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教就做数学题能锻炼散发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吗?

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6数学通讯             1998年第12期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273300)
  我们知道,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重点和难点呢?笔者经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做法,现撰文于此,供讨论斧正.
一、梯度问题训练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认知规律,入深,,在课堂(或对学生提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步步展开.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概念(定理、公式)新授课,习题课,高三复习课等.
当-3≤a≤2时,最大值f(a)=a2-a+当a&时,最大值f-3.问f(x+1(a≠[-?
,抛物线开口方向不定,对称轴
0=-1∈[-3,2].进一步,笔者鼓励学生积
极思考,并启发学生联想二次函数的图象,学生经讨论后明白最大值与抛物线开口方向有关,分类讨论如下:
当a&0时,最大值在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上取得,即f(2)=8a+1;
当a&0时,最大值在对称轴上取得,即
f(-1)=-a+1.
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时,笔者采用了此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复习程序如下:
问题1:函数y=-x2+2x+3在[-3,2]上的最大值是多少?
问题4:函数f(x)=ax2+(2a-1)x-3
在区间[-,2]上的最大值是3,求实数a2
学生发现,此抛物线开口方向不定,对称轴x0=也不定.由于定势思维,大多数
同学会参照问题2、问题3的解法,对开口方向,对称轴的位置分别分类讨论,但是发现思路较繁琐.于是笔者适时引导:
“上述三个问题的最大值都是在哪里取得的?”学生经思考讨论后悟出:最大值只能在端点值x1=-,x2=2或对称轴x0=上取得.以22a
学生经过配方、观察,较易发现,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x0=1∈[-3,2],得最大值f(1)=4.
问题2:函数f(x)=-x2+2ax+1-a在区间[-3,2]上的最大值是多少?
学生易发现,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由于学生理解了问题1的解法,x0=a不定
稍加思考,易明白最大值与x0=a是否属于区间[-3,2]有关,于是分类讨论,答案如下:
当a&-3时,最大值f(-3)=-8-7a;
此分类讨论,思路较简单,得到答案如下:
(1)令f(-)=3]a=-6,抛物线2
1998年第12期             数学通讯7
∈[-,2],故
最大值不能在左端点上取得,不适合.
(2)令f()=3]a=-±
2a26,当a=--6时,抛物线开口向
下,x0=-6+26∈[-,2],适合;当a
=-+6时,抛物线开口向下,但对称2
轴x0=-6-26&-,不适合.
(3)令f(2)=3]a=1.抛物线开口
向上,对称轴x0=-∈[-,2],故最大
值能在右端点x2=2处取得.
开口向下,对称轴x0=-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输出信息,其中有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了如下的解题方法:
学生甲:原式=+
)=(cos100°+?(sin70°-sin30°+-242
)+=-sin70°?sin30°+cos40°sin70°
=把此方法记为解法?.sin70°
24)2-学生乙:原式=(sin20°+cos50°
)2-?cos50°=(sin20°+sin40°sin20°
(sin70(2)2-sin30s10°2
+=-+=°sin70°
24-+=把此方法记sin70°
综合以上:a=1或a=-
,由点到面;渐深入,.
二、一题多解启发诱导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创新求异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好奇、敏锐、活跃、敢想、敢创.为了利用、发展他们的这个特点,采取充分强化发散思维训练的方式,培养创造性.如笔者在习题课、高三复习课教学时,采取了一题多解启发诱导方法.即根据命题特点,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从而探求多种解题思路.由于学生得出的解法是发散式的,教师要对这些不同的解题方法做归纳式讲评,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认识层次.为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提供高层次“现有发展水平”.[1]
例1 教师出示信息(题目):
求sin20°+cos50°+sin20°?cos50°的值(1995年高考题).
同学们一致认为以上两种解法对,答案也正确.笔者给予肯定后进一步提问:“还有其他解法吗?”大家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经过笔者的适时引导,修改,又有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了如下的解法.
学生丙:设x=sin220°+cos250°+sin20°
+sin50°+cos20°y=cos20°
则 x+y=2+sin70°
  x-y=--sin70°2①+②得:x=,即原式=44
此方法记为解法?.
学生丁:构造一个直径为1的圆内接三角形如图1.
由正弦定理,得三边长分别为:sin20°,,sin120°.由余弦sin40°
定理,得原式=sin20°
数学通讯             1998年第12期
-2sin20°?sin40°?cos120°=sin40°2
=此方法记为解法?.sin120°4
同学看了这两种解法后,都拍手叫妙,表
现出极大的兴趣,思想处于活跃状态.笔者抓住机会,及时归纳讲评:
11解法?,解法?是解决非特殊角三角
图2      图3      图4
函数求值问题的通用方法之一,一般为:遇到切、割化弦,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高次幂(二次幂)降幂,是三角中的常用方法.
21解法?是利用了式子的特殊结构,构
  变式2:已知,PA⊥圆O所在的平面,
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面上一点,若面
.PAC⊥面PBC,试判断C点的位置
变式3:(图4)ABCD是正方形,E,E,F是.
如果圆柱与三棱锥D2ABE的体
造出方程组.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31解法?是由式子的结构,联想到正、
余弦定理,构造图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但在考试中遇到),学生又不会做了.其实,这说明学生对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真正的“理解”,思维缺乏灵活性,无变通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变通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笔者采用了利用变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即对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典型例题等“问题”,通过(1)改变条件或结论;(2)条件与结论的位置互换;(3)把特殊改成一般或一般改成特殊;(4)纵引或横联等方法,对“问题”的本质特征多方面暴露或挖掘,从而使学生对问题(或方法)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达到触类旁通、随机应变的目的.
例2 如图2,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C是圆周上的任意一点,求证△PAC所在的平面垂直于△PBC(立体几何》(必修)P117.2)所在平面《
积比等于3Π,求直线D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95年全国文、理高考题)
变式4:如图5,球O的半径为2,AC是球的直径,球O的截面BCD把球面面积分成3∶1的两部分,BC是截面圆的直径,D是面圆上一点,且满足BD与DC的弧长之比为1∶2.
(?)证明平面ABD⊥平面ADC;(?)求异面直线AC和BD所成的角.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与思维特性,因此应区别不同情况,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交叉或综合使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收到明显的效果,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各种品质协调发展
1 肖冬森.从一节复习课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开
变式1:(图3)已知PA⊥圆O所在平
面,A,B,C是圆周上三点,且面PAC⊥面.PBC.求证:AB是圆O的直径
发.数学通报,1997
2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初二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 灵活性和创造性。在.........
思维 空间,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发现最佳解法,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数学课堂教学中,教 师如何培养学生有序性和合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 径 作者:陈瑞天 来源:《读写算· 素质教育论坛》2014 年第 05 期 摘要 高中.........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良好.........
如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钟玲发布时间:
16:54:19 钟玲发布时间: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活泼的数 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 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崔爱华 来源:《职业· 中旬》2011 年第 07 期 .........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专业资料。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 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
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赵璐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发挥数学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周成武 来源:《读写算· 教研版》2013 年第 13 期 摘要: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校:元谋县老城小学 姓名:饶文青 联系电话: 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初始阶段, 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
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 作者:思路· 方法· 技巧 来源:《数理化学习· 高三版》2012 年第 11 期 高考数学学科的命题.........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_自我管理与提升_求职职场_应用文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_自我管理与提升_求职职场_应用文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凤飞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 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宋华 来源:《新课程· 小学》2015 年第 05 期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极具.........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
如何结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在课 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数学 老师思考,并付诸实践。 二、结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 ”学生的思维水平是要通过数学教学 活动去培养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 任务.........
