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扫地机器人第二代好用吗?使用体验如何?

747被浏览764506分享邀请回答59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2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效果满意!米家扫地机器人半个月清扫体验
​由于之前G20峰会快递不畅的缘故,8月底发布的米家扫地机器人一直拖到9月下旬才辗转寄回到我家里。在此期间,有关这款1699元带空间识别扫描的扫地机器人的评测虽然已经出了不少,但我还是想结合自身半个月来的清扫实践,来谈谈这款机器人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图片评论(0)
从设计角度来看,虽然米家方面有一系列的宣传语表明产品设计如何精妙和先进,但在我看来其整体设计思路依然与目前主流高端扫地机器人是一致的。比如,圆形机身设计(目前已经有一些类似三角形的新型设计)、机身后端带有隆起的激光空间扫描识别模块(科沃斯、iRobot等国内外品牌同级别产品也多如此)、机身带有多种感应装置以及可以使用app进行清扫的实时监控等。当然,可能在处理器/传感器型号方面会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看米家扫地机器人无论是在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图片评论(0)
在空间识别效果方面,米家扫地机器人的表现“看起来”要比我之前用过的科沃斯、iRobot都要更强一点。这倒并不是说我有确凿证据表明米家对于房间的扫描真的一定超过了两位同行,只不过它在空间识别速度以及在app显示效果上看起来更高明。
我之前使用过的iRobot虽然也有探路功能但却不能在app上显示地图;科沃斯能够描绘出清扫区域轮廓,但似乎绘图的速度以及精度比米家弱一点。米家从开始工作第一秒开始,就能飞快的扫描并绘制出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探索图,然后随着机身移动马上就会完善整张图的细节并及时调整画面中墙壁轮廓到“横平竖直”的程度,而科沃斯则容易出现一个一直倾斜放置的平面图。
图片评论(0)
有朋友在看了我发布会拍摄的小视频后疑惑:不是说米家扫地机器人可以1cm贴边清扫么?为什么视频中机器人明显远离墙壁小半个机身距离就折返了?事实上,这是因为米家扫地机器人是采用“先探索和清洁边缘、再清洁中间”的思路工作的。也就是说,它首先会紧贴着房间的边缘(1cm)进行一便清扫顺便把房间轮廓都探好,然后再开始清扫房间中间部分。所以,清扫房间边缘是和探索房间形状一起完成的,米家走一遍就结束。
图片评论(0)
我这里有两张图片,分别展示了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清扫我家落地小书橱时紧贴每个开口探路的画面以及于此同时app上显示的行径路线——可以看到,代表扫地机器人的黄色圆点走了一段波浪线,每一个波峰波谷实际就是书橱的格子开口。不过,我个人觉得虽然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探索边缘时会加大吸力(工作声音会变响),但对于墙角边缘这种地方只扫一遍可能不是很够。建议未来米家扫地机器人能通过升级固件方式让它在边缘上连续扫两次比较合适。
图片评论(0)
图片评论(0)
请注意图片中扫地机器人(黄点)后的行走波浪线。
由于在新居里我只使用过科沃斯和米家,所以对于房间内家具复杂环境的清扫对比也只能在这两者间展开。目前来看,应该是米家扫地机器人对于这类环境的路径设计更细密一些,而科沃斯容易把比较复杂的环境(比如椅子腿)看成一个封闭区而放过。这里的两张图片则是显示对于房间中间的沙发摇椅茶几等家具,米家扫地机器人会不厌其烦的绕圈走完。
图片评论(0)
图为米家扫地机器人正在沙发、摇椅、茶几、脚蹬等复杂区域进行清洁。
目前来看,我个人对于米家扫地机器人非常标准的“弓字形”(或者叫蛇形)清扫路径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科沃斯也是类似路径,但实际行走路线似乎没有米家这样规整,而iRobot则一向是乱序行走方式完成。由于缺乏对比,所以我不能说两者清扫效果差异(iRobot真的是扫的很干净),但现在看起来米家这种规规矩矩的行走路线的确不容易遗漏空白。此外,米家扫地机器人是自动把一整个平面分割成几个区域,先专心扫完一个区域后再进行下一个区域的边缘探索
中间清扫。这种路径规划方式的确更接近真人的清扫逻辑。
图片评论(0)
图为沙发、摇椅、茶几、脚蹬等区域的清洁路线图。
我把米家扫地机器人放在客厅里使用,按照“每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进行定时。通常扫完整个客厅 餐厅
