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医国医大师名单来解答。

屠呦呦(1930~),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屠呦呦1955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历任中药所化学室主任,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妇女联合会执委及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
屠呦呦60年来以其“西学中”知识结构优势,从事中药化学、生药学、炮制等领域的研究,成绩卓著。国家首批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荣获发明奖章,1985年应邀参与筹建中国发明协会,并任理事会理事,1979年、2012年分别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1992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终身研究员,199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十杰妇女称号,1995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由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共同授予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称号,2003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2009年获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杰出校友”,2015年荣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获6个《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和2个中国发明专利。
屠呦呦的最大成就贡献主要是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疟疾是全球古今的三大传染病之一,迄今受威胁人口达30余亿人,年发病人3~6亿。十七世纪欧洲使用金鸡纳树皮,十九世纪推广奎宁,1945年氯喹成为抗疟首选药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并迅速在全球蔓延,氯喹逐渐失去原有疗效。1964年美国侵越战争,双方因抗性疟感染成军队减员主因。应越南之请,1967年我国领导人决定将(代号523)防治疟疾药物研究作为国家的紧急战备任务,发动全国相关部门共同攻关。期间虽从上万种中草药中进行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1969年1月,523办公室商请本院参与抗疟药物研究,屠呦呦被院所领导确定负责组建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经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对200多种中药的380余种提取物进行鼠疟筛选未获满意结果。后集重点于中药青蒿上,特别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迪,通过对确定其正品、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尤其是提取方法的反复研究,终于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叶子的乙醚提取中性部分(简称“醚中干”)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夏,经批准试用于30例临床,全部有效。与此同时,屠呦呦及其课题组继续对“醚中干”进行分离优化,1972年11月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以后的化学和临床研究表明,青蒿素不同于氯喹,是不含氮、而有双氧桥的新型抗疟化合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优点。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又创制了在青蒿素结构中引入羟基的还原衍生物,即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和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
“醚中干”、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发现,受到国内同道的高度关注,在工艺、衍生物等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79年向国际公开后,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疗法)向所有疟区国家推荐作为疟疾的首选方案,2010年全球采用ACT治疗的约1.8亿人,治愈率达97%。
屠呦呦已到耄耋之年,仍在关注青蒿素的研究进展,仍活跃在科研岗位上,可谓是老骥伏枥。她的有关事迹先后被编入《当代中国发明》、《中国卫生科技成果荟萃》、《365个第一次----共和国50年珍贵图录》、《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医学名家荟萃》、《中西医结合事业》及《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生物学卷》、《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等。她主编的《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于2009年出版。
景厚德(01.2),男,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0年毕业于满州医科大学。年在满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任助教,1948年在湖北医学院药理室任副教授,1950年任协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讲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教研室助理研究员。1963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药理室工作,198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等职务。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其间培养了大批高级科研、医疗人才及医疗科研管理干部。参与并主持过心脑血管、计划生育、青蒿素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普鲁卡因与毒毛旋花素作用的比较研究”、“青蒿素的抗疟作用研究”、“鸽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棉酚的避孕作用研究”和“鹌鹑快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制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有些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主持了与日本津村顺天堂制药株式会社合作有关科研项目的开发工作。主审并校译过《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方法》等书。
谢宗万(04.8),男,江苏省江都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曾任生药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药学会理事兼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英语可熟练阅读及写作,多次赴日本、伊朗、马耳他、菲律宾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或考察。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师带徒1名。
主要从事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及中药资源、中药鉴定及药学史研究,包括历代本草药物品种的考证、澄清中药材混乱品种及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在国家中医药局重大课题“《中华本草》编纂研究”中,担任总编委会副主任、本专业编委会主任;“中药品种理论研究”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发表论文230篇,论著有《中药材品种论述》等36部。获198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7年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颁发的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
