心答。&br&学校也有很漂亮的时候,樱花,梧桐,落叶,夜雨,都还不错。&br&面对宿舍的人关系也近了些,她们一开始不喜欢逛街,也不逛新百中央,所以她们提出要逛街时候,我就拉着她们去时尚莱迪要不就夫子庙,这样她们也不会尴尬。她们有的时候不知道一些新的APP,以前就觉得还是不要和你们说了,你们不要进入我的世界,因为大一刚进来的时候,我问你们有微博吗?我们加个微博,她们说微博是什么?…后来有了微信,我说加个微信吧,她们说有QQ干嘛用微信?…不过后来她们好像很乐意从我这边知道一些新玩意。&br&真的渐渐明白了,环境没有变,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当然,如果真的不喜欢,就拼尽全力去改变,要不大一的时候重新回去读个高三,要不大三好好准备考研,考个自己满意的学校。我也明白了,唯独不要做的,就是嘴上去抱怨。&br&现在在找暑期实习,身边有人跟我说看,我们学校是农业院校,都不好找,而且自己竞争力太差。我心里在想,还是好好提升自己吧,如果是英语不好进不了外企趁着还没大四,就报个班好好学英语嘛,实习经历太少现在就可以找了呀,学校也有很多比赛,企业也有,可以多参加一点,说不定就进了决赛拿了奖了呢。看到她这样说就想到了大一的自己,幸好有个人说了一句:你自己不优秀还能怪谁。&br&午休的时候搜了下南农,发现了这个问题,外面阳光真的很棒,抬起头看了看南京的夏天,忍不住拍了一张。&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fd7b7d76525c7daa8e524dee022ad3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fd7b7d76525c7daa8e524dee022ad3f9_r.jpg&&..........................................................................................................................................................................................8月7日更不知不觉已经实习了一个多月了,我真的很幸运,进入了一家外企实习,工作的地方也很高大上哈哈,在金陵饭店亚太商务楼,从一开始的不敢想象,欣喜若狂到现在的镇定自若,每天穿梭在这栋号称着南京象征的楼里,每一天都觉得非常的踏实。我记得我来的第一天boss问我,lily你是哪个学校的,我说我是南农的,他说你看,哈哈,我们把你招进来都不知道你是哪个学校的,我们相视而笑,后来接触后了解到他们看重其实更多是实习经历等等。所以学弟学妹们,不要觉得学校不是优势啦,我们也是211大学,重要的不是平台,而是我们如何在这个平台里获取它能给我们的知识~&br&这一个月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学到了很多,感谢自己的每一段经历,真的都是我的财富。&br&不管未来如何,会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拿着什么样的薪水,此刻的我至少能看见希望和曙光,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br&感恩经历。&br&最后上一张前几天才去办的门禁卡哈哈,是“代代相传”的旧卡哈。&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c24d74f740fec7220d2fb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c24d74f740fec7220d2fbfa_r.jpg&&--------------------------------------------------------------------------------------------------------------------------------------------&br&最近看到了关于大南农的小事件,作为要毕业的人觉得异常的气愤,母校就是我可以说它千百遍不好但你不能骂一个字的地方,想要报考动医或者动科类的宝宝们,高考加油!南农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值得你们报考!
