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哪有埃隆.马斯克克说的那么容易,至少有三大难

马斯克发布详细火星移民计划:单人成本相当于在美国买套房|马斯克|火星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马斯克发布详细火星移民计划:单人成本相当于在美国买套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早间消息,SpaceX CEO(Elon Musk)周二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做了题目为“把人类变成星际公民”的演讲,SpaceX将开发大型火箭和飞船,将人类送往火星,最终实现火星殖民。
  马斯克首次全面详细的介绍了飞往火星的火箭计划。这样的火箭可重复利用,高超过300英尺(约合91.4米),最终将把名为“星际交通系统”(ITS)的飞船送往太空。而飞船每次可以运送100名乘客和货物。不过马斯克指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降低火星飞行成本,从而吸引潜在的志愿者。他表示:“如果票价达到每人100亿美元,那么你无法发展出能自我支撑的文明。我们的目标是将成本降低至美国普通住房的房价,即约20万美元。”
SpaceX CEO伊隆·马斯克
  详细的登陆火星计划
  马斯克在会上详细讲述了登陆火星的详细计划。在第一阶段,火箭以2870万磅(1.3万吨)的推力把飞船送入轨道。火箭然后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回收后的火箭将再次携带燃料箱进入轨道。
  为了让轨道上的飞船有足够燃料飞往火星,火箭可能不得不往返几趟给飞船“加油”,直到在轨道飞船有足够的燃料。最佳发射窗口大约每26个月有一次,以保证地球和火星的距离足够近。
  多次添加燃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马斯克解释说,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增加飞船的有效载荷。飞船装载足够燃料后就将进入火星之旅。
  下一阶段,飞船将展开发电功率200千瓦的翼状太阳能电池板。它会在太空以每小时62000英里(约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奔向火星,这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当飞船接近火星,并下降到火星大气层,表面将达到1700℃的温度。在接近火星表面时,火箭助推器将启动,令飞船缓缓着陆。
  马斯克指出,每个飞船可携带多达100或200名乘客。 如果在火星上建立可以自我维持的文明,可能还需要20到40年的时间。“如果再火星上有能源,你就能获得水资源,因为火星上存在大量的冰。”他说。
  马斯克甚至暗示把火星地球化的可能性:在火星大气中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使气温变暖,并产生液态水,使其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计划还有很大障碍
  但人们不要先太乐观,马斯克的移民火星计划还面临着难以想象的挑战。先从最基本的谈起:SpaceX目前还没造出能够承担相关任务的大火箭,也没有把任何人送上太空。近期“猎鹰9号”火箭爆炸事故给该公司带来的阴影还未消除。SpaceX还没学会走就跑不起来,更别提上火星了。
  成本削减也是个问题。按马斯克的话说,“如果上火星的票价达到每人100亿美元,那么你无法发展出能自我支撑的文明。”如果我们用上月球的科技上火星,每个人的成本就是100亿美元。如果我们移民火星的成本和美国房价中值大体相等,也就是20万美元左右,那么建立可自我持续的文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但马斯克也表示,做到这一点很难。
  此外,还有与人相关的因素。你怎么能把人塞到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还要让他们在里面呆六个月去太空?你怎么缓和飞行途中辐射对人的影响?零重力环境对人类骨骼和肌肉的不良影响怎么解决?NASA虽然对此有一定研究,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的340天生活也提供了参考,但我们对人在太空的健康变化仍然知之甚少。
  同样,人类到了火星之后,他们应该怎么生存?他们要怎么种植农作物?怎么保证水和氧气能持续供应?火星磁场相对较弱,他们怎么保护自身免于辐射侵害?这些细节还没有一点答案。
  在问答环节中,马斯克承认火星首航“死亡风险高”,对于与SpaceX签约,展开火星之旅的任何人,SpaceX并不能为生存提供100%的保证。他表示:“出现伤亡的风险很高。如果你准备好牺牲,那么就可以成为候选人。”但是他又说飞行途中的辐射危险有被夸大的可能,辐射导致癌症的风险会很低,SpaceX将会在火星制造人工磁场,用来抵御辐射,
  马斯克对人类如何返回地球的问题也比较模糊。他说:“在火星上制造火箭推进器明显是重要的,如果飞船一直在火星上,在火星建立城市就十分荒唐了。你还要给飞船找个墓地。”他建议人类可以利用火星上的沼气制造燃料返回地球,但是沼气用量可能非常大。(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有很多人愿意在起步阶段不返回地球,但马斯克对这种办法不感冒。)
  最后,还有融资问题。SpaceX本身的资金不足以承担一次去火星的费用,所以该公司需要跟NASA合作,或者想其它办法,但SpaceX这一年的表现让投资人心生警惕。9月1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上面搭载的给非洲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卫星被摧毁;去年6月,也有“猎鹰9号”火箭在飞行途中爆炸。
