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2013新课改改最好的复习用的理综和数学卷子是什么?不要单元卷,就要综合的。一张卷子知识全考的。

  果要使商增加5,被除数应该增加( )。5. 如果 =135,那么: =( ), =( )(二)判断1.我有一串四色珠子,共98颗,每种颜色的珠子颗数相等。&(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那么,这个一位数一定大于这个三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 ( )(三)选择1.在没有...
<b style="color:#aa年人教新课标三年下:数学第二单元总复习试题的相关内容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
积累、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yīr&aac...
[测试部分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我会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2分)
一、根据课文组词
寸()落()补()拔()
功()助()取()所()
二、填填记记
1、______所短______所长______补短______益彰______窥豹___...
一、填空。
1、2.5&7&4=7&,这是根据。
2、0.4&0.25=&25。
3、0.48&0.2&0.8=0.48&d...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ǎoji&...
一、填空。
1、3.5&0.8表示。
2、4&1.5表示。
3、5.46&0.34的积中有位小数。
一、填空。
1、0.43平方米=平方分米;1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底是5厘米,高是厘米。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0m&sup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li&egrave...
一、填空。
1、小红有黑色铅笔x支,红色铅笔的支数比黑色铅笔的2倍少5支,红色铅笔有支,红色铅笔比黑色铅笔多支。
2、根据运算...
一、看拼音,写词语。
pǔs&ugra...
一、看拼音写词语
一、选择题
1.Is_____yourshirt?Yes,itis.
2._____shortsarethey?Theyaremyshorts.
3.What_____isit?It&rsquo...
&更多关于 2013年人教新课标三年下:数学第二单元总复习试题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关于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解析
关于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解析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解析:侯氏制碱法是向氨化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如下反应:NaCl+NH3+H2O+CO2 = NaHCO3 + NH4Cl,利用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会沉淀析出,分离出NaHCO3,在焙烧制得Na2CO3,A正确;NH3的检验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无(白)色酚酞试纸、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等,现象分别是试纸变蓝、试纸变红、生成白烟(2010年高考试题叙述为白色烟雾),B正确;黑火药的成分一般叙述为“一硫二硝三木炭”,是指硫磺(S)、硝石(KNO3)、木炭(C)三者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2︰3发生如下反应:S+2KNO3+3C=K2S+N2↑+3CO2↑,故D正确。
高碘酸常用作氧化剂,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口服引起口腔及消化道灼伤。我国目前加碘盐多数为加碘酸钾的碘盐,在平时烧菜的时候,应该尽量晚一点儿放盐,这样可以防止加碘盐中的碘由于受热过长而挥发掉。一致认为摄入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可见,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也应控制量,故C错。即C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本题为根据有机物结构判断性质习题。解题时分析有机物中存在的基团和官能团,判断其可能发生的反应:该有机物中存在碳碳双键、羟基和烷基,所以,B、C、D均不正确。分子中含有10个C、1个O、2个Ω,所以H原子数= 10×2+2-2×2=18,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 B.X+、Y3+&& &&&&&C.Y3+、Z2-&&&&&&&&&&&& D.X+、Z2-
解析:根据四种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所带的电荷,可以判断出四者分别是O2-、Na+ 、Al3+、S2-,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简单离子是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离子, Al3+、S2-符合题意,故C正确。
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解析:这一处理方法利用了原电池原理:在NaCl溶液中,Al和Ag2S接触,形成原电池。其中Al做负极,2Al-6e-=2Al3+;Ag2S做正极,3Ag2S+ 6e-=6Ag↓+3S2-,生成的Al3+、S2-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2Al3++3S2-+6H2O = 2Al(OH)3↓+3H2S↑,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Al+3Ag2S+6H2O = 6Ag↓+ 2Al(OH)3↓+3H2S↑。B正确。【注:处理过程中,银器皿表面Ag2S→2Ag,所以,质量减轻,故A错。当然处理后的银器与最初未变黑前的银器比,质量相等。】。
