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脸麻木,身体虚弱,劳累性呼吸困难难,困,累

奔豚气病人自述求医血泪史(七)---进一步治疗(中)
2014年10月9日—10月12日:
病历上写证属:中气下陷,元气不敛。治则:升中气,收敛元气。
方如下:生山茱萸30
红参30 龙骨30 牡蛎30
炙甘草30 黄芪30
升麻6 桔梗6 补骨脂15
杜仲15 大枣10枚 熟地黄15
山药15 砂仁(捣)5
1剂/日,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5小时以上,煮取150ml分3次服。第2、4、6剂兑入童子尿30ml。
这剂药只吃到第三剂。因服药期间每天”奔豚气”都剧烈发作。第一天发作三次,简单说来胃痛甚,有灼热感(这次复诊前也有,我不懂描述),哭泣甚,脐左和左胁痛甚,发作时有一阵觉脸蛋发热,腹痛明显,干呕甚,呕出液体后呼吸才通,发作欲死,不艾灸不能缓;第二天早上”奔豚气”剧烈发作一次,发作欲死,哭泣,胃痛甚,觉腹部冰冷,胸闷气喘干呕呕出气后呼吸恢复,服用加童子尿的药后嗝气和痰较前一天明显增多,返流明显,气堵住呼吸无法躺下睡觉,晚上又按摩加温敷背部才能睡;第三天不加童子尿,药后”奔豚气”即发作,全身乏力,嗝气,汗出,胃痛,有灼热感,四肢软重,头胀痛,脐左和左胁痛,哭泣两轮,返流,嗝气气不易出,17点时情绪有些波动”奔豚气”再度剧烈发作。以上诸症最难受的是气堵在胸口躺下就窒息无法睡觉,加童子尿的药和不加童子尿的药吃了都睡不了。&&
10月13日,联系吕教授学生李医生后回复改服下方:
熟地30 太子参30 火麻仁30
酸枣仁30 五味子15 桂枝75
牡蛎75 龟板10 蒸附片10
姜制砂仁30 炙甘草30 泽泻15
沉香5(后下5)一剂。加水900ml,小火煮至150ml,分三次服。(买不到姜制砂仁,用姜汁砂仁米代替)
药后”奔豚气”发作好转,大便烂,量较前多,22:30拉了一次排毒便,但药后胃仍有不适感,觉虚弱乏力,胃和背有短暂灼热感,打嗝干呕吐痰虚汗出,伴咳嗽,胸口有气堵的感觉似乎比前明显,痰不易出,气难出但比吃药前稍微好一点点,但晚上仍需拍打胸口帮助把气嗝出(23点左右气最多)、按摩背部经络加温敷近23:30才能睡到觉。
14号李医生回复增加一个药方:与上方上下午错开服用,一天服药两次。
太子参30 火麻仁30 酸枣仁30
五味子15 桂枝75 牡蛎75 龟板
10 蒸附片10 姜制砂仁30
炙甘草30 泽泻15
沉香5(后下)紫油桂5(后下5)一剂。加水900ml,小火煮至150ml,分三次服。(同样姜汁砂仁米代替姜制砂仁)。17号自行再各抓一剂服用。(服药时间10月14号-20号)
药后脐周痛缓解四五成,胃口稍好,无需汤拌饭,但饭后要喝热开水;心慌饥饿感打嗝汗出比前严重,时伴有胃痛和双腿软重乏力,不到2小时就要进食一次,6-7顿/天,长胖不少,有时吃完饭半小时后饥饿感又来;返流比前明显,尤其傍晚后,18号甚至弯腰就返流,伴灼热感,很难受;晚上嗝气伴吐白稀痰较白天多,睡前需拍打肚子打嗝排气、吐痰至凌晨12点才能睡,睡梦中偶会突醒深吸气或觉憋侧卧。梦较清晰,有点紧张、难过。大便日1-2次,粘滞不成形,23点左右拉排毒便三晚,有没拉完感;12号晚来月经(上次月经16/9),情绪低落,烦躁,经血较黑,量可,痛经,有血块,六天结束,经后两天有少量红色渣样白带。夜尿一次。
不耐缺氧,闻到异味则胸闷干呕全身乏力。饭后胃隐痛,饿时胃痛。节气前三天通常病情会加重,20号早上从9:40开始发作连续三波,最剧烈的一次在11:30,艾灸温敷后12:15才缓。干呕频率较前减少一些。药后胃仍有不适。
仍怕风怕冷殊甚;大汗,左额头和左太阳穴有汗,右侧无汗;头顶、手臂、双膝、腰冷痛;双脚、两脚腕发凉;不能久坐和久站;多梦易醒难入睡;左下牙仍痛。
奔豚气发作最剧烈状况:经期第三天+受到惊吓+情绪刺激+饥饿:痛哭不止、心慌饥饿感,全身乏力,四肢软重,困,胃痛→胸闷呼吸困难,张大嘴完全没有气进出,持续好一阵,连声音都发出不来,感觉自己就要窒息死了,姐姐奋力拍打双内关呼吸才平复→全身冷汗湿透,从头到脚都在发抖,想喝红糖姜鸡蛋糖水,连喝两碗→近两小时缓,但胃仍有隐痛。
奔豚气发作较为剧烈状况:18号(月经后)受到惊吓:大哭不止→胸闷干呕→全身无力、喘气、胃痛→打嗝、发冷,用热水袋敷胃部→1小时后精神体力稍好,但胃仍隐痛,打嗝。
其他时候奔豚气发作程度为五成,早上10:40左右必发作,过程大概为:心慌饥饿感汗出、胃上下一带难受,有灼热感从肚子蔓延至后背、双臂,人觉虚→喘气(似鸠尾穴一带不适导致)、四肢软重、全身乏力、犯困、打嗝伴吐白稀痰,偶头昏,干呕几声,咳嗽一阵
→马上进食→胃痛、嗝气吐痰。一小时内可缓。
10月22—24日:
病例上写:三阴病。治则:建运中气,开水气结?,升提厥阴、中气?
