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突变不可被抑制基因突变的检测所抑制为什么

上海生化与细胞所1998年分子遗传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海生化与细胞所1998年分子遗传学
&&中科院分子,遗传,生物化学部分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重磅:甲醛会抑制DNA损伤修复,一喝酒会脸红的人,太危险了!
重磅:甲醛会抑制DNA损伤修复,一喝酒会脸红的人,太危险了!
本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个研究,它告诉了我们,BRCA2突变是如何受到环境因素——甲醛的影响,从而导致癌症发生的!这个研究针对的可就不只是女性了,男性朋友们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虽然BRCA2突变导致的前列腺癌通常在老年时期才会发生,但是具有BRCA2突变的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可是要比BRCA1突变的男性明显增加的。研究由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癌症组的主任Ashok Venkitaraman教授领导。他们发现,甲醛能够降解本来是肿瘤抑制蛋白的BRCA2蛋白,破坏DNA损伤修复机制,使甲醛成为诱发癌症的一个高危因素!对于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人来说尤其“凶险”Ashok Venkitaraman教授在研究中,Venkitaraman教授发现,甲醛竟然能够降解BRCA2蛋白!在实验中,BRCA2基因未突变的细胞暴露在高浓度300μM的甲醛中5个小时就可以导致BRCA2蛋白被消耗殆尽!而其他的一些也能造成DNA损伤的因素,比如喜树碱、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等都会导致BRCA2蛋白的降解。300μM甲醛暴露下,BRCA2蛋白在0-5小时量的变化(电泳条带越来越轻,蛋白量越来越少)未发生突变的BRCA2基因尚且如此“脆弱”,发生了突变的就更不用说了。基因本来有两个拷贝,当一个拷贝突变后,这个拷贝编码的BRCA2蛋白就不是正常蛋白了,所以正常BRCA2蛋白的量就会随之减少,那么甲醛想要“消耗”掉它们也就更加容易。所以,甲醛会使BRCA2蛋白的量降低到不足以对DNA损伤进行修复,DNA损伤的积累使得染色体的结构和稳定遭到了破坏,癌症也就顺势而生了。而且显然,具有BRCA2突变的细胞对此机制更加“敏感”。这样看来,甲醛可真是阴险啊!一边损伤DNA,一边又拦住了对损伤的修复,所以这就是在有BRCA2突变的条件下,甲醛致癌的原因了。DNA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分子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细胞的存活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分子工作久了也难免会“开点儿小差”,发生一些自发性损伤,另一方面,外界的理化因素,比如甲醛,作为一种环境毒素,也会造成DNA损伤。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最后总结,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女性患癌症的风险取决于精准的基因突变加上女性的家族癌症史。在新的研究中,Venkitaraman教授将人的细胞在甲醛环境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甲醛能够阻止DNA的复制,在细胞中引起DNA链断裂!而一直以来,DNA的损伤都被认为和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DNA发生了损伤怎么办?还好我们聪明的人体对此有一套自己的“修复机制”,而正常的BRCA2基因编码的BRCA2蛋白就恰好是一个可以修复DNA损伤、抑制肿瘤发生的蛋白。BRCA2蛋白可以激活另一个和它“搭配”的RAD51蛋白,BRCA2会把RAD51带到DNA链的断裂处,与DNA链结合,对其进行修复。对甲醛的研究告一段落后,研究人员又想,除了甲醛外,醛类中的其他常见化合物会不会也有类似效应呢?于是他们接下来又研究了乙醛对BRCA2的影响。乙醛的常见来源是酒精(乙醇),喝了酒之后,酒精会被我们体内的酶分解为乙醛。不幸的是,乙醛并不比它的兄弟甲醛善良!乙醛同样会引起BRCA2蛋白的降解,这也意味着DNA的损伤可能无法被修复这时一定有朋友会疑惑,乙醛是可以被乙醛脱氢酶分解,代谢掉的,这样不就没有问题了吗?但是乙醛脱氢酶也是需要其编码基因ALDH2来产生的,而全世界范围内有至少5亿人携带ALDH2基因的突变!他们体内乙醛脱氢酶的量是不足的。这个突变在东亚血统的人中较为常见,也就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等。乙醛脱氢酶的不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喝酒时脸会容易变红,也就是俗话说的“喝酒上脸”。这大概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恰好同时携带ALDH2突变和BRCA2突变,那么他喝酒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因为他们因喝酒而患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得多!在文章中,Venkitaraman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对公共卫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毕竟BRCA2突变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之一。而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了建筑材料、涂料、烟草、汽车尾气,甚至是一些化妆品和护肤品都可能含有甲醛或乙醛。不过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没有BRCA2突变的人也不可以肆无忌惮。因为研究指出,即使是正常细胞,醛类暴露也会使BRCA2蛋白的量下降,而他们的研究还没有探究出暴露剂量的标准,所以醛类对于正常个体来说,依然是有害的、具有致癌潜力。研究人员最后提出了一个设想,他们认为未来,像白藜芦醇等甲醛清除剂作为膳食补充剂可能会帮助BRCA2突变的携带者“离癌症远一点”。小编也要郑重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甲醛等醛类物质,尤其是携带BRCA2突变的朋友更要加倍小心!并不是每个人都得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酒能力,大部分的人因为不知自己是否能够喝酒而导致酒精中毒或者肝脏损害,酒精代谢基因检测能够很好的解除这一大困扰。为何一喝酒就脸红?为何有人千杯不醉?有人沾酒就倒?酒精代谢基因检测,彻底了解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从而从容的在酒桌上指点江山,让你的健康无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辈子只做自己的主,过有态度的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
相关热词相关学者当前位置: >>
中国科学院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入学试题(及大部分答案)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98 MOLECULAR GENETICS Paper一.名词解释 拓扑异构酶 组成型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on) 阻遏蛋白 RT-PCR 遗传重组(广义和狭义的) 衰减子 二.是非 1. 大肠杆菌染色体是一条由数百万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 DNA 2. λ 噬菌体能否整和进入宿主 DNA 或从宿主 DNA 上切除,主要取决于宿主细胞中 λ 噬菌体整和酶 int 的存在形式,同时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蛋白因子。 3. Z 型构象的 DNA 不存在于天然状态的细胞中 4.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越复杂,其 DNA 的 C 值越大,但在结构与功能很相似的同一类生物中,在亲缘关 系十分接近的物种之间,它们的 DNA C 值是相似的 5. 在大肠杆菌,哺乳动物和人线粒体中,终止密码都是 UAA,UAG 两种。 6. 反义 RNA 通过互补的碱基与特定的 mRNA 结合,从而抑制 mRNA 的翻译,因而反义 RNA 的调空机制显然 只是翻译水平特异的 7. 转座过程通常是指 DNA 中的一段特殊序列(转座元)在转座酶以及其它蛋白因子的作用下,从 DNA 分 子中的一个位置被搬移到另一位置或另一 DNA 分子中 8. DNA 修复系统的作用是保证 DNA 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化 9. 持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是指那些在哺乳类各类不同细胞中都有表达的基因这组基因的数目 约 在一个万左右 10. 转座元两端通常都存在同向重复序列和倒转重复序列,研究表明这些序列对于转座元的转座作用非 常重要 11. 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把同一个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置上去 12. 在真核生物核内。五种组蛋白(H1 H2 aH2b H3 和 H4)在进化过程中,H4 极为保守,H2A 最不保守 13. 还原病毒的线形双链 DNA 合成时, 结合在病毒 RNA3 末端的用于第一链 DNA 合成的引物是在细胞中 正常的 TRNA 分子 14. RNA 聚合酶 1 负责转录 TRNA 和 5SRNA,其启动子位于转录的 DNA 序列之内,称为下游启动子 15. 条件突变如温度敏感型突变不可被抑制基因所抑制 16. 多 DNA 酶 1 的优先敏感性不仅仅表现在活跃基因的转录区,而且也表现在活跃基因两侧的 DNA 区段 上 17. 作为一个基因克隆的载体,主要是由药物抗性基因, 供插入外源 DNA 片段的克隆位点和外源 DNA 片 段插入筛选标志这三大部分组成的 18. 碱基序列排列方式可以严重影响 DNA 的解链温度 19. 大多数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密码子所编码,在 A+T 含量和 G+C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的基因组中,不同 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就近似相同了 20. 在克隆载体 PUC 系列中,完整的 LACZ 基因提供了一个外源基因插入的筛选标记,兰色的转化菌落通 常表明克隆是失败的 三. 1. 下列--种碱基错配的解链温度最高 A T-T B G-G C A-C D G-A 2. 目前 在转基因小鼠中常用的基因剔除技术(gene knockout)是根据--原理而设计的 A 反义核苷酸 的抑制作用 B 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 C 离体定向诱变 D 同源重组 3. 端粒酶与真核生物线形 DNA 末端的复制有关,它有一种--ARNA 聚合酶( RNA polymerase)B 逆转录 酶(reverse transcriptase)C 核酸酶(nuclease)D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 rnase) 4. 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质在 N 端都有一段信号肽,这些信号肽的长度是--个氨基酸残基 A 大于 100 B15 到 30 C 约 50 D 小于 10 5. 真核生物复制起始点的特征包括-A 富含 GC 区 B 富含 AT 区 CZ DNA D 无明显特征 6. 细菌中,同源重组发生在一些热点周围,这和-- 在 chi 位点上的单链内切酶活性有关 A RecAB RecBCRecCDRecD 7. HMG14 和 HMG17 是属于-A 一类分子量不大的碱性蛋白质 B 一类分子量很大的非组蛋白 C 一类分子量不大的非组蛋白 D 一类 RNA 聚 合酶 8. RNA 修复体系可以使核酸突变频率下降--A10 倍 B1000 倍 C 百万倍 D 不影响突变频率 9. 真核生物 DNA 中大约有百分之 2-7 的胞嘧啶存在甲基化修饰,绝大多数甲基化发生--二核苷酸对上 A CC B CT C CG D CA 10.Holliday 模型是用于解释--机制的 A RNA 逆转录酶作用 B 转座过程 C 噜噗切除 D 同源重组 11.化学诱变的结果与--因素有关 A 剂量 B 细胞周期 C 剂量时间率(Dose rate)D 上述各因素 12.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 S-D 序列的作用是: a 提供一个 mRNA 转录终止子 b 提供一个 mRNA 转录起始子 c 提供一个核糖体结合位点 d 提供了翻译的终点 13.真核生物的组蛋白上的修饰作用,除了乙酰基化、甲基化和磷酸化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修饰作用,即 泛素化,这一个泛素(ubiquitin)与哪一种组蛋白连接? A.H3 B。H2B C H2C D H4 14.胰岛素通常以融合蛋白的方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融合处有一个甲硫氨酸残基可以用--的方法将 胰岛素从融合蛋白上切下来 A,氢氟酸裂解 B。羟氨裂解 C,蛋白水解酶 D,溴化氰裂解 四、问答题 1 简述 DNA 的 C 值以及 C 值矛盾(C Value paradox). 2 根据现在的研究,RecA 在细菌 DNA 重组过程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它与重组有关的活性有哪些? 