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银行工农业易物最大的粮食交易平台台具体怎么运作

粮安天下:粮食银行成功运营的关键
在国家打造新三农、三产融合、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粮食银行”这一崭新的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合作社、农资企业等涉农企业所关注。关于粮食银行的发展现状,笔者走访了中国粮食银行首席运营专家高伟先生以及他领导的中国首家粮食银行专业服务机构——粮安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伟先生介绍“粮食银行”能够很好的解决涉农企业的资金流困境,同时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也非常支持。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一定要规范化、系统化运作,必须要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要有成熟有效的运营方案。如果没有系统了解和学习是很难成功的,尤其通过网络了解个一知半解,以为买一套软件就可以办好粮食银行,这是不可行的。
“粮安天下”经过了七年的实践,在自身运作成功的基础上,又在全国成功复制了七十余家粮食银行,横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主产区。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过一系列问题,再经过研究、破解,并最后实践成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粮食银行运营体系和方案,获得了国家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同志曾亲自视察指导,并在系统内发文推广。
据高总阐述,要想做好粮食银行,必须解决六个成功的关键问题:
一、信用问题:如何让农民放心的把粮食存储进来?涉及到形象怎么打造,规范怎么体现,保障怎么建立,宣传方案和形式如何适应农村的特性,怎么保护农民的利益等等。只有一整套合理、实用、能落地的操作方法才能成功在农民心中建立可信和有保障的形象。
二、风控管理:存储的类型、存储期的设定、兑付的节点设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规避运营中的风险,形成良性循环链条。
三、内部管理:网点的建设、管理、结算的方式、员工的培训、考评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只有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留住好人才、管理好网点、提供好服务、形成好口碑。
四、软件系统:粮食银行软件系统与普通的软件不一样,因为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注重三点: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粮安天下粮食银行软件系统是由神州六号设计师、国家863项目负责人高志军博士负责研发设计的,是目前全行业最专业、安全系数最高、稳定性最好的管理软件。
五、政策支持:如何获得政府的扶持,当地媒体的认可。高总为此曾向国家提出了著名的“三产融合”观点,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同时协助大量的合作伙伴迅速在当地获得政府和媒体的认可以及政策支持。
六、资源共享:目前全国各地的粮食银行几乎都是独立运营,而粮安天下旗下合作的70余家粮食银行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资源共享,很多资源可以得到及时的对接和调配,在市场发展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专业生产厂家,贴心服务你的需求
石墨制品你需要的一起来
今日搜狐热点股票/基金&
创办“粮食银行” 构建服务新机制
  湖南卫红米业有限公司创新思路,设立卫红“粮食”,以代农储粮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了下联众农户、上接大市场、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一年多来的运营表明,较好地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粮食产业发展的“三赢”目标。  一、湖南卫红米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湖南卫红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乡县,是一家集粮食种植、烘干、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从2004年开始致力于大米品牌化生产,2007年在全省率先流转耕地,建设绿色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获得“中国百佳粮食企业”、“国家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实施单位”、“粮食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主要产品有有机米、功能米、绿色优质米三大系列10个品类,全部通过了“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认证,先后获得了“湖南省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金奖”等荣誉。“卫红”商标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二、卫红“粮食银行”的运营机制  卫红米业公司在多年的经营中,一直受到两大问题的困扰:一是优质粮源问题,公司每年需要6万吨原粮,既有基地无法保证供应,需要从分散种植的千家万户大量采购,品种优劣不齐,大米品质难以稳定,价值难以提升;二是流动资金问题,由于粮食收购集中在夏秋两个时段,为满足生产需要,公司需要集中筹措1.2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用于储备原粮,压力非常大。为突破瓶颈寻求发展,2013年7月,公司结合订单种植、土地流转和相关经验,采取顺价存储、定值存储方式创立“粮食银行”, 把粮食生产者利益与粮食企业经营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目前,“粮食银行”有签约入行农户4550户,覆盖宁乡县及益阳、岳阳、湘潭等市34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在具体运营中,主要为入行农户提供了以下六种服务:  一是农资技术服务。“粮食银行”成立来,累计为农户提供优质稻种6万公斤。公司成立了由高级农技师牵头、有60多名技术员的技术服务小组,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免费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服务。