王孝涛(1928.6~),男,浙江省平阳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原中药炮制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国家秘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局中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名誉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理事等,中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5个杂志的编委、顾问。
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和道地药材质量科研工作58年,进行炮制沿革、原理、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等系统研究,完成毒性中药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商陆、芫花等国家和部局级课题。获部局级奖6项,院级奖7项。编撰出版中药炮制专著9部,其中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1部、院级奖2部、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图书银奖1部。发表专业论文110多篇。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表彰证书、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师承继承人1名。多次为“中药炮制师资班”、“西药学习中药班”、“中医中药班”及国际进修生讲授中药炮制学,1981年应邀赴日本讲授中药炮制学,受到国际好评。
高晓山(12.12),男,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54年大连医学院本科毕业,1962年本院西学中第三班毕业。先后在药理研究室、中药理论室工作,曾任中药理论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兼任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中华本草》编委,药性理论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药学委员,《中西医结合医学》第四卷药学编委。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
主持完成“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获1993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治疗急症的基础药理研究--上消化道吸收中药的理论与实际”,获1992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十八反新涵义的确认--妨害治疗”,获1993年院级二等奖(第一名),首届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中国赛区金奖,美国赛区功勋金奖;“黄连致溶血性黄疸毒性及其防治研究”等。发表有关中医药理论、医史文献、本草研究论文百余篇。主编《中药药性论》(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一等奖,1996年国家医药局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主编《中药十八反研究》(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优秀奖)。
章育中(1919.12 ~),男,江苏省常州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昆明)化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攻读药物化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秋回国,年在北医药学系任教,年在医科院药物所分析室工作。1981年到中药所建立分析化学室,任该室主任五年,兼本院和本所专家委员会委员、本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曾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编委达二十年。1990年4月退休。
主要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在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新药氢溴酸山莨菪碱”课题中,负责药材中山莨菪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在1985年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的“正柴胡饮冲剂的研制”课题(排名第三)中,负责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四十年来发表科研实验论文50篇,主要发表在《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上,主要是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分析。主编《薄层层离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78),是国内最早介绍薄层分析中草药的专著,多年来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与他人合编《薄层层析法和薄层扫描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薄层扫描法方法学和应用的专著,受到读者好评;是《中药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册的编委,该书对中药的整理和提高在国内外起了重要作用。被国务院侨办认定为美国归国华侨,享受“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待遇。1978年起培养硕士生5名。曾为WHO派来的外国进修生进行短期授课;1986年受中国药学会委托举办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学习班三次,全国来京学员近二百人;1986年受九三学社委派到银川和乌鲁木齐讲学二周。
章荣烈(13.01),男,福建省惠安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1年毕业于沈阳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学博士,获日本药师执照。历任国立沈阳医学院讲师、副教授、生化学科主任等。1955年调入中医研究院,任研究员,历任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创建基础研究室和经络研究所。第五、六、七、八届(20年)全国政协委员兼华侨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委员。任WHO顾问,东京药科大学和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籍教授,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日医药协会理事等。能阅日、英、德、俄文献。1990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退休。
创“战地饮水消毒片”(首位)用于朝鲜战场,解决转战过程战士饮水问题。1959年经两年半西医学习中医后从事中医药研究。1970年建立肿瘤和生化研究室,开展抗肿瘤中药研究。1975年发现猪苓多糖(757)的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首位),在肿瘤临床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获良好疗效,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创“连续动态观察单只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超微量测定法”(首位),大量节约实验动物,扩大长期系统观察例数建立简便法。应邀出席WHO、瑞士、美、日、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国际会议和学术讨论会,均获良好反映。著译《失羟麻黄素--简史、化学、药理、临床、应用》专辑,中国药典1953年版药品鉴别方法说明,癌的分子生物学,猪苓多糖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国灵芝研究概况(日·英)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1977年中医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奖,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奖,1981年第8回国际药理学会奖,198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等。50余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都在独立开展研究。
