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本科生 想考物证技术 或者刑事司法鉴定定方面的研究生 有推荐的学校吗

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业前景如何? - 知乎4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分享邀请回答44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刑事科学技术
提供学校:
中国公安大学
课程负责人学术研究
教学队伍人员构成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罗亚平女1965-08教授痕迹检验主讲教师杨玉柱男1965-12教授公安图像主讲教师郭 威男1971-02副教授痕迹检验主讲教师高树辉女1971-11副教授公安图像主讲教师陈振乾男1964-09讲师痕迹检验主讲教师陈蕊丽女1968-08讲师痕迹检验主讲教师魏育新男1974-01讲师博士痕迹检验主讲教师何洪源女副教授法化学主讲教师冯卫疆男1956-01工程师痕迹、图像实验教师杨 蕾女1967-11高级实验师痕迹实验实验教师钟 涛男1963-04高工现场勘查授课与讲座(外聘)李开开女讲师公安图像主讲教师陈维娜女讲师文件检验主讲教师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刑事科学技术课程组有教师、实验人员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实验教师4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 多年来,刑事科学技术课程一直保持着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学队伍。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结构等方面分布合理,形成了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14名主讲教师中,罗亚平教授曾获全国人民优秀警察、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公安部直属机关优秀女领导干部等荣誊称号,主持a的教学改革成果2001年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杨玉柱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四等奖;黄建同教授曾获公安部巾帼建功标兵的荣誊称号,主持的两项科研项目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惠芹教授曾获全国公安十大科技英才、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北京产学研先进个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等荣誊称号,享受公安部特殊津a贴,主持研发的教学软件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郭威副教授曾获北京市高校青年师德先进个人荣誊称号,主持开发的教学软件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该课程组学缘结构良好,知识结构合理,专业互补特点突出。主讲教师均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和主攻研究方向。& & 此外,该课程组聘请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等实战单位的专家为高级教官,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及开办讲座。定期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来校为本科生开设讲座,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公安大学成立于1984年,刑事科学技术当时是侦察系下设的一个教研室。当时的学科分类是将刑事科学技术作为侦察学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不断分化,刑事科学技术逐渐从侦察学中独立出来。& &1998年之前,刑事科学技术课程面向治安学、管理学以及法律的本科生开设,当时的课程名称为侦察学(102学时),其中涉及侦察的内容占一半学时,刑事科学技术内容占一半的学时。但在刑事科学技术授课内容中,当时仅讲授痕迹检验部分。& &1999年,学校提出要开办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并于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该专业的开办加快了该学科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均加大了力度。在1999年公安大学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课程组提出了公安大学培养的各专业学生都要了解刑事科学技术的观点,提出将刑事科学技术课程从侦察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部分专业通过开设选修课、考查课等形式开设了该课程。刑事科学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后,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对讲授内容进行的规范,在痕迹检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刑事影像技术以及文件检验的内容。& &由于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与侦查学专业学科性质不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授予工学士学位,侦查学专业的本科生授予法学士学位,考虑到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于 2002年10月成立了刑事科学技术系。& &2003年公安大学教学计划将刑事科学技术正式列为全校各专业的通修课,面向法律、治安、公安情报、涉外警务、公安管理、信息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等专业开设。刑事科学技术系物证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法化教研室的部分教师承担了该课程的授课任务。& &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正式列为全校通修课后,课程组成员得到扩大。课程组注重加强课程的建设,不断规范、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教学资源。2003年,在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编写出了适用于该课程的公安部部级规划教材《物证技术学》,校级教材《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指导》。& & 该课程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对丰富学生知识,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树立科学证据的意识起到一定作用。
理论课教学内容
实践课教学内容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针对非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基本知识以及技术手段在案件中的运用,而非物证的检验与鉴定。因此,该课程实践内容的安排以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与现场勘查环节技术操作为重点。& & 由于课时所限,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将一部分实验内容以作业形式安排,如手印、足迹的捺印、特征的寻找与分析、现场照相、笔迹特征分析等;将需要仪器设备的实验内容通过课堂演示、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安排;将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以及经典案例的总结来加强,课程组精选了一系列经典案例,贴近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课程组要求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总结,对每次的实验、实践内容教师均要事先向学生讲明意图,提出具体要求,并在事后进行总结,重视实践教学的质量。& & 通过重视和组织好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不断加强课程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包括对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等。课程组于2001年申请到该课程的部级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于2003年3月正式出版了该课程使用的教材《物证技术学》。此教材在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和培训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公安部物证鉴定举办的研究生班教育中被选为指定教材,同时也是公安大学物证技术学研究生考试的指定教材。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组于2003年正式出版了校级教材《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指导》。