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楼共四座,面积一万多平,许多大供用一台水泵供水

★环境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毕业&>>&《环境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环境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同济大学 毕业     班级:环工学号:姓名:
时间: /daxueshengyanjianggao/
 号     目
录     前言 ................................................................................................................................................. 3  动员阶段.......................................................................................................................................... 3  1.概述(实习任务、目的、地点的简介) ........................................................................................ 4  1.1实习任务与目的 ................................................................................................................ 4  1.1.1收集资料 ................................................................................................................. 4  1.1.2工艺实习 ................................................................................................................. 4  1.1.3阅读图纸 ................................................................................................................. 4  1.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简介 .................................................................................................... 4  2.我的实习内容 ............................................................................................................................... 5  2.1 综述 ................................................................................................................................... 5  2.2工艺流程 ............................................................................................................................ 5  2.2.1一期污水工艺选择 ................................................................................................. 5  2.2.2二期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 6  2.2.3一期(二期)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 7  2.3厂区平面布置 .................................................................................................................... 7  3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二期工程为例) ....................................................................................... 8  3.1格栅间 ................................................................................................................................ 8  3.1.1概述 ......................................................................................................................... 9  3.1.2格栅工艺控制参数 .................................................................................../diaoyanbaogao/
.............. 9  3.2进水泵房 ............................................................................................................................ 9  3.3曝气沉砂池 ...................................................................................................................... 10  3.3.1设计参数 ............................................................................................................... 10  3.3.2运行操作及工艺控制 ........................................................................................... 10  3.4初次沉淀池 ...................................................................................................................... 11  3.4.1概述 ....................................................................................................................... 11  3.4.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 11  3.5曝气池 .............................................................................................................................. 13  3.5.1概述 ....................................................................................................................... 13  3.5.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 13  3.6二次沉淀池 ...................................................................................................................... 15  3.7回流污泥系统和剩余污泥系统 ...................................................................................... 15  3.7.1概述 ....................................................................................................................... 15  3.7.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 16  3.8内回流系统 ...................................................................................................................... 17  3.8.1概述 ....................................................................................................................... 17  3.8.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 17  3.9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调度 .............................................................................................. 18  3.10污泥浓缩池 .................................................................................................................... 20  3.10.1概述 ..................................................................................................................... 20