姜廷良(1933.6~),男,浙江省余姚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196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生毕业。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WHO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现任中药所唐氏中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保健科学会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医药研究顾问,2个国外杂志编委,5个国内杂志的主编或编委。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访问学者,出访11个国家和地区。培养研究生10名、博士后2名。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肿瘤中药药理、方剂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理方法学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桂枝汤对体温整合调节”、九五攀登项目“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基础研究”首席专家。以下成果均排名第一:“六味地黄丸阻断食管上皮重度增生、预防食管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含药血清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获1996年院级三等奖。获1999年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地奥药学奖二等奖。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9部,其中2部获全国或大区优秀科技图书奖。
陈士林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现兼任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委员等。
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担任Pharmaceutical Crops共同主编,Chinese Medicine、CHM、《药学学报》等副主编,PLOS ONE等十余种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在国际上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完成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从基因层面解决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的难题,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被Nature China 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完成并发表人参、丹参、赤芝、紫芝等中草药全基因组图谱和相关组学研究,首次提出并编著《本草基因组学》,主持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和三七持续种植项目并推广应用;完成并编著《中国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避免中药材盲目引种栽培,成功培育并获批3个中药新品种证书;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36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 、Biotech Adv、PNAS等, 论文被他引1.1万余次,H指数50(Google Scholar)。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诺奖之星、Agilent Thought Leadership Award等荣誉。获国家教育部高校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近期主要论文:
1. S Chen*.; Xu, J.; Liu, C.; Zhu, Y.; Nelson, D. R.; Zhou, S.; Li, C.; Wang, L.; Guo, X.; Sun, Y.; H Luo, Y Li, J Song, B Henrissat, A Levasseur, J Qian, J Li, X Luo, L Shi, LHe, L Xiang, X Xu, Y Niu, Q Li, Mira V. Han, H Yan, J Zhang, H Chen, A Lv, ZWang, M Liu, David C. Schwartz & C Sun*.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odel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Nature communications 3.[6]
2. Xu Jiang , Chu Yang, Liao Baosheng, Xiao Shuiming, Yin Qinggang1, Bai Rui1, Su He, Dong Linlin1, Li Xiwen1, Qian Jun1, Zhang Jingjing1, Zhang Yujun1, Zhang Xiaoyan1, Wu Mingli1, Zhang Jie1, Li Guozheng3, Zhang Lei, Chang Zhenzhan5, Zhang Yuebin6, Jia Zhengwei7, Liu Zhixiang1, Daniel Afreh, Ruth Nahurira8, Zhang Lianjuan1, Cheng Ruiyang1, Zhu Yingjie1, Zhu Guangwei1, Rao Wei7, Zhou Chao7, Qiao Lirui7, Huang Zhihai2, Cheng Yung-Chi, Chen Shilin,
Panax ginseng genome examination for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GigaScience
doi: 10.1093 gix093, 2017
3. S Chen*.; Song, J.; Sun, C.; Xu, J.; Zhu, Y.; Verpoorte, R.; Fan, T.-P.*, Herbal genomics: Examining the bi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Science
(6219), S27-S29.
4. Xu, Z.; Peters, R. J.; Weirather, J.; Luo, H.; Liao, B.; Zhang, X.; Zhu, Y.; Ji, A.; Zhang, B.; Hu, S.; Au, K. F.; Song, J*.; Shilin Chen*.,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sequences and splice variants obt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sequencing platforms applied to different root tissue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tanshinone biosynthesis. The Plant Journal 2015.
5. Li, Q.; Li, Y.; Song, J.*; Xu, H.; Xu, J.; Zhu, Y.; Li, X.; Gao, H.; Dong, L.; Qian, J.; Sun, C, Shilin Chen*., High-accuracy de novo assembly and SNP detection of chloroplast genomes using a SMRT circular consensus sequencing strategy. New Phytologist
6. China Plant BOL Group, DZ L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large dataset indicates tha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e barcode for seed p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 .