■ 热门推荐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教孩子做数学题先从逻辑思维开始
思考题:一共有九个数字,分别为三个4,三个5和三个6,把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下列表格中(表1),使得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相加的数字结果都相等,问这九个数字怎样填写?&&
别小看这道题,这可是来自小学一年级试卷中的题,又是小姨给我出的题目,当然是在她还没做出来的前提下,让我帮她一起算的。
刚看到这题的时候,直觉认为这又不应该属于小学生的题目,可它又真切的存在了,并把这样的题目拿出来考学生,想想看,这哪里是考孩子,这不就是在考家长呢嘛,孩子能做出来的话,小姨就不用再找我了。于是,拿着这道题,我开始在表格中填数。
首先要求得出的结果都相等,那肯定是4+5+6=15,所以每一行相加必得15,于是在第一行中自信的填上了4,5,6(表2),刚开始还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一道简单的题,很快便把所有的数字都填好了(表3),满意的看着自己的结果,但随后问题出现了。几乎所有的结果都等于15,但从左至右的斜行却等于18(表3),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于是重新理清思路填数字。
把第一行的5和6换个位置(表4),再把其他的数字逐一填进表格(表5),各行数字相加等于15,这道题做完了,也做对了。但是细细想来,这是数字简单,而且仅有九个数字可以逐一在表格中填写,但如果数字多,且数字大,那会不会有更简便的方法计算呢?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道数学题,更是道逻辑思维题,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在这道题中我们可以思维的方向点有几个呢,我认为有两点:
1.9个数字每三个数字相加得一个相同的数字,即4+5+6=15;
2.在表格中,横行、竖行、斜行数字都要得出相同的数字,横行与竖行都可以4+5+6,但是斜行相加也要求得15,就只有两种可能,4+5+6和5+5+5,即表6。九个数字添出5个,其余4个便可随意填写了,最后正确答案同表5。
这就是这道题的简便算法,当然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或许写出来难免有些混乱,大家看着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各位博友还是自己做一下试试。
各位新手爸爸妈妈或是孩子已经上学的爸爸妈妈们,我们一同做完题后考虑一下,在教孩子如何做对这道题之前先教会孩子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无论是这道题还是其他的题目,只要方法对了,都会做对题,而且都能举一反三的!
同理可推:把1至9九个数字分别填在表1中,使得每个横行,竖行,斜行相加的数字都相等,问怎样把这九个数字排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pdf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笔者分析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培养问题,并根
交流方式,然后将总结出的想法告知学校领导,让学校领导帮
据相关问题研究解决方法,提供合理意见,有助于提高初中数
助分析,从而建立长效机制的沟通体系。同时,老师应活用现
学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水平。
代化的交流工具,健全家长、老师与学生三者间的交流渠道,
初中数学学生
使家长、老师和学生能随时保持联系,建立反馈平台或意见专
一、面临的问题
栏,使学生在专栏中自由发表言论,并使学校领导担任专栏管
理员,确保意见专栏的有效性。最后,老师应根据班上成员的
笔者参考己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初中数学学生逻
具体情况,组建内部的沟通体系,使班上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
辑思维培养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制约:
交流渠道,并设立组长,老师定期与组长进行交流,收集学生
1.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台
对教学方式的意见,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多种助学优惠政策,使得学生都能免费就读义务教育,但是就
当下初中教师团队的素质而言,因其骨干教师的综合能力较低
三、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
且人数较多,导致学校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明显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 |
袁劲松老师谈逻辑思维1:女孩的学习陷阱
人气:53887 回复:58
2008年,我去四川给成都市政府讲课,当时讲的内容是“柔性思维”,现场有三百多政府厅局级干部参加,还有500多县级干部通过现场摄像转播学习,现场气氛十分火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思维课,了解到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竟然对人们工作学习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大家的强烈的学习精神和求知欲很让我感动。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一位处长和我交流一个问题,作为母亲她十分担心孩子的学习,她女儿是个很勤奋的孩子,上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上初中后学习却一落千丈,请了好几个家教成绩还是不理想,孩子脑子显得特别笨,学习非常吃力,她想请我从思维的角度给解释一下。从这位处长描述的情况来看,她女儿是掉进了“女生的学习陷阱”,这是源于男女的先天思维遗传所导致的学习障碍。在远古时期,每天男人的工作主要是打猎,女人的工作主要是采摘。打猎的对象是动物,动物是活动的,无论是对抗、逃避,还是运动、迁移,表面看来都是无规律可循的,因此要总结动物的活动规律或设计一个有效的捕猎计划,就离不开分析总结,概括提炼,想象预测等思维活动,久而久之男人就养成了抽象思维的习惯,经过一代代遗传,抽象思维就成为男性的头脑本能。而女人每天采摘,无论是采摘野果子,还是搜集草种子,面对的都是不动的植物,只需要记住固定的地形地貌和植物形象就可以“按图索骥”,轻松完成劳作。因此,女人就养成了形象思维习惯,经过一代代遗传,形象思维就固化为女性的头脑本能。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所学的初级抽象知识还基本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比如:老虎、飞机、哭泣、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等抽象概念,孩子们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原型,但当知识上升为动物、商品、情感、多元函数、解析几何等高级抽象层次时,孩子们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形象的参照物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艰难” 想象理解。这时候,拥有抽象思维天赋的男孩子就显露出较强的学习优势,往往小学时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男孩子,上中学后学习成绩反而会有较大提升,这常常被人们称为脑子“开窍”了。但是,很多女孩由于侧重形象思维,上中学后就会感到学习吃力,很难适应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知识,觉得自己脑子特别笨。尤其对那些在小学阶段,靠勤奋专心,死记硬背获得好成绩的女孩,这种不适应所带来的信心打击更大,她们突然发现自己花几倍的时间精力都很难跟得上学习进度,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后一蹶不振,彻底丧失学习兴趣。从本质来讲,“女孩的学习陷阱”是由于人类知识不断向抽象复杂层次发展造成的,对于这类问题只能通过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来强化女生的抽象思辨素质,以适应知识的发展步伐。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女孩上初中后就不得不以自己“羸弱”的思维力去反复冲击知识的“抽象屏蔽”,有些人撞开了,真正进入到知识的高级殿堂。有些人没撞开,则始终徘徊在门外,还是靠死记硬背学知识,听老师讲课就想听天书一样,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字面背后的东西。有家长经常问:袁老师,让孩子学逻辑思维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学习逻辑思维的第一大益处是可以提高强化孩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力,这对他们上初中,甚至以后高中、大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超强的抽象思辨素质,人们很难理解复杂的知识。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青青岛家长圈(初中)QQ群:; 青青岛家长圈(小学)QQ群:;青青岛家长圈(幼升小)QQ群:。教育育儿小编咨询QQ:
入群申请信息:学校/幼儿园名+年级+xx妈/爸。
||引用|
||引用|
||引用|
袁老师谈逻辑思维4逻辑思维的渊源 一谈起“逻辑思维”,周围的人总是一脸肃穆迷茫的神情,最初我对“逻辑思维”这个概念也是这个态度——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但就是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呵呵,现在想想,也挺意思的,有人讥讽专家总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但从本质来讲专家真的没有这种恶趣味,他们只是无法使用普通人的语言去表述一些专业性的命题,到不是故意为难大众,任何一个专业概念背后,都有一个理论体系在做支撑,如商品、股票、战略、管理、货币、价值、系统……而专家要想讲清楚一个概念,有时候就不得不先啰嗦繁复地把整个体系说清楚,否则人们对概念理解就会流于浅薄无知,只认字形,不解真意。&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典型的偷懒学习方式,罗马是一砖一石建起来的,而不是某位神灵挥手之间一蹴而就的……& &&&不过如果人们只是想浅尝即止地了解一下“逻辑思维”,在这里我倒是可以简单的勾勒一下它的脉络,帮助大家快速了解一下“逻辑思维”的渊源。& &&&许多人以为“逻辑思维”是逻辑学出现以后才诞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个观点不能算错,但也不能算对,这要看人们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了。如果有人说“动物”是动物学出现以后才有的,你一定会说这是胡说八道。同样,逻辑思维在逻辑学出现以前就早已存在,逻辑学不过是对它的一些知识总结,而且这种总结是永无止境的,与世界上任何一门学问一样,其发展是无限的,不存在一个永恒的终点。& &&&任何事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思维活动也不例外。人们对逻辑思维最初的研究就是源于对正确思维与错误思维的规律归纳总结——为什么有些思维方式正确率高,为什么有些思维方式错误率高?研究来研究区,逻辑学就诞生了。通过对思维内在规律、法则、公理的研究,人们渐渐构建了逻辑学体系,希望以此来指导规范人们的思维活动,供后人模仿学习。这一过程与临摹字帖并无二致,任何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如此,上智者总结正确理论,下智者模仿参照学习。