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心理缺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会照成哪些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主要表现如下:一、 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二、 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三、 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四、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孤独对留守儿童到底有何影响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编者按:春节临近,罕见的寒潮也无法阻挡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脚步。辛劳一年的他们终于能够回到家中,与分离已久的孩子们团圆。这令人又一次想起“留守儿童”这个沉重的话题。在不少孩子厌烦父母每天从早到晚的唠叨时,中国还有接近6000万留守儿童,只有在短暂的春节期间,才能享受父母的怀抱。长期缺失父母陪伴的他们,可能都忘记了怎么撒娇。本文将通过一个对个体早期发育的研究,充分说明陪伴的重要性,关爱留守儿童。日,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中毒身亡。4名儿童是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仅有5岁。其实,类似的悲剧并不罕见。我们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报道,未成年留守儿童被多次猥亵;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结果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由于受他人引诱和教唆,留守儿童过早地辍学而走上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案例层出不穷,令人揪心,发人深省。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000万之多,并且这个数字仍在逐年上升。一方面,这些孩子们因从小得不到适当的照料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心理损伤和人格缺陷;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情绪及心理的发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他们在长大之后更容易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给予留守儿童的同情及关注越来越多,除了经济上的资助,许多从事心理方面工作的志愿者亦在四处奔走,努力为留守儿童增添福祉。更为根本的是,国内许多科学工作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个体早期的发育环境,以期为我们帮助留守儿童指明更加准确的方向、提供更加有效的对策。1.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深远看到这里你也许要问了,为什么关注早期发育环境?早期发育环境如何影响人的发育,尤其是情绪和心理发育?这些研究又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呢?换句话说,这些研究能够使我们得到哪些启发,如何指导我们帮助留守儿童呢?下面我们将对以上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一个人的成长及发育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的影响当然是深刻的,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本文计划跳出遗传因素的框架,重点关注环境因素。这是因为在肯定遗传效应的前提下,环境因素是我们可以为之努力并做出改变的因素。“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俗语表达的中心意思都是环境对个人的重要影响。其中,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尤为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的近亲——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进行的科学研究,来了解为什么要强调“早期”二字。需要说明的是,与人类不同,猕猴成长的过程,公猴不太参与,所以本文中,猕猴实验的结果强调的是母猴在小猴发育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人类儿童成长过程中,父亲也扮演重要角色,虽然本文更多地强调母亲的角色,但事实上父亲的重要作用同样应该被重视。实验猕猴在出生后,由于其母猴奶水不足等原因与母猴分离,与年龄匹配的同伴一起人工饲养3个月,而其它猕猴则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被母猴抚养,之后它们的饲养条件并无差异。2~3年后,与出生后头3个月被母亲抚养的猕猴相比,与母亲被迫分离猕猴的压力管理能力降低,哪怕是受到极其微小的环境因素干扰,它们都会坐立不安,焦虑烦躁。另外,2~3年的正常社会生活看上去没有消除早期母婴分离的影响:这些猕猴缺乏与其它猕猴的社会来往,而且焦虑行为大大增加。这些证据都揭示了早期的不良生活经历(我们称之为早期逆境)对于个体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长期的影响。坐在一起进行社会交往的猴子独自坐在角落中的猴子事实上,对于人类而言,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最为关键的3年,是刚出生后的3年。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如同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从外界感知到的各种信息。中国古人有云,三岁看老。意思是一个人的性格在3岁的时候已经初见端倪,这种性格特质将会一直持续至成年乃至一生。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及其团队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长期的跟踪实验。研究对象是当地随机选取的排除了遗传因素的1000名3岁的孩子。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者将孩子们的性格分为5种不同类型:自信型、适应型、沉默型、约束型和不安型。