  马斯克表示:“很明显,我们在融资方面存在挑战,这是我愿意自掏腰包积累资产的原因,给火星计划提供资金。”在理想状态下,融资资金可以从现有项目中和私人投资者得来,可能还有政府参与。马斯克满怀希望地说:“这个项目最终是公共和私人的合作成果,这也是美国能够建国的原因。”
  马斯克宣布移民火星计划可能是为了制造正面舆论环境,让SpaceX回归正轨。这个计划的前景很有诱惑力,马斯克可能在这个计划上比任何人都走的更远,但我们要实现它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送往火星是个大项目
  目前,多个民间和政府项目都在研究如何将人类送往火星,而SpaceX是其中之一。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4亿英里(约合2.25亿公里),整个旅程需要6到9个月。因此,登陆火星将是个极富挑战的计划。
  马斯克表示,计划最早于2024年将人类送往火星。美国宇航局(NASA)的计划要比这一时间点晚10年。NASA将支持SpaceX最初飞往火星的任务。SpaceX目前计划于2018年向火星发射无人的“赤龙”飞船,测试降落和着陆系统。NASA将向SpaceX提供太空通信服务,并获得SpaceX的飞行数据。此外,NASA希望能向火星发射重约30吨的货物。到目前为止,降落在火星上最重的货物是1吨重的“好奇号”火星车。(邱越 边策 轶群)
三星在专利领域的“双面”性背后体现出其并未将创新当作专利的根...
合并优步之后,滴滴就可以垄断出行市场、放心涨价、安心数钱了?
扎克伯格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创建最大的社交网络,他直接把它做...移民火星 — SpaceX公司的方法和理由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1.查看公共账号:&&旧金山华人资讯网2.搜索账号:&&chineseinsfbay
地址: 1351 S Grove Ave, Unit 109,
Ontario, CA 91761
电话: 总机:626-657--21:00(西部时间)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强推百万人移民火星计划
马斯克一直相信宇宙中可能存在某些未被发现的生命形态:“也许人类正处于其他更高级外星文明的实验室中,这些高级文明正在好奇地观察我们如何发展,就像观察培养皿中的生物一样。”    马斯克:我宁愿死在火星上  一提埃隆·马斯克,世人首先想到的是特斯拉汽车。实际上,除了智能汽车,这位硅谷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创业家心中一直有个无法磨灭的太空梦,具体说来就是:协助人类移民火星。  马斯克一直相信宇宙中可能存在某些未被发现的生命形态:“也许人类正处于其他更高级外星文明的实验室中,这些高级文明正在好奇地观察我们如何发展,就像观察培养皿中的生物一样。”  马斯克自称最爱的小说读物是英国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所著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小说开始没多久,地球就被毁灭了。接下来,主人公只能和他的朋友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历险。  成年后的马斯克曾不止一次透露,年少读《银河系漫游指南》时就曾尝试着在宇宙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甚至自嘲:“人类应该成为星际物种,我宁愿死在火星上—当然不是一头撞死。”  批评美国宇航局“悲观”  马斯克对火星的向往由来已久。早在2001 年,马斯克就策划了一个“火星绿洲”项目,计划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温室,让来自地球的农作物在火星土壤里试着生长。  2002 年6月,马斯克的火星之旅有了实质性进展。他创建了自己的第三个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Space X专注于开发生产低成本高可靠的空间运载火箭,近期抵达目标是月球,远期抵达目标当然是火星。这一回,马斯克同学干脆直接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全球各国的太空发射中心抢起了生意。  有人小心翼翼地询问马斯克是如何学会制造火箭的,他回答:“我读了很多书。”  这的确是一个牛气哄哄的家伙:在成为改变世界的著名企业家之前,马斯克曾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但未毕业即退学。  通过SpaceX,马斯克毫不讳言自己的雄心壮志。他说自己之所以人为地不让SpaceX上市,就是为了坚持最初的梦想:让行星与行星之间的旅行变成现实。  马斯克预测,人类将在2020年左右登陆火星。美国宇航局给出的人类登陆火星时间则是:2030年。在接受《万古杂志》(Aeon Magazine)采访时,马斯克直言不讳地批评说,美国宇航局对登陆火星的预想时间“有些悲观”。  实际上,马斯克的眼光早已越过火星,眺望至太阳系的其他部分。他甚至已经开始畅想在小行星(比如土星或木星的卫星上)上建立新的人类殖民地。在这位年轻企业家看来,这些移民计划将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生物,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太空经济体系。  