有趣的是,逻辑思维的研究最早都是源于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人们为了抓住对手的语言漏洞,减少自己的思维破绽,不得不下功夫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背后之间的规律。所以,逻辑学最早的三大流派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学、古印度的因明学、古中国的名辩学都是由具备丰富辩论实战经验的学者们创立的,而且最早的逻辑学理论充斥了大量的语言学规则,反倒是真正关于“逻辑思维”的内容比较少。早期的逻辑学不过是百家学说中的之一,真正让逻辑学成为科学必修课的人是亚里士多德,这位被恩格斯誉为中古世纪“百科全书”式学者,第一次将逻辑学由修辞辩论知识的层面提升到哲学方法工具的高度,他运用自己创建的逻辑学武器对中古世纪的庞杂无序知识做了全面的系统梳理,后世的人们只赞叹其创建的庞大知识体系,只有少数绝世聪慧之士才能认识到“逻辑学”才是亚里士多德体系中最核心的精髓,是瑰宝中的瑰宝,智慧内的智慧。时至今日,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创建的许多知识理论或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被视为落伍的,但他的形式逻辑学却被保留继承下来了,而且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逻辑学的重要性。由于古印度和古中国缺少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以,因明学与名辩学一直被视为小道末技,渐渐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东方学术界的一大缺憾,它带来的最大损失是直接导致了科学诞生于西方,而没有出现在东方。由于缺乏严谨的逻辑素养训练,东方的知识理论始终在起点上歧义纷争不断,无法层层构建一个统一的知识大厦,就像是被上帝诅咒的“通天塔”,一代一代的学者们把毕生精力都耗费在一门学科的基础层面的辩论上,由于没有一个公认的“思维尺度”工具来衡量知识的真假对错,每一门学科都长不高,而且杂乱不堪,不成体系。以几何学为例,在古代,中国的几何研究水平还是很高的,著名的勾股定理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的,这个定理在外国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不过,在欧式几何出现之前,几何研究领域只有各种定理的发现,没有系统的科学体系,这种情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直到欧几里得运用形式逻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公理化”论证方式,即先提出公理、公设和定义,然后再由简到繁地证明它们,几何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今天,科学体系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用“公理化”方法建立起来的,甚至可以这样讲,没有经过“公理化”方法梳理过的知识都被排斥在科学大门之外,因为它们都只是一种经验感悟,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发现。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人常讲的“逻辑思维”的确是在“逻辑学”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即那种高级逻辑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对逻辑学知识的掌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先天就与生俱来的。这就像说话是每个人天生的本能,但口才是靠后天刻苦学习训练获得的。初级逻辑思维是人的本能,就像说话一样,无师先天自通。高级逻辑思维是人的智慧,就像口才一样,需要后天学习。从本质来讲,逻辑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教会人们在遇到抽象复杂问题时,如何遵循思维活动的科学规律,来提高思考结果的正确率。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199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令中国的家长们感到震惊!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也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二、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    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要求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某些知识,针对问题“聚会思维”;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这就像我们回答“1十1”只能等于2,等于别的就意味着错误。    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这样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发散性思维要求一题多解,供参考的答案有:    回形针除了可以用来“别住纸张”外,还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可以让回形针利用衬衣口袋,别住“服务员”或“小队长”等标志;  2.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也可代替领带夹子;  3.假如有很多回形针的话,可以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链条;  4.可以把回形针的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  5.同样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缓和指甲缝的脏东西等等;  6.必要时,可以把整个回形拉直,当作鞋带使用——把它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  7.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可将它别在纸模型飞机的头部,做重锤用;将许多回形针串联起来,还能做项链,等等。    下面是一则成功的家教案例:【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我们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惟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对听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    于是我们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父母不是包办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从小树立主体意识,从各方面给予他“参与”的机会。记得小学三年级一次数学考试,儿子对其中一道文字题有异议,我们马上会面数学老师,家长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要有勇气,大胆叙说,据理力争。当确定孩子的异议是正确的时候,我们进而告诉他即使书本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我们并不认为“听话”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求他对父母和老师也不要一味服从和依赖。
智技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智力技能。智力与智技的差别就像说话与口才一样,每个人都会说话,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口才,口才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专业语言技能,而且口才包含的类型很丰富,有沟通、演说、谈判、辩论、表演、朗诵等等。同样,智技也不是先天遗传的,它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才能能获得,智技一般分为通用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通用智力技能包括记忆技能、观察技能、分析技能、设计技能、决策技能、创新技能、内省技能等,这些思维技能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要使用到的一般智力技能,特殊智力技能是在通用智力技能基础上分化衍生出的智力技能,如军事观察技能、数学分析技能、艺术设计技能、管理决策技能、科技创新技能等,这些智力技能都是建立在某一专业领域基础之上的,彼此之间在思维模式上有相通之处,但绝不意味着可以相互替代,一个艺术家无论具备多么卓越的创新技能,如果让他去作军事创新、管理创新,他也会如同一个门外汉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任何专家、天才都只限于他们所擅长的专业领域,超出该领域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任何一项智力技能都需要在专业领域反复长期训练才能渐渐养成,而且这个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智力技能的训练不同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追求的是多多益善,知多者高;智力技能训练追求的是精益求精,技强者胜。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在智力技能训练中常常把学习知识的方式应用在掌握智力技能上,热衷于方法、技巧、窍门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训练,最终在实践中只能是知而不能行,有心却无力。随着时代越来越复杂化、快节奏化,社会对现代人的智力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靠自我在实践中慢慢磨练增强智技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智力技能的高标准要求。今天,系统化、标准化的智力技能训练正在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中大规模推广普及,这是自知识普及化教育以来的第二次教育革命,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知识教育与智能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领域,它们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不能将智能教育单独独立出来,那种指望通过知识灌输和高学历教育就能培养出高智能人才的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式的愚蠢。那么,怎样才能训练和提升智力技能呢?一般来讲,智力技能的提升主要有两大途径:1)智力技能的优化训练。任何一种技能都存在优劣之分,就拿简单的写字技能来讲,除了正确地书写要求外,还有速度效率、字体格式、美观整洁等要求。而智力技能要比写字技能更复杂,因此它的技能要求也更多,同样是分析问题,智力技能优秀的人无论是在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还是在思维的速度、深度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智力技能一般的人。智力技能的优化训练就是要按照最优的、标准的思维模式塑造和训练人们的智力技能,不仅要系统掌握智力技能的十八般武艺,而且要快速养成正确的习惯,使之步入一种良性循环。否则,一旦养成低效的智力技能,那么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就会一直重复错误的思维习惯。