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肾阴虚与肾阳虚区别还是肾阳虚。1.耳鸣2.便秘3.有点怕冷4.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淡白,舌根处厚黄。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晋平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我舌淡胖大舌有齿痕口水多不渴舌根处舌苔白厚
患者提问:疾病:脾胃病情描述:胖大舌有齿痕,舌淡,口水多不渴,舌根处苔白厚希望提供的帮助:请问齿痕舌能治好么,我该怎么治疗所就诊医院科室:中医诊所 &脾胃用药情况:药物名称:人参健脾丸服用说明:一天两次甘肃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王晋平回复:建议: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8:32
王晋平大夫的信息
王晋平大夫电话咨询
王晋平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晋平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晋平大夫提问
王晋平的咨询范围:
风湿免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疾病,医学科普
王晋平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风湿病科好评科室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我舌头两边靠近舌根处有点痛,但是吃东西不
匿名用户&&&&
| &&&&浏览6391次 &&&&| &&&&提问时间: 11:34:13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舌头两边靠近舌根处有点痛,但是吃东西不影响,过去也有过几次,想请教一下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你好,你应该是长智齿了吧。
指导意见:
一般长智齿的过程中,是会痛的。而解决智齿的根本方法还是要拔掉,不然只要发炎就会痛哦。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舌苔与疾病的关系+舌苔颜色与疾病关系 +大千老师讲舌象之汇总整理版+ 几种舌像图解+珍贵的舌诊图谱+舌诊论治40法&临证验舌法&+舌象的辨证+舌苔出现的机理略谈
我的图书馆
舌苔与疾病的关系+舌苔颜色与疾病关系 +大千老师讲舌象之汇总整理版+ 几种舌像图解+珍贵的舌诊图谱+舌诊论治40法&临证验舌法&+舌象的辨证+舌苔出现的机理略谈
舌苔与疾病的关系1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常苔苔质&即舌苔的形质,分为下列几种:1、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2、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的为,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主外感,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多由、阴液亏耗,或所致。4、舌苔的腐腻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或胃肠积滞等。5、舌苔的剥落和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舌苔真假的判断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凡舌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似从舌体上长出来的,即真苔又称。若苔不着实,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称为。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比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层新苔,属疾病趋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第三,厚苔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过服寒凉药损伤阳气,或过服热药损伤阴液所致。&舌苔表现1、: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苔2、:黄苔主。黄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而腻,多为痰热、或。舌苔黄滑而润,为表现。&3、: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火旺。&4、:黑苔大多由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 & & & & & & 黄苔 & & & & & & & & & & & & & & & & & & & & & 草莓苔 & & & & & & & & & & & & & & & & & & & & 剥落苔 & & & & & & & & & & & & & & & & & & & & 燥苔苔质知识&最后讲述望苔质的知识。望苔质即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1) 厚、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否则为厚苔。,病情一般较轻;,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2) 润、& & & &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3) 腐、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常见于湿浊、、、湿温等。为食积肠胃、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表明胃气衰败。&(3) 腐、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常见于湿浊、、、湿温等。为食积肠胃、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表明胃气衰败。&(5) 有根、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6) 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为、胃气损伤或血虚之证。&舌苔辩病法&1、病情辨别法的出现往往表示病情较重,或者是抗生素过度使用,也可能是口腔卫生不良引起。可以用黄连10克煎汁涂在上,一日多次,如黑苔变短变软,颜色变淡或消失,则说明这种黑苔是口腔卫生不良所造成。否则应找出病因。2、舌苔菱形剥落辨病法在舌面中央出现一块菱形剥落区,很可能有存在。此刻如同时存在多食善饥、口渴、消瘦等症状则更应引起重视。3、辨病法患者出现舌面增大、红肿,样子像红色的草莓即称作。此刻如伴见高热及皮肤生出猩红色密集细小疹点等症,很可能患上了病——得了这病,吃饭就是受罪。4、花剥舌苔辨病法花剥舌苔又称苔,它表现为部分舌苔剥脱露出红色。小儿出现该苔往往是不佳的表现,这类儿童常常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哮喘、等过敏疾病。、不爱吃新鲜蔬菜者,或者营养不良、贫癣肠有寄生虫及经常感冒者也易见到。成年人见到该苔则是血亏的表现;舌前端见花剥为;舌根部见花剥为肝。5、舌底静脉辨病法上卷可见两根静脉行于舌底,正常人仅隐隐显于舌下。如果其直径超过2.7毫米,其长度超过与终点连线的五分之三即为病态,有时还可同时见到青紫斑或众多小血管丛。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现象。