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左右就山东军检线了,近视眼,想询问一下做手术保险不保险,可靠不,又没有什么问题?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Mjc2Nzg3.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人均保单不足一张 中国人为什么不买保险?
投资与理财
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均保单只有0.6张,与国外人均保单5张以上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人民发布的《2012年中国区域运行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密度为1144元,保险深度为3%。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保险密度通常已达。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均保费尚不及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吴辉最近,有关的话题持续升温。“以房养老”的争论以及“养老靠保险公司不靠谱”的言论,让老百姓人心惶惶。据民政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14.3%,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的养老金不足问题已经显现,如何养老的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要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不仅是政府要想办法,老百姓自己也要找出路”。而保险,便是其中出路之一。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买保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用保险给自己的家庭加一份保障。对于很多买了保险的市民来说,买保险既是买未来,也是一种之道。而现实是人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购买保险,但愿意买保险的市民还是少数,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或者更偏远的地区,大多数家庭还处于保险空白中。已经30岁的王平在去年的五一结了婚,婚后二人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和谐美满,基本上没有吵过架。可是有一天,夫妻间的这份和谐却因为保险而被打破了!王平说:“前不久,我俩打算要孩子。就在这期间,媳妇在医院认识了个卖保险的人,而我俩的分歧就在这时埋下了祸根。”在王平妻子备孕期间,这个保险代理人时不时会和他妻子聊聊保险,并积极向她推荐了小孩的保险。妻子觉得还不错,便和王平商量,等宝宝出世了,给孩子买份教育金险。王平听了,觉得根本没必要给孩子买教育金险。“我有个朋友买了保险,就是因为中途想退保,结果还损失了一大笔钱。” 在王平看来,就算要储备孩子上学的费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储备,不一定要买保险。要知道,中途若是退保了,保险金会有损失。而且把钱交给保险公司打理,保险公司给的回报还不一定有自己做投资赚的钱多呢。就是因为对保险的看法有了分歧,妻子跟他怄气了一个礼拜,这让王平很是郁闷,甚至觉得保险破坏了他家庭的和谐,对保险更是抵触了。在国内,很多人宁愿把钱存到银行,也不愿买保险,而国外却相反。由于国外的银行都是私人企业,大家觉得把钱放在银行没有保障,所以更愿意把钱放在保险公司。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保险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外人对于自己的保障意识非常强。比如国外考虑的是买几份、该买什么保险的问题,而在国内某些地区,竟然还存在买不买保险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均保单在5张以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保单甚至超过10张。而在中国,人均拥有保单只有0. 6份。在业内,通常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2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保险密度为114 4元,保险深度为3%。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保险密度通常已达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均保费尚不及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即便是在亚洲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也属较低水平。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平均保险深度已超过6%,香港、韩国、日本等区域市场保险深度也均超过或接近10%,远远高于中国内地仅3%的水平。知名保险巨头德国安顾保险董事会主席欧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保险市场无论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欧磊看来,中国的一线城市保险渗透率已相对较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保险密度分别已达到4572元和3497元,而在山东,保险密度约为人民币1170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对保险望而却步,或者就像王平这样,对保险抵触或反感呢?我们不排斥有保险行业本身的问题。就像经济学家()说的,要存下足够的养老钱,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中国正上演‘庞氏骗局’—我们用年轻人提供的资金支付上一辈的开销。当年轻人退休时,就没钱留给他们了。这是很危险的”。“一直以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 中国保监会主席指出,一是消费者不认同,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三是社会不认同。但就每个家庭或是每个个人而言,大家不愿意买保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养老买商业保险靠谱吗?有媒体称,保险公司都在回避“长寿风险”:国内的重疾险往往“60岁后不保,70岁后不赔”;长期寿险满期后,也是诱导客户将分期领取的养老金一次领完。很不靠谱!买养老商业保险靠不靠谱?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以的尊享人生年金保险(分红)为例。40岁的张女士购买了这款保险,交费20年,年交保费14100元,总保费282000元。从6 0岁开始到8 0岁,她每月大概可领取养老金1500元左右。80岁期满,还可一次性领取终了红利85673元(按中档红利算)。张女士能够从保险公司领取到的钱:=36万元,加上红利85673元,共计445673元(红利不确定)。每年交14100元,连续交20年。若是存在银行或是投资,可产生的利息为1 4 1 0 0 × n % ×(19+18+17+⋯&#+1+0)(为简便计算,采取单利,若是利滚利的话,利息更多)● 若n%采取的是4%的年利率,则利息为5358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35580元。● 若n%采取的是5%的年利率,则利息为66975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48975元。● 若n%采取的是6%的年利率,则利息为8037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62370元。● 若不计保险公司提供的红利的话,这笔钱已经超过了从保险公司领取的养老钱。● 若n % 采取的是1 0 % 的年利率,则利息为13 3 9 5 0元。加上本金28 2 0 0 0元,连本带利为415950元。● 若n % 采取的是1 2 % 的年利率,则利息为1 6 074 0元。加上本金2 8 2 0 0 0元,连本带利为442740元。结论:如果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够得到比保险赔偿更高的回报,或许不一定要通过买商业来储备养老金。但养老规划是长期的,而保险公司提供的收益是稳定的,而且保证本金,并且具有强制储蓄的作用。