使之强化固化步入一个恶性循环。2)智力技能的工具训练。在原始时期,人类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为了追求速度,人类学会了快走、奔跑的技能,后来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人类将马匹驯养为代步工具,这时候能否掌握骑马技术决定了速度的高低。再后来随着科技文明的出现,人类创造了汽车、轮船、飞机等更高效的代步工具,掌握驾驭这些工具的技能意味着人们能获得更高的速度和效率。今天,人们提高自己速度的技能不再单纯是快走、奔跑这些驾驭自我体能的技能,还包括骑马、驾驶汽车等驾驭速度工具的技能,而且掌握后者这些技能会给人们带来更高的速度。同样的道理,在过去人们仅仅是靠驾驭自我智能来思考问题,后来发现某些思维方法具有类似工具的作用,掌握和驾驭它们可以大大提升人们的思维速度、广度、深度,使头脑更加聪慧睿智,于是在这些思维方法被称之为思维工具。20世纪中期,随着思维科学的兴起,大量高效的思维工具被创造出来,尽管它们的功能各异,而且应用的领域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都可以辅助和放大人们的头脑智能。思维工具越高级,它的智能放大倍数就越高,借助这些思维工具即使是智力一般的常人也能够轻而易举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像一个普通人能够举起的重物不会超过300公斤,但是借助工具他可以轻松举起300吨的重物。今天,在思维训练中学习如何驾驭思维工具的技能已经成为主要的智力技能训练内容,当人们掌握了使用和驾驭这些工具的智力技能后,他们智能水平就会远远超过那些仅靠自我智能思考的人。遗憾的是,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缺乏系统而专业的智技训练,他们只是在学习和工作中通过实践慢慢不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智力技能,这就像一个新兵未经训练就上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靠自己摸索积累战斗技能,这样的技能学习效果不仅差而且成长周期缓慢。在战场上,一个战斗技能不合格的新兵会被死亡淘汰,在现实中一个智力技能不合格的职场人会被难题打败,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时代,人才竞争比拼的不仅是谁更勤奋,谁留的汗水更多,还有谁的头脑思维效率更高,谁解决的难题更多。在高智能的竞技场上,显然上帝更垂青那些头脑训练有素的人。
智慧,一个散发着圣洁光辉的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它崇高而神圣,玄奥而神秘。尽管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光辉,但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们知道知识不是智慧,知识是死的而智慧是活的,而且有智慧的人与有知识的人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站在天空的“神”,一个是站在地上的“人”,他们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世界。《圣经》记载:上帝在种下智慧果树后曾经一度禁止神造出来的人去神秘园分享这种成果,而被魔鬼诱惑的亚当夏娃,违背了神的指示偷吃禁果后,获得神智的人瞬间就知道了以前从未感觉到的事情。没有智慧的时候,人类不知羞耻;不分善恶;不明是非;更不具备智慧型的系统知识。虽然得到智慧的人被神逐出伊甸园,降临人间遭受苦难的惩罚和各种试炼,但是智者已经明白天地之间的许多大事了。因此圣经曾明确指示人子当以智慧为是,而拥有智慧的人被提醒后心里自然会明白。如果拂去宗教笼罩在智慧上的神秘面纱,《圣经》故事中关于智慧的描述已经近乎接近真相的谜底。从本质来讲,“智慧”是一种系统的智能,它具有将感觉、经验、知识系统化的功能。有了智慧,人们才能将原先如同一盘散沙的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完整体系,否则头脑中装入再多的信息也不过是呈离散态,各不归属乱七八糟地堆积在一起。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接受过长期的知识教育,书也读了不少,生活工作阅历也很丰富,可是还是觉得头脑空空如也,如飘萍一样无根无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头脑中没有智慧,没有一个思维的“管理者”来按照某种结构模式有序地组织头脑中的海量信息,使它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信息整体。也许有人会认为,通过系统地学习知识,就可以在头脑中获得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其实这是不了解思维工作原理的误解。通常大脑在学习知识时是以单维输入的形式,将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分解为一条一条、一部分一部分、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向头脑中输入,这就像我们要把一个完整的馒头先一口一口咬碎咀嚼,然后才能全部咽到肚子里一样。然而,在头脑中没有事先“诞生”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情况下,被分解的完整知识体系是不会自动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它只能以碎片的形式一条一条、一部分一部分、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堆积在脑海里。而我们学习的结果就是感受支离破碎的体系,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整体;只能感知微观,不能感知宏观;只能理解知识要素,不能理解知识联系;只能解决静态问题,不能解决动态问题。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的出这样的结论:培养“智慧”实质上就是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可以说没有“思维框架”就没有“智慧”,有残缺的“思维框架”就有残缺的“智慧”,有完整的“思维框架”就有完整的“智慧”,有高层次的“思维框架”就有高层次的“智慧”。依此类推,无论是生活智慧、工作智慧、学习智慧,还是科学智慧、管理智慧、艺术智慧,其核心实质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有了它头脑才能将零乱无序的感觉、经验、知识附着其上构成一个圆融的整体。《圣经》故事里,神智先天就具有圆融完美的智慧,无需假借外物,而人智在初始时是混沌的,只有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智慧果后才获得了智慧,这寓意着人类的智慧是后天获得的,需要到外部世界中去寻求。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在婴儿诞生之初,无论是从硬件的神经网络结构上来看,还是软件的思维方法系统来看,人类都没有一个先天遗传的符合智慧标准的“思维框架”,只是在后天的思维活动中,少数天才人物通过深度思考和自我内省才渐渐领悟并形成自己“思维框架”,有了它散乱的感觉才会凝聚结晶为规律的经验,散乱的经验才会聚集结晶为完整的知识,散乱的知识才会聚集结晶为系统的学科,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从混沌的感性世界走向精确的理性世界。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智慧就是一种结构型思维工具,培养智慧就是通过训练把这种结构型思维工具像软件一样“嵌入”到人脑,这当然是一个反复训练、反复矫正的艰难过程。因为人脑无论是要理解记住新东西,还是要改正忘掉旧东西都很不容易,不像电脑那样无论是安装还是卸载软件都只是瞬间完成的过程,人脑需要反复巩固才能将所学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大脑的思维结构。关于结构型思维工具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作详细的介绍。如果简单举例来说明的话,分类思维法、利害思维法、逻辑思维法这些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都属于结构型思维工具,靠分类思维法,人们为大自然建立了秩序;靠利害思维法,人们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靠逻辑思维法,人们创建了严谨的科学体系。这些隐于内而形之外的结构型思维工具在指导人们的思维实践活动时处处折射出智慧的光芒,能够熟练驾驭这些思维工具的人显然比那些不知道、不理解它们的人更富有智慧。许多人都期望通过全面学习思维方法,在一夜之间就具有无上高妙的智慧,很遗憾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人类的思维发育过程决定了其学习方式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无论是在生理层面的运动技能学习,还是在智能层面的思维技能学习都概莫能例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人类学习智慧必然要走的路,不过这条路虽然漫长而艰难,但也充满了奇趣和挑战,只要你坚持走下去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快乐。
前几天有位家长咨询:孩子不爱思考怎么办?最近一直比较忙也没有回复,另外这个问题看似普通要想说清楚还真不容易。从本质来讲,头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器官,思考就应该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能习性。之所以有的孩子喜欢思考,有的孩子不喜欢思考,不外乎先天品质和后天教养两类原因。从先天品质讲,的确存在思考天赋发达的孩子,他们天性就喜欢思考,视深度钻研为一种乐趣。要不然世上有那么多人被苹果砸到,怎么只有牛顿能想到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层次,而其他人只是捡起苹果洗洗吃掉了呢?!从后天教养讲,这个世界上90%的人不喜欢思考,有时间他们更愿意看电视、娱乐、逛街、旅游、运动、玩游戏,甚至读书也是许多人逃避思考的一种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位家长不必太过于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思考。不过,就像尽管没有多少人愿意上班工作,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每天奔波在上班的途中一样,生存的压力让人们必须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社会的压力也迫使家长要培养孩子喜欢思考,因为不喜欢思考的孩子必然学习成绩不佳,成绩不佳就不能上好学校,考上好大学,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我觉得与其关注孩子喜不喜欢思考,不如关注怎样培养、塑造他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们不喜欢做,但又不等不做,这就得靠自律和责任感!对于小孩子,指望他们拥有自律和责任感显然是不现实的,我给许多企业做过培训,哪怕是做到总裁一级的管理者,也没见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律去做一件事。既然成人都很难做到,那么对大多数孩子就别指望他们靠兴趣和意志喜欢思考了,唯一能有用的办法就是靠家长或社会的强制影响,督促他们天天坚持思考。这就像企业用工资和奖惩制度约束员工努力工作的道理一样。无论多么讲人文关怀的企业,如果对员工没有严明的奖惩制度约束,多数员工是会只拿工资不干活的,而且他们有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合理的,至于这种行为是否会把企业搞垮,只有老板会关心,员工是不会关心的。国营企业之所得以效率低下,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不爱思考,家长知道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利,但孩子是不会关心这个问题的,这个“惩罚”对他们来说太过于遥远!