方如下:茯苓60,红参45,黄芪23,桂枝45,白术30,白芍60,大枣12枚,龟甲30(先煎),鳖甲30(先煎),牡蛎30(先煎),炙甘草30,柴胡6,升麻6,桔梗6
小麦65 生姜45
用法:化入饴糖90克。3剂,1剂/日,每剂加水1500ml,一直文火煮1.5小时以上,煮取300ml,每次30ml,分10次服。”奔豚气”发作端倪一出现即服用,可数次服用,如无则至长4小时一次。
三付药后”奔豚气”没发作,共拉三次排毒便,分别是22:30,23:10和11点,肛门很热痛(有一次伴痒,23日肛门有点渗血,不知是否辣到痔疮了),每次都要很用力拉且要蹲至少20分钟,拉完腹部有轻微轻松感,但仍有较强没拉完感,服第二付药始觉累。大便粘滞废纸,胃口较前差,口稍干渴,早上起床口苦,烦躁,恶闻人声,眠愈差(近凌晨12点才能入睡),梦紧张难过做噩梦,皆凌晨1-3点间醒,脐周痛较前稍痛些(疼痛较少的右边痛的频率也比前稍多)。服第二付药后胸闷气短甚,吸气难呼气易明显。
25-26日:继续服药一剂
25号”奔豚气”发作三次,14点、18点和22点,18点发作是因吃甜食上牙剧烈疼痛引发,22点是洗澡觉闷热了一下引发,后面两次不能自主痛哭甚,尤其22点那次痛哭了三轮,似乎胃和鸠尾穴一带的疼痛程度和哭泣相关,有哭泣的时候那一带痛的程度和时间相对较强和长。18点发作时开始服药,但不能控制,22点发作剧烈时前后共喝两次药,每次约45毫升,配合热水袋敷胃部、腹部和背部,1小时多才缓,似乎这药要连续服用才能有效控制。右乳里边偶有阵阵抽痛。
26号”奔豚气”也发作三次(9点为惊吓所致,12点和17点多两次为心慌饥饿感强烈后发作),一整天头痛甚,腰酸背痛较前明显,体温37.3度,全身从头到脚都不舒服,人很蔫,精神体力差。发作时喝药的控制效果比25日稍好,但也不能完全控制,得配合热敷才能缓(听李医生说艾灸对我不利,现改为热水袋热敷)。
这两天发作的症状跟上次差不多,较为不同的是:腹痛较前明显,是想拉拉不出的那种隐隐的腹痛;胸闷气急或微喘,但无需拍打内关和背部;全身发冷、冷汗出,甚而全身冷得发抖较前明显;发作时想喝热开水;恶闻人声。唇色较前黑。记性很差。
似减少服药后胃口稍好,胸闷气短稍好。
10月27日—11月2日:
病例上写:证属中气不足,治则?中气。
方1:茯苓120,红参45,黄芪23,桂枝60,白术30,白芍60,大枣15枚,龟甲30(先煎),鳖甲30(先煎),牡蛎75(先煎),炙甘草30,柴胡6,升麻6,桔梗6
龙骨60 生山茱萸30 小麦65 生姜45
&4剂用法:1剂/日每剂加水2000ml,一直文火煮1.5小时以上,煮取200ml,化入饴糖135克,分3次服。发作才喝,不发作时喝方2,如一天喝不完第二天继续喝。
方2:生半夏65(打)生晒参30(打)旋复花45&
4剂用法:1剂/日每剂加水2000ml,一直文火煮,煮取1200ml,去渣浓缩至600ml,煎煮时间不低于2小时,分6次服。一天喝完。
服药情况:
服用方2第一剂药(只吃了400ml)后双脚比前冷,躺下觉胸口堵呼吸愈加困难,尿频数,眠差,药后胃明显不适,心慌饥饿感更为严重,第二天早上起床没多久”奔豚气”发作(服用方1及热敷胃上下一带、双脚,大概半小时缓),咨询李医生后29日下午开始停服方2.因方1很甜,喝多了牙痛受不了,自行调整为每次两汤匙,心慌饥饿感出现时服用。药后胃口比前稍好,无需汤拌饭,但饭后仍需喝碗热开水;心慌饥饿感来袭时仍有打嗝,一般于15点前心慌饥饿感强烈,15点后于17点及21点心慌饥饿感强;大便仍粘滞,烂、软、不成形;精力体力比上周稍好,但腰两侧酸胀痛及无力加重,尤其傍晚过后腰痛无力得得躺着才舒服,11月1-2日一剂药分两天喝后腰痛无力似稍好;27-30日脐左痛呈愈来愈痛之势,30日甚至左乳根连左胁痛了差不多一整天,晚饭时史上头一回咬到舌头出血(不知是否是方2的余波?29号下午停的方2),31号后脐周痛程度比前稍减,但仍经常痛,脐右偶痛,脐左痛的面积是脐右的80%;睡眠也是31日前极差,难入睡、眠浅易醒,31号后有些微好转,但仍屡次出现觉困但大脑清醒无法入睡的情况;情绪易激动,烦躁,恶闻人声;梦多且清晰、紧张;左乳偶痛;受凉即咳,咳嗽较前稍多,有三天凌晨(约12点-4点间,醒两次)吐痰甚,时伴咳嗽,2日下午近17点时剧烈咳嗽吐痰近30分钟。
