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寝室被孤立里被孤立了内心痛苦怎么调整自己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被宿舍人孤立怎么办?来源:转载&&发布人:热心网友&&&&发布时间:<font color="#15-06-07&&友情提示:【来访者提问】五天前,我在床上睡觉,寝室人忽然开开灯恍的我眼睛疼,因为当时在发烧我就随口说了句烦人,她们都是老乡就我一个外地的,结果被宿舍集体攻击说我自私什么的。委屈死了,现在想找机会把这事说开,好好谈谈,给她打出来说,竟然说没时间。我能做的都做了,也尽力挽回了。现在集体排挤我不和我说话,整天快憋死了。主动去谈也不理。平时跟他们挺好的。忽然就像仇人似的。。。我这个人性格大大咧咧的,人缘很好。但是怎么会遇见这样的事啊!!!痛苦死了。我是个20岁上大三的女生。因为是个性格外向的人根本受不了她们这样对我。现在晚上都觉。。。老出虚汗,也学不进去。求您帮帮我!!!尝试忽略她们的态度正常交往但还是一副冷面。她们三个里面有个核心人物。。剩下的两个人都听她的。我就是找她谈,态度很坚决。直接就走掉了,什么也不听,发短信也不回。现在还有十天就放寒假了。。。过去那五天都不知道怎么熬得。。我该怎么办呀!!!【】-回复:你好!谢谢信任!你对自己,设有不理你,让你很伤脑筋对吧。这与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联系,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有关。你现在不会恰当地把握距离对吧,可能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方式,现在可能无法一下子适应过来。希望不要到铸成了不可挽回的事实之后,才为之后悔。你可以很真诚地想他们道歉,态度谦卑一些。你们都需要学习有效的方式。也可能你以前太强势了,伤了人家的心。这里的留言咨询方式是有局限的。希望你加我的工作*****,我将通过正规的咨询方式和方法展开对你们的心理疏导,从而使你们强化你的正面能量,祛除那些负面的思维方式,,调整好自己的,纠正认知,增强自信!做好你自己!善待自己!希望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尽快走出心理困扰!可以加我的工作*****望有事及时联系。:*****。我用自己独创的“胡氏身心灵静观愉悦疗法”以在线互动的形式,探查内心深层的情结及根源,纠正认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能量、重建你的自信系统,完善人格,协助心灵成长!具体情况请查看我的高级咨询主页。http://www******咨询中国网******/view-656******谢谢来访!希望你对我的回复给予评价【鲜花】!我会记住你的真诚!【你可以结束文字咨询】。顺祝冬安!【来访者提问】谢谢您的回复!!我试着忽略她们的态度,正常自然的和他们交往。但是还是不理。我又没干什么对不起她们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她们说话也很伤人啊。。。我如果去道歉的话会不会显得太没自尊了。。因为已经主动找他们沟通过好多次了却被拒绝。【咨询中国网】-心理咨询师回复:你好!感谢信任!不要着急,做好自己。我相信慢慢的会好转的。希望你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纠正认知,增强自信!做好你自己!善待自己!希望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尽快走出心理困扰!可以加我的工作*****望有事及时联系。:*****。我用自己独创的“胡氏身心灵静观愉悦疗法”以在线互动的形式,探查内心深层的情结及根源,纠正认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能量、重建你的自信系统,完善人格,协助心灵成长!具体情况请查看我的高级咨询主页。http://www******咨询中国网******/view-656******谢谢来访!希望你对我的回复给予评价【鲜花】!我会记住你的真诚!【你可以结束文字咨询】。顺祝心想事成!友情提示:&&(在线一对一咨询:<font color="#fa元/50分钟/次)女 | 山东-临沂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方式:QQ文字/QQ语音/电话咨询次数:108次&&|&& 好评率(100%) 擅长咨询的问题:婚恋两性&|&失恋疏导|性心理|夫妻关系|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焦虑|抑郁最近上线时间:27分钟前&&阅读本文的人还感兴趣:推荐心理咨询师 >>百度广告
服务声明:本站旨在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心理咨询师及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提供专业的服务,使和帮助更多的人获益!
咨询中国--您的访问出错了
&您的访问出错了
很抱歉,您的访问出错了。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浏览,来查看您所要访问的网址。
&&搜索心理咨询师
您要咨询的问题:
婚恋两性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子女成长压力疏导认识自我
我也不知道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学生时代被孤立排挤过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呢
学生时代被孤立排挤过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呢
作者:阿布 时间:
今天和同学闲聊 刚毕业文科班 聊起学校的女生偶然觉得排挤孤立的理由很好玩 很好奇这些孩子最后都怎样了 在社会中
其实发起这个话题是有原因的 小学4年纪之前lz漂亮开朗学习好总是带领别的小朋友孤立小饭桌里我看不惯的女孩(有一个女孩我还记得她的名字我觉得很抱歉因为她很好很善良lz当初孤立她好像就是因为没有从她身上感受到别人对我的讨好喜爱之情)后来我父母离婚了我总是在课上一个人哭个性变的很强烈很强烈那些以前拥护我的小伙伴纷纷和另一个女孩说对我的不满 孤立了我 小学过后我再也没有被孤立过 却成为了怎么说呢总被班里人看不惯的女孩儿 但是我很感谢这样的经历 教会了我善良体谅思考独立 也很愧疚过去的所作所为
@包子脸之王:被孤立的最后过得要不就特别惨,要不就特别牛逼。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你泼给别人的冷水,早晚会被别人烧开了再泼回来。这句话送给曾经孤立过别人的人。
@花瓣儿:结婚生子 努力工作。就算曾被孤立的我,依然还是我,只是更加独立更加坚强更加懂得去爱。
@5分钟:深刻自己检讨呗,不该说的会闭嘴。然后总是让别人感受到你是乐观的,乐观 事儿少的女生,最让人喜欢,这是我感觉啊
@天天sunnyday:现在内心无比强大
过的比排挤过我的任何一个都好
无论是学历水平还是生活水平
不想搭理她们 看都不想看一眼
@皮皮鲁是鲁西西:有些人被孤立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比如我们寝室的一个,当时我们寝室孤立她,她在班里也没什么朋友。但人家现在混的不错,因为从以前对男人就特别有手段,有心计,知道怎么利用别人,虽然一直很虚伪,但现在学会隐藏自己,不那么锋芒毕露,不会像以前人前和别人姐妹相称,背后就恶毒的辱骂对方了吧,所以人缘可能也比以前好了。
@H2O:当时带头孤立的女孩从小学都没长高 从技校毕业后 领着一月一千八的工资和身高一米六几的男朋友牛逼闪闪地生活着
自己强大便不会受欺负,尊敬是赢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
我是东北人,8岁到深圳,18岁到英国,今年25,去年底回国。
挫折较多,爱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生活把我塑造成了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要性格,从18岁起心理年龄46。(中间有过初恋,曾经回到33-37岁。)现在又回到46了。从8岁起,经历五次巨大蜕变。
小时候遇到过被孤立,但后来修炼的可以低调示弱,或者强大有气场的多种不同形态随心展露。
我谈一下我以前遇到的一个例子。
我小时候在东北长大,纯朴热心是我们那的社会风气,家庭教养好也是绝大部分家的孩子。反而那些问题家庭所教育出的极端孩子容易受孤立(因为他们说别人坏话或者之类)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到深圳之后,95%都是全国各地的孩子,深深感受到了南北方社会环境和家庭风气的强烈差别。
少数本地孩子会排斥北方人,而且会煽动,说不好的等等。明显感受到有些暴发户本地人的没教养,让我一时很怀念东北淳朴的民风以及小伙伴真诚直爽的性格。
我因父亲强势所以小时候一直很内向,
但我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因为从小的很多挫折和经历,使我拥有了超人般的耐心和毅力,还有强大的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我的天赋,强大的想象力,使我在学校遇到这种问题后,我很快调整心态并且以各方面实力,以事实证明了我自己并且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挫折是上天的礼物。
送给大家我小时候学习心理学发现的尼采的一句话,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D.B.M.N:对人说人话对狗说狗话,别天天一副人畜无害的老好人样子,只会被欺负。
再后来出国其中有一次事件。
本来我人际超好,所有人都喜欢围着我转,喜欢吃我做的创新菜。
(什么蜘蛛侠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从小学起我就给周围叔叔阿姨老师小伙伴修电脑)
因长期给小伙伴无偿修电脑,人们把我的奉献当做理所应当,后来在学业繁忙的时候,有个朋友介绍的她朋友,电脑坏了,让我修,我说我可能这几天没空,最快也得下周,然后死缠烂打求我修。我说你着急去找英国人修,要么在等我有空的,然后说等我。
后回去后猛催,还换着人催。
最后很不爽,我说你要着急给我点钱,然后我还是耽误我的事把他的修了。
这一下他朋友不干了,就到处说我坏话,那个女的平时我们关系也挺好,我给她修电脑修过不下五次。没想到这么做。
那些傻逼脑残女的也听信一面之词,平时跟我关系不错的三个女的都不理我,后经我追问我才知道这回事!
