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差距有多大医疗差距究竟有多大

中美医疗差距有多大?五个方面来阐述
经常有客户会问我们,“我去美国能治好吗?”我们会如实地告诉我们的客户,去美国不一定能治好,美国也不是万能。但去美国治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更具实力的诊治,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治疗质量和治愈的可能。那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来听听美国阳光医疗的客观分析。
医疗设备和药物的差距
这两方面最根本的差距体现在研发能力上。世界上很多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有效的靶向药物大都是美国人发明的。
并且美国顶级医院的设备配备要完善很多,比如梅奥诊所的一个医疗中心就有50多台MRI;且目前大部分最有效的靶向药物依然是美国生产的。
医生的整体素质
这一点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到大医院争先预约权威专家,好的医疗专家不仅能够更有效的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同时也能给患者更多的信心。医生是美国平均薪水最高的职业,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医生筛选制度严格。比如美国癌症医生属专科医生,培养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5年时间,而要成为专科医生需要接受以下培训:
1. 四年本科
2. 四年医学院(入学考试+面试)
3. 三年住院医培训
4. 参加医生从业资格考试
5. 三~四年专科医生培训
6. 一~二年进修医生以及住院医生(非本单位的指定国家级专科医院)
7. 参加考试获得专科行医执照
8. 正式成为专科医生
(注:中国专科医生没有专门的执业考试)
并且,美国顶级专科医生对专科领域有着更深入的研究
美国很多顶级医生在做临床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实验室,每周可能有4天在实验室,1天在门诊。一位哈佛医生表示为保证自己是一流临床医生,秘诀在于超级专业化。他只看一种肺癌,而且是一种非常确切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肺癌,尽量确保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比他更了解这种肺癌。
治疗更规范
比如问诊阶段,在国内可能就5分钟,美国医生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确诊以及治疗意义重大。还比如病历的书写,国内医生大多“惜字如金”,而美国医生病历会把发病的原因、发展和现状等写的很清楚,即使转诊,别的医生也能一目了然。
造成国内治疗不规范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专家们每天要面对上百个患者,更多时候医生反而像是在流水线上工作一般。
美国治疗个性化
在美国,癌症的综合治疗已形成常规,癌症的多学科讨论会诊,外科,放疗科,内科,影像科,腔镜科,病理科等各学科医生均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客观全面地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而不是只从自己的学科范围考虑问题,大大提高了癌症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反观我国的医院,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是先手术,后化疗,实在不行就扔到中医科,实行的是流水线式简单的治疗,各学科综合会诊后的治疗几乎很少见到。
美国癌症5年存活率超过60%,而中国只有30%左右。差距可见一斑。
治疗理念的不同
中国的治疗理念是我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美国是我应该作什么就做什么。在中国,如果病人首先看外科医生,这个病人多半会进行手术治疗,而先看肿瘤内科则很可能首先进行化疗。而在美国,病人应该先作什么治疗就会得到什么治疗,与先看哪个科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有时候在国内看病,请不要走错了科。
而在国内看病能够感受到的好处,可能就是医疗费要亲民很多。但很多时候,健康和金钱上的衡量可能只有患者们最能体会。
我们不治病,我们只是美国医疗资源的搬运工
只专注赴美就医服务,只与美国顶级医院对接!24小时健康热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16周杰伦上海演唱会、广州演唱会门票预订中心。收集权威购票信息
博客收集了部分最新潮的数码装备
今日搜狐热点中美经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大国博弈,从来不只是在沙场!
中美经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大国博弈,从来不只是在沙场!
摘要:中美经济发展的差距真有数据表明的那么大?也不尽然,数字迷雾后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自从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中美经济比较就成了热门。世界银行统计的2016年GDP排行榜上,美国以18万亿美元排第一,中国为11万亿美元,排在第二位,排第三的日本仅4.3万亿美元,和中国拉开了差距。
中国经济总量接近美国了,而且增长率明显比美国高,何时能超过美国也成了一个现实问题。但一算人均,中国要追赶美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但是,中美经济发展的差距真有数据表明的那么大?也不尽然,数字迷雾后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1.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比美国弱太多
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而且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于是有人乐观预测,202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
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到6%-7%,人民币对美元不再单边升值,于是,又有人认为,中国GDP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
无论如何,经济学界与舆论确实在认真考虑中国GDP总量何时超过美国这个问题,在十余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但当人们将注意力从总量转向人均数值时,画风一下就变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人均相关的数据中国落后美国和发达国家太多。
例如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而由于中国参与劳动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个人劳动时长也长于美国,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更是只有美国的十二分之一。
具体到教育、消费及医疗等领域,中国人均数据看起来也是被美国全面碾压——
人均教育投入:虽然2010年以后中国加大了教育投入,人均数值增长了一倍,但至2016年仍然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人均消费支出:2015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401美元,只有美国人均35525美元的十四分之一。
人均医疗支出:这个看起来更为夸张,2014年中国人均医疗支出为419美元,而同期美国人均支出高达9402.5美元,是中国的22.4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1-51名为“极高人类发展水平”,52-106名为“高人类发展水平”,107名以后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和“低人类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只有三个评估因素:人均GDP、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寿命。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较低的人均数据也影响了一些复合指标。如人类发展指数,中国排名第90位,不仅远远落后于排名第10的美国,而且也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这样综合看下来,很容易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均经济数据与美国有数量级的差距,中美经济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2.中美经济差距并不像数据表明的那么大
说到这,“但是”又来了。
中美经济发展的差距真有数据表明的那么大?
