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优秀传统文化 后土祠日记500字

后土祠介绍
介绍: 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的宝鼎乡,始建于汉文帝元年,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祠院坐北向南,现存山门、戏台、献殿、后土大殿、秋风楼等建筑。
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最南端,建于清同治年间,构筑精巧。楼高三层,砖木结构,正门门额上刻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嗣&的图像,楼内有汉武帝的《秋风辞》碑刻。登楼可远眺四周美景。地址: 山西万荣县宝鼎乡
后土祠住宿
后土祠攻略
加载中,请稍后!&景点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后土祠景区
开放时间:08:30&18:00
【自驾车路线】
1. 向西方向 &210 米 &
2. 在第 1 个路口向右转,朝237省道行进 &600 米 &
3. 在1路口向左转,朝237省道行进 &18.4 公里 &
4. 稍向左转,继续沿237省道前行 &11.8 公里 &
5. 继续前行,上814县道 &300 米 &
6. 向右转,继续沿814县道前行 &900 米 &
7. 向左转,继续沿814县道前行 &600 米 &
8. 在荣后路向右转 &6.0 公里 &
到土祠风景区
【公交线路】
建议游客打车前往
淘宝价格:25
淘宝连接 :
一起游价格:30
一起游连接:
地区 :运城市
| | 喜欢该活动就按Ctrl+D吧☺! |
上海打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3 Yishu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号后土祠_后土祠门票_后土祠好玩吗_在途旅行网
后土祠印象
从万荣县城出发,一路下车打听,途中缺少路标。
祠前新修的广场很大,停车方便,老乡在上面晒粮食,游客人数几乎少于工作人员。有一位老者给讲解,侃侃而谈,说古论今,很是生动。另有一位老者出售介绍画册,没有其他商业摊点。
厕所不小,是水泥板蹲坑旱厕,无水。
祠内景色古朴,建筑的木雕、砖雕都很精美,是真文物的气派,非仿古建赝品可比。
秋风楼非常的古朴漂亮,木结构保存的基本完好,非常值得一看。
后土祠在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宝鼎乡,始建于汉文帝元年,是国内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娘娘女娲氏的祠庙。据记载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直至明清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286平方米,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1996年入选国保。
据《中国古代建筑史》载,北宋后土祠是按照最高标准修建的,由于黄河改道,明万历末年后土祠往东移建。清顺治十二年黄河水患,祠内建筑大部分被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黄河再决,秋风楼也被淹没。康熙二年,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同治六年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秋风楼在后土祠东隅,因楼上存放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现在的秋风楼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所建。楼身高达32.6米,主体为三层楼,全楼斗拱密布,周围砖砌花栏,东西两向雕有横匾,东曰:“瞻鲁”,西名“望秦”。凭栏远眺,黄河岸边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后土祠的戏台有雕工精细的木雕装饰,两台并列,演出时在形式上可以是对台戏的状态,哪边演唱得好,观众就去哪边看。
后土祠里的秋风楼,因楼上存放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在后土祠有祭拜五虎将的庙堂,建筑的柱子的装饰纹样非常好看,龙的神情很威严。
非常棒的景点。唯一的遗憾是公共交通并不方便。但是后土祠无论从历史上还是景观上都非常值得一看。再加上现在的管理者在非常尽心尽力的运营、推广后土祠,冲这份心也值得敬佩。
一般般,挺小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周末没事可以去逛逛,太小了觉得
都不知道什么地方就去了,就去了随便看了下,还不错............
这些景观民宿,现在都变成拍民国戏的最好场景。住着也赶脚好像置身民国时代。
后土祠,在万荣县。据说,现在的北京天坛就是从这里取土,然后修建,便于皇帝祭祀的地方,进去是山西比较典型的“品”字戏台。
后土祠,后土祠是最早的祭祀后土女娲的祠庙
后土祠的印象,就是斑驳,这里的游客很少很少,一方面路程远,一方面也是宣传力度不够,不过正好适合我们这类长假出行的人,看到了古远,看到祠堂的宁静。
热门景点推荐【我的照片】后土祠——中华祖祠-旅游-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我的照片】后土祠——中华祖祠
【我的照片】后土祠——中华祖祠
&&&&后土祠——中华祖祠&&&&&& (文字说明摘自网络,除全景图片外,均为原创)&&&&&& 后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后土——土地之神地皇——华夏始祖女娲氏的处所。&?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上古时期,祭祀和战争是人们最重视的两件大事,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有这样的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最初的祭祀对象是“社”,“社”就是土地之神,即后土圣母女娲氏。把女娲敬为土地神,这与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不无关系。从商代开始,祭祀的对象除了“社”之外,又加上“稷”,“稷”就是谷神,即周代的始祖后稷。在先秦的文献中,“社稷”就是国家的同义词,可见人们对土地神和谷神的敬仰程度。&&&&&& 山西万荣,故称汾阴。由于自远古旧石器时期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址。汾阴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祠中保存完好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记》记载,“轩辕氏祀地祈扫地为坛于睢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泽岁举”。