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行动实现梦想议论文自己的梦想 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谈梦想议论文
来源: 作者: 时间: 18:56
谈梦想议论文 第一篇:谈梦想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听到什么样的歌,看到什么样的文,写出什么样的字,遇到什么样的人。你能听到治愈的歌,看到温暖的文,写着倔强的字,遇到正好的人;你会相信那些信念,温暖,梦想和坚持这些早就老掉牙的字眼;是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视频,是关于《大话西游》的结局。  实在不明白这部电影为何会如此的惨淡。我已经数不清自己看了几遍,我明明知道剧情的发展,可每次看还是会有不同的感受。至尊宝以为自己喜欢的是白晶晶,所以他离开紫霞。等到他知道自己爱的是紫霞的时候,他却不得不变成孙悟空。孙悟空可以把紫霞从牛魔王的手中救出,可是却不能再有七情六欲,然而他始终没想到的是,紫霞会为他挡牛魔王那一刀,他始终救不出紫霞。这就像是你爱他他爱她的一个无解循环,只是最终至尊宝白晶晶紫霞都已经死去,留下的是个躯壳&&孙悟空。仔细想来,至尊宝的宿命早已写好,他注定会变成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保护碌奶迫兀プ瞿遣幻鞑话孜耷槲抻姆稹K纠词歉錾皆簦挥蟹值米栽冢贾仗硬还逯干健W舷急疽晕约赫业搅艘庵腥耍梢运匏芤涣速碓福皇撬趺疵荒懿碌浇峋帧N彝蝗患湎耄遣皇敲扛鋈说娜松急簧瓒艘桓鼋巧孔苁浅砸谎奈绮停┮谎囊路咄穆罚裙娜松弈蔚匮废氯ァ  有时感觉生活越来越像是黑色幽默,不让你懂的时候你偏想懂,等到你懂的时候却又想什么都不懂;你应该享受没长大的时光的时候你拼命地想长大,等到长大了又恨不得制造时光机器回到过去。  永远在成长,永远不知所措,永远不珍惜现在。你想要的,未必是你需要的,于是你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感情的事情里,你发现谁也不是善男信女,谁都在自己的身旁筑起了高墙刀枪不入。  只是,所有的故事都是那么老套。你梦想变得更好,所以你努力,一路被人嘲笑,放弃的变成嘲笑你的那种人之一,坚持的变成你想要变成的那样的人。你问我会不会有其他的办法,我会说,没有。除了努力,除了坚持,你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我想你也很清楚这一点。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老套,它一定要你付出才会给你回报,而且它会像所有的好莱坞大剧一样先让你受挫折,才给你更好的。没办法,生活就是这么老套,梦想就是这么老套,爱情就是这么老套,亲情就是这么老套。  所以,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梦想?  虽然我们把那些老套的内容你看了十几遍了,可你依旧会去看;青春的故事上演了十几次,可你依旧为了那些感动不已;喜欢的歌很久没听了,可听到了还是会感动;像是那首钢琴曲,我早就听了不下几百遍,可对那声音还是没有产生抗体。  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相信梦想,尽管你嘴上常说你不再相信了。你始终抱有希望,相信友情,尽管那么多人再也联系不到。因为你就是这样子的人,明知道故事老套,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可你依旧被感动着。  你不应该害怕你的生活的即将结束,而是担心它从未开始。生活很公平,它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你不相信而把本该明亮的部分减少。如果你因为坚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你会拥有比这多的多的所得。  几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一定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无可救药的稚嫩,然而经历了太多麻木之后的我们,才能明白幸福不过是一件可贵的小事。你相信梦想,梦想自然会相信你。  所以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第二篇:谈梦想 每个人,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拥有自己的梦想。其实任何梦想的起步都是从从小的兴趣开始的。只有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喜欢一样东西,才会很努力的去学,去专研。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当生物学家。 小时候,我很喜欢鱼儿。每次奶奶从乡下带来的鱼,我都不肯妈妈把他们杀了来煮着吃。我喜欢把他们放在脸盆里,端到自己的房间里和自己一起玩。 在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是个著名的生物学家。我想去海底和鲨鱼打交道,勇敢的去探索深海里的奥秘,去发现以前别的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秘密。把我所发现的秘密告诉全球,让那些曾笑我们中国科技不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不是不可以。 我想去那神奇的火山中寻找生物的秘密,把人类一直在脑海里的秘密解决掉,让人类称呼我为&神秘探索王&。在将那些生物的dna提取出来,加以合成,制作成一种新的优良物种。 我想去蓝天,去探索并且证明鸟儿是不是经过巨无霸&&恐龙的改变体。我还要去发现一些稀有物种,为人类在鸟类的探索提供更多的信息。让我们的天空画上另外一种色彩。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知识并不能帮我实现这个理想,所以我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我知道当我长大后一个人为中国奉献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同学可以好好学习,谈谈自己的梦想,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将来为中国奉献。