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个女生经常说不知道自闭症孩子经常用手抠嗓子不知道得什么病?

宝宝不理人是不是得了自闭症?_百度知道
宝宝不理人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我的孩子二岁三个月了,不知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万分担心。如果不是那又会是什么病呢?1:和父母非常亲,很依赖父母,也很粘外婆。(家人叫他时极少回头看,大部 分时间权当没有听见)别人叫他,他是完全不理。听力觉对没有问题。2:喜欢看广告及少儿频道的动画片,如果换他不喜欢看的电视,他会拿遥控给我们,让我们换回来。要是我们不依他,便会哭闹。依了他后,他便会把遥控拿回他自己的手上或放在旁边,反正不愿意放到我们手上。3:很害怕去陌生人的家里,从不吃疏菜和水果,单一的吃奶。最近才开始吃点汤拌饭。如逼他去陌生人的家里还没等上楼就大哭大闹。在马路上用车载他,他哪里都可以随我们带他去。除了自己家就是我小姨家他喜欢。其余的亲戚家他都不去的。4:喜欢看广告但不是所有,有两个广告他非常害怕。一个是少儿频道的诺亚舟广告是濮存昕做的。还有一个是漆的广告。他看了就要哭着往外跑,或是紧紧抱着我。5:不和小朋友玩,但有时表姐们躲猫猫他会开心的去抓。我们躲猫猫他也会抓。不过要心情好的时候。心情不好,我们怎么叫他都不理。好的时候叫他会回头看一下。6:给他穿衣服他会一个手一个手伸给我们穿袖子。手上拿了奶瓶,自己会换手拿。方便手塞进袖子里。尿了会拉我们的水去帮他脱掉裤子。饿了会拿奶瓶给我们泡奶。上楼下楼我们叫他开灯关灯都会做。7:会叫妈妈,但好象是无意识的,说不准。不愿呆在家里,喜欢在外面跑或坐公车。如要去外面就拼命的拉着我的手要我带他出去,还会等我帮他穿好鞋子。要是不依他,他会用头撞地,第一下很重,第二下就轻轻的挨一下。我还不理他,他还是会继续拉,拉不动又是撞地,不过只会撞一下。也蛮重。直到我依了他为止。抱出门叫他关心,他会用手去关门。而且在路上还笑着伊伊呀呀,不知道他说什么?8:开心里会打转转,不过不会经常转。只是偶尔转。抱他时要是我哼歌,他喜欢听的,他就不吱声。不喜欢听的就打人。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儿子最重要的就是不理人,别人叫他权当没有听见,我们叫他偶尔会理一下。但是叫他做什么,他是不会理的。不同小朋友玩。其实就是不说话。最主要的还是不理人,所以担心是自闭症。他拿到梳子会在我头上梳,拿到牙刷会放到我妈嘴里。拿到眼镜会自己带或帮我们带。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没有语言交流,无法要求他做什么,因为说了等于没说。叫他做什么他都权当没有听见。请专家帮帮我,非常感谢,我是万分苦恼。
提问者采纳
你好:自闭症最大特点就是目光和大人不对视,不会和大人交流,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语言发展缓慢,最佳治疗时间为3-6岁,你可以到北京六附院确诊一下,或到以琳论坛多看看,对比即可.
提问者评价
我检查了,有自闭症的倾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是不是宝宝从小做一个动作,没等他开口,你们就说出了他的要求,顺便做出了回应啊,感觉你宝宝其实挺乖的,就不怎么说话,可能是什么你们都说了,他就没什么开口的欲望了,我建议你们去医院找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医生看一下,能很好的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别等严重了才去干预,那样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孩子很好,没什么问题. 有点任性,不依他就哭闹这很正常,如果拿头撞地就不好了,因为他认为撞地是对父母的惩罚和要挟,如果因此而任性惯了,就会蛮不讲理.因为不需要讲理了.
教育孩子要有爱心,父母要多观察少强迫.因为强迫和厌恶不能改变什么,相反,孩子会为了摆脱父母管束而养成撒谎和抵触等恶习.