7. ShiLin Chen*.; Pang, X.; Song, J.; Shi, L.; Yao, H.; Han, J.; Leon, C., A renaissance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rom morphology to DNA. Biotechnology advances ), .
8. H Xu, J Song, H Luo, Y Zhang, Q Li, Y Zhu, J Xu, Y Li, C Song, B Wang, W Sun, G Shen, X Zhang, J Qian, A Ji, Z Xu, X Luo, L He, C Li, C Sun, H Yan, G Cui, X Li, Xi Li, J Wei, J Liu,Y Wang, A Hayward, D Nelson, Z Ning, RJ. Peters, X Qi, S Chen. Analysis of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Mol Plant.2016, Volume 9, Issue 6, p949–952[10].
9. Pang, X.; Song, J.; Zhu, Y.; Xu, H.; Huang, L.; ShiLin Chen*. Applying plant DNA barcodes for Rosacea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Cladistics ), 165-170.
10. Zhu, Y.; Luo, H.; Zhang, X.; Song, J.; Sun, C.; Ji, A.; Xu, J.; ShiLin Chen*., Abundant and selective RNA-editing events in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Genetics
11. Li, X.; Yang, Y.; Henry, R. J.; Rossetto, M.; Wang, Y.; ShiLin Chen*, Plant DNA barcoding: from gene to genome. Biological Reviews ), 157-166.
12. Dong, L.; Yao, H.; Li, Q.; Song, J.; Li, Y.; Luo, H.; Shilin Chen*., Investigation and integrated molecular diagnosis of root-knot nematodes inPanax notoginseng root in the field.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4), 667-675.
13. Wang X, Liu Y, Wang L, Han J*, Chen S*. A Nucleotide Signatur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Danggui) and Its Products. Scientific Reports 40.
14. Xiang, L.; Song, J.; Xin, T.; Zhu, Y.; Shi, L.; Xu, X.; Pang, X.; Yao, H.; Li, W.; Shilin Chen*. DNA barcoding the commercial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 156-162.
15. Shilin Chen*; Luo, H.; Li, Y.; Sun, Y.; Wu, Q.; Niu, Y.; Song, J.; Lv, A.; Zhu, Y.; Sun, C., 454 EST analysis detects gene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in Panax ginseng. Plant cell reports ), .
16. Jung Chao Yuntao Dai Robert Verpoorted Wing Lame Yung-Chi Chenge Li-Heng Pao Wei Zhang Shilin Chen
Major achievements of evidence-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major diseases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Volume 139, 1 September 2017, Pages 94-10
17. Xiaochen Chen, Li Xiang, Linchun Shi, Gang Li, Hui Yao, Jianping Han, Yulin Lin, Jingyuan Song, Shilin Chen Identification of crude drugs in the Japanese pharmacopoeia using a DNA barcoding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 7, : 4)
18. Huang Z,, Xu J,, Xiao S, Liao B,Gao Y, Zhai C, Qiu X, Xu W and Chen Shilin
Comparative optical genome analysis of two pangolin
species: Manis pentadactyla and Manis javanica.