23年之后,科学家们再次对这些人群及其家人做了访谈调查记录。研究发现,两次得到的结果非常相关,也就是说,3岁的言行可能预测其成年后的性格。所以,对于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出生后的头3年。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早期发育环境的原因。2.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寻根那么,早期发育环境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育和成长的?我们可以通过早期环境对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影响来了解这个过程。脑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突起的结构,即“突触”进行联系。多个联系结点形成脑网络,从而行使相应的脑功能,使个体表现出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刚出生时人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3年之内,突触数目快速增加;突触数目的增加是脑功能网络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具有活动依赖性。换句话说,接受外界信息刺激输入越多,突触就越活跃,从而就更容易形成脑功能网络。而脑功能网络决定着我们的智力、情商和性格。我们对猕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母婴分离造成的行为异常,即上文提到的“缺乏社会交往”和“焦虑行为增加”,在猕猴大脑中亦存在相应的脑结构及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与外在的行为变化直接相关,为行为异常的追根溯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在出生后3年内这个阶段,孩子接受的正面感觉性刺激越多,脑网络越倾向于让人充满正能量的发育,越有利于将其大脑塑造成正面、积极的大脑;相反,如果接受的感觉刺激不足,那么由于突触活动大大减少,脑网络的数量匮乏,发育严重滞后。甚至,如果接受的负面感觉刺激较多,例如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忽视的,那么脑网络将倾向于冲动、负面的发育,导致个体在处理问题时没有理性可言,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试想,如果孩子处在一个无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环境中,大脑如何能够得到充分健全的发育?3.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消弭但事实上,中国大部分留守儿童处在无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环境中,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现状。一方面,很多家庭为了提高物质收入水平,年轻父母双双选择出去打工,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孩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而多数老人虽然疼爱孩子,却只想到满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很少与孩子进行互动与沟通,根本谈不上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就这样,孩子一生当中最佳的发育时机被白白浪费了。另一方面,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其中的关键在于,母亲作为监护人与孩子形成的情感纽带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孩子与生俱来有种被遗弃、被忽视的恐惧,如果与母亲分离,孩子会长时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这是非常糟糕的负面刺激,对于大脑发育及情绪发展是很不利的。相反,如果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感觉刺激,他们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与母亲分离带来的焦虑心理。这在我们另一项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对出生后与母猴分离的小猴进行了及时的正向干预,如增加视听触嗅觉的刺激、安排固定实验人员对其进行温柔的抚摸和玩耍。干预持续了半年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经历过出生后母婴分离的猴子行为不再异常,与母猴抚养的猴子相比并无差异,说明正向干预是有效的,能够逆转其社会行为和焦虑行为异常。有鉴于此,为了促使与母亲分离的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抚养者的努力应该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减少负面刺激的输入。也就是说,在孩子3岁之前,母亲尽量不要与孩子长时间分离,这样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孩子内心的焦虑,大大降低发育的不利程度。如果条件不允许,母亲和孩子不得不分离,那么在外地的母亲也请多给孩子打打电话,不论孩子是否会说话,母亲打电话仅仅是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这是作为母亲的基本责任,而孩子对于自己内心的表达是需要耳濡目染的,如果家长自己尚且缺乏对孩子情感的表达,孩子如何能够回应家长?其次,如果在分离期间尚有其他固定的、为孩子所熟悉的监护人特别关爱婴儿,能够满足其心理发育的需要,二者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缓解其由于分离造成的焦虑心理的,这就要靠家里的老人了。但是我们想强调的是,最主要对孩子负责的应该是家长,而并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即便老人相当乐意帮忙照料孩子,那也并非老人的义务。另外,增加感觉刺激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在孩子3岁之前,尽量让其多与外界接触,丰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的感觉经验,这样不仅仅能刺激其大脑感觉区的发育,同时,许多以感觉输入为载体的情绪输入,尤其是正面情绪输入亦能够使得大脑负责情绪和心理的区域得到正常发展。当然,这些科学证据如果不加以普及,那么其发挥的作用必定是极其有限的。如何普及重视儿童心理教育的观念,使得父母们充分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科学人的责任,更值得每位社会人深思。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心理上的不适应让他们患上“留守儿童综合征”_网易新闻
