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传播会通过母婴传播吗

避免母婴艾滋病传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  日,王某到宜宾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投诉为其产检的医院侵犯其知情权,导致其妻曾某产下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新生儿。曾某产前初检显示梅毒抗体检测阳性、HIV初筛阳性。该医院也启动了危急报告制度,要求曾某返回复检,但首诊的刘医生拨打曾某的预留电话无法联系到本人。  此后曾某到该院历经4名医师检查,均未对首次检验结果进行核实和追踪。最终曾某被确诊为HIV阳性,其所产的女婴被诊断为先天性梅毒、HIV初筛阳性,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现在,宜宾市卫生计生委经初步调查认定,给这位孕妇产检的医院对《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通知》和《宜宾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执行不严,管理不到位,妇产科门诊医务人员责任心严重缺失,工作不细致,将根据进一步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艾滋病感染人数之多和传染的广泛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并且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如果按照这些措施执行,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而真正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干预不力,结果让无辜的新生儿也染上HIV。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新增的15万艾滋病儿童有一半是因母婴传播导致的,但是,由于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在2010年至2015年之间,全球儿童新发艾滋病人数下降了51%,这要归功于广泛开展的防止母婴传播(MTCT)项目。如果在可能发生HIV感染的各个时期对母亲和孩子进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干预,则母婴传播几乎可以完全避免。  问题在于,为何宜宾的曾某没有得到防止母婴传播的治疗?现在,宜宾市卫生计生委初步调查的结果是相关医院的相关医生责任心不强,联系不到病人复检,才造成了后来误把曾某当成正常孕妇看待,没有对曾某进行抗艾滋病的母婴阻断治疗。&  其实,可怕的问题还在于,为何打孕妇留下的电话号码却联系不到孕妇本人?对此,孕妇的丈夫王先生否认了这一说法,称电话打不通是医院的借口,同时孕妇初检的一部分报告他和妻子也没有拿到。这件事无论怎样调查核实,以及可能走上诉讼程序,都应当搞清楚,才会为未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程序和制度的保证。  不过,结合中国艾滋病防治的实际情况,其中有一种可能是,孕妇留下的是空号或错误电话,让医疗机构无法联系。这是恐艾和艾滋病歧视产生的必然结果。人们会对为何染上HIV的原因追根问底并产生种种联想,其中最常见的联想就是认为与性接触有关。尽管途径有多种,但这是一种人们最愿意认同的猜想。即便孕妇不是经过这种途径染上HIV的,也会感到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既然如此,就干脆先隐瞒真相,把孩子生下来再说,也因此错过了母婴干预的良好时机。  不过,即便是孕妇感受到家庭和社会对艾滋病误解的压力,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电话,并且孕妇也知道自己的初检结果而故意隐瞒,也不是医疗机构脱责的理由,因为联系不上孕妇还应当有后续的各种措施来查出孕妇是否染上HIV。宜宾同一医疗机构的医生在后续的诊治中都没有对初检检验单进行核实,只是按曾某的口头叙述,对曾某按正常孕产妇进行处理。其实,后面的4位医生只要有一位认真查看初检的检验单就会清楚曾某的情况,并且会让曾某复检,且按HIV阳性孕妇进行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以及医护人员暴露于HIV。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除了要改进医护人员的粗心大意,以及医院的管理细节不完善、登记信息过于简单、真实性核实不够外,还应当看到,只有以科学的认知纠正社会对艾滋病的偏见,让染上HIV的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获得诊治,而不会有意隐瞒病情,才会减少疾病传播的几率。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没有食欲,但是夏季还是要很好...
翻来覆去睡不着,很多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失眠问题...
“调查显示,每年有数百万计的人死于可预防的疾病。...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朱颖贤、林惠芳摄影报道: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通过院内义诊和走进校园宣讲的方式,向孕产妇和在校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记者获悉,今年广东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又有了新的惠民政策――项目覆盖范围从2011年的72%到今年实现全省覆盖,即广东省所有的孕产妇均可享受免费检测服务。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夏建红介绍,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90%以上;而婴儿和儿童艾滋病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这说明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报告200多例两岁以下的新发母婴传播感染病例,其中广东有10多例。
  广东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方面非常重视,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据统计,自2010年至今,共计投入7.7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2014年,广东省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中,并将其作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保障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措施得到落实,工作初显成效。”夏建红告诉记者,去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实验室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全国七大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区域实验室之一(以下简称“早诊区域实验室”),承担了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四省的婴儿早期诊断检测工作。自广东省早诊区域实验室建成至今年9月份以来,接收来自各省、市标本共计787份,在出生后42天,即可为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供HIV检测服务。据悉,以往该项检测需要小孩出生18个月才能进行。
  专家话你知
  问: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
  答: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即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90%的儿童感染艾滋病来源于母亲,因此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为38%-52%。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以下。
  问: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究竟如何预防?
  答: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点领域包括:第一,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第二,预防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第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第四,为感染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关爱和支持。这些干预措施的关键点是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和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早干预,即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问: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
  答:婴儿喂养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喂奶粉)和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三种方式。其中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均可造成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特别是混合喂养发生母婴传播的概率更高。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一定要选择母乳喂养,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即只用母乳喂养,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包括不喝水)。在纯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和儿童应继续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机会。如果母亲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应积极治疗,并避免乳腺感染期间进行母乳喂养,及早转为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最好不超过6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转变为人工喂养。在喂养方式转变时,一定避免混合喂养。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母婴传播小孩十三年没有症状会有艾滋病吗?
被采纳回答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你好,艾滋病母婴传播并不是100%的,如果及早做阻断还是有不会患上艾滋病的。但是如果你怀疑小孩有没有艾滋病的话,建议要做个艾滋病的血液检测确诊一下。
提问题 回答问题 查找答案
温馨提示:
1.仅能上传一张图片,且图片大小不超过2M
2.支持jpg、jpeg、gif、bmp格式图片
对不起,服务器不能正确处理您的页面请求
请勿频繁提问,两分钟内只能提一个问题
你的账号已被禁用或审核未通过!
通行证登录
免注册登录
记住登录状态
其他账号登录:
还没有注册太平洋通行证?点击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图形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还能再输入3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母婴传播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