至于其他投资渠道,能不能一如既往地投资并产生收益,却是不确定的。关于保险的11个误区保险是家庭理财中必不可少的理财工具,但是社会上对购买保险产品仍存在很多误区。走出那些误区,摆正心态,你才能明明白白地买保险。投资与理财 吴辉把买保险当成一种投资手段,期望从中获得高额回报保险是一种理财工具,但不少人把它当成一种投资手段,期望可以获得和投资、买基金一样的高额回报。但事实是,保险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买保险产品,让保险人在遭受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损失的时候,可以得到及时和可靠的经济补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近年来,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型保险如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回报,因其具有一定保障功能,所以收益总体来说比不上基金、债券等。所以,绝对不能把买保险看成投资,投保时一定要摆正心态,勿重回报、轻保障,不要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保险是用来赚钱的保险是不是一种赚钱工具呢?很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投保人都希望能够搞清楚。简单来说,保障类的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单与赚钱关系不大,万能险和投连险保单有一些投资功能,如何把握一张保单中保障与投资的平衡度,就成为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了。专家指出,保险并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够获利的赚钱工具。作为金融三大工具之一的保险,它是和银行、证券并存的理财手段之一。只要投保都能提供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认为只要自己投保了,就应该获得该得到保障,并在出险时获得理赔但其实保险的保障范围跟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比如保险公司愿意赔的“重大疾病”和我们生活中真正的“重大疾病风险”就不是一个概念,许多疾病都是在其免责范围之内的。买保险不吉利由于保险都是有关生老病死的事,这让不少人忌讳,认为买保险是不吉利的。谁都不希望碰到死亡、残疾、疾病、车祸等灾难,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保证这些灾难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毋庸讳言,买保险就是来应对这些意外和灾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卖保险是忽悠人我们不否认少数保险营销人员在推销保险产品时,存在夸大产品功能和收益率的现象,误导了部分投保人。但是,保险产品绝对不是骗人的东西,而且保险公司也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忽悠人的现象在逐渐减少,我们绝不能以此来否定保险产品的价值。买保险是储蓄常有读者打电话到保险公司咨询:“我想买保险,就是储蓄型的那种,请问哪种保险好?”其实,保险的内涵远比储蓄丰富得多。它除了所谓的储蓄功能外,最主要的是保障,是防守型产品,也是生活规划的大事;是一份责任,更是化解生老病死残风险的工具。一个人应统筹好一生的风险防御,做好防止生活被改变的规划可能更加重要。投保险种很亏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如平安无事,就应返还保费,如果没有保费返还,总有一种吃亏的感觉。例如泰康人寿()的世纪泰康个人住院,年支付保费1101.77元,如果遇到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住院医疗情况,每年可享受到33.725万元医疗保障。如此低保费、高保障、无返还,你是否也觉得很亏呢?其实这世上没有最好的险种,只有最适合的险种。所以,大可不必去计算怎样买保险不吃亏、最“合算”,只有购买的险种适合自己了,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投资型保险人人可买投资型保险是保险与投资产品之间的产品,主要指投连险产品和万能险产品。需要强调的是,投连险产品把所缴保费做了分配,一部分钱做保障基础,一部分做,在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委托与受托的关系,这种保险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保险关系,演变成一种类似信托的关系。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买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客户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对自己的需求很清晰,有一定抗风险能力,最好是中高端消费者。已有社保,不再需要商保社保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一旦患病就医发生医疗费用,个人也需要承担一部分。如果患上重大疾病或发生意外,其庞大的费用支出就会对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商业保险就是社保的必要补充。而且我们国家的保障的程度比较低,退休后从社保领取的养老金仅仅够日常基本生活需要,而有了商业保险,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提高生活品质。保险公司不会破产倒闭许多保险代理人在跟客户宣讲保险产品时,常常会把保险公司等同银行等金融机构,说不会破产倒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金融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服务,金融机构也会倒闭,保险是金融机构之一,倒闭也是正常的。只是说,保险公司是不允许直接倒闭或破产,会有其他公司接手。重子女保险轻大人保险很多家长会选择为子女买保险,偏偏忽略了为自己买保险。实际上,保险的原则应该是“先大人、后小该”。大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是孩子的依靠。大人所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遭受意外和疾病伤害的几率都比孩子大,一旦出现不利状况,家庭生活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更何谈支付孩子的保费。所以,大人给自己投份保险比给孩子投保更重要。对话资深保险人吴征宇 保险是稳定的理财工具 不可否认,中国的保险环境始终在改善。就像老吴所说,以前跟客户谈什么是保险,而现在跟客户谈得更多的是怎样科学配置保险。虽然与国外的保险环境还有差距,比如国外考虑买几份、该买什么保险的问题,而在国内某些地区,竟然还存在买不买保险的问题,但中国人的保险意识在增强,保险行业服务人士的专业程度也在加强。投资与理财 吴辉投资与理财:最近有舆论称,养老靠保险公司不靠谱,主要是保险公司规避了“长寿风险”以及诱导客户将分期领取的养老金一次性领完。对此,你怎么看?吴征宇:在,有的养老金产品有确保领取期间和额外领取期间,比如从60岁到80岁是确保领取的,可以连本带利把养老金都拿出来;但80岁后,只要客户还活着,就还可以再从保险公领取养老金,这部分是额外领取的。这就有点像“稳赚不赔,越老越赚”。我们还看到一个风险,就是让客户一次性领取养老金是非常具有风险的。要知道,很多老人那时候的头脑可能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反应敏锐,手里拿着几十万元,第一个盯着他的可能都不是家人,而是社会上的骗子。其次还有道德上的风险,比如家里有谁需要急用钱啦,可能把老人的这笔养老金都挪用了。所以说,老人一次性领取养老金具有很大的风险。投资与理财:有这么一种人,他认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够得到比保险赔偿更高的回报,不一定要通过买商业养老保险来储备养老金了。你怎么看?吴征宇:投资产生的回报通常是比保险公司的产品高一些,但6%以上收益率的金融工具中,有哪一样能够保证本金无损?保险的本质就不一样,保险的核心本质是保障,其资金运用受到严格的风险控制,长期的养老保险产品不但可以保证基本的返还金额,而且还会计算复利。单利变复利,长期的收益非常可观,以30年计算,单利和复利,同样的投入,同样的收益率,最后能差5倍。投资与理财:你觉得国内外保险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吴征宇:国外是考虑买几份、该买什么保险的问题,而在国内却还存在买不买保险的问题。