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上册第九课的主题解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桑娜夫妻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去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2、学习抓人物对话、心理、环境描写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引入新课
俄国有位著名作家叫列夫.托尔斯泰,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可他却非常同情穷苦人民的生活。他写下了许多有名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侈,道德堕落;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极端贫困,但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这时,作者写了一篇小说叫《穷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的其中一部分。也来体验穷人的苦难和高尚情操。
二、自主质疑,感知大意
1、当你看到这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看谁弄懂的问题最多。
3、学生汇报初步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三、整体感知,理顺条理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分几部分?说出你这样分的理由。
四、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一部分
(一)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1、生活困难。课文通过什么描写表现桑娜的生活困难?
2、勤劳。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理解:“温暖”、“舒适”分别指什么?这句和前一句都是什么描写?
3、热爱丈夫。
(二)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娜是个怎样的人?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体会桑娜她善良的品质。
二、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二部分
(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二部分,找出体现桑娜善良品质的语句。
(二)学生汇报交流。
理解句子A: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这样做”是指怎样做?(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2、桑娜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邻居西蒙死后)
3、西蒙死后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外貌、神情描写)突出了什么?(西蒙死得悲惨,西蒙爱自己的孩子)
4、桑娜“这样做”后“心跳得厉害”,她在担心什么?(担心丈夫的责备)
5、既然那么担心,又是桑娜本身的一种什么品质促使桑娜“非这样做不可”呢?(同情、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促使桑娜这样做。)
理解句子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学生自由朗读这句话。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3、指导朗读:(1)学生试感情朗读这段话。(2)学生评价。(3)老师指导:注意问号的语句要升调,感叹号的语句读有力些,省略号的地方稍作停顿,“是他来啦?”要读出桑娜的恐慌,“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读出对自己的埋怨……(4)范读。(5)学生有感情朗读。
桑娜冒着受责备,甚至挨揍的可能抱回了孩子,当丈夫回来后,桑娜是怎么跟丈夫说的?丈夫有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三部分。
三、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三部分
(一)这部分作者主要通过人物什么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二)同桌试分角色朗读。
(三)检查分角色朗读情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理解两处“沉默”。
(四)理解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从渔夫的神情动作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严重难办)
2、“熬”意思是什么?从这个字你又知道什么?(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
3、从这部分我们体会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
四、发挥想象,续说故事
五、总结内容,学习品质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
板书:&&&&&&&&&&&&&&&&&&&&&&&&
&&&&&&&&&&&&&&&&&
桑娜&&&&&&&&&&&&&&&&&&&&&&&
宁愿自己受苦
&&&&&&&&&&&&&&&&&&&&&&&&
勤劳善良& 生活困难&
&&&&&&&&&&&&&&&&&&渔夫&&&&&&&&&&&&&&&&&&&&&&&&也要帮助别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作者着重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去突出人物的美好品质。根据这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采用了小组学习、同桌合作、个人自学等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着力于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更好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人物品质。再者就是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以“点”带“面”,更好地领悟人物的品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年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已排版).doc1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六年级上册
1、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教学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 檐 瞻 
     qǐn qín 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运用主题探究模式
品味浓浓爱国情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山东教育》2010年Z4期
运用主题探究模式
品味浓浓爱国情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摘要】:正【教材简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包括四篇文章。《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2【正文快照】:
【教材简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包括四篇文章。《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爱蓉;;[J];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22期
潘文彬;;[J];教育科学论坛;1996年03期
黄静学;;[J];西江教育论丛;2007年01期
徐安全;;[J];天津教育;1992年03期
薛明;;[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8年05期
范丽梅;;[J];河北教育;2005年23期
孙传文;;[J];山东教育;2006年Z1期
曾金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05期
刘凤鸣;许彦达;朱伟雄;钱正权;曾新海;顾汝佐;李勇;黄桂林;;[J];湖南教育;1992年01期
焦万甲;;[J];南方论刊;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曲凤英;;[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徐玉红;;[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朱国光;;[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任术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九十周年纪念专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媛;[N];建筑时报;2009年
贾本义;[N];大众科技报;2001年
曾正贤;[N];科技日报;2004年
张洁;[N];人民政协报;2001年
朱宏庆;[N];人民铁道;2009年
刘松;[N];中国企业报;2009年
曾正贤;[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李承玺;[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通讯员 章华平;[N];建筑时报;2011年
熊国青 邓联旭;[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运保;[D];西南大学;2007年
高云园;[D];浙江大学;2007年
单东日;[D];浙江大学;2003年
吴贤国;[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于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瞿心昱;[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吴国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李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程淼;[D];重庆大学;2009年
黄启宏;[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晓梅;[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韩利芹;[D];河南大学;2008年
李慧娟;[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洪莉;[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刘向永;[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颜桂芹;[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任慧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彭修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张艳行;[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张莎莎;[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第9课答案_百度作业帮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第9课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第9课答案
9.小草和大树一、看拼音,写词语.堪称逆境权衡前辈狭窄圣殿铅笔钢铁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答所填的字嗷嗷待哺:喂食节衣缩食:节约要求好胜:成功脱颖而出:尖子惴惴不安:恐惧寥寥无几:数量少大名鼎鼎:盛大的样子孜孜不倦:坚持正义三、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惴惴不安大名鼎鼎指点提携灰心丧气孜孜不倦脱颖而出四、读下列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1、夏洛蒂不畏生活的艰辛不畏环境险恶的不屈精神.2、还是妇女的事业.夏洛蒂的痛苦.坚强的性格.3、她们付出的艰辛的努力.她们不是真正的小草和大树,小草也可以通过努力变为大树,就像夏洛蒂姐妹一样.五、名言警句.莫找借口,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伟人这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