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关节炎间盘突出也是关节炎里的一种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求助: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惨痛经历,正在进行中.....
我的姐夫年仅38岁,去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在韶关粤北人民医院做手术,上了支架.医院要求在床上躺半年后回去复查,结果是里面支架的螺丝松脱.在三枚螺钉插住了神经,找院方他们不承认有错,后来没在办法,只在到处咨询专家和去其他医院又做了第二次手术,都说是第一次手术损伤了神经.到现在去找院方他们都不承认错误.现在我姐夫下半身差不多都已经瘫痪了,去医院讨说法,他们不但不承认有错,反而叫警察把一个快瘫痪的病人软禁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做老百姓的苦啊,这是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人现在正在医院..........
09-11-07 &
治疗请注意:一是少用西药(包括封闭针),多是含有激素的止痛药,副作用较大,用多了,会得骨质疏松症;2是不要把治疗的希望寄托在理疗(按摩、针灸、拔火罐等)上,这些个方法不治病,是暂时的缓解疼痛,但过一段时会加重病情,最终是多花钱不起任何作用;3是任何时候不要动手术,一动人就报废了,因为并发症多、后遗症多、易复发,一亘复发,此病将不治;.建议治疗可以选择纯中药制剂的膏药,既避免了口服止痛药引起的胃肠不适,肝肾损害,又避免了手术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外治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治疗办法,而且康复后不易复发. 治疗可以选择纯中药制剂的“老张家骨筋痛贴”膏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只要腰椎没发生弯曲变形,千万不要手术治疗,否则由病转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呢?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呢?这一类的腰椎病患者很多,腰椎间盘前部较高较厚,正常髓核位置偏后,且纤维环后方薄弱,故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或脱出,而腰椎间盘的后方有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因此突出的髓核容易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的专业药物有中国古老的外用膏药锦唐誉制膏,锦唐誉制膏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治愈率最高的药物。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以下几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1、&用贴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市场上比较好的贴剂有很多,目前中国有一个锦唐誉制膏,反馈相当好,在国内已经替代了手术,而且锦唐誉制膏副作用很小。现在国外也开始销售。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2、&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颈椎病伴有骨折、骨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推拿可使骨质破坏,感染扩散,应禁此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3、&手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法的原理主要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龄偏大、身体欠佳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得了腰椎间盘突出除了用锦唐誉制膏及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有哪些日常必知事项一: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二: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注意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三: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使用锦唐誉制膏可以缓解疼痛,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鞋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您平时不要穿带跟的鞋,高跟鞋会加重和导致腰痛,中跟鞋也一样,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穿平底鞋。