当然啦,现在国内的保险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是处于“买不买”和“买几份保险”状态的上升过程中,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说我就应该买。而我们寿险规划师的价值,就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保险的价值。投资与理财:你现在还会碰到拒绝买保险的客户吗?就你个人感觉而言,现在接触的客户和过去有什么样的变化?吴征宇:现在基本不会。现在见到的客户都是那种保险意识已经很到位的,他确定要买。我去了,基本上95%以上的保单可以当场确定。现在的客户跟以前的客户比,我觉得最大的差距是,以前是要跟客户讲什么是保险,现在跟客户谈得更多是怎样科学配置保险。投资与理财:现在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那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保险公司和保险规划师?吴征宇:买保险的话,第一先找公司,第二找规划师。保险公司关键要看实力、客户口碑、品牌好以及服务好。尤其是买,更要看公司的实力。至于规划师的话,主要看三个方面:诚信、专业、持续服务。要看一个规划师好不好,看他上来是说的多,还是问的多。至于看一个规划师是否诚信,可以问规划师一个问题,“你们的产品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如果规划师能看到自身产品的短板,相对来说还是诚信的。投资与理财:对一个家庭而言,什么样的保险是最好的?配置多少保额合适?吴征宇:实话讲,这世上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适合客户的产品。在国外,保险公司根本不推荐产品,而是去感受客户的需求。第一次见客户的面,应该先给客户做一个体检,给他做一个需求分析。比如生活费用是多少啊,家里老人要不要照顾,有没有房贷,有没有负债,有没有要孩子的准备,有没有孩子教育的考虑,有没有疾病方面的考虑,以及有没有退休方面的准备等等。“望闻问切”后,再落到数据上,然后进入一套分析系统,提出量身定制的家庭保障计划,而不是上来就推销产品。对于已经买了保险的人,保额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汶川地震时,买了保险的人平均赔付只有1.4万元,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据。保险有一个“双十原则”,指的是拿年收入的10%作保费,年收入的10倍作为保额。这是一个简单原则。但在国内,10%的保费比较容易达到,但10倍的保额通常做不到,一般也就是5到8倍的保额。在国外,保险都讲究保额制,即保额至重,保费合理。即使每月交几百元,但保额也不会低于50万元。保额的标准最好是如果有风险发生的话,保险公司支付的理赔金额可以覆盖掉风险带来的损失。投资与理财: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情况,保额不是很多,可是保费交的也不少?比如去年就有保险公司给我设计的大病险是每年要交5000元,保额只有10来万,可是大病险,10多万哪够啊?吴征宇:我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保额完全是根据你的需求制定的,不存在额度不够的事。关于费用也是按照10%设计的,不存在贵的问题。我们是根据你需要多少保额、愿意出多少保费,在这两者之间用不同的险种来给你调配,并同时满足你的两种条件,而这种满足也只是暂时的,几年后要是收入高了,还可相应做新的调整。消费型的保险,可以把保额做高。岁数大了的话,再考虑做储蓄型。整个过程是动态的量身定制,并随时换险种,把消费型变储蓄型。设计原则是这样的:消费型加储蓄型是个组合,保额固定,只是消费型比例和储蓄型比例在各个阶段占的比例不同。 那些钟情保险的名人保险是生活的必需品,普通人需要,名人更需要,而且是高额保险。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哪些名人买了保险。投资与理财 吴辉 为自己投保4000万元日前,马云投保了保险公司的一款寿险产品——“护身福”综合保障产品,保额高达4000万元。姚明 寿险保额超过亿元有家保险公司的老总向姚明赠送了500万元人民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姚明私下更是为自己及家人购买了巨额的人寿保险。据估计,其购买的人寿保险保额超过一亿元。容祖儿 5000万港元保声带唱歌的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声带,为了保障这一“摇钱树”,英皇公司特地花了5000万港元,为容祖儿的声带买保险。秦海璐 2600万元保单眼皮秦海璐有一双可爱的单眼皮,为了坚持做单眼皮女生,她不惜花大钱为自己的单眼皮投保,保额高达2600万元。莫文蔚 近千万港元保秀发莫文蔚早前代言某洗发水和护发素,广告商特意为莫文蔚的头发购买近千万港元保险。假若染发过程中,因为化学作用而令莫文蔚秀发有损伤或脱发危险,保险公司就需作出巨额赔偿。谢霆锋 6000万元保险保平安谢霆锋在拍摄《男儿本色》时,剧组特意在美国为他买了6000万元的高额保险。身为人父的谢霆锋透露,在儿子Lucas出生的第22天,他就花了1000多万元港币,帮儿子买保险。王菲 为孩子购买2000万元保险王菲与窦唯离婚后,为了令女儿在18岁成年后的生活有绝对保障,就为孩子购下2000万港元的巨额储蓄型人寿保险。虽保费不菲,但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也心甘情愿。赵本山 通过保险传承财富虽说中国还没有开征遗产税,但赵本山却未雨绸缪,买了一份传承财富的保险,年交保费150万元,10年累计1500万元,有望在未来的资产遗产税上避税约一亿元。翁虹 为腰部投保千万元在香港长大的翁虹有着与生俱来的保险与理财意识,早在学舞蹈期间,翁虹就为自己的双脚投保过。2 0 0 6年在上海参加“舞林大会”期间,翁虹仍然很谨慎地与主办方协商,为自己的腰部投保,据说保障额度达到千万元。巩俐 投保700万元人身意外险巩俐的风险与保险意识非常强,在没有令她满意的风险保障计划之前,她是不会盲目演出或接受代言活动的。如2005年拍摄好莱坞武打片《神探勇闯罪恶城》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就特别为其投保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保险。2006年在拍摄《迈阿密风云》时,投资方也特意为她投下了1000万美元的各种保险。2007年9月上旬,巩俐去广州为大阳摩托车拍宣传广告片时,为预防摩托车风驰电掣时的潜在风险,她要求厂家为其购买了70 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名人话保险在名人眼中,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保险的呢?投资与理财 吴辉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比尔·盖茨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方法比购买人寿保险更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医疗财务问题。姚明把钱委托给朋友,一怕他不把你的钱当钱,二怕他把你的钱当成他私人的钱,这些可能都会影响到你的钱的收益。投资理财首先应该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我要让保险单来替我打工!()保险,意味着对家庭的责任。周润发一般人是看到了才相信,而保险是相信了才能看到!马云保险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在四面楚歌时有条路。有钱时,钱不值钱。没钱时,人不值钱。要想让人永远值钱,就必须趁你现在有能力的时候,把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规划好不确定的未来。余秋雨如果金融保险人员做得好,等于对中华文明的推进立下汗马功劳。郎咸平保险公司就像“老鼠会”,“买保险是最大的不保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lilyqi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位置:
保险公司及销售人员不会说的秘密
保险代理人员会让投保人在所有签名栏上签署名字,其余内容全部由代理人“代理”,结果投保时简单通过了,但将来理赔的时候却可能留下隐患。
  &投保容易理赔难&。总有读者向本刊投诉,自己在保险公司那儿&上当了&,或是吃了一记&闷头棍&,很多事情投保前根本不知道,等到要退保或者理赔的时候,才发现问题一大堆。这次,本刊记者带你一起去解开保险代理人没有告诉你的那些秘密,力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投保的时候说得花好稻好,可是要理赔了却又说当初这个没有如实告知,那个不符合理赔要求,保险公司真是太精了。&
  &收钱的时候挺快的,退保的时候,却告诉我们要大打折扣,事先我们也不知道啊。&
  保险公司及其销售人员到底有哪些事情没有跟我们消费者说清楚?到底哪些事情是故意避开说的?到底哪些事情是反着说的?到底哪些事情是不能说的&秘密&?