Giga Science
叶祖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和先后两次在美国西弗吉亚大学药理毒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三十余项,获成果奖9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著作12部。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主编以及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副主编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毒理学以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
李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系癌症研究室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两种相互补充的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获得一批国际认可、具有示范性的研究工作。发现了“低浓度电解质效应”、发明了“脉冲梯度洗脱色谱技术”。科研成果发表在 Curr. Drug Metab.、Br. J. Pharmacol.、Drug Metab. Dispos.、Br. J. Clin. Pharmacol.、Chem. Res. Toxicol.、Anal. Chem.、J. Chromatogr. A、J. Am. Soc. Mass Spectrom.等药代动力学和分析化学领域权威刊物上,产生了积极的国内外学术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
肖永庆,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炮制重点学科带头人。
日本大阪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化学、质量评价及中药炮制研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多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
王智民,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级课题48项,获科技成果奖10项,在Nat.Prod. Rep.、J. of Chromatography A、Helvetica Chimica Acta、药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常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创新药物研究。
胡世林,研究员。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局级课题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1993年获得国务院授予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道地性;中药材资源与质量研究。
廖福龙,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悉尼医院进修生物流变学。多年来以学科交叉方式开展活血化瘀中药药理学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各两项,国家专利两项,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专著12部。近十年来开拓了生物力药理学新领域,发文于药理学顶层杂志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任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杂志中国编委。曾任中药所药理研究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等。
朱晓新,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GLP中心主任。兼任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等;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20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6部。
边宝林,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教处处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泰山学者。从事中药化学及质量控制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编著3部(主编),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6项,标准物质证书1项,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20余人。与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多所大学实验室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多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杨洪军,男,1972年7月生,医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药新药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中药防治血管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学术兼职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
根据中西药研发路径的不同,提出中药新药设计的基本框架,即以“组效关系”与“构效关系”相结合,包括:基于临床数据与文献信息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基于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中药有效成分辨识、基于系统建模的中药新药组方优化。按照 “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对元胡止痛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含药肠吸收液的体外药理研究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脑心通胶囊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近5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九、第十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著作2部;主持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赵中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讲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生药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1985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1992年获东京药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9年3月任日本星火产业汉方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2010 年1月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欧莎研究所访问学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香港研究资助局、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卫生署、美国NIH,美国药典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180 篇,编著论著45 部。自2010 年6 月开始担任《大公报》中华医药“本草的世界”月刊特约撰稿人。1991 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2014 年获香港特区颁授荣誉勋章(MH)。现兼任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香港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委员、香港中药标准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会传统医药顾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药临时顾问等职。
本草学;中药鉴定学;世界传统药物学。
刘淑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基金等几十项课题、以及新药开发课题数十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院级科技进步奖等8项,近十年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著作1部,专利6项。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型制剂(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与评价;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药开发研究。
梁爱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中药注射剂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澳门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年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曾主持国家级和部局级课题1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译著作5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西药物联合用药安全性研究;中药复方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崔晓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抗病毒药效学评价及机理研究。承担国家级课题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9项,获专利证书6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收载6篇。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称号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抗SARS勇士,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病毒药效学评价及机理研究。
林娜,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结合学博士后。从事中药理论和中药药理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基金3项等,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1项,在Arthritis Rheum、Biochem Pharmacol, eCAM 、FEBS Let、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副主编专著6部,发明国家专利3项。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作用及机制;中药的合理应用。
张玉军,博士,研究员,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后被聘为副研究员,在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年在桑格研究所(英国)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动植物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DNA测序技术、基因组结构变化(CNV)、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在Nature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组学;新测序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医学分子遗传学等。
王跃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制药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公益性研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2项及国家软课题研究二十多项,获科技成果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与开发。