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汉武帝刘彻时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汉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等先后来此祭祀达11次之多。唐时,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来此祭祀,为这次祭祀活动,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了修葺,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北宋时期的万荣汾阴后土祠,庄严弘钜,为海内祠庙之冠。后土祠庙貌图碑所记,庙南北长732步,东西阔320步,约合南北长1204.14米,东西宽526.4米,面积为 平方米,是现存后土祠面积的25倍,比北京故宫还要大。所以说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中华之最。&&与众不同的后土祠的祭道,呈太极图中,阴阳鱼交线得S型,所以叫"太极道"。&&&&&&从慈恩亭到山门前,设9组石台阶,暗喻九重天,每组台阶十二层,正合一年得十二月,并在第六组和第七组之间,建石门一座,称"天门"。&&& 天门前六组石台阶,共七十二层,代表地府七十二司,而门里三组台阶,共三十六层,正合罡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北斗星的勺柄,为三十六,十二层九重天,共108阶,暗合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可谓"阶阶高升""步步吉祥"。&&&&&& 进了山门,是第一进庭院。第一进院正面,是两座相联戏台的背面。从中间穿过,来到第二进院,回过头来,才看清了这两座戏台。&&&戏台比山门略低一些,上面也是歇山顶。三间面阔的戏台,两边有戏台台面,中间的台面是活动的。平时抽去,供人从中门出入。要用时,搁上台面,就成了完整的戏台。台上热热闹闹唱戏,戏台下面还依旧可以熙熙攘攘走人。所以戏台台柱,挂着这样一幅楹联:“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这两座戏台,与山门后的那座,合成了一个“品”字,所以叫做“品序台”。品序台建于同治七年。相联的东西两台,俗称“东台”和“西台”。 东台是宣扬佛教的台,西台是宣扬道教的台,而山门背后那座是宣扬儒家的戏台。西台台口挂着的楹联题曰:“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 “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充满佛教教义。台中还挂有一副对联:“事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更是有禅机在焉。东台台口的楹联题曰:“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前缓声,后缓声是古时唱歌时的发声方法。大垂手,小垂手,是古时的舞蹈名称。&&&&&戏台的前面,有一对雄伟苍健的龙凤柏,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许是日晒时间的原因,使它们的树冠呈"龙腾"、"凤舞"之势,构成了一副空中的"龙凤呈祥"图,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龙凤柏"。&&&&庭院中部东西各有一座五虎殿——东五虎殿和西五虎殿。这是后土祠内的第三绝。两座五虎祠建制相同,都是三间面阔的悬山顶平房。东五虎殿内供奉的是五岳大帝:东岳大帝黄飞虎,南岳大帝崇黑虎,中岳大帝文聘,北岳大帝崔英,西岳大帝蒋雄。西五虎祠供奉的是三国时蜀国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蜀汉偏隅,这五人与五岳大帝并称,很有一些不和谐。&献殿:五开间,南北开通,殿前殿后殿中,立着十八根圆柱。檐下斗拱雕梁,木雕十分精细,每一跨均是艺术精品。檐下挂着一排宫灯,殿前挂着一副楹联,写的是:“香烟浅绕,切祈浩浩神恩远”,“俎立杂陈,诚愿悠悠福日长。”&&&&&&主殿之后是第三进院。三进东侧有宋真宗碑室,不知为何被称为“萧墙碑”。这萧墙碑就是后土祠内的第五绝。此碑高2.25米,宽7.14米,由5块石碑组合而成。此碑是宋真宗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汾阴二圣配飨铭”。碑文称颂了宋太祖,宋太宗的丰功伟绩。并记述因为赵氏父子的英明伟大,所以配飨在后土祠,分享这里的祭祀香火。&&&&&&&穿过献殿,便是正殿了。打开殿门,三台一坛祭献香供尽在一望之中。神龛中央供奉的便是端庄凝重、肃穆沉稳的后土圣母像。圣母左边配的女神怀中抱有一子,民间称送子娘娘;圣母右边配的女神持钵拈丸,主掌赐药治病,俗称送药娘娘。传说中,送子娘娘和送药娘娘都是圣母娘娘的化身。人类需要繁衍,圣母便化为送子娘娘,帮助人们生儿育女;人吃五谷杂粮就免不了会生病,圣母便化为送药娘娘,帮助人们解除疾病的痛苦。因此,她们三位其实是一体的。&&&&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汉武帝的一首“秋风辞”,刻在碑上传世。这块碑就保存在秋风楼上,秋风楼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名闻天下。秋风楼建在高大的城楼之上。城楼开门,东曰“瞻鲁”,西曰“望秦”。南门为登楼之正门。现在则大门紧闭,不得而入也。&楼身分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高32.6米,下部筑以高大的台阶,东西贯通,其上各雕横额一方,东曰 “瞻鲁”,西曰“望秦”。正面门额嵌有“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全楼结构玲巧,形制劲秀,因三层藏有元至元八年(公元 1271年)镌刻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汉武帝在其功德盖世,踌躇满志之时,曾率群臣,乘双层楼船,浩浩荡荡从夏阳东渡黄河,来到后土祠里祭拜后土。在大船欢宴群臣时,汉武帝乘兴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汾阳二圣配飧铭》碑树于祠内东北隅,碑高2.52米,宽7.14米,楷书篆额,系北宋大中详符四年(1011)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的。碑文冗长,共1365字,内容是真宗记其继先代帝王“祀郊封禅”之先例,略述应汾阴吏士绅民之吁请,亲率百官来到汾阴祭祀后土,并把原有祠坛进行一番整修,使庙貌一新的活动。文中盛赞“二圣”(即宋太祖赵匡凰、宋太宗赵炅)的功德,将二圣配飧于后土祠受祀,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天地”之意。由于此碑是御制御书,故又称“萧墙碑”,要求臣民对碑要像对皇帝一样尊敬。从宋真宗至今已近千年,这样的碑刻能完整保存,作为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比较珍贵的,在全省也确属名碑之一。&&&&&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土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