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不往下走好了,站起来胃往下拉着疼是怎么回事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肠梗阻的表现:(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2)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性疾病史。(3)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这些改变的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因此,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实施胃肠减压是针对肠梗阻所必要的急救处置措施。
图示:肠梗阻患者,可见腹部肠管明显扩张,并伴有大量高低不等的气液平面,这是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普通的胃肠减压管由于长度较短,只在胃腔内进行吸引,所以只能吸引胃内积存液体和胃液,而对于小肠内潴留的液、气体,尤其是低位小肠内的潴留物不能直接进行吸引,因此位置稍低的小肠梗阻,单纯胃管减压,无法到达梗阻的部位,不能很好地吸引出潴留的食物和气体,从而不能解决梗阻;也就无法进行有效地肠内减压,造成梗阻近端的肠管高度膨胀,梗阻近端的肠管粘膜充血、水肿,难以通畅。所以肠梗阻的缓解率较低。同时高度膨胀的肠管存在肠粘膜屏障的破坏,肠管壁呈现严重的缺血状态,极易造成细菌移位,以至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造成不能阻断的恶性循环,加重对机体的损害。
库利艾特公司世界首创的硅胶材质的肠梗阻导管,因具有极好的亲水性、顺应性及组织相容性,前导子可顺利通过幽门引导导管前行进入梗阻部位,快速有效解除梗阻,减轻肠壁水肿,恢复肠道功能,为肠梗阻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已经成为日本急性肠梗阻治疗指南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中国也逐渐得到许多临床医生的认可,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是唯一产品。
主要结构:分为头部(前端导向头、气囊、侧孔)、导管部、尾部(气囊、活门、补气口、吸引口等)。

肠梗阻导管的置入通常为X线下直接放置和消化内镜下辅助放置两种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尤其是在x线下插管,有50%左右的病人,在导管通过胃底进入胃体和经过胃窦部进入十二指肠这两个环节费时过长,还有一些病人无法置入成功。我们采用新方法,分步骤置入肠梗阻导管,成功率达到100%,时间基本能在10分钟内完成。

1.肠梗阻导管套件:日本库利艾特公司,包括一根直径为16F(5.3mm),长度为300cm的专用导管和一根直径为0.049''(1.24mm),长度为350cm亲水加硬导丝。

1.腹部立位平片,明确小肠低位肠梗阻,并排除血运性或者麻痹性肠梗阻的可能。

2.置入胃管2-3天,部分病人通过胃管置入减压就可以完全缓解,胃的良好排空和减压也为肠梗阻导管的置入提供了便利。
1.患者平卧于DSA手术床,通过胃管注入造影剂20ml,观察胃腔形态及充盈情况,如果胃腔明显扩张提示减压不良,暂停肠梗阻导管置入,调整胃管位置,进行充分胃减压。如果胃腔减压比较好,进入下一步。
2.采用260cm Amplaz导丝将胃管置换成125cm MPA导管,选用180cm PA超滑导丝配合导管进入患者十二指肠水平段以远位置。

4.沿导丝,送入6F 90cm 长鞘,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交换0.049''导丝的大腔。

5.通过这个已经进入十二指肠水平段远端的长鞘,交换肠梗阻套件自带的0.049'' 350cm 超滑加硬导丝。

6.这时做好300cm肠梗阻导管内外壁润滑的准备工作,沿导丝尾端在助手配合下轻松送入肠梗阻导管。

上图为肠梗阻导管置入完成后的位置,请不要忘了用纯净水15ml充盈前球囊
7.术后立即接负压胃肠减压装置进行引流吸引,同时保持不定时将导管从鼻孔送入胃腔一部分。以便导管头端不断向梗阻端蠕动。术后第二天再次拍摄腹部平片,验证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和观察导管头端的位置。
上图示:虽然梗阻还没有完全解除,但导管已经比刚完成手术时继续向下移动了很长距离。
8.当患者肠梗阻症状完全缓解,肛门恢复排气排便后,摄片验证,同时去除减压装置,再观察两天,患者没有症状反复,即可拔出导管。
上图示:患者置入肠梗阻导管四天后复查,未见明显扩张肠管,气液平面消失,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治疗成功。

通常肠梗阻导管置入后3-5天肠道可以恢复通畅,如果排除肿瘤等机械压迫原因,可以在症状持续缓解后拔除肠梗阻导管。

1.充分的术前胃管减压是是否可以顺利置入肠梗阻导管的关键。
2.采用多次交换的方法置入肠梗阻导管,看似过程繁琐,实际上把一个复杂的操作分解为多个普通介入医生都可以顺利完成的简单小操作,在保证100%置管成功率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从平均30分钟左右降低了10分钟以内),使医生和患者的X线接受量都能大幅减少(仅需要2-3min的透视时间)。
3.采用6F 90cm长鞘的引入是这个手术方法革新的主要方面,因为普通导管均无法提供交换0.049''导丝的内腔,而6F长鞘符合这种需要,且在所有长鞘中又是最细的,病人的不适感最轻。
靳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 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全国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委员会常委、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委员 苏州市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 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 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 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
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 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介入微创治疗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
}

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充分和系统的培训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某院消化科一小肠梗阻病人,采用了一项内科治疗新技术:肠梗阻导管植入术,这天,该病人的肠梗阻导管竟然非计划性拔管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夜间护士巡视病房发现,肠梗阻导管由原来植入长度2.4米变为1.5米,当即报告了值班的医生,值班医生徒手为其再次植入达1.8米,嘱密切观察。谁知次日晨间交接班却发现导管的植入长度变为70厘米,主管医生拔除导管后发现导管前水囊破损,幸而患者肠梗阻症状已明显改善。

肠梗阻导管究竟是何方神圣?和胃管、空肠营养管是一回事吗?