【信任你的,不用解释,不相信你的,再解释也没用!】
@小女名叫大卫:初中莫名其妙被排挤,女生的小团体要多可怕有多可怕。想想自己那时候应该也不招人喜欢吧,长得不出众敏感唯唯诺诺还玻璃心,把朋友看得特别重要。
快毕业了才知道唯一一个关系还不错的女生也是因为当时赌气不跟另外一个女生玩才勉强跟我一起玩的,就觉得我好欺负。
现在我完全变了一个人的感觉,考上了很难考的大学,有人会说我好看了,把一切都看得很淡,看起来跟大家关系都很好性格很好相处其实心防特别重,感觉已经自我保护到没有人能够伤害喔只有我伤害别人的地步。很惊讶的是我这么薄情又百搭竟然有特别多人夸我愿意跟我做朋友。呵呵,有时候觉得人都挺贱的,我现在变成这样是不是还得感谢她们呢。
@望舒:小学被排挤孤立过,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也有很好很善良的朋友所以也不算特别难过。小时候生病吃药长肥,父母吵架,常常因为考试被爸爸打骂教训,虽然成绩不差,但是依然很自卑。。。那些本性不坏,但又很调皮捣蛋的男生就会觉得那时候我很好欺负。嗯,确实因为各方面不如人,又黑又肥又丑,自卑心理严重,童年时代被孤立了。但我喜欢声乐,唱歌的时候可以让我忘掉不愉快的事情,是自我充电找回自信的一种方式吧。
现在变化挺大的,谢谢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面对和调节,不过这也影响了我的性格。不管怎样意识到问题所在,就可以去改正了对吧~~~要成为更好的自己*^_^*
@annable: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一个人,她们的傻逼行为成就了比她们牛逼百倍的现在的我,这的还挺庆幸当初是孤立排挤对象的
@AnnaAN:0 0
我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排挤和被排挤
上小学的时候仗着自己读书多成绩好受宠,就带着全班男生女生孤立个别小朋友,现在想想也是十分后悔的。
上了某个私立初中,因为穷所以被排挤,但有几个不嫌弃我的朋友保护我,到现在还是挚友~
上了某个省重点高中重点班,因为成绩不好英语口语不好没有文化积淀被排挤,仍然有几个不嫌弃我的朋友默默教我,到现在在也还是挚友~
再后来,上了大学,重新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了之后,已经学会了怎么去包容、忍让、爱,于是总是秉着为大家带去正能量的原则做事(虽然不一定有效果
反观这一切经历,我觉得缺一不可。这一切都让我从各个角度来感受和体味人性,也让我学会相处和爱。 :)
ps:我现在是所有被我排挤过,和排挤过我的人里面,暂时混的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福分,也会在自己的小天地幸福起来的~~~~
@语寄北:对校园冷暴力深恶痛绝,那些心理创伤真的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后遗症肯定还是有点的,比如自卑、敏感之类的。不过也感谢那些当时费尽心思孤立我伤害我的人(只当是那会儿小孩子不懂事),让我学会成长和坚强,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惧世界险恶。还有在被孤立期间收获人生挚友,绝对列在一生的幸运TOP3中。
@风柜来的人:被孤立的好像没什么印象,不过被孤立无非就是比较漂亮成绩又好但是性格不好的女生吧。
印象比较深就是每个班上都会有那么几个人是被众人娱乐的对象,尤其是高二我们班就有4个女生,现在还能记起2个,那时候我也不懂事,现在想想她们做错啥了,好像也没做错啥。
@mumu酱:这样的经历让我多次对自己反思 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又在和她们的所作所为对比上发现了自己很多优点 而且 在她们在我背后叽叽喳喳分帮结派狗咬狗的时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 学习舞蹈日语摄影和所有我感兴趣的事 这样的改变让我交到了更多优秀的朋友 不再局限于寝室这个小圈子 我相信两年之后 我所作的这些一定会让我过上和她们截然不同的生活 同时还要感谢她们我在进入社会以前就看到了人性有多丑
如果别人因批评你而获得满足感的话 只能说明你很成功且引人注目
@牙口不好只能舔:变好看了,不拍孤立了而且好多人喜欢
@Dimonds:变得独立了更加思考,开心不开心都会自己好好隐藏着,希望把自己变得更好不理会别人的看法。说是非什么的也不参与一笑置之,一个人努力学习去健身提升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好。!
@芭芭拉准尉:反正已经么有交流话题了&&另外当时和我一起呗排挤的男生现在已经成为真正的男神,回家的时候以前那群人上赶着找人家参加聚会,人家去都不去,被问为毛的时候,说没什么好来往的,不是一个层次了。
@dreamm:说实话啊这些女生要是长的还不赖 后期打扮打扮 就要恭喜乃们的孤立让她内心变强大极端 然后就。。。。 不要欺负任何看着还行的女生 因为谁也不知道日后她是否会变凤凰嫁好
@D.B.M.N:中国女生。矫情没家教的幼稚的太多。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但是话糙理不糙的,
如果大家做烂好人被压迫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反抗!
〖物极必反!〗
事情很简单,
其实纠结于任何一种心态的说明你面对的压力不够大,时间不够紧迫,一个纠结被动的人必须被压迫到一种程度自然就会做出反抗!
1. 要么继续被别人逼迫折磨虐待,
2. 要么现在立刻逼自己想明白,立刻*有魄力*,*认清形势*,*思考解决办法*,*从而改变心态*,变得〖不卑不亢〗〖霸气有气场〗!!!
人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要么自己强大起来,要么被别人压迫!!