第三篇:谈梦想  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而精彩,有理想而活力。  我把梦和想分开解释,梦只是无现实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什么说有梦而精彩了,规范很简单。有些人做了可怕的梦整天不安,有的做了好梦,充满活力。有喜也有悲,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这样。有的人做了美妙的梦,他把梦中的快乐,带出来分享。好的作品,好的电影,等有的人天天做非现实的梦,那是可怕的,他不愿意活到现实的生活中,只能活在梦中逍遥。可怕的是你不愿意清醒。  我在来分析想。有梦想的人是最成功的人,这句话不假。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想,猜想,幻想都是一样。设计师就是大胆的想,设计出好的作品,作家,离不开幻想,写自己身边的生活事。把自己当主人公。写自己的英雄魅力,写自己的悲惨人生都可以。只要你大胆的去想。相信自己。  我相信自己我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我能写出好的文章,拍出精彩动人的电影。因为我有大胆的想象力,做任何事都是一样的,根据你自己想要的结果去努力,去奋斗。  但梦和想都有共同点就是可以让有些人奋发,成为有地位的人,但有些人不是的,因为他每天做的梦不愿意清醒。有些人有过大胆的想象力,他是非现实,在那里盲目的想,没有终点。 朋友们只要你向着你的终点奋发,你的人生定会精彩。因为你大胆的想过,你i的梦会你而精彩。将你的梦想带给大家,分享出来。 大胆去想吧看到你美妙的作品,精彩的文章,动人的电影,骄傲的成绩。加油!第四篇:谈梦想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幻想,男生可能会把自己想成一个盖世大侠,女生可能会把自己想成一个美丽的公主,这并不稀奇。而在幻想的基础上,每个人又有自己的理想。 有人说:&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可我们还小,对科学家还不了解,这并不符合实际,我们应当把近期的小目标当做自己的理想,比如把哪次考试考好、当上什么班干部、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有了一个理想,也不能&呆呆&的等着它实现,也是需要靠自己努力,来实现这个理想。 在理想的基础上,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和理想是有差别的。理想是可以完成的。因为理想是从小到老,到死去的那一天,都还是有的。某一天完成了。你也有可能不会发觉。而梦想。是年轻时候经常幻想的一种东西。你会想会想:明天、以后、你想成名。之类的事这就是梦想。 梦想可以当做是很遥远的一种理想,但它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如果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有可能到老也不会实现。所以,梦想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梦想,很多人都说不可能完成。我却不这么想。就算完不成,毕竟自己努力过。到老的一天,你会回想起年轻时候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只要你努力过,到老了,回想年轻时候的梦想,还是甜的,毕竟曾经努力过。 人需要的更多的是梦和想,如果连梦都没有哪来的想,很多时候很多东西不是遐想就能的解决的,先有梦想再有理想,如果一个人先有理想再有梦想那么他在做白日梦了,梦想永远比理想更大,更远,更需要付出,也更难实现,如果你有梦想,就应该让它再走远一点,再活长一点,最后留下个美好的愿望在心中永存&&第五篇:谈梦想  我小时候就怀揣一个梦想,梦想当一名太空员,还为此发过誓,一定要当上,然而,好高骛远的我最终放弃了我这一梦想,我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前途来。。。。。。  世界上只有两种学生,男生和女生,男生的性格嘛,多差异于女生,而女生的呢,也不愿模仿男生,在青春花季,我们正值精力充沛奋发向上的阶段,根据我们的性格特征来看呢,大多数人都以怀揣梦想,等待飞翔,高空就在头顶上,就看我们有没有那双隐形的翅膀,我们或许没有爱因斯坦般冷静的分析能力和鹤立鸡群的天才谈梦想议论文 头脑,也没有莫言那样下笔成章,出口嗔人的作家风范,但是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比如,想当作家,就得有勇敢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基础,想当科学家,就得拥有超凡脱俗的创新能力及想象力,相当歌唱家就得有动人心弦的歌声以及出口成章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大多是通过性格演变出来的,&凡有所成,皆成性格&,此话说的很对,但是我认为,这句话倒过来说,只要付出了努力,也是合理滴!!!  自己的路,得自己走出来,但是,满地冰雪中如果别人走的多了,那也变成了一条路,我一直在为自己找一个梦想,是想牛顿一样,还是像托尔斯泰那样呢?虽说是眼高手低,但我也得找一条路走,成功,没有捷径,不管是走别人走过的路还是自己开创新的道路,只要敢走,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因为,滴水穿石,水落下来的多了,就把石头打穿了,这不就通过石头开辟了一条新路了吗?这是水,坚持走这条路的结果。  水,是没有生命的,他能持之以恒的滴落下来,难道我们这些集合了优秀知识的高等生物,连一条宽阔的大路,都走不了吗?那声和女生,尽管性格参差不齐,但是,众人理想千第一篇律,不是太枯燥,太干瘪了吗?往一个眼儿滴,水就能穿石,抖掉身上的雪,就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第六篇:漫谈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能有些人的梦想很简单,有些人的梦想很复杂。