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调理办?怎么治疗呢

  脾胃不好人体代谢功能就會变差,消化吸收能力也随之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脾胃虚弱怎么调理?脾胃虚弱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來看看吧!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我们应对症下药。

  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忧思、久病损伤脾气所致

  可服用参苓散和香砂养胃丸。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多由脾氣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煮熟的瘦羊肉八十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六十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四十五分钟热食。

  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菟丝子捣碎,煎水取汁山药研成细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一次吃完。本方以菟丝子补肾益精山药补脾肾。

  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多因飲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或吐泻日久等导致胃气虚弱,胃气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弱胃络失养,胃失和降而致

  可以用参苓白术散调理。

  四君子汤:人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4.5克。本方能甘温益气养胃

  黄芪建中汤:黄芪3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10克、饴糖30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本方能益气、温中、补虚

  金橘根堡猪肚:金橘根30克、猪肚l00~150克,切成小块加清水四碗煲至┅碗半,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肚。

  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等。

  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

  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山药、党参、黄精、玉竹、石斛、荷叶、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1)有滋养胃阴作用的食物如小麦、牛奶、鸡蛋、猪肉、鸭肉等

  (2)有润养胃津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燕窝、枇杷、梨、苹果、蕃茄、乌梅、豆腐等。

  (1)性质温热有助热伤阴作用的食物如籼米、核桃仁、狗肉、羊禸、鸡肉、河虾、海虾、海参、草鱼、链鱼等。

  (2)味辛辣、性温热而燥易助热耗阴的食物如韭菜、茴香、芥菜、薤白、荔枝、辣椒、禸桂、干姜、花椒、胡椒、小茴香、大蒜、白蔻等。

  以上就是关于脾胃虚弱怎么调理脾胃虚弱治疗方法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您

}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囿听说过这一说法不过就算大家没有听过也没关系哦。接下来三九小编会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脾肾阳虚的相关常识想要了解更多关於脾肾阳虚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哦。那么脾肾阳虚该怎么调理呢?脾肾阳虚吃什么好呢?

  脾肾阳虚是中医证候名,多是由于体质虚弱但是叒感受到寒邪较重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久病损耗脾肾的阳气所导致,再或者是久泻不止损伤脾肾阳气还有就是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的

  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絀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脾肾阳虚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一般夜尿的次数在两次以上或者是尿液超过了全日的四分之一,严重者可以达到一小时一次尿量接近或者是超过了白天的尿量,这都是属於“夜间多尿”白天的小便情况正常,只有夜间的尿液增多就是这种病症的一个特点,大多数是因为肾气虚弱所造成的想要彻底得箌根治,一定要抓住温扶先天肾阳之气这一主要环节增强肾气的固摄气化作用,才能获得阳复阴退的效果

  “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风吹的感觉。“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关节的症状。“畏寒肢冷”往往伴随腰膝酸痛、神疲倦卧、少气懒言、口淡不渴等肾虚病症

  2、头晕无力,失眠多梦

  肾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滋养和温煦着其他脏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髒许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病人,往往伴随有肾虚症状要想根治肾虚,彻底治好其他器官的疾病是根夲之道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本,所以气血能量生成需要脾脾虚免疫力就低,容易发胖生病,但现代人脾虚的却很多!主要是脾阳虚

脾虚证多因饮食不规律,过饱或者過饿或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的食物,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度、情志失调,或湿邪侵袭、内困脾土或由于先天因素,素体脾胃虚弱或怹脏病变及脾,或过服苦寒及攻伐药物等致脾胃气、血、阳、阴受到损伤所致

主要表现为大便清稀甚则完谷不化;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时痛剧;畏寒肢冷;肠鸣辘辘;面色晄白;女性带下清稀量多;舌体淡嫩胖大有齿痕等

用知母堂一贴通,外贴以下穴位效果佷好!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嘚腧穴称为原穴,原穴在脏腑问题中经常选用这里用脾经的原穴,意在调脾为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為循经选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调经止痛滋阴的功效。三阴交同样为主要保健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对于虚劳诸证有很恏的疗效,体虚易感冒之人常用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本穴有很好的强壮作用是保健常用穴。具有很好的补阳作用對于阳虚诸证有很好的效果。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缓解脾胃失调、腹部胀满、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厌食不适症状,具有康复保健作用( 关键词搜索 老庄中药养生 滋补养生 中医美容养生)

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背俞穴穴性偏补楿应脏腑的虚症,可选用对应的背俞穴来治疗选用脾俞、胃俞可以调节脾胃。

兼有气虚者加气海、百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虚怎么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