在血液检验上常可存在血球压积、血粘度等指标异常。&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也有学问伸舌时要自然,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口尽量张大(但不要过分用力),使舌体充分暴露。如过分用力,或舌体紧张、蜷曲、都会影响舌的而引起改变或湿度的改变。要有顺序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同时看舌体()的色质和舌苔的厚薄、颜色等。观察两个重点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体——呈什么颜色?形状是胖是瘦?质地是荣是枯?活动是否灵活自如?舌苔——苔质是厚是薄,是润是燥?苔色是白是黄还是棕褐?特征正常舌象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变化规律一般来说舌苔由薄变厚为病进,由厚变薄为病退。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为薄——病初起,病轻浅,胃气未伤;舌苔由薄变厚,颜色由白渐有点黄色,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等;舌苔由白变黄,尖红——有热象;舌苔由黄变棕,或者由棕变黑,而且干燥少津,舌边尖变深红——热盛,多伴大便干结;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舌苔腻,尖红——痰热;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舌苔光剥,淡——。根据以上不同的表现,再结合闻、问、切等其他诊断手法,中医就可做出综合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调养异常舌象可以自己调养的异常、有口气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服“”,即可出现,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但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观察到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舌苔花剥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此类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出现“”则多属表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喝茶(每天9 克,沸水冲泡,频饮)促进自愈。舌头有裂纹还有的人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称“”,如无不适感,亦属生理性的,不需治疗,如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亦属,需配合药物治疗。有齿印有的人身躯肥大,舌体也胖大,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如无明显不适,则属太胖的缘故。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胖人的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出现障碍。这些人要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适当运动。如果舌苔白厚腻,有齿印,不欲饮食,腹胀满,便溏薄,则属过盛,在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舌红、苔厚、便秘有的人几天不解大便,、、舌边尖红、尿黄,此属盛。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现、舌苔发黄、热伤津液、肠道失润,故出现大便干结。此时可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之类中药,在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患者的:以下三位胃镜诊断同为“胃窦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表现完全不同,症状和中医诊断也不同,治疗原则和用药当然也各异,这就是中医的特色所在。:舌苔薄白,淡紫,舌尖瘀点。症状:上腹部隐痛反复发作,喜热怕冷,泛吐清水。诊断::舌苔,舌根部灰黑,尖暗红色。症状:上腹部疼痛,,食后加重。诊断:胃中痰热夹瘀舌象:舌苔薄白微黄,舌中、舌前部苔剥,舌红少津。症状:上腹部隐痛,不思饮食;舌燥诊断:胃阴不足。 (资料来自百度)& 舌头与疾病的关系2&  舌头的变化(颜色、形状)与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常被称作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1、一般来说,舌苔的颜色有白、黄、黑、褐等颜色,健康人的舌苔颜色应该是“淡红舌质、薄白舌苔”,而且没有裂痕和齿印。&  2、如果舌苔由薄而厚、由少而多,意味此人体内的病症正持续进行中;假使舌苔由厚变薄、由多转少,则表示病气逐渐消退。&  3、舌苔呈白浊者,显示此人有便秘或胃肠方面的疾病。&  4、呈暗褐色者,表示患者有严重胃炎,且舌头表面已被真菌感染。&  5、呈黑色者,意味热疾病重(通常是因为抗生素服用过量所引发)。&  6、有干燥剥落现象者,显示体内严重缺乏营养。&  7、光滑鲜红而无苔者,表示有恶性贫血的情况。&  8、舌头增大可能由甲状腺机能低下造成的。&  9、舌头僵硬、运动不灵活常被认为有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10、舌头伸出时发生震颤可考虑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酒精中毒等。&  舌头保健操  人的味觉通过面孔神经而传到大脑,因此,经常使舌头活动,这就可以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以下4步舌头保健操可预防并配合治疗高血压、脑梗塞、哮喘、老花眼、耳鸣、眩晕、腰痛、失眠、便秘、老年性痴呆等症。&  1、每天早晨,洗脸后对着镜子,舌头伸出与缩进各10次。然后,舌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向右各摆动5次。&  2、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首先,由鼻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大地张开,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反复操练3~5次。&  3、嘴巴张开,舌头伸出并缩进,同时用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在左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接着,在舌头伸出与缩进时,用左手3指的指尖,在右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  4、对着镜子,嘴巴张开,舌头轻轻地伸出,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然后,头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大地张开,伸出舌头,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刷牙前应当刮舌苔,牙科医师经常这么建议。这样做不仅有益口腔卫生,还能减轻肝、肾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由于舌苔混合着大量口腔细菌代谢物、黏膜细胞剥落物和食物残渣等苔状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充满细菌和毒素的霉苔进入体内,必然加重肝、肾的排毒解毒压力。