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好吗

您的位置:&&&&我在西北政法大学的录取概率您需要登录后才能热门评说表示同样被霸气侧漏的天平楼和楼下状似天枰的草坪震惊了,庄严肃穆,接着就是对操场宿舍图书馆的各种好奇。。视觉上当然是霸气厚重的天平楼和宽阔的操场了,给人以相当的自豪感,有力震慑了送我来的老爸老妈。迎接我们的学姐温和大方,这个学姐现在是我所在院学生会的部长了。被霸气侧漏的天平楼和楼下状似天枰的草坪震惊了,还有美丽的西湖东湖和壮观的图书馆,很庄严。。。精彩评说贾宇,贾大大,在同学们心目中貌似还不像神那么远那么遥不可及,贾大大会卖萌。。有文化。。出门打家劫舍必备良品!额。。开个小玩笑,贾大大在我的印像里很亲切,而且每次讲话不仅仅是生动,更是深刻,表示已经被他所折服我学的是经济法,法学是学校的王牌,除了我大经法外还有最大的院民商法学院,皇家刑事法学院,高大上的国际法学院,以及行政法学院。曾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直属的中国大陆地区重点法律院校。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高校,“立格联盟”组成院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我只能说在西北地区很不错,但是毕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水平和其他立格联盟成员略有差距吧233333国际法杨尉林老师,上课按着学号点名提问,对于逃课的孩子们简直就是福利。本身从法国留学回来,很注意课堂的互动,教学氛围很活跃,人也很幽默。经济法学院教劳保法的陈静媛老师,上课讲得很细,语速炒鸡快,表示一学期过去了我还是并不能跟上宪法老师管华,很逗很逗的一个老师,当逗比和渊博的学识遇到一起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当然。。。最后的宪法分数让我们不是很满意应该问这个学期上过课吗,理工科学校把毛概思修马原和中特论近代史分散到大学四年去学,政法把他集中于大学第一个学期全部学完,作为一个文科生完全不担心挂科,在教室上网没有宿舍网快,所以我选择了待宿舍里或者去碑林看柳公权的书法。哈哈,见笑了。我学的是法学的民商法专业,法学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实力为最强。西北政法是著名的“五院四系”的成员,“立格联盟”核心成员,法学毕业生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占据了西北五省八成的公检法中高级职位。师资力量还是很不错的,高教司一位司长曾经说过西北政法是“法学教育的国家队”,可想其师资。不过要想拜于那种蚩声海内外的宗师之下,还得去清华和人大。热门问题集合()校园新闻()我来评分由你评6综合分11人评7校长1人评6环境2人评8专业2人评3就业2人评4食堂2人评8寝室2人评相似院校位置:天津,东丽院校性质:公办学生人数:1万~2万人院校类型:工科类大学学历层次:本科位置:甘肃,兰州院校性质:公办学生人数:2万~3万人院校类型:民族类大学学历层次:本科位置:四川,成都院校性质:公办学生人数:3万~4万人院校类型:综合类大学学历层次:本科西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什么院
西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什么院
09-03-11 &匿名提问 发布
公 安 学 院
 公安学院是以突出公安学科特色、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实力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教学研究实体,是西北地区公安教育和警察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公安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狠抓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办学目标明确、学科特色明显、各专业协调发展的公安学科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安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安学院于2000年成立并开始招生,目前设有跨法学和工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和刑事科学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设置有警察法学硕士研究生专业。  公安学院现有公安基础理论、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和法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设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图书资料室等管理机构;公安学院的物证技术实验中心下设刑事照相、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犯罪现场勘察、法医物证、dna检测、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心理测试、安全技术防范、交通检测与事故分析、消防安全等专业实验室,有各种教学仪器设备560多台件,价值530万元。  公安学院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课教师、专业实验人员和教学管理队伍;中青年教师是公安学院师资队伍的主体,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各学科和各专业的教学力量均衡,整体综合实力较强。  公安学院坚持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专业结构、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重视对学生理论基础、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努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公安学院本着创新学科、建设专业、提升实力,培养人才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改革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国内有影响、专业特色鲜明、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和警察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招生专业: 治安学 侦查学 刑事科学技术国际法学院  学院前身法学四系,成立于1999年。2006年10月学校更名大学后,根据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正式成立国际法学院。  学院成立八年以来,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 国西部地区国际法和涉外法律的人才培养中心、教学科研中心、国际法律咨询服务和信息资料中心。学院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获得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育工委联合表彰。  学院下设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研究所,设有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法组织、比较私法与国际私法三个研究中心。国际法资料信息中心有中文国际法专业藏书2万余册,外文国际法专业藏书近1000余种,法律专业期刊40种。拥有价值20多万元的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教学仪器设备。
 学院现有本科生1100余人,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11人。  学院现有一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富有学术创新精神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及校级科研课题30项,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余部,其中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学院在国际航空私法和比较国际私法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居于全国前列。1999年国际法学科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学院积极开拓、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半数教师曾经赴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讲学、攻读学位或进行学术访问。学院先后举办了中国入世与西部大开发法律研讨会、2001年中国国际私法学年会、新世纪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发展与完善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2006年年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同时还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访问交流,共举办了国际法专题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100余场。  在“强化教育、从严管理、重在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指导下,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本科毕业生中考研升学率在校内居于前列。在英语演讲比赛、学院及省大学生艺术节上均取得优异成绩,在2004年第二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中获得团体亚军、最佳辩手奖和最佳起诉状奖三项大奖。  二十一世纪是 国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学院将一如既往,在不断完善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加大投入,确保国际法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地位,继续办好现有国际法硕士授权点的学科建设,力争在未来的五年内,使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招生专业: 法学专业(国际法方向)经济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原名经济法系、法学二系,是经司法部批准的全国首批设立的经济法院系之一。2006年10月学校更名为大学之后成立经济法学院。该学院是 国西北地区目前最大的经济法教学、研究、培训和信息资料中心。  学院现有经济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两个硕士学位点、一个法学(经济法方向)本科专业。设有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财税金融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企业法与合同法六个教研室及经济法学、房地产法学、金融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律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12个研究中心。  