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给能不能和孩子谈死亡论死亡呢?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注定要开始面对各种失去,小到经常使用的某些物品,到与亲友的离别,陪伴我们的宠物的离去,到亲友、至爱的永别,到最后我们终将面对自己生命的丧失。
在面对失去时难以避免会有悲伤、孤独、无助,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在面对不同的失去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需要与孩子探讨失去的话题,其中,最常涉及的就是“死亡”。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都希望能呵护儿童,希望儿童能够免遭一些灾难、免遭一些痛苦,然而人生却无法避免面对很多失落。
小的时候,儿童可能会遗失他最喜爱的玩具,或者朝夕相处的宠物小猫、小狗离开了或者走丢了,之后可能会经历从小照顾他的祖父母离世,父母的一方离世,甚至最严重的父母双双离世。
如果我们把儿童的内心比喻做一座房子的话,在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这座房子可能面临着震荡,面临着坍塌。
为了尽可能减少孩子内心的震荡,我们需要更多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于死亡的认识特点。
01、对死亡理解的年龄分层
按照国际儿童公约,我们可以把18岁以下的人群都称为儿童。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在18岁以下的阶段儿童经历了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幼儿园阶段)、童年期(7-12岁小学阶段)、青春期(12-18岁初高中及大学早期)。
对于死亡的认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儿童和成人的不同在于,儿童的理解力不同,尤其对于低龄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死?死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二,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儿童的情绪管理和控制能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成人来说是不成熟的。
成年人对于死亡会有以下理解:
死亡具有适用性,死亡只适用于具有生命的物种;
死亡具有无功能性,也就是说人死之后,生命体的各种各样的功能都消失了;
死亡具有不可逆性,人死不能复生,死了之后再也回不来了;
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所有的生命体都会经历死亡;
不可预测性,谁也无法预测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死因多样性: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
成人理解这些死亡的特点是很容易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死亡的这些特点。
关于儿童死亡认知特点的系统性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纳吉的研究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他研究了二战前生活在布达佩斯的378名儿童,总结了儿童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1-5岁以下:无法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
5-9岁:只有被死亡抓走的才会死,死亡不是普遍的,死亡是可避免的。
9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够慢慢认识到死亡是普遍的且不可避免的。
除了纳吉的观点外,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探讨了儿童死亡认知的过程。
0-2岁:没有明确的死亡概念,但是对死亡会产生分离和被剥夺的感受。
2-7岁: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认为死者还有生理机能,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比如死了之后会变成天使;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或不懂事才死的。
7-11岁: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对于死亡的解释通常是具象化的,认为死者仍有生理机能,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是发生在老年的时候。
11岁以上:理解死者没有生理机能,并对死亡感到焦虑。
02、孩子关于死亡的疑问
了解了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特点,可以让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一些启发。我们来看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我的孩子在3岁多时读了宫达西多的霸王龙和他的恐龙朋友的故事绘本,里面会有分离的一些故事,孩子经常会跟我聊一聊死亡的话题。
孩子会问:“妈妈,什么是死?”
我回答:“死就是再也见不到亲人了。”
孩子接着问:“什么是再也见不到?”这时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什么是再也见不到。
接着我问孩子:“恐龙宝宝的妈妈死了,恐龙宝宝会怎么样呀?”
孩子回答:“恐龙宝宝肯定会伤心的,会哭的。”
从这样的一段对话中,可以了解到,3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死亡的概念,但是并不理解死亡的含义,尤其不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但是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让人伤心和痛苦的事。
案例二
某天孩子又问我:“妈妈,每个人都会死吗?”
我说:“是的,每个人都会死。”
孩子说:“啊.....真的吗,好可怕,每个人都会死。”
我回答说:“通常人是会在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到,孩子通常不了解死亡的普遍性。我告诉孩子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这个阶段也不适合让孩子特别焦虑,所以我会说通常人是在很老的时候才会死。
在下一步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再慢慢让孩子理解到死亡也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案例三
孩子问:“妈妈,去了天堂就再也回不来了吗?”
我回答:“是的,永远也回不来了。”
孩子又问:“那如果管天堂的人同意了呢?”
我回答:“他是不会同意的。”
孩子说:“那我坐宇宙飞船去不就可以回来了吗?”