大夫推荐使用负跟鞋,能矫正姿势,替代倒走,有利于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选鞋须理性科技日报&日&本报记者&卢素仙&&&■&健康对话&  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鞋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这是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很多患者选择平底鞋,比如穿着舒适的老北京千层底布鞋。但有些人说平底鞋对身体也不好,应该穿中跟鞋,鞋跟在2—3厘米为合理高度。这个说法流传甚广,让很多患者无所适从。  其实中跟鞋有益的说法,与科学界的结论全然相反,又关系到患者人身健康,很有必要予以澄清。鞋跟与腰痛的关系是明确的,鞋底具有地基功能,直接影响人体重心。高跟鞋之所以伤腰,是因为它强制人体重心前移,容易加大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腰部过度受力而导致损伤。那么,鞋跟降低一点,不利就减小一分,完全无跟的平底鞋,当然是无害的。而中跟鞋是一个中间阶段,与高跟鞋相比只是为害减半,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是最简单的逻辑问题。  还有人说中跟鞋的鞋跟,可吸收走路时对身体的振动,有“避振”的保护功效,所以鞋跟是必须的,患者更应有此保护。该说法更是完全歪曲和偷换了科学概念,避振需要避除的“振”,专指每秒钟几十次以上的机械振动,所有的避振都是针对机械振动,与人的运动完全不搭界。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与振动技术委员会人体振动响应分会,专门研究了自身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定“走或跑时振动所引起的人的反应是有益的。”可见,中跟鞋有益的说法,都是与科学结论相反的。而且早在2000年的中华足踝外科学术年会上,就有论文全面论述中跟鞋的不利,结论是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得到了足外科权威专家陈宝兴教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  非但平底鞋是无害的,而且很多医生还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篇学术论文的支持。负跟鞋在欧美地区很常见,在日本,腰痛患者好评如潮。负跟鞋也是利用鞋底的地基功能,与高跟鞋相反,强制人体重心后移,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坚持使用可以逐步矫正姿势,有利于康复,与倒走锻炼的原理相同,更加安全和便于坚持。有兴趣的可以做一个模拟体验,双脚赤足站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书,感觉腰椎是否挺拔了一些。负跟鞋与现有的治疗、康复方法都不矛盾,而且还有利于既有疗效的巩固和提高,这也是医生向患者推荐的原因。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鞋的选择上应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时尚和健康经常是对立的,在鞋与健康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些不科学说法是凭借逻辑就可以判别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鞋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您平时不要穿带跟的鞋,高跟鞋会加重和导致腰痛,中跟鞋也一样,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穿平底鞋。大夫推荐使用负跟鞋,能矫正姿势,替代倒走,有利于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选鞋须理性科技日报&日&本报记者&卢素仙&&&■&健康对话&  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鞋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这是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很多患者选择平底鞋,比如穿着舒适的老北京千层底布鞋。但有些人说平底鞋对身体也不好,应该穿中跟鞋,鞋跟在2—3厘米为合理高度。这个说法流传甚广,让很多患者无所适从。  其实中跟鞋有益的说法,与科学界的结论全然相反,又关系到患者人身健康,很有必要予以澄清。鞋跟与腰痛的关系是明确的,鞋底具有地基功能,直接影响人体重心。高跟鞋之所以伤腰,是因为它强制人体重心前移,容易加大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腰部过度受力而导致损伤。