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  intestinal  tube/long  tube)。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黏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用保守型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 肠梗阻导管的构造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全长3米,肠梗阻导管的一个基本重要构造就是有了诱导子或称前导子,起到重锤作用,使导管通过幽门变得容易。前导子由六个小钢球连接构成,富于柔软性,即使遇到肠弯曲和皱襞也容易滑脱。可以使用胃镜或在X线下协助放置到十二指肠内,并能够沿着肠壁前行,它带有充水的球囊,可以借助肠蠕动将导管送到梗阻的部位,然后就可以直接在肠梗阻的上部进行减压,通过吸引梗阻部位潴留的食物和气体,解决肠梗阻。同时还可以通过导管注入中药、植物油等,直接作用于梗阻的上部,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使用该导管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创伤小!

胃管、胃肠营养管及肠梗阻导管的比较

那么肠梗阻导管的护理,又有哪些要点呢?听我一一道来。 一、导管的固定

导管的前端没有到达梗阻部位-1法:将导管留置后,在鼻腔外预留10-20cm的松缓弯曲长度,将导管固定在脸颊部,导管由于肠蠕动向深处前行,当面颊部松缓弯曲消失时,再次做10-20cm的松缓弯曲,将导管重新固定,按照导管松缓弯曲度消失的量保持导管前行。松缓长度增大,考虑可能是患者的身体活动造成的或脱管,要确认原因,如排除脱管要缩短松缓长度重新固定。(如下图)

导管前端没有到达目的部位-2法:针对用1方法但导管容易滑落脱出的病人,或由于肠逆蠕动等导管自然滑脱的情况,按此法进行固定:事先在胃中保留20-30cm的松缓余量,可经过几个小时将导管向鼻腔内插入20-30cm。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需通过腹部透视照片,观察胃内导管的松缓程度。(如下图)

导管前端到达目的部位时-3法:收缩前端水囊,不松缓导管的情况下,与胃管相同固定在鼻附近。此时导管因为比胃管较硬,不要采用吊住鼻翼的方法固定,这样固定可能会造成压迫坏死而形成鼻翼压疮;正确的方法是在鼻翼外侧稍向下的地方固定导管,使导管不压迫鼻翼。(如下图)

导管通过幽门后,通常到达梗阻部位需要1-2天的时间。

1、首先要多次观察由鼻腔到导管固定处的导管长度,保持一定余量;

2、置管后患者腹痛、腹胀的缓解情况;

3、腹围缩小的程度:每天测量腹围(平脐水平腹部的周径),以置管前为100%,置管后腹围与之对比;

4、观察记录减压导管的液体出入量及判断导管有无堵塞。 三、置管后饮食

在肠梗阻期间首先要禁食,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般情况下:置管后24h-48h左右,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自72h起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渐加量(少食多餐),同时口服肠道抗生素。置管5-6天后基本可以停止静脉输液,恢复全肠内营养。 四、置管后导管的冲洗

导管的内腔可能由于肠管内容物或造影剂形成堵塞,留置过程中药注意确认内腔的状态,如果发生堵塞,用微温水洗净内腔,排液流出不好时,可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蒸馏水或普通水冲洗,以确认导管是否被堵塞。 五、负压吸引法

与胃管吸引方法基本相同,导管由于肠蠕动运动被带往梗阻部位,可使用吸引器或手动进行间歇吸引或持续低压吸引,实时确认导管处于开通状态,低压持续吸引时适当的吸引压力为:980pa-2450pa(10-25cm水柱)。注意:目前医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压力多为>1600pa,完全满足压力要求。

对于单纯性黏连性肠梗阻病例,采用鼻肠减压管插入治疗后多数3天内即可起效,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解除,症状改善后,对腹部的透视照片气体图像消化后也不要立即拔管。导管夹闭,透视症状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开始饮水,再次通过透视观察如果症状没有恶化,即可拔管,一般在吸引量小于24小时200-300ml以下时可以考虑拔管。 七、其他注意事项

1、经过一周没有得到改善要考虑进行手术,如果有改善倾向时,可再灌肠留置导管一周,可避免手术;

2、导管是凭借蠕动运动运送到梗阻部位,肠管不蠕动引流效果不佳,采用促进肠管蠕动运动的方法;

3、定期交换气囊内的蒸馏水,插入肠梗阻导管后,请定期(一周一次)定量交换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交换时,将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按指定量再次注入以扩张气囊,且留置过程中注意管理气囊的状态。

4、根据每日出入水量补足液体,维护水电解质平衡;

5、减压疗法时如果人为堵塞补气,会无法进行减压和吸引。

综上,回到案例本身我们不难看出,该例肠梗阻导管滑脱主要的原因是:肠逆蠕动导致前水囊破裂!那么值班医生和护士的处理是否到位呢?肠梗阻导管植入长度正常情况下会越来越深,一旦出现外露长度非正常的改变,须第一时间查找原因并给予处理。案例中的医护人员虽然发现并进行了处理,但很显然处理方法并不得当!没有注意管理、检查气囊的状态,因此也就没有发现前水囊破裂,如果发现后立即给予后球囊充水固定,就可避免这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了。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充分和系统的培训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1.俞谦.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难治性黏连性肠梗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8):561-562.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梗阻导管不往下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