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 &#8226;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8226;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解析:本题是根据Ksp的表达式的计算题。根据Ksp的表达式,可得出几种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c(Cl-)= Ksp(AgCl)/ c(Ag+),c(Br-)= Ksp(AgBr)/ c(Ag+),c(CrO42-) = Ksp(Ag2CrO4)/ c2(Ag+),所以,c(Cl-)︰c(Br-)︰c(CrO42-) = Ksp(AgCl)︰Ksp(AgBr)︰Ksp(Ag2CrO4)/ c (Ag+),所以,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42-,C正确。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 &&&&&&&&&B.28种&& &&&&&C. 32种& &&&&&D.40种
解析:C5H10O2的有机物【饱和一元脂肪酯】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饱和一元脂肪酸和饱和一元脂肪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可能是:甲酸和C4的醇(4种结构,考查丁基的四种结构),乙酸和C3的醇(2种结构,考查丙基的两种结构),丙酸和乙醇,甲醇和C4的酸(2种结构),共5种酸、8种醇,所以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5×8=40种。【本题也可以直接分析C1~C4的酸和醇的种类分别有多少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础知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考查。乙醇因能与水互溶,故不能做碘水中提纯碘单质的萃取剂,故A错;乙酸乙酯和乙醇能互溶,所以不能用直接分液的操作进行分离【可先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再分液】,故B错;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固体,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原理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几乎不变,故C错。对于D项,丁醇和乙醚虽然式量相等【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丁醇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得丁醇的沸点高于乙醚【乙醚沸点34.6℃,丁醇沸点117.5℃】故二者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或分离,故D正确。
&& 本套试题Ⅰ卷化学共7道选择题,分别考查了化学与生成、生活,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元素推断及盐类水解【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的应用,Ksp的表达式及计算,酯类水解产物的判断,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试题比较常规(除12题较新),学生只要细心,还是能得高分或满分的。
第Ⅱ卷(58分)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填正确答案标号)。
&&&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参考答案(1)直形冷凝管& &(2)防止暴沸;B& (3)
(4)检验漏液;上口倒出&& (5)干燥(或除水除醇)& (6)CD&&& (7)C
解析:(6)冷凝管是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冷凝管的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体流经内管而冷凝。外管则通常在两旁有一上一下的开口,接驳运载冷却物质 (如水) 的塑胶管。使用时,外管的下开口通常接驳到水龙头,因为水在冷凝管中会遇热而自动流往上方,达至较大的冷却功效。回流装置和蒸馏是两个经常用到冷凝管的实验装置。冷凝管根据内管的形状分为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环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一般是用于蒸馏,即在用蒸馏法分离物质时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内管为若干个玻璃球连接起来,一般用于反应装置,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在反应时考虑到反应物的蒸发流失而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适用于各种沸点的液体。
(7)环己醇(C6H12O)———— 环己烯(C6H10)
&&&& 100g&&&&&&&&&&&& &&&&&&&&&&82g
20g环己醇理论上可生成环己烯 = 20×82/100 = 16.4g
所以,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 10/16.4 × 100% = 60.98%
其他解析参见新课标卷(Ⅱ)解析。
27.(15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
&&&&&&&&&&&&&&&&& 。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3& (2)2Al + 2OH-+ 6H2O = 2Al(OH) 4-+ 3H2↑
(3)2LiCoO2 + 3H2SO4 + H2O2 Li2SO4 + 2CoSO4 + O2↑+ 4H2O
2H2O2 2H2O + O2↑;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4)CoSO4 + 2NH4HCO3 = CoCO3 ↓+ (NH4)2SO4 +CO2↑+ H2O
(5)Li1-xCoO2 + LixC6 = LiCoO2 + 6C
(6)Li+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 Al(OH)3、CoCO3、Li2SO4
解析:(2)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从题意分析【Li元素在滤渣中】,只有铝箔溶于NaOH溶液,反应为:2Al + 2OH-+ 2H2O = 2AlO2-+ 3H2↑【人教版化学1(必修) P51】
(3)“酸浸”是向滤渣【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加入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流程图后面的步骤可知生成了Li2SO4和CoSO4 ,即Co元素从+3价降低到+2价,可见钴酸锂(LiCoO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进而分析得出H2O2做还原剂,被氧化生成O2:2LiCoO2 + 3H2SO4 + H2O2 Li2SO4 + 2CoSO4 + O2↑+ 4H2O 。:另外,H2O2不稳定会分解:2H2O2 2H2O + O2↑【过渡金属的阳离子对H2O2的分解多有催化作用,所以,Co2+会催化H2O2的分解】。从上述分析知钴酸锂(LiCoO2)的氧化性很强,所以若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则HCl会被氧化生成Cl2,产生污染。