3 简述逆转录酶发结构与功能 4 简述突变热点的定义及其可能的机制 5 简述染色体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6 基因工程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那些重大发现和发明?你对基因工程将来的发展方向有何看法?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2001 Molecular Genetics Paper一.名词解释 1.基因组 2.原病毒 3.分子杂交 4.启动子 5.端粒酶 6.副密码子 二.是非 1.半保留复制是指有 50%的基因是新合成的,另 50%的基因是上一代的。 2.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的进展完全证明了真核生物是从原核生物直接进化而来。 3.φ χ 174 phage 是一种很小的 E.coli phage,它有 5386 个核苷酸,其 DNA 为双链环状. 4.调节基因一般都位于 operon 附近,这种构造有利于调节基因对 operon 的控制. 5.体外分子进化是使核酸分子在体外经过多次酶催化的扩增,从而积累突变的过程. 6.SP01 是枯草杆菌的 phage,它通过对 RNA pol δ 因子的更换实现其早,中,晚基因表达的时序控制,这和 T7 噬菌体的生活方式非常类似. 7.细菌中衰减子的作用方式是用翻译的手段来控制转录. 8.RNA 病毒又称为还原病毒. 9.Ti 质粒来源于低等植物,目前被广泛用于植物基因工程。 10.Ac-Ds 是玉米中的一组转座控制成分,其中 Ds 来源于 Ac 序列,Ac 对 Ds 的作用是顺式的。 11.只有用相同的内切酶获得的 DNA 片段末端才能用 DNA 连接酶连接起来。 12.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系统中,加入无辅基诱导蛋白后基因活性被开启。 13.由于密码子存在摇摆性,使得一种 tRNA 分子常常能够识别一种以上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 14.原核生物中封闭性启动子复合物为二元复合物,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为三元复合物。 15.脚印法(footprinting)是用于研究 protein 与 DNA 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16.增强子的作用具有细胞或组织的特异性。 17.SRP (信号识别颗粒)能够与 ribosome 结合并使肽链的起始暂时受阻,所以是翻译的负调控因子。 18.mRNA 内部不存在甲基化的核糖核酸。 19.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少数 RNA pol 都是核基因编码的。 20.topoisomerase 可以产生和消除超螺旋状态。 三.选择 1.原核生物中同一转录元里近基因的一个无义突变能阻止远基因的表达称为无义突变的极性效应,该现象 与 RNA pol 的哪一个亚基相关? a. α b. β c.ζ d.ρ 2. 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在何处形成? a. 起始密码子 AUG 处 b. 5‘末端的帽子结构 c. TATA 框 d. CAAT 框 3.下列何种生物形式的基因组中没有内元? a,酵母 b,四膜虫 c T4 噬菌体 d,大肠杆菌 4 下列哪种酶不能用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a,Taq DNA 合成酶 b T7 DNA 合成酶 c,引物酶 d,klenow 片段 5.1 微克的长度为 1kb 的 DNA 片段含有多少个分子? a.~10^9 b.~10^12 c.~10^5 d.~6*10^21 6.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DNA 约占多少? a.66% b. 6% c. 27% d.80% 7.非洲爪蟾体细胞中 rDNA 拷贝数约有 500 个,而在卵母细胞中的拷贝数约增加了―――倍,可以用来转 录合成 卵裂所需要的 ribosome。 a.1000 b.2000 c.4000 d.400 8.Lambda phage 的阻遏蛋白和 cro 蛋白均通过―――的结构与 DNA 结合。 a. Cys-His ZF b.cys-cys ZF c. α -helix-turn-α -helix d.Leu zipper 9 真核生物组蛋白有一种特殊修饰作用,即组蛋白――上连接一个 ubiquitin,这种修饰作用最初在 鼠肝中发现。 a.H2b b.H1 c.H2a d .H4 10.在 E.coli 中用于表达外源基因的 vector 在启动子下游通常含有 S-D 序列,这个序列的作用是――。 a 为 ribosome 提供识别位点。 b 提供转录位点。 c 增强启动子活性。 d 提高 RNA 稳定性。 11.还原病毒基因组结构有很高的相似性,通常都含有――三类基因。 a.gal,pol.env b.gal,src,ori c.pac,lac,LTR d.gin,tat,cin 12.鼠类的 preproinsulin ,前胰岛素原Ⅰ基因是一个――。 a 半处理的 mRNA 返座产物 b 假基因 c 转座子序列 d 原病毒序列。 13.下列何种 factor 不会诱变 DNA ? a .亚硝酸 b . UV c .丫啶橙 d. 饱和脂肪乳剂 1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同源重组? a 细菌接合 b 非姊妹染色体交换 c 细菌的转导 d 细菌 plasmid 的转化。 四.问答题。 1.根据 DNA 复性动力学研究,DNA 序列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并加以举例说明。 2.不同密码子使用频率的差异是如何影响基因表达量的? 3.简述突变与碱基多样性的关系。 4.常用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来描述基因的转录调控,试说明这两种作用的含义。 5.细菌的半乳糖 operon 在存在 glucose 时仍然可以被诱导,试解释之。并说明其对细菌正常生理过程的 意义。 6.HGP 即将完成,对下一步的研究谈谈你的看法。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 2002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分子遗传学(上海命题)]一、名词解释:(6 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2. 核糖核酸质酶(ribozyme) 3. 光复活 4. 基因组(genome) 5. 异染色质化 6. 诱导物(inducer) 二、是非题:(20 题,每题 1 分, 共 20 分),答&是&写(+),答&非&写(-)。 1.拓扑异构酶是一类改变 DNA 结构的酶,因此在反应中总是需要能量的。 (-) 2.RNA 聚合酶 I 是转录核糖体 RNA 的。 (+) 3.自然界每个基因的第一个密码子,都是 ATG,编码甲硫氨酸。 (-) 4.蛋白质由二十种氨基酸组成,包括胱氨酸。 (-) 5.有信号肽的蛋白就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 6.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具有的 5'-3'外切酶活性也可以以 RNA 为底物 (+) 7.基因组 DNA 复制时,先导链的引物是 DNA,后随链的引物是 RNA (-) 8.人腺病毒基因组 DNA 复制时 DNA5'端的结合蛋白起到了最初的引物作用 (+) 9.新生 DNA 链上的甲基化修饰在帮助 DNA 修复系统识别亲本链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10.SV40DNA 在复制后老的组蛋白都分布在先导链上。 (+) 1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DNA 约上 80%,其余为 RNA 的蛋白质。 (-) 12.在成人血红蛋白中,大约有 97%都是 α 2β 2,此外还有约 2%的 α 2δ 2 以及儿阶段遗留下来大约 1%的 α 2γ 2 (+) 13.哺乳动物某一类型细胞中,只有大约 10%的 mRNA 各类是该类型细胞所特有的,这类基因称为持家基因 (-) 14.端粒酶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 DNA 末端复制有关,它是一种逆转录酶 (+) 15.活跃转录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质中,处于异染色质中的基因通常不表达。 (+) 16.Tn10 转座到一个新的 DNA 靶点时,在靶点两侧形成倒转重复序列。 (-) 17.联会丝复合体的形成是真核生物同源重组的充分必要条件 (+) 18.逆转录酶以 RNA 或 DNA 为模板以 tRNA 为引物合成 DNA (-) 19.第二类限制性酶识别的序列都是h文结构。 (-) 20.Rec BCD 蛋白能在 Chi 位点发挥单链内切酶活性而产生一条单链尾巴 (+) 三、选择题:(14 题,每题 1 分,共 14 分)。 1.双链 DNA 的稳定性是由_____决定的。 (D) A A/T 比例 B DNA 修饰 C 核苷酸排列 D 上述所有原因总和 2.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____。 (D) A 乙酰化 B 糖基化 C 磷酸化 D 上述各种修饰 3.内含子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D) A 作为 Ribozyme B 作为基因调节区域 C.作为复制起始区 D 作为反义核酸 4.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作用是____。 (B) A 指导 RNA 剪切 B 引导分泌蛋白质跨膜 C 指引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 D 指导转录终止 5.大肠杆菌中哪种酶是承担基因组 DNA 复制的聚合酶 (C) A Pol I; B Pol II; C Pol III D Klenow 酶 6.E. Coli 的修复内切酶能识别___? (D) A 由紫外光引发的胸腺嘧啶二聚体 B 光修复酶 C 未甲基化的 GATC D 变形的 DNA 双螺旋结构 7。选用下列哪个诱变剂较易引起移码突变? (B) A 硫酸二甲酯 B 吖啶橙 C 亚硝酸 D 羟胺 8.λ 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和 cro 蛋白均通过哪种结构与 DNA 结合? (C) A Cys-His 锌指 B Cis-Cys 锌指 C α -螺旋-转角 α -螺旋-转角 D Leu 拉链 9.在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调度重复序列,可达几百个对几百万人拷贝,期中一些重复几百次的基因如: (C) A 组蛋白基因 B 珠蛋白基因 C rRNA 基因 D 细胞色素 C 基因 10.人类的 β 簇珠蛋白基因分布在 50kb 范围的 DNA 上,是按照___次序排列的。 (A) A 5'-ε -γ G-γ A-δ -β -3' B 5'-γ G-ε -γ A-δ -β -3' C 5' -ε -γ A-γ G-δ -β -3' D 5' -β -δ -γ A-γ G -ε -3' 11.插入序列(IS)编码____。 (A) A 转座酶 B 逆转录酶 C DNA 聚合酶 D 核糖核酸酶 12.λ 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后通过___而进入溶源状态。 (B) A 同源重组 B 位点特异性重组 C 转座作用 D 异常重组 13.Holliday 中间体在____过程中产生 (A) A 同源重组 B 转座 C 逆转录 D λ 噬菌体 DNA 整合 14.下列哪个操纵元中没有衰减子序列? (B) A trp 操纵元 B lac 操纵元 C his 操纵元 D thr 操纵元 四、问答题: (6 题,每题 8 分,共 48 分) 1. 简述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结构。 2.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DNA 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3. 简述真核细胞内核小体与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结构。 4. 简述酵母转录激活因子 GCN4 是通过哪一种结构模式(pattern)*与 DNA 相互结合进行调节作用的。 *应为 Motif 5. 阐述酵母 Tyr1 成分的结构及其转座机理。 6. 阐述同源重组的机理。 中国科学院 200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B 卷)一.是非题(1X10) 1. 所有 a 氨基酸中的 a 碳原子都是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 ) 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可以定义为一些特定的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大分子体系的组合( ) 3. 根据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分子量愈小的物质,因为愈容易通过,所以最先被洗脱出来( ) 4. 两个或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多肽连接在一起,组成有特殊的几何排列的局部空间结构,这样的结构 称为超二级结构,有称为模体(MOTIF)( ) 5. 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结合部位,则不会表现为竞争性抑制( ) 6. 酶反应最适 PH 不仅取决于酶分子的解离情况,同时也取决于底物分子的解离情况( ) 7. 寡聚酶一般是指由多个相同亚基组成的酶分子( ) 8. 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 9. 线粒体内膜 ADP-ATP 载体蛋白在促进 ADP 由细胞质进入完整线粒体基质的同时 ATP 由完整线粒体基质 进入细胞质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 ) 10. 脂质体的直径可以小到 150 ?( ) 11. 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 12. 