现在,让我们把问题转换一下,把“如何让孩子喜欢思考”变成“如何让孩子坚持思考,善于思考”,从这个角度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建议:1、督促孩子每天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是对自我内在的一种反思,这是一个比较有效锻炼思考的方式。2、督促孩子大量阅读中外的古典名著,而不是天天看电视,看漫画,让脑子被一些垃圾信息占据,变得麻木肤浅。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经过历史时间的考验最后筛选出来的,读名著可以让头脑啃“硬骨头”,有助于锻炼思维的深度,现在很多中国大学生连四大名著都没读过,这简直是一种悲哀。当然,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也可以让他们从看名著的漫画书开始,如三国演义连环画、蔡志忠系列漫画等都是很不错的。3、家长要多和孩子做深度交流,比如针对目前的一些热点社会现象进行探讨,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倾听他们的声音,甚至可以故意制造对立话题与他们展开辩论,而辩论是最能训练一个人思考反应能力的方法。犹太民族之所以特别聪明,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被当成大人一样,家长经常和孩子探讨一些严肃的话题,从小培养他们独立思辨的能力。据说犹太民族的男孩13岁时参加成人礼,要求受礼人要在庆典上登上诵经坛,用希伯来语诵读《圣经》中有关章节,随后发表成年礼讲演。而中国有多少13岁的男孩能站在讲坛上侃侃而谈呢?更多是一些懵懵懂懂的无知少年,只知道死读书的孩子罢了。在教育方面,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父母的意识,犹太名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健脑的界定思维科学博大精深,我在这一领域已钻研了二十多年了,不过每当遇到“思维训练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时,还是常常难以作答。因为你面对的询问者可能是中小学生、普通家长,也有可能是商业精英,政府官员,还可能是专家学者、教师校长……总之问题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导致了我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费力解答这个问题,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着实令人苦不堪言,不胜其烦。如果把思维科学体系比作一片森林,那思维训练就像是其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对于外行人来说,要理解这棵大树已经非常吃力了,更毋庸说要搞清楚整片森林的状况,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以前总是想通过全貌描述来让人们理解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作法,讲的人累,听的人更累,最后问题还没说清楚。一般人不关心思维训练是什么,只关心它有什么用,而思维专家首先要知道思维训练是什么,然后才会谨慎地界定它的功能用途。两者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沟通产生障碍。经过长时间的深度思考,我终于领悟到要让人们能够比较轻松的理解“思维训练”的价值,就得抛开学者思维,转而从常人的角度先考虑思维训练有什么用,再解说它的本质是什么。那么,思维训练有什么用呢?简单讲就是——健脑!众所周知,健身可以强体,人们通过肢体的运动锻炼能有效地促使体能强大。同样的道理,健脑可以强智,人们通过头脑的运动锻炼能有效促使智能强大。不过头脑的运动不是形之于外的空间运动,而是藏之于内的思维运动。因此,思维训练与体育训练是完全相通的,无论是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的强化训练,还是臂力、腿力、腰力的强化训练;无论是科学思维、艺术思维、营销思维的方法学习,还是打篮球、拳击、游泳的方法学习,它们在形式上几乎完全相同,都能创造出显著成效。如果说体育训练研究的是如何强健身体的学问,那么思维训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强健头脑的学问,它包含了丰富的训练类型和方法技巧。从某种程度来讲,健身有多少种形式,健脑就有多少种形式;健身有多少种方法技巧,健脑就有多少种方法技巧。 “思维训练=健脑”这个结论可以帮助人们非常直观地理解思维训练的作用和价值,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规律:1)&&健脑(思维训练)是可行的,就像健身是可行的一样。2)&&健脑(思维训练)可以使智能强大,就像健身使体能强大一样。3)&&健脑(思维训练)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就像健身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一样。4)&&健脑(思维训练)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的,就像健身贯穿老中青少幼婴一样。5)&&健脑(思维训练)具有多重功效,就像健身具有多重功效一样。从需求的角度来划分,健身可分为三大类:1)娱乐类健身——追求的是自娱自乐,身心舒畅,例如儿童们的跑、跳、打、闹游戏。2)竞技类健身——追求的是更快更强,技压群雄,例如田径比赛、体操比赛等。3)实用类健身——追求的是优化身体素质或工作技能,例如老人练太极拳治疗疾病,军人训练格斗技巧提升战斗力。从层次的角度来划分,健身可分为两大类:1)&&大众类健身——对各类运动项目学会即可,不求精通。例如,一般人的跑步、打篮球、舞蹈等体育活动。2)&&精英类健身——在某类运动项目方面精益求精,达到专业高度。例如,长跑健将、篮球明星、舞蹈大师的专业训练。通过简单的类比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健脑也与此类似。从需求的角度来划分,健身可分为:1)&&娱乐类健脑——追求智力层面的愉悦感,例如:棋牌游戏、猜谜游戏等。2)&&竞技类健脑——追求智力层面的竞技,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例如:记忆力竞赛、象棋竞赛、奥数竞赛等。3)&&实用类健脑——追求智力层面的生活需要或工作需要,例如:老年人的养生健脑、学生的学习智力培养、警察的观察力训练、艺术家的想象创意开发、企业家的系统思维修炼等。从层次的角度来划分,健脑可分为:1)&&大众类健脑——普通水平的健脑,思维训练量比较小,而且没有系统性。例如,低强度的记忆力训练,生活类问题的分析力训练、编童话的创造力训练等。2)&&精英类健脑——专业水平的健脑,思维训练量比较大,而且具有系统性。例如,高强度的记忆力训练、技术类问题的分析力训练、编电视剧的创造力训练等。二、健脑的定位这几年思维训练突然在国内变得火起来,从针对孩子们的多元智育、右脑开发、记忆力培训、逻辑狗、奥数,到工商企业界流行的创新思维、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战略思维、系统思考、金字塔理论、领导者之剑,名目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让许多求学者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选择。其实,如果抛开了各类思维课程的表面概念,直接洞察本质,我们不难看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健脑,即所有的思维训练都是为头脑服务的!明白了这一点,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施教者都可以比较准确的给自己做定位,避免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对于学习者而言,定位意味着要弄清楚三个问题:1)&&参加各类思维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蒙住双眼,把扑克牌放在鼻子下闻一闻就能说出数字花色;迅速翻阅书本,几秒内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就是青少年脑力开发后的神奇功能,你信么?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信了。这家“赢在有脑”培训班的初级班3天,学费49880元,中级班5天,学费59880元,加上食宿杂费,每个孩子的培训开支都在6万至11万元。许多家长听信教育机构的一面之词,头脑一热就花费重金给孩子报名,结果孩子右脑没有开发出来,倒是养成了撒谎作弊的坏习惯。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搞清楚学习目的的案例,那些给孩子报名的家长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即使退一万步,假设这个右脑开发班真的有效,孩子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蒙眼看字、一目十行的神奇本领,那又能怎么样呢?蒙眼看书,是一个娱乐本领。明明能够轻松地睁眼看书,为什么一定要苦修蒙眼看书的本领呢?而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更多侧重的是竞技。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看书的终极目标不是求快,而是要能理解和掌握其中的重要思想理论。不过有几个家长在给孩子报名时会多问一句:孩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看完书后能理解书中多少含意?就算能一天看完100本书,但不知其意,又有什么用呢?达不到这个目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右脑开发不过是培养了孩子们一种竞技本领,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2)&&各类思维课程的功效是什么?& && &&&俗话常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仍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学习思维,他们总幻想着通过短期培训就让自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很多教育机构为了迎合这类消费群体,往往会精心设计令人炫目的公开课,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学生记忆力培训就是这样,很多记忆大师在全国各地巡讲,当堂演示他们神奇超凡的记忆本领,而家长和学生们看了也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现场马上交钱报名,可学完后却大失所望,一方面是自己在短期内根本达不到大师们的高度水平,二是就算掌握了几个速成的记忆本领,如记人名、背圆周率,在现实中也用处不大,过不了多久也就闲置不用了。& & “任何技能都是反复训练的结果,脑力技能也不例外”是我每次上课都会对学员们强调一句话,目的就是要学员们对思维课程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大师的本领也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没有高强度的脑力训练,没有持之以恒的时间的付出,就想让头脑智力优秀卓越是一种不可能的妄想。那么,学习思维是不是不存在速成的捷径呢?从我多年的思维培训经验来看,“速成”是存在的,但它有条件限制,是相对而言的,不能无限夸大。以创新思维课程为例,接受过1天创新思维训练的学员与他们没参加学习前的水平相比,至少要有10倍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不是来自他们个人的努力,而是知识传承的威力,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别人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智慧经验浓缩到一堂课里传授给你,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的差距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可以在实践中自觉地做正确的事情,后者则要靠盲目摸索,不断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在哪里,而这个探索过程可能需要花费几年、十几年、甚至终生的时间,以及无数的金钱。