心理上的不适应让他们患上“留守儿童综合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心理上的不适应让他们患上“留守儿童综合征”)
表面不在意,内心却有抱怨父母的迹象;老人只能负担温饱,对于心理关爱却有些力不从心;遇到烦恼憋心里……像可茜、意康一样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浙江还有20多万。
他们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的。渴望父母而不得、渴望亲情而不得,加上安全教育缺失、家庭监管错位,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程度的“留守儿童综合征”。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超过26%的儿童一年才能和父母见上一面,58.2%的儿童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超过半数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和父母在一起会难受。
在教育的问题上,有近30%的孩子并不刻苦,7.6%的儿童在学校没有好朋友。
可怕的是,1.3%的孩子离家出走过,还有39.7%的孩子存在离家出走的念头。更让人担心的是,一半的儿童觉得社会不公平,12.1%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
成绩总在末位徘徊
她说“我觉得我很刻苦了”
学习成绩差,是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普遍现象。
每次考试,可佳的成绩都在末位徘徊,老师说她对学习总提不起兴趣,上课也总是走神,可佳辩解,“我觉得我很刻苦了,但总是学不好。”
相比同村其他从来没见过妈妈的孩子,可佳觉得自己要“幸福”一些,因为至少听到过妈妈的声音。
可佳的妈妈是云南人,早早离开了这个家,“去年,她说想我,就给我寄了个包裹来,里面有衣服、裙子还有发饰。我其实很想妈妈,就偷偷记下了那个包裹单子上的电话和名字。”可佳说,记号码时不敢让奶奶看见,生怕奶奶会不高兴。
可佳心里挣扎了足足一个星期,纠结这个电话打还是不打。“我想妈妈,可也恨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想轻易就这么原谅她。”但总归想念战胜了一切,可佳偷偷拿着奶奶的手机,躲到被窝里,小心翼翼按下那串数字拨了过去。
现实却让可佳有些心灰意冷,“我觉得妈妈的声音应该是温柔的,可那边的声音却粗粗的,很沙哑,讲了没几句话就挂了,她甚至都没喊我一声,我心里好难过。”
自那次起,可佳心中妈妈的形象产生了裂痕,“她其实一点都不想我,也从来没说过要回来看我,为什么我这么想她,她却不要我。”
一提到妈妈,遂昌县龙洋乡里的这些留守儿童就哭得格外伤心,这仿佛是大家心中不能碰的禁地。
可佳的奶奶是比较抵触孙女和媳妇联系的,“我只要看到是云南的号码基本上都不会去接的,没什么好说的,以前对她那么好,但她还是走了。”
可佳家有不少茶地,奶奶总是有忙不完的农活,加上奶奶不识字,对可佳的成绩从来不关心。“我自己不识字,怎么照顾娃娃的学习嘞?况且家里这么多事,农活要干,茶叶要摘,做功课还是要看她自己。以后能学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好了。”可佳的奶奶说,孙女都已经念六年级了,可自打孙女上学起,就从没见过她的成绩单,也很少过问她在班上的学习情况。
同村的留守儿童晓敏家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晓敏的爷爷说,目前家里只有给孩子温饱的能力,学业这块,家里没人识字,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一个人落单易被欺负
他们平时上下学都一起
前几天,在温州打工的陈爱莲临时坐了2个小时的动车回到衢州开化县坝头村,原因是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叶晓头破了,她不放心。她说:“不知道是同学欺负他,还是他自己不小心撞到了,他外婆说不清楚,我还是回来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回温州了。当天晚上,叶晓右额包着一块白布,又跟着他的“老大”姜臣一起玩耍了。叶晓今年10岁,身高只有1.3米,与同龄人相比显得很单薄,11岁的姜臣身高已有1.5米了。与他们一起玩的,还有住在附近的廖含,一个话不多的孩子。
“明天上学,去找他们算账,你看你头上的包。”晚上9点左右,在幽静的巷子里,即使姜臣放低了声音,十米之外还是能听得清清楚楚。
记者上前询问,叶晓正要开口说,姜臣拦住了他,并打了下他的脑袋,“你说,你说,不帮你了。”叶晓只好捂着脑袋,把话和身体同时缩了回去。
就在这时,姜臣的爷爷拿着电话出来喊:“姜臣,你妈的电话。”边喊边走到姜臣旁边,姜臣则连说了6遍“不接电话”。电话那头,姜臣的妈妈骂着,最终无奈地挂了电话。
“平时上下学你们都一起的吗?”记者问。
“嗯,我们都住附近,单个容易被欺负,爸妈都不在身边,我要保护他们。班级里很多小团体,爸爸妈妈很多都不在,晚上只能一起玩,一个人落单了容易被欺负。”姜臣说。
除了打架、学习成绩较差外,长期和父母分离,也使留守儿童对“情”的渴望倍增,在亲情不得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接受身边异性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早恋,甚至因此逃课。
学生自控能力差 男生叛逆女生脆弱“从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都不怎么好。”天台县黄粱陈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冯丹丹说,班上有不少留守儿童,和父母在身边的学生比,留守儿童家庭作业没人辅导也没人督促,成绩都处于中下游。
除了学业问题,冯丹丹认为留守儿童在性格养成上更容易走极端,而且具有明显的男女差异性,“六年级事实上已进入了叛逆期,不少孩子的父母在外经商,他们就跟着爷爷奶奶。”冯丹丹说,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爷爷奶奶又宠爱他们,所有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违背我的想法。”冯丹丹认为,男生叛逆行为尤其严重。
女生则表现得特别内向,“无论怎么教导,她们总是低着头,没有太多反应。要么就不理你,要么跟你闹。”