雄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雌性激素( ) 13. CoA,NAD 和 FAD 等辅酶中都含有腺苷酸部分( ) 14. 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是黄嘌呤,也可以是次黄嘌呤( ) 15. RNA 连接酶和 DNA 连接酶的催化连接反应都需要模板( ) 16.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 17. 真核生物 m RNA 两端都含有 3'-OH.( ) 18. 在细菌中 RNA 聚合酶和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由共同的调节系统( ) 19. 所有氨酰-t RNA 合成酶的作用都是把氨基酸连接在 Trna 末端核糖的 3'-羟基上( ) 20. 核小体中的核心组蛋白在细胞活动过程中都不会被化学修饰( ) 二.选择题(1x25) 1. 绒毛膜促性激素是一种_____________ A. 甾醇类激素 B.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C. 含氮激素 2,溴化氰(CNBr)作用于____________ A. 甲硫氨酰-X B. 精氨酰-X C. X-色氨酸 D. X-组氨酸 3.肌球蛋白分子具有下述哪一种酶的活力____________ A. ATP 酶 B. 蛋白质激酶 C. 蛋白水解酶 4.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活性分子由下列肽链组成________ A. α α B. β β C. α 2β γ 2 5.胰岛素原是由一条&连接肽&通过碱性氨基酸残基连接其他二条链的 C 端和 N 端,这条&连接肽&称为 _________ A. A 链 B. B 链 C. C 肽 6.米氏方程双到数作图的总轴截距所对应的动力学常数为___________ A. Km B. Vmax C. Km/Vmax D. Vmax/Km 7.磷酸化酶激酶催化磷酸化酶的磷酸化,导致该酶__________________ A. 由低活性形式变为高活性形式 B. 由高活性形式变为低活性形式 C. 活性不受影响 8.底物引进一个基团以后,引起酶与底物结合能增加,此时酶催化反应速度增大,是由于______ A. 结合能增大 B.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降低反应活化能 C.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降低 Km D. 增加的结合能被用来增大 Km 9.TGFβ 受体具有下列哪一种酶的活性___________ A. 酪氨酸激酶 B. 酪氨酸磷酸酯酶 C.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D. 腺苷酸环化酶 10.200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予下列哪一个领域的重大贡献有关:_______________ A. 结构生理学 B. 发育生理学 C. 神经生物学 D. 免疫学 11.苍术钳是一种抑制剂,它的作用位点在_______________ A. 钠钾 ATP 酶 B. 线粒体 ADP-ATP 载体 C. 蛋白激酶 C D. 线粒体呼吸链还原辅酶 Q-细胞色素 c 氧化还原酶 12.膜固有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 A. 离子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Van der Waal 氏力 1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 A. 磷脂双层两侧各附着不同蛋白质 B. 磷脂形成片层结构,蛋白质位于各个片层之间 C. 蛋白质为骨架,二层林脂分别附着与蛋白质的两侧 D. 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 14.辅酶 Q 是____________ A. NADH 脱氢酶的辅基 B. 电子传递链的载体 C.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 D. 脱羧酶的辅酶 15.完整线粒体在状态 4 下的跨膜电位可达_____________ A. 1mv B. 10mv C. 100mv D. 200mv 16.基因有两条链,与 mRNA 序列相同(T 代替 U)的链叫做___________ A. 有义链 B. 反义链 C. 重链 D. cDNA 链 17.一段寡聚合糖核苷酸 Tψ CGm1Acmm5CC,其中含有几个修饰碱基(非修饰核苷): A. 3 个 B. 4 C. 5 D. 6 18.已知有的真核内含子能编码 RNA,这类 RNA 是___________ A. 核小分子 RNA(sn RNA) B. 核仁小分子 RNA(sno RNA) C. 核不均一 RNA(hnRNA) 19.别嘌呤醇可用于治疗痛风症,因为它是____________ A. 鸟嘌呤脱氨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 B. 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减少尿酸的生成 C. 尿酸氧化酶的激活剂,加速尿酸的降解 20.α -鹅膏覃碱能强烈抑制___________ A. 细菌 RNA 聚合酶 B. 真核 RNA 聚合酶 C. 细菌 DNA 聚合酶 D. 真核 DNA 聚合酶 21. 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除了肽链形成本身以外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什么有关? A. ATP 的水解 B. GTP 的水解 C. Camp 的水解 D. 烟酰胺核苷酸参与 22. 基因重组就是 DNA 分子之间的: A. 共价连接 B. 氢键连接 C. 离子键连接 23. DNA 复制过程中双链的解开,主要靠什么作用__________ A. 引物合成酶 B. Dnase I C. 限制性内切酶 D. 拓扑异构酶 24. 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国家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目前为止的进展情况如何? A. 仅完成 23 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B. 仅测定了 7,10 合 22 号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 C. 测定了人基因组 3X10^9 碱基的全序列,但只是一部&天书&,无法知道它的全部意义 D. 测定了人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他们代表的遗传信息,已经了解大部分基因的功能 25. 催化转氨作用的转氨酶所含的辅基是:________ A. 磷酸吡哆醛 B. 泛酸 C. 烟酰胺 D. 硫氨素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 1. 胰岛素最初合成的单链多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是胰岛素的前体,称为_________ 2. 原胶原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是一种三股螺旋,这是一种___________结构,其中每一股又是一种特殊的 _____________结构. 3. 有一类不可逆抑制剂具有被酶激活的性质,被称为_________型不可逆抑制剂,又可被称作酶的 _____________ 4. &蛋白质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 蛋白激酶 A 的专一活化因子是 Camp,蛋白激酶 C 的专一活化因子是__________,此外还有某类型的蛋白 激酶可以由_______作为专一激活因子 6. 已阐明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膜固有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仅写两个) 7. 霍乱毒素的受体是一种____________化合物 8. 线粒体内膜催化氧化磷酸化合成 ATP 的 F1F0 酶的 F1 部分的亚基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 9. 除了膜脂脂肪酰链的长度外,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10. 左旋的 Z-DNA 与右旋的 B-DNA 相比,前者的每对核苷酸之间的轴向距离_________于后者;前者的直径 __________于后者 11. 已知二类核糖体失活蛋白(RIP)都是通过破坏核糖体大亚基 RNA 而使核糖体失活,这二类蛋白质分别具 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性 12. 5-磷酸核糖-1-焦磷酸 PRPP)除了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外,还与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氨基酸代谢有关. 13. 大肠杆菌的启动子序列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信息. 14. 逆转录病毒含有单链 RNA,感染细胞后转变成双链 DNA,这种 DNA 必须__________,才能发生病毒的复制. 15. 真核 RNA 聚合酶 I 主要位于细胞__________中,合成大分子核糖体 RNA 前体 四.问答题(5X6) 1. 蛋白质化学测序法的原则和程序可归纳为哪 5 个阶段?(仅需写出阶段名称) 2. 在酶的醇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尽量减少酶活性的损失,因此操作过程通常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如果醇化一 个热稳定(耐温)的酶,是否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请简述你的见解. 3. 由一个抑制剂抑制完整线粒体 β -羟基丁酸或琥珀酸的氧化,但不抑制(维生素 C+四甲基对苯二胺)的氧 化,这个抑制剂的抑制部位应该在电子传递链的什么部位?为什么? 4. 简述 RNA 剪接和蛋白质剪接 5. 酵母细胞利用半乳糖的几种酶基因 GAL7-GAL10-GAL1,它们的转录是如何受调控因子 GAL4 和 GAL80 调节 的?中国科学院 200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A 卷)一、是非题(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答“是”写“+” ,答“非”写“―” ) 1、蛋白质中的α 螺旋都是右手螺旋,因为右手螺旋比较稳定。 2、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都是碱性氨基酸,在 pH=7 时携带正电荷。 3、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须的,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 4、酶的最适 pH 与酶的等电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两个数值通常比较接近或相同。 5、对于一个酶而言,其过渡态底物的类似物与其底物的类似物相比较,是更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 6、有一类蛋白激酶既可以作用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又可以作用在酪氨酸残疾上。 7、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约占 2/3(W/W) ,脂质约占 1/3(W/W) 。因此线粒体内膜的结构并不符合 Singer 的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8、Na+-K+-ATP 酶每水解一分子 ATP,从细胞内泵出两个 Na+,从细胞外泵入两个 K+。 9、内质网系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膜蛋白的糖基都是面向内侧(腔体)的。 10、人是最高等的动物,其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是生物界中最大的。 11、真核生物 mRNA 两端都是 2’ ,3’-邻位羟基。 12、黄嘌呤和次嘌呤都是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 13、钙调蛋白(CaM)参与细胞调控,对 G1 期向 S 期转变起关键作用,在 M 期对染色体的运动也是必须 的。 14、卡那霉素能和色氨酸竞争,与色氨酸-tRNA 合成酶结合抑制色氨酰-tRNA 的形成。 15、生物体的 DNA 复制都是双向对称的,没有例外。 二、选择题(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苯丙氨酸在分解代谢中先转变为 A.酪氨酸 B.组氨酸 C.色氨酸 2、为稳定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三联体的每第三个氨基酸的位置必须是 A.丙氨酸 B.谷氨酸 C.甘氨酸 3、引起疯牛病(牛海绵脑病)的病原体是 A.一种 DNA B.一种 RNA C.一种蛋白质 D.一种多糖 4、识别信号肽的信号识别体是一种 A.糖蛋白 B.核蛋白 C.脂蛋白 5、在酶的可逆抑制剂中,不影响酶的二级常数(Kcat/Km)的是 A.竞争性抑制剂 B.非竞争性抑制剂 C.反竞争性抑制剂 D.都不是 6、所谓“多酶体系”是指一个代谢过程中的几个酶形成了一个反应联体系,多酶体系统通常具有性质 A.只在功能上相互有联系 B.不仅在功能上有相互联系,在结构上也有相互联系,形成复合体 C.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 7、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用来研究以下哪一种的技术系统 A.酵母形态变化 B.酵母基因调控 C.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D.