此外,该课程组还编写了该课程的其他参考教材。《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已经制作出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断完善,在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该课程相关的教学课件获得了多项教学奖励:《法医学多媒体课件》2002年获公安大学教学课件评比三等奖,2002年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痕迹检验多媒体课件》2002年获公安大学教学课件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刑事图像技术多媒体课件》2002年获公安大学教学课件评比二等奖;《文件检验多媒体课件》、《指纹学多媒体课件》2002年获公安大学教学课件评比三等奖。《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我校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场地等均能满足实验教学;学校图书馆拥有较全面的关于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书籍、期刊。特别是公安大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后,公安见习、实习环节为学生了解现实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系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及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这两个单位技术力量强,所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成员发扬团队精神,在分别收集教学资料的基础上,汇总所有相关教学资料,并对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建立起优化的教学资料库,方便教师及学生的使用。同时,建立了试题库,加强了实验教学等环节的管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该课程的教学方式采取基础知识讲授与前沿问题介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综合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授课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1)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素材,总结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作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多媒体教学:授课课件声画并茂,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而且增大了信息量。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案例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3)启发式教学:以实际为先导,多讲背景材料,加入简明的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史,对新知识的引入讲清来龙去脉,讲解与剖析物证检验鉴定和分析的思想方法。(4)实验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演示实验、操作实验来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实践教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学科,课程强调贴近实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主要通过实验和见习教学环节来实现。(1)实验教学: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增加了实验课,按知识模块进行综合性模拟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课堂学习效果。(2)见习:根据学校的安排,每年学生要到公安机关实战部门去进行公安见习。课程同步对学生提出相关要示,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参加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的全过程,了解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对各项公安业务的服务内容,以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证据意识。
学期教师名称课程名称有效人数有效分数授课对象02—03(1)杨玉柱刑事科学技术2497.5100侦查602—03(1)高树辉刑事科学技术1997.9301二学位02—03(1)陈振乾刑事物证技术11694.5600治安1.202—03(2)罗亚平刑事科学技术6096.5400法律、管理02—03(2)陈振乾刑事科学技术9896.6500交管、交工02—03(2)郭威刑事科学技术3097.1100侦查603—04(1)陈蕊丽刑事科学技术5594.5901治安303—04(1)王贵容刑事科学技术4895.4601治安103—04(1)马继刚刑事科学技术2996.9901侦查103—04(2)王贵容刑事科学技术13695.6101通信03—04(2)陈蕊丽刑事科学技术14294.4501通信04—05(1)王贵容刑事科学技术2892.3102治安2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公安大学物证技术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刘耀院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2000年开始招收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学科建设发展很快,2002年,学校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从侦查系独立出来,成立了刑事科学技术系,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系承担的面向公安大学各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对普及刑事科学技术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侦查破案等诉讼活动中的科学证据意识有着重要意义。该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参考资料、视频资料以及模拟试卷等,教学内容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够体现出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负责人罗亚平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刑事科学技术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持研究的《痕迹检验教学实践与改革》于2001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几年来,罗亚平教授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全国性的协会、学会等机构担任多项工作,为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生导师,校督导团组长,李文燕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开设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点建设的课程,该课程所依托的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该课程负责人罗亚平教授有近20年的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投入,治学严谨,科研成果丰硕,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在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会、协会中担任重要工作。该课程有专任主讲教师16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该课程具有明显的公安特色,在公安大学2003年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该课程被列为全校的专业通修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将基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实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负责人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课程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参考文献等在内的完整教学资料,该课程所选用的部编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均为该课程组成员共同编写。???