做到之后一点,当然前提是你不是个变态受虐狂。
@乖小喵:女生被孤立有的时候是没有原因的 有可能是你比她们漂亮 也有可能是你不跟她们一起八卦某个女生 越长大越认为 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变优秀 变漂亮 变有钱 还会在乎那些长舌妇吗 我是很同情她们在把自己越变越丑越变越LOW的道路上努力前进着 努力游上和你有同样追求的那层食物链吧 其他的不过是你放的能够震惊到别人的屁而已
@爆雯:上高中的时候被全班孤立,惨兮兮的直到高考结束。偷东西,风骚,抢男友之类的事,当时误会是无处解释,还想讨好别人,后来跟全班吵一架,爽呆了。高考成绩出来,甩掉一身烂泥的感觉。
做错了事也已经买单,心存愧疚对几个人,直到现在总想着去弥补。剩下大量人渣,现在已然释然,事实证明人渣就是人渣,不厚道的人活该过的惨。
现在看很庆幸的是,明白了人性可怕,内敛也宽容许多,明白了很多简单的道理背后深长的含义。长大后又会遇到这种情况,洒脱的多,尊重是自己争取的,人只有一辈子,对不起谁也被谁对不起,有人夸有人骂,谁来谁走,爱谁谁吧。
庆幸自己当年没成祥林嫂,为自己争取了体面的学历,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比一群人渣过的都好。曾遇到组团来页面看的情景,打个招呼之类,我一个个回了,有多远给我滚多远。其实有一段时间会觉得人应该永远笑脸迎人,都放下。现在明白,人心的宽容有限,一生有限,把宽容和爱留给自己留给身边的人才是正经事
有人问过类似的话题,不用解释吧,使劲过的好才是王道。这样即使你做错的事,也会让当时那群250觉得,果然啊 !这种人就是牛逼啊!
@ada:从小学到工作一直是被孤立的
以前是被动,长大后慢慢就喜欢自己和自己玩了,其实性格没撒问题
一般人觉得我不容易靠近,可是心思非常细腻敏感,现在做人事经理,和人谈话一套一套的
也只限于工作中会展示口才,私下还是独来独往
人变得非常独立和坚韧
@小宝不腰疼:比她们过得好啊 还有几个低三下四硬来联系的 呵呵 我不会让人欺负也不需要屁用没有的恭维 大家各走各路
@miyavi夜夜笙歌:感觉会很牛或者很深刻
上学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初中高中都被人排斥,因为太高调,什么活动都想参与,有不少女孩子不喜欢她
现在大学毕业了,大家纷纷找工作,只有她被保送清华
现在才明白,不是当初她太能得瑟,而是她真的太聪明太努力,反而被我们这些平凡人不理解
@小夜饭:被排挤前太飞扬跋扈,不懂为他人考虑,后来学会了低调做人
@我欲摘星辰: 小学曾经因为长得漂亮被孤立过(呵呵没错就是漂亮,全中国至少六亿女的,漂亮很正常)。
被孤立过两回,表面理由都特别简单。第二次的忘了,第一次是因为班里女生排舞蹈,我就说一个动作好像东北二人转,要不换了吧。被孤立了至少一个月,夏天四十度左右,女生们一个个过来问我冷不冷。
每个和我说话的女生都被叫去谈话,最后只有一个女孩子始终坚持和我在一起。我们班的小男生,哎哟,冬天我怕黑组队接我上学的小男生们发挥了男性特长&不懂&。他们心有灵犀地忙,也忙到听不见我的声音看不到我的人~~~
我本来真的是肤浅又毫无思想的妹子,享受被人包围的感觉,对将来没有概念,对学习没什么想法。但两次之后,我真的不屑与他们为伍。初中,从我们那个类似大都市的郊区的地方考到市区的重点高中,我的同学们?美容美发,汽车汽修。几个还在念书的,五年了都发消息问我会考成绩,力邀我去参加同学聚会,非常希望见到我能发现我变胖变丑,成绩不好。可是说真的,她们已经激不起我心里一点波澜,因为真的..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连作为我的对手,她们都不再配。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后来再没有被孤立,但反对我的女生一直有,而目前为止,她们无一不被一天比一天强大的我秒成渣,从最开始让我伤心害怕的人,变成带着讨好笑容希望和我说话的人。
要更努力,要更成功,离那些恶毒又无能的人远些再远些,远到如在云端俯视,根本没空想他们。
@九尾鱼爱花花:被孤立是因为太优秀,宿舍的妹子们整天的生活是吃饭睡觉,玩电脑,意淫男人。我的生活是吃饭自习赚钱和交际。在学生组织和社会团体中team leader~可以早上5点起,凌晨2点睡。最厉害的一次一整天没吃过东西。那个时候我真的是把心交出来想给她们看,对她们特别好,大大咧咧,有什么说什么,但是从来都是为她们考虑。可到头来呢,我被孤立了,说我是控制欲老是管着她们,说我巴结讨好有地位的人。说我现实,说我的钱都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一起吃饭,唯独没有我。甚至有一次出去通宵把我锁在了外面,我在外面过的夜。当时挺寒心的,我就是那种人,跟亲近的人费劲心思的讨好,因为我喜欢她们,所以我不必端着高姿态。但是对陌生人高冷的调儿,因为我足够强大,不必求于别人。但是经过她们,我真是明白了,其实我是挺多不足的,我不说我善良,但是对别人太好,注定不会有什么好报。而且你对别人好那不叫好,别人认为好那才是好。所以现在我心境完全变了,但是我不会主动去害别人,我们家从小的家教就是这样。但是我也不会主动去帮她们做什么了,我足够有能力让我自己过的好,为什么要操心别人的事呢。而且这样的事情之后我不仅明白了人心,还明白了如何收敛锋芒,如何跟不同的人相处,如何灵活的转换模式。哦,关于我的经济来源问题,我是课余时间出去兼职了,所以才好久都没向家里要过钱了,而且还可以偶尔自己换换房贷。关于和校外的她们认为的有本事的人交往,这是巧合居多,我不认为我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其实从我下定决心之后我就明白了,我只能越走越好,但是别人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那么大家拭目以待吧。午安。
来源:青年就业创业交流中心大学新生必备手册之心理适应篇
我的图书馆
大学新生必备手册之心理适应篇
大学新生必备手册之心理适应篇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走进象牙塔你准备好了吗?