那么,鞋跟降低一点,不利就减小一分,完全无跟的平底鞋,当然是无害的。而中跟鞋是一个中间阶段,与高跟鞋相比只是为害减半,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是最简单的逻辑问题。  还有人说中跟鞋的鞋跟,可吸收走路时对身体的振动,有“避振”的保护功效,所以鞋跟是必须的,患者更应有此保护。该说法更是完全歪曲和偷换了科学概念,避振需要避除的“振”,专指每秒钟几十次以上的机械振动,所有的避振都是针对机械振动,与人的运动完全不搭界。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与振动技术委员会人体振动响应分会,专门研究了自身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定“走或跑时振动所引起的人的反应是有益的。”可见,中跟鞋有益的说法,都是与科学结论相反的。而且早在2000年的中华足踝外科学术年会上,就有论文全面论述中跟鞋的不利,结论是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得到了足外科权威专家陈宝兴教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  非但平底鞋是无害的,而且很多医生还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篇学术论文的支持。负跟鞋在欧美地区很常见,在日本,腰痛患者好评如潮。负跟鞋也是利用鞋底的地基功能,与高跟鞋相反,强制人体重心后移,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坚持使用可以逐步矫正姿势,有利于康复,与倒走锻炼的原理相同,更加安全和便于坚持。有兴趣的可以做一个模拟体验,双脚赤足站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书,感觉腰椎是否挺拔了一些。负跟鞋与现有的治疗、康复方法都不矛盾,而且还有利于既有疗效的巩固和提高,这也是医生向患者推荐的原因。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鞋的选择上应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时尚和健康经常是对立的,在鞋与健康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些不科学说法是凭借逻辑就可以判别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此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手术和非手术疗法,各有其指征,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经非手术治疗法得到缓解或治愈。或者换句话说非手术疗法是本病的基本疗法,但是非手术疗法对骨伤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应对病人病情有透彻了解,这种了解不仅是通过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而是对疾病本身的了解和掌握。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必须遵循手术适应证。要求医生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治疗方法,制订正规方案,计划周密,安排得当、循序渐进,从缓解症状、治愈直到康复,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措施。对所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据病情及时调整,避免方法不当加重病情或枉费时间与费用。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尤其是长期患病的病人,让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收到良效。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初次发作,病程短的患者。  2.病程虽长,但症状及本征较轻的患者。  3.经特殊检查突出较小的病人。  4.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施行手术者。  5.不同意手术的患者。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可谓多种多样,今将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卧床休息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具有腰痛腿痛症状,特别是病理类型为突起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卧床休息可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步消失。