基因转录活性 8、在羧肽酶 A 的活性部位存在一个紧密结合的 Zn2+离子,这个 Zn2+离子的作用是 A.亲核催化作用 B.亲电催化作用 C.酸碱催化作用 D.并不发挥催化作用,而是稳定催化部位的结构 9、α -酮戊二酸脱氢氧化产生琥珀酸。在有氧的条件下,完整线粒体中,以分子α -酮戊二酸脱氢氧化后能 生成 A.1 分子 ATP B.2 分子 ATP C.3 分子 ATP D.4 分子 ATP 10、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是什么酶作用的产物 A.柠檬酸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顺乌头酸酶 11、青霉素的抗菌原理是 A.是 K+ B.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 C.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糖体蛋白质合成 12、维生素 K 是一种 A.杂环化合物 B.醌类化合物 C.生物碱 D.有机酸 13、细胞质中主要有三种 RNA:tRNA、mRNA、rRNA,其相对含量是 A.tRNA & mRNA & rRNA B.tRNA & rRNA & mRNA C.rRNA & tRNA & mRNA 14、应用多核苷酸激酶将 32P 标记核酸分子,需要 A.α -32P CATP B.β -32P CATP C.γ -32P CATP 15、反密码子为 IGC,可识别密码子为 A.GCA B.GCG C.ACG 16、RNA 形成二级结构的碱基配对,除了 A-U 和 G-C 外,还有 A.A-C B.A-G C.G-U 17、下列 4 种辅酶中,哪一种既可以传递乙酰基,又可以传递氢 A.NAD+ B.辅酶 A C.硫辛酰胺 D.四氢叶酸 18、对细菌的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具有特效抑制剂作用的抗生素是 A.嘌呤霉素 B.利福霉素 C.放线菌素 19、在 DNA 损伤修复中哪一种修复可能导致高的变异率 A.光修复 B.切除修复 C.重组修复 D.诱导修复 20、除四膜虫 rRNA 前体能自我剪接内含子外还发现下列哪一种 RNA 也可以自我剪接 A.果蝇的 rRNA 前体 B.T4 噬菌体胸腺核苷合成酶 mRNA 前体 C.小鼠的 rRNA 前体 D.海胆组氨酸 mRNA 前体 三、填空题(11 题,共 15 格,每空 1 分,共 15 分) 1、氨基酸失去氨基作用称为脱氨基作用,有氧化脱氨基和____作用两类,前者存在于____,后者存在于 _____中。 2 、在酶的催化机理中,侧链基团既是一个很强的亲核基团又是一个很有效的广义酸碱基团的残基是 ____ 。 3、Scatchard 作图法常用来分析 _____ 的性质。 4、Western 印迹法原理是用______ 鉴定蛋白质的一种方法。 5、糖蛋白中与糖基结合的氨基酸残基主要有 _____和 ____ 等。 6、红细胞膜带 3 蛋白是一种______ 。 7、细胞核内除了 DNA 外,还发现至少有两类小分子 RNA,它们是核小分子 RNA 和 _____。 8、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叫做 ______效应。 9、限制性内切酶特异识别和切割 DNA 分子中的回文结构,形成的末端有粘性末端和____ 末端。 10、噬菌体的 N 基因产物为 ____,它可以使前早期基因的转录进入后早期基因,为溶原和裂解途径的歧 化作用做好准备。 11、ppGpp 是控制细菌多种反应的效应分子,再转路中两个突出效应是 ____ 和 ____ 。 四、问答题(10 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1、列出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超二级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2、简述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3、葡萄糖酵解过程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形成 6-磷酸葡萄糖,催化这一步反应的酶有两种酶:已糖激 酶和葡萄糖激酶。已糖激酶对葡萄糖的 Km 值远小于平时细胞内的葡萄糖的浓度。此外,已糖激酶受 6磷酸葡萄糖强烈抑制,而葡萄糖激酶不受 6-磷酸葡萄糖的抑制。根据上述描述,请你说明这两种酶在调节 上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如何测定一个酶的 Km 值。 5、简写出胆固醇在哺乳动物中的 4 种作用或影响。 6、 请说明为什么 NADH 经 NADH-CoQ 还原酶氧化时有 ATP 合成而琥珀酸经琥珀酸-CoQ 还原酶氧化时却 不会有 ATP 合成。 7、迄今,5-氟尿嘧啶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叙述其可能机制。 8、什么是外显子(exon) 、内含子(intron) 、外蛋白子(蛋白外显肽,extein)和内蛋白子(蛋白内含肽, intein)? 9、说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10、描述染色质中核小体结构。 中国科学院 200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A 卷)答案 一、是非题 1、― 在胶原蛋白中就有左手螺旋存在;2、+;3、―;4、―;5、+;6、+ 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底物之一 ――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下一级的作为底物的激酶兼具有酪氨酸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的活性;7、―;8、―;9、― 无论是质膜表面还是内膜系统糖脂和糖蛋白的寡糖,全部分布在非细胞质 的一侧;10、―;11、―;12、+;13、+;14、―;15、― 二、选择题 1、A;2、C;3、C;4、A;5、D;6、C;7、C;8、B;9、D;10、A;11、C;12、B;13、C;14、C; 15、A;16、C;17、C;18、B;19、D;20、B。 三、填空题 1、非氧化脱氨基作用,所有生物中,大多在微生物中。2、组氨酸的咪唑基。3、别构酶的协同作用。 (见 陈石根编《酶学》p345)4、抗体-抗原专一结合。5、丝氨酸、苏氨酸和羟赖氨酸(O-糖苷键) ,天冬酰胺 的酰胺基、末端氨基酸的α 氨基、赖氨酸、精氨酸的ω 氨基(N-糖苷键) 。6、红细胞膜带 3 蛋白是一种跨 膜分布的内在性糖蛋白,执行 O2―CO2 交换功能。7、真核细胞中的小胞浆 RNA(scRNA) ,处在内质网 上,为信号识别体的组分。8、增色效应。9、平头末端。10、N 蛋白(N 基因是调控基因,表达产物为 N 蛋白, 这种正调控蛋白具有抗寄主终止因子的功能, 使得转录从早前期一直进行到后早期) 。 11、 抑制 rRNA 的操纵子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作用,增加 RNA 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的停止。 四、回答题 1、α 螺旋、β 片层和转角;α α 、β β β 、β α β 。 2、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后加工过程就是多肽链离开核糖体以后的进一步修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 ⑴末端修饰:细菌的多肽 N 末端都是甲酰甲硫氨酸,真核生物的多肽的 N 末端都是甲硫氨酸,统称N末 端的第一个甲酰甲硫氨酸或甲硫氨酸以及更多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要被除去。真核生物多肽的N末端残基 还要进一步乙酰化,羧基端的再修饰有时也有发生。⑵切除信号序列⑶非末端的氨基酸残基的修饰:丝氨 酸、苏氨酸羟基的磷酸化;赖氨酸、谷氨酸等的甲基化;谷氨酸、天冬氨酸的羧基化⑷糖基化:糖蛋白的 天冬酰胺、丝氨酸、苏氨酸和糖基结合⑸附加异戊二烯基团:许多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和异戊 二烯基团以硫醚键结合⑹添加辅基:这些辅基和多肽链共价结合,如血红素、生物素、叶绿素等⑺前体修 饰:有些蛋白质生物合成时是以前体蛋白或多蛋白形式出现的,如噬菌体、病毒蛋白、真核生物的酶原、 激素原(胰岛素前体)等,通过蛋白酶的切割,成为较小的活性分子⑻形成二硫键。对于真核生物的蛋白 质,经过合成后的加工,多肽链进一步折叠成为具有正确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定位和分泌到作用的部位。 3、同一种底物的同一种反应,有两种酶存在,但两种酶的活性调节能力不同:已糖激酶对6-碳糖不加选 择,肌肉中的已糖激酶为别构酶,特别受其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强烈负反馈抑制;葡萄糖激酶则对D-葡 萄糖有专一性,为诱导酶,活性不被6-磷酸葡萄糖抑制,在进食后血糖升高时,可以促使葡萄糖转变为糖 原储存起来。 4、v-[S]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 5、胆固醇的作用有:维生素D3的前体;固醇类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性激素) 的前体;胆酸的前体、过量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几率。 6、 虽然 CoQ 既是 NADH-CoQ 还原酶的辅酶, 也是琥珀酸-CoQ 还原酶的辅酶, 但当 NADH 经 NADH-CoQ 还原酶氧化时有 ATP 合成,而琥珀酸经琥珀酸-CoQ 还原酶氧化时却不会有 ATP 合成。从表面看来,这是 因为 CoQ 接受的氢的来源不同前者来自 NADH,后者来自 FADH2。从氧化磷酸化机理分析,在对这两种 酶的 P/O 比和 ATP 生成部位的研究中发现,前者的 P/O 等于 3,后者的 P/O 等于 2,初步说明前者是 ATP 形成的部位(偶联位) ,后者则不是 ATP 形成的部位,进一步分析,这时可能是由于 NADH-CoQ 之间的氧 化电势差和 FADH2-CoQ 不同所致,前者足以推动 ATP 的合成,后则不足以推动 ATP 的合成。氧化磷酸 化的机理是一个仍在研究中的重大问题。 7、竞争性抑制,5-氟尿嘧啶是尿嘧啶的类似物,进入体内后先转变成为它的核糖核苷酸(F-UMP) ,在转 变成为脱氧核糖核苷酸(F-dUMP)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使细胞缺少 DNA 合成必须的胸腺嘧 啶核苷酸,从而显示出抗癌效力。在正常细胞中,5-氟尿嘧啶能被分解为α -氟-β -氨基丙酸,但在癌细胞 中则否。但是已经发现,这一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有可能也掺入到正常细胞的 DNA 分子中,或者抑制正 常细胞 DNA 的合成。 8、 在一个基因中,最后成为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叫做外显子,再转录之后被切除掉的碱基序列叫做内 含子。内含子将外显子分割开来。在一个多肽链中,经过加工最终成为承担生物活性的多肽链部分叫做蛋 白外显肽。 经过加工最终除去的多肽链部分叫做蛋白内含肽。 胰岛素前体中的连接肽就是一个蛋白内含肽。 9、 PCR 原理:DNA 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 DNA 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 性解链成单链,在 D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相同的两分子挎贝。在 实验中发现,DNA 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 变化控制 DNA 的变性和复性,并设计引物做启动子,加入 DNA 聚合酶、dNTP 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 外复制。但是,DNA 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 DNA 聚合酶,不仅操作繁琐, 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 PCR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988 年 Erlich 发现耐热 DNA 聚合酶同酶――Taq 酶对于 PCR 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酶可以耐受 90 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 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 使 PCR 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 技术得以大量适应,并逐步用于临床。 PCR 意义: PCR 本身可直接用来鉴定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 也可以用来侦测基因是否有异常。 例如, 在医学上对遗传疾病或肿瘤癌症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对细菌、病毒及霉菌感染的诊断。它也可成为一个 生产线进而大量复制特定的基因进行基因密码的读取及其它的运用。 PCR 更可以用于器官移植组织兼容性 HLA 的分析。另外在演化上的分析,经由 PCR 的运用也产生重大的进展。进来,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上, 特别是细胞进讯息的传递分子的表现都可用 PCR 来进行质与量的分析。 10、 核小体的结构:核小体由核心颗粒(coreparticie)和连接区 DNA(linker DNA)二部分组成。这二 部分结构也是通过核酸酶解实验而确定的,核小体单体被小球菌核酸酶处理后,随着时间延长其降解产物 (DNA 片段)会逐渐缩短,从 200bp 降至 146bp 至此变为很难进一步降解的稳定状态。对此稳定降解产 生进行分析,证明它是由 146bp 的 DNA 片段和 H2A、H2B、H3 和 H4 各两个分子组成,这种结构称为核 心颗粒。 而 H1 总是随着核心颗粒的形成而消失, 通常是在 DNA 被降解至 160bp 以后, 提取物中 H1 丢失, 提示 H1 位于“裸露”DNA 与核心颗粒的毗邻区。