&&& 平稳度过“脆弱期”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总算迎来了自己所希望的大学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大学里,如何生活得多姿多彩?一些在校大学生和大学辅导员,为准大学生们绘制出“大学生活全攻略”。有研究发现,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和大学毕业前两个月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这时候大学生最容易发生意外。一些“过来人”介绍,刚进大学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相当脆弱,大一新生最好提前打上“预防针”,防止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出现。
  尽快走出高考光环
  2004年进入大学的小冯在中学里成绩一向优异,高考成绩在他所在的大学班级里排名第五,小冯把这一排名看得很重,因为他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入学不到一个月,小冯就感觉到自己的“强势”地位岌岌可危了,竞选班干部小冯落选、上课回答问题小冯也没有抢到“风头”,而热热闹闹的社会活动,小冯也不擅长。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杜友君老师介绍,在中学里面,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比较单一,只用学习一把尺子衡量学生,长期以来,很多同学也逐渐适应了这一标准,很多同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应试教育中考出好成绩。而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
  了解变化调节心理
  杜友君老师认为,与中学相比,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了解其中变化,才能实现心理上的平稳过渡。
  首先、学习方式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几年一直学习的仅仅是有数的几门科目,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而大学学习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的学习生活,感觉大学老师不如中学老师负责,其实是学习方式改变的原因。
  第二、生活环境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也给大学新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第三、人际关系复杂
  大部分新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其实,只要认识到:任何熟悉都是从陌生开始的,就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第四、社会活动增多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异地求学教人坚强
  云南籍大二学生吴昆在河北经贸大学已经读了两年大学,想起刚从家乡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吴昆觉得开学前两个月是她的“脆弱期”,过得格外艰苦:水土不服、远离亲人、饮食不习惯、环境陌生……那段时间吴昆几乎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光电话卡就用了厚厚一叠。很多大学新生初入大学时,总喜欢和中学做比较,发现自己远离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中学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陷入孤独失落的境地。
  吴昆经历了大半个学期总算适应了新的生活,他感觉与其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的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开放自己、关心别人,于是他参加了一些社团,并且积极组织集体活动,时间长了,陌生和孤独感也随之而去了。因此,学会坚强和自立是迈入大学的首要一步。
&&& 及时贴:消除恐慌走进大学
  暑假已过去大半,距离开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就要迈进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除了在心里憧憬着新鲜的大学生活外,也不免会产生一些恐慌。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雪松老师为准大学生们的一些恐慌开具了“良方”。
  恐慌一:我所上的大学与理想中的有差距怎么办?
  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当然再好不过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愿以偿。即使要迈入一所与期望值相距甚远的学校,也完全没有必要沮丧。因为实力再雄厚的学校也会有差劲的学生,同样,条件再差的学校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的条件并不是学生成材的决定因素。只要不放弃努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学校不理想也可以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既然高考时没有发挥好,那就争取在大学期间的辉煌。
  恐慌二:我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吗?
  以前有父母的百般呵护,很多事都不用自己操心。绝大多数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全力以赴迎接高考,把孩子学习之外的一切都承包起来。考生在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坦日子之后,进入大学发现什么都要靠自己,一开始都会觉得无法适应。如果不想让自己一上大学就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最好在暑假里多向父母请教,亲自动手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提前感受一下独立生活的甘苦。
  恐慌三:我会和舍友相处得融洽吗?
  集体生活对很多准大学生来说还很新鲜。与自己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由父母换成了几个同龄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生活习惯都不相同,能否与他们相处好,是每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会担心的问题。其实只要想想,这是多么大的机缘,才能让几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相聚在一起,共处一室,就像一家人,你就会好好地珍惜这种缘分,用心地呵护与舍友的感情。终日朝夕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就像你不可能欣赏每一个人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你会收获更多快乐。毕竟,一个温馨融洽的宿舍会给每个成员带来家的感觉。
  恐慌四:我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好自己的专业吗?
  大学里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不同,大学课堂更多的是告诉学生“为什么”、“怎么样”,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要做好自学的准备,向着探索研究的方向努力。在暑假期间最好能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了解专业所学课程,也可以向这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询问情况,从而学习他们的经验。同时还要了解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及优秀教师,以便在入学后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可选修一些其他课程,涉猎更多的知识。
大学生活第一课:思考着目标定位
&&& 大学新生入学了,校园里一片热闹,同学们朝气蓬勃。但时隔不久便会发现,一些同学的情绪出现了异常,有的懒散起来了,他们逛街、打牌、睡大觉。有的整天想心事,郁郁寡欢,落落寡合。一眨眼,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过去,他们的功课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要补考。可以说这些现象是年复一年出现。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不足为奇。但每个人在意识到这点后,就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以避免异常情绪产生破坏性后果。因此一个问题摆在新同学面前:必须学会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如何调适呢?下面是几点建议。
&&& 及时实现角色转换
&&& 新同学的大部分情绪问题起源于不及时转换角色,因此调适自己的心理,首先要从这方面入手。社会是个"舞台",每个人都是个"角色"。人的社会角不时会转换,由中学生变成大学生,这便是一种角色转换。社会角色转换了,可是有的人的角色意识仍是旧的,例如当了解放军了,仍像个老百姓;当了售货员了,在柜台上仍像个顾客。我们的同学呢?已是大学生了仍像个中学生。许多情绪问题便由此产生了。有的同学不认真学习,爱玩,爱睡大觉,问他为什么,他说:"考完高考,累极了,先歇口气再说。"这是一种过分放松自己的有害情绪。有的新同学才开始上课就哀叹读错专业入错了门,他们常用懒懒散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可以说,他们仍站在角色之外。还有,大学里强调自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大不相同,有的同学不了解这点,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悠闲得很,晚上打扑克最多的是这类同学。他们是"走了样"的角色。可见,角色意识如果滞后,人的情绪便会被扭曲。
&&& 出名的演员有句共同的箴言:进入角色才能演好戏。同学们应紧紧记住: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角色转换需有个过程,但三几周也就够了,不能过长。实现角色转换的好办法是积极参加入学教育。不少同学以为入学教育是光讲大道理,不愿认真参加。这是误解。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入学教育时,这些都将详尽介绍。全面了解这些情况,是确立自己的专业思想,顺利地进行学习所绝对必需的。一个聪明的学生决不会拒绝这方面的介绍,相反还会找更多的资料以充实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 要是你发觉自己生活、学习懒散了,情绪易起伏了,应好好反思一下:我实现了角色转换没有?这会大大地帮助你拥有正常情绪的。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定向的阶段,将来向哪个领域发展,在这个阶段就基本定下来了,一定要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堂堂正正地演好它。
&&& 及时完成认同过程
&&&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单位中生活,如家庭、学校、工厂、机关。承认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单位内,愿为搞好这个单位出力,这便是认同感。我们看到不少大学新生入学很长时间了,仍把自己当成"校外人"。宿舍卫生搞不好,他们骂学校;伙食差些,骂学校;教材缺页,骂学校,连走路被树根绊着也骂学校。他们不管事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有不满意就骂,似乎搞好学校他们没有一份责任。缺乏认同感正是影响他们情绪的另一重要根源。
&&& 事实证明,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责任感,才有搞好一个单位的基矗身在群体内,心在群体外;不为群体尽一份责任,却把群体当成进攻目标,这个群体就一定搞不好。我国经济还落后,大部分大学的生活、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加上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一时的混乱现象难免,有时问题还可能很突出。如果我们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大家自己动手解决,如清洁卫生问题、宿舍秩序问题。另一些问题可以采取谅解的态度、协商的态度解决,如生活设施问题、伙食问题。这时学生会和班会能起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它们的作用。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窝火、发火会大大伤害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影响团结,真是得不偿失。
&&& 要是你发觉自己对这对那都不满意,应及时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这是我的家,我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们不就是先容忍一下,再想办法解决吗?哪有样样事都大吵大闹的呢?请记住,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风格;多一份建设性,多一份成熟。
&&& 及时扩大自己的视角
&&& 我们的同学一般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家门,生活视角是较窄的。跨进大学校园后,就身在大城市中了,外面灯红酒绿,会形成诱惑;囊中羞涩,会感到辛酸;物价攀高,使人处境窘迫,总之,过去由父母承担的心理压力,现在要自己承担了。但他们许多人缺乏心理准备,心理承受力是相当脆弱的,因此也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河南省某高校一学生,入学仅几个月便弃学当了和尚。他因为经济困难引发对人生的失望,便遁入空门以求解脱心灵痛苦。这对同学们来说应是个教训。
&&& 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切实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连买饭票的钱都不够,心理当然就难以承受。家长、学校都有义务帮助他们。只要不采取逃避态度,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而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扩大自己的人生视角、社会视角,对生活前景、自己的前途看得远些,开阔些,这就可以使自己对困难采取乐观主义态度。中国正在飞腾,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本世纪内将达到小康,下世纪变得富裕。中国的进步,连外国朋友也为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假如你感到生活压力影响你的情绪时,看看报纸,听听新闻,你会从中感到时代的脉搏,获得稳定情绪的力量的。
&&& 愿同学们都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
大学新生初入大学的迷惘
1."天之骄子"的困惑
  "刚上大学时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昔日的朋友,我的心底非常迷惘、非常伤感。新同学的陌生更增加了我心底那份化不开的孤独。每天背着书包奔波在校园中,独自品味着生活的白开水。"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七月"的炼狱之后,你就要升入理想的大学就读,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了。对你来说,大学生活将是人生辉煌灿烂的一个阶段,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将令人终身难以忘怀。作为"天之骄子",你将变得有知识有头脑有激情,更有着青年人蓬勃的朝气,你将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大学的校园生活真是一个早已翘首期盼的美丽新世界啊!