干呕比前减少,11月1日(当天天气闷热)早餐吃面条后干呕(服药期间不能吃面条吗?),当天动则大汗淋漓,两胁汗多如雨,心慌饥饿感来袭时没有及时进食,且半天的药量一天喝,下午16:50”奔豚气”轻度发作,无干呕,胸闷气急、想哭(但较快过去)→全身乏力站不稳→胃痛、大汗出→连喝两次方1(共80ml)后二十分钟缓。
11月2日自行再服用一付药。天气转凉后头顶腰膝手臂冷痛加重,尤其膝盖。
11月4日—11月10日:
病例上写:证属土气不足,治则厚土气。
方如下:茯苓120,红参45,黄芪23,桂枝60,白术30,白芍60,大枣15枚,龟甲30(先煎),鳖甲30(先煎),牡蛎75(先煎),炙甘草30,柴胡6,升麻6,桔梗6
龙骨60 生山茱萸30 小麦65
生姜45 北方肾形黑小豆30
7剂用法:1剂/日每剂加水2000ml,一直文火煮1.5小时以上,煮取200ml,化入饴糖135克,分3次服。
因8号才买到北方肾形黑小豆,最后三付药才加了黑小豆进去,量依次为10克、20克、30克。服用方法仍为一天少量多次,心慌饥饿感出现时服用。
11月7日来经,经前几天”奔豚气”没发作过,7日早上月经来痛经甚引发”奔豚气”,发作过程为:中极穴一带绞痛→心慌饥饿感虚汗出、胃和鸠尾穴一带不适、发作欲死、四肢软重→不能自主哭泣、干呕、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他人帮助拍打内关半分钟之内呼吸通,大汗淋漓、心慌手抖→胃和鸠尾穴一带疼痛更为明显、腹痛→前后服药三次,加热敷喝红糖姜水,一个小时多缓;8日早上也是中极穴一带绞痛导致发作,除无胸闷呼吸不了需拍打外,其他同上;9日下午用力捣药憋气了一会儿、加之痛经,”奔豚气”又发作,但较前两天发作程度轻,只是胸闷气喘、不能自主流泪、胃痛腹痛、全身软重乏力,半小时左右缓。
本次月经痛经较前严重,只要流血中极穴一带就痛,血色偏暗黑,经血较上月少,有血块,头昏;4号傍晚开始觉饭好像梗在喉咙、胸口下不去一样,之后白天也有这种感觉,偶呕水,5号出现返流和关元穴左下侧针刺痛10分钟左右(以前没有过),头昏,该天为节气前三天,心慌饥饿感、虚弱感比平常加重许多,屡屡吃药才能稍微控制一点;7日之前几乎每晚于睡梦中剧咳吐痰,7日及之后平静许多;7日之前入睡比前稍好,7日及之后都要凌晨1点左右才能入睡,梦多且清晰;4号晚睡眠中在被窝里动手转身冷得瑟瑟发抖一阵(去年前年曾出现过各一次,陈教授称之为寒颤);大便比前更烂稀,仍粘滞,偏棕黄色,偶肛门轻微热、痒,日1-2次;仍易饥多食,每两小时进食一次,一次小半碗饭就觉饱;烦躁,恶闻人声,梦里偶发火,经期情绪较低落;脐周痛和左胁痛似经期更频繁;心慌饥饿感来袭时打嗝仍有,为以前的四成左右。头顶腰膝手臂冷痛,尤其膝盖。
11月11日—11月17日:
病例上写:证属:艮卦蓄势增强,治则:效不更方,“乙葵同源”加强。
方如下:茯苓120,红参45,黄芪18,桂枝75,白术30,白芍45,大枣15枚,龟甲30(先煎),鳖甲30(先煎),炙甘草30,柴胡6,升麻6,桔梗6
龙骨60生山茱萸30 煅牡蛎75
熟地黄30 泽泻90 五味子5
小麦65 生姜45 北方肾形黑小豆30
&7剂用法:1剂/日每剂加水2000ml,一直文火煮1.5小时以上,煮取200ml,化入饴糖65克,分3次服。另晚上9点用鸡蛋黄冲入沸水中、加少量葱花、少许香油、少许盐服用。
晚上9点的蛋黄葱花香油汤服用时没放盐,香油只放1-2滴,喝后觉人字形肋骨下一带暖暖的,挺舒服。
中药共喝6剂,服用方法仍为一天少量多次,心慌饥饿感出现时服用。第1-3剂药(12-14号)大便日2-4次,大便烂稀、粘滞(头几天黑褐色较多,偶褐绿色),很费纸,肛门热痛甚,痔疮都肿痛了,好在后面几天大便明显减少,日1-2次,一次腹痛如绞大便,偶便后肛门痒.