首先,数据指标体系本身就有一定问题。
刚才提到的排名都是以汇率计价,而一般认为,中国以汇率计价的人均GDP是被远远低估了。如果换成以购买力平价计价,排名会发生较大变化。
早在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就认为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印度也超过了日本,这种调整基本减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数值差距。
然而,由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低物价消费上调更多,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人均GDP世界排名反而更低了!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均GDP被更严重地低估了。
其次,中美两国的GDP统计有着深层次的不同。
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成GDP。例如美国增发国债消费创造了GDP,政府国债一年年高涨总数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了。
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而被统计进GDP的很多活动本身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却只计算了不大的增加值。
例如,201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51.6%,在世界各国中明显偏低。不少学者就指出,由于技术性原因,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放,很多规模以下的服务业要么从统计意义上不存在(如淘宝不交税),要么被简单低估。
除此之外,中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投资本身按增加值计入GDP只是一次性的,但是留下的房产建筑、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形成”却可以一年年持续发挥作用。这些固定资产形成有的直接是财富,有的则可以帮助其它财富升值。如铁路、公路、地铁等虽然本身升值不多,有时甚至亏损,却能帮助一大片地区实现财富升值。
再次,美国的浪费型、痛苦型GDP比较高,这是中国没有的。
来看几个例子——
*美国律师费创造的GDP高达1万亿美元,占到了GDP总量的6%,而中国律师业收入仅为4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美国律师成本这么高是好事吗?不是,这其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美国人均消费用电量是中国的7.5倍,用电存在很大的浪费。就拿极力推崇环保节能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来说,家庭用电量是普通家庭的21倍。
美国人洗完衣服后一般用烘干机烘干,而中国人一般会选择自然晾干。据统计,2009年美国全国共有8800万台烘干机,每台烘干机年用电量为1079度,光烘干机的总用电量就超过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美国人还长时间大开空调,24小时运转,人走了也不关,再加上较大的住房面积,耗电量极高。
*美国的人均教育投入超过中国的10倍,但教育投入并不是越高越好,既要看效果,也要看由谁负担。
对普通美国人而言,教育负担是极重的。为了上大学,美国学生普遍需要贷款。全美有4400万人共欠下了1.4万亿美元的助学贷款(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中国2012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每年约有11%的学生因无力偿还助学贷款宣布破产。更不可思议的是,奥巴马当选总统前4年才全部还清学生贷款。
*美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是中国的22.4倍,看上去中国医疗投入很少,但实际上,美国医疗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价格高、代价大,成效并不好。
美国由于医疗保险利益集团的恶性发展,民众医疗负担极重,需要购买价格不低的医疗保险,否则将会面对足以导致破产的极高医疗费用。美国人均寿命78岁,不比中国人均寿命76岁高多少,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属于较差的。
3.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
观察中国不高的人均数据,会把中国当成一般发展中国家。而这正是评论中国经济时易犯的错误之一。
跳出一系列国际指标,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就拿刚才提到的中国排名很低的消费来说,在众多具体的消费领域,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其实高得让人惊叹。
消费是具体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
*在汽车销量上。2016年,中国大陆人均汽车销量高达每万人203辆,居世界第35名,比新加坡高,更是中国台湾111辆的近两倍,美国也仅为中国的2.5倍。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均汽车销量高的基本是人均GDP达二三万美元的国家,只有中国这个8000多美元级别的国家加了进来。
一般来说,如果都买得起车了,消费水平不应该太差。如果仅看汽车市场,的确很难将中国理解成发展中国家。
*在高铁消费上。2016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22340公里,占世界60%。即使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数值也不低了,更不要说大多数国家根本就没有高铁。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8倍,高铁总里程是日本的8.5倍,人均也就差一点而已。中国高铁总里程按规划在2020年超过3万公里,人均数值也就能超过日本了。美国等于没有高铁,虽然奥巴马、特朗普都说要发展高铁,但筹集资金面临的困难重重,前景不容乐观。