一年多来,仅现场技术指导农民就有1800余人次。  二是信息服务。通过手机平台,每周至少向农民发布两次关于农资、农机、粮食市场价格、气象预警等相关信息,指导农民及时做好相关准备。目前信息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次。  三是粮食烘干服务。农民种植收获的稻谷,从田头直接送公司烘干,公司对农民按每吨80元优价收取烘干费用。每年为农民烘干稻谷2.6万吨。  四是保价存储服务。农户将粮食送到公司,可自由选择存储模式存入“粮食银行”。模式一:顺值存储。涨价顺价,落价保底,粮食按市场时价核定入库,不结算资金,一个月后,需要资金时,按市场价随时结算,结算时价格保底,不低于入库价。模式二:定值存储。按市场价核定入库后,依照每月每吨12元的标准从存储之日起支付利息。结算资金时,粮价升值的增值金扣除支付利息后的剩余部分,“粮食银行”和农户按50%的比例再次分红。  五是网点兑换服务。公司建设了26个镇村服务网点,会员凭“储粮卡”可到“粮食银行”合作的镇、村超市,兑换不同品种的粮油或其他商品。  六是融资担保服务。通过组建大型联合社,为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提供信贷联保。公司组建以来已为粮农担保贷款300余万元。  三、“粮食银行”的效益情况  从卫红“粮食银行”运营一年多来看,既保证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又提高了粮食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还增强了国家对粮食的调控能力。  对种粮农民来说: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与以厂价32元/公斤,向农户提供优质稻种,每斤比市场价低20元,每亩按使用2公斤计算,每亩可节约成本40元。公司提供的烘干服务比市价每吨低40元,按每亩平均产量450公斤计算,节约成本36元。二是提高了种植效益。公司推广的湘晚优系列优质稻,亩产高达450公斤,价格较普通稻谷每公斤高出0.5元,每亩可增收225元。公司采取顺价存储、定值存储方式,每年可产生储存增值收益120元。三是降低了粮食损耗和农民的劳动强度。宁乡县花明楼镇种粮大户陶子斌说:送湿谷到“粮食银行”烘干,至少节约从地里移到晒坪晒的过程、在晒坪请人翻晒的过程和晒干后装袋上车送到粮食企业的过程,人力成本节约不少,损耗也减少了。四是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银行”为农民免费存粮、支付利息、落价保底,提高了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对企业来说:一是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粮源。通过“粮食银行”,农户种植统一高产优质品种,比收购来自千家万户不同稻种,更能确保粮源的量和质,为公司生产把好了“第一道关”。二是提升了经营效益。据卫红米业公司负责人周正春介绍,通过“粮食银行”引导农民种植高产高质品种,每百斤出米率能增加3公斤左右,每吨能增值180元。三是减少了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企业收购粮食时需要大量资金,基本上是向银行贷款支付收粮款。 “粮食银行”开办后,企业发动农民到企业存储粮食,只需要向储户支付少量利息,解除了企业向银行巨额贷款支付高额利息之忧,降低了财务成本。  对政府来说:一是减轻了托市压力。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产量、播面居全国第一。“粮食银行”在政府启动托市收购前,就放开仓容,大量存储农民粮食,减轻了政府托市收购压力。二是推进了生态建设。卫红米业公司对所有“入行”农户签订协议书,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药控肥,减轻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促进了农业生态建设。三是稳定了粮食市场。相对于农户分散存粮来说,将粮食存放在“粮食银行”,更有利于国家及时掌握粮食存量动态信息,及时指导粮食流通与调配,提高政府调节和平抑粮食价格的效率,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粮食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覆盖面少。卫红米业公司创立“粮食银行”投入巨大,仅储粮仓库、大米生产线和烘干设施建设就投入了6500多万元,无力再延伸建设服务设施,导致服务半径不宽,目前服务面积仅有6万亩左右,不少有服务需求的种粮大户,因路途遥远只能望而兴叹。  二是缺乏监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机构对“粮食银行”进行有效监管,也没有任何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机制,尤其在对企业偿付能力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一旦作为“银行”的企业无法兑现储粮户粮款,极易发生卷款潜逃的情况。  三是缺乏执行标准。由于“粮食银行”运作属于农民和粮食购销企业的自愿行为,存兑形式、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能靠农民与企业的约定,运作无序,缺乏规范。  四是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粮食银行”的经营者如果过分追求利益,参与经营运作的粮食数量超过风险警戒线,将导致固定粮食储备不足,引发储户挤兑风潮。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粮价波动引发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粮价持续上涨,则会出现“粮食银行”低价位运作、高价位填库的情况,从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建议:一是加大扶持。“粮食银行”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建议国家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对兴办“粮食银行”的粮食加工企业购置烘干加工设施、信贷、用地、用电等予以支持。二是规范运营。可以考虑在省级层面成立“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制定“粮食银行”运营具体的规章制度,并对“粮食银行”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和促进“粮食银行”发展,或在省级主管部门的倡导下,成立“粮食银行”协会,由“粮协”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担任“粮食银行”市场的监管人,规范和促进“粮食银行”发展。三是严格准入。从仓储能力、注册资本、从业经验、具体业务等方面设立“粮食银行”最低准入标准。四是存粮准备。为了避免出现挤兑风险,“粮食银行”应按一定比例,储存一定的粮食,严禁将存粮准备用于市场运营。五是风险补偿。建议采取政府补一点、“粮食银行”出一点的办法,设立风险准备金,建立风险补偿制度。