不过,在脑力技能提升方面,速成是比较困难的,这就像人们可以一天学会开汽车,但无法一个月成为赛车高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优势和实力才能慢慢积累而成,即使侥幸遇到某个名师,掌握了一些特殊的诀窍,这也仅仅是能帮助人们提高训练的效率,可以相对花较少的时间,较少的训练量取得较大的训练成果,即投入产出率比较高一些,但绝不存在可以不劳而获,一步登天的情况,所以那些怕吃苦,不愿意做大量训练的人学习效果通常很差,脑力技能不会有明显的提升。3)&&自己的学习方式属于哪个层级?国外有个“1万小时”理论,据调查任何人只要在某一领域持续投入1万小时的训练,都可以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天才。& &秘诀是简单的,但是实践却是困难的,许多人喜欢立大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想的时候总是要发奋图强,但做的时候却怕吃苦受累,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到头来一事无成。& &健身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每天能坚持锻炼身体,又有多少人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高强度地做训练呢?& &我经常能接到许多网友或读者的咨询电话,他们是看了我写的文章或书籍后,非常想对自己的头脑进行锻炼。对这些求教者的热情我很感动,但对其坚持性却不太看好,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的,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同样最艰苦的训练不是体力训练而是脑力训练。我的建议是,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缺乏自制力,无法长期坚持做艰苦的脑力训练,要么报个培训班让别人督促自己做强化训练,要么就干脆泛泛了解一下,做一些娱乐性的健脑活动项目,既可以开心,又可以活跃思维,当然这样也别指望有多么显著的效果。在讲思维课的时候,我通常会把学员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极强的自我驱动力,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能够忍受枯燥乏味,持续完成大量重复性基础功训练,这类学员是有望成为精英的少数。而多数学员通常属于想学但却不愿吃苦的“猪八戒”,对于这类学员最初我是采用强制态度的,希望能把“小鸡”培养成“雄鹰”,后来发现这是徒劳的,这类学员更适合的学习方式是博而不精,按照“通才”的标准来培养效果更好。讲这些是希望学习者能够对自己做准确定位,一个人如果对健脑没有极高的目标愿景,同时也有缺乏强大的毅力,那么就没必要花高额学费报班上课,现在网络上有大量的免费资料和视频,只要用心搜索一下可以找到许多不错的思维训练教程,学习起来非常方便,重要的是学会后得坚持天天锻炼。这就像一个人想锻炼臂肌腹肌,没必要去报班学这个技巧,那个技巧,天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个人经济条件不差钱,也愿意在头脑方面投资,报班上课的学习效果显然要比自学更好,有专业人士做指导和督促,个人进步会更快,就像有名师指点的“猪八戒”要比自学的“猪八戒”少走许多弯路,少做许多无用功。但是从长期来看,仍然是谁训练的更刻苦,谁的优势能力更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体育明星即使背后都有庞大的教练团队,个人仍然需要天天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反复锤炼自己的每个基本动作和技巧,不敢稍有松懈。
三、健脑的排序& & “排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前一段时间看玄幻小说,其中一个情节让我深有感触,突然领悟到“排序”在教育中重要性。& &&&有一个凡人想修仙,四处报名参加各大门派的仙师讲座,有一次在听课结束后,他得到一个向仙师提问的机会,他经过深思熟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仙师推荐10本修仙的入门书籍,并把这10本书排出先后顺序?”仙师听了毫不客气地说:“你的问题得先交500枚晶石,我才能回答?”这个凡人惊讶道:“这么贵,我听一次讲座才花了1枚晶石啊?!”& &&&这位仙师想了想道:“我刚才说错了,知道10本入门书籍的答案需要500枚晶石,知道这10本书排序的答案得要2000枚晶石。”& && &“排序”法则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事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顺序搞错了,即使做同样的事情效果也会大相径庭。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2/8”定律,意思是80%的事情其价值只有20%,而20%的事情其价值会占到80%,人们在工作中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20%事情上,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当面对众多的思维课程或方法技巧的时候,许多学习者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兴奋,而是深深的迷惑,自己究竟该选择什么课程或方法技巧才比较合适呢?& && &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是大众类健脑,或者是把健脑当做娱乐活动,那就没必要太在意健脑课程或方法技巧的排序问题,因为没有效果的压力,所以随便选,随便学即可。不过,如果属于精英类健脑,或者追求健脑的竞技和实用目的,那就需要认真研究排序的问题,正确的顺序不仅可以让人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而且能够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提升思维训练的层次。& &&&下面我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和需求的学习者推荐一下他们应当关注的健脑思维课程:婴幼儿——1)运动健脑课;2)绘画音乐健脑课;3)识字计算健脑课。中小学生——1)逻辑思维课;2)学习智力课;3)其他健脑课。普通成人——1)逻辑思维课;2)问题分析与解决课;3)其他健脑课。职场精英——1)辩证思维课;2)逻辑思维课;3)其他健脑课。中高层管理者——1)系统思维课;2)辩证思维课;3)其他健脑课。老年人——1)记忆力课;2)表达力课;3)其他健脑课。& &&&需要说明一下,以上健脑课程的排序仅供参考,并非是绝对不变的,人们在选择时,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再对比一下健脑与健身相似性,就不难做出正确明智的选择。& &&&上述排序是从“实用”的角度考量的,因此难免带有一定的“急功近利”色彩,下面我再从“功能”的角度对思维做一下排序,它更贴近于思维的“真实原貌”,让我们从本质看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从思维智力的重要性和发育难度来划分:1)&&初级智能——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2)&&中级智能——理解力、推理力、思考力、想象力3)&&高级智能——创造力、洞察力、内省力从思维智慧的重要性和内容难度来划分:1)&&基础智慧——逻辑思维方式2)&&中级智慧——辩证思维方式3)&&高级智慧——系统思维方式从人脑智力功能来划分:1)&&人脑硬件——脑神经系统生理头脑是人类智力的物质基础,没有一个健康发达的头脑,优秀卓越的智力也就无从谈起,不过人脑的神经系统结构是目前医学都无法完全了解的神秘区,因此对于对头脑硬件的开发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出现偏差后果无法挽回。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松果体刺激、间脑开发、气功益智、幼儿催眠教育等课程,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轻易尝试,因为这种针对人脑硬件或潜意识的健脑课收效小,危险性大,而且操作过程复杂度高,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作辅导,或长时间循序渐进培养开发,非常容易陷入急功近利,走火入魔的境地。对人脑硬件最好的开发方式就是体育锻炼,对于婴幼儿而言,大量的运动活动会刺激脑神经主干发育粗壮,神经结构细密,俗话说“心灵手巧”,其实锻炼“手巧”也可以开发“心灵”。对于成人而言,体育锻炼似乎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嫌疑,实际上体育锻炼的好处功效正是要通过四肢发达,让头脑简单,以此来平衡现代人头脑越来越复杂的倾向。一般用脑过度而又很少健身的人们常常会出现会失眠、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弱等症状。正是有鉴于此,在国外越是社会精英人士、高级脑力工作者越注重健身运动,经常下了班以后就到健身房挥汗如雨,让头脑放空归零,以此来平衡高强度脑力工作所带来的压力。2)&&人脑信息——知识、经验& & 千百年来,知识传承是人类主要的智力开发手段,通过学习前人的智慧成果,人们可以在几堂课的时间,掌握他人需要探索一生才能知道的答案结论,还有什么智力开发方式能比学知识更速见成效呢?在过去知识是稀缺品,垄断了知识教育的权利就等于占据智力的制高点,所以人们把学历高低与智力高低直接划等号,中学生拥有鄙视文盲的智力优越感,大学生拥有鄙视中学生的智力优越感,博士生拥有鄙视大学生的智力优越感。不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大爆炸,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网络教育的兴起,让知识学习的成本越来越低,相反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面对海量的知识,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等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们,无路可走让人苦恼,歧路太多同样让人头疼,所以现代人更担心的是有没有知识可学,而是会不会因超负荷的吸收知识而过劳死。读书是人类最主要的健脑方式,没有之一,而是唯一。因此如何读书,如何学习知识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现在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学校自然会安排学生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以科学的方式向孩子的头脑内灌输知识。这种观点如果放在30年以前还算正确,那时候的大学生毕业生在中国还属于社会稀缺人才,但在今天还抱着这种落伍观点的家长都不合格,工业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教育”,学校像流水线一样制造“人才”,通过一级一级的残酷考试,优中选优。而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小众教育”,追求的千姿百态,比拼的是差异化,评优的标准不是在学校的考试成绩高低,而是未来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高低,即学校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的时代已经结束,学生水平的高低优劣取决于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高薪职位工作。