厨房大约需要30-40分钟,使用大约20%不到的电力,而清扫面积大约在32平米(不考虑被家具橱柜遮挡面积而只计算实际清扫面积,房屋本身面积大约在45平米左右)。到目前为止,米家只出现过一次异常停机:地面上有一根充电线没有收起来,结果导致主机缠绕停机。下图则是从9月24日晚上开始第一次清扫到今天上午差不多半个月时间里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积累。可以看到里面除了灰尘外多是宠物毛发/零散猫砂颗粒,另外还有一些大约是家里领导的长发(肯定和我无关,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图片评论(0)
总结一下,先说说米家扫地机器人有什么问题:
1、线缆依然会被缠绕导致异常停机。不过这个问题是当前扫地机器人的通病,暂时只能靠注意不要让线缆掉在地面上来解决;
2、本机有一个强烈风扇模式,但该模式需要单独在app里开启而默认状态下其实并不会以宣传的1800pa吸力工作;
3、米家的智慧家庭app不支持5G网络,所以暂时还是要用2.4G信号;
图片评论(0)
不过,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包括之前谈到的“扫边缘最好能扫两遍”之类并没有多少紧要,因为总体来看米家扫地机器人还是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对于它的预期。半个月下来,我对于其表现感到满意:
1、它可以较为精准的扫描和识别清扫空间,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直观的app界面;
2、符合真人清扫逻辑的路径规划,房间清洁区域的覆盖完整且基本没有死角;
3、较强的吸力(需要手动开启强力模式),对我家客厅厨房的地砖地面清扫效果良好;
图片评论(0)
图为米家扫地机器人按照先“探索一块区域”进行清扫,再“探索第二块区域”进行清扫的方式完成整个平面的探索与清洁。
当然,如果仔细想一下,米家扫地机器人或许在一些细节(比如路径规划和可变风力上)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没有在清洁性能上非常明显超越竞争对手如科沃斯或iRobot的地方。大家能干的活以及干的效果其实都差不多,而在我印象中iRobot防缠绕和脱困的能力很强大,科沃斯又是多年国产名牌,在品牌号召力以及口碑方面都比新出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强不少。但为什么我会对其表现特别满意呢?
图片评论(0)
图为两个星期积攒下来的灰尘、毛发等垃圾,已经差不多塞满整个尘盒!清扫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售价只要1699元!与其同级别的产品,科沃斯要价差不多3000元而iRobot(即使是水货)售价也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所以,价格便宜就了米家扫地机器人最为明显的优势!虽然对于米家扫地机器人的耐久度和售后服务品质等还有待检验,但一想到价格,我估计对于现在就想要购买扫地机器人的用户而言,似乎也没什么可多考虑的了。
图片评论(0)
图为米家扫地机器人在结束清扫后(黄点),从右上角的厨房快速自动回到左上角座充位置的路线图。
最后,我知道有不少朋友质疑扫地机器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我必须要指出,这类自动化机械目前还只能作为家庭清扫的一个补充而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清洁。不仅仅是因为房间里毕竟有扫地机器人无法到达的死角,单单是高于地面的所有位置(家具表面、顶部)或者扫地机器人没有办法爬上去的二楼房间就都需要我们每周花费一点时间来手动清洁一下。所以,我家的实际清洁配置是两台扫地机器人(三间卧室与客厅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需要另外一台机器人每天7点开始清洁)
两台戴森吸尘器(落地和手持各一台)。
图片评论(0)
但是,毕竟地面是家庭保洁的最大重头也是最花费体力的环节——特别是当你家里有两只喜欢打打闹闹的小猫和一位长发飘飘的领导时。如果没有扫地机器人,我很可能不得不每天都要用戴森把整个地面吸一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要每周末花费15分钟把阳台、墙角深处这些机器人进不去的地方重点关照一下就行了。所以,在我家扫地机器人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它并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清洁但的确可以帮我节省下不少时间与精力。
当然,如果你家本身面积不是很大、地上东西很多或者铺着地毯,而且也没有宠物什么的,那至少目前这种类型的扫地机器人(不管是什么牌子或价格)的确帮不了你什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应用:工业|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评测】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深度体验:骗子还是神器?