杨滨,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究室主任。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药学院获药学博士学位,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药成分分析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十项。在Analytical Biochemistry, Fitoterap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成分分析;中药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李慧,研究员,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药剂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药分散片、中药凝胶、中药成膜喷雾剂等新剂型研究,现正开展中药新型靶向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课题近二十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两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写著作4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新工艺及新技术研究;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评价;新药研发。
沈欣,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曾负责部、局级课题8项,重点参与部、局级课题20项,院级课题4项,获部局级奖4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自主开发中药五类药1个、六类药3个,重点参与开发中药五类新药2个、六类药10个。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对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疼痛及妇科疾病研究。
刘安,博士,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兼任财务处负责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年于德国和英国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结构优化、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代谢等相关研究。近年来承担或参加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回国留学基金、973等课题。在Tetrahedron、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Phytochemistry Letters、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结构优化研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中药体内外药物代谢研究。
张保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学术兼职: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风险评估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专家;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中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新药开发,在国内较早研究泡腾片、分散片技术,解决了中药泡腾片、中药分散片技术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主要进行中药注射剂改雾化吸入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中药眼用剂型凝胶剂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新药证书2个,临床批件1个,授权发明专利2个。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新药开发。
陈燕军,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人事处副处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主持和参加二十多项各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院级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工艺、新剂型研究;中药可注射植入给药系统、脂质体等新技术研究。
许海玉,研究员,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中药新药设计研究室副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山东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博士后。从事中药整合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在PLoS One、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J Chromatogr B AnalytTechnol Biomed Life Sci.、J Pharm Biomed Anal.等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和2013年度“中国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整合药理学和网络药理学;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隋峰,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研究员,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性味理论研究室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中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近五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奖8项;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SCI收录8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科技项目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plos one》、《pharmaceutical biology》等SCI源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及复方的药效评价及分子机理;基于性味理论的中药新药发现模式及中药新药研发。
张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炮制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炮制和中药化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厅局级及院级奖励8项,授权专利1项,获2项保健食品生产批准文号和1项新药生产批准文号。先后在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中药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常用中药炮制新释及应用》等专著。兼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原理及饮片质量评价研究;中药及复方活性成分研究。
谭余庆,博士,研究员,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中药免疫药理学、肿瘤免疫学、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梁日欣(1959.5~),女,河北省,医学博士,200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毕业。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药理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73”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课题,中医药行业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获奖两项,成果鉴定一项。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两部。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
曹军(1962.1~),男,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现代诠释。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有生物转化法开发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双歧杆菌及其WPG在蛋白类保健品中的应用研究、压力与剪应力对毛细血管网络生成的影响、生物力与中药成分联合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急性高原病易感个体差异性的遗传学基础、栀子苷对疱疹病毒宿主细胞膜的影响、1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品与野生品差异特征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性成因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省市科技项目。
发表温郁金提取液抗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Biomechanopharmacology: a new borderline discipline、压力剪应力川芎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生物化学导论》、《生物化学考试常见错误与对策》等论文和论著40余篇(部)。
姬松茸低分子量多糖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胞壁成分的蛋白类保健品研究和青春双歧菌多元蛋白的保健功能及发酵工艺的研究,分别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
李建荣,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协理主任。
从事中药毒理和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熟悉中药新药研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863计划)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十余项,作为分题组长或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研究——中药》和《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6部书籍中任编委。其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曾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中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取得两项创新药物新功效的国家专利。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会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审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杨岚,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药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
杨伟鹏,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副主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和方剂学博士学位,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等二十余项,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巢志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标准样品与定值研究室主任。
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化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学专业。从事中药化学及相关研究三十年,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七五以来各期科技攻关/支撑计划、人社部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质检总局的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几十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院级科技进步奖等10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著作13部,专利10项,培养博硕士14名。兼任973计划等项目经费预算评估组组长、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财政部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审评专家、博士后基金审评专家。全国留学归国人员先进个人,留学归国成就奖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中药采收仓储的新技术研发;中药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张志杰,博士,研究员, 生药研究中心矿物类生药研究室副主任。