药后尿频甚,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心慌饥饿感打嗝较前增加,干呕较前增多,13号喝枸杞子鱼丸汤后恶心甚,几乎把喝的全呕了出来,以前不会这样;睡眠较前差,入睡难,15号晚上开始又出现嗝气伴吐痰、躺下气就堵在咽喉以至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的症状,15号过后都要凌晨1、2点才能睡觉,白天午睡也受到影响;痰较前稍多,半夜仍有咳嗽吐痰;后面几天阴痒异味较为明显;胃痛较前明显,17号15点多起床就返流,经过咽喉有热痛感;,较前明显;情绪易激动、不受控,烦躁,仍恶闻人声;左耳偶耳鸣;左肋骨旁和脐左痛仍有;有点怕吃肉,胃口较前稍差;体力较差,觉累,时头昏,大多数时间都在卧床;左下牙仍痛。
15号早上10:30稍作家务活奔豚气轻度发作,心慌饥饿感甚、全身乏力、四肢软重→鸠尾穴、巨厥穴上下一带痛、微喘、想哭但没哭出来,也没流泪→立马服药、去床上躺着保暖,半小时多缓;17号早上9点多心慌饥饿感来袭没有及时进食,“奔豚气”轻微发作,症状差不多同上,只是稍轻,药后十几分钟体力缓,但胃痛了半个多小时才解。
仍怕风怕冷殊甚,天气转凉后头顶腰膝手臂冷痛加重,尤其膝盖及以下。
11月18日—11月30日
病例上写:证属:三阴病 治则:寒化湿水&
温益三阳?翰旋中气
方如下:茯苓90&
炙甘草75& 赭石15
生山茱萸30&
桔梗10& 升麻10 枳壳10
&7剂用法:1剂2日每剂加水2000ml,一直文火煮3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2日,5次/日,40ml/次。
服药情况:18号复诊后至21号,药后睡眠、胃口、体力都比前好些,脐左和左肋骨旁痛同前,但嗝气伴吐白稀痰增加,小雪节气前后晚上睡觉气堵在咽喉似掐住脖子一样呼吸费劲,时常因此凌晨才得以睡觉;胸前人字形骨下早上睡醒常觉里边叽里咕噜的,大便日1-3次,偏烂稀、肛门热痛,偶痒,很废纸;恶闻人声更甚,一点点声音都耳朵嗡嗡响。22号后心慌饥饿感加重,服药也缓不了,吃完饭仍觉饥饿,干呕也增加,23日“奔豚气”轻微发作一次,也从23日起饿时胃痛明显,甚至那天晚饭中也返流,胃口越来越差,睡眠(梦很多)、体力又转差,打嗝伴吐白稀痰频率增加且大声。24晚21:30服药后胃痛不已,22:00大便至22:45,拉得很费劲也很废纸,肛门热痛得痔疮渗血,22:50胃痛加重,引发“奔豚气”剧烈发作:胃似绞痛、全身软重无力、发冷,心慌手抖饥饿感汗出→躺被窝里仍觉冷,胃阵阵绞痛,哭泣、干呕,手抖更甚→热敷胃部,但缓解不了,一直阵痛至凌晨0:30左右才缓。因挂不到号,25号联系李医生后停药,改服用11月11日加饴糖方。
25日傍晚开始服用11.11日加饴糖的药方,至27日共服用2剂。第一次服药胸口烧灼感就持续了一晚上,食物似下不去想返流,干呕稍频,嗝气伴吐白痰更甚,1点多才能睡觉。第二天烧灼感持续,返流,时咳嗽,嗝气伴吐白痰一整天,痰更多且不易出,前胸喝药时梗痛,情绪低落,傍晚手臂不慎被蒸汽水滴到疼痛引发“奔豚气”剧烈发作,发作欲死,全身软重无力、胸闷气喘→喝一口猪手汤全呕了,怕油,因疼痛不能止,发作也不止,约半小时后因饥饿发作更为剧烈→喘气加重、发出鸡鸣声,痛哭不止、胃和鸠尾穴一带疼痛、大汗湿身、全身发抖→声音哭至沙哑,心下难受到极点,觉极度虚弱就要气绝而亡了→连喝四碗红糖姜鸡蛋糖水,2小时左右缓。当晚嗝气气不易出,睡眠更差,梦很难过。