核心颗粒外, “裸露”的 DNA 长度为 60bp 左右,成为 连接区 DNA。连接区 DNA 的长度在不同物种差异较大,其范围在 10――140bp。 生物物理的有关研究说明,DNA 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的周围,呈很有规律的螺旋状虽然 DNA 双链 分子位于核心颗粒的外围, 但 DNA 与组蛋白八聚体的这种相互作用对保护 DNA 链免受细胞核中核酸酶的 消化十分重要。根据上述结构,我们对核小体的结构可做这样的描述:染色质中的 DNA 双螺旋链等距离 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众多核心颗粒,各颗粒之间为带有 H1 组蛋白的连接区 DNA。这种组成染色质的重 复结构单位就是核小体。中国科学院 2002 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一、是非题: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答&是&写&+&,答&非&写&- &,写在题后的()中。 1.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 2.能被某种振奋分子识别,并与其特异和共价结合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称为配基。 3.当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混合物流经凝胶柱层析时,小分子物质因体积小最先被洗脱出来。 4.酶的最适 pH 与酶的等电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两个数值通常比较接近或相同。 5.对于一个酶而言,其过渡态的底物类似物与底物的物相比较,是更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 6.Km 值是酶的牲常数之一,与酶浓度、pH 值、离子强度等条件或因素无关。 7.磷脂酶 A 水解脂生成磷脂酸。 8.NAD 不能由细胞浆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迥冢 NADH 能在通过线粒体内膜后被氧化。 9.寡霉素是线粒体 ATP 合成酶的抑制剂。 10.核苷磷酸化酶催化腺苷的磷酸化,生成腺嘌呤和核糖-5-磷酸。 11. 12.肿瘤 RNA 病毒的复制过程为 RNA-&DNA-&RNA。 13.肾上腺素能与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结合,这种激素受体复合物能直接活化环化酶,使细胞 cAMP 浓度增 加,引起级联反应。 14.维生素 E 是一种抗氧化剂,对线体膜上的磷脂有抗自由的作用。 15.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的磷酸酯都可以作为转氨的辅酶。 二、选择题: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请将选择答案的号码填入()中。 1.为稳定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三联体的每三个氨基酸的位置必须是: ( ) ①丙氨酸;②谷氨酸;③甘氨酸 2.分离含有二硫键的肽段可以用 ( ) ① SDS PAGE 电泳;②对角线电泳;③琼脂糖电泳 3.引起疯牛病(牛海绵脑病)的病原体是: ( ) ①一种 DNA;②一种 RNA;③一种蛋白质;④一种多糖 4.胰岛素等激素的受体以及上成或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都是一种: ( ) ①激酶;②脱氢酶;③转氨酶 5.在酶的可逆抑制剂中,不影响酶的二级常数(Kcat/Km)的是: ( ) ①竞争性抑制剂;②非竞争性抑制剂;③反竞争性抑制剂;④都不是 6.所谓&多酶体系&是指一个代谢过程中几个酶了一个反应链体系,多酶体系中的酶通常具有以下性质。 ① 只是在功能上相互有联系,在结构上互不相关,不存在相互作用; ② 不仅在功能上相互有联系,在结构上也有相互联系,形成复合体; ③ 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 7.所谓&代谢物&指的是下面哪一条?( ) ① 特指代谢反应中的反应物;② 特指代谢反应中的产物; ③ 特指代谢反应中的中间物;④ 所有代谢反应中的反应物、中间物和产物都称为代谢物。 8.有的酶存在多种同工酶形式,这些同工酶所催化的反应: ( ) ① 并不完全相同;② 完全相同,而且反应的平衡常数也相同; ③ 完全相同,但由于每种同工酶活性不同,反应平衡常数可以不相同。 9.脂肪肝是一种代谢疾病,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 ① 肝脏脂肪水解代谢障碍;② 肝脏蛋白不能及时将肝细胞脂肪排出; ③ 肝脏细胞摄取过多游离脂肪酸;④ 肝脏细胞膜脂肪酸载体异常 10.线粒体 ATP/ADP 交换载体在细胞内的作用是: ( ) ① 需能传送;② 促进传送;③ ATP、ADP 的通道;④ ATP 水解酶 11.辅酶 Q 是线粒体内膜: ( ) ① NADH 脱氢酶的辅酶;②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③ 二羧酸载体;④ 呼吸链的氢载体 12.线粒体蛋白的跨膜传送是一种: ( ) ① 类似细胞膜的吞噬作用;② 蛋白质解折叠后传送; ③ 通过对各个蛋白质专一的载体传送;④ 膜内外同类蛋白质交换 13.Poly d(A-T)的 Tm 值较 poly d(G-C)为: ( ) ① 高;②低;③相同 14.反密码子为 IGC,可识别密码子: ( ) ① GCA;;②GCG;;③ACG 15.RNA 形成二级结构的碱基对,除了 A-U 和 G-C 外,还有: ( ) ① A C;②A G;③G U 16.RNA 用强碱水解,产生: ( ) ① 2' 和 5' 核苷酸混合物;② 2' 和 3' 核苷酸混合物;③ 3' 和 5' 核苷酸混合物; 17.能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 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表达的激素是: ( ) ① 甲状腺素② 肾上腺素;③ 溏皮质激素;④ 前列腺素 18.原核生物基因转终止子在终止点前均有: ( ) ① 回文结构;② 多聚 A 序列;③ TATA 序列;④ 多聚 T 序列 19.能专门水解 DNA RNA 杂交分子中 RNA 的酶是( ) ① DNA 聚合酶 I:② 逆转录酶;③ Rnase A;④ 核酸外切酶 III 20.真核生物中,存在于核仁中的 RNA 聚合酶是: ( ) ① RNA 聚合酶 I;②RNA 聚合酶 II;③RNA 聚合酶 III 三、填空题:9 题,每空格答对 1 分,共 15 分 1. 已知三种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合形式___,___,___。 2. Western 印迹法的原理是用___鉴定蛋白质的一种方法。 3. 酶容易失活,如何保存酶制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常酶制品的保存方法有___和___等。 4. 红细胞膜带 3 蛋白是一种___。 5. 肝素是一种____,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____。 6. 细胞核内除了 DNA 外,还发现至少有二类小分子 RNA,它们是核小分子 RNA 和____。 7. 核酸变性时,紫上吸收值增高,叫___效应。 8. 限制性内切酶特异识别和切割 DNA 分子中的回文结构,形成末端有粘性末端和___末端。 9. 内质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粗糙内质网,为________的场所;另一种为光滑型内质网,与 ____和____合成有关。 四、问答题:10 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1. 根据氨基酸通式的 R 基团极性性质,20 种常见的氨基酸可分成哪四类? 2. 简述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3. 葡萄糖酵解过程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形成 6 磷酸葡萄糖,催化这一步反应有两种酶,已糖激 酶和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 Km 值远低于平时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而葡萄糖激酶的 Km 值比较接 近平时细胞内葡萄糖浓度。此外,己糖激酶受 6 磷酸葡萄糖强烈抑制,而葡萄糖激酶不受 6 磷酸 葡萄糖的抑制。上述描述,请你说明两种酶在调节上的特点是什么? 4. 请解释什么是酶的活力和酶的比活力,并说出活力的比活力两个指标在酶的纯化过程中分别可以反映 什么? 5. 写出葡萄糖酵解生成丙酮酸过程中的步骤(写出九步即可)。(A 卷此题不同,大概是讲为什么会得 脂肪肝的原理) 6. 写出氧化磷酸化的五个作用部位不同的抑制剂,并写出各处的抑制部位。 7. 真核生物 mRNA 的 3' 末端有一段 poly(A), 5' 末端有一个&帽子&, &帽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8. 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是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物,试举出二个反应合例子。 9. 试列出 tRNA 分子上与多肽合成有关的位点。 10。真核生物转录前水平的基因调节主要有哪些方式。中科院 02 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B 答案一、 1、-;2、-; 3、- 凝胶层析又称为凝胶过滤,是按分子量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把样品加到充满凝胶颗粒的层析柱中, 然后用缓冲液洗脱。大分子无法进入凝胶颗粒中的静止相中,只存在于凝胶颗粒之间的流动相,因而以较 快速度先流出层析柱,而小分子则能自由出入凝胶颗粒中,并很快在流动相和静止相之间形成动态平衡, 因此就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流经柱床,从而使不同大小的分子得以分离; 4、-;5、+; 6、- 米是常数与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无关,而受温度和 PH 值的影响; 7、- 生成溶血磷脂; 8、- 胞液中生成 NADH 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须经α -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转 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然后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9、+; 10、- 12、- 有的 RNA→RNA;13、-;14、+;15、+ 二 1C 2B 3C 4A 5C 6C 7D 8C 9B 10A 11D 12B 13B 14A 15C 16B 17C 18A 19B 20A 三、 1、α α 、β β 、β α β 2、抗原抗体结合的专一性 3、低温 干燥 4、糖蛋白(阴离子交换蛋白) 5、多聚阴离子 抗凝血 6、snoRNA 7、增色效应 8、平末端 9、光面内质网 脂质 胆固醇 四、 1、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带正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 2、在内质网中,多肽的修饰包括信号肽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高级结构的折叠及糖基化。在内质网中 以长萜醇磷酸酯为载体合成核心糖链,然后转移到蛋白质的天冬酰胺或丝氨酸、苏氨酸上。多肽的进一步 修饰在高尔基体中实现,高尔基体可对核心糖链进行修饰和调整,称为末端糖化。多肽在此根据各自的结 构进行分类,被运往溶酶体、分泌粒和质膜等目的地。具体的修饰包括: ⑴末端修饰:细菌的多肽 N 末端都是甲酰甲硫氨酸,真核生物的多肽的 N 末端都是甲硫氨酸,统称N末 端的第一个甲酰甲硫氨酸或甲硫氨酸以及更多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要被除去。真核生物多肽的N末端残基 还要进一步乙酰化,羧基端的再修饰有时也有发生。 ⑵切除信号序列 ⑶非末端的氨基酸残基的修饰:丝氨酸、苏氨酸羟基的磷酸化;赖氨酸、谷氨酸等的甲基化;谷氨酸、天 冬氨酸的羧基化 ⑷糖基化:糖蛋白的天冬酰胺、丝氨酸、苏氨酸和糖基结合 ⑸附加异戊二烯基团:许多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和异戊二烯基团以硫醚键结合 ⑹添加辅基:这些辅基和多肽链共价结合,如血红素、生物素、叶绿素等 ⑺前体修饰:有些蛋白质生物合成时是以前体蛋白或多蛋白形式出现的,如噬菌体、病毒蛋白、真核生物 的酶原、激素原(胰岛素前体)等,通过蛋白酶的切割,成为较小的活性分子 ⑻形成二硫键。对于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经过合成后的加工,多肽链进一步折叠成为具有正确空间结构的 蛋白质、定位和分泌到作用的部位。 3、同一种底物的同一种反应,有两种酶存在,但两种酶的活性调节能力不同:已糖激酶对 6-碳糖不加选 择,肌肉中的已糖激酶为别构酶,特别受其产物 6-磷酸葡萄糖的强烈负反馈抵制;葡萄糖激酶则对 D-葡 萄糖有专一性,为诱导酶,活性不被 6-磷酸葡萄糖抑制,在进食后血糖升高时,可以促使葡萄糖转变成糖 原储存起来。 4、酶活力也叫酶活性,可以用酶活力单位表示,酶活力是由酶自身催化一定反应的的能力决定的,比活 力是指单位质量的酶制剂的酶活力单位数,酶的比活力反应酶的纯度。 5、生化下 P67 6、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可分为三类:呼吸抑制剂、磷酸化抑制剂、解偶联剂。 ①呼吸链的抑制剂:制剂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即抑制氧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抑制了氧化也就抑 制了磷酸化。