  请读者朋友们和我们的记者一起,通过接下来的这组文章去探究一下。保险公司没有告诉你,或者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来的事,让我们来告诉你。
  核保从宽 理赔从严
  核保从宽?保险公司可能会存在这种心理。因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业务员或其他直销、代理渠道所承揽回来的保单,只要没有明显违反规定或违法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以&先成交&为原则。
  而更大的问题其实出在投保环节。销售人员为了签单成功,也的确会使尽浑身解数来&帮助&投保人、被保险人核保成功。比如,在&健康告知书&的书面问答环节,代理人大多会让投保人一律在&否&那一项上打勾。但是如此一来,将来在理赔过程中,一旦发现投保方曾经没有如实回答,保险公司则往往会以&未如实告知&拒赔,将投保方一棍子&打死&。
  还有更为恶劣的代理人员,为了让新保单顺利通过核保,会私自将被保险人的收入拉高,或者乱填被保险人的职业。比如,在后文一个&新年酒会&的案例中,62岁的冯阿姨明明已经退休,代理人员却将其年收入填写为20万元,以便为这张高缴费的保单通过核保那一关。
  还有代理人员会让投保人在所有签名栏上签署名字,其余内容全部由代理人&代理&,结果投保时简单通过了,但将来理赔的时候却可能留下隐患。
  而到了理赔环节,理赔人员通常都比较严格,会对各类细节一一核实、查看,如果碰上有可以不赔的理由,则通常会先拒赔。
  避实就虚 偷换概念
  在保险推销环节,不少销售人员也会使出&避实就虚&这一招,让消费者&中枪&。
  比如常见的银行保险推销过程中,这类比较带有主观色彩的误导行为就屡见不鲜。
  前几年,一位工作人员在某银行网点营业厅向王女士推荐了某个寿险公司的分红险,介绍说&你每年只要存6580元,存3年就可以拿钱了。这个保险不但可以为你提供1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还可以每年得到分红,一直保10年&。王女士一听,觉得这个产品不错。但是10年时间太长,工作人员告诉她存满
3年以后可以把本金取出来,于是王女士就购买了。但是3年后,王女士想把钱拿出来时,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告诉她,现在退保要损失6000元。原来这款保险的缴费期限是3年,但保险期限有10年,在工作人员的&贴心&解答下,王女士把&存满3年能把本金取出来&,理解成了&存完3年就能取100%的本金&,没想到3年后是可以退保,但并非拿回全部已投入的保费。
  &天书保单& 限制条件严苛
  投保前,代理人通常会将保险利益说得比较简单,而在签署投保单之前,消费者往往还没有拿到保险合同条款。等到拿到了保险合同条款,大部分人都会嫌&像天书&(虽然已经进行了保单通俗化的工作,但毕竟是严谨的法律合同,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就束之高阁。等到发生理赔纠纷了,才发现条款中的&文字陷阱&很多,惊呼&怎么有这么多的内容我以前都不知道&!
  后文提到的关于重大疾病的一件事就很典型。2008年,王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份重疾保险。2011年3月,他不幸被确诊患有脑囊肿。不过,就在王先生拿着相关诊断结果和保单到保险公司时,却被告知,&良性脑肿瘤的确是可以理赔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你注意没有,合同在这一病种后面有个说明,不包括脑垂体瘤、脑囊肿、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你的病不能赔&。
  在保险合同中,类似的&除外&、&或者&、&等&、&及&等限制性词语非常多,有时候条件设置可以说相当严苛,但在销售前端、投保过程中,代理人&尽量&不会和你多解释。
  如何战胜&信息不对称&
  还有些事,则是属于不能挑明的&秘密&,有点类似&潜规则&。比如,签署了《人身险投保提示书》上最后一句&本人已知晓以上注意事项和所有风险&,则意味着保险公司有了&免责的挡箭牌&,将来若发生纠纷,投保人一方相当被动。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最近半年各地保监局保险案件投诉量比前几年大幅降低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你亲笔签署了这句话,保监部门也很难支持你的投诉申请。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许多的问题也不能完全归结在保险公司或业务人员身上,而是在投保人。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在没有正确了解保险前,就盲目地购买保险。而且为了简便省事,在投保书、风险提示书等处随意签名,最后引起了许多的官司和纠纷。
  为了战胜上述种种&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想要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最好的方法其实在于多了解、多思考。千万不要有&花钱的是大爷&这种心态。花了钱,当不了大爷,却成为冤大头的大有人在!
  同时,也要花点心思好好阅读保险条款,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车险、家财险,因为保险公司最后能拒赔,或者能克扣你已缴保费的地方,在条款中其实已经明确写明了。条款中没有的那些理由,根本不可能成为最后拒赔的理由。通过仔细阅读条款,你能发现不少有疑问的地方,然后去咨询、解决疑惑,也是为自己规避风险。
  对待《人身险投保提示书》这样风险提示性质的文件,篇幅也不长,内容却很多,所以更是要花几分钟时间,来保障自己长达几十年的保单利益。
  最后,一定别忘了,即便你签署了保单,仍然有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内,你可以好好地读读保单条款,好好和家人商量商量。如果反悔,此时不难!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为你解开保险代理人不会告诉你的10个秘密。
  壹 保险公司&感恩会&=&鸿门宴&
  保险公司举办的各类感恩、新年酒会上,他们最希望老年人,特别是老太太参加,那样业务人员容易&钓&到大鱼。
  2010年元旦假期里的一个下午,62岁的冯阿姨和同一小区的几位老邻居们一起,兴冲冲地参加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四星级酒店举办的&新年酒会&。
  酒会上,工作人员激情的演讲,丰富多彩的抽奖活动,让参会的人们玩得很尽兴。同时,在代理人的极力推荐下,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冯阿姨也当场签下了一份保险。根据代理人的当场介绍,这份名为&富贵人生两全保险&的分红险,只要缴费3年,每年缴费20万元,即可每年利滚利生息,每两年还有生存金返利
2.25万元。
  &最关键的是,他们说这份保单每年可以有9%的分红,而且对子女有很好的保障。所以我就填了我儿子做被保险人,我自己是投保人。&冯阿姨回忆说。
  两年过去了,冯阿姨家里因遇急事需要用钱,她想起自己的保险。可是,当她的儿媳妇向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查询后发现,已经缴了40万元保费的这张保单,如果此时退保只能拿回本金15
万元,要损失本金25万元。
  而且,这份保单每年的分红是按照保额分的。而不是按照已缴保费分的,虽然是年缴20万元分3年交(已交两年),但保额设定只有25万元,实际每年可以分得红利的利率大约为1.8%,而不是当初所宣称的9%!
  冯阿姨和儿子、儿媳顿时都傻眼了!
  冯阿姨的遭遇很有代表性。近几年来,不少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会向市民的家庭信箱塞送邀请函,以&礼品回馈&、
&节日感恩&、&新年酒会&、&保单服务&等名义邀请市民参加产品说明会。会议现场则以领奖品等名义要求市民在相关材料上签名。
  产品说明会上,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讲师动情的演说,甚至有礼品赠送,有的客户一时兴起有了投保的打算,但实际上他或许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保险的作用,也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盲目签单。
  原本,产品说明会的初衷,意在通过联谊、讲座等形式拉近保险公司和客户的距离,并提升公司口碑。但是近些年来,这类活动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不少寿险营销员假借公司名义召开各类形式的产品说明会,而且完全以当场签单作为最终目的。
  甚至有品行恶劣的营销员,可能会利用当场获得的市民签名材料,对签名进行描红、复制,编制投保材料,行为令人发指。
  而近一年来,又有一些公司开始通过赠送旅游券、低价团队游等形式,拉拢中老年朋友。通过结伴旅游的方式推销。
  &新年感恩会&变身&鸿门宴&!呜呼,悲哉!怜哉!