第三天服用第二剂药,胸闷、堵,嗝气气不易出更为明显,得拍打肚子排气,躺下呼吸不畅明显,打嗝时出现返流,时干呕、咳嗽,偶呕液体,午后饿时胃痛明显,15点胃和鸠尾穴一带疼痛,“奔豚气”再次发作(中等程度),服药也控制不了,全身软重乏力、喘气、胃痛不已、泪流不止,喝红糖姜鸡蛋糖水加热敷后一个半小时左右缓,但胃痛转为觉里边有一团东西痛,上厕所都得用手按着,痛得直不起腰,后背阵阵发凉,人觉更虚,艾灸一个小时左右、腹痛拉稀、排尿后胃痛稍好,但晚饭后胃痛又来。这三天腰酸痛无力似较前明显。28日早7:45起床没多久就心慌饥饿感强烈和胃痛,“奔豚气”轻度发作,干呕更为频繁,两个小时左右胃痛才缓,且嗝气气不易出,有时气出不来往身体里走,连续几次嗝后就会干呕,胸口烧灼感明显,感觉有东西往上涌似的,咳嗽吐痰增多,胃里似有梗痛,偶有食物梗在胸口的感觉,个人感觉11月11日方不能再服用,再咨询李医生,改11月11日方全方减半,加苍术10&&
藿香10& 佩兰10
荷叶3,一剂用法:加水1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28日傍晚服用新方一次,60毫升,药后似咳嗽吐痰更甚,痰更多,吐的痰里口水多,晚饭后人字形骨头一带隐痛,胃痛较前稍好,但一点声音都觉震耳欲聋似的;洗澡时干呕反酸口水增多;晚上打嗝气不容易出,但连续几个后好像肚子里攒够了气似的会大声嗝气出来,周而复始;但入睡似更难,近凌晨1点才睡。第二天右上牙龈肿胀,咀嚼受限(因左下牙痛已导致咀嚼不便),担心发展下去无法吃固体食物、压不住饥饿感而导致“奔豚气”频繁发作,自行停药。停药后心慌饥饿感虚汗出强烈,几乎每一个半小时就要进食一次(比前频繁),胃口一般,打嗝从早打到晚,气仍不易出,时干呕,时“攒够气”后大声嗝气,晚上入睡受嗝气影响无法早睡,脐左和左肋骨旁痛频率似比前稍少,两乳根下汗仍多,胃时有隐痛。仍怕风怕冷殊甚,头顶腰膝手臂仍冷痛,下半身比上半身冷,尤其膝盖及以下。
12月1日—12月8日
病例上写:证属三阴本气不足,治则充实三阴里气?
方如下:熟地黄90&
用法:1剂/日,每剂加水1800ml,一直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300ml,5次/日。
&& 1号晚上开始服用新药一次,约60毫升,药后胃有不适,呼吸有点费劲,肩胛骨侧身睡虚汗复出,眠仍差。2号起床人觉困乏、累,9:30服药第二次60毫升后人字形骨头一带明显难受、呼吸费劲,后背汗出,眼睛似酸胀涩、泪自出微湿眼眶,似视物有点模糊,有点头昏耳塞,心慌饥饿感打嗝更甚,药前无干呕,药后干呕五波,比前剧烈,胃痛比昨明显,人更觉虚,双脚觉冷,腿软走路无力
腰也更酸痛无力,药前大便两次,第一次量很少,觉没拉完很不爽,第二次腹
微痛大便,量稍多但仍不爽,觉腹微胀,里边的东西仍没拉完,10:50月经来,10:58“奔豚气”发作,心慌饥饿感、全身软重无力→哭泣,全身发冷,虚汗连连,胃痛→喝两碗红糖姜水,一个多小时缓。因药是饭后半小时喝的,药后胃不适觉虚、呼吸困难的感觉是喝寒凉药后才有的感觉,且药后胃痛持续了近三小时,个人感觉不妥,遂停药。嗝气气不易出稍好。
3号—5号没喝药,体力比2号喝药时好,因痛经“奔豚气”发作共四次,程度比2号的稍轻,但要喝红糖姜水加热敷胃部才能缓。5号开始胃痛频率增加,痛了一整天,凌晨三点醒来胃都在痛(以前不会),因节气前三天病情会加重,15:30午觉中痛经、胃痛“奔豚气”发作醒来,比前剧烈,发作前胃有响声,喝红糖姜鸡蛋糖水加热敷缓,但胃痛一直持续,且心慌饥饿、虚弱感前所未有的严重,每一个小时就要进食一次,经血一出痛经就来(持续整5天),虚得经期6天都在卧床。每晚十一点嗝气伴吐痰还是会加重,洗澡时会干呕,几乎都是近凌晨12点才能入睡,左肋骨旁痛比前频率稍多。梦很害怕。
& 6号服用李医生开的药:红参灵脂各10,丁香郁金各10,油桂5后下,赤石脂15