包括抑制第一位点的鱼藤酮专一抑制 NADH→CoQ 的电子传递;抑制第二位点的抗霉素 A (actinomycin A)专一抑制 CoQ→Cytc 的电子传递;抑制第三位点的 CO、H2S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②磷酸化的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和 ADP 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和毒物称为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如 寡霉素。③解偶联剂:不抑制呼吸链的递氢或递电子过程,但能使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 ADP 的磷酸 化的试剂称为解偶联剂。机理:增大线粒体内膜对 H+的通透性,使 H+的跨膜梯度消除,从而使氧化过程 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 ATP 的合成反应。主要的解偶联剂有 2,4-二硝基酚。 7、 真核生物 mRNA 的 5'端有一个帽子结构。这一结构的最大特点是 7-甲基鸟嘌呤核苷和 mRNA 的 5'端 通过 5'-5'三磷酸酯键相连,另外靠近这一帽子结构的第一和第二核苷酸的 2‘羟基甲基化;真核 mRNA 的 3‘末端有一个多聚 A 尾,这些结构都是转录后加上去的。 8、①Mg2+合成 R-5-P+ATP→PBPP+AMP ②代谢作用是作为磷酸核糖供体 PBPP+ATP→PPi+N1-5’PR-ATP→组氨酸 ; PBPP+Gln→PPi+Glu+5-P-β -核糖体→IMP PBPP+乳清酸→PPi+乳清酸核苷酸→UMP ; PBPP+嘧啶或嘌呤→PPi+Glu+嘧啶或嘌呤核苷酸 9、有 4 个关键的位点 (1)反密码子 (2)携带氨基酸的 3’末端的氨基酸臂 (3)和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二氢鸟嘧啶环和 TΨ C 环 (4)氨酰 t-RNA 合成酶的结合位点 10、在基因表达之前,真核基因组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即通过改变 DNA 序列核染色质结构,是该表达 的基因进入工作状态, 不该表达的基因则被很好的安置, 以免干扰整个机体的代谢, 这就是转录前的调节, 包括五个方面: ①染色体丢失(基因削减) :一种激烈手段来处理掉不转录基因的方法。对于发育成熟的体细胞,只需保 存生活必需的基因,其他无关基因可以削减出去。比如原生动物、线虫、昆虫、甲壳类都见到染色体的丢 失。在哺乳动物的淋巴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时,由于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也发生了基因削减的现象。 ②基因扩增: 为得到大量转移的基因产物, 一是调节基因的工作量, 是一个基因能产生许多的基因产物来, 即蛋白质合成的放大。另一是增加基因的拷贝数,即基因的扩增。 ③基因重排:是基因表达调节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导致基因的活化,如许多原致癌基因在它们处于原 先的染色体时是不活化的,一旦发生基因重排这些基因有一个染色体转座到另一染色体时,就被激活最终 导致细胞的癌变。 ④基因封闭:真核生物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质会进一步压缩成为染色体染色体就是储存 基因与调节基因表达的细胞结构。致密状态染色体中的基因是不表达的,因此生物可以通过形成致密状染 色体以封闭基因。 ⑤基因修饰和异染色质化:活跃表达的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很弱,而不表达的基因都有很高的甲基化。主要 是 DNA 上面的胞嘧啶第四或第五的甲基化。DNA 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能诱导基因的 重新活化。DNA 甲基化作用可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 构象、DNA 稳定性以及 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的改变,从而控制着基因的表达。中国科学院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是非题(共 25 分) 1.多肽链的共价主链形式可以是双链或单链() 2.分子量相同的两种蛋白质,如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数亦相同,,其摩尔消光系数可能不同() 3.胰岛素元的降血糖活性是胰岛素的 1/10 左右() 4.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5.丝-酪-丝-甲硫-谷-组-苯丙-赖-色-甘十肽经胰蛋白酶部分水解后,溶液中将有两种肽段存在() 6.核酸在 pH3.5 的缓冲液中电泳时,是从正极向负极运动的() 7.核糖体上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催化肽键合成的是核糖体 RNA() 8.tRNA 转录后加工有剪接反应,它是有蛋白质催化的() 9.核酸降解成单核苷酸时,紫外吸收值下降() 10.RNA 连接酶的底物是 RNA,DNA 连接酶的底物是 DNA() 11.DNA 的复制方法有多种,滚动式复制方式通常以双向方式进行() 12.色氨酸操纵子(trpoperon)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13.对正调控和负调控操纵子而言,诱导物都能促进基因的转录() 14.RecA 蛋白只能与单链 DNA 结合,并发挥 NTP 酶活性() 15.在克隆载体 pBSK 质粒中,利用完整的 lacZ 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白色转化菌落表明重组质粒含有插入 片断() 16 溶菌酶水解的底物是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物() 17.激素受体都具有酪氨酸受体结构域() 18.在底物的浓度达到无限大又没有任何效应剂存在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为零级反应() 19.蛋白质可接离的基团都来自其侧链上的基团() 20.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它所含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和碱性氨基酸残基的数目比例有关() 21.心碱脂是一种在中性 pH 下带正电荷的磷脂() 22.生物膜上有许多膜固有蛋白,他们的跨膜肽段大多呈 α 螺旋结构() 23.生物膜以脂双层结构为骨架,虽然细胞的不同膜由不同的磷脂组成,但脂双层的两个单层的磷脂组成 是基本一致的() 24.NADH 氧化时的 P/O 比值时 3() 25.生物膜是离子与极性分子的通透屏障,但水分子是例外() 二.选择题(共 20 分) 1.胰岛素的功能单位是 A 单体; B 二体; C 四体; D 六体 2.1mol/L 硫酸钠溶液的离子浓度为 A、2; B、3; C、6; D、8; 3.某蛋白质的 pI 为 8,在 pH6 的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 A、像正极方向泳动; B、没有泳动; C、向负极方向泳动; D、向正负极扩散 4.今有 A,B,C,D 四种蛋白质,其分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D,在凝胶过滤柱层析过程中,最先洗脱 出来的蛋白质一般应该是 A; B; C; D 5.噬菌体展示可用来研究: A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B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 C 核酸-核酸相互作用; D 噬菌体外壳蛋白性质 6.DNA 合成仪合成 DNA 片断时,用的原料是() A、4 种 dNTP; B、 4 种 NTP;C、4 种 dNDP;D 、4 种脱氧核苷的衍生物 7.酒精沉淀核酸时,下列何种长度核苷酸不能被沉淀() A、10;B、20;、C50;D、100 8.反密码子 IGC 可以识别的密码子是() A、GCG; B、GCA; C、ACG; D、ICG 9.真核 RNA 聚合酶 2 最大亚基 C 末端重复序列的功能是: A、磷酸化使 RNA 聚合酶 2 与其它转录因子解离,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B、乙酰化使 RNA 聚合酶 2 与组蛋白竞争结合与 DNA 上,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C、甲基化使 RNA 聚合酶 2 活化,促进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D、三者都有 10.GAL4 因子能够结合于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并激活基因的转录,它的 DNA 结合结构域属于() A、锌指结构; B、亮氨酸拉链结构; C、螺旋-环-螺旋结构; D、螺旋-转角-螺旋结构 11.NA 聚合酶 1 的功能是() A、转录 tRNA 和 5sRNA 基因; B、转录蛋白质基因和部分 snRNA 基因; C、只转录 rRNA 基因; D、转录多种基因 12.在真核细胞内,着丝粒是指 A、两个构成染色体 DNA 分子的连接区域; B、一段高度重复的序列与组蛋白结合形成异染色质区; C、染色体 DNA 上的一段特殊序列,能够促进与纺锤体的相互作用; D、大约 430bp 长的一段序列,两端为两段高度保守的序列 13.下列哪种酶的巯基参与催化肽键断裂反应() A、羧肽酶 Y; B、胃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D 胰凝乳蛋白酶 14.达到反应平衡时,决定酶催化反应中底物转化为产物比率的参数是 A、酶的比活力高低; B、酶的 Vmax 大小; C、酶的转化数; D、酶的 Km 15.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生成大量的植物干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A、淀粉;B、木质素;C、纤维素;D、半纤维素 16.能催化蛋白质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羧基侧肽键断裂反应的酶是 A、枯草杆菌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嗜热菌蛋白酶; D、金黄色葡萄糖球菌 v8 蛋白酶 17.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A、氯霉素;B、抗酶素 A; C、2,4-二硝基苯酚;D、β -羟基丁酸 18.蛋白激酶 A 催化蛋白质上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它是 A、酪氨酸残基; B、组氨酸残基; C、丝氨酸残基; D、天冬氨酸残基 19.钠钾 ATP 酶催化一分子 ATP 水解时,同时 A、泵出 2Na+,泵入 2K+; B、泵出 3Na+,泵入 3K+; C、泵出 2Na+,泵入 3K+; D、泵出 3Na+,泵入 2K+; 20.动物细胞质中游离 Ca+2 的浓度大约是细胞外的 A、1/1000; B、1/200; C、1/50; D、1/10 三.填空(共 25 分) 1.肌红蛋白分子中的辅基含有――离子(金属),在正常状态下,该离子的化合价为―― 2.在朊病毒致病过程中,其分子中的――结构转变为――结构,从而使其分子产生―― 3.Northern 杂交是用――鉴定―― 4.真核生物主要有三类 RNA 聚合酶: RNA 聚合酶 I, RNA 聚合酶 II 和 RNA 聚合酶――; 他们分别催化 rRNA,mRNA, 和――的转录 5.――通过结合反式因子,改变染色质 DNA 的结构而促进转录 6.λ 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后通过――重组而进入溶源状态 7.在同源重组过程中,常常形成――中间体 8.大肠杆菌 D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由 α 2β β ‘ζ 五个亚基组成,――亚基与转录启动有关 9.天然染色体末端不能与其他染色体断裂片断发生连接,这是因为天然染色体的末端存在――结构 10.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 11.酶活性调节控制包括,酶的别构调节(或正负反馈调节),可逆的化学修饰,酶原活化,激活蛋白或 抑制蛋白的调控。此外,还有――和――调控等 12.多酶复合体具有自身调节的机制,第一步反应一般是限速步骤,可被其他反应产物――。这种作用被 称之为――,催化这步反应的酶往往是――。 13.紧密偶联的线粒体内膜在状态 4 时的跨膜电位为――伏特 14.磷酸酯酶 C 水解磷脂酰胆碱,生成――和―― 15.蛋白质识别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的结构域是―― 1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分子的结构域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受体的胞内区都具有―― 四.问答题(10*8) 1.某一单链蛋白质,经过实验测得,在 20 摄氏度时其解折叠反应(N&=&D,其中 N 为该蛋白质的折叠态,D 为非折叠态)的平衡常数是 1.0*10^(-8),试求该种蛋白质在该条件下折叠反应的自由 能.(R=1.9872cal/(mol*K)或 R=8.3144J/(mol*K)) 2.何谓蛋白质组,简述其研究特点。 3.请你尽可能多地列举 RNA 生物功能的种类 4.说明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5.简述反转录(还原)病毒 HIV 的结构特征及其可能的致病机理 6.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组蛋白的种类,组蛋白修饰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7.如何用实验证明双功能酶所催化的 2 种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在同一催化部位 8.为什么说体外蛋白质复性或折叠与细胞内蛋白质折叠的机制是不同的 9.试管内偶联线粒体加琥珀酸与 ADP 产生状态 3 呼吸耗氧时, 在分光光度计下检测到线粒体内源 NAD+还原。 这有那几种可能的机制?最后证明是何种机制 10.