高明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管得像阎王管小鬼一样,而是建立良好开明的家庭环境 以自身做表率来默默教育.
自闭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闭症儿童的感知特征 以及自闭症与孤独症有什么区别?求专业回答_百度知道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特征 以及自闭症与孤独症有什么区别?求专业回答
提问者采纳
这些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解答.
楼上拷贝来的答案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首先自闭症是autism的正确说法, 国内的翻译去意义, 就是孤独症, 本身是一个意思.自闭症分经典自闭症, 自闭症族谱 PDD-NOS 和 爱斯伯格等.
如果孩子的语言交流没有什么问题, 通常属于爱斯伯格. 这是最有希望回归社会的.具体的感知特征, 和孩子的年龄是密切相关的. 没有一定的答案.
除去经典的自闭症, 每个自闭症族谱的孩子, 可能都完全不同. 请补充患者的信息, 或者早日去专科门诊诊断.
早日干预, 对孩子是最好的.
提问者评价
不是正确答案
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争议的( ▽#)=﹏﹏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他们是一个病症。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在三岁前会出现下列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a) 社交发展的障碍 — 患者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他们多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由于兴趣偏狭,模仿力较弱,他们多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同时,由于想象力较弱,他们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b) 沟通的障碍 — 患者的语言发展大多出现显着迟缓和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例如经常鹦鹉学舌、经常复述某些语句的片段、单音调等。他们对语言理解及非语言沟通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此外,部分儿童更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c) 重复性及局限性的行为模式 —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
总知 我也不知道有啥区别。 就希望你 多找些小朋友 陪他玩.
也许慢慢会开心起来。 爱说话起来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
其实是一样的
只不过地域不同叫法不同
你问问的问题很宽泛
自闭症和孤独症是有区别的,老师只说过自闭症是先天,孤独症是后天。我想知道还有什么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自闭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自闭症孩子多数经历过被劝退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10月9日早7点,妈妈送小磊到校门口。小磊今年14岁,症儿童。今年在海淀某中学上初一。  李明(化名)失学了。他的课堂,从北京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四年级的教室变成了家里。  9月底,在一起30余位家长联名劝退疑似孤独症学生和罢课事件中,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在这些家长的描述中,他是个打同学、打老师,大声哭闹的学生。  而在此几天前,深圳也曾发生类似劝退事件,一名孤独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劝退。  但在中国公益研究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绝大部分自闭症家长认为,孩子应该随班就读。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发生在孤独症孩子身上的&被劝退&事件绝非个案,从他们的经历中,透露出目前的教育环境似乎并未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  10月12日下午3时,下课铃响。10岁的洋洋绕开班级在校门口排的长队,冲出校门。他双手前后不规律地晃动,嘴里不时哼着的,是只有他才懂的语言。  身后的这所打工子弟学校,夹杂在一片简易民居和厂房之间,仅有两栋简陋的两层校舍和一个狭小的操场。  