“1699元的高端规划型扫地机器人,不是骗子就是神器。”
& 一、简单开箱  ▼打开来里面还有一个纸箱,这这才是满满小米风格的外包装,一面印上了小米与米家的LOGO,另一面为产品线条图。  ▼整机连同包装重量约为6公斤。  ▼纸箱内可以看到说明书以及静静躺在泡沫里的机子,左边还有个纸盒是放充电座及电源线的。  ▼机身净重量约为3.8公斤。  ▼米家扫地大片留白间隔着些许橙红色的设计确实很漂亮,不过一位清洁工有着白衣天使的外表会不会很容易污呢?
&&&&&&&&&&&&&&&&&&&&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OFweek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365天全天候线上展厅
机器人机器视觉伺服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小米素来有&百货公司&的美誉,除了主业手机之外,其触角已经伸到了箱包、服饰、家电等和手机完全不搭边的领域。当然,这些跨界产品不一定全是小米出的,也有很多是其旗下的生态链企业出品,像米家、睿米等等,都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
去年米家推出了首款扫地机器人,继承了小米产品一贯的高性价比特点,一上市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然而,如今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要是没有一两招杀手锏,那么想在市场上长久立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今年米家扫地机器人的研发团队石头科技,便再度发布了米家的第二款扫地机器人产品&&石头扫地机器人。与前作相比,它在吸力、感应器、尘盒、滤网、越障能力上全面升级,还加入了扫拖一体、指哪扫哪和划区清扫等用户喜闻乐见的功能。作为科技自媒体,近日笔者拿到了一部石头扫地机器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款米家的最新产品,究竟能否满足我这种懒人的清洁需求。
外观:依然以白色为主色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米生态链的所有产品都是浓浓的一股MUJI风。对,国内玩家习惯称之为&性冷淡&,说好听点,就是白色,极简,淡雅。
这次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外观依然是常见的圆盘式设计,并以白色作为主色调,凸起的激光感应器较为亮眼,辅以亮橙色作为点缀,整体看来设计语言还是较为时尚的。
宽而扁的机身造型使得石头扫地机器人能够轻松进入低矮的床底进行清扫,相对而言造型窄而高的戴森机器人就无能为力了。
然而,宽而扁的造型也有它的局限性,像我家饭厅的椅脚,石头扫地机器人试了几次都无法钻进去,但机身较窄的戴森机器人一次成功。
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机身顶部有三枚实体按键,分别为局部清扫键、电源键和回充键。细心的你一定已经发现了,电源键的外围还有一圈LED指示灯,电量大于20%的时候会发白光,而不足20%时则会发出红光。
感应器:简直全副武装
石头扫地机器人虽然并没有设置像戴森机器人那样的全景摄像头,但它的感应器之多,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首先,它在机身顶部设计了一个激光测距感应器,同样能够进行路径规划,开启后会以5&360度/秒的速度扫描房间信息,并实时构建起房间地图,规划出先沿边后沿Z字形的清扫路线,来完成清扫任务。
侧面还有一枚全向压力感应器,与激光感应器专门用来测距与规划不同的是,这枚全向压力感应器的作用,就是能从顶部360、前方150度的角度来全方位检测碰撞,以免被沙发、茶几的脚给绊到。
沿墙感应器,能够使得它与墙体始终保持10mm的距离,并不会一头撞上去。
底部还有四个悬崖感应器,说是这么说,鬼才会把它放在悬崖边使用吧?其实更确切的名称应该算是台阶感应器,也就是驶到有落差高度的台阶边上时会自动停住并转向,不会向下跌落。&
跌落感应器,能够通过检测轮组是否处于被压迫状态,来使得它被抬起离开地面时,会立即停止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
最后则是回充感应器,通过高精度的红外感应,来感知充电器的准确位置。&