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矿物药专属性检测方法与标准制定子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项,技术开发及新药研发项目5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Analytical letters,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草药和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副主编专著2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主要研究方向:矿物药检测技术及炮制机理研究;中药炮制及中药质量控制;新药研发。
张彦琼,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秘书,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系统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遗传学博士学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研究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1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Molecular Medicine, Nanomedicine, Liver International, Molecular Biosystems, PLoS One, FEBS Letters和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曹春雨,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副主任。
青岛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访问学者,年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主持4项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2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SCI期刊论文1篇,参与三部著作的编写。参与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GLP中心,作为毒理部负责人和SD参加多项安全评价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药理。
赵海誉,博士,研究员,科研教育处副处长。
北京大学药学院获博士学位,年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系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Helvetica Chimica Acta、中草药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中药体内外药物代谢研究。
李玉洁,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科研教育处副处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作为项目副组长或分题负责人主持完成科技部重大药物创制项目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院级奖3项。在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中医杂志、中草药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7项,授权专利2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发。
沈建英,博士,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日本九州大学医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甲等)。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专业涉及中药药理学,感染免疫学,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化和信号转导。在PANS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 中药新药研发(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宋驰,博士,副研究员,中药数据中心副主任
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年,就职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多年来从事生物信息学、植物基因组学及药用植物转录组学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1篇,第二作者发表Nature Biotechnology文章1篇,署名作者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3 篇和Genome Biology文章1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组及转录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中药信息数据库构建。
孙奕,博士,副研究员,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12年4月赴日本于东京大学和日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始,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学会(JSPS) 外国人特别研究奖,沈阳药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现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1项,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等课题3项。在J. Nat. Prod., Org. Lett., J. Org. Chem, Planta med, Bioorg. Med. Chem. Let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中药化学等。
李西文,博士,副研究员,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生药学博士学位,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和澳门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和鉴定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等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并入选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在BiolREV,New Phytol,PLoS ONE,ENVIRON EXP BOT,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参编著作6部。现兼任药学学报青年编委,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PLoS ONE, Planta, Chinese Medicine, ECAM等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规范化栽培(GAP)及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质量追溯;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
王宏洁,研究员,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中药新药质量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部基础性课题等多项。自2008年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6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新药证书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院级奖励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化学;中药新药研究
高慧敏,博士,研究员,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动物源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近5 年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等多项课题。先后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Phytochemistr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Helvetica Chimica Acta,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药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 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游云,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力研究室副主任
2006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博士。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3项等,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4项,在Biorheology, 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和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4部,获得发明国家专利1项。担任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力药理学研究;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中药药效可视化研究。
李洪梅,博士,副研究员,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医院制剂与新药研发研究室主任。
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5项,包括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以及院级课题5项。熟悉中药新药研发和医院制剂开发的过程和相关法规要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承担企业技术服务课题20余项,主要是中药新药和医院制剂的临床前药效毒理研究工作,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已建立常见呼吸道病毒、胃溃疡、肝炎、补益类中药等的中药复方筛选及评价技术。发表论文15篇,SCI期刊收录4篇,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复方的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及中药新药研发。
孔祥英,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活性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赴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进行访问交流。现主要从事基于干细胞功能调控的神经保护活性中药的筛选、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防治骨关节疾病的药效评价以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索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联合创新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1项,以主要科研骨干参加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等6项。在 Mol Neurobiol,Plos One,Rejuv Res,Int J Biol Sci,J Transl Med,J Ethnopharmacol,Brain Re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3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等3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与新药研发;中药药性现代研究。
郭姗姗,博士,副研究员,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中药抗病毒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到奥地利进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相关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特点,在病毒增殖过程中从病毒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环节揭示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protein cell、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药学学报、病毒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李韶菁,博士,副研究员,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获药理学博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基础博士后;华北制药集团10年新药研发经历,参与获批的新药品种10余个;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Mol Biosyst, PLoS One, Phytother Res, Molecules和《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译)著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担任Pharm Bio, Comput Biol Med, J Diabetes Res, 《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整合调控的分子药理学研究;中药调节机体微环境的配伍机制研究;高通量筛选及先导化合物发现;中药新药及保健品研发。