加水900ml煮至120ml,每次30ml,下午始服药到晚上共服用三次,17点睡梦中心慌饥饿感来袭突醒,“奔豚气”发作,特意服药但控制不住,晚上八点多有次大便,很废纸,不成形,服药前晚上没有大便;晚上嗝气伴吐痰更重,气比前多,堵在胃部无法入睡,凌晨三点才入睡,睡眠比前要差,左肋骨旁痛比前稍明显,7号早上起床左下牙龈肿胀,口有点苦,口气重,遂停药一天观察,心慌饥饿感导致一小时进食一次稍好,可以拉长至1.5小时进食一次,胃痛频率稍减(饿时仍胃痛,饭后胃痛稍好),虚弱无力感稍好,下床走动时干呕少一点,晚上又有一次大便,很臭,仍有没拉完感,嗝气气不易出又出现,晚上恢复凌晨
12点入睡。月经血色暗红,血量偏少,有少量血块,出血不大顺畅,六天结束,痛经持续整5天。
& 8号早上大便又有没拉完感,很黏滞,不成形,嗝气伴吐痰仍很频繁,嗝气气
不易出更为明显,饭后要喝点热开水,下午过后打嗝时返流几次,时伴咳嗽,胸口有灼热感,饿时胃痛仍明显,饭后胃隐痛。傍晚服用李医生开的药30毫升:炙甘草12
炒黄芩干姜各9 生半夏12 炒黄连2
大枣5枚加水800煮至400,去渣浓缩至200,分5次服用,药后胃有轻微不适,腰酸痛如折,比前酸痛很多,晚上返流较前多,23点嗝气伴吐痰稍好,但胸前人字形骨头下面又觉不适、虚、饥饿、心慌,呼吸有点难,胸口灼热感一直持续到睡着,胸口又似有东西梗住。&&
9号起床心慌饥饿感比前强烈,大便粘滞、不成形,有没拉完感。
仍怕风怕冷殊甚,头顶腰膝手臂仍冷痛,下半身比上半身冷,尤其膝盖及以下。
12月9日—1月26日
病历上写:证属:三阴病 治则:扎阳明,救元气,托???(后面三字看不懂)方如下:
炙甘草120&
生山茱萸45&
桂枝45& 白芍45
大枣12枚五味子15&
生姜45& 黑小豆45
核桃9枚& 葱白半根(后下)
1剂/日,每剂加水2500ml,一直文火煮3小时以上,煮取200ml,分5次服。
药后情况:
1. 12月9日—27日:月经前
服药后头两天奔豚气剧烈发作,且一天两三次的发作,睡眠更差,情绪烦躁、低落,但发作时呕吐大量液体和吐出大量痰,联系李医生后从12日开始改为少量服用并在药汁中加入红糖,从一小勺开始服用起,第一剂药吃了12天,第二剂药开始三天服用完一剂药,期间数次发作,发作较前不同的是出现剧烈咳嗽和干呕、呕吐,有时呕气有时呕出液体(刚开始一段时间需要他人用力拍背协助方能呕出,后期有时可以自行呕出,有时需要他人拍背协助),通常呕完后气就顺了,呕吐中间喉咙总有痰卡住,得很大声、很用力地清喉咙数次才能把痰吐出,17日后开始呕出极酸涩液体,大概三五天一次,呕出酸涩液体后胃口好转;心慌饥饿感、打嗝伴吐痰虽仍较明显,但心慌饥饿感的程度比前有轻微好转,偶尔可以2个多小时才进食一次(之前2小时以内必定要进食一次);药后人字形骨头下响,大便越发粘滞、难擦干净,呈泥状,臭秽,偶肛门热痛,日1-2次;晚上胸口灼热感时明显;梦紧张、难过、害怕、生气,基本都要凌晨12或1点才能入睡;胃时胀痛,但放屁较前稍多。恶闻人声甚,连自己说话都觉震耳欲聋。尿后有余沥。
2. 12月28日—2015年1月3日:月经期
经前一天开始大便肛门热痛至痔疮出血,因痔疮肿痛不敢大便,29日改服新方鸡蛋花15&
葛花15 南豆花10 槐花15
地榆15 菟丝子30 白术120
升麻6 生牡蛎15 茯苓15
白芍15加水900,煮一小时,少量多次服用,新方服用(每天10-15ml)两天后胃胀痛、心慌饥饿感、虚弱感、呼吸困难、腰痛脚软及痛经均加重,甚而导致腹部绞痛出现大量血块,且引发奔豚气剧烈发作,因而第三天开始混搭前方一起服用,第四天痔疮肿痛稍好后再减量(2-7ml)服用,中间痔疮流血严重时停前方一天,直至3号完全停服新方。
经期 奔豚气共剧烈发作三次(经期第一、二、四天),较非经期严重许多,均有哭泣和呼吸困难需拍打内关、后背方能“打通”呼吸通道症状,后面两次有剧咳和呕出液体,但需他人协助拍背方能呕出。发作时喝红糖姜水。