在我看来,学校教育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80%属于竞技性质的,也就是说在学校这个封闭圈子里大家比拼的热火朝天,进入社会后几乎全无用处。如果不相信的话,大家不妨盘点一下自己的知识积累,可能大多数人的数学知识只用到加减乘数,英语知识仅限几个模糊的单词,而物理知识、化学知识也许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这里,我并不是否认数理化的重要性,只不过“彼之良药,此之毒药”,对于专业科技工作者来讲是重要的、有用的知识,对其他人可能全无用处。屠龙术虽然高妙,但显然不如杀狗术更实用。遗憾的是,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仍沿袭工业化时代的思路,把每个孩子都按照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然后再不断淘汰,优中选优,除了艺术生和体育生的课程教育有所侧重变化外,其他的孩子无一例外要接受统一模式的塑造,学了大量自己将来用不上的知识,这种弱势知识学得越多,一个人未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越差。政府和学校也许是世界上最顽固,最不欢迎变革的组织体系,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家长们如果想让孩子将来成才成功,就一定不能盲从学校的教育模式,要到学校之外去寻找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尽早接触对其未来成才成功而言最有用、最重要的知识。即除了读学校规定的“无用之书”之外,再去系统地读一些“有用之书”。知识改变命运,但如果选择错了,白白浪费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命运不一定越来越好,也有可能越来越差。从健脑的角度来看读书,首先是要建立读书的习惯,天天坚持读书,就像天天坚持晨练一样;能长时间专注读书,就像长时间做高强度训练一样。虽然这个世界上天生不喜欢读书的人很少,但大多数人但在读书方面也的确没建立起良好的习惯。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出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等。窥一斑而知全貌,从读书需要立法来强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读书量已经低到何等地步,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必然弱智,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智力素质又能高到哪去呢?!其次,读书不能漫无目的,无书不读看似知识广博,但其效果如同娱乐性健身一样,表面热闹实质收效甚微。正确的读书健脑方式应当是按照成才成功的标准规划所需的知识结构,分出主次方向、高低层次、专博领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时间就像你的财富,你投入的每一小时就代表你花出去的钱,换回来的就是读书得到的知识。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一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但奇怪的是许多人却耗费大半生的时间读一堆没用的书,最后虚度年华,悔恨不已。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时间的成本价值越来越高,面对各种机遇与诱惑,将来也许会出现专业的私家时间管理师来帮助人们规划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让每一分钟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比如如何高品质娱乐,如何高效率工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3)&&人脑软件——思维方式要培养像爱因斯坦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知识还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呢?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居于核心地位,学校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否成功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知识的传输效率高低,假如某个学校能让小学生读完大学的课程,那这所学校一定是世界上最牛的学校,直到今天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媒体新闻报道那些培养出考上大学“神童”的父母是如何教子有方。在IT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公理:“假如软件错了,那么输入的信息无论多么正确,电脑输出来都是错误答案。”其实,这一公理也适用于人脑,思维方式简单,考虑问题必然粗疏,思维方式复杂,考虑问题必然周密;思维方式乐观,看问题必然积极,思维方式悲观,看问题必然消极;思维方式高级,输出答案质量高,思维方式低级,输出答案质量低……现代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到“思维方式”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把“思维方式”放在核心地位,比如学数学知识为的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学历史知识为的是培养历史思维方式,学艺术知识为的是培养艺术思维方式,学英语知识为的是培养英语思维方式等。总之,知识就像是磨刀石,而思维方式就是刀,刀磨锋利了,石头就可弃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效率似乎不高,但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要远远超过中国的同龄学生。尽管中国的孩子知识量更丰富,但是遇到问题连续追问几个问什么就傻眼了,他们的头脑中只装着书本的答案和老师规定的结论,从来没有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主张意识,更像是一个知识的“仓库”。缺失了软件的电脑不过是一个大型的“存储器”,同样没有软件的人脑不过是一个会移动的“书橱”,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呢?通常思维方式的塑造与一个人的年龄、需求、用途等有着密切关系,下面我从一般性智力素质优化的角度谈谈思维方式的学习选择。1)&&头脑灵活性和速度性提升——学习发散思维方式2)&&头脑准确性和深刻性提升——学习抽象思维方式3)&&头脑独立性和思辨性提升——学习批判思维方式4)&&头脑创意性和构思性提升——学习创新思维方式5)&&头脑宏观性和全局性提升——学习战略思维方式……在一般人看来,思维方式的培养非常神秘,其实从某种程度来看,无论是家长对孩子言谈举止的教育,还是宗教对世人道德伦理的规范,都可以视为一种广义的思维方式培养。内在的思维方式塑造定型后,人们的外在行为就会按照设定的“程式”活动,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表现。所以,有哲人这样感叹道:“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你想的是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是狭义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研究的是关于“智”的思维方式,即遇到问题时头脑以何种方式思考才能更快、更高、更强。由于内在思维方式塑造不像外在行为模式那样可视可见,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士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拥有“透视务虚”,对思维模式进行“塑形构造”的本领,因此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思维训练中最复杂的项目,通常一般人也许会比较容易觉察到自己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但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其难度要远远高于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改变,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所谓的本性就是已经固化为本能的思维方式。关于思维方式的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简单来讲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道、法、术三个层次:1)&&道——类似于人脑的灵魂信仰软件,例如: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2)&&法——类似于人脑的操作系统软件,例如:逻辑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等。3)&&术——类似于人脑的实用项目软件,例如:逆向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等。& && &&&了解了思维方式的基本架构,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自觉地对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或改造,尽管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艰苦,但心智的锤炼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训练不是体力训练,而是脑力训练!结束语:最早萌生写“健脑论”的念头是受一个朋友的启发,我的这个朋友曾经体重达到140公斤,后来坚持长跑健身已经减到80公斤,而且直到今天仍保持每天最少5000米的长跑记录,几乎风雨无阻。据他讲在美国“健身”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而且也是一种宗教文化,近二十年知识经济崛起,高科技的弄潮儿把职业中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带进了健身,知识经济中个人的素质比企业组织更重要,大家都要争先恐后地“证明自己”,极端体育成为他们宣示自己艰苦卓绝的竞争教义的手段。在这些人中流行的是极端体育:马拉松、长距离游泳、长距离自行车等等。朋友关注的是“健身”所彰显的一种超人意志,我关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在交流过程中一些想法慢慢扎根发芽,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终于开花结果,所以有了这篇“健脑论”。随着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越来越聚焦于人脑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任何领域的竞争到了高层次几乎都是头脑的竞争,而且越是高级脑力工作对从业者的智力素质要求越高,现代职业对人们体力的要求越来越低,对脑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健身不过是少生病或减肥的手段,并无多少职业实用价值,而健脑则是工作需要,是个人职业成长的需要,没有卓越的脑力技能,人们也就无法有效地处理困境难题,应对机遇挑战,所以头脑是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无人敢忽视。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健脑”将成为一种流行全球的时尚运动,坚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刻苦锤炼心智,锻炼头脑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都是靠头脑吃饭的人,所以让我们天天坚持健脑吧!