  然而,当大学生活初步被安顿下来,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最初的惊奇与激情逐渐逝去,大学新生要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刚上大学时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昔日的朋友,我的心底非常迷惘、非常伤感。新同学的陌生更增加了我心底那份化不开的孤独。每天背着书包奔波在校园中,独自品味着生活的白开水。"一位大学新生在接受心理辅导时如是说。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并不鲜见:
  某女大学生在考入理想的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又难以下咽……"为此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母亲揪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有一位男大学生,在家乡中学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可是在这所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尖子。相比之下,他的第一学期成绩排名顶多算是中下,还有一科不及格,在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下,最后竟跳楼自杀了。
  可见,大学新生在"金榜题名"的兴奋之余,必须重视入学前后的心理调适。能否在入学期间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否在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进行"大学生"角色的转换,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质量。
  2.为什么大学新生容易产生适应困难?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
  从地方中学到高等学府,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新生从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大城市读书,非常容易产生迷惘感和孤独感;同时,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也将由狭窄、单纯变得宽广、复杂,从而要求有更高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大学新生来说,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变化而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他们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
  (1)新环境中知音难觅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非常渴望从朋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当他们与大学里面的新同学接触时,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常常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他们宁愿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在高中阶段,上大学几乎是所有高中生最迫切的目标,在这个统一的目标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容易。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各人的目标和志向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找到一个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追求的朋友,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2)中心地位的失落
  一般来说,能挤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一突然的变化使一些新生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便袭上心头。
  (3)强烈的自卑感
&&& 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许多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比如,某些男同学可能会因为身材矮小而自卑,某些女同学可能因长相不佳而自卑;还有一些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同学,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往往会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从而产生自卑感。
&&& 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克服这种自卑感,他们往往会陷入自我封闭的怪圈,久而久之,甚至可能会患上自闭症。
如何适应语言环境?
&&& 新生在大学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自己消除陌生感,这样有利于大学新生角色的转变。
&&& 在大学新生的群体中,大多数学生是从中小城市或乡镇农村到大城市来读书的,由于部分地区基础教育实力的不平衡,许多新生入学时普通话水平不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他(她)的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交往的不利将对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 因此,大学新生对语言环境的适应是不可忽视的。
&&& 语言环境的适应并不太难。新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应多向字典学习,向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尽量掌握标准的发音。
&&& 此外,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懈的练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有些同学出错的时候生怕别人笑话,因此尽量减少开口说话的机会,结果几年的大学生活下来,仍然是一口家乡话。
&&& 如果能和其他同学结伴练习普通话,互相纠正,互相促进、提高,效果就更好了。
&&& 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地方方言也有助于适应环境。比如出门办事或上街买东西都可能与讲方言的当地人打交道,如果会说当地的方言,交流起来更方便,也能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欺生"现象。&&& &&& 总之,大学新生尽快适应语言环境,使自己消除地方语言的陌生感,有利于自身角色的转变。
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进行检查。而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一旦到了大学的高年级,一个月也难得见到老师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做自己的老师了。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师生新的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选课,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并且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计划并与教师共同探讨。
  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
  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
  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
  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在给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同宿舍的人爱彻夜卧谈,影响了大家的休息。直接提意见制止他们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听听英语磁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学生甚至有数位亲友陪同:在北京一所最著名的师范类院校中,曾经有过一名入学新生由6名家长“护送上学”的记录。
  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很多大学生在谈到入学旅程时认为,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的确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经过这第一次独立处理事情的锻炼,如买车票、转车签票、托运行李等等,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像个大人了。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良好起点。
  如果说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候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
  与此相反的是,某些大学新生显得非常拘谨,生怕走远一点儿就会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最后不得不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实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别人的后面。
  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也能帮助你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对环境适应快的大学新生,很快就能成为班级中的核心人物,并担任一定的班级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大学新生何时心理断乳
&&& 现在的新生太娇气
&&& “现在的大学新生太娇气了,我们学校军训没几天,就病倒了一大片;有个南阳的女生因为染了头发,被教官说了几句,竟然负气回了家,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的,说什么也不来了,愁得家长在电话里也跟着掉眼泪。”9月19日,记者在郑州航院见到了一位姓谢的系主任,他摇着头抱怨道。
&&& 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省会高校大多都在开展新生军训,刚刚离开家门的大学新生们正在经历着大学生必经的“心理断乳期”。郑州大学的一位辅导员向记者反映,一位家在郑州的女生每晚睡觉都要抱着从家里带来的布娃娃,因为“不抱就睡不着”;家里开着大公司的一位姓刘的男生的妈妈每天中午派保姆给儿子送午餐,原因是“儿子从小就挑食,吃不惯学校的大锅菜”……
&&& 针对这些现象,记者走访了一些教育专家,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旭虹认为,大一学生刚刚走进一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短期内产生不适应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具体来说,大一新生心理问题表现在对生活目标的茫然;大二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问题较多;大三学生面临的主要是考研问题;大四学生的就业问题最为突出。相对而言,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率比较高。
&&& 心理断乳关键在预防
&&& 专家认为,使大学新生尽快走出“心理断乳期”,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为了积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郑大在全省高校率先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多部热线;河南中医学院目前正在利用心理问卷的形式,对大学新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心理状况调查,同时,学校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学生处长接待日;中原工学院已连续6年把心理健康课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
&&& 与此同时,专家指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仅靠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够的,呼吁心理健康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应从小学开始就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的教学过程。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 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刚毅的意志,要对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
&&& 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 (1)凝视手中的橘子(或其他物体),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看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
&&& (2)闭上眼睛,回忆这个橘子都留给你哪些印象。
&&&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那么,想象一下,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
&&& (4)想象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在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头脑清爽,心情轻松。
&&& 2.自主训练法。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
&&& (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
&&& (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
&&& (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理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
&&& (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
大学新生谨防“心病”三大症结
  眼下又一批大学新生报到入学,专家提醒大学新生谨防心理疾病。西南政法大学心理学教授王安白说,大学新生心理疾病主要有三大症结:
&&& 一是新生们的最大心理困扰往往来自学习方面。很多高校在开学初,一般会安排摸底考试或是英语分级考试,不少原先在中学里的尖子生往往在首次考试中一败涂地,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时,大学授课速度加快,而且课程难度提高,一些同学不自觉地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二是进入大学的自由生活后,不少人觉得无所适从,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再加上中学人际交往相对狭小和单一,到大学以后,会碰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交往的圈子一下宽了,问题随之增多。也有很多学生刚刚开始住宿生活,有的生活不会自理,或是不良习惯给同寝室的人带来不便,使其他同学产生不满情绪,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新生对寝室和学校生活产生厌恶。