腰椎间盘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站位居中,平卧位最低。在卧位状态下可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制动可以解除肌肉收缩力与椎间各韧带紧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处在休息状态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使损伤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髓核回纳,椎间盘高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去除水肿,加速炎症消退;避免走路或运动时腰骶神经在椎管内反复移动所造成的神经根磨损。因此可以说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   病人必须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明显缓解。但有些病人虽经卧床休息数周后或列长时间症状得不到改善,其原因是并未完全卧床休息,还象正常人一样从事家务劳动或工作,或症状稍减轻便恢复工作。从而使症状时隐时显,迁延发作。卧床休息是指病人需整天躺在床上,有的医生让病人吃饭、洗漱以及在床上进行小便,特别是行腰椎手法治疗以后。在最初绝对卧床休息的几天,这样做是必要的。如病人离床下地吃饭、洗漱、大小便,应尽量缩短时间或戴腰围保护。当日常活动完毕应立即返床平卧。卧床休息直到病症缓解,一般需2~3周或更长时间。常用下肢直腿抬高试验来评价症状改善的程度,在此期间加以下肢牵引疗法或其他治疗方法则疗效更佳。   床铺以足够宽大的硬床上铺褥垫为宜,病人平卧后可使脊柱得到充分放松。软床不适于腰背痛病人,它使脊柱处于侧弯状态得不到休息。有人统计人的一生中有23年是在床上渡过的,选择合适的床铺不仅对腰背痛病人,对所有的人都是必要的。    病人卧床休息时可仰卧将双膝、双髋屈曲,这对腰4,5椎间隙突出的病人特别有效。或选择自上而下舒适的侧卧、俯卧体位。病人卧床休息一个阶段后,随着症状改善,急欲下地活动,应告诫病人最好是卧床时间不短于3周。病人下地活动下地活动时应小心,避免再度扭伤。下地时用手臂支撑帮助起身,尽量避免变腰,并戴围腰保护,在下地活动后的10天内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正常活动。   (二)牵引疗法古希腊的Hippocrate采用牵拉和按压背部的方法治疗腰腿痛病人。   在古希腊还有将病人踝部绑于直立的梯子上,头朝下,身体倒置,猛烈摇晃梯子以减轻病人腰腿痛,也是利用牵引原理。祖国医学亦牵拉下肢对腰部形成牵引力的手法。牵引的方法很多,有手法牵引,门框牵引,骨盆牵引和电动机械牵引及自身体重牵引等。牵引时患者可取卧位(仰卧或俯卧),坐位或立位。   1.机理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加纳。站立位县吊牵引同样可使椎间盘压力减低,使椎间盘增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髓核不同程度回纳或改变与神经根相对位置关系。有人认为间断对椎间盘施加牵引力,形成负压,可起到类似吸吮(suck)作用,使椎间盘回纳。Levernienx将造影剂注入实验标本椎间盘内,然后行牵引,分别对牵引前、牵引时和牵引后的椎间隙摄片。当椎间盘破裂时造影剂从椎间盘前方流向后方,甚至流至椎管内,当牵引时椎间隙变大,造影剂流向中央部位,去除牵引后部分造影剂滞留于中央部位。   (2)促进炎症消退 腰椎间隙突出症时,病变椎间关节和周围韧带、肌肉以及神经根充血水肿,出现炎症。牵引治疗使病人脊柱得到制动,减少运动刺激,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和吸收。   (3)解除肌肉痉挛 疼痛使腰背部肌肉痉挛,腰椎活动受限,间歇使用牵引可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舒张和放松,促使正常腰椎活动的恢复。   (4)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伴有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或半脱位,滑膜嵌顿,牵引疗法可使后关节恢复正常对合关系。牵引疗法虽有以上作用,但在具体作用时必须根据病人,选择适当类型的牵引方法。宜先试用几次,尤其在急性期,观察病人对牵引的反应,如疼痛未缓解或未加重可继续使用,如疼痛加重则停用。对中央型和游离型髓核突出及巨大髓核突出则不宜采用,以免加重病情。   2.手法牵引 患者俯卧或仰卧,助手将患者肩部紧紧固定,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踝部,身体后靠对躯干施加牵引。取俯卧位患者,则在牵引中,试着将脊柱后伸。此种牵引对滑膜嵌顿或小的髓核突出往往有效。   (1)手法牵引按抖疗法:病人取俯卧。痛剧者可于腰4,5腰5骶1两侧消毒后,用0.25%普鲁卡因60~80ml,注射于两侧骶棘及椎板。疼痛不重,体质好者可不用。在患者下胸及髂股部各垫一枕,使下腰部悬空,两端由助手牵引,以增宽椎间隙,术者有节律的快速按抖腰椎间盘突出椎节10~20分钟。   (2)门框牵引法:此法适用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其法是先让病人站台票在小凳上,选择高矮合适的门框,患者双手攀门框,为防止脱手,腕部可用布带保护,然后双脚步离开小凳,身体悬空。此时作练单杠运动那样前后摆动动作,利用病人自身体重进行牵引。体壮上肢有力者,还可以在肢上挂重物,以加重牵引力。   (3)骨盆牵引法:优点是方法简便、安全、患者无痛苦,可在家中进行,医生定时巡视。   用具和方法:用具包括:骨盆牵引带,绳、滑车、滑车固定架及重砣。   围上牵引带后,卧木板床,并将床脚步垫高20cm,使头低脚高,这样可借体重作为反牵引。每日上、下午及晚间各牵引一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每3周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6日,可进行2~3疗程。一般患者在牵引最初几天症状迅速减轻,第2周末达到应有疗效,第3周为巩固阶段。若第1周症状无明显减轻,则可将重量适当啬;若仍无明显好转,则初步判断牵引对其无效。牵引重量宜逐渐增加及减少。重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格和肌肉发达情况而定。以不使患者疼痛为标准,一般双下肢每侧重量约5~10kg。为了巩固疗效,牵引后应卧床,同时配合做腰背肌功能锻炼及理疗。   (4)胸部、骨盆牵引 Cyriax介绍一种胸部、骨盆牵引。此法是在骨盆牵引的基础上又加上胸部牵引带形成对抗牵引,并加用牵引力测量仪以了解牵引力的大小。   病人取俯卧或仰卧,可根据以下情况选择,如果病人在检查时腰椎后伸出现疼痛,可先取俯卧位,牵引带从身下经过。另外在病人卧床最舒适的体位行牵引。牵引时间一般半小时至1小时,每日两次。Cyriax认为只有当牵引2分钟以上才能克服肌肉紧张力,使牵引力作用于韧带和椎间关节及椎间盘。疼痛多在牵引几分钟后减轻或消失,但并不意味牵引力已足够,因为牵引目的不仅是暂时症状缓解,而是争取突出髓核尽可能多地回纳和调整与神经根的关系。当病人适应牵引后在头10分钟内每隔2~3分钟增加重量,最后可达40kg,如果牵引几天后病人疼痛未减,应高速病人姿势和牵引带的位置和方向。很多病人是在第2周才显效,如果无效则不宜继续进行。在有显效的病人一般牵引3周以上。病人腰背和下肢放射痛逐渐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到正常范围,腰部主动活动不致引发腰腿痛。但有些病人在接近痊愈时做直腿抬高试验可有大腿后疼痛出现。   3.机械牵引 和地已有许多牵引床架的制造和临床应用。目前介绍的有自控脉冲牵引治疗床,振动牵引床、立式自动控制腰牵引器等。   (1)自控脉立足点牵引治疗床:此床由床身、床面及操纵盘三部分组成。床射击内装有电动机、油压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床面分上半身和下半身,均可控制在床身上来回滑动。上半身床面主要控制病人上半身作自动间隙往返慢牵引及持续静牵引。下半身床面主要控制病人下半身做脉冲式牵拉。   (2)振动牵引床:即在一般的牵引床的基础上,加上振动系统。治疗时患者将牵引带系好,胸部固定于床头,骨盆牵引带固定下端尾部横档铁钩上,开始牵引。牵引力大小以患者忍受程度为宜,然后用手摇轮盘将床板中段上升,紧抵腰部为止。静止牵引5~8分钟后,开始按动电钮,使床板中段振动2~3分钟,休息片刻,然后徐徐放松牵引,再休息数分钟,1周可做次,同时可结合斜板、侧板、绷腿及腰部过屈推拿手法。   (3)立式自动控制腰牵引器:此机器采用机械传动,电器控制,可自动升降。机械装有两套电器操纵控制器,病人或工作人员都可自行控制机器升降。机器上附有两个悬臂是滑动的,可随病人体型胖瘦不同而调整。牵引前先用围腰以腰4,5为中心捆扎在腰髋部,围腰两侧有吊带穿在牵引吕原悬臂上。然后按动电钮机架即升起,下肢悬空,升到一定高度时,腰下部可做静止牵引或做各种姿势以及各方向的摆动。   4.垂直悬吊牵引 本疗法是用自身重量作为牵引力,而不同于平卧牵引,后者由于躯干与床面的磨擦力大,故牵引重量虽重,而作用在腰部的牵引力却小。另外在悬空下作摆动时,可加大牵引力。上身体重约占全身体的40%,对腰椎间盘压力,去除载荷后腰椎间盘内压力减低,同时骨盆和下肢牵引又进一步减低腰椎间盘压力,使用权后纵韧带紧张,髓核部分回纳可使症状消失。通过对牵引下病人的腰椎摄片观察,间隙可增宽0.2~2.5mm,其中以腰3~5为最明显。该法特别适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每天间断应用该法可促使修复纤维环和髓核。Burton报告治疗前后的腰椎CT检查表明该法可促使突出椎间盘髓核明显缩小。按病理分型和临床表现,该法适于下列三种情况:①突起型:髓核造成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突起,疼痛位于腰部或放射至臀部、膝后,但少有至足。②脱出型:髓核已脱出至纤维环后纵韧带下,导致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疼痛由腰沿上肢放射至踝和足。③髓核已突出至后纵韧带下但尚未成为游离髓核。该法不适于体重过大和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当髓核已突出于后纵韧带后面游离于椎管内则不宜用此法。如果在最初几天内出现坐骨神经痛加剧,应停用此法。   方法:病人胸部绑置牵引带,仰卧于可自动控制的悬吊牵引床上,床面与地面斜置成夹角,从30°开始,每天增加5°,8天内达与地面成70°~90°。