这次石头扫地机器人使用了5200毫安的大电池,在标准模式下可以使用两个半小时,而且如果扫一半没电了,它会自动返回充电底座进行充电,充满后回去接着打扫,完全不用人工干预,也不会重复清扫。
扫拖一体:新加入的拖地功能助力不小
相对前作而言,石头扫地机器人除了将最大吸力由1800Pa升级为2000Pa之外,还加入了拖地功能,做到扫拖一体。
之前玩过的几个扫地机器人,包括售价高达六千多元人民币的戴森,都没有集成拖地功能,那么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扫拖一体,是否噱头大于实际,还得经过一番试验才能知晓。
在了解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扫拖一体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主体清洁结构吧。
从底部可以看到,负责主力清洁的是一枚滚筒式刷条,按压两侧按键可以将之拆下清洗。
负责辅助清洁的则是一个造型类似竹蜻蜓的边刷。
万向轮与主轮相配合,使得它的越障能力也大大提升,从原先的1.5cm提升到了2cm。
阳台和客厅之间的门槛也能轻松越过。&
可单手拆卸的水箱和拖布的加入,使得石头扫地机器人在清扫了地面的灰尘之后,还可以进行深度清洁。
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水箱是经过特别设计的植物仿生水箱,为什么叫&植物仿生&呢?它的滤芯与拖布之间,就好像植物的根与叶之间的关系,可以自动控制出水量,持续湿拖40分钟以上,而且只有机器在动的时候才会出水,不动的时候,拖布并不会溢水。&
水箱的拆卸也十分方便,从扫地机底部塞进去,听到咔的一声响,就装好了,而要拆下来的时候,双手同时按压两侧的拆卸按键就可以了。
拖布则是采用了魔术贴设计,而且与水箱的贴合处是插槽式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拖会会与水箱更加紧密贴合,拖地的时候也不会卷边。
扫地测试:吸力强劲,清扫垃圾不在话下
虽然吸力从1800Pa提升到了2000Pa,但究竟有多少提升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实际清扫体验吧。
由于采用了全贴合紧闭消音棉配合特制多孔空气筛降噪,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噪音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恐怖。
都知道扫地机器人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没有任何家具的空房子,但那显然也失去了扫地机器人存在的意义&&一个普通家庭怎么可能会没有家具呢?为了测试石头扫地机器人在众多家具间腾挪的能力,我把它带到我的摄影工作室。
从动图中可以看到,它在几支闪光灯支架下游走自如,并没有发生碰撞,而且很快就走出来了。&
我找了一些红豆、面粉、米粒和碎纸屑,洒在地板上,石头机器人很轻松的把它们清扫干净了。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口径太小,一些纸屑需要来回两趟才能完全吸取干净,而且吸取红豆的时候发出很大的咔咔声,听起来很是心疼,不知道会不会损坏机器,真正使用的话建议还是不要让它去吸取硬物了。
石头扫地机器人还有一个智能识别地毯的功能,当扫到地毯的时候会自动加大吸力,离开的时候再恢复到正常吸力。针对这项功能我也进行了一下测试,不过由于我家并没有哪个房间是铺地毯的,只能用地垫来顶替了。确实如官方宣称的一样,感应到地毯时会智能的切换到强力模式。
清扫能力算是过关了,那么防跌落能力又如何呢?我把石头扫地机器人放在了窗台上,从动图可以看出它的四个悬崖感应器还是很给力的,一直沿着窗台边扫过去,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掉下来。
拖地测试:能拖干净,但局限性较大&
在把地面清扫了一遍之后,就开始来测试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拖地功能了。首先,我们需要往水箱里注水。
然后把拖布用水打湿后装上水箱,水箱就会开始缓慢向拖布渗水,当注水到一个合适的程度时,机器人就可以开始拖地了。&
终于拖完了,看看底下的拖布,已经变黑了不少。
看看它拖过的地面,确实已经没有了灰尘,干净了很多。
把拖布拆下来用水洗洗,又恢复了干净的状态。