这里接收了洋洋一个曾被学籍片区的名校拒绝入学,又被另一所小学劝退的自闭症儿童。  &慢点儿,洋洋,等等姐姐。&陪读的小姐姐刘华(化名)跟在身后喊道。21岁学特殊教育出身的刘华,陪伴洋洋近1年了,她试图洋洋沉浸其中的世界,&可我始终弄不懂他在想什么。&  洋洋有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但他的眼神却总是越过眼前的人,飘向远方。他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无动于衷;喜欢转着圈走路,不喜欢别人触碰;会整晚不睡觉,撕心裂肺地哭&&  洋洋妈曾经很绝望,&他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谜。任我求他,骂他,都没反应。他不懂得正常与人交往的方式。&  行为刻板、存在社交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群体的特征,但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表现也有不同。洋洋妈能很快描述出儿子的行为特性,并会特别强调洋洋从未攻击过人。  尽管医生强调,自闭症将伴随洋洋终身,但像很多自闭症家长一样,洋洋妈希望儿子能走出孤独。而融合教育,正是她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他要在普通学校才能学会与人交往。&  班里的特殊孩子  在各类培智康复机构训练5年后,2010年,8岁的洋洋已能与人进行简单对话。  洋洋妈考察过一些培智学校,但那里的孩子翻来复去念&a、o、e&,计算简单的加减法,这些洋洋都会了。  洋洋妈打算把儿子送入普通小学。按学籍片区划分,洋洋应该分在海淀区一所名牌小学。  2010年秋季开学前,洋洋妈专程带儿子去学校拜访校长,结果连校领导的面都没见着。这所学校曾有位老师的孩子也是自闭症,但只在学校读了一个学期,就转到培智学校。校长认为,有特教老师的地方,更适合自闭症儿童。  想到名校的竞争压力,洋洋妈改变思路。听说家门口的小学曾接受过福利院孩子,她托关系找到校长,终于为洋洋争取到试读机会。  但学校没有陪读先例,&校长担心进班陪读会影响课堂。&专为洋洋上学聘请的陪读小姐姐,最终只能站在教室外面张望。  洋洋很快显出与众不同。  上课第一天,不懂上课规矩的他焦躁地晃动身体,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怪声,椅子摩擦水泥地面的刺耳声引起师生侧目。  班主任立即制止,就像火上浇油,洋洋的身体摇摆幅度更大,嘴巴发声更响,最后大哭起来。无奈之下,班主任只好让守在门外的&陪读&把洋洋先带回家。  接下来的几天里,洋洋的情况在变糟,上着上着课,要么长时间发呆,要么走出教室,要么自言自语,或是无来由地大声哭叫。但老师没有给予这个特殊学生更多的&安抚&。  &他们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是几位自闭症家长发出的共同感慨,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太少,制度对这个群体的支持不够完善,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非常艰辛。  遭遇劝退危机  洋洋第一次的学校生活,仅仅维持了5天。  对劝退的恐惧,无时无刻不盘亘在为孩子争取上学的自闭症家长心中。洋洋妈也不例外,在那5天里,&我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总是担惊受怕,拿电话的手直打哆嗦,生怕学校把洋洋退回来。&  第5天,洋洋妈主动约班主任商量,希望能找出一套方案让洋洋融入班集体。  但班主任很无奈。&我不想当劳模,只想把我的分内事情做好,把班级带好。我不知道怎么去和你家孩子交流,我无能为力。&  在记者接触的5个个案中,有4个自闭症儿童都曾遭遇劝退危机。有的坚持留下,有的则选择离开。  鑫鑫遭遇的劝退更是频繁。从开始,园长曾多次让鑫鑫不要再来上学。执着的鑫鑫妈会喊上全家人一起送孩子。老师说,鑫鑫会爬窗,她就掏钱为班里的窗户装护栏。  到了小学二年级,他遭遇了最大的劝退危机:被全班43名家长联名要求劝退。  那一次的导火索是交作业事件。鑫鑫和同学一起排队交作业,轮到他时,老师没收,鑫鑫又重新排队,老师又没接过去。&那个老师平时对他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那次没接他的作业本。&  对于行为刻板的自闭症孩子而言,当规则一再被打破,就不知该怎么办了。鑫鑫直接将作业本扔出去,砸到女同学脸上。那次,鑫鑫妈带着女同学去看病,买了同学喜欢的赔礼道歉,但直接遭到家长拒绝。  &他们说我儿子有暴力倾向。&1张嘴面对43张嘴的那一刻,鑫鑫妈很无助。&当时真的很难受,我的声音那么小。&  &你们要不想接受他,你们就转走。&这次劝退,最终因为校长的坚持,让鑫鑫得到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如今,他已是一名初一学生,弹得一手好。  &自闭症孩子需要很大的人力资源,比学校接收的其他残障学生更难带。&西总布小学教学处的孙全红老师指出,她曾去过自闭症康复机构,那里的孩子多是特教老师一对一、二对一,甚至三对一地进行培训。而普校老师要面对的是全班三四十名学生。  