大学一进来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坍塌了。高中在很好的国家级重点高中,周围的人都是些男神女神成绩也超好,成都的妹子大家懂的,重点是我的高中因为是几年的新校区,硬件超级超级超级好。然后,高考考的不理想,奔着非211不上以及一定要离开父母出去独立生…
来自子话题:
注意字体大小!太大、太小都不合适&br&&img src=&/d11da2eaa0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9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
注意字体大小!太大、太小都不合适
来自子话题:
最大的意义在于能推动台式机与笔记本的显示器往高分辨率发展:&br&&blockquote&「我手机都 2K 了你就给我看这个显示器?」&/blockquote&
最大的意义在于能推动台式机与笔记本的显示器往高分辨率发展:「我手机都 2K 了你就给我看这个显示器?」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不过我自己觉得很受用的 extension 只有两个,第二个严格意义上还不算是 PS 的 extension&br&&br&&b&GuideGuide&/b&&br&帮助画网格辅助线的&br&&a href=&///?target=http%3A//guideguide.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uideGuide&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8b6e73ee94c8c501e9149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br&&br&&b&Slicy&/b&&br&切图小能手&img src=&/f326c4d90ef626ecaa0656_b.jp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f326c4d90ef626ecaa0656_r.jpg&&&br&另外无责任推荐 3 个:&br&&br&&b&WebZap&/b&&br&网页设计用的一些工具&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bZap - Photoshop panel plugin for web developer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CSS3PS&/b&&br&将图层样式转成 CSS 代码&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SS3Ps - free cloud based photoshop plugin that converts layers to CSS3 styl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Dmonzon Tools&/b&&br&一些小工具集&br&&a href=&///?target=http%3A///freebies/12-photoshop-tool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reebies/12&/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otoshop-tool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Updates:&br&这个新出现的 Scripts 必须补!&br&&b&Corner Editor&/b&&br&补充了 Photoshop 一直以来缺少的圆角编辑功能,神器啊!&br&&a href=&///?target=http%3A////corner-editor-photoshop-scrip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corner-editor-photoshop-scrip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邀~不过我自己觉得很受用的 extension 只有两个,第二个严格意义上还不算是 PS 的 extensionGuideGuide帮助画网格辅助线的Slicy切图小能手另外无责任推荐 3 个:WebZap网页设计用的一些工具…
来自子话题:
去年底加入了一家比较知名的econ consulting firm, 职位是entry level的analyst. 所以对这一行业了解还很粗浅,若有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多包涵。&br&&br&简单来说,经济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参与商业诉讼的企业 (也有可能是其他组织,甚至个人)提供研究与分析服务。因此也被称作 litigation consulting.我们的客户可能是案件的被告方,也可能是原告方(就个人经历和公司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是被告方)。在了解了案件内容后,对被诉的行为和涉及的有关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br&&br&在进行研究时,我们所依据的理论并不只包括经济学。由于案件种类包罗万象 (accounting, taxing, antitrust, valuation, financial market fraud, etc.), 商业,经济, 或金融中的所有理论和分析方法都有可能被运用到。因此工作中大家经常会接触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在经济咨询行业中,快速学习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br&&br&涉案企业是我们的间接客户,直接客户是它们聘请的律师事务所。不管是间接客户还是直接客户,基本上都行业中实力财力雄厚的顶尖公司。与管理咨询相比,我们花在sales & marketing上的精力非常少。大多数情况是客户主动上门。