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指的是什么?试举两个第二信使的例子与他们在细胞内的主要作用。中国科学院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一、是非题 1、- 多肽链的共价主链形式上都是单键;2、+;3、- 胰岛素无活性;4、+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 8 种:亮氨 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5、+ 胰蛋白酶为蛋白水解酶, 能选择的水解蛋白质中有赖氨酸或精氨酸的所及所构成的肽链;6、-;7、-;8、-;9、- 当核酸变性降解 时,其紫外吸收强度显著增加,称为增色效应;10、+;11、-;12、+ 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的衰减作用是通 过衰减子 (attenuator) 调控原件使转录终止。 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子位于 L 基因中, 离 E 基因 5’ 端约 30-60bp; 13、-;14、-;15、+;16、+;17、-;18、+;19、-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分子中的可解离基团主要是 侧链基团,也包括末端氨基和羧基;20、+;21、-;22、+;23、+;24、+ NADH 经呼吸链完全氧化时 P/O 为 3,即 1 分子的 NADH 通过呼吸链将电子最终传递给 O2 可产生 3 个 ATP;25、- 离子和大的不带电荷 的极性分子葡萄糖、蔗糖等不能通过生物膜,但是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水、尿素、甘油等可以通过。 二、选择题 1、A;2、B;3、C;4、A;5、A;6、A;7、A;8、B 带有反密码子 IGC 的 tRNA Ala 分子可以与特异 编码 Ala 的三个密码(GCU,GCC,GCA)中的任一个结合;9、A;10、A;11、C;12、C;13、C 木 瓜蛋白酶是一种含巯基(-SH)肽链内切酶,具有蛋白酶酯酶的活性,有较广泛的特异性,对动植物蛋白、 多肽、酯酰胺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同时还具有合成的功能;14、C;15、A;16、D 葡萄球菌蛋白酶和 梭菌蛋白酶是高专一性肽链内切酶。葡萄球菌蛋白酶亦称 Glu(谷氨酸)蛋白酶,当在磷酸缓冲液(PH7.8) 中进行裂解时,它能在 Glu 残基和 Asp(天冬氨酸)残基的羧基端断裂肽键。如果改用碳酸氢铵缓冲液 (PH7.8)或醋酸铵缓冲液(PH4.0)时,则只能断裂谷氨酸残基端的肽键。梭菌蛋白酶或称 Arg 蛋白酶, 此酶专门裂解 Arg 残基的羧基端肽键;17、C;18、C 蛋白激酶 A 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 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19、D;20、A 三、填空题 1、亚铁、二价;2、α 螺旋、β 片层、构型变化;3、探针杂交、RNA;4、Ⅲ、tRNA;5、顺式作用、元 件;6、λ DNA;7、Holliday;8、s;9、端粒;10、基因家族(gene family) ;11、别构调节、激素调节; 12、抑制、反馈调节、别构酶;13、3×105~4×105 伏特;14、1,4,5-三磷酸肌醇(I3P)和二酰基甘 油()DAG;15、SH2;16、酪氨酸激酶。 四、问答题 1、△G’=RTlnK’=-2.303×8.lg10-8=103.35kJ 2、蛋白质组(proteome)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 ,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protein) ,蛋 白质组学(peoteomics)是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地研究生物体,是 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蛋白质组分析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⑴通过二维胶电泳等技术得到正常生理条件下 的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图谱,相关数据将作为待测机体、组织活细胞的二维参考图谱和数据 库。 ⑵比较分析在变化了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组所发生的变化。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①蛋白质鉴定: 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 Western 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 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②研究翻译后修饰: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mRNA 表达产生的蛋白质 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 酶原激活等。 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 ③蛋白质功能确定: 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翻译技术分 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 ④促进分子医学的发展: 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 很多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 而很多药物的靶分子也是蛋白质。药物也可以干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3、核糖体 RNA(rRNA) :核糖体组分。 信使 RNA(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 RNA(tRNA) :转运氨基酸。 不均一核 RNA(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snRNA) :参与 hnRNA 的剪接、转运。 小胞浆 RNA(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microRNA:平均每个 microRNA 调解人类的 200 种不同的 mRNA,并且多个 microRNA 能够协调它们 的活动以调节一些特殊的靶标基因。 miRNA:主要功能是调节内源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及个体发育过程。 导引 RNA(gRNA) :mRNA 编辑。 RNA 聚合酶(RNA P) :tRNA 加工。 核仁小分子 RNA(snoRNA) :参与 rRNA 成熟加工(切割和修饰) 。 SRP-RNA:参与蛋白质的分泌。 端粒 mRNA:参与 DNA 端粒合成并影响细胞的寿命。 tmRNA:参与破损 mRNA 蛋白质合成的终止。 4、基因芯片工作原理:应用已知核酸序列作为靶基因与互补的探针核苷酸序列杂交,通过随后的信号检 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具体讲是将许多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 cDNA 基因片段作为靶基因,有规律的排 列固定于支持物上,样品 DNA/RNA 通过 PCR 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或反射性同位素 作为探针然后按碱基配对原理将两者进行杂交,在通过荧光或同位素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有计算机 系统对每一探针上的信号作比较和检测,从而得出所需要的信息。 Schematic illustrantion of an HIV-1 virion.The viral particle is covered by a lipid bilayer that is derived from the host cell.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领域主要有基因表达谱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 疾病诊断和预测、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另外基因芯片在农业、食品监督、环境保护、司法鉴定等方面 都将作出重大贡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加完善基因芯片一定会在生命科学院就领域发挥出其 非凡的作用。 5、⑴HIV 结构 gp120 gp41 核心:二两 RNA 链+逆转录酶+核心蛋白 p17。P24 P24 capsid 外壳:来自宿主细胞脂膜+病毒编码糖蛋白(外膜 gp120,跨膜 gp41) 。 Reverse Transcriptase RNA Protease Integrase Lipid bilayer HIV-1 基因组 9 个:gag、pol、env 编核心蛋白、逆转录酶、跨膜糖蛋白;Tat、rev、nef 调控病毒复制;vif、 vpr、vpu 功能不清。无 nef 基因的 HIV 通过血液感染患者并为发展为 AIDS,提示可将病毒调控蛋白(如 nef 编码蛋白)作为抗 AIDS 药物的靶点,或采用无关键调控蛋白的 HIV 突变体作为疫苗治疗 AIDS。⑵ HIV 致病机理 ①HIV 感染 CD4+T 细胞: HIV-gp120+CD4+T 细胞膜上 CD4R+趋化因子受体 CXCR4→HIV-RNA 进入细胞 内→反义 DNA→双链 DNA→与宿主基因整合→潜伏(前病毒)→被 TNF、IL-6 激活复制→入血→CD4+T 细胞破坏。②HIV 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树突装细胞:10-50%被感染 HIV-gp120+MC-CD4R+共受体 CCR5→HIV 进入细胞 HIV-Ab+(树突+MC)-Fc 受体→HIV 进入→大量复制→储存、释放。 6、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组蛋白的种类包括 H2A、H2B、H3、H4 四种。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 甲基化、泛素化以及 ADP 核糖基化等。 特定的组蛋白修饰与特定的基因激活化抑制状态相联系,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有 利于:①更好的开发新药。②深入探讨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相互作用的网络与不同生物学表型之间的 关系。③在控制真核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网络体系内进一步深入理解染色质结构、调控序列以及调控蛋白之 间交互作用的内在机理。④建立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数据库及其分析系统。 7、⑴双功能酶⑵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的测定。 双功能酶:在生物体内共价修饰后有不同于未共价修饰的不同时的酶活性的酶。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 的测定,对共价修饰的不同的酶与未共价修饰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活性中心(或催化位点)的测定看是不 是一样。比如定点突变等。 8、主要从催化的酶、分子伴侣和其它分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9、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的相关内容:①化学偶联假说:认为电子传递时 ATP 的合成是由化学能的直接 转换,在电子传递时先生成不含磷酸的高能中间物,再转移成含磷酸的高能中间物,最后生成 ATP②构象 偶联假说:认为由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的储存是通过一种电子传递蛋白或是偶联因素分子的构象变化而 实现的。这种高能构象状态的产生是维持蛋白质三维构象的一些弱键(如氢键、疏水基团)的位置和数目 发生变化的结构,这些弱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是由能量变化引起的,这种高能结构中的能量即提供给 ADP 和无机磷酸形成 ATP, 同时能量携带蛋白又可逆的回到原来的低能状态③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认为电子传递的结果将 H+从线粒体内膜上的内侧“泵”到内膜的外侧,于是在内膜内外两侧 产生了 H+的浓度梯度。即内膜的外侧与内膜的内侧之间含有一种势能,该势能是 H+返回内内膜内侧的一 种动力。H+通过 F0F1-ATP 酶分子上的特殊通道又流回内膜的内侧。当 H+返回内膜内测时,释放出自由 能的反应和 ATP 的合成反应相偶联。 10、第二信使指能把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信息传导细胞内,并引起相应生理效应的细胞内的某种化学物质至 少有两个基本特性: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 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内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 cAMP、cGMP、1,2-二酰甘油(DAG) 、1,4,5-三磷酸肌醇(IP3) 、Ca2+等。①环磷腺苷(cAMP) :是 ATP 经 AC 作用的产物。β 受体、D1 受体、H2 受体等激动药通过 GS 作用使 AC 活化,ATP 水解而使细 胞内 cAMP 增加。α 受体、D2 受体、MACH 受体、阿片受体等激动药通过 Gi 作用抑制 AC,细胞内 cAMP 减少。cAMP 受磷酸二酯酶(PDE)水解为 5’AMP 后灭活。