因此,刷牙之前,务必养成刮舌苔的习惯。&  刮舌苔的方法&  每天早晚刷牙之前,最好用小汤匙(或刮舌板)伸进口腔,从舌根处开始轻轻的向前刮,然后再开始刷牙;也可以直接用牙刷(最好是软毛牙刷),从里向外,轻扫舌头表面,将代谢物清理干净。&  刮完舌苔后,不仅口气变得清新,你的舌头也会有如释重负的全新感觉,不信你就试试看吧!舌苔颜色与疾病关系&日志原文:&&&&&舌苔,为舌头表面上滑腻的物质。健康人,舌苔薄白而润,没有迭起的突出,而且舌质肥瘦正常。如果舌苔突然出现病态的变色,应小心,可能预示着某种疾病。&&&&&&&&&&&&当然,许多有颜色的食物和饮料也可能使舌苔的颜色发生改变,但这种情况并不是病态,大可不必担心。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舌苔表面仍然润莹,除变色外没有其他症状;漱口后一两个小时内,舌苔变色会自然消失,回复常态。&&&&&&&&&&&&如果是病态的舌苔变色,则要多加小心。病态舌苔变色,主要有以下几种:灰 黑 色&&&&&&&&&&&&&&灰黑色舌苔是严重疾病象征之一,多数初期出现舌苔焦黄,然后才变成灰黑色,这种黑色是黯然无光,表面干涸而厚起,有时突起成粒状,非常难看。临床上出现黑苔的病人,多见于患有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至腹膜炎、重症肝炎、脓毒性血症等。黄&&&&色&&&&&&&&&&&&如果舌苔颜色从黄色→焦黄→黑色,这是一个病情恶化的征兆,应将这一变化告知医生;相反,如果舌从黑色变为黄色,这表示病情开始好转。&&&&&&&&&&&黄苔,多主热病。根据中医理论,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临床上,黄苔常见于急性炎症和急性传染病患者,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炎、脑炎、急性肝炎、急性肾炎、胆石症、败血症等。白&&&色&&&&&&&&&&&&白苔的颜色与正常舌苔的颜色有些相近。正常的白苔是淡淡的白色,病态的白色是:表面不平滑,没有色泽,舌苔厚薄不匀,有些可以看到类似白色糜烂的斑点,当然,更重要的是,伴有全身的其他症状。&&&&&&&&&&&&&中医认为,白苔者多为寒症引起。许多身体衰弱而初染感冒或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多有白苔出现。得了慢性消耗病的人,因日久体质下降,也会有白苔出现,它是身体抵抗力低的征象之一。身体虚弱、抵抗力不足,中医统称为“寒症”。&&&&&&&&&&&&长期出现白苔,而身体没有出现太特别的症状的人,多数会觉得容易疲劳、怕冷、消化不良、喜吃热食、嗜睡,这些都是“寒症”的特点,虽看似没有大毛病,但自身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染上疾病。因此,出现白苔者,最好请中医医生给予调理,提高整体抗病能力,这是防病的积极办法。大千老师讲舌象之汇总整理版&春桃多艳,是三冬蕴藏之真阳也;秋菊多黄,是三伏聚养之真阴也。大家凝神聚气,直透三关。要有这个勇气。一切无非神思,无非气化。大家初期先把气化学好。多观呼吸,炊烟,浮云,流水,以悟气道之盈缩进退消长之道。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去参,久久当入机。这也是神思的锻炼。观舌苔,即是观气之浮云;观面象,即是观气之华章;观人之起居作卧,即是观气之动静屈伸。把你看到所有动的东西,都想象成气,观其势,“守”字要做,初期还要观变其机,这个“机”有时要老师点拔。每个人都有盲区,要在具体环境中,由人点醒。久而久之,大家的气道观才能圆融。脉诊即是气诊,望诊也一样,远看人,是精神萎靡?还是气壮如牛?舌伸出来的一瞬间,要仔细体会舌头给你的感觉,很枯瘦的,气机肯定不好,很光鲜、润泽、颜色好的,基本没有大问题。关于舌片,一定要注意舌苔的走势,薄厚的走向,边界是浸润的,还是有明显边界的。把苔想象成浮云,云有团团云,鱼鳞云,通过联想大自然,放到舌片上,先积是白云,再积可能化黄,化黑,化雾,甚至化蓝,化绿,平时要注意多观察,久之从中可体会出道来。看舌头首先看舌质和舌苔,苔是浮气,浮在表之气,如浮云,地气上蒸之象,而舌质就是大地。把舌头看成一团气,人身的一团气,舌质为气之里,苔为气之表,气因里而达表,若无苔,则气陷入里,为气不足。若有苔,为气出在表。若苔厚,为气聚在表不散。&&&&望气观浮云,浮云有久暂之分,暂的云影响小,问题在表,久的云风吹不散,必是其对应的地面出现了问题。聚百人者,其头上必有其气。两军交战,望其气,如断头状,气势如折,其军必败;如猪乱奔,必败。舌苔舌苔是整个人身之气的代表,白苔就是气聚,白苔厚,气厚。苔薄,气薄。苔密,气密。苔疏,气疏。虚的人没有苔或少苔,苔越多邪气聚的越多,苔黄有化热的成分,苔不均匀则气不均匀,上面苔多则气聚胸中,下面苔多则气聚小腹,舌前部有凹陷则中气不足,腐苔则气机腐化,局部剥苔则某部分气机不通了,感冒舌则周围都没有苔,苔中有裂痕则证明气机有阻滞,只要拨动气机,就会有明显效果,一条裂痕把两边分开是典型的左右气机不通,见舌象即见人身之象。&如果中间现白苔,那么整个人身的气机郁在里面了,气郁现白苔,这个郁不是肝郁的的郁,应该是气滞的意思如果白苔慢慢泛黄了,就是这团气郁久开始化热了,如果中间出现裂纹了,其实就是里面的气裂开了,就是由于整个气机郁在里面使其周旋变化而不得而产生了错列的成分,所以直接观舌苔之薄厚,整个舌质之性状,就可以体察整个身体气机的变化。比如说有的人舌苔前面无苔,后面舌根苔厚,用我们气机的理论来理解就是气郁在少府,肝肾之精不化,尤其有些妇女得的经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有的化热变黄,有的不黄。所有的中医都是直接去感受,不要去加过多的思维的成分,当然初期要做一些思维,但随后都是感受。舌苔白就是气聚,舌苔黄就是化热,舌苔燥则是气躁,舌苔有毛刺则是气有毛刺,舌苔裂则是气裂,舌苔剥则是气无,就是气不通了,完全剥苔则是气散,就是这样不断去观察啊。可以这样,去观察烟囱烟囱蒸出的白烟的变化,去体察人身之气和舌象的变化。舌苔亦有久暂,不是静止的,它跟身体气机的运动是一致的。喷泉理论用在舌苔上,气从底下往上顶,如煮水一样,翻上来再散下去。根厚气郁在下,成年人舌根苔厚,说明成年人下焦有气郁。长期瘀滞的病,气结在下,不能往上走,小苗不能疏达,萎缩在那里,让它疏达开来时,会增加中上焦的症状,但这是好现象。肝郁的三种舌象看舌苔肝不调有三种:&&&&1、中间有条纵纹,纵纹有深浅,长短,这是不调的一种表现。&&& 2、舌苔两边挂两道苔道,两边有两条线。&& &3、整个舌面看着不清爽不舒服,但又不是非常厚,别别扭扭,好象又凹凸不平。&&&&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慢性肝不调的三种表现。第一种,如果舌有纵纹,为气折叠,为肝郁所致,其人忧郁。因为肝主生机,如果肝的生机起不来,不能舒展,那么它就会倾向于折叠,就像一张纸不舒展,折起来了,就是生机不旺而肝郁,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纵纹。这种纵纹可能先天或后天,纵纹就像两个舌头叠在一起一样,两片舌头一左一右,不能很好伸展,像一片白纸,中间对折了,出现一道折痕,这都是肝气郁折的表现。第二种,舌两边挂道。为气泛两边,多因生气使之泛出。虽是肝郁,但时时能发做出来,故泛。&这样的人不断有肝火旺,爱冲动,爱生气,肝中气向上翻搅,翻搅上来之后又荡漾到舌的两边,久而久之在两边积累出两道。就像一个小湖,有很多垃圾,湖心不断荡漾,垃圾会慢慢漂浮就郁聚在小湖的湖岸。按理说它不断在中间搅局,爱生气,气就不断往上走,翻搅向上,从湖心不断向外荡漾到整个舌的周围。包括两边和上边,但是由于上边气涌得厉害不容易凝滞,所以最终都排挤到两边,这就是两边挂道形成的原因。&&&用词:荡漾,涌动,翻搅,都是从一团气的角度用词的。舌挂两道是怎么产生的?气达于表,表气不利,会向两边排挤,排挤不动就是舌挂两道。很多人的舌头都是两边挂两道,一般都是肝有问题。为什么不瘀在上面?因为上面阳气顶的旺,一般不会遇阻,所以在两边形成两道,欲散而不开,郁在那了。哪里郁的厉害,病变就在哪,两道不一定主肝,但往往从肝上表现。肝主生机,气不能外达,往往从肝上表现。第三种,舌片不清爽,不平直,凹凸不平,像一张纸不是中间对折,而是把一个纸团展开的状态,这种情况说明气机不舒畅。但没严重到两边对折,心情起伏不定,五脏六腑不周调。