所以即使是 SVP 乃至 EVP,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case的分析研究上,公关的压力比较小。像我这样的analyst 更是100%的纯研究岗位,几乎不用出差。&br&&br&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我们所承担的Case,有很多是出现在金融商业新闻头版的话题事件,感觉非常的高大上~而且各种各样的case都有,有时做大量的data analysis, 有时做 financial modeling, 有时又做偏 qualitative 的研究…很少有感到枯燥的时候。当然,这也要求你在一定程度上是通才,或者具有成为通才的能力。&br&&br&工作压力方面,和管理咨询相比可能会小一些。不过deadline临近或者客户提出比较难满足的要求时也会比较stressful. 这应该是整个咨询行业的共性吧。&br&&br&总体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体验。目前中国好像还并没有类似的行业。相信司法和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提高后,经济咨询会在国内快速发展起来。
去年底加入了一家比较知名的econ consulting firm, 职位是entry level的analyst. 所以对这一行业了解还很粗浅,若有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多包涵。简单来说,经济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参与商业诉讼的企业 (也有可能是其他组织,甚至个人)提供研究与分析服…
来自子话题:
在銷售區主要回答若干重複簡單問題。&br&如:&br&iPhone 4 多少錢?&br&iPhone 4S 多少錢?&br&iPhone 5 什麼時候上市?&br&你們有沒有折扣/優惠/活動?&br&你們能不能剪卡?&br&&br&有時候會遇到比較有經驗或者有想法的用戶,比如曾經遇到一位男士端着咖啡和我把所有的產品聊了個遍。&br&&br&遇到要購買電腦的理性用戶則會探討一下他本人對即將購買電腦的定位以及是否需要其它服務。&br&遇到送礼型用户一般就是直接购买。&br&&br&在授課區或者售後區經驗較少,不過讓人吐槽的事例極多。&br&&br&偶爾遇到藝人或者 Tim Cook。&br&&br&刚才去超市,回家想起来其实还可以经常看见黄牛各种演戏,装尸体什么的。&br&&br&整个工作环境基本都是由 Mac 和 iOS 设备组成。譬如结帐使用的 EasyPay 就是一部 iPod touch 加外壳组成的。结帐的地方上也是 OS X 上的系统。这样的感受是其实使用 OS X 办公也完全没有问题。
在銷售區主要回答若干重複簡單問題。如:iPhone 4 多少錢?iPhone 4S 多少錢?iPhone 5 什麼時候上市?你們有沒有折扣/優惠/活動?你們能不能剪卡?有時候會遇到比較有經驗或者有想法的用戶,比如曾經遇到一位男士端着咖啡和我把所有的產品聊了個遍。遇到…
来自子话题:
谢邀,楼上的大师们都从规范和设计方向的细节上说了很多重要的了,我随便写点我能想到的小细节吧:&br&&br&&ul&&li&界面元素的对齐,我见过很多同学对齐是永远靠眼睛的。确实在布局的时候经常需要做到视觉上的对齐,而不是机械的对齐,但这不是界面元素可以随意摆放的借口,该对齐的内容需要对齐,有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养成好习惯很重要,有点强迫症也不是坏事情。&/li&&li&像素精确,虽然现在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但是很多图标、按钮的边缘还是最好都检查一遍保证垂直和水平边缘不会被虚化。&/li&&li&界面光源的一致性,一致性是个很大的课题,应该能写一篇论文那么长,细节方面的一致性应该包括界面元素、文字阴影、图标等的光源。假设深色的标题文字用了向下的淡色投影表现内凹效果,那正文就应该避免用深色的文字向上投深色的阴影&/li&&li&图标面积的一致性,这也是一个一直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且有很多主观成分,最好的方法是设计的时候放到实际屏幕上以较远的距离查看,是不是有哪些会特别轻或特别重,然后再去调整尺寸&/li&&li&文案,虽然这不是直接的界面设计元素,但是严谨、完整的文案也是给所有设计加分的。常见的问题有中文错别字、英文该大写的没大写、拼写错误等等&/li&&li&别直接使用 Windows 自带宋体/黑体里的英文!!!这个不解释&br&&/li&&li&谨慎地使用高饱和度颜色、大差别渐变,我们 GUI 设计师总喜欢把自己当做艺术家,即使 GUI 真算艺术那也是限制最大的一门艺术(天朝的电影、电视剧不算。。。),大家大部分情况下遇到的设计场景没有非常大的颜色空间去发挥,所以一些醒目出跳的颜色和渐变使用起来要比较小心,否则很容易产生“俗气”的感觉&/li&&li&适当的留白,留白是个很好的东西,尤其是当老板 / 客户 / PM 要求你做一些“大气”的设计时候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说辞,但是留白同时也很难掌握度,过度的留白有时候会起到反作用,让我们的作品看起来没有细节、内容空洞。就跟那些学画画的同学在电脑上画图经常水平镜像检查画面一样,有时候我也会把做到一半的设计去色、然后反白,看看那时候画面里的黑色会不会产生一种令人恐怖的感觉(好吧,我承认我是个很感性的同学,很多设计思路和方法都不够科学)。。。&/li&&/ul&&br&想到再写。。。
谢邀,楼上的大师们都从规范和设计方向的细节上说了很多重要的了,我随便写点我能想到的小细节吧:界面元素的对齐,我见过很多同学对齐是永远靠眼睛的。确实在布局的时候经常需要做到视觉上的对齐,而不是机械的对齐,但这不是界面元素可以随意摆放的借口,…
来自子话题:
msdos在大部分人心中一直是科幻味十足的。
msdos在大部分人心中一直是科幻味十足的。
来自子话题:
就是为了不当乞丐,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为人类服务。
就是为了不当乞丐,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为人类服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线公寓体验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