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置分层后的液体分层取样器如何分离,是否都能从下口放出

答案:解析:
  [答案]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思路解析]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馏;证明哪层物质为水,可以将其中的液体取出少量,然后向其中加水,也可以利用水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正确操作是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2)若实验中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作用,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是:加热CH3CO18OC2H5+H2O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3)步骤③中,要用小火加热,其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乙酸乙醇挥发溢出;.(4)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5)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分液漏斗;.(6)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合理的是乙.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海水晶是通过对海水进行蒸发生产出来的一种盐化工产品,是浓缩的海水,海水晶经过加水可复原成海水,用于在淡水区进行海产品养殖.相对于粗海盐兑制的海水,更能适合海洋生物的生长.(1)实验室中用粗盐制成精盐过程中通常经过以下途径:①粗盐加水溶解&&&&&&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④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⑤过滤⑥加入盐酸调节PH近似为7&&&&⑦蒸发结晶(2)第⑥步中加入盐酸过多,对精制实验有什么危害蒸发时因氯化氢挥发而污染环境.(3)海水晶比粗海盐兑制的海水,更能适合海洋生物的生长的原因可能是海水晶中仍保留海水的一些微量元素,粗海盐中可能不含这些元素.(4)某盐湖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NaI和NaBr,向溶液中加入淀粉并慢慢通入氯气,溶液先变蓝色后褪成无色,后又变成橙色,加入CCl4后,下层红棕色,经检验上层无色溶液中含有IO3-,回答下列问题:①蓝色褪成无色的化学方程式I2+5Cl2+6H2O═2HIO3+10HCl;②Br-、I-、I2&三种粒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I->I2>Br-;③将下层红棕色CCl4分离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④将溴仅以Br-的形式从CCl4层全部转移到水层可用试剂是BDA&&&Na2CO3&&B&&&&Na2SO3&&&C&&KMnO4(H2SO4)&&&D&Na2S&&&E&苯酚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装置和实验步骤: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又有晶体析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b)接(_________)。(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3)B装置中分液漏斗内所加试剂为_________;第二步中必须先让_________装置发生反应。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4)第四步分离所得的晶体中含有多种成分,试证明其中含有NH4CI,简要写出操作过程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镁是很活泼的金属,常用作脱硫剂、脱氧剂。在电子工业中用镁制取硅的反应为:2Mg+SiO22MgO+Si,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SiMg2Si,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气体(燃烧热约为1430)。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2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X气体作为保护气。X气体应选用①CO2、②N2、③H2中的&&& &&&&&&&&&。
(2)当接通电源引发反应后,切断电源,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 。证明了反应物Mg与SiO2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MgO和Si具有的总能量。
(3)反应结束时,待冷却至常温后,关闭K,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导管口a处有闪亮的火星。据此现象可推知&&&&&&& 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当产生等量的热量时,燃烧CH4和Si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CH4的燃烧热是89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115
题型:填空题
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和鉴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后,静置分层,如果不知道哪一层一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判定的方法。
试题及解析
学段:初中
学科:化学
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后,静置分层,如果不知道哪一层一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判定的方法&&&&&&&&&&&&&&&&&&&&&&&&&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的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是水层&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网语文答疑群
考拉网数学答疑群
考拉网英语答疑群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5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完成下面问题:(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1)蒸馏方法。(2)以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两种液体互溶则不能用分液或萃取的方法分离,只能用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水层与水不会分层,所以将下层或上层取出少量与水混合均匀后静置不能分层则可能就是水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请结合德国当时的状况,分析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ConceptsofChiootandthe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泛滥于何时?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毛泽东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带着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瘦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3)材料中“红星耀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5)上图反映了部分人西方描述的21世纪中国形象,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看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的本质》、《清代中英内阁制度的比较》等参考资料,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清代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浅议中国古代职官的变化
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答案:解析:
(1)蒸馏方法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形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如下图) 回答下面问题:(1)在装置中试管和U形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X可能是__________;气体Y可能是_____________。(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①对X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Y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科目:高中化学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⑤加热干燥沉淀物;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回答下面问题:(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科目:高中化学
过碳酸钠(Na2CO4)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4+2H2SO42Na2SO4+2CO2↑+ O2↑+2H2O。某过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的该样品,并用以下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甲是①⑦③⑥④;乙是①②。 请回答下面问题:(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他使用装置③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你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分别是W1和W2,则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常数(Ka或Kb)
1.8×10-5
4.6×10-4
1.8×10-5
请回答下面问题:(1)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_ (填序号)。A.升高温度B.加水稀释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D.加少量冰醋酸(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量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6.3×10-18
2.5×10-13
1.3×10-36
3.4×10-28
6.4×10-55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除去它们。(选填序号)①NaOH ②FeS ③Na2S&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化学(三)试卷
题型:填空题
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常数(Ka或Kb)
1.8×10-5
4.6×10-4
1.8×10-5
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
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_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从大
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6.3×10-18
2.5×10-13
1.3×10-36
3.4×10-28
6.4×10-55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
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①NaOH ②FeS ③Na2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层多色液体的做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