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家,上邦百汇城,禾新,哪个医院护士待遇好,压力小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外资医院谨慎试水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国论文网 /7/view-3745376.htm  据德勤中国的统计,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市场总规模预计可达3.16万亿人民币。这一庞大的市场对于外国投资者,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然而,中国政府多年来在医院投建上对外资的限制,使其观望多于行动。   对外资而言,巨大的利好消息在去年年底传来。去年12月30日,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发布的新版《外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指出,自日起,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从限制类改为允许类。这意味着外资在中国独立投资医院成为可能。   伴随着政策友好信号的释放,本就在等待时机的外国投资者摩拳擦掌,大大加快了进入中国医院行业的步伐。其中既有西方国家大型医疗集团,也有私募股权基金。而已经在中国市场试水的外资医疗机构,也以更积极的姿态拓展市场。   抢滩医院投建   1997年,中国第一家外资医院和睦家落户北京。起初多是享有国际医疗保险的外籍人士及海归光顾,如今深受中国本土富人阶层的青睐。其收费令普通人乍舌,每次诊费大约为100美元,孕妇顺产的费用超过5万元。   外籍人士因享有医疗保险对价格并不在意,中国的富人阶层则愿意为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先进的医疗水平付出大量的金钱。不同于国内医院的人潮汹涌和医护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和睦家这样的外资医院主打温馨和私人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它所标榜的按照美国标准开出药量、不滥用抗生素等也为富人阶层所认可。   进驻北京前,和睦家经历了和政府长达6年的谈判,而不久前在天津开设的医院只花了1年就审批通过。2005年后,和睦家很快地在上海、广州开设了医院,根据媒体报道,其他城市也向它伸出了橄榄枝。   早在1989年,中国就允许外籍医生来华行医,但直到1997年,中国才允许外商在华合资开设医院,但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2000年,中国加入WTO,合资医院外资持股比例被扩大到70%,但仍不予批准外商独资建立医疗机构。   今年4月份在卫生部组织修订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外资70%的持股上限并未突破;但年初的政策在外国投资者看来已经是个重要信号。   前不久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5.1%。中国的卫生产业政策是开放的,欢迎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开办医疗机构。   截至2011年,中国有370万张病床,比2005年增长了54%,有消息称,卫生部门的目标是到2015年,每个县至少拥有一到两所医院,该目标折算后相当于每年可为私营医院创造40万个新床位。这些数据对于外资的刺激可以想见。   未来巨大的医疗需求   目前,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5.1%,国际上平均为9%,高收入发达国家最高可以达到10%~17%。据统计,中国的癌症、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多达2.6亿人,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巨大的医疗需求。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美国私募投资公司凯雷集团控股的协和医疗公司,买下了西安长安医院的多数控制权,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8家私营医院。   来势汹汹的老龄化,将是中国今后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占全球老年人口的近24%,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与之呼应的是中国老龄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老年人每年消费大约7000亿人民币,将在2015年增至1万亿。   生存空间。WA臻景医疗坐落在上海一家花园式酒店中,是一座三层欧式小楼,静谧典雅。来这就医的中国富人多过外籍人士,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这家医院不但提供常见老年病的治疗,还提供抗衰老、疼痛管理等理念先进的医疗服务。   这家医疗机构即将在北京香山开设第二家医疗中心,并打算在今后两年拓展到成都和深圳,同时在高端地区购买地产,计划开办养老院。“从抗衰老到养老,是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可以给老年人提供不间断的照顾。”负责人对媒体表示。      机遇多于问题   6月26日,台资背景的上海禾新医院开业,投资2亿元,拥有100张床位。这也是目前第一家外资独资医院。在外资受限的情况下,港澳台资本投建全资医院被允许在部分地区试水先行。   新加坡大型医疗机构百汇控股公司,也准备申请在上海设立全资医院,它希望政府对台资以外的外资也能放宽出资限制。早在2005年,百汇就开始在上海开设医院,目前在中国经营着上海7家、成都1家共计8家合资医院。   DHD咨询公司医疗研究小组认为,对目前医疗市场而言,主打高端的外资医院尚不会对公立医院形成正面冲击,但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分流部分民营医院的患者源。   上个世纪80年代,外资进入中国餐饮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同样地,业内人士期待外资能够促进中国医院经营及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外资医院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了成熟的医疗行业运作经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中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形成了互补。”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赵淳表示。同时,外资的进入也将刺激国内医院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对于外资医院而言,面临的问题仍然有很多,集中在医务人才流动、资源分配、产权依据等方面。2000年的政策突破后,曾有大批外资创立合资医院,但有不少因为上述问题最终打了退堂鼓,最终留下来多为专科医院和高端诊所。   8月30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即“京18条”,在市场准入、医保、税收、价格、土地、投资、人才、学术建设、政府采购等政策方面,使得社会办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确规定了社会办医的审批时限,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公开有关信息,保障社会办医疗机构知情权和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网站访问报错
抱歉!该网站可能由于以下原因无法访问!