霍金助阵:人类移居是“必然”  尽管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听起来有些疯狂,但在科学家看来,这并非不可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明确表示:人类移民火星并非痴人说梦。  2012年,在70岁生日来临之际,霍金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认为未来人类将移居火星,并最终有望延伸至宇宙的各个角落:“我对科学技术的飞越发展持乐观态度,未来人类将最终抵达太阳系各个星球,并能到达遥远的宇宙。”不过,霍金强调:人类移居火星至少在千年之后。  这一时间点的提出和地球毁灭同步。  霍金认为,当地球遭遇灾难丶被摧毁时,人类“必然”会移居至银河系的其他星球。他还指出,这种毁灭地球的灾难“差不多”应该是核战争或者全球升温。霍金由此强调称,地球上的人类移居至太空其他星球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我们最终能在火星或者太阳系其他星球上建立自维持性基地。”  不仅如此,霍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第4电台的《今日》节目采访时回答听众提问,表示发现宇宙中存在的智慧生命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发现。然而,他警告说:与外星人进行沟通非常危险,“如果外星人决定拜访地球,其结果将类似于欧洲人抵达美洲大陆—我们的结果并不会比美洲土著居民好多少”!  改造火星大气层  日,马斯克公开表示,2020年左右将送人类上火星。这只是他的初步计划,进一步计划是:100年内,将100万地球人移民至火星,并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大型都市。第一批移民者必须自己掏路费,每人需要50万美元。  马斯克将此次移民与100多年前人类向美洲殖民地的大移民相提并论。  马斯克称,100年时间内,人类可以在火星上建立起一座大型都市,面积大过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另外,要将100万人及物资补给顺利送达火星,可能需要巨型太空船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往返10万次。  抵达火星才是故事刚刚开始。  移民火星的这100万人将面临致命的气候条件威胁。移民者可能先要住在没有窗户的地下洞穴中。思乡病丶混乱丶食人事件随时可能出现,整个移民系统有可能崩溃。面对如此难题,马斯克称他本人将亲自前往火星:“我相信自己的死亡不会导致公司的首要任务被终结。”  火星的内部结构虽然与地球接近,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仍然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占了95%,使火星表面看起来像纵横交错的干涸河床,这正是人类移民火星的最大自然阻碍:火星的大气层与地球的大气层完全不同。  首先,火星上的大气层比地球的大气层轻100倍,大气很容易消散。其次,火星的大气层气压很低,因此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华氏零下81度,而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华氏57度。再次,火星大气层几乎完全由二氧化碳组成,人类无法呼吸。  如果真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座适合人类居住和其他动物生存繁衍的大都市,人类就必须设法将火星的大气层改造成地球式的大气层。有些科学家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地球化改造”的方式,让火星拥有和地球一样的大气层,但要实现这一改造同样需要很长时间,很多重大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比如:如何将大量的原材料运送到火星上去?最早的一批先行者还将面临其他实际问题,其中包括:如何携带医疗设备和物质补给?如何维修火星上的设备等?  除了改造大气层这一最大难题,人类移民火星面临的其他问题还包括:技术不成熟丶航天预算缩减以及新技术开发的有限预算。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移民火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认为,目前,大部分的火星移民计划(当然包括马斯克的)是不可行的,移民到火星的人类很可能将死于饥饿。  面对移居火星之人没得吃的难题,马斯克表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很可能需要创建并合成有机体。”在马斯克的构想里,要想将火星建成人类生活的理想之地,可能需要人类或其他生物参与到可食用动物(例如牛)的养殖过程中去。这让外界浮想联翩:是先克隆一批最优秀的宇航员登陆火星建设新基地,还是先发射一些具有强抗辐射能力的其他生物?  马斯克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目前他所考虑的就是加强技术丶压缩时间成本:“如果在技术领域取得直线形进展,那么我们就应该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将成千上万人送上火星。”  地球和火星的轨道每隔两年同步一次。火星的自转速度也是24小时,唯有公转速度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上的一年约等于地球上的两年。加油啊,马斯克!来源:时代周报!