当前,中国人乘坐高铁出行已是最常见的交通消费行为之一,高铁的性价比、舒适度、运营速度、覆盖范围等各方面指标全球领先。单看高铁消费,中国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完全不是发展中国家水平。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2014年多国人均肉类消费,牛肉、猪肉、禽类和羊肉(不包含淡水鱼和海鱼)
*在肉类消费上。2016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59公斤,是世界人均的两倍。美国人均120公斤,是中国的两倍。
但是,中国普通民众基本不存在吃肉难的问题了,只是生活习惯上更偏重于米饭和蔬菜。中国人均蔬菜产量超过500公斤,居世界第一位。与日本、韩国等不少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蔬菜瓜果消费明显要高。
空调渗透率指标,横轴为人均GDP,圆的大小是市场规模,其高低反应空调的使用量
*在空调消费上。中国多数国土平均温度并不高,但空调渗透率竟能高达60%,与发达国家接近,和同纬度的美国差不多。
一般来讲,只有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才用得起空调,中国显然是个例外。
除了空调,智能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等IT与家电类产品,中国普通民众完全用得起,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并不比发达国家差。
*在住房消费上。美国人均住房面积是67平米,为世界最高,家庭平均住房面积高达204平米。但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到2016年人均住房面积也达到了40.8平米,超过了几乎所有欧盟国家。中国不仅住房面积够大,住房档次也有明显提升,基础设施良好的小区成为典型住房,和发展中国家完全是两回事,离美国差距并不大。
4.如何正确看待中美经济差距?
综合来说,虽然在一些与人均相关的数值上,中美看似有数量级的差距。但实际上,中美两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不少人通过亲身体验,感觉在美国生活与在中国相比,其实是各有利弊,中国并不是简单地落后于美国,也有不少强于美国的地方。
中国的实际生活水平远好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人均收入数值远高于中国,但在财富数据上却迅速被中国逼近——
安联保险的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认为,中国大陆人均财富排名升至全球第27位。
不少美国人收入高,但储蓄却很低,反而欠了不少信用卡债,而中国人一般都有自觉储蓄的良好习惯,一般买房购车、投资理财、出国读书等也能负担得起(但近年来中国年轻人负债的比例在迅速提升,这个值得注意和警惕)。中国人在全世界的消费实力已经广为人知,庞大的购买力也并不比任何国家差。
中国并不需要追求虚高甚至有害的GDP数值,真正需要追求的是像美国那样具有领先世界的多种优势。
比如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实力强大的跨国企业、一流的大学教育、领先的科技实力等。
在这些领域,虽然中国也已远超一般发展中国家,甚至可与第二阵营的发达国家相匹敌,但与美国相比,还是有显著差距的。大风号出品
美国医疗:中美医疗水平差距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美国医疗费很高,然而真正重病或想寻求更舒适的医疗环境的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往美国挤,因为美国医疗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赴美生子,在美国完全不用担心怕疼而被迫选择剖腹产,因为美国有伟大的无痛分娩啊,而且医院是普及给所有产妇享受的,生娃就跟度假一样。在中国却只有10%的产妇能享受到无痛分娩.今天小编就带你看看中国与美国医疗差距究竟在哪里。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与2015年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美国在癌症五年整体存活率上有着显著差距,甚至低至30%对比66%。肺癌:在美国和中国,肺癌都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16%。然而,由于早期筛查在美国的开展,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70%到90%。乳腺癌:美国乳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9%,早期患者治愈率已达98%。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为每年3-4%,但治疗水平很低,五年生存率仍不到60%。前列腺癌:在美国,前列腺癌幸存患者接近280万,即每5例癌症幸存患者中就有1例是前列腺癌患者。美国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15年生存率也高达91.4%。在中国,5年生存率仅为30%,差距显著。不管是从整体还是某种疾病的相关数据来比较,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疗资源的差别在美国,看病实行预约制度,“预约”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一个医生一天只看几个病人,每个病人都可以享受到完善的诊断和治疗。美国医院非常重视培养医生要善于与人沟通,要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特别是与患者的沟通。病人在门诊都是私密性较好的一对一服务,医生不厌其烦地解答、检查患者,一般初诊约45分钟,复诊约20分钟左右,遇到复杂病例可能时间还会延长。