牵引时间每天4小时,分几次完成。牵引时间长短取决于病人耐受程度。牵引完后可卧床休息。Burton报告在6年时间内对一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此法治疗,70%获得缓解或痊愈、5%的病人不能耐受此疗法,剩余病例需行髓核溶解疗法或手术。因此他认为垂直悬吊牵引对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是有效的。   (三)推拿疗法   推拿即按摩,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用以治疗腰腿痛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医推拿得到了很大发展。推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由于具有方法简便、舒适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法之一。   1.原理 按摩托车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按摩可促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2)对淋巴系统的影响:按摩可促使淋巴流动加速,加强水保吸收,对渗出起到治疗作用。   (3)对关节、肌肉肉、韧带、肌腱和鞘膜的影响:在损伤时关节可发生轻度错位,关节滑膜可能发生嵌顿。按摩推拿中抖动、牵拉、摇滚等手法可起到复位作用。在体育运动或劳动中过于疲劳或一些不协调的动作可造成肌肉的痉挛,按摩可使肌肉放松和解除疲劳。由于损伤和退变,肌肉、肌腱和腱鞘及韧带可发生变性粘连和疤痕化。按摩除手法能直接机械性地分离粘连外,还可促进局部血液、淋巴流动,营养状态的发育而使粘连吸收。疤痕和变性的组织可恢复为柔软而有弹性的组织。对挛缩的肌肉和关节囊,按摩亦可使之松解,逐步恢复及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   (4)按摩推拿可起到镇痛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按摩推拿可促使体内止痛物质内啡肽含量的增加,致痛物质单胺类排泄减少。恢复细胞膜疏基及钾离子通道结构稳定性,从而使疼痛症状缓解。按摩还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调节作用,起到镇痛效应。   (5)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以往认为按摩推拿治疗该病是通过手法复位而完成的,可使突出的髓核复位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这也是现今很多手法治疗加以复位二字的理论依据。即认为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手法治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便认为是将突出的髓核复位了。关于这一点仍有不同看法。宋献文对手法治愈者利用髓核造影方法及对无颜色者施行手术探查证明,在治愈者中,不但髓核显影,且造影剂流至硬膜外,说明髓核突出物部分被挤碎,使其内容物逸出,因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无效者突出物多未完全破裂,仍挤压神经根。另外尚有神经根部发生粘连。近年来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有CT检查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推拿治疗而症状缓解者,复查CT,原CT所示之椎间盘突出形态、大小和部位仍同推拿前,此说明症状缓解的原因并非椎间盘复位。   国内有人对中医斜板手法进行了实验研究。斜板手法是治疗腰腿痛的关键手法之一。据推拿学记载,斜扳法指在侧卧位,患肢向上屈曲,健肢伸直,治疗者用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或肘部)抵住患侧臀部后方,然后作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旋转。斜扳手法原理类似于杠杆作用,两端的着力点,通过较长的力臂,使腰椎产生旋转。虽用力不大,但可以使腰椎产生较明显的空间位置变化。Chrisman已在手术中证实可以使椎板发生5mm移位,关节囊受到牵伸,从而推测椎间孔形态的变化。使神经根所外的区域容积相对增加,解除神经嵌压或粘连,使局部压迫得以缓解,减轻疼痛。国内研究者用人体新鲜尸体腰椎运动节段为实验标本,应用电-机械测量方法,研究下腰椎后部结构在斜扳时所发生的运动学变化,显示斜扳手法是一种复杂的三维六自由度运动。正确的手法,可调整神经根管容积,松动上、下关节突,使神经根管内容和小关节的粘连获得松解,改善局部循环,有利于症状缓解。   国内亦有人有MRI和生物力学的方法对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进行研究。对20例病人行手法治疗前MRI对比观察。测量了T1和T2加权成像矢状面突出髓核的大小。