1  3.10.2设计参数 ............................................................................................................. 21  3.10.3重力浓缩效果的评价指标 ................................................................................. 21  3.10.4浓缩池的运行控制 ............................................................................................. 22  3.10.5浓缩池的运行方式 ............................................................................................. 22  3.11污泥消化池 .................................................................................................................... 22  3.11.1概述 ..................................................................................................................... 22  3.11.2设计参数 ............................................................................................................. 22  3.11.3消化池的维护 ..................................................................................................... 23  3.12中水区 ............................................................................................................................ 23  3.12.1概述 ..................................................................................................................... 23  3.12.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 24  4.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建议 ......................................................................................................... 26  4.1发现的问题 ...................................................................................................................... 26  4.2建议 ................................................................................................................................. 27  5.我的.........................../jishugongzuozongjie/
.......................................................................................................... 27     2  前言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是大学四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自己平时功课的水平,并在实践应用中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2.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获得环境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开发等方面的实际知识,了解这些工艺和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毕业论文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解决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大学三年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及技能,对环境工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这一切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需要一次生产实习来检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环境领域生产第一线的现状。  通过参观实习,使我们能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资料,后独立地完成;在实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将来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从事环境类工作打下基础。  在实习期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劳动纪律,明确实习目的,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钻研业务,以更好地服务。  动员阶段  时间:4月5日
地点:环境学院楼2504室  内容:对实习、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布置,要求我们在实习阶段要按照统一的安排,深入实际,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实习任务,检验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效果,了解和熟悉企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及行为规则,较好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老师生要求我们实习过程中应保证人身安全,/bangongshigongzuozongjie/
做到遵纪守法、洁身自好,端正实习态度、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毕业实习工作中去,以优良的成绩完成实习任务。  3     1.概述(实习任务、目的、地点的简介)  1.1实习任务与目的  1.1.1收集资料:①实习单位概况:建厂、生产方法和规模、工艺特点、主要产品;②了解实习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包括厂区及周围平面、高程图,厂区及周围相关的水文、气象和地质资料;③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排放特征及污染状况;④实习厂的进出水水质情况。  1.1.2工艺实习:①掌握实习厂污水处理的详细工艺流程或处理方法,并绘制实习厂的工艺流程图;②掌握各处理设备与构筑物的布置和特点(构造形式、细部构造、工艺装备的性能和尺寸、控制方式),了解有关的布置原则,要求能够绘制主要设备或构筑物的实际布置图,并标出实际尺寸;③掌握主要工艺的运行过程,了解其主要控制指标以及变化情况;④了解化验室及净化过程的各种监测、控制仪器的配备和使用情况;⑤处理工艺中的各项消耗指标的用量和价格;⑥了解各个岗位的劳动定员、人员编制及是否缴纳排污费等情况;⑦积极参与现场的技术改造等活动。/xueshenggongzuozongjie/