天台县下各镇中心小学老师冯春尧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比如我们让学生给家长打电话,电话还没接通,有些女孩子就哭了。”冯春尧说,在平时教学中,他们不容易观察到孩子们的内心波动,但往往一提及家庭、父母等词汇,不少女生的内心就变得脆弱。
而男生缺乏家人管教,缺乏家长的肯定和关注,成绩和行为规范能力就比较差,“班级有一个高个子男生脾气就很暴躁,与同学三言两语不和就会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人。”
在天台县最南端的南坪中学,班主任曹博雅向记者反映,班里有一个在周末经常消失的孩子,“不是睡在同学家里,就是索性睡在村民祭拜山神的庙中。”曹博雅说,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不愿带他,长期处于放养状态。
●这些现象亟须得到重视
学习、人际交往中普遍信心不足,或消极退缩,或玩世不恭
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孩子人生
心理问题较多表现在不良情绪上
一说起父母,他们就会情绪低落、哭泣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高亚兵在长达20年的儿童心理研究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完成学校相关任务的能力方面、在适应学校环境和自制力方面、在人际交往的自信心方面、在同辈中受欢迎程度及与同辈互动合作方面均不如非留守儿童。
“他们在校学习、交往和活动中普遍自信心不足,或表现出消极态度和退缩行为,或玩世不恭,有的甚至成为问题学生。”高亚兵说,这些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除问卷调查外,高亚兵还针对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做了访谈,“在和他们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地表现在其不良情绪上,许多学生只要一说起父母,就会情绪低落、沮丧甚至哭泣,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高亚兵分析,这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和排解,极有可能演变为对父母和自己的愤怒,比如不愿接听父母打来的电话,对父母冷漠和反抗;更有个别留守儿童将愤怒的情绪向自己宣泄,出现自虐甚至自杀行为。
分离时间越长消极影响越大
初中留守儿童人格、心理健康问题更多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产生孤独感、焦虑感、神经过敏、消极情绪和冷漠情感,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父母的陪伴。许多留守儿童十分思念和渴望与父母团聚,这种思念和渴望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引发各类心理问题。
“不仅是早期亲子分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分离时间越长这种消极影响越大。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人格、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更多。”高亚兵分析,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也就是说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老人一般会采取溺爱型教养方式,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其他亲戚监护人则易出现极端化的教养方式,要么对留守儿童的诸多缺点错误用批评、指责的方式教育,要么觉得反正也管不了就索性不管不问。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健康长大。“这些父母普遍没有认识到亲子分离、亲子教育缺失会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恶劣后果,他们以生活所迫为由,想当然地认为将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或亲戚朋友照顾,不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高亚兵补充说,她对一些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对上了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其父母关心关怀的程度更低,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老师应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责任。
学校、家庭安全教育衔接存“真空”
留守儿童常发生暴力、伤人、被伤害情况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的工作至关重要,可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中间暴力、伤人、被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就在前几天,公益律师卢红梅接手了一个案子。原本是一个简单的胁迫他人卖淫的案件,因为受害人中有未成年人且是留守儿童,让卢红梅格外难受,“我看到被胁迫的几个女生抽着烟,很不当回事地说着自己如何被强迫,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伤害。”卢红梅说,“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管束,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形成正确、正常的道德观念,容易行为失范。”
卢红梅也经手过一些性侵案件,受害人是农村留守女童,“这些女童在受到伤害后,家长或监护人多选择沉默,这就给更多犯罪提供了空间。”此外,这些女童受到侵害后非常需要心理疏导,但由于家长或监护人的隐瞒、羞于启齿,错过了疏导时间,给留守儿童内心埋下了阴影。
卢红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曾到留守儿童较多的地方发放过小卡片,卡片上印着求助电话和一些提醒内容,什么情况下需要报警、如何报警,什么时候求助于律师等,“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求助电话。”卢红梅说,自己更希望的是这些孩子没有遇到需要求助的事情。
●民政干部提醒
政府相关工作不到位、
户籍政策等