肝气不畅达,又没有很严重,就表现像一张纸团巴团巴以后再展开以后不清爽,有皱折这种情况出现。大家记住,这三种肝气郁滞的表现。第二种是肝火旺,不完全是肝气郁滞。三种之间的区别是第一种实质性的损伤,中间纵纹。第二种必然是爱着急,上火,生气。第三种,心情不顺,介于一和二之间,两边挂道就是两边有两条纵苔,是肝不好。舌有裂纹凡是纵纹都是肝不调,横纹是脾虚。有的脾胃很不好的,有许多横裂纹,说明脾不好。为什么横纹说明脾不好?脾主运化,斡旋上中下三焦,上焦在胸,中焦在腹,下焦在小腹。脾虚则上中下三焦不能很好斡旋,就在中间形成一道道横纹。横纹代表上中下三焦之气不能周流上下了,就出现横纹。责之脾气虚而不转。看舌片、摸脉、面相都是这样,体察一个人身形、声音、笑貌、看他写的字,莫不如是。舌有裂纹在哪,病就在哪,瘀点在哪,病就在哪。横道是上下有阻,竖道是左右不通。横裂纹上下气机不通,竖纹左右气机不通。气机凝滞产生裂纹,上下或左右气机不能交通,气机不通,则气血不能到达滋养,则产生裂纹。纹有两种,一种是挤压形成的纹,一种是断裂产生的纹,两者机理完全不同,大部分都是皱纹而不是裂纹,只有病情很严重才出现裂纹。皱代表不展,裂代表不续。有人对有裂痕不理解,裂痕分几种裂痕,有的是一条,把左右分开,这个是典型的气机不通的表现了,就像一根棍子一样,分成两边,两边不能在中间交合,互相融通,当然就有裂痕了。还有一种是腐苔或者什么苔导致的那种裂痕,苔中有裂痕则证明气机有阻滞。尤其很多癌症啊,那些病人导致舌苔都没有了,导致整个舌面都裂了,那个太难受了,整个气机都开裂了,就像地龟裂了,愈后很差的,所以说大家见舌象如人身之象,见人外表气象即见人身之象,所以中医是一个活活泼泼体验物证之学。舌尖红咱们说所有的气机都是相通的,人身的气机也是相通的,脉象直接反应气象,舌苔也直接反应气象,都是一样的。阴虚的证和实证在舌象上完全体现的不一样,比如说舌尖红,直接理解成整个舌头是你,舌尖是上部心肺,红就是开气过大,里面有热象,热气蒸腾而上,催动舌尖变红,就是整个舌尖细胞充血,气机冲在那里,导致舌尖发红。红的多热就多,红的少热就少,红在左边就是左边有热,红在右边就是右边有热,就是这么来理解。剥苔剥苔有两种:烂剥苔和局部剥苔。什么叫烂剥苔呢?整个舌头都烂了,这不叫剥苔,就是没苔了,就象鲜肉似得,这是气血大伤的表现,这个有可能都属于危证了,很多危重病人出现这种舌苔,气血大伤,放疗化疗、手术大出血等等类似的病会出现烂苔,这个赶紧地要培补气血,不然的话这个人就很危险了。啥叫局部剥苔呢?某一个地方持续出现剥苔,那个地方就被邪所占,就象一块礁石一样露出来了,那个地方是没有水的,礁石周围是有水的,剥苔持续在哪儿出现,那个地方就是病灶。部分剥苔代表整个气机某一部分不通了,已经完全没有气机了,所以出现了剥苔。就是说,左边剥,右边剥,舌根部剥,中间剥,前部剥,都代表你整个营卫之气循行不到了那个地方产生了剥苔。剥苔都是没有气,舌边主表,无论是根部还是舌头尖,中间一块都主里(舌边主表,舌内主里)。外感风寒的,一般马上出现剥苔,此为被寒气所克之象,正气不能达于表,正寒交界的地方,界限非常清晰,一般是舌前面两侧剥,后面剥就说明寒气克到了腰腹,寒一解,剥苔马上消失。如果寒气克的时间长,白苔会明显增多,苔面全白或黄都不可怕,最怕根部布满郁苔,而前面或者剥苔或者无苔,或者化出一些我们看了不适的形状,舌后部带裂纹不好治。腐苔腐苔证明整个气机化腐。郁滞不化。感冒舌感冒舌周围都没有苔,整个人身之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和身体之外的气是相互交换的,不断地出汗散失体温向外辐射。如果寒气侵于肌表,导致里面的气机不能外达,外面的气被寒气所罩,使整个舌头外面一周没有气化的现象出现,舌头外面就没有苔,即舌周部都是剥苔,里面有清晰的界限,可以看到白苔,这个周边往里侵入的越深、范围越大,寒气侵入的越严重。这是寒气博的厉害,如果博的不厉害,只是没有外面的一周,可以说是感了风寒,或者说是不调了,邪气不严重。剥苔都是没有气,边上主表,无论是根部还是舌头尖,中间一块主里.外感风寒的,一般马上出现剥苔,为寒气所克,正气不能达于表,正寒交界的地方界限非常清晰,一般上面两侧剥,剥到后面就是寒气剥到了腰腹,寒一解剥苔马上消失,寒气克的时间长,白苔明显增多,气郁在里边,都蒸上来,气散不开,白苔厚气厚,苔薄气薄,苔密气密,苔疏气疏。&解释为什么有剥苔?两军交战,敌军包围我军,我军就收缩,收缩就苔厚,本来军队是疏散的,被对方团团包围就开始聚集,形成厚苔,凡是我们失去的阵地,没有我军占据就形成剥苔,最容易形成剥苔的就是伤风感冒,伸舌一看,两边和前面出现剥苔,尤其两边。反而发烧之后剥苔形成厚苔,为什么呢?开始发烧感冒两边现剥苔是敌方侵入我方阵地了,但是我军没有行动,暗暗地我军阵地被拿下来了,凡是剥苔都是让邪气侵占的地方。为什么病重了反而发烧一下子满舌都是苔?因为正气与邪气完全打起来了,邪气与正气混在一起就不见剥苔了,完全是白苔,发烧就不见剥苔了,就是一开始寒实就出现剥苔,但对方侵占的都是表面的部分,气机不利了,邪气一进来之后导致表面气化起不来了,凝结了就现剥苔,整个正气勃然而起与邪气抗争,发烧到37、38、39就不现剥苔了,正邪混战。这种高热的激战正酣,千万别管,千万别损伤正气,盗贼来你家盗东西,你家狗叫了,你一棒子把狗打死了,不要因为烦心、烦狗叫而去伤害你的狗,要找狗叫的原因,把贼驱走,狗就不叫了。还有一种剥苔是体质虚弱的人,正气很软弱,也没多少邪气,不能把整个舌面覆盖就现剥苔,这是整个身体虚损导致的,自己兵力不足,不能分散到全国了。舌质舌质也是一样,舌质暗则气暗,舌质是体,舌苔是标,你看这个舌鲜活、有生机,则气机有生机,可救,那舌观到老和嫩,很嫩,那也不好,说明气机出了很大问题。虚人之舌虚的人是没有苔的,非常虚的人,就是胃气绝的人是没有苔的,就是红质的舌。还有些虚的人会微微有点苔,但苔非常薄,不容易察觉,是气虚的表现。虚的厉害则舌前面完全无苔,大地干涸天空形成不了浮云,大地龟裂,这时要灌水,让气蒸上来,慢慢形成浮云,再养。舌质就是大地,舌苔就是浮云,舌苔之气化是喷泉的气升上来,地气上升为云。伸出舌头来,看整个舌头,不要光看上面的舌苔,这个舌头壮实、紧实、结实,这个人虚的成分就少,甚至没有。如果舌头干瘪、塌陷、浮肿、虚软、胖软,这样的舌头就是虚。虚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干瘪的虚,第二是浮大的虚。枯萎、枯黄、萎弱,伸出来的舌头感觉象凋谢的花一样没有生机,这个就是枯萎,缩缩,这个就是干瘪的虚。另一种虚象发起来的面包一样,把面包、馒头放到水里面,面包涨大,这叫虚软、虚胖,这是浮大的虚。这个舌头一胖大之后会顶到牙齿上,牙齿咬合就产生了齿痕。所以有时候一有齿痕就说是湿,我跟大家说这种说法不对。有两种情况会产生齿痕,大了才会产生齿痕。有两种原因会舌头变大,第一种虚软,馒头投到水里,胖,就象你浮肿一样;第二种憋的,胀大。怎么看是胀大还是虚软呢?很简单,你看一看,你把气球吹鼓了这是胀大,你把馒头扔掉水盆里,它发起来,这是虚软浮大。舌头是不是能一定反映疾病呢?不一定。为什么?因为有的隐有的显,还要四诊合参。他的病变不一定明显地从哪儿反映出来。按理说宇宙全息,任何一点都反映全体,但是你有没有足够精微的感知力呢?不一定。所以说,有的在眼睛上表现得明显能让你察觉,有的在舌头上表现得明显让你察觉,有的在脉象上,有的在身形上,有的在他具体的症状上表现出来,所以说四诊合参方便你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医察觉者体验他身体的情况。舌片分析案例&舌片评论一下吧,抛开以有的成见。注意观察舌两边的两道白印。为什么会有一股气聚在两边化成苔?这不是表有邪的苔,而是正气弱,气想达表而未能达表的舌苔,郁在半表半里,故化出两道来。为何未能达表的苔会化成这种形状?你们仔细看,两道印与舌边的交界处有明显的边界,舌边完全无苔,这就是气到不了的地方。气到不了,人就会得病。再仔细看,不到的地方最严重是在舌根的两边。大家看清楚了吗?靠近舌根的两边,气不到的地方还有向里在攻的意思,左边更甚一些。这就是气机,也是病机。正常舌苔有一层淡薄苔来覆盖舌面的,舌根主里,舌尖主外,舌中主里,舌边主外。她舌根、边无苔,舌根主里主肾,边主外,即肾之外界,所以她腰疼的非常厉害,出虚汗,背也疼,看苔片的思路大概如此。其实说破了,简单,都是直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论。观察此苔的异常和变动,可以悟病机。