  1.1.3阅读图纸:阅读该厂的施工图,结合图纸和实际工程,使我们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简介  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拟建的1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规模最大的,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市中心区及东部工业区总计9661公顷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任务,服务人口240万,厂区总占地 68公顷,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00万立方米,约占北京市目前污水总量40%。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其设计规模为100万m3/d,按远景规划,其最终规模为250万m3/d。该厂位于东郊高碑店村南,距旧城广渠门约8km。虽然厂址地处市区边缘,但水、电、交通等条件均甚便利。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污水量迅速增长,使城区护城河严重污染,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50年代中期,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分流制排水原则,同时,开始修建污水截流管。这些截流管事实上也是分流制污水管系统的干管。1960年,本地区污水管网系统已基本形成,并在高碑店厂址建成一座为农田灌溉服务的、临时性的初级污水处理厂。25万m3/d污水经格栅、沉砂、沉淀后送到农田。这些措施暂时减轻了城区的污染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污水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全系统下水道总长已达530km,污水量达80万m3/d,占全市总排水量的40%,超出了现有排水设施的能力,迫切需要建设新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并完善截流管网。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 4  并进行了小型和中型试验,为新的高碑店污水二级处理厂的设计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本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50万m3/d于1993年完成投产,第二期50万m3/d已于1999年完成。  2.我的实习内容  2.1 综述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包括格栅、泵房、曝气沉砂池和矩形平流式沉淀池;二级处理采用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经处理后的水排至通惠河,对还清通惠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污泥处理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工艺,消化后经脱水的泥饼外运作为农业和绿化的肥源。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可解决厂内20%用电量。厂内还有1 万立方米/日的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用于厂内生产及绿化浇灌。  设计数据  1.进水水质  BOD5=200mg/L;SS=250 mg/L;TN=40 mg/L;NH4+-N=30mg/L;pH=6~9  2.处理程度  由于处理后出水排放至通惠河和通惠渠,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应执行二级标准。同时考虑到将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故增加NH4+-/anquangongzuojihua/
N指标,则处理后出水水质为:BOD5≤20mg/L;SS≤30 mg/L;NH4+-N≤3mg/L。  3.处理水回用  (1) 厂内回用水
建设一座1万m3/d规模的中水处理设施,作为厂内设施清洗、冲洗车
辆、绿化和清扫杂用水。  (2) 工业冷却水
二期工程可提供20万m3/d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  (3) 河湖景观用水
处理后出水补给河道及公园河湖,美化城市环境。  (4) 农业灌溉用水
处理后出水用于农业灌溉。  4.安全溢流  因流域内管网系统和处理厂建设规模尚不完全配套,同时考虑工业废水事故排放对水处理厂的威胁,保留并改造191号井及溢流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将污水溢流入通惠河,保护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2工艺流程  2.2.1一期污水工艺选择  针对出水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一期选用前置缺氧段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延长曝气时间,使出水完全硝化。污泥处理采用两级中温消化工艺。沼气用以发电。以补充能源。发电机的冷却水、尾气余热、供消化池加热。提高热能回收率。回用水的深度处理考虑在二级处理基础上,增加混凝、沉淀和砂虑两种简单工艺,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  5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污水泵房
2——曝气沉砂池
3——初次沉淀池
4——曝气池  5——二次沉淀池
6——接触池
7——污泥浓缩池
8——污泥消化池
9——脱水机房
10——气柜
/dianliyanjianggao/
11——沼气发电机  2.2.2二期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  3为25万m/d。其中一个系列采用前置缺氧段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推流式曝气池前设缺氧段(占生物处理池总容积的1/12)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性质,防止污泥膨胀。另一个系列采用缺氧好氧脱氮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曝气池进口段设置1/6池长作为脱氮池,后续1/6池长作为可变段,并采用内回流泵进行曝气池混  6  合液内循环,内回流比为200%。本系列出水自成系统NH4+-N≤3mg/L,可直接作  为工业冷却水使用。  出水井  出水
二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2.3一期(二期)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两级消化后机械脱水工艺。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     二期消化池由原沼气搅拌改为一级消化池搅拌以生熟污泥混合为主,二级消化池搅拌以破浮渣为主;污泥加热由原蒸汽间歇直接加热改为热交换器连续加热;消化池上清夜用泵回送作为污泥管反冲洗用水,以防污泥管堵塞;沼气发电机改为低气压进气方式,取消沼气压缩机层和球层中压贮气罐。改进后的二期污泥消化工程更加完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与城市电网并网     2.3厂区平面布置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一座拥有30年历史的老厂,由于原有构筑物按临时性设计,现已残破不堪。除保留原有进水泵房及试验场外,均被拆除,重新布置。全厂分为五个区:水处/baogao/
范文理区、泥处理区、中水处理区、试验场及管理区。各区之间用较宽的绿带分隔以美化环境。厂区管网繁多,为节约用地并便利维修,设置了环状通行式管廊。     7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中试厂,2-污泥消化池,3-初次沉淀池,4-曝气池,  5-二次沉淀池,6-中水区,7-厂前区     3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二期工程为例)  我们的主要/jishenggongzuozongjie/
任务是了解整体的工艺流程,并作以细致研究,包括产生的环境问题等。通过对工艺本身及其运行效果提出问题及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下面就逐一叙述。  3.1格栅间     8  3.1.1概述  格栅的作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格栅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栅距为100mm,细格栅栅距为20mm。  3.1.2格栅工艺控制参数  (1)过栅流速  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m/s,经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原因:过栅流速太大,将把本应拦截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降低格栅的工作效率;过栅流速太小,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砂粒将有可能/shiyanbaogao/
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过栅流速的控制  栅前流速:v=Q/(B*H1)
过栅流速:v=Q/(δ(n+1)*H2) B——栅前渠道的宽度
δ——格栅的栅距  n——格栅栅条数量
Q——入流污水流量  H1——栅前渠道的水深