>>1、您访问的域名未绑定至主机;
解决方法:需要网站管理员登录绑定域名。
>>2、您正在使用IP访问;
解决方法:请尝试使用域名进行访问。
>>3、该站点已被网站管理员停止;
解决方法:需要网站管理员登录开启站点。首家台商独资医院――上海禾新医院开业
】 浏览:206次
6月26日,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简称“联新”)在沪宣布,旗下上海禾新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而投资额在1.5亿元人民币的禾新医院也是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医疗机构。
然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联新医疗集团总执行长、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向记者表示:“筹备的过程,辛苦也辛酸,其中困难不足为外人道。十年前社会办医就已经在提了,但到现在,资源还是向公立医院倾斜。”
“包括长庚医院在内的其他台资民营医院,现在都做得很辛苦,至今还没有一家盈利。”张焕祯坦言。
“两年收支平衡”,社会办医仍处于艰难的探索期。
2000年由卫生部等监管部门制定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以合资、合作两种形态开放了办医的资质。
早在禾新医院试水大陆医疗市场之前,包括美中互利公司旗下和睦家(现属复星医药)、百汇医疗等多家国际知名高端医疗集团均已染指这块蛋糕。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高端医疗的需求被逐步释放。然而,看不见的准入门槛似乎仍让国营民营“内外有别”。在此背景下,主攻公立医院尚未把持的高端化、精品化医疗成为了民间资本,尤其是外资“曲线救国”的一大策略。
在台已有12家医院的联新便是其中的代表。
联新方面透露,集团2001年在上海成立大陆总部,并很快以合资形式开办了定位精品医疗的上海辰新医院,成为大陆首家台商医院。“截至2011年,辰新医院已收治80万人次的当地病患,转诊人数约2万人次。”
张焕祯向记者表示,除了目前辰新和禾新两大医院外,明年预计还将在上海启用两家全新的大型医院。“经历辰新医院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希望明年能够在上海长宁区开一家儿童医院,投资额应该在三千万至五千万元人民币,相当于高端医院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我们还在筹备上海联新国际医院,后者规模是禾新的五倍大。”
此番禾新医院区别于辰新,定位于高端医疗,并以全科室综合性医疗服务作为自身竞争优势。针对在大陆不享受医保福利的台胞、外国友人及部分本地病患,此类高端医疗的收费在张焕祯看来“还太低”。
据悉,禾新医院普诊人均消费在五六百元人民币,国际部的均诊费则超过一千元。“普通门诊300元,初诊及小儿门诊400元,特需门诊则在800元以上。而比起和睦家、百汇昂贵的价格,禾新的病房费(不包括医疗费用)每晚是两至五千,前者则要七千元。”张焕祯,对于盈利颇有信心。“我认为禾新医院最快两年就可达到收支平衡。辰新医院之所以过了七八年以后才做到,主要当时是以服务台胞为主,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营收分成基本是医疗和健康会所各占一半,核心项目除了医疗本身,还包括医疗人才培训及健康养生会馆等等。”
近年来,关于鼓励扶持社会资本办医的“东风”频吹,其中关于“十二五期间民营资本办医床位数要占20%”等利好政策,使得外界对于民营资本办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颇为“乐观”的态度。
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明确指出,新增医疗服务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并在政策和管理上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
然而,在张焕祯看来,20%床位数的目标虽然很好,但很难达成。“最大的阻碍就是没人来投资,医院的投资需要大型机构来推动。一般医院的投资周期很长,投资额又这么大,所带来的风险就很高。一般医院能在2年做到收支平衡,7-8年收回成本就不错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台资在大陆兴办合资医院的先例就有旺旺集团的湖南长沙医院、明基集团的南京明基医院以及台塑集团的厦门长庚医院等等,但至今均未成功盈利。
张焕祯对于个中困难深有体会。“网络专业人才和招商引资是两大阻碍。医科人才如果一直不能从大医院那边放出来的话,民营医院怎么办?医师多点执业也仍在探索中。”
去年6月,作为上海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建设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两大国际医学园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式在浦东奠基。同样剑指高端医疗的这一国际医学中心,背后分别有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复旦医学院两大高校的人才供给,享有天然优势。
“那些没有进入大陆的外资都还很乐观,一旦进来以后就会发现有很多困难。比如办医院一定要设置科室和急诊室、达到多少面积、具有什么样的设备等等,应该更为开放而非这么多限制。”张焕祯表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向记者表示:“国内医保制度不健全,寻租空间大,导致外资进入医保有所顾忌,在这点上可能反而是联新的优势。但相比大陆民营、国营医院,联新的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影响力低,并且没有加入医保行列,客户来源有限,将限制联新的扩张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力。”&
【】【】【】
【】【】【】
中国医疗科技网()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medscience-tech®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似百汇 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