几个典型舌片气血不足,脾气不好,郁滞不化之舌气郁在下之舌& &&气郁、寒凝、肺不宣之舌气血虚软之舌&&&&&中气下陷之舌&黄腻苔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主病及相关研究: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裂纹舌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齿痕舌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主病及相关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2)阳虚型: 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绛舌绛舌常见于现代医学感染发热性疾病的极期、败血症、烧伤、恶性肿瘤、肝硬化、尿毒症、结核病等。病状名。舌体肿胖。舌体胖大,色淡而嫩,舌边缘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腐苔腐苔curdy coat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的苔质。腐苔多属热证。多因胃中阳气有余,蒸发胃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若苔色晦暗垢浊,或白或黄,称为浮垢苔,常见于食积、痰浊、湿热之证。若舌面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则称脓腐苔,常见于内痈病重。其中肺痈舌苔白腐,肝痈舌苔紫灰脓腐,胃痈舌苔黄腐。若舌面上生一层白膜,或出现饭粒样糜点,称霉腐苔,多因胃脘腐败,津液化为浊腐上泛而致。常见于湿温、温毒、伏暑、痢疾、疳积等患者。一般病程中,舌苔由板滞不宣而化腐,由腐而渐退,生出浮薄新苔,为病邪解尽。老舌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即為蒼老舌。主病及相關研究:老舌多由於邪氣方盛,正氣不衰,故質堅色蒼。《臨床驗舌法·驗舌分虛實法》認為,凡物之理,實則其形堅斂,其色蒼老;虛則其體浮胖,其色嬌嫩。而且,氣尚稚,其質尚嫩,其氣已盛,其質則堅。故不論舌色苔色如何,舌質蒼老者都屬實證。且邪熱亢盛,氣血塞實於上,正邪劇爭,致使舌形色堅斂,故多主實熱證。《辯舌指南·辨舌之神氣》亦認為舌質堅斂蒼老,不論苔色黃白灰黑,病多屬實。《察舌辨證新法·黃苔類分別診斷法》認為,不反舌質有老嫩,苔色亦有老嫩之不同。凡苔色深濃枯暗質暗為老色,或老苔亦主實證。其中老黃色苔,為胃中陽氣旺盛之候。黃如炒枳殼色為胃陽盛極,陽亢陰虛之候,黃黑相間,如鍋焦黃色,撫之棘手,看之不澤,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乾之候。亦有陽氣為陰邪所阻,不能上蒸而津液缺乏。《臨證驗舌法》也指出,舌青蒼老,是肝膽邪盛,宜瀉火精肝飲治之;黃而蒼老,為脾胃兩經邪盛,宜瀉黃散治之;赤而蒼老,為心與小腸邪盛,宜瀉心湯;白而蒼老,為肺與大腸邪盛,直瀉白散;黑而蒼老,為腎與膀胱邪盛,宜清肝飲。現代研究認為:舌之蒼老當與副交感神經張力減低而交感神經張力亢進有關,使唾液漿液性分泌減少,粘液分泌代之。老舌兼證較多,具體可參考各兼證。有此類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較複雜,治療宜按辨證施藥。珍贵的舌诊图谱&(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煲汤服用。(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①白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常见舌象见附图)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意义:湿热阻滞三焦14.淡红舌黄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15.红舌黑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意义:胃肾气阴两伤。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20.红舌白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21.红舌黄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22.暗红舌焦黄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23.红舌黄白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24.暗红舌黄燥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25.红绛舌黄黑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26.红绛舌黑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意义:营分郁热。28.青紫瘦小舌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30.淡白舌水滑苔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31.红绛瘦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32.红胖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意义:湿毒内盛。3.舌诊的注意事项(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舌诊论治40法&临证验舌法&&凡病皆标也,而必有其本,本者所以致病之根源也。盖惟人之病也,有一标必有一致标之本。是以医之治也,有一本必有一拔本之方。不获乎致标之本,处方必不能对其症也。不投以对症之方,治病必不能拔其本也。&&&&&&&临症者,欲决群医莫决之疑,则内因外因,致病须审其原;欲中各症必中之的,则正治从治,验方务求其谛。&&&&&&&用辑主症诸方,以列验舌之次。&&&&&&&1.凡舌见青色而坚敛苍老者,肝胆两经邪气盛也,泻火清肝饮主之。&&&&&&&泻火清肝饮方&&&&&&&(酒炒)&(酒炒) 山栀(酒炒各一钱) 生地(酒浸三钱)&(酒洗二钱) 生(一钱)&&&&&&&按∶上方主治肝胆两经实邪,以致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等症。&&&&&&&2.凡舌见青色而浮胖娇嫩者,肝胆两经精气虚也,滋水生肝饮主之。&&&&&&&滋水生肝饮方&&&&&&&熟地(四钱)&(二钱) 萸肉(二钱) 丹皮(钱半)&(钱半)&(钱半) 五味(一钱) 归身(钱半)&(一钱)&(一钱)&(二钱半)&&&&&&&上方主治小便淋漓不利,妇女月经不调,两胁胀闷,少腹作痛,寒热往来,胸乳作痛,左关弦洪,右关弦数,此郁怒伤肝,脾血虚气滞为患也。用六味双对减半分两,加、、、、五味,合逍遥而去、加五味者,合都气意也,以生肝。故去而留、,以补脾。补脾者,生金以制木也。&&&&&&&以制为生,天地自然之理也。&&&&&&&3.凡舌见青色而干燥,属胆腑阴虚火郁者,用逍遥散加生地、主之。&&&&&&&逍遥散加生地方&&&&&&&(酒炒五分)&(酒炒一钱) 归身(酒洗一钱半)&(一钱半)&(一钱)&(五分) 生地(二钱)&(五分)&&&&&&&4.凡舌见青色而干燥,属肝脏血虚火旺者,逍遥散加丹皮、山栀主之。&&&&&&&逍遥散加丹皮山栀方&&&&&&&(一钱)&(二钱)&(三钱)&(二钱半)&(一钱半)&(一钱) 丹皮(一钱半) 山栀(一钱半)&&&&&&&按∶上原方主治肝胆两经郁火,以致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两目赤痛,连及太阳。(以上各症,皆肝火上冲也)及六经感症,凡见阳脉者,悉宜此方治之。妇女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等症。(以上各症,皆肝火下流也)俱宜此方加减。易曰∶“风以散之。”此方是也。&&&&&&&5.凡舌见青色而润滑,属胆腑气怯,十味温胆汤去主之。&&&&&&&十味温胆汤去方&&&&&&&(二钱去白)&(二钱姜制)&(一钱半) 枣仁(钱半炒研)(五分去心)&(五分) 熟地(二钱)&(一钱)&(五分)&(一钱)&(三枚) 酒煎&&&&&&&按∶上方主治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短气悸怖,或自汗虚烦,口苦呕涎,痰盛不眠,及梦遗惊惕等症。