两个人采用双盲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在T1和T2加权成像治疗前后突出髓核的大小均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手法并不能使突出髓核还纳。用3例完整新鲜尸体模拟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动态测量腰3,4腰4,5和腰5骶1的髓核内压在手法过程上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手法并不能使压力减低,反而使其升高。在新鲜尸体切除腰椎椎管后壁,暴露两侧腰4,5和骶1神经根,模拟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发现手法过程中硬脊膜和两侧神经根均可向上、下和内、外移动。结论是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不能使突出髓核还纳,而能使神经根移位,改变了害出髓核与受压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减轻或消除了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了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归纳以下几点:①卧位牵拉旋转可能使突出髓核部分回纳,至于完全复位则尚缺乏客观证据。②手法治疗可解除肌肉痉挛,矫正腰椎侧凸、棘突偏歪和小关节半脱位,使腰椎恢复政党解剖序列。③调整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使椎间孔开大神经根处区域容积相对增加,避免嵌压。④松解神经根粘连。⑤恢复正常的腰椎解剖序列,利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囊水保的消退,静脉回流的改善,促进神经根周围炎症的消退。⑥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主要是使硬脊膜和神经根移动发育与腰椎间盘的位置关系避免嵌压。⑦在部分病例髓核突出物即将破裂时手法可促使其破碎并被挤碎,消除了突出物原有的张力,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但亦有可能加重。   2.手法调节骨关节活动时出现响声的机理 Sandoz认为椎间关节活动时,椎间关节因痛性肌痉挛,主动活动范围受限,被动活动可增加其活动范围。被动活动时首先感到肌肉弹性阻力,当用力克服肌肉阻力后出现响声。关节活动轻度增加超过生理极限时,感到韧带、关节囊形成的第二次阻力,此时为解剖极限。如进一步增加活动范围可损伤韧带和关节囊。因此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不能过度牵拉扭转椎间关节。Roston和Haines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将三个掌指关节与录音带和测力计相连,施力牵拉开掌指关节,同时间隔摄片了解关节间隙变化。牵引力逐步增加,类似脊柱的牵引,结果如下:最初间隙为1.8mm是关节软骨厚度,当牵引力突增8kg时,间隙为4.7mm,同时听到响声,重增至18kg,间隙增加至5.4mm,然后去除牵引力后间隙为2mm,略大于最初时的间隙。可观察到三个现象:关节间隙突然增大,出现响声,X片上关节内出现空气影。Sandoz对此做了解释,正常情况下关节内为负压,起到保持关节面位置和关节的稳定性的作用。轴向牵引时,滑膜和关节囊内折向关节中心方向,当克服肌肉弹性阻力使关节间隙进一步增大,由关节滑膜和组织液突然逸出空气,出现响声并在X线片上显示X线密度减低阴影。   3.方法 手法治疗虽有其优点,亦应遵循辩证施治,不宜千篇一律,必须按患者的病期、腰部活动受限的方位、X线和CT情况以及治疗过程和治疗的病人的反应,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手法。   在临床上有过重手法推拿造成破裂髓核大块突出,压迫脊髓、马尾神经或出血引起截瘫的惨痛教训,应引以为戒。   目前各医院采用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手法不外乎后伸、过屈和扭转三个动作。   (1)常用组合手法:下列手法前5种主要为使肌肉放松,每种手法可多次重复后再进行下一项。在肌肉松弛的基础上进行以后的几项重手法,才能对椎间盘起到扭转、震动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操作时除需一定体力外,更需施以巧劲、这样才能使病人即感到舒适,又能达到满意疗效。手法治疗时病人俯卧于按摩床上。   1)点:以双手拇指指腹前部从肺俞穴开始,顺棘突两侧点按各俞穴直到膀胱俞。   2)压:术者双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上背部按压棘突逐渐向下直至腰骶部。在每次按压时应附加双手向上下方分开的力量。   3)揉:单手张开虎口,以拇指及其他四指分别置于两侧肾俞穴,轻轻颤动、揉按。亦可只用双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肾俞穴进行上述手法。   4)推:用两手掌按压于脊柱两旁,给予一定压力并推向两侧。   5)摇:双手掌置于腰部正中,推摇病人,使病人身体左右摆动,使肌肉放松。   6)抖:嘱病人两手扶于床缘,放松肌肉不要紧张。