曾参与联名劝退的家长表示,他们并不是嫌弃自闭症患儿,也希望那个孩子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教育,但不应建立在严重影响其他孩子学习的基础上。  另一位参与的家长指出,在随班就读政策面前,无论是自闭症儿童、家长,还是学校、老师、学生,都没做好充分准备,导致问题接踵而至。  探访对象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发生在3岁前,以男孩多见。1943年,自闭症最早由美国精神病专家坎纳在临床医学中发现。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儿童的社会化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局限的行为与兴趣。  洋洋10岁,被学籍片区名校拒绝入学,在第二所小学就读5天又被劝退,目前在一所郊区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三年级。  鑫鑫13岁,幼儿园时就频繁被劝退,小学二年级被43名家长联名要求退学,最终留在了学校,目前就读初一。  唐唐20岁,小学二年级被10多名家长劝退,转到培智学校一年后,重返普校,完成9年义务教育,读职高一周被劝退,目前在家。  小磊14岁,在郊区普校顺利完成小学学业,目前就读初一,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文中孩子均系化名)  小磊的小学账单  陪读:请特教专业的陪读4年,工资2500每月,包吃包住,年底奖金,每年4万左右,4年共16万元。  课业辅导:请语文、数学家教,每年1万元左右,6年总共花费约6万元  总计:小学六年除学费外,学业花费22万元左右。  包容下的&转机&  洋洋被第一所学校劝退时,班主任曾对洋洋妈说,&与其让他在学校呆着,不如回家学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但洋洋妈很庆幸自己的坚持。  她给洋洋找到了一所愿意包容洋洋&缺点&的打工子弟学校,这里的同学也不明白,洋洋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在课堂上哭。但六一儿童节,全班同学送给洋洋一张卡片:&洋洋,我们都很喜欢你,希望你以后不要那么爱哭。&  老师杨春辉仍把洋洋看成一个听话的学生。&他很乖,告诉他不要乱动,不要哭,过3、5分钟他就会停止。&  现在的洋洋,会指着作业本的&叉&,对老师说&洋洋要红钩钩&。他很少主动举手答题,但当被点名念课文时,他会用不流畅的语言小声朗读。听到同学们给他鼓掌,他会接着读下一篇课文。  陪读姐姐刘华说,洋洋已经知道要表扬了,这一点点进步,也足够让他们欣喜。  &其实我不指望洋洋能学多少知识,最关键的是他要学会与普通人交流,融入群体生活。&洋洋妈很感谢这个学校,给了洋洋一个宽容温馨的学校环境。  &如果是去培智学校,这些孩子还是无法融入社会,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能再回到温室时代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韦小满指出,自闭症儿童一定要接触社会,才知道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什么。让适合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校,对于其他孩子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爱心教育。照顾身边的自闭症同学,远比抽象的爱心说教更真切。  坚守妈妈的困惑  但并不是所有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融合。  坚持让儿子在普校完成9年义务教育,唐唐的妈妈迷惑了。&我开始怀疑,这些年我的坚持,是否真是为他好。&  唐唐8岁时进入片区的小学就读,但学校没同意陪读,他独自在学校读书,教室外没有陪读小姐姐的守候。  唐唐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四周没有同学。  躲在学校长廊里,唐唐妈看到儿子笨拙地伸出手,主动和路过的同,第一个同学地躲开了,第二个同学又躲开&&唐唐伸出的手和肩膀在颤抖,怒目圆睁。  他的情绪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他曾冲出教室,跑到邻班教室大骂老师,也曾拿起小石头砸同学。二年级,唐唐被10多名家长联名劝退。唐唐回到培智学校学习一年,一年后返校。但五年级时,他突然在班里把全身衣服剪成布条。  读初中时,唐唐在厕所被同学欺负,他变得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在学校的唐唐经常焦虑,严重时见人就紧张,浑身打哆嗦,嘴里不停发出怪声,脸上青筋暴起。  &老师和同学并不缺少爱心,只是不懂得怎样与唐唐交流。&唐唐妈感觉,在很多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尽管儿子在普校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但他的融合教育并不成功,很快又被职校劝退。  唐唐妈花了两年让儿子放松下来,上午弹钢琴,下午画画、打球、等。现在的唐唐喜欢帮妈妈做家务,边洗碗边哼歌。