H2——格栅的工作水深  (2)水头损失  污水过栅水头损失与过栅流速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  1. 如果过栅水头损失即格栅前后水位差增大,说明污水过栅流量增大。原因:有可能是过栅水量增加或格栅局部被堵死。  2. 如果过栅水头损失减小,说明过栅流速降低;原因:注意可能砂在栅前渠道内的沉积     3.2进水泵房     9  进水泵的作用: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自流。泵房的运行:泵房的抽升量应同来水水量及后续构筑物的处理相对应,并按照日水量变化,同水量变化进行调整,当抽升水量发生变化时,应同后续构筑物及设备协同调整。  设计规模100万m3/d设置6台立式污水混流泵,一期4台,二期2台,水  3.3曝气沉砂池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采用曝气沉砂池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大颗粒的砂粒和无机物,避免砂粒沉积和堵塞管道,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为了使分离出来的砂粒和无机物比较干净,不带走有机物,以提高进水BOD浓度,高污二期采用曝气沉砂池,它的原理是通过曝气使污水产生竖向紊流,使水与大颗粒无机物产生摩擦,将黏附于砂粒表面的有机物洗下,砂粒沉降于池底的集砂槽,通过潜污泵将砂子吸走,在螺旋砂水分离器中将砂水分离,砂子运走,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厂区污水管线。  3.3.1设计参数  高污/anquanyanjianggao/
二期共设两座曝气沉砂池,每座曝气沉砂池长为21米,宽6米,有效水深4.25米,当停止曝气时,池中过流断面上旋转流速控制在0.3~0.4米,水平流速最大流量为0.092米/秒,最小流量为0.054米/秒,在最大流量50米/秒时,污水在池中停留时间为6分钟。  3.3.2运行操作及工艺控制  (1)工艺控制  直接决定砂粒沉降的工艺参数是污水在沉砂池内的漩流速度和旋转圈数,旋转圈数越多,沉砂效率越高;水平流速越大,旋转圈数越少,沉砂效率越低。  当进入沉砂池的污水量增大时,水平流速将增大,此时应增加曝气速度,保证足够的旋转圈数,不使沉砂数量降低。  通过调整曝气强度,可以使曝气沉砂池适应入流污水量的变化及来水中砂粒粒径的变化,保证稳定的沉砂效果,操作人员应根据入流污水中的砂粒的粒径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出曝气强度与水平流速的关系,以利于日常运行调度。目前根据运行情况,调整气水比应在1:5~1:7之间较为适宜。曝气沉砂池的水平流速可用下式估算:  Qv?
B?H?n  3Q——入流污水量m/s
B——池宽m
H——有效水深m
n——投运池数  同时可根据上式确定不同水量时的投运池数,即确定最优曝气沉砂池控制方 10  排砂操作重点要根据沉砂量的多少及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排砂,保证及时排砂。排砂效果是由气水比及来水水质决定地。高污二期采用的是行车连续吸砂,使沉积在砂槽内的砂及时的排走,从而保证沉砂池的正常运行,运行人员应巡视到位,发现吸砂泵不出水后,应及时清除堵塞物,使砂泵恢复正常,防/nianzhonggongzuozongjie/
止砂泵烧毁或大量砂子积累而损坏吸砂设施。观察砂水分离器出砂情况,发现异常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3.4初次沉淀池  3.4.1概述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采用的是平流式沉淀池,分三、四两个系列,每系列六座初沉池,共12座,每座沉淀池的长为75米,宽14米,池末端有效水深为2.5米,池底纵向坡度为0.005,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1050m2;当处理水量为50万m3/d时,其表面负荷为0.826m3/m2·h,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  初沉池上采用行车桥式刮泥机,配水渠道上防止污泥沉淀安装有飞力搅拌器,初沉池管廊装有六组螺杆泵组,每组螺杆泵组由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组成,负责两组初沉池的排泥,每组螺杆泵的运行是间歇的,其运行周期可在运行中根据污泥浓度来控制。  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50%~60%的SS;b、使污水BOD5降低25%~  35%;c、去除漂浮物;d、均和水质。  初沉池的工艺原理是将污水在池内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污水中部分SS和BOD,沉降于池底的污泥通过刮泥机的往复运行,将刮至泥斗中,再经螺杆泵组将污泥排至浓缩池,完成对污水的一级处理。  3.4.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1)工艺控制  初沉池工艺主要通过水力表面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和出水堰板溢流负荷来控制,只要控制好这三项指标,初沉池的运行基本可以顺利进行。  平流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一般控制在1.3~1.7 m3/m2·h,可用下式来计算:  q?  Q——初沉池入流水量m3/h
A——初沉池表面积m2
11  B——初沉池宽度m
L——初沉池长m  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5~2小时,平流式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h?VB?L?H ?  Q——入流污水量m3/h
B、L、H——分别是初沉池的宽度、长度和有效水深m 初沉池的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是指单位堰板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污水水量,初沉池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负荷小于10 m3/m2·h,堰板溢流负荷可用下式计算:  q?Q/L  Q——入流污水量m/ h
L——出水堰板总长度m  在日常的工艺运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以上三项参数中的某项来达到控制初沉池的目的,通常用于工艺控制的参数是水力表面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当水量发生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数量相应发生变化,/shaoxianduigongzuozongjie/
以达到工艺的优化调控和  3节能增效。高污二期当水量在0~50万m/d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对应情  3  初沉池的运行操作包括刮泥、排泥和排浮渣三项  a. 刮泥与排泥操作  刮泥操作是通过行车刮泥机来完成,行车式刮泥机为间歇式刮泥,二分厂刮泥机采用的是行车式刮板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泥周期2小时,刮泥机的行程为先抬耙行走至初沉池末端后,落耙从池末端行走至初沉池首端将泥刮至泥斗,同时浮渣刮板将浮渣刮至浮渣槽内,启动冲洗水泵将浮渣冲至浮渣井内。  排泥操作比较难于控制,要想达到初沉池既不浮泥又要尽量提高排泥含固量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因为初沉池污泥含固量越高,污泥沉淀停留时间越长,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会造成初沉池浮泥,影响正常的初沉池运行,所以在运行中应逐渐摸索,二分厂共设六组初沉池螺杆排泥泵组,每两组初沉池设一排泥泵组,每排泥泵组包括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  在初沉池运行正常、泥量稳定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一个排泥周期为2.5小时,每组螺杆泵区域内的四个电磁阀先后开启各0.5小时,一个排泥周期后螺杆泵组停止运行0.5小时,然后进行下一个排泥周期,这种自动运行方式有利于初沉池均匀排泥,且可避免管路阻塞问题。  在初沉池运行异常、泥量较大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后,连续运行,一个排泥为2小时,螺杆泵组在排泥一个周期后,不停泵继续运行下一个排泥周期,以保证初沉池污泥尽快排出去。  无论是连续排泥还是间歇排泥,螺杆泵应每两小时倒换一次,以防止螺杆泵过度磨损。  12  3.5曝气池     3.5.1概述  曝气池每个廊道的设计尺寸为长96.2米,宽9.28米,有效水深6米,超高1.1米,当运行水量50万m3/d时,水力停留时间为9.25小时,其中三个廊道组成一组曝气池,每组曝气池的第一廊道的前1/2段为厌氧段,为防止污泥沉降,装有2台水下搅拌器(三系列为FlygtSR4430),厌氧段水下搅拌器共24台:在回流渠内为防止污泥沉降装有Flygt SR4650 水下搅拌器12台。  根据曝气池一、二、三廊道的供气量不同,分别定出第一、二、三廊道对应曝气头布置形式一、二、三,因此12组曝气池的曝气头的分布如下:a.每池有三组形式一,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47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一有987个曝气头,12组曝气头型式一布置曝气头共11844个;b.每池有四组型式二,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46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二有1288个曝气头,12组曝气池有型式二布置曝气头15456个,c.每池有四组型式三,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26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三有728个曝气头,12组曝气池型式三布置的曝气头共8736个。  3.5.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鼓风曝气系统的控制参数是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值,控制变量是鼓入曝气池的空气量Qa。Qa越大即曝气量越多,混合液DO值也越高。传统活性污泥法的DO值一般控制在2mg/L左右。同时DO值的大小与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和F/M有关,当MLVSS较高时,即微生物量较多时,应适当提高DO值,以补充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当F/M较高时,即入流污水BOD5值较高时,也  应相应提高DO值,即加大Qa值,在实际运行中曝气量可用下式来计算:  n?f0?Q?(BODf?BODe)  300?Ea  BODf——曝气池入流污水的BOD5