我说:“不可以。”
孩子生气的说:“天堂可真不好,管着人都不让动。”
从这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3岁这个阶段他很难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但孩子会对死亡有探索和好奇。
家长应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过程中,要用温和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抓住平时生活中死亡教育的时机。
比如,孩子养的小乌龟、小鱼等小宠物走了,不要欺骗孩子赶紧给换条新的,而是可以跟孩子一起举行悼念仪式,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什么。
很多绘本当中也会一些死亡教育的议题,比如《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都是很经典的死亡教育议题的绘本,可以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什么。
还有一些电影,比如《超能陆战队》、《寻梦环游记》,都有关于死亡和亲人离世的话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这些都是生活当中可以渗透进行的死亡教育,让孩子获得这样的一些死亡的认知。
03、当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
以上是关于孩子眼中死亡是什么样的,那么,如果孩子不幸遭遇丧亲,孩子的哀伤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在孩子的哀伤当中,最痛苦、最严重的莫过于失去双亲。从依恋关系角度来说,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职能。
父母是孩子得到幸福和快乐的源泉,父母是孩子生命的安全守护者,所以当一个孩子失去了父母可以说是无枝可依、天塌地陷,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和震荡。
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我在这里,所以你可以勇敢无畏的去闯荡、去探索、去玩耍。
如果家里有小朋友出去遛娃的时候会有这种体会,你会发现,你在的时候他可以去玩滑板、和小朋友玩各种游戏,会安心的去探索,如果孩子回过头来没有看到你在那就会立刻变得焦虑不安。
所以父母的在场、父母的存在,能给孩子一个非常稳的安全基地。同时孩子在外面累了、受伤了、脆弱了,他知道有一个地方他可以回去取暖。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就是最基础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向外探索的可能性和欲望。
成人和孩子之间表达哀伤情绪是有很大差异的。
成人在面对亲人丧失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情绪,如瀑布般的袭来,有的时候情绪可能会很汹涌。
但孩子的表达方式却像小溪流水式的,有的时候可能流出来一点就暂停了,去做其他和哀伤没有关系的事情了,他去踢球、去玩,有时候突然想起来,又进入到哀伤的情绪里又流一点,又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成人和孩子哀伤情绪的感觉和表达方式是非常不同的。
在明白了孩子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是有年龄、理解和表现形式的差异后,我们大致从孩子这个方向解读了死亡这个比较沉重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您的浏览器暂时无法播放此视频。
【栏目简介】
对话专家学者,聆听青岛声音。今年伊始,青岛新闻网推出视频访谈栏目《青言》,聚焦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网友们答疑解惑。本期,青岛新闻网邀请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外聘心理咨询师、青岛科技大学MSW合作导师刘婷,就清明节期间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这一话题,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倍 视频 徐斌
又到一年清明时,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祭祖、扫墓,当面对年幼的孩子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很多家长犯了难。这其中,部分家长会选择避而不谈或是含糊带过,殊不知这样其实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一种伤害。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对此,中国海洋大学外聘心理咨询师、青岛科技大学MSW合作导师刘婷也有相同的观点:“对于儿童来说,如何面对和死亡有关的恐惧或焦虑以及如何处理丧失与悲伤情绪,将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产生影响,若不适当处理早期哀伤症状,可能会在将来某一个年龄阶段出现问题。”
而关于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刘婷也给出了专业见解,她表示,成年人首先要准备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和儿童谈论死亡,因为儿童在理解一件事时,表达这件事的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才会真正影响儿童。当儿童理解到死亡是一个现实,但他们依然安全时,讨论就成功了一半,“有时候,陪伴孩子们体验丧失和悲伤,也是一种财富。”
当孩子问“死亡是什么?”作为父母的你是怎么回答的?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要用尽全部的方法保护他们纯真的心,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不让他们感到害怕。
但有些问题,他们总会面对到,比如死亡。
清明节期间,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祭祖、扫墓,当看到父母悲伤落泪时,孩子总会疑惑地问,死亡是什么?而作为父母的你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很多家庭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对孩子‘撒谎’,这种家长认为的保护,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刘婷说:“我工作中接触的一些重度抑郁症来访很多都存在未被表达的、和死亡有关的议题,比如他们在幼年时家庭中就有长期陪伴的亲人离世,但始终没有成年人和他们谈论过亲人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死亡?死亡是什么?”