(4)“沉钴”过程是向Co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为保证沉淀完全,沉淀剂均为过量],发生的反应可以这样理解:Co2+与HCO3-反应生成CoCO3沉淀和H+,H+与过量的HCO3-反应生成CO2和H2O,即总反应的方程式为:CoSO4 + 2NH4HCO3 = CoCO3 ↓+ (NH4)2SO4 +CO2↑+ H2O [这一步的分析类似2007年北京高考试题]。
(5)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LixC6,正极钴酸锂(LiCoO2),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LixC6,可知放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LixC6-xe-=6C+xLi+,Li+在电池内部从负极向正极移动,在正极上Li1-xCoO2+xLi++xe-= LiCoO2 [Co元素被还原],所以,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Li1-xCoO2 + LixC6 = LiCoO2 + 6C。
28.(15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CO(g) + 2H2(g) = CH3OH(g)&&&&&&&&&&&&&& △H1 = -90.1kJ&#8226;mol-1
(ii)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2& = -49.0kJ&#8226;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CO(g) + H2O(g) = CO2(g) + H2 (g)&&&&& △H3& = -41.1kJ&#8226;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iV)2 CH3OH(g) = CH3OCH3(g) + H2O(g)&&&&&&& △H4& = -24.5kJ&#8226;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 。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 。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8226;h&#8226;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能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8226;h = 3.6×106J)。
解析:(1)某练习题: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通常有两种工艺.因向铝土矿中加入NaOH时形成的赤泥(残渣)中常含有铝硅酸钠,故流程乙常处理SiO2含量小于8%的铝土矿,若SiO2含量较高则可采用流程甲来处理。
可见。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先加碱(NaOH)溶,过滤后【SiO2、Fe2O3、MgO等杂质形成的赤泥】向滤液【主要含NaAlO2和NaOH】中通入过量CO2,过滤得到Al(OH)3,再灼烧得到Al2O3。【个人认为:此步答案写成NaAlO2,写与不写NaOH+CO= NaHCO3均不扣分】
(2)反应iV既消耗了CH3OH(g) ,又生成H2O(g),从而使反应i、iii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会使CO转化率增大。
(3)根据盖斯定律,只需将四个热化学方程式直接加和或者将 i×2+ iV,即可得:2CO(g) + 4H2(g) = CH3OCH3 + H2O(g)&& △H = -204.7kJ&#8226;mol-1。(第二问见参考答案) (4)(见参考答案)
(5)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即燃料的燃烧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产物为CO2和H2O。所以负极反应为:CH3OCH3 + 3H2O-12e-= 2CO2 + 12H+ 【配平:CH3OCH3中C元素为-2价,CO2中C元素为+4价,故1个CH3OCH3生成2个CO2升高12价,即1个CH3OCH3生成2个CO2失去12个电子,生成12个正电荷(H+)】【正极反应为:3O2 +12H+ +12e-=6H2O】
根据电能E=UIt=UQ,可以算出1mol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时电池的输出电能=1.20V×12mol×6.02×1023mol-1×1.6×10-19C=.38528 kW&#8226;h
所以,能量密度E =0.38528 kW&#8226;h÷46g×1000g/kg=8.3756 kW&#8226;h/kg
参考答案:(1)Al2O3(铝土矿) + 2NaOH + 3H2O = 2NaAl(OH)4
NaAl(OH)4 + CO2& = Al(OH)3↓ + NaHCO3 ,2Al(OH)3 Al2O3+ 3H2O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i)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大;生成的H2O,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iii)消耗部分CO。
(3)2CO(g) + 4H2(g) = CH3OCH3(g) + H2O(g)&& △H& = -204.7kJ&#8226;mol-1&
该反应分子数减少,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和H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5)CH3OCH3 + 3H2O = 2CO2 + 12H+ + 12e- &&12
(二)选考题(共15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草酸(乙二酸)可作还原剂和沉淀剂,用于金属除锈、织物漂白和稀土生产。一种制备草酸(含2个结晶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O和NaO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甲酸钠加热脱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①的滤液是&&&&&&& ,滤渣是&&&&&&& ;过滤操作②的滤液是&&&&&&&&&& 和&&&&&&&&&&& ,滤渣是&&&&&&&&&&&&&& 。&
(3)工艺过程中③和④的目的是&&&&&&&&&&&&&&&&&&&&&&&&&&&&&&&&&&&&&&&&&&& 。
(4)有人建议甲酸钠脱氢后直接用硫酸酸化制备草酸。该方案的缺点是产品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 。