  三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爱情、经济支配能力等在大学生活中来得更为现实,尤其是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看见别人每餐可以吃5元钱,自己只能吃两元钱,自卑、嫉妒等心理随之而来。专家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靠自己进行心理调节,或是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大学新生:从容走过“大一的迷茫”
  每一名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幽静的林荫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阶梯教室,笑声琅琅的宿舍楼,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来说,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在这一时期,很多大学新生感到迷茫、困惑。学生们的这种心态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大一现象”或“大一的迷茫”。
  为了能让大学新生更加从容地面对“大一现象”,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在校大学生,也请教了心理学专家和教育界人士——
  在校学生:回首大一,千般滋味在心头
  6月26日,记者来到8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生活的北京大运村采访。谈起初到大学时的感受,同学们感慨万千: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刘同学告诉记者: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忧伤,是因为想家,还是因为环境的陌生,自己也说不清楚。上课时,我常常不知道该听些什么,下课后也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更想象不出考试时会出什么类型的考题。从前,以为上大学后会感到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而事实上同学们每天都奔走于教室、图书馆、夜读楼之间。直到大二,我才真正习惯并适应这种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大四的陈同学这样回忆她的大一生活:那时每天除了忙碌之外,处理好和宿舍伙伴的关系是最令她心力交瘁的事情。她说:“和我同住一间宿舍的另外7名同学,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的性格、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从未体验过集体生活的我处处都十分小心谨慎,几乎时刻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转眼四年过去了,我反而怀念起了那种既新鲜又陌生的滋味,因为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学会了包容别人,也学会了照顾自己。”
  北京理工大学四年级的赵同学说:“大一时最头疼的不是学习也不是和同学的关系,而是不知如何管好自己的财政。”到大学报到时,父母把她从辽宁送到北京,临走时给她在银行办了一个4000元的活期存折作为一个学期生活费,还给她留下1000元现金当作零花钱,可才过四个月,这5000元钱便花得分文不剩,只得打电话向家中求援。她说,当时主要的花销并不是吃饭、穿衣,而是那些“奢侈的消费”,例如,购买进口品牌化妆品、高档杂志,和同学到校外请客吃饭等等。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才渐渐学会控制“财政支出”,认清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后来,同宿舍的好友开始实行“资源共享”,大家共同出钱买“公用自行车”,“公用录音机”,以及各种学习资料。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胡同学告诉记者,没上大学时他总听说很多大学生到校外勤工俭学,于是他刚上大一,就四处兼职,家教做过,推销也做过,结果钱没挣到多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还弄得又忙又累……
  心理学专家:在“大一现象”的背后
  当日,记者就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大一现象”请教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兴华教授。据王教授介绍,刚刚步入大学的新同学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是由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一些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升入大学便“万事大吉”、“一步登天”,于是产生了“及格万岁”、“终于努力到头了”的不健康心态。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高中时期被老师、学校视作学生“精英”,存在很强烈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却发现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较小,有些同学能将其作为一种动力,有的同学则开始产生失落感。
  另外,人际压力也是困扰大一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新生之间相互还不了解,性格、习惯、想法各不相同,加之独生子女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弱,普遍具有不善于包容别人、忌妒心、虚荣心较强、不接受批评的心理特征。
  每名学生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的适应都有一个从陌生到认识最后适应的递进过程。在对环境尚未适应的情况下,一些学生暴露出的是心理方面问题,另一些同学则会暴露道德方面的问题。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经验十分必要,同时更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教育界人士: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记者就新生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大学生活,采访了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马正永,马部长向记者介绍:
  新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认清学习方式的转变。众所周知,高中时期学生进行的是以应考为目的的学习,学科的内容、学习的进度都是固定的。而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该学什么,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设计,个人自主的余地较大,例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选修课程,这在高中时期是没有的。因此,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
  在高中,应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最重要的标准。而在大学,学生的个人定位,个人道路设计占更重要的地位。
  在生活方面,新生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自主意识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方面,首先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确立明确的、有计划的消费,避免因盲目消费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局面。
  与此同时,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同舍关系、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是否美好,体现着一个人的适应能力。
  很多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方式。但作为对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方式认知尚未清晰的大一新生,更主要的是安排好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勤工俭学最基本的前提是学生余力。
  总之,崭新的大学生活并不是要求一个人突然间成熟起来,而是生活方式、学习方法的转变给人们带来的改变。
大学新生如何度过心理失衡期
  在大学新生入学后,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导致心理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导致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冲突,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诱因。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其存在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长有短。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适才能适应,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长期不能适应,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有的甚至因此而退学。所以,应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度过心理失衡期。
  1、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发展自己
  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为佼佼者,有着一种心理优越感。而入学后,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许多新生心理很难接受这一角色,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能够接纳自我。毕竟能进入大学的都是强手,强手在一起,应该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已成为普通一员,都应从头开始。新生应为成为胜利者的一员而高兴,而不是相反。
  其次新生入学后,心理要有目标准备,经常要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有利于角色定位,适应新环境。
  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发展自身,这样会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这样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失衡。
  另外,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同时新定位的角色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
  2、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交往受挫而引发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相对于中学的人际关系,大学人际关系显得比较复杂。这主要是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甚至语言等有一定差别,造成交往复杂困难。另外,在大学学习不再是唯一目标,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诱因。
大学新生如何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
&&& 小柯即将到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求学了,他在中学里一直勤奋学习,把分数看得很重,因为他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他担心,在大学这个高手云集的新环境中,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每当他想到将要投入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小柯就有点发怵。
&&&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是许多大学生一跨进大学校门便害怕起来,因为在大学里(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个个都是高手奇才,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 在中学里面,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在"高手如云"的大学新班集体中,可能由于学习方法或是心理压力的问题,使大学新生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原市级甚至省级高考状元可能学习成绩会落后于一个高考成绩一般的同学。
&&& 这部分原来以学业成绩优秀而建立起自信心的大学新生,用原来的信念推论出"学习成绩不好个人价值就低"的结论,这一结论沉重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失眠、神经衰弱和抑郁症。
&&& 其实,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就像一名运动员,可能在省队里面是第一名,后来进了国家队可能变成第三、第四名了,但是能进国家队,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优秀运动员了。所以,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希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你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得到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
&&& 另外,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
积极调整心态心理
&&& 对于突然间的放松和环境的改变,新生必然面临着新的问题。一般而言,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普通人群,尤其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症状上表现显著。
&&& 入学之初,新生会有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 其一,跨过了高考这个门槛后,没有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迎接更大困难的准备,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幻想着能轻松度日。
&&& 其二,有些同学在高考中没有把握好,与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失之交臂,精神颓废,从而失去了成就自己的机会。
&&& 其三,怎么样都无所谓。这些想法较偏激,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中全面的发展,结果可能走上了通向后悔的岔路。