/zhongxueshengyanjianggao/
BODe——二沉池出水BOD5 mg/L
13  Q——入流污水量m3/d
fo——好氧系数,指单位BOD被去除所消耗的氧  量,取1.0
Ea——曝气效率,微孔曝气系统取7~15%  生物脱氮生物工艺参数控制:  a. F/M和SRT  A—O生物脱氮工艺应采用低负荷,即F/M≤0.15kgBOD5/kgMLSS.d,有时为使  出水含氮量降低,甚至采用0.05kgBOD5/kgMLSS.d的超低负荷,采用较高的泥  龄SRT,为达到较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一般采用SRT≥8天。 b. 内回流比  内回流比系指混合液内回流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本厂采用内回流比r=200~400%  c. 回流比  由于入流污水中氮绝大部分已被去除,二沉池中NO3—N浓度不高,因此二沉  池中由于反硝化而导致污泥上浮的危险性较小,同时降低R,可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回流比应控制在R≤70%。  d. 硝化及硝化速率  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一般用NR表示,本厂采用的硝化速率NR=0.02kgNO3—N/kgMLSS.d。  e. 溶解氧DO  生物硝化反应主要在好氧段进行,因此好氧段DO≥2mg/L,生物反硝化反应主要在厌氧段进行,因此厌氧段DO≤0.5mg/L,在运行中,根据工艺需要随时调整DO值。  f. BOD5和TKN  为使缺氧段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以满足反硝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反  化脱氮,在厌氧段应使BOD5/TKN应控制在2~3。  g. PH值和碱度  PH应控制在6.5~8.0范围内,利于硝化及反硝化高效进行,高污厂来水水质一般常可维持在6.5~8.0范围内。  h. 脱氮效率EDN  R?rEDN??100% 1?R?r  R——外回流比
r——内回流比  i. 剩余污泥排放量  剩余污泥系统排泥量可用下式计算:  MLSS?VaSSeQw???Qa RSS?SRTRSS  Qw——剩余污泥排放量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RS/gongzuojihuabiao/
S——回流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体积m3  SRT——污泥龄d
SSe——出水SS浓度mg/L Qa——入流污水量m3/d  14  3.6二次沉淀池     二沉池图  高污二期共设12座二沉池,二沉池为圆形,直径50米,有效水深为4米,池底坡度为2%,二沉池表面积为1963平方米,运行水量为为50万m3/d时,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2小时。  二沉池设计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二沉池。二沉池排泥采用静压式并辅助真空提升方式,提升污泥送至配水井,再经配水井送至回流污泥泵房。 二沉池浮渣排除通过设在池面的浮渣浮渣漏斗排至池外浮渣井进行去除。 每三座二沉池设一座配水井,三、四系列共四座配水井,每座配水井分四层具备四种功能:a.作为总进水井,来自曝气池/xueshenggongzuozongjie/
的出水经2000mm管直接进入中心总进水井。b.作为二沉池配水井,每座配水井将来水分配给本系列的三个二沉池。c.作为二沉池排泥井,二沉池的污泥排至配水井,再经回流污泥管排至回流污泥泵房。d.作为二沉池出水井,二沉池出水排至配水井。再经中水闸和退水闸分别流至中水管和退水管。  3.7回流污泥系统和剩余污泥系统  3.7.1概述  高污二期设三、四系列回流泵房各一座,每座回流泵房集泥并内有Flygt PL、Q=1m3/s,回流泵四台及Flygt CPMT、Q=0.05m3/s,剩余污泥泵3台。  15  回流泵的作用是将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打回到曝气池中去,以补充曝气池中的污泥,防止污泥流失。  剩余污泥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排至初沉池配水渠,防止泥龄过高及污泥浓度过高,而使污泥活性降低。  3.7.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1)回流系统工艺控制  回流系统的控制有三种方式:保持回流量Qr恒定,保持回流比R恒定,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Qr及回流比R,使系统状态处于最佳,每种方式适合/jishenggongzuozongjie/
于不同的情况。  回流量及回流比的控制调节有以下几种方法:  a.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  首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泥位Ls,亦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污泥层厚度Hs,泥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3~0.9之间,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度;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增大泥层厚度。 b. 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比和回流量  回流比与沉降比的关系如下:  R?SV10 100?SV10  SV10——曝气池混合液30分钟沉降比  c. 按照回流污泥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  回流污泥浓度RSS与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关系如下:  MLSSR? RSS?MLSS  三种回流比调节方法的比较  这三种方法调节回流比,各有有缺点,根据泥位调节回流比,不易造成由于泥位升高而使污泥流失,出水SS较稳定,但回流污泥浓度RSS不稳定。按SV10调节回流比,操作非常方便,但当污泥沉降性能不佳时,不易得到高浓度的RSS,使回流比R比实际需要值偏大。按RSS和MLSS调节回流比,由于要分RSS和MLSS比较麻烦,一般可作为回流比的一种较核方法。  (2)剩余污泥系统控制  活性污泥系统每天都要排放一部分活性污泥,使系统内的污泥量增多,要使总的污泥量基本平衡,就必须定期排放一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排泥量的调节,可以改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可以改变需氧量,可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因此排泥是活性污泥法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排泥方法有以下几种: a. 用MLSS控制排泥  用MLSS控制排泥指在维持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恒定的情况下,确定排泥量,排泥量计算公式如下:  (MLSS?MLSS0)?VaVw? RSS  MLSS——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MLSS——曝气池混合液要维持的污泥浓度mg/L  16  Va——曝气池容积m3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b. 用F/M控制排泥  F/M即是污泥负荷,一般活性污泥法中的F/M控制在0.2~0.5kgBOD5/kgMLSS.d,根据F/M保持恒定,来调整系统内的污泥浓度,其公  式如下:  MLVSS?BODi?Q(FM)Vw? RSS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容积m3 BODi——入流污水中的BOD5mg/L
Q——入流污水量m3  F/M——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Vm——剩余污泥排放量m3  c. 用SRT控制排泥  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泥龄SRT和准确计算系统内的污泥总量,用SRT控制排泥量公式如下:  MLSSVaSSeQw????Q RSSSRTRSS  Qw——每天排放的污泥体积流量m3