有邻居说,现在的唐唐,看上去就像一只温顺的绵羊。  &让孩子随班就读,很多自闭症家长都会茫然。&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执行主任孙忠凯指出,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其实是在随班&混&读。没有专门特教老师、资源教室,并给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个性化教育,他们就很难融合。  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更多时候,家长承担了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压力。  小磊妈40多岁,刚染过的头发难以遮掩几缕白发,&都是为小磊上学焦虑的。&  她曾是一家大型IT公司的职业女性,在儿子3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后,她开始与自闭症无休止地斗争。2009年,小磊妈辞去工作,毕生的目标是帮助儿子最大限度地融入普通人群。  小磊被诊断为&中重度孤独症伴随能力障碍&,在46分以下。测试时,医生问,什么动物爱吃骨头?小磊说,团团。医生摇了摇头,妈妈却在一边觉得好笑。团团是家里一条胖嘟嘟的黄色小狗。  有专家认为,这个孩子不适合上普通学校。但小磊妈坚信,融合教育能改变小磊的命运。  为了儿子顺利随班就读,小磊妈做了大量铺垫:给老师赠送厚厚的自闭症介绍;掏钱请特教专家到校讲融合教育;请陪读阿姨;给儿子的桌椅腿用布包好,防止儿子摇晃桌椅产生噪音;每年六一给全班同学准备一份小礼物,让小磊写感谢卡&&  在小磊的成长学习道路上,妈妈预想到儿子可能接触到的每个人,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出预案。小磊的老师、同学也接纳了小磊。&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努力去做,不是把孩子单纯扔到学校。&  今年小磊读初一,在学校老师眼中是个&有礼貌、乖巧的学生&,妈妈教给他的都会一丝不苟地去做,见到每个人都会打招呼。在家中是妈妈的好帮手,会帮妈妈做饭、擦地板。但厨房厨具都要按他的顺序摆放,铲子排第一,然后是汤勺、漏勺等,妈妈摆错了他会马上纠正。他喜欢烘焙糕点,把糕点分送给邻居和物业。他的梦想是开一家咖啡厅,做一个快乐的烘焙师。  小磊曾经的小学校长坦言,尽管学校接受了全纳教育的理念,接受了小磊,但学校并没配备特教老师,没有资源教室。小磊的&奇迹&,更大原因在于他的妈妈。  个案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从2006年至2012年,小磊就读小学6年中,除学费外,额外用在学业上的钱总计在22万元左右。  &孩子的未来不应该是妈妈来决定的,应该靠政策。&鑫鑫妈说,融合成功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基本都还不错,更多家庭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谈教育了。  他山之石  美国:美国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融合教育,普通班级和资源教室成为安置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模式。在2003年-2007年,美国自闭症儿童主要安置于普通班级中,且有较小幅上升的趋势,2007年所占比例达89.7%。随着对自闭症儿童的不断关注,其融合教育的支持策略也不断完善,主要有社交支持策略、间接干预策略和学业支持策略。也开发了多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日本:日本对自闭症的发现与研究起始于1952年,从1969年开始日本就将自闭症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挖掘自闭症儿童的潜在能力,通过治疗教育改善自闭症状,让自闭症儿童融入普通人群。  分析【现状】有局限的随班就读  百年老校东城区西总布小学至今已进行超过10年的融合教育实践。1999年,该校被命名为&随班就读实验校&,创建了东城区第一所资源教室。目前,该校全体老师都接受过特教培训,并邀请特教专家驻校,指导老师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了个体化教学方案,允许家长全程陪读。  但该校教学处孙全红老师坦言,驻校的特教专家更多的是辅助和指导,特殊学生的教学压力仍由普教老师承担。&即便家长全程陪读,老师的压力都很大,所以学校只能接受轻度自闭症孩子。&  孙全红算了一笔账:一位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要教两个班的语文,一周至少13节课。课外,还要辅导学生,做班级管理、备课等。这已是满负荷工作量。如她教的两个班都有特殊孩子,她每周至少要加两节课。  该校对包括自闭症在内的特殊学生采取双学籍管理,让适应随班就读的孩子留在本校,不适应的保留学籍,先在东城的培智学校康复,好转后返校。  北京在推广全纳教育理念,即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很多学校在探索融合教育,政府也在不断推进随班就读。  