然而,我发现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扫拖一体,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由于拖布面积较小,而我家面积较大(近200平方),所以想要把全屋拖一遍,你得清洁很多次拖布,这也是它无法彻底取代拖把的位置的关键原因。
2、如果你不先将地面先用机器人清扫一遍就直接启动拖地模式,那么拖布将会快速变脏。
3、拖地的时候不能离人,因为你时不时就得去洗一下拖布。
基于以上三点,我觉得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扫拖一体,基本上只适合小户型或单身贵族,不适合我这种大户型使用。当然,由于我家还有四部吸尘器和两部扫地机器人,配合使用的话,还是很容易把大房子清扫干净的。
清倒垃圾:可水洗滤网值得点赞&
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尘盒设计在机器内部,需要把顶盖掀起才能看到,其密封性相当不错,几个连接处都有密封胶条,双手一扳就能打开盒盖进行垃圾清倒。
同时,厂家还附赠了一个小刷子,方便你清洁主刷和边刷上的脏东西,而且在尘盒旁边设计了它的存放位置,甚是贴心。
市面上常见的扫地机器人、吸尘器很多都设计了滤网,其功用是阻止灰尘从出风口飘出,造成二次污染,但一般用了一年半载之后滤网就会很脏,需要进行更换。石头扫地机器人厚道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滤网是可以拆下来进行水洗的,而且官方宣称使用一年后还能有95%的过滤能力,这也无形中让你节省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APP:智能清扫全面升级
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最大的不同,就是扫地机器人可以通过APP进行智能清扫、智能规划,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清洁。当你不在家的时候,你可以通过APP远程启动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洁,回到家中的时候它已经清洁完毕了,这点是再高端的吸尘器也比不了的。
石头扫地机器人的APP可以实现清洁进度查看、远程设置、自定义清洁区域等功能。一旦机器开始启动,它就会实时构建家居地图,通常在家里转几圈就能绘制完成了。
你还可以设置定时清扫,这样当你在上班的时候就可以让它自动清洁指定的区域,回到家时就已经全屋清扫完毕了。
清扫完后你还可以通过APP随时查看清扫记录。
虽然并没有附赠实体遥控器,但APP中的虚拟遥控器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点击回充键后,即使相隔几十米也能够找到充电底座,确实很智能。
此外你还能用APP进行一些其它设置,比如换语音包、切换清扫模式等等,甚至还有耗材更换提醒。
需要重点提及的功能,当然就是这个令我大感兴趣的&指哪去哪&了。
只要用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机器人就会往你指定的区域驶去,途中还能自动避开障碍物,而且它在前往目标区域的过程中,还会自主规划地图,构建清扫目标。
当然,划定分区也是它的拿手绝招,你可以在地图上添加多个指定的区域,让机器人自行打扫,这也是本次石头扫地机器人新加入的功能。
综述:在20天的体验周期过后,在我看来,石头扫地机器人的优点与不足都挺明显。首先,它在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了吸力、智能化体验和清洁规划能力等,并新加入了拖地功能,而且价格仅比米家扫地机器人高了八百元,在同价位产品中是具有很大竞争力的。然而,它的刷条并不是机身等宽,这就导致了墙角一些缝隙无法清扫干净,而容量较小的水箱也使得它拖地时不能离人,你不得不经常帮它清洗拖布。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石头扫地机器人依然是一款值得入手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将家居清洁任务交给它,你就可以放心上班去了。
1、造型不错;
2、扫拖一体;
3、APP很好用。
1、边角无法清扫干净;
2、水箱容量较小;
3、拖布面积不够大。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扫地机器人使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