&&&&&&&6.凡舌见青色而滑润,属肝脏气虚者,建中汤去胶饴主之。&&&&&&&建中汤去胶饴方&&&&&&&(三钱)&(二钱)&(一钱)&(一钱)&&&&&&&按∶上方主治肝脏气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之酸、之甘、此系甲己化土也。补肝之子、益土之母,所以培生化之原也。凡脾味不和,饮食不进,其外见症,两胁寒痛,大便泄利,少腹坠痛,并宜此方治之。再按,此小建中汤原方主治也。千金方加,名建中。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小腹拘急,今恐甜多入脾,而去胶饴。则建中,尤与肝脏气虚切合矣。&&&&&&&7.凡舌见青色干燥,而形色反见胖嫩者;肝胆气血两虚也,七味饮倍主之。&&&&&&&七味饮倍方&&&&&&&熟地(八钱)&(四钱) 净萸肉(四钱) 丹皮(三钱)&(三钱)(二钱)&(二钱)&&&&&&&按∶上方主治肝胆气虚,筋无所养,变为寒症。以致筋骨疼痛,脚软懒行,及伤寒服凉药过多,木中无火,手足牵引,肝经血虚,以致火燥筋挛,变为结核瘰 等症。经曰∶“辛以润之。”此方是也。&&&&&&&8.凡舌见青色滑润,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肝胆木气虚寒也,养荣汤倍主之。&&&&&&&养荣汤倍方&&&&&&&(三钱)&(二钱)&(一钱) 五味(钱半)&(一钱)熟地(四钱)&(一钱半)&(三钱米泔水浸蒸) 黄 (三钱蜜炙无参倍用)&(多少随宜)&(一钱半) 炙草(一钱半) 煨姜(一钱半)&(五枚)&&&&&&&按∶上方主治,凡属大虚症,勿论其脉与症,但服此方,诸症悉退,此十全大补汤对子也。但十全大补只分气血,此则五脏皆补,无虚不到,虚而寒甚者,当加以治之;三阴虚更妙。后凡用本方加减者,主治并同。&&&&&&&9.凡舌见黄色而坚敛苍老者,脾胃两经邪气盛也,泻黄散主之。&&&&&&&泻黄散方&&&&&&&(四两)&(七钱) 山栀(炒黑一两)&(五钱)&(二两) 微炒为末甜酒调服。&&&&&&&按∶上方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者。&&&&&&&10.凡舌见黄色而浮胖娇嫩者,脾胃两经精气虚也,益黄散主之。&&&&&&&益黄散方&&&&&&&(一两)&(五钱)&(五钱泡去皮)&(二钱)&(二两)&(炙五钱)&&&&&&&按∶上方主治脾胃虚寒,寒水反来侮土,而呕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等症。炒磨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11.凡舌见黄色而干燥,属胃腑阴亏火旺者,左归饮去加花粉、归、地主之。&&&&&&&左归饮去加花粉归地方&&&&&&&熟地(八钱) 枸杞(六钱)&(四钱) 萸肉(四钱)&(二钱)&(三钱) 生地(三钱) 花粉(一钱火不甚者去之)&&&&&&&按∶上方主治肾水干枯,虚火上蒸,脾胃阴土受亏,以致饮食不进,大便燥结,甚至三阳癃闭,将成噎隔,及早服此,无不愈也。伤寒舌黑唇焦,大渴引饮,此必服发散寒凉、攻伐之药过多也。原方加归、芍救之,燥症更妙。&&&&&&&12.凡舌见黄色而干燥,属脾脏血虚,火盛者归脾汤去,加、丹皮、山栀主之。&&&&&&&归脾汤去加丹皮山栀方&&&&&&&枣仁(一钱炒研) 茯神(一钱去木)&(一钱去心) 归身(一钱)&(一钱半) 炙 (三钱无参倍之)&(二钱半米泔净蒸) 尤圆(七枚去壳)&(一钱炙)&(二钱) 丹皮(钱半) 山栀(钱半炒黑)煨姜(一钱)&(三枚)&&&&&&&按∶上方主治思虑伤心脾,郁怒伤肝,以致三经血少而燥。渐至心口有块如拳,或左肋下有块如手掌,或右肋下有块如镰刀,且时作痛,及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等症。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在男子则隐曲不利,在女子则月事不来,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不治,正此症也。&&&&&&&13.凡舌见黄色而滑润,属胃气虚弱者,七味散加主之。&&&&&&&七味散加方&&&&&&&干葛(二钱)&(五分)&(一钱)&(钱半)&(二钱半)&(钱半)&(一钱炙)&(一钱半)&(三枚) 煨姜(一钱)&&&&&&&按∶上方主治脾虚,肌热泄泻,虚热作渴。如去干葛、、,加,则治脾胃气虚,饮食不进,致成痰癖,不能咳唾。或胃气虚寒,动成呕恶。凡虚及诸病后,皆可以此调之。&&&&&&&14.凡舌见黄色而滑润,属脾气亏损者,五味异功散加主之。&&&&&&&五味异功散加方&&&&&&&(一钱)&(一钱)&(二钱半)&(一钱) 炙草(一钱)(一钱酒炒) 煨姜(一钱)&(三枚去核)&&&&&&&按∶上方主治脾胃不和,饮食不进,泄利虚饱。&&&&&&&15.凡舌见黄色干燥,而形质反见胖嫩者,脾胃气血两虚也,参 八珍汤主之。&&&&&&&参八珍汤方&&&&&&&(钱半)&(钱半) 炙草(钱半)&(二钱半米泔洗蒸土炒)&(一钱)&(三钱)&(二钱酒炒) 熟地(四钱) 煨姜(钱半)&(五枚)&&&&&&&按∶上方主治心脾肺胃气血俱虚,以致恶寒发热,嘈杂健忘,怔忡不寐,懈怠不卧,四肢酸倦等症。&&&&&&&16.凡舌见黄色滑润,而形质又兼胖嫩者,脾胃中气虚寒也,姜桂养荣汤主之。&&&&&&&姜桂养荣汤方&&&&&&&(三钱酒炒)&(一钱去心)&(二钱酒洗) 五味(钱半) 熟地(四钱)&(一钱)&(三钱)&(钱半)&(多少随宜) 黄 (五钱蜜炙)&(钱半) 炙草(钱半)&(钱半)&(五枚)&&&&&&&按∶上方主治,已悉肝胆病本方条下。&&&&&&&17.凡舌见红色而坚敛苍老者,心与小肠邪气盛也,泻心汤主之。&&&&&&&泻心汤方&&&&&&&川连(一钱)&(一钱) 生地(三钱) 山栀(钱半) 丹皮(钱半)&(一钱)&(一钱)&&&&&&&按∶上方主治心火炽炎,口苦舌疮,小肠郁结,不能通利等症。&&&&&&&18.凡舌见赤色而浮胖娇嫩者,心与小肠精气虚也,养心汤主之。&&&&&&&养心汤方&&&&&&&茯神(二钱)&(五分) 枣仁(五分炒研)&(五分去油) 五味(五分)(五分) 黄 (二钱炙)&(二钱)&(二钱)&(二钱)&(五分)&(五分)&&&&&&&按∶上方主治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等症。&&&&&&&19.凡舌见赤色干燥而属小肠阴虚火旺者,滋水清肝饮去,加生地、主之。&&&&&&&滋水清肝饮去加生地方&&&&&&&熟地(四两)&(二钱) 萸肉(二钱) 丹皮(钱半)(钱半)&(钱半) 枣仁(一钱)&(二钱) 山栀(钱半)&(二钱) 生地(三钱)&&&&&&&(钱半)&&&&&&&按∶上原方主治肾水不足,肝火上炎,以致吞酸吐酸,胁痛头眩,口苦咽干,大便艰涩,小水短赤等症。盖取地黄丸之探原而不隔于中;取汤之降火而不犯于下,真从来所未及也。&&&&&&&20.凡舌见赤色而干燥,属心脏血虚火盛者,济生归脾汤去,加丹皮、主之。&&&&&&&济生归脾汤去加丹皮方&&&&&&&茯神(一钱)&(一钱) 枣仁(一钱)&(钱半) 煨姜(一钱)&(一钱) 黄 (二钱半) 冬术(钱半) 龙圆(五枚去壳) 丹皮(钱半)&(一钱)(一钱)&(五个)&&&&&&&按∶上原方主治心衰火盛,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败,外兼咳嗽吐痰,寒热往来,盗汗等症,悉以此方治之。凡见脾胃衰弱,饮食少思,大便泄泻,总属心气不旺所致,此补本法也。凡各种虚症,补中益气汤所不效者,投以此方,加五味、以敛其心气,奏效更神也。又按补中阳药也,归脾阴药也。凡因饥饱劳役,伤其脾而气虚者,宜用补中,补中者,补中以益其气也;因思虑郁结,伤其脾而血虚者,宜用归脾,归脾者,嘘血以归于脾也。至于心力俱劳,而气血俱伤者,则补中归脾,单服固非对症,合用又不成方,惟有养荣一方,可合补中归脾两症而统治之,不致拈一放一耳。&&&&&&&21.凡舌见赤色而滑润,属小肠阳气虚坠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主之。&&&&&&&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方&&&&&&&(五分)&(五分)&(二钱)&(一钱)&(一钱)&(钱半) 炙草(一钱) 黄 (二钱半炙) 山栀(一钱)&(一钱) 煨姜(一钱)&(三枚)&&&&&&&按∶上原方主治凡六经内伤外感。&&&&&&&内伤外感者,言由内伤以致外感也。