&&& 因此,为了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新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对自己要有一个再认识:不因生活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因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不因在中学时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因对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而产生压抑感。目前,基本上大学里都有心理卫生机构,可多去参加有关的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大一新生入校适应三要诀
&  近日大一新生已陆续报到,高校也进入了新学期。对大一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需做些什么来顺利度过刚入校时的陌生感以及各类的不适应,晨报记者为你一一解答。
  新生入学要先过三关
  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新生大多要过三关。第一关:新生手持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户籍证明和本人材料到学校报到。第二关:老师查看考生中学档案和考生电子档案,确认一致性。第三关:新生正式入校后,还要进行身体复检。三关下来,凡不一致者,一律不得注册,要及时查明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经济困难学生不用担心
  据了解,为保证今年新录取的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入学,本市(上海)各高校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关政策的介绍材料,把有关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告知每位新生。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最近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了调整,更贴近贫困学生实际。
  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了解到,高校目前已有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在报到当日,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将有关证明材料交给辅导员,学校将以最快速度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库,对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跟踪,进而实施有效帮助。
  渠道一:奖学金每年秋季,各个高校都会发放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成绩优秀的新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6000元/年,二等奖4000元/年,并减免当年全部学费。
  渠道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专门针对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政府贴息贷款,帮助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经过调整后的新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贷款环境。原先规定,学生所借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其余50%由学生自己负担;现在规定,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借款学生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让学生在校期间放下还款包袱。新政策还将学生的还贷年限从4年延长到了6年,减轻了毕业生的还贷压力,即最长可借贷10年。特别困难的新生,一些学校还开设了校内的无息贷款。
  渠道三:勤工助学基金各高校都建立了勤工助学制度,例如清洁卫生员、书报亭售报员、超市售货员等,根据劳动时间发放酬劳,一般每月为150至500元/人不等。新生可向学校学生处或团委了解情况。
  渠道四:学费减、免、缓据了解,对学习和生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各高校免收学费;对其他一般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收或缓收部分学费。上海部分高校还实行先注册后缴费的政策。
  新生入读谨防心病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一个月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从中学到大学,一部分原来住在家中的学生必须住校,生活环境与原来截然不同,原来没人干扰的环境现在可能要面对不同作息时间的同学,常会因为协调不好而引发矛盾,异地求学的新生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克服“回归心理”“回归心理”的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的、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从而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
  克服“高原现象”低年级大学生比高年级大学生更易出现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自学。
  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每个人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能,重要的是必须超出封闭的自我,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逐渐积累理财经验,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新生如何尽快进入“角色”
&&& 据报道:某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接待了多名准大学生。临近开学,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顾虑。
&&& 来咨询的很大一部分学生担心住不惯集体宿舍。救援中心负责人说,很多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溺爱、顺从,对于大学里的集体宿舍,很多学生在感到陌生的同时都有这样的担心: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不融洽怎么办?“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很差,甚至不会洗衣服。” 救援中心负责人说,“而很多家长也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好,当孩子真正要离开家,去过集体生活时,这些家长也顾虑重重,担心孩子照顾不好自己。”
&&& 救援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很多被别的院校录取的学生在咨询中说,自己在报考志愿时没有考虑到地域因素,等到临近开学他们开始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女孩子在这方面的担心要比男孩子多得多,陪孩子来的家长对孩子上学后可能水土不服也都放心不下。
&&& 此外,还有一部分准大学生对入学后能否保持优异成绩深感忧虑。救援中心负责人说:“有这样忧虑的学生在高中时都是学校的‘尖子生’,也习惯了自己是老师的宠儿,甚至在高考结束后,他们就打算好了将来要读硕士、博士。考虑到大学里都是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就开始担心自己的成绩是不是还能‘拔尖儿’,担心自己在新一轮学习竞争中被淘汰。”
&&& 大学新生将面临多种“不适应”
&&& 救援中心负责人说,目前“适应性障碍”在大学生心理障碍中已经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由于大学生在刚入学时面临的种种不适应造成的。
&&&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娇气、蛮横、自私等弱点会给他们最初的大学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会和同学尤其是同寝室的同学相处,易冲动、烦躁,报复心强。“这是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最突出表现。”张大生说,“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不但会影响4年的大学生活,也会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严重时可能导致抑郁。”
&&& 习惯了老师在身边的悉心指导,突然面临大学里的自主性学习,很多新生也会觉得别扭,“我该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也会困扰他们很久。另外大一新生还存在“自我设计”的不适应。张大生解释说,有的学生刚入学就给自己定下了读硕士、博士等目标,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也不参加课外活动,不大跟同学交流。这样的学生就是没有将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设计好,而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身上。
&&& 此外,很多新生都是异地求学,来自自然环境的不适应通常给他们带来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比如说头痛、眩晕等,“此外很多大学生还面临‘语言关’,” 救援中心负责人说,“普通话说得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一点对于性格内向的新生来说更要注意。”
&&& 救援中心负责人强调,大一新生的这些“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当,到大二大三时很可能出现继发性心理障碍,严重时可能还会产生攻击性心理。
&&& 救援中心负责人建议,老师和家长要格外关注大一新生这一群体,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和谐融入大学生活。
&&& 首先学生入学以后不要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学校应该组织大一新生参观校园,学生自己也可利用周末在当地同学的陪伴下,熟悉校园周边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疏离感,这一点对于异地求学的学生尤其重要。
&&& 很多新生对于大学里的寝室生活感到新鲜,救援中心负责人认为,寝室是最能锻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场所。所以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住“单间寝室”,要让他们学会在寝室生活中寻找快乐。
&&& “寝室生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救援中心负责人说,“比如说,寝室有人休息时,别人就要轻声说话,用寝室公用电话时间不要过长等。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和体会。珍惜寝室生活环境,也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心境。” 救援中心负责人说,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都是由于寝室同学关系不融洽引起的,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提醒孩子在这方面注意,教育孩子处事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理智和宽容是大一新生的首门“必修课”,这会让他们很快赢得朋友。对于有些学生还要尽快学会普通话,不要只局限在“老乡”的小圈子里。
&&& 大一新生要合理安排自习以适应大学里的自主性学习。救援中心负责人说,开学初期,可将自习时间列成表格强化时间观念,逐渐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习惯,懂得充分利用图书馆。在学习上尤其注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把自己的长远目标过早地放在大学一年级里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对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此外,建议老师在开学初就组织大二大三的优秀学生代表给新生介绍学习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
大学新生面临心理不适应
&  对于突然间的放松和环境的改变,新生必然面临着新的问题。一般而言,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普通人群,尤其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症状上表现显著。
  入学之初,新生会有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跨过了高考这个门槛后,当面对更广阔、复杂的生活时,不但没有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迎接更大困难的准备,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幻想着能轻松度日。
  其二,有些同学在高考中没有把握好,与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失之交臂,精神颓废,从而失去了成就自己的机会。
  其三,怎么样都无所谓。这些想法较偏激,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中全面的发展,结果可能走上了通向后悔的岔路。导致这些状况也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新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期。这一阶段自豪感与自卑感、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存在于每位新生的心中。这些矛盾冲突存在遭遇某种刺激(如人际挫折、学习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从个体生活环境来看,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长在沿海开发前沿地区的高校新生,他们所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较复杂。新旧观念的碰撞、对多元价值趋向的无所适从,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原已产生的矛盾冲突,而且可能引发新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从现实生活来看,新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
  因此,为了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新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对自己要有一个再认识:不因生活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因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不因在中学时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因对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而产生压抑感。目前,基本上大学里都有心理卫生机构,可多去参加有关的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大一新生,你做好下列心理准备了吗?