MLSS——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容积m3
SRT——泥龄d,一般活性污泥法泥龄为4~8天 SSe——二沉池出水SS浓度mg/L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Q——入流污水量m3  以/xuexijihua/
上三种控制排泥方式各有利弊,在工艺调整中应加以综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调度,从而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8内回流系统  3.8.1概述  高污二期四系列增加了内回流系统,即在每组曝气池末端各安装一台Flygt  3pp4680、Q=1.17m/s的内回流泵,内回流泵将曝气池混合液由第三廊道末端抽  升回第一廊道首端,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其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增加脱氮功能,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3.8.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高污二期工程四系列曝气池采用的是A—O生物脱氮工艺,其目的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氮,提高脱氮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四系列各组曝气池末端各装一台内回流泵Q=1.17m3/s,功率为2.5KW,变频范围0~50HZ。  生物脱氮工艺是利用化能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反应式如下:  硝化细菌NH4??2O2?????NO3??2H??H2O  在生物硝化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硝化工艺,即在缺氧条件下,污水中的硝 17  酸盐被还原为N2,反应式如下:  NO3??有机物???N2?N2O?OH?  因为污水中的氮几乎全部以有机氮和氨氮形式存在,首先微生物硝化作用将其转化为硝酸盐,然后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将其转化为N2,逸出污水,以达到脱  氮的目的。生物脱氮工艺是生物硝化和生物反硝化的结合,高碑店二期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如下:     内回流(r)  出水  3.9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调度  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运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二沉池、几台鼓风机、回流量、回流比及剩余污泥排放量等,运行调度可按以下程序编制:  a. 确定水量和水质  及时准确测定污水流量Q,入流污水的BOD5及有机污染物的大体组成。  b. 确定有机负荷F/M  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F/M,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F/M控制在0.2~0.5kgBOD5/kgMLSS.d。  c. 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  MLSS的高低取决于污水厂的供氧能力及泥水分离能力,活性污泥法MLSS一般控制在 mg/L,高污二期MLSS一般控制在1500 mg/L左右。 d. 确定曝气池运行数量  曝气池投运组数可用下式计算:  n?Q?BODi (FM)?MLSS?Va  n——曝气池投运组数
BODi——入流污水BOD5 mg/L  Q——入流水量m/jiachanghuiyanjianggao/
F/M——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体积  e. 较核曝气时间即停留时间  Ta?Va?n Q  Va——曝气池容积m3
n——投运组数  18  Q——如流水量m3/d  f. 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  n?  f0?Q?BODi     300?Ea?Qa  f0——好氧系数,取1.0
/banzhurengongzuojihua/
Q——入流污水量m3/d BODi——入流污水BOD5mg/L
Ea——曝气效率 Qa——曝气量m3  g. 确定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qh  qh越小,泥水分离效果越好,一般qh≤1.5m3/(m2.h) h. 确定二沉池投运数量  N?  Q     qh?Ac  Q——入流污水量m3/d
qh——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m3/(m2.h) Ac——每座二沉池表面积m2  i. 核算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q  qs?  (1?R)?Q?MLSS     n?Ac  R——回流比
Q——入流水量m3/h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 mg/L
n——投运二沉池数量 Ac——单座二沉池表面积m2  j. 核算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负荷qw  Qqw?  L?n  Q——入流水量m3/d
Lw——每座二沉池出水堰板总长度m n——投入运行的二沉池数量  电耗的最佳控制状态。  19  3.10污泥浓缩池     污泥脱水图     污泥干化图  3.10.1概述  污泥处理费用与其体积成正比,因此,污泥必须浓缩,减小体积以降低/shenqingbaogao/
处理 20  费用。二次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庞大,难以浓缩。设计将活性污泥送到初次沉淀池的进水中,使其与生活污泥合并沉淀,然后将混合污泥(含水率预计97%)送入污泥浓缩池。参照英国水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结合高碑店现场研究,选用新型升流式污泥重力浓缩池。试验成果表明,经此种浓缩池出来的污泥体积减小了50%即含水率从97%降到94%。  重力污泥浓缩是将污泥颗粒中的一部分水从污泥中分理出来,污泥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压缩沉淀。浓缩前,由于污泥浓度很高,颗粒之间彼此支撑。浓缩开始以后,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积压出界面,颗粒之间相互积压的更加紧密。通过这种拥挤和压缩过程,污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污泥浓缩。  浮渣槽  上清液溢流  浓缩池进泥     浓缩池排泥  3.10.2设计参数  /diaochabaogao/
3.10.3重力浓缩效果的评价指标  浓缩比f:浓缩池排泥浓度与入流污泥浓度之比 分离率F:浓缩池上清液量占入流污泥量的百分比  固体回收率η: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 浓缩初沉污泥:f & 2.0; η& 90% 浓缩混合污泥:f & 2.0; η& 85%  21  3.10.4浓缩池的运行控制  (1)停留时间
T=V/Q  V——为浓缩池的有效容积(立方米)  Q——为浓缩池的每日进泥量(立方米/日)  注意:浓缩池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2~30小时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停留时  间可以稍长一些;夏季,应严格控制停留 时间,以防污泥上浮!  (2)核算固体表面负荷(固体通量)  qs=(Q×C)/A  3Q——进泥流量m/d
C——进泥浓度mg/L  A——浓缩池表面积m2  (3)干物质进出平衡  进泥量×进泥含固率=排泥量×排泥含固率+上清液排放量×上清液的含固率  3.10./diangonggongzuozongjie/
5浓缩池的运行方式  3.11污泥消化池  3.11.1概述  采用两级中温消化工艺,两级消化,是指污泥经一级消化池后进到二级消化池,其中,一级消化池既加热又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不搅拌,污泥消化的反应主要在一级消化池进行,二级消化池主要作为后浓缩池使用,二级消化池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排上清液,降低消化污泥的含水率,以利后继处理工艺污泥脱水的进行。  甲烷菌是一类细菌的总称,其中根据产气温度的特性,主要分为两大类:嗜温菌和嗜热菌。中温消化主要是控制温度范围在33~36℃,高温消化主要控制在50~55 ℃的温度范围。  国内的污泥消化主要以中温消化为主。因为维持高温消化的能耗比较多。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中温消化,但年度,曾进行高温消化的一些尝试。 此外还有常温消化: 15~25 ℃之间。但消化时间较长。  3.11.2设计参数  22  进泥:停留时间、最大有机负荷、投配率  排泥:要先排泥再进泥。排泥量与排清液量之和要等于进泥量 上清液:上清液的排放量不能超过进泥量的1/4 PH值:自动维持在6.5~7.5之间 VFA挥发性脂肪酸:50~500mg/L ALK碱度:mg/L  VFA/ALK:一般情况下&0.3 ?