盖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东垣故立此方以补伤寒书之所未及,非补虚方也。今感症家多不敢用,而以为调理补虚服食之药则谬矣。调理补虚及通其意而转用者耳。&&&&&&&及暑月劳倦发热,暑则气耗,劳则气伤。发热而在于暑月,且因劳倦,自非甘温不能。彼肆用、等,为暑月发热必需之剂,只在不明此义耳。&&&&&&&或汗出不止,卫外之阳虚,则腠理不固矣。&&&&&&&俱用本方加一钱(须再加五味,乃合肺主皮毛之义)。&&&&&&&痢疾腹痛已除,泻犹未已,是胃气下陷也。必尚兼后重,第圊后随减耳,加酒炒三钱。&&&&&&&疟疾发久,形体 羸,无论六经,皆当加一钱(合六君也)。&&&&&&&即有外感,不过加一钱(则合小矣)。&&&&&&&凡妇女胎前气虚,以致胎动不安,小产崩漏,皆因气虚不能升举故也。&&&&&&&或产后血虚发热。凡血虚发热者,其舌必干;气虚发热者,其舌必滑。然既在产后,则不但血虚,即其气未有不虚者。盖当其临盆之际,为产妇者,若非全副精神、浑身力气,努力责以推送之,则胞胎如何下地?&&&&&&&迨至胞胎下地,则所去之血固多,之后能不伤其气乎?况血虚则气无所附,宁不与之俱虚乎?兹以产后发热,专责血虚,殊有漏义。而症乃列于本方之下 是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阳旺阴生,其意固自包举也。第不明言其意,则产后之血虚,人习闻之;而产后之气虚,人皆忽之,故特表而出之。&&&&&&&俱加酒炒二钱(气味酸寒,恐伐生气,故用酒炒)。&&&&&&&此方凡属中宫虚损,病后调摄,无不相宜。倪氏曰∶“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治先补土,此方主之”。&&&&&&&然内伤脾胃,须有分别。如饥饱劳役,饮食生冷,内伤脾胃而病者,自当主以此方。若由思虑郁怒,七情内伤,而脾胃先病者,则于本方尚隔一膜,不若归脾为的当也。&&&&&&&22.凡舌见赤色而滑润,属心脏阳虚气弱者,济生归脾汤加丹皮、主之。&&&&&&&嘘血归脾汤加丹皮方&&&&&&&茯神(一钱)&(一钱去心) 枣仁(一钱炒研)&(钱半)(钱半) 黄 (三钱炙)&(二钱土炒)&(五分) 炙草(一钱) 丹皮(一钱)&(五分) 龙圆(五枚去壳)&(三枚) 煨姜(一钱)&&&&&&&按∶上原方主治,已见本脏血虚条下。&&&&&&&23.凡舌见赤色干燥,而形质反见胖嫩者,心与小肠气血两虚也,枣仁养荣汤主之。&&&&&&&枣仁养荣汤方&&&&&&&枣仁(一钱炒研)&(一钱去心)&(钱半酒炒) 归身(一钱) 五味(八分) 熟地(二钱)&(五分)&(八分)&(钱半土炒)&(钱半) 黄 (三钱炙)茯神(一钱) 炙草(一钱) 煨姜(一钱) 红枣(三枚)&&&&&&&按∶上方主治详前本方。&&&&&&&24.凡舌见赤色滑润,而形质反见胖嫩者,心与小肠火气大亏也,养荣汤主之。&&&&&&&养荣汤方&&&&&&&(一钱制)&(钱半)&(五分去心) 归身(一钱) 五味(八分)熟地(二钱)&(五分)&(八分)&(钱半) 黄 (三钱炙)&(二钱半土炒) 茯神(一钱)&(一钱炙) 煨姜(一钱) 红枣(三枚)&&&&&&&按∶上方主治,并详各脏腑病所列本方下,而其分两,则独轻于各脏腑,而只与肺同者,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肾位远,宜制大其服也。&&&&&&&25.凡舌见白色而坚敛苍老者,肺与大肠邪气盛也,泻白散主之。&&&&&&&泻白散方&&&&&&&(二钱蜜炙)&(二钱)&(一钱)&&&&&&&按∶上方主治,凡属肺热咳嗽,皆当加减用之。嗽加、,痰加贝母,如面赤咳嗽属心火刑金者,加、、、、五味、、,为平肺散,以泻金中之贼邪。如咳嗽而鼻塞身重者,风寒伤肺也,参苏饮或金沸草散以散之。&&&&&&&26.凡舌见白色而浮胖娇嫩者,肺与大肠精气虚也,补肺汤主之。&&&&&&&补肺汤方&&&&&&&(一钱) 黄 (一钱炙) 五味(一钱) 熟地(二钱)(一钱) 桑皮(一钱蜜炙) 水煎入蜜少许和服。&&&&&&&按∶上方主治肺金气虚,不能生水,以致水不制火,虚阳上炎而生咳嗽等症。&&&&&&&27.凡舌见白色而干燥,属大肠血虚火盛者,润肠滋水饮加生地、主之。&&&&&&&润肠滋水饮加生地方&&&&&&&熟地(四钱或八钱)&(二钱) 萸肉(二钱) 枸杞(四钱)归身(三钱) 生地(三钱) 苁蓉(三钱酒洗)&(一钱)&&&&&&&按∶上方主治大肠无血、大便燥结,其应甚捷。&&&&&&&28.凡舌见白色而干燥,属肺脏火旺者,生金滋水饮加、主之。&&&&&&&生金滋水饮加柴芩方&&&&&&&熟地(四钱)&(二钱)&(二钱) 丹皮(钱半)&(钱半糯米拌炒)&(一钱半)&(二钱半土炒)&(一钱炙)&(一钱)&(一钱)&&&&&&&按∶上原方主治,凡伤寒热退后,有难补之阴,有易动之阳,皆当养之。此以其见症,或汗后烦燥未除,口干微热,大便艰涩,小水短赤即是。又有一种少阳阳明症,手足肿痛,系火燥生风,风淫末疾,不必俟其汗后,当即以本方加柴、芩与之,无不效也。&&&&&&&29.凡舌见白色而滑润,属大肠阳虚气汤者,补中益气汤送固肠散主之,补中益气汤见前。&&&&&&&固肠散方&&&&&&&陈米(二两炒熟)&(一钱) 肉果(二钱生用) 粟壳(二钱密炙)&(二钱半炒) 炙草(一钱半)&&&&&&&按∶上方主治脾胃虚弱,内寒注泄,水谷不分,下痢脓血,赤少白多,胀满腹痛连心,食少力乏等症。&&&&&&&炒磨为末,每服二三钱,煎补中送下,切忌酒肉鱼腥油面生冷。&&&&&&&30.凡舌见白色而滑润,属肺阳虚气弱者,补中益气合参附汤主之。&&&&&&&补中益气合参附汤方&&&&&&&(五分)&(五分酒炒)&(钱半) 黄 (三钱炙)&(二钱半土炒) 归身(钱半)&(一钱)&(一钱炙)&(钱半制) 煨姜(一钱)&(三枚)&&&&&&&按∶上方主治肺脾气虚下陷而土冷金寒者,其原治见前本方。&&&&&&&31.凡舌见白色干燥,而形色反见胖嫩者,肺与大肠气血两虚也,十全大补汤去、加主之。&&&&&&&十全大补汤去加方&&&&&&&(一钱) 归身(二钱)&(三钱酒炒) 熟地(四钱)(钱半) 黄 (三钱炙)&(二钱半土炒)&(钱半)&(一钱) 炙草(钱半)&(三枚)&&&&&&&按∶上方主治,已见前参 八珍汤条下。&&&&&&&&32.凡舌见白色滑润,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肺与大肠精气虚寒也,参附养荣汤去、加主之。&&&&&&&参附养荣汤去加方&&&&&&&(钱半酒炒)&(五分去心) 归身(一钱酒洗) 五味(八分) 熟地(二钱)&(五分)&(八分)&(一钱)&(一钱) 炙草(一钱)&(一钱)&(三枚)&&&&&&&按∶上方主治,并详各脏腑病所列本方下。&&&&&&&33.凡舌见黑色而坚敛苍老者,肾与膀胱邪气盛也,清肝饮主之。&&&&&&&清肝饮方&&&&&&&熟地(八钱)&(二钱) 萸肉(二钱) 丹皮(钱半)&(钱半)&(钱半)&(一钱) 枣仁(一钱) 归身(钱半)&(钱半)&(一钱)&&&&&&&按∶上方主治,见前心与小肠病所列滋水清肝饮方下。&&&&&&&34.凡舌见黑色而浮胖娇嫩者,肾与膀胱精气虚也,补元煎主之。&&&&&&&补元煎方&&&&&&&熟地(六钱) 枸杞(四钱)&(二钱) 萸肉(二钱)&(二钱)&(二钱)&(二钱)&&&&&&&按∶上方主治,男妇气血俱虚,精神失守,危剧等症。虚甚倍加 、术,寒者重加姜、附。&&&&&&&35.凡舌见黑色而干燥,属膀胱阴虚火盛者,六味饮合滋肾丸主之。&&&&&&&六味饮合滋肾丸方&&&&&&&熟地(四钱)&(二钱) 萸肉(二钱)&(钱半)&(钱半)丹皮(钱半)&(二钱)&(二钱)&(五分)&&&&&&&按∶上方主治,凡小便不利,而茎中痛连小腹者,系火逼膀胱所致也。痛止便利,即止勿服。&&&&&&&36.凡舌见黑色而干燥,属肾阴虚火旺者,六味饮合生脉散主之。&&&&&&&六味饮合生脉散方&&&&&&&熟地(四钱)&(二钱) 萸肉(二钱) 丹皮(钱半)&(钱半)(钱半) 五味(钱半)&(钱半)&(钱半)&&&&&&&按∶上原方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变为朝热咳嗽,消渴虚劳,及水沸为痰等症。易曰∶“雨以润之”。&&&&&&&此方是也。&&&&&&&37.凡舌见黑色而滑润,属膀胱阴盛火衰者,金匮肾气丸主之。&&&&&&&金匮肾气丸方&&&&&&&(一两)&(一两)&(五钱)&(一两) 熟地(九两酒拌)(一两) 萸肉(一两)&(三两)&(一两) 丹皮(一两) 炼蜜为丸&&&&&&&按∶本方主治脾肾虚寒,腰重脚肿,湿饮留积,小便不利(此则茎中痛而不连少腹者,乃寒逼膀胱而气不能化也);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气喘痰盛;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38.