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渗性脱水糖尿病,会有密月期吗

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蜜月期
核心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比1型要长得多。发病时间短、体重偏胖、胰岛素用量较少者,诱导出“蜜月期”的可能性更大些。2型糖尿病“蜜月期”概念的提出,给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假若能把2型糖尿病“蜜月期”延长5~10年,对2型糖尿病治疗结局将有重大改观。
  1型糖尿病早期经过几周胰岛素的治疗,有些病人进入了一个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血糖也能保持正常的时期,被称为“蜜月期”。可惜好景不长,数月之后他们又必须接受终生的胰岛素治疗。   以前认为只有1型糖尿病患者才有“蜜月期”,现在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蜜月期”。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般6个月到三五年不等),胰岛素用量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不用降糖药。这一段可以摆脱降糖药治疗的时期也被称为“蜜月期”。
  1997年,以色列的Eeol Cerasi博士给1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其中9例不用任何降糖药物,维持血糖正常达9~50个月。Eeol Cerasi博士把这一研究成果称为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并渐渐被医学界的专家们所接受。此后,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也报告,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蜜月期”长达6个月的占70%,1年以上的占40%。  2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比1型要长得多。发病时间短、体重偏胖、胰岛素用量较少者,诱导出“蜜月期”的可能性更大些。2型糖尿病“蜜月期”概念的提出,给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假若能把2型糖尿病“蜜月期”延长5~10年,对2型糖尿病治疗结局将有重大改观。  研究发现,“蜜月期”的出现和延长,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极大改善,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等因素,使餐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密切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将各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消除高血糖毒性,才有可能促使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延长“蜜月期”。专家提示,可用如下方法延长“蜜月期”。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首页上一页1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眼下,不少家长对孩子长期咳嗽感到非常头疼,其实如果在咳……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在日举行的广州中山论坛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代表专家组宣布:历时3年的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以下简称 “策略研究”)已经提前完成,达到主要终点,证实“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二联和三联用药治疗方案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项完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也是迄今为止针对中国糖尿病病人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四期随机临床研究——囊括了全中国25个省的5535个病人。如何预防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核心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合并症之一特点为血糖极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进行性意识障碍,死亡率高。预后与病人年龄病情轻重有关,更取决于及时诊断,得当处理
  对于高渗性昏迷重在预防,因为一旦发生,即对病人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预防应从防止各种诱发因素(误用葡萄糖或进食过多甜食、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喝水太少等)做起,首先要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要及时发现和正规治疗糖尿病。这是整个预防的重中之重。平时注意要多喝水,不要限制饮水;规律生活、合理起居,注意锻炼;老年患者得了小病要及时治疗防微杜渐,避免大病、重病的发生;发现有任何不适时均应加强监测,并注意观察有无高渗性昏迷的迹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实习编辑:朱文斌)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小儿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眼下,不少家长对孩子长期咳嗽感到非常头疼,其实如果在咳……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某些高血糖或造成脱水的诱因下,血糖极度升高、血钠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出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图文】糖尿病高渗状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糖尿病高渗状态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糖尿病高渗昏迷是怎么回事?
栏目关注:
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最高峰出现在70岁以上人群。而糖尿病并发症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中高渗性昏迷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糖尿病患者在高糖、脱水的环境下容易引起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昏迷相比,其死亡率高且不易控制,因此高渗性昏迷重在预防。
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最高峰出现在70岁以上人群。而糖尿病并发症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中高渗性昏迷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糖尿病患者在高糖、脱水的环境下容易引起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昏迷相比,其死亡率高且不易控制,因此高渗性昏迷重在预防。什么是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全称,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所谓“高渗”好比腌制黄瓜时大量的盐把黄瓜里的水挤出来一样,人体的细胞组织就是在高血糖的高渗状态下,因失水而影响生理功能,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发生。发生高渗性昏迷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患者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3mmoI/L,血钠高于145.OmmoI/L,血液渗透压高于350.OmmoI/L等。糖尿病高渗昏迷如何补救?纠正高渗最初可按每小时15~20mL/kg给予生理盐水mL,再根据血钠和血浆渗透压的测定结果作决定。输注生理盐水后:1、若血浆渗透压正常,血钠浓度大于155mmol/L,可考虑输注0.45%氯化钠低渗液。一旦血钠开始下降,应立即改输等渗液。2、若血浆渗透压较低,血钠浓度小于155mmol/L,可首先用氯化钠等渗液恢复血容量和血压。须注意的是,补液的速度应先快后慢,尤其是老年病人以及冠心病患者需特别对待。如无心衰,在开始的两小时,输液mL,在开始的第3~6小时,输液mL,以后逐渐减慢,一般第一日可补给估计失水总量的1/2左右。纠正高糖糖尿病高渗昏迷时,治疗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第一天剂量一般在100U以下,初始0.1u/(kg?h)负荷,使血糖浓度每小时下降3.3~5.6mmol/L。若剂量过大,血糖迅速降低而体液补充不足,将导致血容量和血压进一步下降,加大患者死亡率。经输液后血糖降至13.9mmol/L或其以下时,液体可改为5%葡萄糖液,与胰岛素2:1~4:1使用,按胰岛素0.05u/(kg?h)的速度输注。若此时血钠仍低于正常,5%葡萄糖液可替换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在补液降糖的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患者的血钠、血糖水平,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脑、脑疝并发的可能。当患者病情改善、神志清醒时,可根据血糖、尿糖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并转为常规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如何预防?1、早期发现糖尿病,合理控制血糖;2、防止各种可引起高渗状态的因素,如感染、应激、、胃肠失水、灼伤等;3、平时应注意补充水分,调节渗透压平衡;4、避免使用升糖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心得安等,注意各种脱水疗法、高营养流汁、腹膜及血液透析时引起失水;5、中老年人应尤其警惕本病的发生,最好定期到医院做血糖和渗透压检查。
(责任编辑:jbwq)
糖尿病疾病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详情
[功能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详情
[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