医师站于病人足侧,双手握住病人踝部,用力将病人提起并在空中作抖动动作。使病人躯干呈波浪状轻轻落下,此时病人腰背肌肉进一步松弛。这一手法特别强调要用力而又轻巧,切忌把病人用力提起后又重重摔在床上。   7)扳腿:仍取俯卧位。一手按压第3、4腰椎旁位,另一手托住患侧膝关节。使髋关节过伸一定程度,双手同时相对交错用力。有时可感致电腰部的弹响。左右各作一次。   8)扳肩:俯卧位。一手按压第4、5腰椎,另一手插于患侧肩下慢慢将肩部扳到一定程度。然后双手同时相对交错用力。有时可感致电腰部的弹响。左右各作一次。   9)侧扳:病人仰卧位,患侧在上。健侧腿伸直,患腿略屈曲。医师立于病人腹侧,一手置于髂嵴处,另一手放于肩部。使病人躯干扭转到一定程度,轻轻晃动。待病人肌肉完全放松时,双手向相反方向猛然同时交叉用力。此时可感到腰部有明显弹响。改换体位再在对侧重复一次。此手法亦需注意轻巧及掌握好时机。   10)盘腰:病人仰卧,患腿在上屈曲位。健腿在下伸直位。医师站在病人腹侧。以肘关节托住患侧小腿将手由大腿后方伸向臀部,使屈曲的患侧膝部顶在医师的腹部。另一手法握扶膝部外上方,此时术者左右移动自己的躯干,使病人骨盆产生前后摆动而地一步带动了腰部的活动。活动数次后,使病人髋关节尽量屈曲,使膝部靠拢病人的胸前,同时术者一手向下推压膝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上抬肘关节,使患侧髋关节在内旋位变为伸直位。最后一手握踝,一手扶膝用升降法数下,亦即作髋膝关节的屈伸动作。改换体位在对侧重复上述手法。   上述手法全部结束后,嘱病人卧床休息片刻。可每日按摩1次,一般10次为一疗程。   (2)俯卧牵引按压法:该法为常用法之一。患者俯卧,两手把住床头,一助手用双手握住病员两踝部,作对抗牵引约10分钟,术者立于病人一侧,用手掌或指腹按压椎旁压痛点,按压时用力由轻变重。此法可使椎间隙增宽,利于髓核还纳。   (3)单腿后伸压腰法:此法可紧接上法进行,病人俯卧。术者站台票于患者病侧,一手将患肢提起后伸,一手压于腰部压痛点,且将患肢作上下起落数十次,可起到解除神经根粘连和促进髓核还纳。   (4)屈髋、屈膝、伸腿、足背伸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病侧,一手扶膝、一手握患者踝部,两下肢分别作屈髋、屈膝再做髋内收外展,最后将患肢伸直下上起落,当腿抬高接近90°时,猛将足背伸数次,可松解神经根粘连。   (5)折腰法:取坐位者,一助手固定病人骨盆,术者立于其背侧,把握病人双肩作胸腰前屈、后伸、内外旋转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取侧卧位者,术者一手把握住患者臂作后牵动作,一手扶信同侧髂部作前推动作,力宜柔和有节律。此法可使脊柱在不同平面受到扭转,使肌肉解除痉挛及恢复小关节轻度移位。   (6)提捏法:即术者用食指和拇指提出捏大腿内侧根部及大腿后侧肌肉,由下而下,揉力由轻到重,反复数次。可起到解除由刺激坐骨神经所引起的肌肉痉挛和感觉异常。   以上2~6手法每日进行1次,一个疗程为10次。   (7)旋转手法:旋转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有一定作用。此手法的作用机理:是利用躯干的杠杆作用,将腰椎旋转及屈曲,充分发挥旋转牵引力的作用,使韧带松弛紧张,给突出物一挤压力,同时腰椎屈曲,使神经根移位,改变了突出髓核与受压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放置手法分位和卧位两种。   1)坐姿手法:患者坐于无靠背的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头稍低,一助的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大腿,双手压住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术者坐于患者之后,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然后术者(以棘突向右偏为例)将右上肢从患者右腋下通过,将手掌置于患者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同时嘱患者双肢踏地,保持臀部正坐不移动。术者此时用左手拇指扣住偏右之棘突,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60°~90°,同时向右侧弯,达最大侧弯时术者右上肢用力拉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向左上顶棘突,此时可觉察左拇指下棘突轻微移动,有时可伴响声。   2)俯卧位手法:患者俯卧,两腿稍分开,术者双拇指触诊腰部,摸清偏歪的棘突(以向右偏歪为例)。术者站于患者右侧,面对侧方,左臂从右大腿下面伸进,将右腿抱起过伸髋膝,以患椎为支点肇转大腿,右手拇指借大腿摇转牵引之力,将偏向右侧的棘突拨正。   手法结束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突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用一手拇指从上而下顺次压一下棘突,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拨正,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