凡舌见黑色而滑润,属右肾阳虚火亏者,八味地黄丸主之。&&&&&&&八味地黄丸方&&&&&&&(一两)&(一两) 熟地(八两)&(四两) 萸肉(四两) 丹皮(三两)&(三两)&(三两)&&&&&&&按∶上方主治命门火衰,元阳虚惫,变为泄泻,腹胀阳痿,精寒不育,两膝 疼,腰软无力,两目昏花,不能远视,悉以此方治之。易曰∶“日以 之。”此方是也。&&&&&&&39.凡舌见黑色干燥,而形色反见胖嫩者,肾与膀胱阴阳俱虚也,枸杞养荣汤主之。继用十补丸。&&&&&&&枸杞养荣汤方&&&&&&&枸杞(四钱)&(一钱) 归身(二钱) 五味(钱半)&(三钱)熟地(六钱)&(钱半)&(三钱) 炙草(钱半)&(钱半)&(五分)&(钱半)&&&&&&&炙(三钱无参倍用) 煨姜(钱半)&(五枚)&&&&&&&十补丸方&&&&&&&熟地(八两)&(四两) 萸肉(四两) 丹皮(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制)&(一两)&(二两无则鹿胶代之) 五味(一两) 蜜丸&&&&&&&按∶上方主治,肾脏虚冷,面黑足寒,耳聋膝软,小便不利等症。&&&&&&&40.凡舌见黑色滑润,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肾与膀胱元气大惫也,养荣汤主之。继用右归丸。&&&&&&&养荣汤方&&&&&&&(钱半)&(一钱)&(三钱酒炒) 归身(二钱) 五味(钱半)熟地(六钱)&(五分)&(钱半)&(钱半或二三钱) 炙 (五钱无参倍用)&(三钱)(钱半) 炙草(钱半) 煨姜(二钱)&(五枚)&&&&&&&上将熟地枣肉捣烂,其余炒磨为末,加蜜为丸,即予家所制万应一粒丹者是也。凡中风伤寒,痘疹胎产,及血症喉痹等症,势在危急,刻不可缓者,每用一粒,滚汤研化,不时灌服,其势自定。继予两粒三粒,其病自退。如调治久病,则作细丸,每服五钱,早晚两时,空心米饮送下。&&&&&&&按∶上方主治劳役过度,饥饱失时,思虑太甚,郁结尤多,以致脾肺气虚,荣血不足,畏寒发热,食少无味,四肢无力,懒动怠惰,嗜卧身倦,饥瘦色枯,气短惊悸,怔忡健忘少寐;或中风卒倒,张口直视,手撒遗尿,或伤寒重剧,谵妄昏沉,撮空见鬼;或身振脉摇;或筋惕肉润;或吐血、衄血、便血不止;或自汗、盗汗、头汗不收;或呕吐泄泻;或水肿腹胀;或眩晕呃逆;或痰涌喘急;或筋骨疼痛;或手足痿痹;或心腹腰背肋胁诸痛难当;或九窍不利;或疟痢疾疾,诸药不效;或脱肛痔漏,积久不痊;或夜热咳嗽;或梦遗白浊;或妇女经闭、血淋崩中带下,胎前产后;或幼稚急惊慢脾,疳积吐泻,麻疹痘疮;或发背痈疽,不能起发收功;或瘰 流注,不能消散溃敛,种种杂症。不拘新久,但看其面色 白痿黄,病势日轻夜重,而其舌胖嫩滑润者,勿论其脉症,投以此方,无不立应。更有其舌由白而黄,由黄而黑,甚至焦干燥裂,而其舌头浮大而胖壮者,属寒凉太过,五脏虚冷也,亦必此方救之。余家救活各科危症,夙号专门,三吴远近,两浙东西,活人无算,而起死回生之力,此方十居六七。盖其用之广而效之神,诚有不能殚述者,姑陈其略,以为重生者告。&&&&&&&右归丸方&&&&&&&(一两)&(一两) 熟地(八两) 枸杞(四两)&(四两) 萸肉(四两)&(三两) 归身(三两) 菟丝(三两) 鹿胶(三两) 蜜丸&&&&&&&按∶上方主治,凡命门空虚等症,八味丸治之,不愈者,此方神效。见症已详八味丸下。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1)正常舌象: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2)舌象的变化: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 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舌象的辨证观舌苔,即是观气之浮云;舌伸出来的一瞬间,要仔细体会舌头给你的感觉,很枯瘦的,气机肯定不好,很光鲜、润泽、颜色好的,基本没有大问题。关于舌片,一定要注意舌苔的走势,薄厚的走向,边界是浸润的,还是有明显边界的。看舌头首先看舌质和舌苔,苔是浮气,浮在表之气,如浮云,地气上蒸之象,而舌质就是大地。把舌头看成一团气,人身的一团气,舌质为气之里,苔为气之表,气因里而达表,若无苔,则气陷入里,为气不足。若有苔,为气出在表。若苔厚,为气聚在表不散。舌苔舌苔是整个人身之气的代表,白苔就是气聚,白苔厚,气厚。苔薄,气薄。苔密,气密。苔疏,气疏。虚的人没有苔或少苔,苔越多邪气聚的越多,苔黄有化热的成分,苔不均匀则气不均匀,上面苔多则气聚胸中,下面苔多则气聚小腹,舌前部有凹陷则中气不足,腐苔则气机腐化,局部剥苔则某部分气机不通了,感冒舌则周围都没有苔,苔中有裂痕则证明气机有阻滞,只要拨动气机,就会有明显效果,一条裂痕把两边分开是典型的左右气机不通,见舌象即见人身之象。&如果中间现白苔,那么整个人身的气机郁在里面了,气郁现白苔,这个郁不是肝郁的的郁,应该是气滞的意思如果白苔慢慢泛黄了,就是这团气郁久开始化热了,如果中间出现裂纹了,其实就是里面的气裂开了,就是由于整个气机郁在里面使其周旋变化而不得而产生了错列的成分,所以直接观舌苔之薄厚,整个舌质之性状,就可以体察整个身体气机的变化。比如说有的人舌苔前面无苔,后面舌根苔厚,用我们气机的理论来理解就是气郁在少府,肝肾之精不化,尤其有些妇女得的经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有的化热变黄,有的不黄。舌苔白就是气聚,舌苔黄就是化热,舌苔燥则是气躁,舌苔有毛刺则是气有毛刺,舌苔裂则是气裂,舌苔剥则是气无,就是气不通了,完全剥苔则是气散。舌苔亦有久暂,不是静止的,它跟身体气机的运动是一致的。喷泉理论用在舌苔上,气从底下往上顶,如煮水一样,翻上来再散下去。根厚气郁在下,成年人舌根苔厚,说明成年人下焦有气郁。长期瘀滞的病,气结在下,不能往上走,小苗不能疏达,萎缩在那里,让它疏达开来时,会增加中上焦的症状,但这是好现象。肝郁的三种舌象看舌苔肝不调有三种:&&&&1、中间有条纵纹,纵纹有深浅,长短,这是不调的一种表现。&&& 2、舌苔两边挂两道苔道,两边有两条线。&& &3、整个舌面看着不清爽不舒服,但又不是非常厚,别别扭扭,好象又凹凸不平。&&&&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慢性肝不调的三种表现。第一种,如果舌有纵纹,为气折叠,为肝郁所致,其人忧郁。因为肝主生机,如果肝的生机起不来,不能舒展,那么它就会倾向于折叠,就像一张纸不舒展,折起来了,就是生机不旺而肝郁,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纵纹。这种纵纹可能先天或后天,纵纹就像两个舌头叠在一起一样,两片舌头一左一右,不能很好伸展,像一片白纸,中间对折了,出现一道折痕,这都是肝气郁折的表现。第二种,舌两边挂道。为气泛两边,多因生气使之泛出。虽是肝郁,但时时能发做出来,故泛。&这样的人不断有肝火旺,爱冲动,爱生气,肝中气向上翻搅,翻搅上来之后又荡漾到舌的两边,久而久之在两边积累出两道。就像一个小湖,有很多垃圾,湖心不断荡漾,垃圾会慢慢漂浮就郁聚在小湖的湖岸。按理说它不断在中间搅局,爱生气,气就不断往上走,翻搅向上,从湖心不断向外荡漾到整个舌的周围。包括两边和上边,但是由于上边气涌得厉害不容易凝滞,所以最终都排挤到两边,这就是两边挂道形成的原因。&&&用词:荡漾,涌动,翻搅,都是从一团气的角度用词的。舌挂两道是怎么产生的?气达于表,表气不利,会向两边排挤,排挤不动就是舌挂两道。很多人的舌头都是两边挂两道,一般都是肝有问题。为什么不瘀在上面?因为上面阳气顶的旺,一般不会遇阻,所以在两边形成两道,欲散而不开,郁在那了。哪里郁的厉害,病变就在哪,两道不一定主肝,但往往从肝上表现。肝主生机,气不能外达,往往从肝上表现。第三种,舌片不清爽,不平直,凹凸不平,像一张纸不是中间对折,而是把一个纸团展开的状态,这种情况说明气机不舒畅。但没严重到两边对折,心情起伏不定,五脏六腑不周调。肝气不畅达,又没有很严重,就表现像一张纸团巴团巴以后再展开以后不清爽,有皱折这种情况出现。这三种肝气郁滞的表现。第二种是肝火旺,不完全是肝气郁滞。三种之间的区别是第一种实质性的损伤,中间纵纹。第二种必然是爱着急,上火,生气。第三种,心情不顺,介于一和二之间,两边挂道就是两边有两条纵苔,是肝不好。舌有裂纹凡是纵纹都是肝不调,横纹是脾虚。有的脾胃很不好的,有许多横裂纹,说明脾不好。为什么横纹说明脾不好?脾主运化,斡旋上中下三焦,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阴虚肾阳虚双补的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