faLuis Escalante Ramirez(来自&&)
fa戴易華(来自&&)
Roger Wong(来自&&)
Philip Huang(来自&&)
張綺珊(来自&&)
Billy Koo(来自&&)
faYi Poon(来自&&)
faHenry Tran(来自&&)
点评这篇文章
ChineseInSFBay总共有4668条点评, 4632次评分马斯克:地球生物将会灭绝 人类需移民火星_凤凰科技
马斯克:地球生物将会灭绝 人类需移民火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学术期刊《新太空》(New Spac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人类永远待在地球上,“可能会遭遇生物灭绝灾难”。
埃隆&马斯克凤凰科技讯 据CNBC北京时间6月17日报道,在学术期刊《新太空》(New Spac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人类永远待在地球上,&可能会遭遇生物灭绝灾难&。马斯克表示,要避开这种世界末日灾难,人类应当成为多星球物种。他说,火星可能是人类的避难所。马斯克在文章中称,金星是一个&高温酸液池&。水星距离太阳过近,月球太小,没有大气层,而且没有&丰富的资源&。马斯克指出,火星更适合&发展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明。他说,&如果我们能让火星温度上升&&&他认为这是可行的,&我们将再次拥有稠密的大气层和海洋&。火星还有充足的阳光和大气层,经过适当改造后,在火星上栽种植物是可能的。马斯克还表示,&在火星上生活很有趣,因为其重力相当于地球的37%,因此,人们能举起很重的物体,向上跳跃的高度也会增加。&文章指出,关键是SpaceX开发的运载工具,使得移民火星的成本大大降低,目标是使成本降低到美国房价中位值。目前马斯克估计到火星的运载成本合每吨约14万美元,但他认为这一成本能降低到不足10万美元。马斯克设想,未来人们可以攒钱去火星旅行,就像攒钱买房一样,&人们也可以获得赞助。届时,只要人们愿意并攒钱,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买票去火星旅行&&鉴于火星将长期缺乏劳工,有充足的工作岗位&。文章最后指出,实现火星旅行需要私人公司和政府合作。马斯克说,&正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那样,去火星旅行是可能的,这一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它并非是纯粹的空想。随着时间推移,它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在谈到自己的财富时,马斯克表示,&我个人积累财富的主要原因,是为开发火星旅行技术筹集资金。除为使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做出最大贡献外,我个人积累财富没有其他任何动机。&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顺利,人类可能在10年内登陆火星。但我不想说人类届时一定会登陆火星,登陆火星面临巨大风险,需要巨额资金。我们很有可能失败,但我们将会尽力,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编译/霜叶)
[责任编辑:白杨 PT017]
责任编辑:白杨 PT01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15312