学院秉承经邦济世、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除教育部和学校确定的18门法学核心课以外,为学生开设财税法、金融法、房地产法、科技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公平交易法、公司法、司法会计、合同法、证券法实务与证券法、保险实务与保险法、票据事务与票据法、知识产权法研讨与疑难案例评析、经济法案例评析、劳动法案例评析等经济法方向的选修课,为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院经济法学科1995年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省级精品课程,金融法学、知识产权法学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全校目前的8门省级精品课程中本院占3门。  学院注重办学的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富特海斯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荷兰安特卫普大学等建有合作关系。  学院注重学术研究,成绩显著。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88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厅级、院级项目49项。教学研究方面,出版教材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  学院现有本科生1789人,研究生238人。毕业生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司法机关、党政机关、教学科研单位、金融系统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行业和部门。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学院在办学规模、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教师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法学界和法学教育界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学院将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发挥学科专业复合性、实用性的特色,努力将本院办成一个基础雄厚、特色突出、全国一流的法学院。  招生专业:法学(经济法方向)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陕北公学的民主经济系。经过多次院系、学科及校属的调整, 2006年10月,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目前主跨经济、管理两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政治经济学硕士点、以及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六个本科专业,同时负责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学院现下设五个系、五个中心。五个系: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五个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犯罪研究中心、经理人·大学生创业交流及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信息资料中心。  学院有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1954人。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大多数省份,考生录取分数超过当地的重点线,学生整体素质良好。  经济管理学院以法商结合、经管结合为办学特色,重视学生管理、强调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经济与管理人才。学院先后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活动最佳单位”,被陕西省教育工委授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院团总支还被授予“陕西省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招生专业: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民商法学院  民商法学院是 校以从事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研究型二级学院,是 国民商事法律研究和教学中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民商事实体法学和程序法学相结合的专门学院。  学院现设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硕士点有民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并设有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学院设有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亲属法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民商法学科在民法基础理论、商法基础理论、物权法理论、债权法理论和婚姻家庭法理论方面,民事诉讼法学科在民事诉讼法理论、仲裁法学、公正律师法学方面的研究均已形成特色,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民商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承担着全校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三门核心课程和亲属法学、民商案例评析、比较民商法学、公司法学、证券法学、票据法学、破产法学、仲裁法学、外国民事诉讼法学、民事执行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60余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提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互动;开展本科生科研立项、专题科研和科研评奖活动;支持学生结集出版科研论文和创办学生学术刊物《西部法苑》,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通过“法官说法”、“律师评案”“院内开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和法律实践活动,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招生专业: 法学(民商法方向)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前身是法律外语系,成立于1995年5月,学院主要承担法律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教学与管理以及全校的本科、高职,成教和硕士研究生公共外语的教学工作。
 学院设有法律英语专业教研室、研究生英语教研室、日俄法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语言实验室及外文图书资料室。有17个大型多媒体语言教学设备实验室。
 学院现设有本科专业英语(法律英语),该专业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英语专业教学本位,体现英语法律结合特色”,实施“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开设了16门专业核心课程、9门法学主干课程及十余门法学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适应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在外语教学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专门用途(法律英语)研究,翻译理论与实验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公开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8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现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院学科重点建设基础课题3项。
 学院现已向社会输送了八届近300名优秀的“英语+法律”复合型毕业生。这些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中有30余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外语专业、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学院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引进 “课堂图书馆”这一教学新方式,成立了政法大学第一个英语社团“英语风”,创办了政法第一本学生英语刊物《英姿》,定期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辩论赛,模拟英美形式审判等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各方面的能力。02级学生的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通过率为92%,列全省前茅。数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展示了外国语学院学生良好的素质。
 招生专业: 英 语 (法律英语) 新闻传播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始设于1959年,1960年正式招生,系西北地区最早开办的新闻学专业。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46年中国共产党开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的新闻班,著名记者范长江曾任新闻班的班主任。1964年以后因高等教育调整,新闻专业停办。1999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复办了新闻学专业,成立以培养既通晓新闻又熟悉法律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的法制新闻系,2003年10月更名为新闻传播学院。  学院现有研究生与本科两级办学层次,设有以法制新闻为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特色的新闻学硕士点与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三个法学与新闻学相结合的本科专业。  学院下设三系三中心一直属教研室。学院所属的法制新闻与传播法研究中心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近年来学院重点建设了现代传播实验中心,下设新闻摄影、广播电视、电子采编等同传媒前沿接轨的现代化实验室,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初步建成法制新闻教育在全国有重要地位、传媒法研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法制新闻教学中心及研究基地。学院在办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新闻传播为平台,各专业为主攻方向,与法学紧密相结合,学生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全面优化的办学特色。  学院从2001年开始推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为基点,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在本科阶段结合专业学习系统阅读100本书,参加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200天,撰写3万字的读书笔记,所发表文章和新闻稿不少于40篇,掌握采、写、编、评、摄5大专业技能,毕业时取得5个方面的证书(学位证,第二专业辅修证,英语四(六)级合格证,计算机二级合格证,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以上的合格证)。