都会造成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归根结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产物。因为生计,农村的劳动力进了城;也是因为生计,这些父母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真的不是我不想回来,孩子我也是想的,可是记者你不知道,我当初是怎么逃出那个村子的,我要是现在回去,指不定又被抓到那家去了。这些我不知道要跟孩子怎么解释,我一直劝她要好好读书,不能像我这样,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将来等她考上大学,我一定回去看她的。”
更多的人说,不是不想回去,回去没办法赚钱,等我赚了钱就把他(她)接出来。
一名长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民政干部说,这些父母外出打工多是迫于无奈。当地经济发展欠缺,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青年在农村没办法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现在很多部门,只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而在吸引青年回乡就业、创业这方面做得太少。”
此外,很多地方的户籍政策也限制了父母和孩子的团聚。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论文
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 编辑:谢桦
  由于亲情的缺失、教育的忽视和社会的歧视,自卑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种自卑心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表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将来的择业观、工作方式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全文如下:
  【摘要】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消极表现。长期的自卑心理可能引发情感障碍,阻碍儿童的人格健全发展,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树立留守儿童们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用自信去开启智慧的大门,迎接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对策干预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据了解,目前仅石柱县就有2.5万留守儿童,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讲,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就全国而言,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容小觑。由于他们从小缺乏父母关爱,致使许多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日益泛化,往往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业、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健康成长将极大影响祖国未来的发展,直接制约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全社会共同关注,全面控制逐步解决。[1]
  在校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焦虑、抑郁、冷漠等。而在这些心理问题中,又以自卑心理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普遍。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消极表现。它往往是其他不良情绪的诱因,是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极大因素,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2]。
  1留守儿童自卑心理表现方式
  1.1学习上
  在学习上,大部分自卑的留守儿童成绩一般。他们在课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举手发言,如果被老师叫到就如临刑场,怕遭人耻笑。更有甚者腿脚发抖、面红耳赤、吞吞吐吐,辞不达意。课下,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能力弱。
  1.2生活上
  在生活上,自卑的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不合群,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冷漠。他们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关注外界的事情,不参加活动,不注重集体和团结;软弱、悲观,承受能力弱;还有部分自卑的孩子个性懒散没有上进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丧失生活信心。
  1.3人际交往上
  在与人交际中,有自卑心理的留守儿童们表现为内心极度封闭,脆弱、敏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由于内心长期的自我封闭,不与人交流,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还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把别人对他的赞扬当成是冷嘲热讽,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挖苦,无论别人对他的态度如何,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欺负奚落。因此,内心自卑且极不平衡,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所以往往人际交往较差。
  2留守儿童自卑心理产生原因分析
  自卑心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如此之大,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对之束手无策。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呢?