(5)结晶水合草酸成品的纯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称量草酸成品0.250g溶于水中,用0.0500 mol&#8226;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不消褪,消耗KMnO4溶液15.0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列式计算该成品的纯度&&&&&&&&&&&&&&&& 。
参考答案:(1)CO + NaOH HCOONa&& 2HCOONa Na2C2O4 + H2↑
(2)NaOH溶液&& CaC2O4&&&&&&& H2C2O4溶液&& &&H2SO4溶液 &&&&&CaSO4
(3)分别循环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降低成本),减小污染。& (4)Na2SO4
(5)5C2O42-+ 2MnO4-+ 16H+ = 2Mn2+ + 8H2O + 10CO2↑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键能/(kJ&#8226;mol-1)
① 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
② 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解析:(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层指K、L、M、N、O、P、Q(表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等,Si原子结构示意图(略),所以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分为3s3p3d能级,共9个轨道,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63s23p2,所以,电子数为4。【警示:注意小概念,小细节:一直以来都叫电子层、能级,新教材称为能层、能级,对“老”教师来说,要认真看教材了,第二个空容易一疏忽填成4,忽略了3d能级的轨道】 (2)书本知识(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3)Si的晶胞结构为 & 六个面心各有1个Si原子被两个晶胞共用,所以在面心位置贡献6×1/2=3个原子【8个顶点贡献1个,还有4个在晶胞内(把晶胞分为8个小立方体,这4个在互不相邻的立方体的体心)】。
(4)分析此反应,相当于NH4Cl分解为NH3和HCl,HCl和Mg2Si反应生成SiH4和MgCl2。
(6)根据Si原子形成4个成键轨道,可以判断为sp3杂化。
SiO44-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形成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可知下图中虚线框内O原子为共用: ,由此可知Si、O原子个数比为1︰(2+2×1/2)=1︰3;化学式为 [SiO3]n2n-(或SiO32-) 。
参考答案:(1)M& 9& 4&&& (2)二氧化硅&& (3)共价键&&& 3
(4)Mg2Si + 4NH4Cl = SiH4 + 4NH3 + 2MgCl2
(5)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 1∶3&&&&&&& [SiO3] n 2n- (或SiO32-)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査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 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 ~110之间,1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
②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
⑤ &RCOCH3 + RˊCHO RCOCH = CHRˊ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的分子式为&&&&&&&&&&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
(4)G的结构简式为&&&&&&&&&&&&&&&&&&&&&&&&&&&&&&&&&&&&&&& 。
(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 (写结构简式)。
解析:根据信息①“1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可求得A分子中含有8个H,根据A为芳香烃,猜测A可能为C7H8(甲苯)或C8H8(苯乙烯),根据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 ~110之间,确定为C8H8(苯乙烯),A与H2O的反应为烯烃与水的加成,生成的B(醇)在“O2/Cu,△”的特征反应条件[醇的催化氧化]下生成的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C为苯乙酮C6H5COCH3,B为仲醇1—苯基乙醇C6H5CH(OH)CH3。根据D的分子式(含5个Ω),结合信息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CHO,“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且只有一个O说明有酚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说明是对位而取代苯],可确定D为对羟基苯甲醛。E为NaO—&&& —CHO,F为CH3O—&&& —CHO。根据信息⑤[利用酮分子中—H的活性,与—CHO的碳氧双键加成生成羟基再消去,进一步生成烯酮],可得C、E反应生成的G的结构简式为:
—CO—CH=CH—&&& —OCH3
(5)D为对羟基苯甲醛,可知H分子中有7个C、2个O、5个Ω,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H分子中含1个苯环、1个甲酸酯的结构,为甲酸苯酚酯:HCOO—&&&& ,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F的分子式为C8HyO2,含5个Ω。分析其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苯环、含有1个—CHO,含有1个酚羟基,含有1个单键C,即该结构可以是二取代苯:1个—OH,1个—CH2CHO,有邻、间、对3种结构,可以是三取代苯:1个—OH,1个—CH3,1个—CHO,有10种结构。所以,一共有13种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对羟基苯乙醛。
参考答案:(1)苯乙烯&&& (2)
(3)C7H5O2Na&&&&&&&& 取代反应&&&& (4) (不要求立体异构)
(5) & (6)13&&&&&&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新课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