这一模式获得教育部评估专家“亮点很多,令人振奋”的评价。  招生专业: 新闻学(法制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学 编辑出版学刑事法学院  刑事法学院是在原法学一系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四个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型二级学院。法学一系(原名法律系)成立于1958年,是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全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四十多年来,法学一系共培养学生一万余人,许多人已成为本单位负责人或者业务骨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教育部指定的14门核心课程中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法理学、刑法学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学院设有法人类学、法学古籍、中亚东欧法制、中国革命根据地法制、港澳台法律、国际刑法学、判例研究、韩国法8个研究中心。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刑法学、诉讼法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和刑法学同时是司法部重点学科,学院多项研究在全国法学界处于领先地位。法律诊所式教育在 校已开办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律师刑事辩护培训中心设立在刑事法学院。  自复校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地方科研项目数十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0余部,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引证数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中排名首位。  学院现有本科生500余人;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4个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现有研究生400余人。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把树立科学人生观作为核心,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专业: 法学(刑事法方向)行政法学院  行政法学院前身是行政管理(行政法)系,成立于1988年7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个法学本科行政法专业(系)。1999年9月,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组建法学三系。2006年10月学校更名大学后,根据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正式成立行政法学院。  学院现设有本科专业法学(行政方向),硕士点有宪法学、行政法学、军事法学。下设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军事法学、教育法学、人权法学和比较行政法等教学科研机构,承担着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等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现有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40余人。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实践教学为特色,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各实践环节的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不同层次上得到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院现已培养了十四届法学专业(行政法方向)本科毕业生;十一届宪法学、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公、检、法、司及党政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监察、行政审判等工作,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专业优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招生专业: 法学(行政法方向)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科专业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秉承了自1937年陕北公学以来 校人文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化知识为思想、提升思想为智慧、内化智慧为人格”的德性教育理念。特别是自1959年创建哲学系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学脉传承,现在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已形成学科专业优势明显、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教学研究型二级学院。哲学学科是陕西省唯一的重点学科(连续三届)。  学院设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376人,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两届毕业生的近40%直接考取研究生,其中绝大部分进入诸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大学,研究生报录比超过70%。应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也较高,获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生优秀就业单位称号。根据社会和学科专业的新趋势, 们践行“德性第一,强化基础,淡化专业,通识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具有进一步塑造潜资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有近三十年的研究生培养历史,给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六个硕士点,在校研究生近百人。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院具有重视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强调科研对于教学的支撑作用,确保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为特色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出版了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4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和索引,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各类奖励10余项。  为实现学院发展的目标,完成 们的使命,面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学院将以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和潜心治学、积极进取的教学科研群体,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招生专业: 哲学 社会学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为适应 国社会发展、治理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学校整合专业结构,于2006年10月组建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下设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系,设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外政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五个教研室;有比较政治研究、陕甘宁边区政治与政府研究、行政管理研究、公共人力资源研究、社会保障研究五个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本科专业;有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教师取得科研成果300多项,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和学校科研、教研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多部。  学院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学院贯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理念,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能够适应现代化政治与公共管理要求,从事各国家机关、公共组织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招生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技术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主要培养能掌握一定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法律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分为法学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2005年增设法律文秘、法律事务、司法助理、公共事业管理、安全保卫等5个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试可进入本科段学习。学院面向陕西、甘肃、山东、山西、湖南、湖北等十余省招生。现有在校生3709名。学院凭着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年已向社会输送1584名合格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招生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市场开发与营销 司法助理 法律文秘 法律事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七个方面: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3)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4)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5)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北政法大学教育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