病人都知道:如果需要,他们有权利占用医生更多的时间。相较而言,在中国,医疗资源十分紧张。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资源却仅占世界医疗资源的2%,也就是差不多1/4的人口只占用1/50的医疗资源。导致医疗资源紧缺的原因也包括中国政府医疗投入不足:美国的医疗费用的支出是13.6%,英国6.8%,日本7.2%,德国10.7%,而中国仅为2%。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还有分配不均的问题。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资源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进而造成了全国的病人蜂拥至上海、北京、天津或广州的三甲医院。病人数量多,医生根本忙不过来。常常是病人通过彻夜排队好不容易挂上了号,真正见到医生以后的问诊时间却不过短短5分钟。患者根本无法和医生进行全面详细的交流问诊。医师水平的差别医学教育水平是国家医疗体制的基础,医生教育是医疗保健体系的核心。中国的医生教育理念和美国的完全不同。在中国,中学毕业就能进医学院,医学院学习5年,毕业就可以做医生。中国的医生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而劳动量却很大,因此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在美国,只有最优秀的大学生才能报考医学院,而所有报考者中大约只有15%可以被录取。所有医生都必须取得博士学位。考入医学院以后,还需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医生。大学4年毕业后考入医学院,4年医学博士毕业后还当不了医生,必须在指定的一些基地医院继续进行residenttraining(住院医师培训)。只有具备训练经历,才有资格参加医生从业资格考试。如果要进一步成为专科医生,比如心、胸外科医生,5年的普通外科培训后之后还要到指定专科医院(如德州心脏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2至3年的fellow。这样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拥有专科行医执照的专科医生。加起来,一个专科医生的培养,从中学毕业开始,至少需要13至15年。毕业行医时,医生的年龄都在31岁以上。在经过这样的培训以后,才可以成为主治医生,可以开始独立诊治病人。住院医生不同于主治医生,住院医生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在他们成为主治医生后,他们的薪资会提高3到10倍。如此严格漫长的培训使得美国的医生不仅训练有素,更较之其他国家的医生更显学术和严谨。在一个富裕的国家,还有什么比人的健康和生命还宝贵呢?可以说在美国从事为人的健康服务的医生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和社会的精英。除了爱心,美国医生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医生的高收入。一般来说,医生的收入在美国所有行业收入中排名前10%,有的科室收入可以排到前3%。医生的年薪从10几万美元到超过百万美元。如此,高专业性及高收入,使得医生这个职业在美国非常受到尊敬,也可以说是整个美国社会金字塔顶端的职业。医疗技术的差别美国高度发达的医疗产业带动医疗技术创新——美国医学界不断涌现治疗新技术和新手段,尤其是在药品研发和诊疗设备研发上全球顶尖。但是这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手段,由于进入中国医院需要通过相当复杂的审批机制,因此时间上会比美国晚很多年,即使进入也主要时集中在中国大医院。这方面中国的医院很难做到与国外同步。医疗监管的差别美国有较为完备的医疗差错或者纠纷善后体系,包括调解和医疗诉讼。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会有相对客观的司法评价体系。患者极少会走上血腥维权的无奈道路,而医生也极少会遭受血腥暴力。但是受到投诉或者遭受巨额罚款在美国医疗界倒是并非少见,一旦因医疗差错或者事故接受处罚,其后果对医生的经济和工作获得均是灾难性的。因而,所有的医生都必须有医疗事故的保险。除了法律的监督,美国运行有效的医生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等,以及医院董事会、保险公司,均会对医生进行管理和监督。如果出现违法或失职,医务人员面临的就是终生被吊销执照,失去工作。因为医疗市场供需的平衡,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行为是不被允许,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美国有一整套医疗保险制度和组织来保护病人的利益,监督和保证医疗质量,制约医生的行为。而在中国,情况却不是这样。由于相关法律和善后机制却相对滞后,各类医学会也没有发挥应有的责任。就目前现状而言,医患冲突或者纠纷的高发是一个客观现象,其减少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总体来说,美国医院在技术水平、医疗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水平和最尖端的诊断和治疗设备;2、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医学专家人才;3、科研水平领先全球,拥有最多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也拥有全世界最新研发出来的多种药物。哪几类情况适合美国就医?第一类:癌症患者。在国内找不到特效药,可以远程接受美国专家的会诊并获得最新药品。药品都是从美国药方直接购买,正规渠道,既安全、又省钱。享受和美国公民一样的待遇。第二类:疑难杂症。在中国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种病跑了多家医院,最后也没治好。这个时候不妨考虑美国专家的独立第二诊疗意见,待诊断清楚了,再考虑在国内进行治疗或者赴美治疗。第三类:需要病人和家属决定的情况。在国内经常会碰到医师给出保守治疗(不做手术)和激进治疗(做手术)的选择,也就是常听医生说的:"这种情况做手术也行,不做手术也行。"