  产品说明会本是传递保险理念、促进保险销售的一种好方式,可近一段时间来,这种方式却变了样,其结果直接导致误导增多、投诉增加,保险业整体形象受损。这正如&鱼可食,腐鱼则不可食&一样,产品说明会本身无错,错的是利用产品说明会谋取不当利益的人和机构。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市民、女性市民而言,如果去参与这些形式的活动,绝不要被一点小礼品、大抽奖而冲昏头脑,不要盲目签名,更不要随意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留下,不要当场签单。即便碰上觉得不错的保险产品,也最好将宣传资料拿回家,与家人商量一下,再做是否投保的决定。
  贰 银行保险&储蓄
  银行保险不是&存点款,顺便送份保障&,银行保险还是普通保险,如果中途退保,十有八九会蚀本。
  顾大妈2011年4月份到某银行网点存款5万元。一位工作人员前来游说,称在储蓄柜台单纯办理存款&不划算&,到理财柜台存款可送保险,保险分红还可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顾大妈就前往另一柜台购买了一款保险期限为10年的某寿险公司的分红险。最近,家中需要用钱,她才注意到这笔存款变作了保单。如果退保,她得损失3000多元。
  &存款变保单&,对于一些只知道存钱和投资,不知道安排保障的人来说,有时候并非坏事,反而可能促进他们的保险意识,让他们慢慢开始接触保险,合理地安排家庭保障。但是,由于销售人员主观&误导&而产生的&存款变保单&情况,则会加重消费者对保险的误解。
  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自己也要对银行保险(银行里代销的保险)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不至于被一些专业素质或职业道德不佳的销售人员&忽悠&了。
  银行保险不是银行产品。一些消费者以为,银行保险产品在银行销售,自然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因此当推销人员介绍说该银保产品有这样那样的优点时,出于传统上对银行的信任,很多消费者往往没有经过仔细询问就贸然购买。
  虽然消费者是在银行的营业场所里买的保险,但实际上,这份保险合同与银行无关。如果该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要退保或理赔,投保人还是要找到保险公司来协商解决,银行在这中间不会&掺和&进来。
  银行保险&也还是保险&。银行理财柜台上的工作人员在推销过程中,总是喜欢将存款、银行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放在一起,向消费者进行比较式的介绍。但作为消费者,自己心里要有数,银行保险究其本质,还是一种保险产品。
  银行保险不是银行储蓄,不100%保证本金安全。如果中途想要退保,肯定会出现本金的损失,这也是银行保险和银行储蓄的最大区别之一。比如前面提到的顾大妈和王女士的案例,都是如此。为此,我们在购买银行保险前,不妨问问中途退保能拿回多少钱?有没有每年对应的现金价值表可以提供看看?
  此外,就是我们要学会自己计算银行保险的真正收益率,而不要盲目听从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比较。
  比如,银行保险中有一个常见的险种,就是一次性缴费的分红险产品。工作人员会通过宣传资料的掩饰,告诉我们在&高中低&三种情况下,我们投入的保费会有一个怎样的累积。实际上,分红部分并非保证利益,很多银保产品的&分红&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那样&高额&。而且,每年的分红值通常都是按照保单当年的现金价值部分乘以分红率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以所有的保费投入为计算基础。比如,一份5年期银行销售的分红型两全保险,产品本身内含的年收益率为
1.8%,第一年的分红收益率约为1.7%,合计起来,实际收益率是低于3.5%的。
  当我们走进银行,碰上工作人员推销保险的时候,要谨慎,不能偏听偏信。首先要区分销售人员是保险销售人员还是银行工作人员,弄清购买的是保险产品还是其他理财产品;其次要向销售人员索要投保提示和保险条款;第三,有效利用10天的犹豫期权利,一旦后悔投保,要争取在犹豫期内退保,以免产生资金损失。
  记住,银行保险毕竟还是保险,绝不能简单地和银行存款、开放式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进行同类比较,更不能作为完全的替代品。
  叁 签字承诺不能随意
  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上的&我已了解以上所有风险&等话语的后面不要随便签字,投保者签下这句话,保险公司就可能将其作为&护身符&、&挡箭牌&,在发生纠纷后,保险公司可以据此为自己免责。
  邵女士两年前买了一份分红险,后来发现分红水平并不是代理人信誓旦旦所讲的那么高,于是想到了向保险公司相关部门投诉。但在投诉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她,因为当初在《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上已经亲笔签署了&本人已认真阅读并已完全理解上述投保提示事项&这句话,表示投保人当时已经理解了各类分红,包括&分红是不确定的&这一点,因此保险公司投诉部门也没有办法帮她解决什么问题。
  邵女士觉得保险公司相关部门在推诿责任,自己当时仅仅是在代理人提示下签署了这句话,并没有仔细查阅投保提示书上所列的各个要点,遂决定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目前结果未明。
  其实,很多人会同邵女士一样,没有仔细查看《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就随意签署了&知晓风险&这一句话。而在购买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我们会被要求亲笔抄写、签署类似的风险提示书。
  但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一旦签署了这样的风险提示知晓书,保险公司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尚方宝剑&,或是一块&免死金牌&。根据我国民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一方很难举出证据,说自己当时是被误导的。而保险公司一方则可以很有信心地说:&投保人当时是确已知晓各类风险的,我们当时已经明确书面提示过各类注意事项了。&
  既然《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如此重要,何不认真读一遍!
  其实,这份提示书上的内容,倒是非常实用而全面的。不良代理人可能出现的很多带有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行为,保监会都已经在此文中作了提示和指导,下面将就该文件作简要解读,以作提示,希望能引起各位投保人的注意。比如,其中第二条:&请您根据实际保险需求和支付能力选择人身保险产品。&为什么很多人退保?主要原因无非就是上面的两个:要么是买了不适合自己保障需求的保险,要么是买了不适合自己经济实力的保险
  再如第三条,&请您详细了解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这不是空话,&请您不要将保险产品的广告、公告、招贴画等宣传材料视同为保险合同,应当要求公司销售人员向您提供相关保险产品的条款。请您认真阅读条款内容,重点关注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和特别约定、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免赔额或免赔率的计算、申请赔款的手续、退保的规定等内容&。又如第十一条,在保险公司客户回访过程中请您再次确认有关信息。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不是作秀,请投保人认真对待。在今后的纠纷维权过程中,电话回访录音是最直接有效的证据。
  看看,只要花费5~10分钟,真正仔细阅读《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上的十二条,我们对这组文章中有关人身险的内容部分也就基本能把握了!