播放数:129379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移民火星,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摘要]西蒙说着什么,尼尔格没有听懂;他的嘴唇已经僵硬麻木起来,有些字的发音对他来说变得很不容易。也许正因为这样,他比平常更为安静沉默。本文摘自《火星三部曲·绿火星》,【美】金·斯坦利·罗宾逊 著,重庆出版社,2017年4月图源于网络火星人初次面临死亡然而西蒙依旧虚弱,并且日益憔悴。这情形很难让人不在道德层面上产生罪恶感;尼尔格自己从来没有生过病,每想到这点他就很沮丧、很愤怒。它只会发生在老人身上,而即使是他们,也应该可以通过抗老化治疗来治愈,那是一种每个人年老时都接受的治疗,所以永远不会有死亡的问题。只有植物和动物会死。虽然人类也是动物,但他们已经发明了治疗方法呀。到了晚上,尼尔格会因为这些矛盾而烦恼,仔细阅读计算机上有关白血病的所有解释,有些解释多达一本书。血癌,白细胞在骨髓外繁殖增生,如洪水般泛滥到所有系统,攻击健康组织。他们为西蒙进行化学治疗、辐照治疗,以及伪病菌注射,目的是消灭白细胞,还把他体内不健康的骨髓换成从尼尔格身上抽取的新骨髓。到目前为止,他们已为他进行了三次抗老化治疗。尼尔格也阅读了这部分。那是一种寻找基因错误配对的扫描,找出受损的染色体后,将之修复还原,使细胞分裂不会出错。但是要将引入的自动修复细胞注射到骨头里并不容易,而且就西蒙的情况来说,显然每一次治疗在骨髓内都会残留下一小部分癌细胞。儿童比成人有更高的复原率,解释里很清楚地说明了这点。不过有了抗老化治疗加上骨髓移植,他绝对会痊愈。剩下的只是时间以及继续治疗的问题。这些治疗最后能成功治好所有疾病。“我们需要一个生物反应器。”乌苏拉对韦拉德说。他们正在尝试用一个体外生殖箱来改装,装填海绵动物胶原蛋白,然后把从尼尔格身上取出的骨髓细胞注射进去,希望能增殖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粒细胞。但他们还是没有办法让循环系统正常运作,也许是基质有问题,他们不确定。尼尔格仍然充当着生物反应器的角色。那些日子里,萨克斯在上午的课程中给他们灌输土壤化学方面的知识,偶尔带他们离开教室去土壤实验所,把生物量导入沙砾,再用独轮手推车运到温室或水滨。这工作很有趣,但是对尼尔格而言,整个过程只像场恍恍惚惚的梦。只要瞧见在室外执意散着步的西蒙,他就会完全忘了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尽管治疗持续着,但西蒙的步伐依旧缓慢僵硬。他走路时腿呈“O”字形,说得更准确些,他走路时只是把腿向前甩出去,膝盖几乎没有弯曲。有一次,尼尔格在水滨前最后一个沙丘赶上他,然后安静地站在他身边。鹬在岸旁上上下下追逐泛着白色泡沫的水浪。西蒙指着沙丘间咀嚼野草的黑色羊群。他的手臂像竹质门闩般抬起。羊群呼吸间蒸腾而出的热气附着在草丛上。西蒙说着什么,尼尔格没有听懂;他的嘴唇已经僵硬麻木起来,有些字的发音对他来说变得很不容易。也许正因为这样,他比平常更为安静沉默。现在他重复地说着,一次又一次,然而不管他多么努力,尼尔格依然无法猜测出他要表达什么。终于西蒙耸耸肩放弃了。他们就此对视,无声而且无助。跟其他孩子玩耍时,他们虽然接纳尼尔格,却也保持一定距离,他变成一个只在周边游走的孤魂。萨克斯在课堂上对他的心不在焉提出警告。“专心一点儿。”他会说,接着要尼尔格背诵氮循环的路径,或是把他的双手推进面前的湿润黑色土壤里,指示他反复揉捏,将长串的硅藻水华,还有真菌、地衣、藻类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通过搅动腐烂的土块分散开来。“尽可能把它们搅拌均匀。只是要专心。‘此性’(thisness)是个非常重要的特质。现在来看看显微镜里的东西。那颗像米粒般清楚的是一种化能无机自养生物,脱氮硫杆菌,这里是一些硫化物,如果前者吃掉后者,会有什么结果?”“会使硫化物氧化。”“还有呢?”“脱氮。”“那是什么意思呢?”“硝酸盐分解成氮分子,然后从地表释放到空气中。”“非常好。那是种非常有用的微生物。”所以萨克斯强迫他专心,而他相对付出很高的代价。到中午放学时,他就有油尽灯枯的感觉,使得下午的工作变得异常困难。接着他们要求他提供更多骨髓给西蒙,后者沉默难堪地躺在医院,用眼神对尼尔格诉说着无声的歉意,尼尔格强迫自己微笑,抚弄西蒙竹节般的手臂。“没关系的。”他开朗地说,然后躺下。可以肯定,是西蒙本身什么地方出错了,因为软弱或懒散或其他某种原因想继续生病。没有其他解释了。他们将针筒扎到尼尔格手臂上,使它麻木,接着又将静脉注射针筒扎到他手背上,不一会儿手背也变得麻木了。他平躺着,企图成为医院结构的一部分,尽可能不要有任何感觉。他身体的某一部分可以感受到抽取骨髓的大针筒推进他上臂骨头里。没有疼痛感,整个肢体完全没有感觉,只有骨头上传来的压力。