这个时候病人和家属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这种情况可以选择远程联系美国的专家给出准确意见。第四类:不孕不育。可以在美国做试管婴儿甚至代孕。美国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甩中国几条街了,在中国做过试管婴儿的妈妈都会理解试管失败给身心带来的煎熬。而且代孕业务在美国是合法的,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代孕客户的隐私和安全,也很多有爱心的代孕妈妈。第五类:赴美生子。享受美国最舒适的医疗服务,顺便给娃一个美国籍,多一个机会,说不定将来她真会竞选美国总统呢?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名院介绍:克利夫兰医院华裔心脏科医生告诉你中美医疗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所在的美国克利夫兰医院每年接待四五千名从国外来就医的病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来自欧洲、中东、南美,病人到这里来主要是寻求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明显地感觉到从中国来的病人在增多。
世界各地的病人之所以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费尽周折选择到克利夫兰医院来就医,就是因为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相比,这里心脏手术的风险都要低很多——可以低到有些机构的1/10。此外,有一些特殊的手术,其他地方的外科医生一辈子只能做四五例,而这里的大夫可能一年就要做一二百例,因为世界各地的病人都到这里来,医生诊治疑难病的经验就丰富。也就是说,技术水平高的医疗机构,有一个对少见病自然筛选的过程。
对于来自中国的病人而言,情况也是一样。即使在国内最擅长做心脏手术的医院,医生也会考虑某些疑难病、罕见病的危险性,治疗的风险如果太大了,医生就未必愿意冒险去做。也有的病人,国内医生主张对其做保守治疗,而病人想做手术,对于那些有条件出国就医的患者,医生就可能推荐其到克利夫兰医院来。
那么,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哪里?还是以我熟悉的心脏外科为例:同样是心脏搭桥手术,为什么在克利夫兰医院做出来的手术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很多?实际上,原因不仅仅在于手术本身这个环节,还在于包括术前、术中的支持和术后恢复在内的整个过程。
在这里,所有的术前检查都在门诊做,除非有特殊原因,病人都是在手术当天住院,没有人在术前住到医院里。这样的话,病人住院天数短,也节省了费用。术前准备由一套规范的术前教育程序来解决,病人通过看视频或者听护士讲解,自己按照程序来参与术前准备。例如,医生会告诉病人在术前第几天要停什么药;手术前一个晚上需要用抗菌杀菌的特殊肥皂洗澡,洗两次;要用什么漱口。所有这些都通过规范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病人入院后直接进手术室,做完心脏手术当天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当天晚上脱离呼吸机,第二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到普通病房以后,一般还有几天的恢复过程,医院有专门的心脏手术术后恢复规范,这个规范是干预性非常强同时又很适度的。护士、理疗师每天给病人循序渐进地实施手术恢复程序,术后的每一天该做什么都有规定。比如,病人在手术后起床走动,一开始病人可能觉得自己真的不行,这时候理疗师专门来帮助病人做这个锻炼,一定要做,而且都有详细的记录。
此时,还会有一个病案管理员为病人详细地计划出院以后应如何做。比如,如果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的话,家里的住房要上几层台阶、所住的房间离厕所多远,这些情况都要问清楚,因为理疗师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计划好这个病人在术后能走多少路、能不能上下楼梯。如果病人回家后需要上下楼梯的话,在其出院之前就有人帮助他做练习,医院不会在病人安全方面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让他出院。如果经过评估,病人真的无法上下楼梯,医院就不会让其回家,而是将病人转到一个级别较低的康复中心,待其恢复到许可情况后再出院回家。
从我在美国顶级医院长期工作的经历来看,中美两国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不在于单个医生的技能,也不在于设备是否先进。比如,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切得怎么样、缝得怎么样,这方面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只看这方面就太局限了。外科技能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临床诊治的过程需要依靠一个系统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严格的训练。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自己的角色,他在整个庞大的“机器”里面,要尽力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怎么运转到最好;同时,也要知道其他“零件”都在干什么,而且所有这些“零件”的运转都是为了病人,为了一个中心目的——那就是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
所以,美国医疗水平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疗团队合作得非常好。置身其中,我可以说它是令人惊叹的。每一个过程都非常细节化、非常个体化,这方面中国目前确实还做不到。所以国内在医院建设方面要想和国际接轨,我觉得在程序的建立和执行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医疗差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