  肆 &停售&产品不一定合算
  即将停售、限额限量销售的保险产品,大多不外乎三种原因,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因为精算假设纰漏等原因导致对消费者有利而保险公司&亏本&的&好产品&。其余原因要么是即将不符合监管规范,要么是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等。
  &这款保险产品马上就要停售了!这款产品从合同生效第二年就开始按保险金额的10%每年发放生存金。根据保监会最新规定,首次给客户的生存金要在3年以后,所以公司要停售这一产品。如果现在不买,新推出的产品就没有这么高的收益和保障了。&四川的卢女士近日接到一位熟悉的代理人电话,向她极力推荐公司即将停售的一款产品,&而且&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现在买这款产品还送节日礼物哦。&
  的确,在近期比较集中的产品停售中,营销员提及最多的噱头是&保监会叫停快返险&。日,保监会下发《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开发的两全保险首次给付生存保险金应当在保单生效满3年之后,保险期限不得少于5年。于是,近期不断有保险公司的寿险产品传出将于3月底停售。公司涉及寿险行业几大巨头,地区覆盖广东、山东、福建、贵州、黑龙江、辽宁等十几个省份。
  但代理人没有告诉卢女士的是,保监会此次《管理办法》并没有强制叫停规定政策出台前的产品。而且,&三八&节促销活动期间,该保险公司上调了代理人佣金。
  其实,在寿险市场,&炒停售&的概念早已被广泛应用,主要利用客户的盲从心理,在保险公司短期业绩的冲刺阶段,尤其常见。
  为约束&炒停售&的行为,保监会2011
年还发布了《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名义进行宣传炒作及销售误导,并且有明确处罚规定。但这样一种促销手段仍在或明或暗地进行中。
  其实,一般保险产品的停售,大致会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产品赔付率过高、运营成本太高、盈利状况不佳而采取的对策。暂停旧品转而推出所谓的&升级产品&,本质上是与提高保险费率或降低保险利益一样的。?比如前几年&太平洋安泰终身医疗补贴险&。
  二是产品卖得太好,单一产品在整个公司销售收入中的比例太高,由于未来偿付原因使得资金风险过于集中,所以要暂停,以控制保费结构。如以前新华人寿的红双喜D款。
  三是原有产品卖得不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做些更好的改进以真正达到&升级&的效果。这种暂停销售其实是被市场淘汰的结果。这种产品其实很多。
  第一种情况下,产品本身是好产品,而保险公司&吃亏&,如果是这样的停售,那么消费者自然可以去淘宝。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无所谓产品好坏。第三种停售的产品,则是不好的产品。为此,如果碰上第二、第三种原因的即将停售产品,消费者还是不要为妙。
  消费者要确认产品停售的真实性。&炒停售&是为了推销产品,那么推销的一些手段总是有一些噱头。比如说这个产品要停售,接下来的产品价格会高,现在要赶快买。在保险企业和代理人共同营造的&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的紧张气氛下,市民往往就会动心。
  但购买保险时,我们自身不能冲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不要盲目跟风,被保险代理人的言语所骗。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保险产品。
  伍 4S店投保&容易理赔&事出有因
  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指定维修点,对于这些维修点给出的修理金额,保险公司定损时会比较认同,因为在这些网点它们能拿到较便宜的&团购价&。而如果去非指定网点修车,定损金额可能比实际修理费用低一些,差价部分需要车主自掏腰包。
  龙年春节前,趁着豪车降价潮,孙先生购买了一辆奔驰E260轿车。讨论上车险问题时,4S店的销售人员极力向孙先生推荐在4S店购买车险,可以享受八五折优惠。而且销售员告诉孙先生:&如果在我们店里投保,以后发生事故需要维修,修多少钱都可以100%理赔。如果不是在我们店里买的保险,会有一个&特约免赔率&,将来维修和定损理赔的金额会产生一个差价,大约20%左右,需要消费者自己负担。&
  孙先生本来想通过电话投保,因为现在各家公司的电话车险基本都可以打七折,比4S店要便宜15%,一年保费大约差2000多元。但如果真如4S店销售人员所说的那样,自己的车子贵,零部件也比较贵,那到时候就可能不划算了。孙先生动摇了。
  销售人员跟孙先生说关于定损差价的问题,其实涉及到4S店和保险公司在维修、定损过程中的博弈。
  通常,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指定维修点,对于这些合作网点给出的修理金额,保险公司会比较认同,因为保险公司觉得在这些合作网点里,它们能拿到比普通修理点更便宜的&团购价&。
  如果孙先生在自己购车的4S店(属于代理机构)买了车险,这家4S店通常跟A公司有长期合作。孙先生万一发生事故需要维修,并到这家4S店维修,那么4S店给出的维修价格,A公司都是完全认可的,100%可报销。
  如果孙先生是通过B或C等其他保险公司直接投保的,再回到4S店修理,而这家4S店刚好不是他所投保公司的合作网点,那么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孙先生&修贵了&,最后修理费用和定损金额就会产生差价,需要孙先生个人&埋单&。
  大概了解了吧?其实说白了,对于合作网点的4S店,保险公司相当于把自己的定损权力下放给了4S店。
  目前保险公司的定损方式分为三种:由保险公司本部派定损员定损,这种方式适用于涉及金额较大的理赔;请第三方公估公司代理定损,负责核损与核价;最后一种则是由保险公司授权4S店、修理厂通过网络远程定损。最后一种定损方式的理赔金有一定的金额限制,理赔金额在2000元~20000元。也就是说,4S店被保险公司授予了定损金额在一定范围内的车辆定损权。
  所以,4S店的工作人员就是利用这样的&无缝合作&优势,希望新购车的车主能够从自己的渠道买车险,以便赚取一定的车险手续费。
  其实,到底是在4S店投保,还是通过电话、网络低价投保,各有优劣,车主完全可以按需选择。
  倒是在定损时,车主在维修之前或者维修进行过程中,务必先确定好维修方式,以确保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
  如果前期已和查勘员确认按照4S店的维修方式确定损失金额的,切莫再到普通修理厂进行维修。到时候索赔时,保险公司是按照客户实际选择的修理厂标准重新确认损失金额,定损金额会降低,这样车主本人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支出负担。
  陆 某些旅行险便宜是有原因的
  便宜的&境外旅行险&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在某些常见的理赔项目上设置了免赔金额等限制性条件,或者救援机构、救援项目上有所&缩水&。如此一来,保险公司这一款产品的理赔率、运营费用会大大降低,因此定价会较低些。
  &为何各家保险公司的境外旅行险差价那么大?是保障上有什么差别吗?还是有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区别?&即将赴欧洲旅行的媛媛想为自己和家人投保境外旅行意外保险,不过,当她浏览了多家保险公司网上投保平台后,却发现在保障内容和价格上有着不小的差异。
  &A公司的境外旅游保险,为期7天,20万元保额意外伤害保障,报价80元;可B公司的境外旅游保险,同样是7天,只有10万元意外伤害保障,保费就要86元。虽然绝对金额相差不多,但比例却相差不少。&对保险不太了解的媛媛既想要买到便宜的保单,可又担心条款中暗藏玄机,到真正理赔时吃亏。
  &究竟这保费的差价是怎么产生的?我在选择时又该注意哪些细节呢&媛媛不禁疑惑起来。
  明明看似一样的保险,在价格上却高低相差悬殊。其实,套用一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价格差就一定有保障内容上的不同,投保时除了直观地比较价格外,更应该对保障范围、免赔责任及境外救援服务做细致比较。