(责任编辑:HN666)
12/19 07:0512/05 06:5012/04 09:4112/02 08:32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凤台县粮食银行运行机制的调研与思考.PDF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凤台县粮食银行运行机制的调研与思考.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7(3 ):120~124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un. 20 15
doi:10.3969/j .issn. 15.03.027
凤台县“粮食银行”运行机制的调研与思考
徐春迎 1 ,刘学贵 2 ,程克群 1
(1.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36 ; 2.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
要 :凤 台县“粮食银行” 自20 13 年 6 月运营以来 ,近半年就实现存粮 2.1 万 t ,取得 了良好 的成效 ,受到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
关注与肯定 。
20 13 年 12 月 ,跟随安徽省农委与安徽省粮食局组成 的联合调研组对凤 台“粮食银行 ”有关情况进行 了调研 ,深
入 了解 了凤 台县“粮食银行”的运行机制与风险防控 ,并且针对其运营中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 ,从增加农户存粮 、增强粮行活力 、
加大政府支持和强化相关部 门监管 四个方面进行 了系统 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 的建议 。
关键词 :凤台县“粮食银行” ;运行机制 ;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 15 )03-0 120-05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Fengtai “Food Bank”
Xu Chunying
,Liu Xuegui
,Cheng Kequn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Hefei 230036 ;2.Anhui Agricultural Committee )
Abstract:Fengtai “Food Bank” was operated
since June 20 13. It had got
21 000 t food and got
attention and affirmation. In
20 13 , the author followed the joint research
agricultural
investigated
mechanism , the
prevention
control , the
difficulties
operations ,
put forward
proposals from
increasing food
stocks , enhancing
government
strengthening
department supervision.
Key words :Fengtai “Food Ba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内蒙古]呼伦贝尔第一家“粮食银行”正式运营
&&来源:&&&&分享到:
  央广网呼和浩特1月2日消息(记者金建军 内蒙古台记者靳可 呼伦贝尔台记者焦晶)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营,元月1号,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一家“粮食银行”在牙克石市正式运营,“粮食银行”的创建,可以直接为农户实现“粮生钱”,广大农户直接受益。
  家住牙克石市牧原镇护林村的农民张强有2000亩地,以种植油菜和小麦为主。这两天,粮食作物刚刚晾晒脱壳处理完,张强既没把小麦拉回家,也没联系收购商,而是直接把粮食送进牙克石乾森农业集团开办的“粮食银行”。农户张强说:“把粮食存到这里呢,比我们自己在农场储存好多了,不仅可以降低粮食的损耗,而且还能够帮我们贷款,解决我们急需用钱的燃眉之急,作为这个农业户来讲呢,我们是非常认可的。”
  牙克石市乾森农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学刚告诉记者,牙克石市小麦的品质一年好似一年,但粮食打下来如何保存,防止粮食被虫蛀鼠咬、霉变,是农户们犯愁的事儿。另外,由于秋后粮食价格波动大,农民对粮食价格拿不准,粮食不出手就会出现资金短缺,无法按时还清贷款的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学刚得知外地的“粮食银行”按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来“储蓄”,农民可以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于是就在牙克石市试着干了起来。黄学刚说:“粮食银行按照合作相关政策把粮食放到粮食银行做质押,由粮食银行做担保这样就把融资渠道打开了,这样解决每年秋收农民资金紧张的状况”
  据了解,农民走进粮食银行,就好像走进了商业银行的储蓄所,只不过存取的内容从现金变成了粮食。“粮食银行”所承担的,是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粮食银行”还有着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的专业优势,粮食的损耗低烧,农民把粮食送到“粮食银行”后,还不用自己找市场,“粮食银行”会帮助农民把粮食最高价格卖出。
  以前每到粮食收购时节,农民一愁粮食没地方存放,二愁出售时价格低。如今在牙克石市农民家门口有了“粮食银行”,彻底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农民收获的粮食送到“粮食银行”,可以等到粮食价格达到最值时,再与粮食银行进行粮款结算。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农牧业局长王勇告诉记者:“通过粮食银行呢有效的缓解了粮食滞销,有效的缓解了农民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运作呢效果特别好,农民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应该说既是金融部门和企业和农民形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这是我们今年农民粮食滞销的一个有效措施。“
  牙克石市今年粮食产量60万吨,“粮食银行”已为农户存粮达到5万2500吨,为农户提供贷款5070万元,存粮户从最初的牙克石农户发展呼伦贝尔的周边旗市区。
编辑:徐婷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