本次月经7天才结束,以往6天。1月3日出去公园晒太阳明显觉腰部一带没以前那么重了。
3.1月4日—14日
情况较前平稳很多。23点嗝气吐痰加重、气堵胸口以致呼吸不畅不能入睡出现频率较前减少;胃口这段时间后期比前期稍差,偶有返流,偶要汤拌饭才吃得下;打嗝伴吐痰中午过后到晚上呈递增态,心慌饥饿感来袭时打嗝伴吐痰更甚,总的来说吐的痰比前多;大便日1-3次,肛门热痛情况较前增多(有时肛门痒),仍呈泥状,臭秽,粘滞难擦干净,每次量不太多,肚子仍时叽里咕噜响,时有没拉完感,腰腹部有时有肌肉酸痛感,22点过后的大便通常要敲左右腰带脉、很用力才能拉出,拉完人虽觉气力耗尽,但腰腹部觉比前轻松;感觉胃胀痛及饿时胃痛的情况这段时间比前明显多了,有时早餐时胃痛,有时又餐后胃痛,胸前灼热感仍有;睡眠虽大多仍要23-0点间才能入睡,但有时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中间不会醒来。尿后仍有余沥。
奔豚气这段时间共发作三次,分别为:
9日:因肛门热痛甚导致的发作:心慌、人觉困乏无力、胃不适、剧咳、剧呕→呕出几口酸水,酸涩得牙齿难受、人发抖,需他人协助拍背方能顺利呕出,边呕还要边用力清喉咙方能吐出卡在喉咙的痰→一个小时左右缓。
13日:自然发作:20点突然腰痛加重,全身无力→胸口憋闷,身觉有点热→干呕数下,呕气→嗝气伴吐痰→呕出液体和一点晚餐没消化的饭粒→20分钟缓。
14日:快递突然上门,吓了一跳同时很紧张,发作:心口痛、心慌、全身无力→干呕、胃痛半个多小时缓。
10日、14日去公园晒太阳半个多小时,因有时会觉全身发冷,偶会半夜在被窝里冷得发抖,当觉全身发冷、双脚冷得睡不着去公园晒晒太阳、出出汗回来后身体就会暖和一些。
4.1月15日-20日:节气前和节气当天
14日开始觉口渴、烦躁,情绪波动,15日之后“上火”症状更甚:口干口渴咽喉痛,上热下寒加重,入睡更难睡眠更糟糕,脐左痛加重,人觉烦躁,左下牙痛加重,左上牙内侧和舌头有点肿了,凌晨2点多气冲咳嗽甚,睡前涌泉穴敷贴醋调肉桂吴茱萸粉也无缓解,且药后辣得喉咙痛和大汗出(以前只是少量出汗),脐周痛和左肋骨旁痛的程度和频率增加,23点气复多堵住咽喉影响睡眠,16号停药一天咽喉痛和口干渴等稍缓,第二天因沟通件小事觉烦躁、情绪轻易被撩拨而奔豚气发作:人字形骨下很难受,似闷得慌,伴疼痛,心慌手抖→不能控制的哭泣,呼吸困难发出鸡鸣声(边哭边克制自己停止哭泣以便吸气,因哭时觉气只出不进,停止哭泣后要很用力吸气才吸得进一点,这时发出鸡鸣声),持续几轮觉得气吸不进就快受不了时就干呕了→呕出5口酸水,较前多,同时觉困乏全身无力,双腿特软重无力,呕吐中间仍时哭泣,呕完后眼泪仍自流→呕吐停,胃仍痛,打嗝伴吐痰,不想吃姜,只喝了点红糖水(这次呕得喉咙都酸得难受,为这喝的糖水),同时热敷胃部,胃痛2个多小时后才缓,联系李医生后17日改方:去干姜加姜炭和熟地,同样药汁中加红糖,新方药后“上火”更甚,咳嗽加重,眠更浅,眼屎多,18日口干口渴、汤拌饭才能吃得下,心慌饥饿感、虚汗和虚弱感比前强烈,情绪差,左下牙痛甚,下门牙右侧外牙龈又肿一块,还长脓点,颈部淋巴按痛,严重影响进食,头也痛,双耳更觉一点声音就如震耳欲聋,又停药,晚上服用节气方:熟地125g
淮山60g 生萸肉60g 茯苓45g
泽泻45g& 丹皮9g
紫油桂15后下,加水2000ml,小火煮2小时,煮取200ml,分两日服两小口大概10ml,左下牙痛加剧(左下牙智齿隐痛了几年了,身体不好一直未能拔,上火时疼痛会加重),左侧头顶也阵阵抽痛,因左下牙抽痛加剧,胸口难受,导致奔豚气发作,不能自主哭泣→干呕和剧咳,呕了点晚饭没消化的饭粒出来(左牙痛和右牙龈肿块导致今天进食困难)→胃一带隐痛,胸口到胃一带仍感觉不舒服,晚上咳嗽也加剧,睡前服用露蜂房和骨碎补各15克煎水100ml,整晚没咳嗽,一觉到天亮。