  记者在A、B两家官网上进行了保费试算,结果两种套餐的具体情况分别为:A公司经济型境外旅行保险,20万元意外伤害+10万元医疗费用补偿+
紧急医疗救援(含400万元医疗运送和送返、250万元身故一体/骨灰送返、6500元亲属前往处理后事补偿、1.3万元亲属慰问探访补偿),保费80
元,会员投保保费68元。而B公司7天经济型境外旅行保障为10万元意外伤害保障+10万元海外医疗补偿+40万元医疗运送和送返+8万元遗体送返,保费
86元,会员价78元。两者相差10元。
  表面看来,A公司的保障能力更胜一筹,20万元的意外伤害赔偿较B公司10万元高出一倍,不过,两者&免赔额&的差异不容忽视。A境外旅行保险中,医疗费用补偿部分每次会有800元的免赔额,而B公司海外医疗补偿的免赔额为500元。即,假如被保险人实际医疗费用在800元以下,A将不负责赔偿,而B的理赔门槛要低不少。对于大多数案件而言,人身死亡或残疾的概率较少,而境外发生一些小额医疗费用支出的概率较大。因此,保险公司是计算得很
  对高风险运动的保障也值得关注。如果你可能会参与潜水、滑雪、登山等运动,那么关注保险条款中的免赔责任必不可少。
  此外,对境外旅游保险来说,紧急救援是很重要的一项保障,各家保险公司一般与国际救援机构合作,提供服务。为了在紧急关头获得&雪中送炭&的支援,投保人需确保医疗费用可实行&事先垫付&。如果不能事先垫付医疗的产品,最好谨慎选择。
  比保险不是单比价格,看保障能力也不能光看保障范围。投保旅行意外保险,更应关注医疗的赔付水平,那些发生概率极低的风险,即便保额再高,也未必实用,还不如在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上加强防护。
  柒 重疾险赔付有严格限制
  重疾险对于保障的重大疾病种类,不能仅仅简单看疾病名称,还要仔细看清每一条具体的限制性条件描述,同时要特别辨清其中的&或者&、&除外&、&以及&等词句。
  &为什么明明患病却没有赔偿?这重疾险根本保不了重疾嘛!&对王先生一家来说,一份重疾险保单既给了他们希望,又最终令他们失望。
  2008年,王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份重疾保险,2011年3月,他不幸被确诊患有脑囊肿。由于王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实在太沉重。就在这时,家人想起了曾经投保的重疾保险。翻来一看,良性脑肿瘤,属于在赔范围。这一下,全家人松了一口气。
  不过,就在王先生拿着相关诊断结果和保单到保险公司时,却被告知:&良性脑肿瘤的确是可以理赔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你注意没有,合同在这一病种后面有个说明,不包括脑垂体瘤、脑囊肿、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你的病不能赔。&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出乎王先生的意料。
  需要投保人认清的是,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并不同于保单上的条款,大家眼中的&大毛病&,或许并没有列入重疾险的保障范畴。因此,在投保重疾险之前,有必要对真正可以实现的赔付情况有所了解。
  2007年出台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重疾规范》&)是一个行业标准。在这份《重疾规范》中,规定了凡是定名为重大疾病保险,且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阶段的,必须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同时,给出另外19种疾病种类,供保险公司选择使用,并对共25种疾病的名称和定义做了详细规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名字相同的疾病都可以得到保障,就以王先生的遭遇来说,保险公司的条款的确符合《重疾规范》的规定,条款上白纸黑字相当清楚。至于其他每一种疾病,也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例如,原位癌并不在恶性肿瘤的保障范围内;急性心肌梗塞需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典型临床表现,如急性胸痛、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激光射频技术及其他非开胸的介入手术、腔镜手术不做保障等等。
  可以说,《重疾规范》对25项疾病的每一条说明都需要投保人好好推敲。不仅仅在疾病的类型、症状上有规定,对于疾病采取的治疗手段等也有要求,一旦不符合条款规定,就无法得到赔偿。此外,投保人还应注意不同产品在25项疾病基础上增设的保障,并不是说保障的疾病种类越多就越好,而在于这些保障能否有现实保障意义。
  我们建议大家在投保前,或是确诊疾病需要采取治疗措施前,先向医疗专业人员及保险公司进行咨询,以避免盲目投保,或者赔付无门。
  捌 车险&全险&&全部保障
  车险中人们常说的&全险&其实是基本险、基本保障。很多单独的损失事件,比如玻璃单独破碎、发动机涉水损坏、爆胎、车身划痕等损失,还需通过单独的附加险种另外投保。
  &不是已经投保了&全险&吗?怎么玻璃碎了却要自己埋单呢?&车主胡女士很迷惑,算算自己开车的日子也不算短,怎么这回还是栽在保险上了呢。
  原来,今年春节期间,胡女士停放在小区的大众帕萨特轿车前挡风玻璃被鞭炮&吻&爆了,可是,在联系保险公司后她发现,换上新挡风玻璃的钱得自掏腰包,因为单独的玻璃破损并不算在车损险保险范围内。&早知道&全险&不&全&,我就在投保的时候多买一个附加险了。&胡女士很是懊悔。
  无独有偶,李先生也受了所谓车险&全险&的蒙蔽。事情发生在夏天,当他的汽车行驶在一段积水较深的路面时,车辆突然&抛锚&了,事后检查发现,车辆的发动机出现了损坏。&可是保险公司偏偏说,因为是涉水过程中发动机损坏,而不是交通事故造成的,所以没法赔偿&。李先生不得不为此自掏腰包支付维修费用。
  从胡女士和李先生的遭遇不难看出,所谓的车险&全险&其实并非万能的。通常,只要车主投保了&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就会被认为保全了基本险种。但实际上,这只是车险的&基础套餐&,个别偶发事件可能并不在保险范围内。
  除了上述的玻璃单独破损、涉水后发动机损坏外,爆胎引起的轮胎、钢圈的单独损坏也无法获赔。保险公司一般会视这种情况为汽车某零部件的自然老化,而非汽车遭遇意外碰撞等事故,所以理赔的概率也很低。又比如车辆突发自燃、倒车镜、车灯单独损坏等等,这些风险也都在车损险的除外责任中,有需要风险转嫁的车主都必须投保附加保险。
  其实,单看车险&基础套餐&而弄不清究竟哪些能赔、哪些需额外投保的车主并不用太担心,有个窍门就能解决。大家只需留意一下,在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外,保险公司还提供哪些产品保障就行了,所有需要通过其他保险来承保的内容自然是基础保险套餐中不包含的,或是已经被列为基础套餐的&免赔责任&。
  例如,全车盗抢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前者对车辆全车被盗、被劫、抢夺风险进行规避,而后者则是对合法驾驶人在使用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车辆上人员遭受伤亡提供经济赔偿。这两项保障都是无法从车险&基础套餐&中获得的。
  又比如,在车辆没有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表面油漆单独划伤,就需要通过车身划痕损失险获得赔偿;在车辆行驶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车辆上所载货物遭受直接损毁的,就要靠车上货物责任险赔偿。此外,诸如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险、随车行李物品损失险也都是&基础套餐&的补充。
  另外,&基础套餐&中还有一些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免责条款应当引起重视。如&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的财产的损失&属于三者险免责范围,即车子撞了自家人不能获赔。&保险车辆在竞赛、检测、修理、养护,被扣押、征用、没收期间&,保险人是不负责赔偿的。&新车车辆出厂时的原厂配置以外新增设备的损失&也不在车损险保障范围内,车主需要通过&新增设备损失险&做补充保障。