课程荣誉200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2006年度公安部级精品课程 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特色《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具有明显的公安特色,所研究的内容直接服务于侦查破案以及解决各类诉讼纠纷。该学科理论体系完善,新的研究成果、技术手段不断涌现,各项检验技术、各类物证数据库技术在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1.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证据意识为本该课程紧跟公安工作“科技强警”的主旋律,按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找准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培养新时期预备警官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2.多种途径反映最新的学科进展近几年,各种常见物证的寻找发现技术、显现技术、样本提取技术以及分析、鉴定技术均有很大进展。一方面,课程组能够及时更新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聘请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及外国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刑事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问题。该课程组本校教师队伍与国内特聘教授、高级教官的组合,以及该课程的讲授与专题讲座的结合,使该课程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的结合方面找到较好切入点,保证了良好的教学质量。3.紧贴公安实战,多种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该课程在课程内容中随时更新经典案例,通过实战中的经验和教训传达科学证据的重要性和应用途径。每学期均聘请实践部门的同志剖析新案例,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见习中相关情况,总结技术工作的得失。该课程涉及的操作技能,采用课堂讲授时播放实验操作演示视频、重点知识模块综合实验课和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程作业、实验、实习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与爱好。该课程要求平时学生的作业、实习占最后成绩的20%,使学生重视平时成绩,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1.该课程组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富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该课程组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教学、科研质量方面,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课程组注重课程建设,较早开发、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注重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该课程组承担的痕迹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2.该课程组制作的教学课件、系列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外国专家讲学资料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安系统的许多本、专科院校以及公安机关教育培训部门都使用过上述教学资料。 &
3、该课程组承担着物证技术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公安院校教师在职物证技术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
4、该课程组本校教师队伍与国内特聘教授、高级教官的组合,以及该课程的讲授与专题讲座的结合,使该课程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的结合方面找到较好切入点,保证了良好的教学质量。目前还存在的不足之处1.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经常化。 & 2.在开放实验室方面,需要解决目前在开放实验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开放实验室效果。 & 3.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需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我学习和研究的条件。
课程建设报告
建设规划描述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公安大学物证技术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刘耀院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2000年开始招收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学科建设发展很快,2002年,学校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从侦查系独立出来,成立了刑事科学技术系,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系承担的面向公安大学各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对普及刑事科学技术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侦查破案等诉讼活动中的科学证据意识有着重要意义。该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参考资料、视频资料以及模拟试卷等,教学内容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够体现出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负责人罗亚平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刑事科学技术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持研究的《痕迹检验教学实践与改革》于2001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几年来,罗亚平教授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全国性的协会、学会等机构担任多项工作,为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生导师,校督导团组长,李文燕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开设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点建设的课程,该课程所依托的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该课程负责人罗亚平教授有近20年的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投入,治学严谨,科研成果丰硕,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在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会、协会中担任重要工作。该课程有专任主讲教师16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该课程具有明显的公安特色,在公安大学2003年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该课程被列为全校的专业通修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将基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实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负责人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课程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参考文献等在内的完整教学资料,该课程所选用的部编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均为该课程组成员共同编写。???
<!--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生就业待遇_百度知道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生就业待遇
想考研。不知考会计专硕(直接从就业面出发)还是考中国公安大学的邢科技研究生(从兴趣出发)。所以想问下毕业之后的待遇。性别女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挺好的,这个专业的人才很少,所以出来就业非常好的
采纳率:6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简介_网易新闻
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简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的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高检院办公厅刑事技术室,1988年刑事技术室升格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局,同期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科学研究所。2000年高检院合并检察技术局、检察技术科学研究所和办公厅信息技术室,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2007年登记为司法鉴定中心。
中心目前开展的鉴定项目包括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毒物、文书鉴定、声像资料、电子证据、司法会计等,现有鉴定人43名,其中45%具有高级职称,硕士以上学历16人,拥有一批国内同行业中最先进的仪器设备。
中心主要承担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下级检察院送检的重特大和疑难案件的检验鉴定、文证审查等。坚持“办案、科研、培训”的功能定位,立足服务于检察机关办案,着眼于提高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的能力,基础建设、专业人才、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显著增强。2008年12月,中心有6类23项通过实验室认可。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司法鉴定中心是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并已在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了备案登记。
中心主要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和声像资料的鉴定工作,具有工作所需的高素质专家型鉴定人队伍,以及先进、可靠的检测、检查设备和设施,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依托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设立。始建于1932年,是我国近代法医和司法鉴定的发源地。
