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通分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

《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教材地位&&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 三、环节设计
&&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出猜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而除法与分数又有着联系,那在分数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
第二层让学生通过折纸得到分数,从直观上体会到存在着分子分母不相同而分数有可能相等的现象。
第三层通过研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说明,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第四层则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根据分母需要和分子需要进行变化。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四、教后反思&&
为使学生学起来轻松,积极主动,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探索新知时,我注意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帮助学生归纳,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效果较好。
&& 1、充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来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了学习的正迁移。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究。“活动一”
通过动手操作三张正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涂色表示它的
,并用分数表示。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活动二”让学生先观察这组等式,思考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活动三”通过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三个活动的设计让全体学生全程参加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等能力。&&&
3、抓住关键字理解性质。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让学生找出关键字“同时”“相同的数”,并设计判断&&&&&&&&&&&&
,&&&&&&&&&&&&
这两个算式是否正确,为什么?进一步理解“同时”“相同的数”的含义。“相同的数指的是哪些数?这样列式行吗?&&&&&&&&&&&
” 让学生思考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突破难点。
4、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题的设计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也有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探究性质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纸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探索,如画线段图、折圆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2、时间安排有待进步完善。如开课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用时多了一点,因为商不变的性质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学生有些遗忘。在这里多花费了2分钟的时间。导致后面设计的1分钟写相等分数的比赛环节,因时间不够就省略了,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不止是例题上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2、4等,也可以是其他的非0数。老师就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理解、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情,留下了遗憾。当堂检测时间预留了8分钟,练习密度较大,作业有坡度,几个学生课后用了2分钟才完成。当堂批改了部分作业,出现的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问题
)&16就只是口头提醒了一下。作业环节如果还多2分钟,应该能比较完美的实现三个当堂(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作业当堂批改、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 3、教学机智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学生在折纸找出和
相等的分数后,思考还有和 相等的分数吗?试着写2个。学生在汇报写出的2个和
相等的分数后,教师应该板书出来,在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验证对错,通过猜想——验证,进一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 4、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折正方形纸表示它的
,出现两种情况:(1)沿着边长对折。(2)沿对角线对折。但在用另外2张纸继续对折,找出和 相等的分数操作中,第一种折法的同学在表示
的时候,没有和第一张纸的
对应,不便于观察;第二种折法的同学在继续对折的时候又用第一种折法,方法不统一,干扰了学习。这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分作业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