  大一新生往往沉浸在高考成功的喜悦之中,同时对大学生活、学习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是笔直的、平坦的。事实证明,大一新生中有不少人适应不良。因此,大学新生应有下列心理准备:  
  克服“回归心理”,“回归心理”的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的、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从而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  
  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克服“高原现象”。低年级大学生比高年级大学生更易出现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自学。  
  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每个人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能,重要的是必须超出封闭的自我,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逐渐积累“理财”经验,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新生入校怎样给自己先定位?
  新学期到了,又有很多学生跨进了大学的校园,将要开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们所面临的首先将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针对这个过程,我们有几点建议:   
  首先,要迅速给自己定位。想要在专业知识上深入学习、在学术上有所突破的同学,就要了解本专业研究的概况,并找一些老师开出专业方面的书单,先对所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全面而宏观的了解。   
  而致力于学生工作的同学可以到学生会和团委报名参加学生干部的招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大学4年时间很长,学习和工作兼顾,很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先明确自己是怎么样的个性、要做什么再行动吧。   
  其次,选择学生社团要考虑个人的特点。在大学里有很多社团,从理论类到文艺、体育类应有尽有。在开学初各大社团"百团大战"般的招新活动中,不要盲目地参加,甚至报上十来个社团。社团活动会对你的个人时间、身体素质和经济状况有一定要求。比如要参加网球协会之前,你就一定要做好不断花钱更新球拍、线和租练习场地的思想准备。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谨慎地选择一两个社团参加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三,要学会上网也要学会不上网。读大学不上网不行。专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以及校园里各种活动信息都汇集在校园网上,通过网络能节省宝贵的时间。但是,要懂得从网上下来这才叫真正会上网。整天泡在网上聊天、打游戏是极浪费时间的,只是不会上网的人,而会上网的学生把网络只当作工具。   
  第四,花钱要精打细算。尤其是对于特困生,虽然通过"助、贷、减、免、勤"等方式能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但是超前消费总有偿还的一天。当毕业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挣得再多,钱还是不够花。大学4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个人理财的机会,要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第五,学会独立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生活上能够自理不够,还要能过得好。男生不要等到袜子都能站起来了才去洗衣服;女生也千万不要为了苗条而不吃早饭。卧具、衣服要定时更换清洗;一日三餐不用豪华,但是一定要注意营养。女生在床头挂起了帘子,男生也不要怕麻烦,保持一定范围的个人空间,将有利于你更好地学习和休息。
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面子心理 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更有甚者,一个不让,一个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孬种、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冲动心理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或者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象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  
  宽容心理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冲突。但是,如果你和同学交流时遇到意见分歧,或对方有错误时,你是措辞生硬,直道其详,还是近取诸譬,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委婉地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   
  封闭心理 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如过去曾赤诚待人,结果却遭致欺骗、暗算,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事业屡屡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自以为是看破红尘,新的事物,新的活动难以再激起他的热情,看不到自己改造世界的力量,只想消极混世,了此一生。对于心理封闭的同学,最重要是要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关心他(她)、帮助他(她),不能简单予以责备,甚至孤立他(她)。
大学新生如何增强自信心?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人总会有失意的时候。当你在学习、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时候,怎样才能重新建立自信心呢?英国心理学家克列尔.拉依涅尔提出了10条帮助你增强自信心的规则:
  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走出宿舍之前,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的担心,更有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
  2.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体缺陷,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身的缺陷不要念念不忘,其实,人们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缺陷。只要少想,自我感觉就会更好。
  3.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面红耳赤时,你的听众可能只是看到你两腮红润,令人愉快而已。事实上你的窘态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4.不要过多地指责别人。如果你常在心理指责别人,这种毛病就可能成为习惯。应逐渐地克服这种缺点,总爱批评别人的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5.多数人喜欢的是听众。因此,当别人讲话时,你不要急于用机智幽默的插话来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只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你。
  6.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对不懂装懂的东西坦白地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会给人以诚实可信的感觉;对别人的魅力和取得的成就要勇于承认,并致以钦佩和赞赏。
  7.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孤独。
  8.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如果你害羞腼腆,那么就是喝干了酒瓶也无济于事。只要你潇洒大方,滴酒不沾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9.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如果某人不爱理你,则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10.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当你处于这种不利情况时,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理轻视你。
角色转变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 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英文中,大学新生一词叫“Freshman”,这个词蕴含着新鲜的意思。代表了步入大学后,将会出现许多新的体验、新的希望、新的追求。新生也只有积极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才能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机会。
&&& 一、适者生存
&&& 大学新生刚刚由高中到大学,通常面临的问题有:
&&& 1、生活的适应。告别了原先已熟悉了的一切,远离父母,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个性间的相互包容,看似平凡小事,却时时都在对每个大学生进行着待人处世、品德修养的检验。
&&& 2、学习的适应。大学里,班级观念淡化,没有固定教室,一二百人一起听课,上课常常像打游击战;老师可能要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目,学生也有了比高中相对宽松、自由支配的时间。
&&& 大学教师的讲课不像高中教师那样深入浅出,常常是提纲挈领式教学或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目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许多不同。
&&& 3.情感需求变化的适应。目前在大多数中学校园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尚属空白,一些正常的男女同学异性交往得不到引导,甚至遭到指责;而大学里,相对宽松的异性交往空间,使得原本被压抑的性心理得到释放。由于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缺乏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伦理、性法制、异性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异性的求爱、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以及失恋、性骚扰行为等不知所措。
&&& 二、积极调整
&&&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又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加强心理的调节非常必要。
&&&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心理品质的整合。
&&& 入学时,大家的能力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到了大学毕业,却惊奇地发现:彼此能力的差距可能已不是几步之遥。对大学生来说,这种差距绝不是智力上的差异造成的。奥秘在哪里?大量的研究表明,差异主要是在非智力因素上,即智力以外的情绪情感因素、意志品质、道德责任感、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等。
&&& 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大学新生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去学习。
&&& 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不仅有学业方面的,还应有个人修养、体育锻炼、兴趣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对原来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做适当调整,使自己有更好的心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 三、学会发展
&&&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情要做,求学、立业、恋爱、结婚等。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学做人,学做事。在大学阶段确立的目标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与人的基本素质的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如果说高中里的目标比较单一、简明,包含较多的个人幻想成分的话,那么大学里的目标就应该更深刻、长远,包含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应该更好地把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统一在其中。也就是要认识到:我适合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能干什么。
&&& 大学阶段新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是人生目标的确立。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这样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只要站起来,向社会、向历史、向未来、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放眼展望,才能把握住恰当的目标,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如何面对异地求学的心理丧失感?
&&& 报纸上曾经登过一篇文章,内容是广西一位女大学生从广西考了上海某大学,可是她对新环境极不适应,口音不习惯,生活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父母不停地打电话问她的情况,这位女生每次接电话都哭个不止。无奈的父母只得来到上海陪了她一个月。可父母刚走一个星期,她便偷偷地回到广西,主动退了学。
&&&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当你远离家乡,来到外地上大学,你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你也将有所丧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寝室孤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