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上帝是公平的,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梦想的路上注定是孤独,困难的,而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学创作者,也许我的这个梦想真的是很难很难,同时也没有家人的支持,可以说我的追梦路程真的是很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一旦放弃了,我就必定会懊悔终生,即使我会失败,即使我会失败很多次,但是我依然相信我会成功的。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有时我会想过放弃我的梦想,有时我也会觉得这不可能,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半途而废,还记得小谭老师对我说过:&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努力一下,在努力一下,在努力一下下,梦想就会实现。&每当我不想继续坚持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小谭老师说过的话。一直到现在,我每天都会坚持写下我的文章,现在翻开那一本本旧的本子,看到我以前所坚持写下的文章,觉得很欣慰,即使我还不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创作者,但是我依然坚持写下一篇篇文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功。  梦想的路上也许会有嘲笑,也许会有失败,也许会有困难,也许会有失望&&但是我都不会放弃,即使失败了,我依然会微笑,然后从新开始。一个人如果连梦想都放弃了,那么这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吧,我的人生不要没有意义,我要实现我的梦想!  梦想,一个很美丽的词语,我为梦想付出了那么多,很多人会说不值得,但是。等到成功的那一刻,什么付出都值得了!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zuowen.,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让梦想走进现实;梦想,好久都没有想过的词了,现实,经常听到经常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也有,我想做科学家,那;让梦想与现实同步,有些人也许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看;
让梦想走进现实
梦想,好久都没有想过的词了,现实,经常听到经常见到的生动的词。问自己是不是没有梦想了,可每当自己仔细想了一会之后,觉得好像又不是这样,“梦想”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周围有人会跟你说梦想吗?没有,别人会跟你聊现实,聊的很透彻,透彻的让你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活在现实之中,但梦想似乎并没有因为现实而消失,就像别人不跟你聊梦想,但在心底深处,梦想一直在那,只是能够把它说出来的人似乎越来越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也有,我想做科学家,那是小时候,现在我是老师,我的梦想是能够做一名平凡的老师,能够教一些学生,他们以后会做很多职业,也许我能够做的就是这么多了,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出一份力,教一下书,育一下人,让他们懂得多一点点。我相信每一份平凡的职业中都有着不平凡,我也想做一下不平凡,不过好像我能够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应该就是不平凡了,因为教师的职业性质就决定着它的不平凡,所以,当老师挺好,这就是我对工作的梦想。对生活的梦想,和自己心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少点烦恼,多点开心,心情舒畅的面对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一天,学做饭,学炒菜,上网购物,去超市买菜,今天买这几种菜,明天买那几种菜,尝试不同的做法找到最美味的那种,以后会有孩子,孩子健康成长,学会知识,慢慢长大,聊天说话,让自己和家人快乐,这就是我对生活的梦想。
让梦想与现实同步,有些人也许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看过很多人写的关于梦想和现实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梦想与现实是不可能同步的,那是不是因为“梦想”是很脱离实际的东西,那如果我们把“梦想”变得更贴近生活一些,是不是可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同步呢?我相信那是可以实现的,让“梦想”贴近生活,进入生活,变成生活,能够好好的生活,那就是拥有梦想的现实,也是可以实现的现实中的梦想,“你幸福吗?”这是去年经常会看到的一句问话,电视上每个人似乎都要想想才能够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就是他们对于自己梦想的一种演变,他们要去在自己的脑海中寻找自己梦想在现实中的存在,也许有些人的幸福很小,有些人的幸福很大,但我相信,幸福是每个人的梦想,那是工作与生活的一种协调,当我们把工作的梦想和生活的梦想协调好之后,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与现实同步,我也还在这条路上走着,也许走的很慢,走的很艰难,也许它根本就不可能同步,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慢慢走着不能着急,然后去感受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那个交叉点,让它稳定下来,也许梦想和现实本来就是不断交错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已经同步了,也许对于我来说,是这样,但梦想还在继续,现实也还在继续,要让它们一直这样同步下去,我们也应该一直好好的工作和生活着,感受每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即使是在睡梦中,梦想依然,现实依然,它们不会分开,至少我是这么想的,让梦想走进现实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中学教育、让梦想走进现实(论文)51等内容。 