徐颖,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雌激素调控与中药药性研究室副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学位,曾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主要从事植物雌激素活性中药的筛选、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雌激素研究平台基础的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妇科肿瘤的药物发现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联合创新项目1项,参加973计划项目等2项。在 Rejuvena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等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19篇。参编教材1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3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基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中药新药研发。
张卫,副研究员,博士,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本草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学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2014年起任本草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雷公炮炙论》药物炮制辅料考、中药剂量使用规律分析、从《证类本草》看道教对中药学的影响、中药水蛭品种考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探讨、中药气味薄厚升降浮沉理论体系构建及嬗变等;主编著作6部,有《植物名实图考校释》、《带您走近-神农本草经》、《本草原始》、《本草真诠》、《本草发明》、《本草集要》。曾获部局级奖2项,院级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及数据库;中医药史学;中药药性理论。
聂其霞,硕士,副研究员。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医院制剂与新药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医科药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新药研发中心。共参加、承担各级课题十余项。
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研究与新药开发。
卫军营,博士,副研究员,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整合中药组学研究室副主任。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3项,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Analytical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Talanta和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整合中药多组学策略的中药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研究。
孙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材鉴定及药用成分合成途径挖掘研究室副主任。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研发专项等科技项目4项,在Scientific reports、Frointer in plant sciences、Annals of botany、Planta、Plos one、IJM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Molecular Plant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鉴定及药用成分合成途径挖掘。
朱英杰,博士,中药计算与统计研究室副主任。
200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并于2010年取得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致力于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医学和中药研究中。曾参与编写著作2篇,软件著作权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中药基因组与转录组学;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与系统开发;计算生物学等。
吴宏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生药学院学习交流。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曾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院级课题3项,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与重大新药创制2项,并且参与编写著作1部。国内外杂志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7篇,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Molecules,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等杂志。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侯红平,博士,助理研究员,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分子毒理学研究室副主任。
南开大学医学院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研究项目1项,在Molecular Neurobiology,Turkish 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Sp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obotics and 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分子毒理药理。
王锦玉,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固体制剂研究室副主任。
2005年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来,一直从事药物新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及新药开发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部局级课题。参与研究开发的治疗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片及中药五类新药金草片,均已获得临床批件。获得4项专利授权,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1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发;新型给药系统;固体制剂基础理论。
赵庆贺,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制剂研究中心纳米及靶向药物研究室副主任。
2006年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获博士学位。2017年起任纳米及靶向药物研究室副主任。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缓控释研究;两亲高分子的设计及其在细胞内药物转运中的应用;纳米载体与肿瘤靶向药物传递体系。
徐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数据中心本草基因组研究室副主任。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已在NatureCommunications,GigaScience,NewPhytologist,MoleculePlant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药学学报等杂志发表文章40多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本草基因组学》,《岭南中草药DNA条形码序列》。曾参与起草本草基因组计划,完成灵芝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解析灵芝酸生源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灵芝是研究中药次生代谢与发育调控的模式真菌,相关工作以封面图片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Nature China评为当月最佳论文。参与完成紫芝、丹参等多个药用植物、真菌基因组工作,相关文章在Mol Plant, New Phytologist,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通过物理图谱为工具在整基因组水平上对近缘生药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工作在Giga Science发表。目前工作方向为通过基因组序列信息解析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生源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为中药活性物质合成生物学、药用植物育种、药用植物栽培提供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
李琦,博士,助理研究员,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抗肿瘤中药研究室副主任。
2011年于北京大学获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开展肿瘤药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任抗肿瘤药理学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免疫治疗及中药抗肿瘤药理学及新药研发。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首次克隆出新的人类炎症调控相关细胞因子CTRP4,并揭示了其在肿瘤疾病中,特别是在肿瘤免疫调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抗肿瘤药理学研究中,从平衡调节的角度在低剂量水平论证了瑞香狼毒发挥安全有效抗癌作用的靶点和可行性,并且对其发挥功能的潜在分子机制着重从免疫平衡和免疫微环境调控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论证了中药肿瘤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细胞自噬和增殖调控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鸡血藤等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效药理研究中开展了实用性与科学性兼备的研究工作,为未来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了预期良好的实验室研究证据。参编《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中国药用植物志》等专业著作, 主要研究成果在Oncotarget, Cancer Letters, FEBS journ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并参与申请专利8项,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中药药理学;肿瘤免疫学
董林林,博士,助理研究员,生物技术中心分子育种研究室副主任。
2012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云南重大专项等项目。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New Phytologist,Scientific Reports,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Crop protection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参与编写书籍6部。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分子育种与遗传改良、连作障碍与病害生物防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中医大师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