中心是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面向全国公、检、法、司以及社会、公民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核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和声像资料鉴定、计算机鉴定等。中心现有专职鉴定人员70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司法鉴定人3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鉴定人10名。
中心与研究所一体,围绕司法鉴定实践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司法鉴定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研究工作,形成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司法鉴定提供科技支撑。首创了覆盖ISO/
IEC17025和ISO/IEC17020国际标准要求的司法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在全国司法鉴定行业率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检查机构/实验室认可的基础上,于2009年再次通过国家实验室/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检查机构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的“五合一”评审,具备国际行业认可的“提供可靠数据和司法证明”的能力。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原名公安部126所,后更名为公安部第二研究所。1996年以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为基础成立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中心专业机构和专业特长涉及法医病理损伤鉴定、法医物证鉴定、DNA鉴定、毒物检验鉴定、毒品检验鉴定、微量物证鉴定、痕迹鉴定、指纹鉴定、枪弹物证检验鉴定、爆炸物证检验鉴定、视听技术检验、文件鉴定、电子物证检验鉴定、书写材料和书写时间的检验等方面。中心在职人员300余人,有一批高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38人,副研究员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28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博士26人,硕士60人。
中心主要负责中央和公安部交办的物证检验鉴定和现场勘验工作,以及省级公安机关提交或其他相关机关委托的各类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复核工作。自中心成立以来,已检验鉴定各类案件13万余起,参与了不同时期我国很多有影响的重特大案(事)件的现场勘验或检验鉴定工作。
2006年10月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成为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领域第一个整体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物证鉴定机构。
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依托中国政法大学设立,前身系198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1995年成立“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为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经调整转制后,于2006年并入中国政法大学并更名。
该所是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核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和声像资料类鉴定。现有执业司法鉴定人38名,具有正高级职称16名、副高级职称16名,取得硕士以上学位21人,其中24人在专业领域工作10年以上。
该所累计完成各类鉴定6万余件,每年各类咨询1.5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各省、市、区,承办大量反复缠诉、上访和疑难复杂的案件,为各级司法机关解决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8年4月,该所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家级资质认定。
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是集办案、科研、培训与教学于一体的刑事科学技术部门。
中心设有16个专业技术科室:现场勘验室、痕迹检验室、现场图像室、理化检验室、爆炸检验室、文件检验室、指纹检验室、心理测试室、计算机和数字声纹检验室、电子物证检验室、法医病理检验室、法医临床检验室、毒物毒品检验室、DNA检验室、影像技术室和法医二部。建有全国第一批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78名,其中51%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实战和专案攻坚,近10年每年检验鉴定各类案件两万多起,在许多重特大疑难案件、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群死群伤类案(事)件的侦破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或重要作用,为侦查破案和法庭诉讼提供了准确线索和科学证据。自2003年通过实验室认可以来,至今已有痕迹、理化、文检、指纹、电子物证、声像资料、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毒物、法医物证等10个专业92个检验项目通过认可,基本涵盖了目前中心所开展的日常工作。
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
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依托中山大学设立。1953年成立法医鉴定组,1998年成立法医鉴定中心,2000年被广东省政府指定为唯一的法医学专业类复核鉴定机构。
中心是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核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现有鉴定工作人员46名,其中司法鉴定人23名,鉴定辅助人员23名。高级职称司法鉴定人20名,占司法鉴定人的87.0%,司法鉴定人中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人员分别占69.6%、26.1%和4.3%,拥有高素质的专家型司法鉴定人团队。
中心长期以来为全国的公、检、法、司和个人的民事及刑事案件提供法医鉴定工作。各专业迄今共受理和鉴定6万余例案件,法医病理、法医临床和法医物证等三个主干专业的年检案总量大于5000例,检案数量大,疑难案件多,重复鉴定案件比例高,在一些疑难和敏感案件的鉴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7月,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
上海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上海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隶属于上海市公安局。
中心具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设有法医室、毒化室、声像室、痕检室(含文检专业)、指纹室、理化室(含心理测试专业)、生物物证室、警犬队和综合室9个科室。目前共有技术人员176人,管理人员18人,文职人员50人;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68人(有7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级职称50人。
中心在现场勘验、法医病理学检验、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检验、理化分析检验和痕迹检验鉴定等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具备重大疑难案件和重大事件的现场取证和研判能力、检验鉴定各类疑难物证的能力和为其他鉴定机构复核疑难案件的能力。
2007年6月以来,中心已有65类165项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系全国省厅级公安机关第一个全专业获得认可的单位。中心建有全国第一批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法医物证学现场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并在2010年2月获科技部批准建立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依托西南政法大学设立。西南政法大学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从事刑事侦查和司法鉴定教学、科研活动,具有较好的教学和实践的基础。1986年经司法部批准成立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中心是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核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和声像资料(电子证据)鉴定。中心拥有一支人数达73人的学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鉴定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具有几十年的司法鉴定实践经验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中心开展以物证类鉴定为主、鉴定种类基本齐全的司法鉴定活动,其中,笔迹和文书检验有多位知名专家教授,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是其特色。
中心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以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家级资质认定。
广东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广东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隶属于广东省公安厅,前身为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处技术科,成立于1979年6月。1996年升格为正处级单位,2008年正式挂牌。
中心设有技术管理、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DNA检验、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及其他痕迹检验、排爆、化验、毒化、理化、毒品、微量物证、文件、声纹、电子物证检验、影像、画像、测谎、指纹、警犬技术等专业。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9人,大学本科4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5人,中级职称的27人;具有鉴定资格的有7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23人。
作为中南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的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中心利用技术手段破获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在影响重大的一系列部、省督办案件侦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8年8月,中心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成为全国首家国家认可的省级公安司法鉴定机构。同时,中心也是公安部和香港特区政府确定的国内唯一一家承担香港居民内地非婚生子女赴港定居亲权鉴定的机构。
本文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