  车险条款、理赔过程中&门道&也很多,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个中奥妙,以免影响理赔。
  玖 医疗险理赔无法&全包&
  医疗险条款中,列明的赔付比例为80%或90%,但最后可能只能赔到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的60%、50%,甚至更低。因为其中有很多限制条件,对于社保以外的用药和设备可能不赔,病房每日标准有限制、不同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差异,等等。
  明明一次住院花了8000多元,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偿只有5000多元。这就是朱女士遇到的困惑。
  去年下旬,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朱女士腿部骨折了,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虽然朱女士没有社保保障,但曾经投保的一份住院医疗保险让她对手术费用没有太多的在意。&我一直记得保障比例可以达到95%。&她说。
  不过,令朱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实际真正获得的理赔金额只有5300多元,她不得不自己承担近3000元,这让朱女士有些不明白了。
  通过了解记者发现,朱女士购买的是一份住院费用医疗保险,根据条款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与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待遇并不相同,而且根据医疗费用的等级,保险公司可以给予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条款规定,被保险人住院花费中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可获得70%的赔偿,元部分可获75%赔偿,1万至2万元部分报销比例为80%,2万至4万元部分报销比例为90%,而只有4万元以上的花费才可以获得95%的赔偿。
  不仅如此,&免赔额&也在实际赔偿中需要先行扣除,城保人员为300元,非城保人员为500元。以朱女士正好花费8000元计算,她的住院杂费及手术费保险金就是5000&70%+(0)&75%=5375元了。
  大家对住院医疗保险是再熟悉不过,报销型产品可对被保险人发生的实际医疗费用给予比例赔付,而津贴型产品则根据住院天数、每日津贴额得出赔偿总额。
  但在实际理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拿到手的远少于花掉的情况。这其实是保险条款中诸多限制条件在&作祟&。
  对报销型医疗险来说,是否在社保范围内用药、单次住院免赔额、每次手术赔付上限等都是影响因素,而对津贴型产品来说,免赔天数、全年累计天数上限等也会影响到实际保障力度。因此,在投保时大家应对这些条款格外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疗险对于被保险人选择的医院也有规定,在保险公司推荐的医院进行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赔付,反之,则可能不予理赔。
  即使有了医疗保险,治疗费用也无法完全转嫁。在投保时,应尽量选择免赔额较低、赔偿上限较高、免赔天数较低、全年累计天数较多的产品。
  名词解释:
  单次住院免赔额:即计算报销型医疗保险赔付时,需要先行扣除的金额。如上例朱女士作为非城保人员被扣除的500元。
  免赔天数:在津贴型住院医疗保险中,一般设有免赔天数,如住院10天,每日补贴200元,免赔天数为3天,那么实际计算赔偿时应为200&7=1400元。当然,这一结果不能超出保单规定的最高理赔天数。
  拾 家财险赔付有特定范围
  传统的家财险只可以对火灾、爆炸、部分自然灾害造成的房屋、装修及约定的室内财产提供保障,要想周全防护,必须附加更多险种。而不同险种都会设置&免赔额&,减少实际赔付金额。
  才搬进新家不过两年的陈先生最近为房子犯了愁。原来,他家阳台上莫名其妙出现了漏水,查了半天才发现是埋在地下的水管破裂了。别的不说,光维修成本、重新装修阳台就花了几千元。
  &我还以为家财险可以赔付,结果保险公司说我没有投保水管爆裂险,没法赔偿。这家财险还有那么多讲究的吗?&陈先生困惑了。
  齐小姐最近也很头疼,出差没几日,家里便被小偷光顾,虽然大件商品没偷走什么,现金也不是很多,可是一台手提电脑、两台相机都不见了。原以为可以通过家财险挽回些损失,可是却被告知,家财险只能对火灾、爆炸或是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类似齐小姐的遭遇,只能通过附加盗抢险来保障。
  &看来,家财险并不是什么家庭财产都能保,赔付条件还真多。&齐小姐这才对家财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你也有打算投保或是已经投保了家财险,可别被它的名字迷惑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家庭财产都能得到保障,而且保障有一定限制条件。
  通常,我们所称的家财险就是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是对房屋、房屋装修,以及约定的室内财产提供保障的产品。其中室内财产的范围可有奥妙,有些产品会将手表纳入保障范围,有些可对移动电话、随身听、照相机等提供保障,而有些则将这些财产作为除外责任。选择保障范围较广的产品自然更有利。
  并非保险标的发生任何损失都可以获得赔偿。一般家财险只承保包括火灾、爆炸、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外界物体倒塌,以及台风、暴雨、暴风、雪灾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地陷或下沉(通常地震不在其列)等事故。
  赔付金额也不是损失多少赔多少。举例来说,假如房产价值200万元,可只投保了100万元的房屋保障,那么当房屋因保险责任受损,实际损失130万元时,投保人只能获得100万元的赔偿,以保险金额为限。而若实际损失金额为80万元,就可以获得全部80万元的赔偿。假设投保人还在另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100万元,可别以为能够&拿两份&,两家公司只会分别承担40万元的赔偿。
  家庭财产保险虽有一定保障能力,但十分有限。要想周全防护,就必须附加保障。上文陈先生的麻烦需通过水暖管爆裂损失保险来保障;户主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风险转嫁需依靠家政人员责任保险;而只有投保了盗抢损失险,才能不像齐小姐那么神伤。每个附加保险都有自己的&免除责任&,投保人不可大意。
  此外,每项条款中隐藏的&免赔额&都会降低投保人实际所得。如有保险公司规定,附加盗抢条款的绝对免赔额为200元;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绝对免赔额为200元。建议选择免赔额较低或不存在免赔额的产品。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您遇到了以下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咨询一下对应的专业律师。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保险法频道
(人)|(个)|(条)
保险公司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按地区找保险法律师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保险公司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findlaw.cn)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军检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