但韦小满指出,目前相关的各项制度还没完全建立,随班就读只能有条件进行,不是所有自闭症儿童都适合。&没有专业的支持,有的孩子将受到更大的挫折。&  【建议】特教老师进入普校  &有的普校老师甚至都没听说过自闭症,就算有爱心,也很难去做好。&韦小满指出,在国外,特教老师要求硕士毕业。  如今特教老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自闭症等特殊学生的需求。韦小满建议,培训还需加强,能让更多专业的特教老师走上岗位。&我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配有几位专业的特教老师,并对普教老师进行特教培训。&最近,韦小满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呼吁。  &其实我们非常愿意聘请特教老师,既有利于孩子,又能减轻普教老师的压力。&但西总布小学的孙全红老师表示,目前东城区拨付给学校的随班就读经费有限,学校没有多余的钱再聘请特教。  更关键的是,学校配备特教老师,还涉及人员编制,&这肯定需要政府的支持。&  据洋洋的陪读姐姐刘华透露,虽然学了5年特教专业,但她的同学毕业后鲜少有从事特教专业工作的,一方面是稳定的特教机构工作难找,另一方面零散的特教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工作前途不被看好。  【对策】陪读制需财政支持  对很多学校来说,配置特教老师只是画饼充饥。  对此,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玉荣建议,至少应建立陪读制,以防止矛盾激化。  但即便在北京,仍有学校会拒绝陪读,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陪读。在自闭症儿童没有陪读的情况下,任课老师只会分身乏术,为了兼顾一方而舍弃另一方。一些劝退事件,正是由此而起。  &你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如果伤害到别人,就是一种恶权利,所以要做到不损人又利己。&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理事周静认为,陪读制的建立很有必要。  高玉荣指出,在国外,针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政府会有财政支持陪读制,学校会专门为这些孩子聘请特教老师陪读。自闭症孩子失控状态下,陪读老师可以带他离开。  &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呼吁建立陪读制度,但至今还没有建立。&高玉荣强调,必须通过法律来建立陪读制,确保这一制度的推行。政府不仅要出台政策,也应从财政上支持和鼓励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比如增加对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补助。这部分钱在孩子上学后,就由学校来运用,可聘请特教老师,提高相关老师的工资,对老师的付出是一种鼓励。目前,有的地区有一些优惠政策,但还很有局限。  &
| 170人有用 | 0人有用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4人回复 | 22人回复
| 167人有用 | 7人有用 | 19人有用 | 0人有用 | 310人有用 | 78人有用
| 1人回答 | 2人回答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7人回答 | 3人回答 | 1人回答
| 1人回复 | 12人回复 | 1人回复 | 3人回复 | 0人回复 | 18人回复 | 0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生个孩子掉颗牙”,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其实,不止在我国...
近日,上海一产妇因“捂月子”而中暑身亡,如何坐月子再次成为人...
自古以来广大男士总会被一个问题考倒,那就是:“女友与妈同时落水先救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成为了千古难题,不管怎么回答都不对,不少男士对于这样的问题显得十分头疼。落水先救妈?女友怎...
9月2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中秋节,明星们纷纷在微博上给网友送中秋祝福。孙莉则晒出一则多多写给妹妹的信,多多在信中给妹妹讲解了为什么人们要过中秋节,还讲了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在信的最后,...
9月23日,“天王嫂”昆凌出席2016米兰春夏时装周。出席米兰时尚周是昆凌产后复出的第一个工作,当天昆凌身穿深蓝小西装,显得帅气十足,一展婚前模特儿气势,一点都不像刚生完小孩的妈咪,获得不...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抠嗓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