消化池压力:200~400mmH2O  3.11.3消化池的维护  1. 2. 3. 4. 5.  定期进行泄空,对池体及池内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对采用溢流排泥的消化池,定期开泄空阀门进行排沙,防止管道堵塞 对于搅拌设备,如压缩机、搅拌器、循环泵等,要经常进行维保 对于沼气搅拌的管道密封要经常检查 /aigangjingyeyanjianggao/
对于气体搅拌要对消化池配备足够的气量  3.12中水区 3.12.1概述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了中水区,其日处理能力为10000m3/d,目的是将二沉池出水进一步处理,去除部分BOD、COD、SS,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更高的要求,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生产用水及景观用水等,同时中水区也是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厂,为中水回用提供经验。  中水区从工艺流程上看,主要包括中水泵房、加药间、反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五部分。中水区的工艺流程如下:  23     中水处理采用的是传统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二沉池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反应沉淀池,在加药间通过泵将药抽入静态混合器,使原水与药充分混合,在反应池中原水与药进一步混合,并形成大的絮体,到达沉淀池后,通过斜板使泥水分离,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定时排泥排入厂区下水道,上清夜进入滤池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滤后水进入清水池,并经输水泵送至各用水点。  中水区于2000年11月中旬已完全投入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12.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① 中水泵房  中水泵房是中水区的动力源,它包括3台提升泵(Q=173m3/h,H=15m,P=11KW)和3台输水泵(Q=360m3/h,H=45—55m,P=75KW),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提升泵将二沉池出水提升至反应沉淀池,并用输水泵将处理完的中水输送至各用水点。  ② 加药间  加药间是混凝剂(中水区用的是聚铝)投加的场所,包括两个药箱,尺寸为  1.5×1.5×2.4m,和2台柱塞式可调加药泵,将配好的混凝剂用加药泵通过静压混合器加入到原水中去,使原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加药间下部为贮泥池及排泥泵间,贮泥池内安装两台潜水泵(Q=83.5/yuegongzuozongjie/
月工作总结
m3/h,H=2—22m,P=3KW),一用一备,泵的开停由液位控制。  ③ 反应沉淀池  反应沉淀池是污水深度处理的两个过程,反应是在反应池中进行,混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形成较大可沉絮体,沉淀是在沉淀池中进行,较大的可沉絮体在沉淀池中通过波板的作用沉淀下来,并通过定时排泥将泥排走。  反应池采用的是大波板高效反应器,分3个串连的反应室,反应器总长为22.75m,总面积为4.2m2。  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分为2组,布置在反应池两侧,每组尺寸5.4m×5.4m,总高度5米。  反应池设计流速为0.05—0.2m/s,总停留时间约为5分钟,沉淀池表面负荷为8m3/m2.h,斜板区平均停留时间为37.5分钟。  反应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二级处理后的来水在进入反应池前的管道上加入聚铝,经过静态反应器最后进入反应池进行反应,反应池底部设8个斗,每斗的排泥管上设一排泥阀。     24  水经加药泵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每组沉淀池分三个长条型排泥斗采用水力螺旋排泥器进行排泥,每台水力螺旋排泥器装一水力快开冲洗阀,均由程序控制器按程序定时开启阀门。每组沉淀池的三个泥斗按顺序先后排泥,每泥斗的排泥时间为2分钟,排泥周期为两小时。  ④ 滤池  a. 工艺参数  滤池形式为单层均质滤料,恒水位,等滤速过滤,气水反冲及表面扫洗的“V”型滤池。  滤池分两组,每组表面尺寸为8×3m,面积:48m2.  滤池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设计滤速:8 m3/m2.h
强制滤速:16 m3/m2.h(单池运行) 过滤水头:1.2m
空气冲洗强度:15L/s.m2  22水反冲洗强度:4 L/s.m
表面扫洗强度:1.4—2.5 L/s.m  冲洗周期:24小时  b. 布置形式  滤池工作时,水分别进入两组滤池的进水渠,再由配水孔进入滤池滤池中间部分为砂虑层,沿池壁设V型槽,槽底部沿池长度方向开有配水孔。  每组池设一条冲洗排水槽,排水槽底部为配水渠,在集配水渠一侧墙的底部开有布水孔,作为空气冲洗的通道。  反冲洗水下水道,滤后水进入清水池。  滤池北端设有反冲洗设备间,内设两台反冲刺水泵(Q=63—97m3/h,H=  8.4—5.2m,P=10KW),两台反冲洗用鼓风机(Q=2m3/min,H=5m,P=30KW),  3一台潜水泵(Q=6m/h,H=6m,P=3KW)  c. 滤床的布置  滤床由石英砂滤料和硕石承脱层组成,采用单层均匀石英砂滤料,设计有效粒径0.95mm,不均匀系数1.3—1.4,滤料厚度为1000mm,比重为2.65。滤料中大于或小于设计粒径的不应大于5%。  采用砾石托层,设计粒径4—8mm,设计厚度200mm,比重2.65,砾石承托层中,大于或小于设计粒径的不应大于5%。  d. 配水、配气系统  采用混凝土滤板及长柄滤头小阻力配水、配气系统,滤板平面尺寸为:  1.114×0.94m,厚度为0.1m。两组池共42块滤板,板间缝隙为0.02m,滤池为QS—1型长柄气水反冲洗滤头,每块滤板设滤头56个,共2352个滤头,每平方米过滤面积滤头数约51个。  滤板底部集配水(气)空间高度为0.7m。  排水渠底部设集、配水(气)渠,渠宽0.5m,在滤池一侧设Ф40mm布  气孔,间距0.5m,200×100布水孔,间距0.5m。/huanbaoyanjianggao/
  e. 滤池的运行和控制  i. 滤池的运行控制为自动化控制程序;  ii. 滤池冲洗的控制条件有两个;  ? 按时间控制:运行24小时,进行反冲洗;  ? 按过滤水头控制:过滤水头超过1.2m,进行反冲洗;  iii. 反冲洗时两组滤池交替进行;  iv. 滤池的运行程序如下:  25  运行开始时,打开进水阀、出水阀,关闭排水阀,进气阀及冲洗进水阀,这时冲洗水泵和鼓风机处于停运状态。  在达到反冲洗控制条件之一时,滤池进行反冲洗(两组池交替反冲洗)。反冲洗程序:先关闭进水阀,依次打开排水阀,关闭出水阀,开动冲洗水泵和鼓风机,开启进气阀,冲洗水进水阀和部分开启进水阀。反冲洗过程开始,即气水联合反冲。在10分钟后,停鼓风机,关闭进气阀门,这时只是用滤后水进行漂洗,同时也用原水连续不断地进行表面扫洗。在冲洗水泵开启20分钟后,关闭冲洗进水阀,排水阀和冲洗水泵,打开出水阀,全部打开进水阀,新的过滤过程开始。  滤池的运行控制可用下图表示: 滤池鼓风机     1——进水阀
2——冲洗排水阀
3——排气阀  4——反冲洗进水阀
5——进气阀  过滤时:开启1、3;关闭2、4、5
冲洗水泵及鼓风机停止运转  反冲洗时:关闭1、3;开启:2、4、5
冲洗水泵及鼓风机开始运转  ⑤ 清水池  为贮存中水,设两座2000m3清水池,对称布置。每座平面尺寸为28.4×18.4m,水深3.8m。  清水出水进入输水泵房集水井/gongzuojihuabiao/