然后压力不见了,他知道针头已经戳进他骨头里的柔软部分。这次治疗没能产生任何效果。西蒙依旧无助地留在医院里。尼尔格偶尔去探视,他们会一块儿在西蒙的屏幕上玩天气游戏,轻敲按钮以滚动骰子,当骰子滚到一或十二,把他们突然带到火星的另一个区域,一个有着全新气候的地方时,他们会惊呼大叫。西蒙的笑一向只是低声轻笑,现在更已经低到只剩嘴角牵动。尼尔格的手臂还在痛,而且也总是睡不好,整晚翻来覆去,往往在一身汗湿中醒来,没有来由地感到害怕。然后一天晚上,广子把他从深沉酣睡中叫醒,领着他走下曲折的楼梯来到医院。他东倒西歪地靠着她,无法全然清醒。她仍然不动感情,冷静自持,但是却用手臂拥住他的肩膀,意外地紧紧搂着他。当他们经过坐在医院外间的安时,她下垂的肩膀引起尼尔格的注意,他开始奇怪,这么晚了广子还在村落里,他努力让自己清醒,心中蓦然升起一阵恐慌。医院病房灯火通明,所有事物都像是因亮光积聚到饱和状态而要炸裂开来。西蒙的头歇息在白色枕头上。他的皮肤苍白没有光泽。他看来好像已经一千岁了。他转头看到尼尔格。他黑色的眼睛饥渴地搜寻尼尔格的面庞,像是要找出进入尼尔格体内的方法——一种要跳到他里面去的方法。尼尔格发着抖,迎向那双黑色的眼睛,想着,好吧,进我里面来。做你想做的事。做吧。然而这毕竟不可能。他们彼此都了解,也彼此都放松下来。西蒙脸上闪过一抹小小笑容,他艰难地伸出手去握住尼尔格。现在他来来回回地看着,用完全不同的表情搜寻尼尔格的脸庞,仿佛想说些对尼尔格将来有帮助的话,更仿佛想将他学到的所有东西都传递过去。但这也不可能。再一次,他们彼此都了解。西蒙只能把尼尔格交给他自身的命运,不管那会是什么,他都帮不上忙。“要乖。”他最后喃喃说道。广子把尼尔格带出病房。她领他穿过黑暗回到他的房间,他随即进入沉沉睡乡。西蒙在那天晚上去世。那是“受精卵”的第一场葬礼,对所有的孩子来说,是生平以来第一次。 作品简介 《火星三部曲·绿火星》,【美】金·斯坦利·罗宾逊 著,重庆出版社,2017年4月你们永远回不去了。 地球纪元2026年,一支由各行业精英组成的百人探险队离开地球、登陆火星。人与人的纷争,天和地的巨变,在这遥远而陌生的星球上,错综复杂地融为一体。如今,一个世代已经过去,亘古以来人们印象中的红色星球已燃起点点绿色的生机。2062年那场功败垂成的叛变,彻底改变了这个星球的外貌。不过,火星地球化的巨大工程才刚刚开始。诞生于火星的下一代与百人探险队中的幸存者们,坚持着维护火星原始之美的理想,他们将火星视为自己的家园,积极串连反抗势力,与致力于改造火星的地球政府和跨国公司展开殊死的斗争。昂扬热情,激烈竞逐以及忠诚友谊,在这宇宙背景下迸放燃烧,只为了实现他们终极的目标--自由火星。紧张对立的形势持续升温,革命一触即发……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生于1952年, 美国科幻小说大家,作品曾荣获近百项各种提名,并最终赢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二十余项*科幻大奖。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火星三部曲》系列,其中《红火星》荣获1993年星云奖*长篇小说、1993年英国科幻协会奖*长篇小说、1997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引进版长篇小说、1999年日本星云奖*引进版长篇小说;《绿火星》荣获1994年雨果奖*长篇小说、1994年轨迹奖*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引进版长篇小说;而《蓝火星》则荣获1997年雨果奖*长篇小说、1997年轨迹奖*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法国Ozone奖*引进版科幻长篇小说。他的近作《2312》于2013年再度摘得星云奖*长篇小说的桂冠。(本文为腾讯文化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unji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隆马斯克智商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