19日心慌饥饿感强烈,几乎一个半小时进食一次,感觉很虚。早上继续服用剩下的<span STYLE="CoLor: #0毫升蜂房骨碎补水,药后胃有不适(以前不会),觉里面很凉,后背有透心凉感,胃时痛。12点多“奔豚气“发作,心慌手抖胃痛,全身发冷,似有点受凉流了一点鼻水,全身无力困乏,后背发凉,脚特冷→胃更痛,哭泣,喘气,嗝气伴吐痰,双脚更冷,腰也痛,但不想喝红糖姜水,只是热敷胃部和双脚→体力好些,但胃痛和脚冷依然,卧床休息时觉头痛明显,午觉气堵胸口和咽喉睡不着,一个多小时后又觉心慌饥饿感来袭,起床吃饭又胃痛、心慌手抖、气喘连连,奔豚气再次发作,比前更甚,哭泣的时间更长也更为难受,大口喘气(无需拍打内关),背心发凉冷汗出,干呕剧咳几下呕出一口液体后呼吸好些,仍不想吃姜和喝开水,喝了碗红糖水,半小时后体力好些,但胃一带仍然痛且虚、后背发凉,动一动则喘,感觉还会不停发作,遂艾灸,灸胃部和关元,直到16:30才得以下床。
20日大寒节气当天心慌饥饿感、虚弱感更为严重,吃饭也一点都压不住,动则喘,胃脘更痛,后背发凉,冷汗出,奔豚气不间断发作三次(程度中度),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期间不停艾灸人字形骨下和关元才得以控制,白天都在床上度过,18点精神体力恢复得以下床。晚上肚子胀痛比前时间稍长。今天没服用任何中药。
5.21-22日:节气后
21日尝试去干姜煎12月9日方药,下午服用四十毫升左右(加红糖),药后胃越来越觉痛,似揪着般痛,傍晚奔豚气轻微发作,最后出现很短暂的想拉拉不出的腹痛,半个小时自行缓解,咨询李医生后晚上服用混合有干姜的药和无干姜的药2ml(1:1且加红糖),似仍觉辣,第二天继续混合服用30ml(无干姜的药比有干姜的药多两倍且加红糖),药后胃仍有不适但痛感比前稍好,奔豚气没发作,但口干口渴、胃口转差,又要汤拌饭才能吃得下,且出现少量黄白带,中午饥饿感和虚弱感来袭时突然热及出汗,半个小时左右缓,晚上睡觉也热得手臂伸出被子结果冷醒咳嗽,遂又停药。
6.23日—26日: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停药后口干口渴逐渐缓解,胃口也比前几天服药时稍好,但睡眠比前差,入睡更难(皆要凌晨0点左右),半夜醒来难以再入睡,耳朵嗡嗡响,仍恶闻人声,胃总是隐隐痛,仍打嗝伴吐痰不停,偶半夜被窝中冷得发抖醒来,仍身上多处关节冷痛,头顶、手臂、腰膝、肚脐觉凉;腰痛不能久坐和久站;大便粘滞难擦干净。
月经25日来,仍痛经,血块比前多,但出血相对顺畅,血色偏暗;恶闻人声更甚,一点点声音都觉耳膜受不了、烦躁。经期目前奔豚气每天发作一次:25日:心慌饥饿感→眼泪涌、心慌手抖、剧咳和干呕、觉热→胃痛微喘、全身无力、困乏→打嗝伴吐痰,赶紧吃碗饭,半小时缓;
26日:心慌饥饿感、全身无力、困乏→胃痛、手抖→打嗝伴吐痰,赶紧吃碗饭,半小时缓。26日咽喉肿痛,头痛一整天,因前一天喝了一口糯米酒和吃了一个糯米酒煮的鸡蛋,
12月16日发现双腿红疹蔓延,逐渐左脚背脾经附近也长,小腿除了长红点还有很小的水泡,24号开始逐渐消退,现在右腿基本全消退了,左腿脚踝上及脚腕一带仍时不时在长。12月9日方服用后怕冷觉冷,头痛,偶寒颤等皆仍有。
简而言之,在大寒节气前六天这药感觉是越吃越好(除了肛门热痛导致痔疮偶尔疼痛及出血外),节气前6天也就是14号开始出现牙痛、牙龈肿痛、口干口渴、大便难等貌似“上火”症状,胃口、睡眠、情绪等皆转差,发作也剧烈。节气前后几天状况特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虚弱怎么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