说到这里,刘婷举了个例子:“一些与死亡有关的心理疾病来访,他们并不会一下子记起来生活中某个重要亲人离世和自己今天的心理疾病有关,通常他们更容易描述自己有恐惧感、重复发生噩梦,以及和爱人、子女、父母之间纠缠的关系。但说着说着他们会告诉我在五六岁时家里一直陪伴自己成长的某个亲人去世了,他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显得无动于衷,甚至有点冷漠。追问下来才知道那时候他的父母忙于处理老人的丧事,把他托付给了其他亲属代为照料。之后家里人也从来没有想起来要和年幼的他聊一聊奶奶去世,他的父亲一直深陷悲伤很长时间借酒消愁,而母亲则忙于工作和抚养他也顾不上和他细谈。后来,他总是会在梦里重现奶奶去世后的家庭场景,他总是看到黑漆漆的一个房间,恐怖和不安是这个梦里的主色调。”
这样的心理创伤也对来访者的性格发展产生了影响:“他从中学到的应对丧失和悲伤的不良习惯就是回避和喝酒,最终他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选择了心理治疗。”
刘婷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如何面对和死亡有关的恐惧或焦虑以及如何处理丧失与悲伤情绪,将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产生影响,若不适当处理早期哀伤症状,可能会在将来某一个年龄阶段出现问题。
“他可能会感到迷惑、焦虑,这种焦虑的具体体现可能是害怕,紧接着这种害怕会蔓延为一种不安,然后失眠和噩梦会接踵而至,更严重的情况下,儿童会产生身心问题,比如低烧、肠胃疾病和其他身体反应。长此以往,随着年龄的发展,儿童轻则会形成广泛性焦虑,重则如果孩子本身还经历了死亡场景,那么患创伤应激障碍的可能性会显著增高。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得不要用一生去修复这个创伤,生命力、生活质量和创造力都会受到重创。”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既然死亡的话题不宜回避,那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开口和孩子谈论“死亡”?
对此,刘婷认为,成年人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和儿童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根据社会参照的观点,儿童在理解一件事时,语言固然重要,但表达这件事的人,他(她)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才会真正影响到儿童,“当他们理解到死亡是一个现实,但他们依然安全时,讨论就成功了一半。”
说到这里,刘婷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数据:一般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3-5岁的儿童对死亡的必然性并没有概念,他们理解死亡为一种可变化的、暂时的状态;5-9岁的孩子对死亡的不可逆性有了认知;9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能够逐渐对死亡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意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我觉得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成年人可以先问问自己: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只占全部表达的20%-30%,我们真实的情绪情感和身体语言会传递我们对死亡真实的感受。谈及丧失对我们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成年人是否平静坦然的接受这个现实,能够承担丧失带来的哀伤并继续生活是最重要的。”刘婷说。
“接下来是一些和死亡有关的预先教育,我们要关注孩子所处的年龄,如果是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等待孩子自己来提出这个话题,比如当他看到一片叶子落下,秋冬换季有一些昆虫和植物死亡与枯萎时,他们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去哪儿了?这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向分离过渡的阶段,比较难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要尽可能的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比如秋天来了叶子会枯萎、死亡;当他们此时询问爸爸妈妈会不会死亡时,这时要正面回答,会的!”刘婷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此时父母还可以补充回答,比如爸爸妈妈会陪伴他们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可以暂时忽略。
“而对于3-5岁的孩子,我们可以借助孩子饲养的宠物来做死亡教育,比如小仓鼠,他们本身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这一方式在欧美很多幼儿园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全面推广了。孩子们逐渐通过我们坦诚的表达知道死亡并不是短暂的,是不可逆的了。这时候还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帮助理解死亡概念。比如电影《寻梦环游记》、系列绘本《害怕可以说出来》,这个过程中要陪伴孩子去感受悲伤、难过、愤怒等等复杂的情绪。”刘婷说:“至于超过5岁的儿童,他们已经逐渐发展出能更复杂的理解死亡的能力了,我们不仅要正面和坦诚的与他们谈论死亡,而且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支持他们表达与丧失有关的情感,比如我们通常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追思和哀悼死亡的小宠物或是亲人,为他们写纪念手册、写信,为他们立墓碑或是种下一棵植物;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会更进一步的通过这种连贯性的死亡教育理解到死亡是一个会发生但没有可怕到不能面对的现实。”
“在成年人所传递给孩子的经验,会让孩子明白:我们会悲伤、流泪、难过,但生活不会因此停滞不前。死亡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但一切不会因此坠落。生命不仅可以以实体的方式存在,我们内心的纪念、艺术作品和传世佳作中都潜藏着死亡背后永恒的生命力。”刘婷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面对突然死亡时,因为丧失而暂时失去了照护和养育孩子的能力时,还是应该尽可能多的协调其他亲人或专业力量介入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其实陪伴孩子们体验丧失和悲伤,也是一种财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不能和孩子谈死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