||引用|
题3:微博 ,微信 ,推特 ,facebook……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是话题中心,数十亿网民共同缔造了“自媒体时代”。无论愿意与否,这个时代就在你我的身边,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家长A:1、是融入到这个时代中去还是将自己从这个时代中隔离出来?2 、分析观点的原因以及从学习、生活两方面加以说明。家长B:1.顺应时代,积极学习适应2.推陈出新,追求新变革3.建立制度性约束机制,限制绝对的有害的自由,建立网络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办法袁劲松老师:你们的回答那里是中学生啊,都快赶上教育专家的水平了,呵呵。这是报纸上2中校长孙先亮的原话,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属于那种情况。“孙校长表示,2中面试题今年非常突出创新性,考生指望临时辅导和冲刺是很难取得高分的,而且说大话、空话、套话的考生也几乎不可能从面试中脱颖而出。”家长B:广度的角度,深度的层次,有了模型就能把握度了,否则,就像我的答案,脱离实际了。袁劲松老师:这个题考察的是思维的参与度,二位的分析都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指指点点,而没有把自己投入到其中,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该有何作为?!家长A:这样的话跟前面几题老师的指导有矛盾啊?还是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生B:1、认知自身学生身份,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为目标。2、参与、交流、结交良好爱好朋友,探讨学习,共同提高进步。3、不参与不文明,低俗的内容讨论与传播袁劲松老师: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中国的教育侧重于让学生头脑中装满了一堆知识,却从不鼓励他们实践应用,孩子们面对社会只是一个观众,这种书呆子式的学生比比皆是,肯定不是名校招考选拔的精英之才。家长E:是,知识和能力的区别,就是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区别……袁劲松老师:这道题目的关键点是——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流学生的答案——想办法让自己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明星,站在聚光灯舞台上受万众瞩目。二流学生的答案——分析利弊,做一个自媒体时代的观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流学生的答案——作为局外旁观者,指指点点,褒贬时弊。丫鬟的命操着小姐的心,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关心着政治局的议题。袁劲松老师:学生B的回答是标准的二流答案。题4: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领衔的团队正在建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据称该射电望远镜的一个目标是探测外星人。假如可以与外星人联系,并向外星人介绍地球,请问什么最具代表性并阐述理由。家长A:介绍地球人的性格(着重强调友好这一方面),让外星人知道地球人对于外星人的立场以及避免星球战争。家长B:1.& &介绍地球在太阳系的地理位置和本身特点2.& &人类的特点和追求学生A:是介绍地球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吗?不太明白。学生B:我会给笔记本电脑,打开谷歌宇宙,指出地球的位置,再介绍各大洲情况。呵呵家长C:如果要选最具代表性,只能其一,我就介绍人类的性格特点,比如热情好客等等。袁劲松老师:学生B没看清楚题目,现在是还处于隔空联系阶段,怎么可能面对面交流。家长D:地球人的特点决定了外星人与地球人和地球的交往方式及结果。袁劲松老师: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假设我们是外星人,想了解另一个星球,在接受到第一束信息的时候,最渴望知道了解对方什么情况?1、空间具体位置坐标2、地球生命的形态和进化过程3、地球的文明层次发展到那个阶段了,是电时代还是核时代,是可以远距离空间旅行,是只能在地球周围折腾。当然,出于安全考虑,人类也得隐藏一些重要的信息,以及释放一些美化的假象,比如说人类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之类的形容词,呵呵。家长A:但外星人首先要知道能不能与地球人诚实地交谈才能够对我们所说的话有可信度啊。至少第一印象要让外星人信任我们家长B:看来需要假设前提,第三条没想到,大人也需要思维拓展训练啊。袁劲松老师:这个题的重点是换位思考,即给人所需;次重点是自我意识,即美化修饰。这其实就和相亲谈恋爱差不多。你既不能什么也不说,或者尽说一些对方不关心的话题。也不能毫无保留一见面就坦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对于中学生来讲,太专业性的回答没必要,但基本的思维策略要懂得,有了基本思路,内容回答的幼稚点没关系。
题5: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建筑设计师已设计出世界上最环保、最节能的房屋,一年的燃料费只需70英镑。请发挥你的想象,设计出可以使住宅更环保、更节能的方案,并做简要说明。家长A: 环保:所用材料均尽可能使用对地球污染少的或可回收可降解的原材料。节能:房屋内供热供电均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保方面暂时未想出具体的说明;节能方面可在房屋的供热上使用地热能及太阳能,供电上使用风能、潮汐能。家长B:英国设计师设计最节能最环保房屋,他材料的使用已无潜力,通过利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房屋大小,人的生活方式等来进一步达到节能环保学生B:1、运用周围可以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面板,风能发电。2、最大利用人体的运动产生能量,如人走动产生电能,3、使用循环利用方式,如水的循环利用。4、利用周边自然环境提供食物等,呵呵袁劲松老师:这道题是考察学生的“体系”思维能力,即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像模像样的方案。第一点,方案要具体,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不能仅仅说标准或提要求,而是要具体说清楚用什么材料,该怎么做。因为这是操作方案,不是宣传广告。第二点,方案要体现出来环保和节能这两个特色,即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环保,怎样才叫节能,这其实是在考察学生的科技知识面,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孩子们就只能泛泛而谈了。第三点,是最能提分的,也就是这个方案要具有普遍性,能够规模化,而不是某个特例。如果能具备这一点,说明孩子的方案的设计整合能力就很厉害了。举例说明:环保方案点1——设计家庭用小型中水设备,将洗澡水、厨房水能迅速洁净处理,用于冲马桶,靠循环使用来环保。环保方案点2——墙体材料采用废弃塑料粉碎颗粒制成的“轻便砖”,靠废物利用环保。节能方案点1——采用特型涂料,夏天遇热涂料材质膨胀,隔绝室外温度入侵,冬天受冷涂料材质收缩密集,保证室内温度不外泄。节能方案点2——采用特型玻璃装修外墙壁,具有光能采集作用,就像太阳能板。家长C:这道题对初中生的知识面要求很高啊~袁劲松老师:是啊,这种既考查知识面,又考差方案设计能力的题最难。这里还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分家长E:的确是精英选拔型的题目。学生C: 1、屋顶采用太阳能面板收集太阳能量产生提供家庭所需要热水。如果风力较大地区也可以采用风能发电。2、屋顶设计成可以透光控制的节约照明能量。3、屋内地板设计用人体重力产生电能的装置,收集电能。4、用水分开,如洗澡水可冲马桶,并通过院子里的植物过滤系统过滤后循环利用。袁劲松老师:学生C的回答很棒。时间不早了,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大家早点休息吧,咱们下周见:)
暑假《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营》 学习方法班——方法,是头脑的工具。人类之所以能超越其他动物,不是因为自身力量强大,而是靠发明弓箭长矛,借助工具的力量战无不胜。方法是头脑的工具,借助方法的力量,人们的头脑智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就像借助跑车人可以“行”得更快,借助望远镜人可以“看”得更远一样。《“逻辑思维”学习方法班》,教会学生如何定义、划分、概括、判断、推理、假说、体系等科学思维方法,让头脑不再“盲目茫然”,让抽象复杂的数理化学习变得轻松简单,容易理解。 超脑辩论班——辩论,是智慧的拳击。辩论,是对思维机敏、知识运用、心理素质、语言口才的综合考验,在国外被称之为“智慧的拳击运动”,在学校受到广泛欢迎,也被社会各界精英们高度重视。中国的孩子通常都存在着死读书,性格内向,表达笨拙,心理抗挫折性差,思维机械僵化,头脑缺乏急智等情况,参加辩论训练可以有效地矫正这些缺点,及早弥补个人“素质短板”,为将来的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逻辑思维”超脑辩论班》,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采取专家点评,实战对抗的方式,训练学生们在激烈辩论中机智灵活的思维力、表达力、心理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智学堂——“学思维,用思维”的免费网络课程想了解具体观看网址,请登陆柔性思维网,或上优酷网查询,重点推荐课程:课程1:“智慧”怎样学(1)&&课程2:小高斯巧解数学题课程8:费米的推论& && && & 课程20: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课程21:公开的秘密& && && &课程27:“智慧”怎样学(2) 高智慧头脑训练坊&&& & 地址:青岛市北区小港2路53号晓港名城5号楼3单元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晒情侣照赢千元法餐!啤酒节一开幕,朋友圈就被各种啤酒美食美女刷屏了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