  2.1自小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
  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有母亲天天嘘寒问暖,委屈时扑向父母的怀抱大哭一场,生病时父母陪自己一同度过难关。很多人抱怨父母的唠叨,而我却是挨打受骂也甘之如饴。&短短一句话刺痛我的眼睛,这对于一个刚过完儿童节的孩子来说是何其简单的要求!可对她而言却是奢望。在这个需要父母精心呵护的年龄里,他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由此产生一种父爱、母爱的缺失感。这是导致自卑心理产生的第一大原因。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要求的欲求,他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父母在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没有这个关键性的角色,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也就没了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这会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助感、被遗弃感。因此导致了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慢慢的封闭自己,各种能力逐步退化,产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
  2.2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不协调
  据调查,在家照看留守儿童的大多是老人。老人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他们能给的只是身体、饮食、起居上的关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甚关注,即使发现孩子有心理异常也爱莫能助。孩子发现自己无法从老人那里得到心理帮助,就会选择自我封闭,不与人交流。长期以来交际能力越来越差,问题憋在心里慢慢堆积成疾,变得抑郁、自卑。
  2.3学校教育中存在弊端
  由于家庭生活不完整,他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许多心理问题和困惑得不到解决,需要学校教育给予帮助。然而,学校教育同样存在着许多弊端。
  1学校缺乏专业人才
  石柱县共有中小学275所,而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证书的老师只有几名。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有许多学校甚至连心理健康课都没有开设,更别说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没有专业人才的参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永远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2老师代替不了父母
  老师永远不可能代替父母的角色。
  首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们无法平等的与老师交流。尤其是乡镇学校,老师们还是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普通孩子尚且不能与老师正常交流,何况本来就自卑的留守儿童!老师们不去找他就谢天谢地了,更别说主动敞开心扉与老师谈心?
  其次,留守儿童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办学条件有限,一个班上少说也有五六十人。老师无法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要想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谈何容易?
  2.4留守儿童自身原因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性格,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外向的孩子乐观,开朗、自信;而内向的孩子则悲观,孤僻、自卑。
  性格本身就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也是部分留守儿童自卑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但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可以从不同程度上改变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心理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譬如:幼儿阶段,父母的关注程度对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有极大影响;童年时期,学习成绩和父母关爱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最大;青少年转型期,身体发育和家庭条件是影响学生自信与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因素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
  3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问题的对策
  3.1转变家长观念
  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要想培养你们的孩子,就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自卑心理问题,必须着眼于根本,转变家长观念。
  据了解,许多家长进城务工都是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在此,我呼吁留守儿童家长们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与他们进行一次真正的&心的交流&。
  有一方父母在家的孩子就比较有归宿感,他们有了依赖有了交流的对象也就不会自闭。又由于孩子在成长,生理发展的特殊需要,要求他们有一个能毫无忌讳的说出问题和困惑的人选。父母无疑是儿女最好的选择。有了最亲密的人作恰当的引导,孩子的心理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也就不会在自闭中慢慢产生自卑心理了。
  双方都不在家的父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成定期与孩子沟通的愿望。他们可以抽空回来看望他们,寒暑假接他们到务工地方一同生活,定期与老师和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近况,摸清孩子动态;定期打电话关心询问孩子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家长们应该从教育观念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认识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同等重要。有了亲情的慰藉,自卑心理也会慢慢得以改变。
  3.2善用学校资源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和健全孩子人格的重要场所,是他们的第二家庭。因此,发挥第二家庭的功效作用是改变孩子自卑心理的重要举措。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在与升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其次,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现状,制定相关措施。比如建立以班主任为代表的留守儿童帮扶教师制,学校教师可以一对几的对留守儿童进行&亲子管理&。这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置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
  最后,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那些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多给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渗透自信心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心理健康课引导、教育,多举办学生喜欢的活动,定期进行自信心心理辅导。
  3.3整合利用社会力量
  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是社会性的动物[6]。因此,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更离不开社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家庭教育难以解决。我们必须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使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政府职能部门。政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改善留守儿童没人监管的局面,从根本上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发挥媒体作用。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尽可能的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和邻居要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积极了解其基本情况,组织志愿者结对帮助留守孩子及其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各种负担。消除他们的无助感和被遗弃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徐聪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与解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0
  [3]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
  [4]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论文]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心理健康论文】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守儿童情感缺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