茶碱抑制 PDE 而使胞内 cAMP 增多。cAMP 能激活蛋白酶 A(PKA)而是胞内许多蛋白酶磷酸化(ATP 提供磷酸基)而活化②环磷鸟苷(cGMP) :是 GTP 经鸟苷酸环化酶(GC)作用的产物,也受 PDG 灭活。cGMP 作用与 cAMP 相反,使心脏抑制、血管 舒张、肠腺分泌等。cGMP 可以独立作用而不受 cGMP 制约。cGMP 可激活蛋白酶 G 而引起各种效应③钙 离子:对细胞功能有着重要调节作用,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白细胞及血小板活化等。中国科学院 2004 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试题一.是非题:30 分,是写&+&,非写&-& 1. 目前已知的 G 蛋白都是由 α 和 β γ 亚基组成的. 2. 作为膜脂的鞘糖脂的功能主要与能量代谢有关. 3. 生物膜中脂质的流动性受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4. 磷脂的代谢转化主要是与三酯酰甘油的合成和利用有关. 5. 人是最高等生物,其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2.9*10#9)是动物界中最大的. 6. 有两个核酸制剂 A 和 B,A 的 A250/A280=2.0,B 的 A250/A280=1.5,因此可判定制剂 A 的纯度比制剂 B 的 要高. 7. 真核生物 mRNA 的两端都有 3'-羟基. 8. DNA 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 5'---&3'.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为 3'---&5'. 9. 一个真核细胞内基因编码所用的密码子是通用的. 10. 人类基因组中有大量重复序列,如 SINE,ALu 等序列. 11. 端粒的序列在同一细胞各条染色体上都是相同的. 12. 在遗传作图中,1 厘摩(cM)相当于 1Mb 的碱基长度. 13. 一个酶催化正反应和逆反应的 Kcat 或 Km 值可以不同,但 Kcat/Km 比值通常是相同的. 14. 信号肽的结构有一些特征,目前发现的信号肽序列都是位于多肽连的 N 端. 15. 构成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16. ELISA 和 Western 印迹两种方法都是应用抗体检测抗原的实验手段. 17.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层.其中的二个单层的脂质组成大体上是相同的. 18. Na+,K+-ATP 酶在水解一分子 ATP 时使 2 个 K+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同时使 2 个 Na+由细胞内达到细胞 外. 19. 脂质体不是一种细胞器. 20. 寡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既抑制呼吸也抑制磷酸化,但是它对呼吸的抑制可以被解偶联剂所解 除. 二.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类二十碳烷(eicosanoid)的主要前体是 A.前列腺素; B.亚油酸; C 花生四烯酸; D 棕榈酸. 2. 还加氧酶(cyclooxygenase)参与下述何种分子的合成? A.白三烯; B.血栓烷; C.亚油酸; D,血小板活化因子. 3. 肌醇三磷酸(IP3)作用与受体,从而调节 A.G 蛋白的活性; B.Ca2+通道; C.PKG 的活性; D.腺苷酸环化酶的 活性. 4. 磷脂酶 D 催化磷脂酰胆碱水解的产物是 A.二酯酰甘油; B.磷脂酸; C 磷酸胆碱; D.溶血磷脂酸. 5. 一氧化氮(NO)受体是 A.G 蛋白偶联受体; B.鸟苷酸环话么酶;C.腺苷酸环化酶; D 蛋白酪氨酸激酶. 6. 已知佛波醇酯(TPA)可以强烈地活化 A.蛋白酪氨酸激酶; B.G 蛋白; C.蛋白激酶 C; D.蛋白激酶 B. 7. 能与 DNA 结合使 DNA 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复制和转录的是 A.5-氟尿嘧啶; B.放线菌素; C.利福霉素; D.a-饿膏蕈碱. 8. 氨基酸在叁入肽链前需要被 ATP 活化,氨基酸活化的场所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 9. 真核生物 mRNA 的帽子结构中,m7G 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联接的方式是 A.2'--5'; B.3'--5'; C.3'--3'; D.5'--5'. 10. 与 tRNA 中的反密码子为 GCU 相配对的 mRNA 中的密码子是 A.UGA; B.CGA; C.AGU; D.AGI. 11. 能校正+1 依码突变基因的是 A.突变型氨酰 tRNA 合成酶; B.含突变型反密码子的 tRNA; C.含四个碱基的反密码子的 tRNA; D.能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 12. 用[a--32P]dATP 标记一个 DNA 片段,需要用 A.多核苷酸激酶; B.DNA 连接酶; C.DNA 聚合酶; D.逆转录酶. 13. DNA 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甲基化位点是 A.CpG 岛上的 C 的 3 位; B.CpG 岛上的 G 的 3 位; C.CpG 岛上的 C 的 5 位; D.CpG 岛上的 G 的 7 位. 14.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 A.连锁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 B.隐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律; C.重排定律.突变定律.减数分裂定律; D.质量性状定律.数量性状定律.混合性状定律. 15. 非孟得尔式遗传可以由以下的原因引起 A.核外基因的存在; B.转座子的激活; C.逆转录病毒的插入; D.同源重组. 16. 人类某些神经系统 疾病主要与下列那种核苷酸序列的不正常扩增 有关 A.三核苷酸序列; B.具有回文结构的六核苷酸序列; C.CpG 序列; D.SINE 序列. 17. 基因参与凋亡的许多证据最初来源于对线虫(C.elegens)发育的研 究,这些参与凋亡调控的基因称为 Ced 基因,其中和人类基因 Bcl 2 同 源的是 A.Ced 3; B.Ced 5; C.Ced 7; D.Ced 9. 18. 根据 F2 代出现极端表型的频率可以估算数量性状基因的数目,如果这一频率为 0.0143,则该性状由 A.2 对基因控制; B.3 对基因控制; C.4 对基因控制; D.5 对基因控制; 19. Linew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法和求抑制剂 Ki 的 Dixon 作图法分别采 用 A.1/v 对于 1/[S]作图和 1/v 对 1/[I]作图; B.1/v 对于 1/[S]作图和 1/v 对[I]作图; C.1/v 对于[S]作图和 1/v 对 1/[I]作图; D.1/v 对于 1/[S]作图和 v 对 1/[I]作图. 20. 在含金属酶中,最常见的金属是 A.铜; B.铁; C.锌; D.镁. 21. 英国科学家完成牛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测定工作和中国科学家完成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工作分别在 A.20 世纪 40 年代和 20 世纪 50 年代;B.20 世纪 50 年代和 20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50 年代和 20 世纪 50 年代;D.20 世纪 60 年代和 20 世纪 70 年代 22. 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种酶是 A.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糖原分支酶; B.UDP 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分支酶; C.UDP 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D.UDP 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合酶,糖原分支酶 . 23. 蛋白质在处于等电点时的溶解度 A.最小; B.最大; C.与等电点没有关系. 24. 酵母双杂交系统被用来研究 A.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的表型分析; B.酵母细胞的功能基因; C.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表达调控. 25. 凝集素是一类蛋白质,它们能专一地识别 A.某个氨基酸残基或特定肽段序列; B.某个糖基或特定寡糖链;C.某个核糖核苷酸或特定寡核糖核苷酸序 列; D.某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或特定寡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 26. 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生物膜上通道蛋白的科学家,他们阐 明了 A.Cl'通道与 Na+通道; B.Cl'通道与 Na+通道; C.K+通道与 H2O 通道; D.乙酰胆碱通道与 GABA 通道. 27. 蔗糖与麦芽糖的区别在于 A.麦芽糖是单糖; B.蔗糖是单糖; C.蔗糖含果糖; D.麦芽糖含果糖. 28. 下述化合物中不属于胆固醇衍生物的是 A.雌性激素; B.胆酸; C.黄体酮; D.前列腺素. 29. 抗霉素 A 是一种抑制剂,它抑制 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I; B.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II; C.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III; D.线粒体 ATP 合成酶. 30. 细胞色素 C 是重要的呼吸链组份,它位于 A.线粒体内膜的内侧; B.线粒体内膜的外侧;C.线粒体外膜; D.细胞质内.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当细胞中某一个蛋白激酶被活化,结果却发现细胞中有一个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请问这个结果可不可信?如何解释? 2. 根据结构与催化机制(而不是根据被驱动的离子类型),说出三类驱动离子的 ATP 酶的名称. 3. 简述磷脂酶 C 催化磷酯酰肌醇 4,5-二磷酸的水解产物可引发的信号传递事件. 4. 有一寡聚核糖核苷酸片段:ApCpCpCpCpApGpGpGpUpUpUpApGp,请分别 写出用牛胰核糖核酸酶 A,核糖核 酸酶 T1 和碱处理得到的完全降解物. 5. 简述平衡致死系统作为一种隐性纯合致死突变品系保存方式的原理 四.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 已知细胞质膜中脂分子组成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它们作为单纯的生物 或物理屏障所需的程度,你认为这 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2. 一个可逆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常数(K1)是否就等于当酶的活性被抑制 到 50%时的抑制剂浓度?请你通过 对一个竞争性抑制剂和一个非竞争 性抑制剂的酶动力学分析,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3. 目前已得到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蛋白质膜蛋白的比例不到 1%,请问解 吸膜蛋白空间结构的难度在那里? 测定膜蛋白原子分辨率空间结构 的方法有那些? 4. 简述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的概念与意义,并举例 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的病原体被称为 SARS 病毒.就你所知,简单回答 SARS 病毒的类属,结构特征和生物特性.中科院 04 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生化答案 一 1、-。2、- 鞘糖脂是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控制肿瘤的侵润与转移。3、+。 4、-。5、- c 值悖论和 N 值悖论。6、+。7、+ 真核细胞的 mRNA 分子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具有 5’端帽 子结构和 3’端的 Ploy 尾巴。8、-。9、-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可能会不 同。10、+。11、+。12、-。13、 -。14、-。15、- 半纤维素不是。16、+。17、-。18、-。19、+。20、+。 二 1、C 类二十烷是由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高-γ -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碳三烯 酸衍生产生的物质,主要有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凝血嗯烷、白三烯、Lipoxins 及花生四烯酸在细胞色素 P450 催化下生成的代谢物质等。 2、A 单加氧酶催化什么反应也要知道。 3、B。4、B。 5、B 一氧化氮能激活乌本苷环化酶,使 GTP 转化为环鸟苷酸发挥其第二信使作用。 6、C。7、B。 8、D 氨基酸活化由氨酰 tRNA 合成酶完成,在可溶性胞质内完成。 9、D。10、C。11、C。 12、C 如果是γ 32p-dATP 就要用核酸激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突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