,用输水泵送至各用水点。  4.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建议  可以说任何一套工艺本身都不是完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在设计和运行时加以考虑。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试与实践不断提高工艺的处理能力,这方面需要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是一般不为人所接受的,这就造成工艺运行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时,一个企业的管理又是保证质量的有力武器,所以管理同样重要。  4.1发现的问题  (1)就工艺本身而言,A/O法与A2O法是目前处理生活污水常用的方法,一般  用于处理进水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但该法运行管理不便,难以实现自动化。另外这两种方法的抗冲击负荷不甚理想,一旦出现事故之类的问题,如此大的水量将何去何从,应该是个问题。  (2)就运行效果而言,目前其处理效果很理想。但也存在个别设备的运行不合 26  理,还有出现一些问题。这都需要认真研究。例如污泥浓缩池的运行效果就不甚理想。目前我国的污泥处理仍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污泥的最终处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可以说,北京高碑店的污泥处置也处于技术研究阶段。  (3)就产生的环境污染而言,此工艺还需要改善。如在污泥工艺段,气味很难闻,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等。而且存在危险。  4.2建议  1) 我认为,作为如此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是否应该考虑工艺的后续改造问题呢。  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难免会出现水质的变化,甚至异常,那么这就要涉及到的工艺改造问题。由现有工艺改造到先进工艺,这是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也符合现代的理念。  2) 应严格控制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可考虑增加事故调节池。事故调节池在稳定  系统运行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在设计与运行管理中予以重视;同时应加强各排水工序协调工作,尽可能减少系统水质的波动。  3) 废水的处理中,运行管理很重要。应该加强对操作工的管理,这对工艺的正  常运行很重要。从现有工艺入手,向管理要效益。  4) 重视预处理,降低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以免对生化曝气池产生冲击,确保  生化处理正常运行。  5) 大力挖潜,降低出水各项指标,减少浪费和成本消耗。  6) 改善污泥回流系统,实现定流量回流,增加污泥的活性。     5.我的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差距。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既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为期几天天的实习使我们看到了环境领域的生产一线,了解了我国的环境治理现状,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使我们坚定的认识到,环境工程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国的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环境人为之孜孜奋斗。  在实习期间,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各种管理体制、流程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上下层关系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这种系统可以说是我们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缩影的充分体现,在处理厂的实习让我体验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以及社会交际的重要性。  首先,在前两次/banzhurengongzuojihua/
实习的基础上,让我更加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互相支持与鼓励,一起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实习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这种精神的培养不仅给我的职业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让我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其二,按照计划的安排,在实习期间,我和一同学一起绘制了A/O生化池平 27  面图与剖面图、二沉池剖面图。我们在绘图过程中,共同探讨,不仅培养了我们谨慎、耐心的工作作风,还培养了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污水处理厂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值得研究,不管是从运行,还是从管理,很多事情预想中的结果总和现实有偏差,这就提醒了我们工程设计者,考虑问题要全面、处理问题要细心。在工作中,方法的正确和便利非常重要,但却不能忽略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最后,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毕业生这次最后的毕业实习机会,同时也感谢指导老师对于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艺相结合的机会,马上就要走出了,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这种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机会可能不会再有,从而使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给了我学习很多在校园、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的机会,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感谢这次实习,感谢指导这次实习的教师,感谢为我们争取了这次实习机会的领导,同时也很感谢在实习期间,特别是给予我支持与鼓舞的的同学们!这次实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shixixindetihui/
识。     28
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show/244458.html
好文大家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泵房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