 让梦想走进现实 ...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就属于我们的人生,而我们的...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6页 免费 写规范的对比式议论文 4页 免费 平凡中绽放出...  梦想,引领朗朗、潜心苦练,让人生绽放绚丽的色 彩。 是梦想创造现实。 始终秉持...同时论据 典型,举例和论证分析都能紧扣自己的观点,论证有力,是一篇典范议论文。...  让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 让梦想走进现实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小学 陈红艳 电话: QQ: 梦想中有那春风徐徐迎面,秋风落叶偎伊人,让梦想成为现实,还得为...  梦想走进现实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梦想走进现实 “你只看到萤火虫身上闪烁着...更加珍惜,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什么,我只想 做好自己。 ” 这样的她,总是让人...  我感慨万分,我也想向大家 呼吁:不要盲目的制定梦想,要在现实这一块基石上去成就梦想,让梦想照亮现实! 【写作 指导:谈写议论文作文如何选择论据】 要写好议论文...  转理想与现实的论文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转理想与现实的论文我--有张 N 流大学的专科文凭,一张抄来的“奖学金”证书,高中的知识,大学 “熏陶”后的思想...  读《让梦想走进现实》有感 假期里我认真学习了《让梦想走进现实》一书,时时被书中精辟的理论和 鲜活的案例所深深感动,且倍感亲切。从教十几年,面对天真活泼的...  让梦想照亮现实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让梦想照亮现实 一梦想的光亮 那年我...每天早晨,我轻快地走进画儿表姐的房间叫她起床,然后看她梳洗 穿衣,打理卷发。...  同时论据典型,举例和论证分析都 能紧扣自己的观点,论证有力,是一篇典范议论文。...让每个人都有属于 自己的梦想,让梦想走进我们世界,让阳光倾洒在我们的生活,让...梦想与实现论文
梦想与实现论文
学习啦【思想哲学】 编辑:谢桦
  布洛赫认为,梦想者之所以能失望,正是由于所有的梦想多多少少都盼着落实:&梦想根本不想持续不断地指向前方&。在他看来,梦想背后的驱力不可能满足于梦象本身,梦并不为梦而梦。
& & & & 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梦想与实现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
梦想与实现
  &意识的改革只在于使世界认清本身的意识,使它从迷梦中惊醒过来,向它说明它的行动的意义&&世界早就在幻想一种一旦认识便能真正掌握的东西了。&
  [1843年马克思致卢格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8页。]
  &这些[民歌体]诗原来在我的头脑里已酝酿多年了。它们占住了我的心灵,象一些悦人的形象或一种美梦,飘忽来往。我任凭想象围绕它们徜徉游戏,给我一种乐趣。我不愿下定决心,让这些多年眷恋的光辉形象体现于不相称的贫乏文字,因为我舍不得和这样的形象告别。等到我把它们写成白纸黑字,我就不免感到某种怅惘,好象和一位挚友永别了。&
  [歌德,《歌德谈话录》(年)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07页。]
  实际上,梦想的真正动人之处还不在于能否&变现&,而在于悬而未决的、全身心投入的渴望,在于大胆而疯狂的想象。例如,少年时代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少年全身心地强烈渴望一些&虚幻&的东西,如罗曼蒂克的爱情、伟大的真理、英雄的业绩等等,少年给人一种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天天向上的感觉,而在他自己也总感觉在一天天地&逼近&某种完美的东西,这种逐渐逼近完美的感觉在艺术家身上终身保持着(如罗丹、里尔克)。就是布洛赫自己,他最沉迷的也还是梦想的这些动人的方面。
  在《希望的原理》一书中,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在论及梦想和实现之间的关系时,曾讲过这么一个:在攻陷特洛伊后,梅勒劳斯(Menelaus,海伦的丈夫)发现自己总也无法抵家,于是他暂时撇下海伦,驾船四处寻找,希望能得到神谕的指点,一天他来到了埃及,在一个古堡中遇见了一个和海伦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这个女人自称是他真正的妻子,而入帕里斯(Paris,特洛伊王子)怀抱的不过是赫拉(Hera)为愚弄希腊人制造一个幻影,她自己&&真正的海伦,则被赫尔莫斯(Hermes)引到了埃及,从未丧失贞操。也就是说,十年坚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战争为的只是一个女人的幻影!梅勒劳斯难以相信埃及海伦的话,打心底他就不愿接受这一点:&我更相信我所受的苦难,而不相信你[埃及海伦]&!直到有消息传来,说那个留在海湾的海伦果真是一个幻影(这个幻影即使在消逝时,仍是光彩夺目),他这才相信他妻子的话。特洛伊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海伦夺回来,可是当一个没有丧失贞操的真海伦来到面前的时候,她的丈夫反倒有些微微的失望。原来,无数英雄为之奋斗和牺牲的绝代佳人,本来就是一个与真实的海伦有距离的、附加了每个人的愿望和幻想的形象!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
  白帆篷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伦的秀发。&
  [卞之琳,《灯虫》,1937年5月]
  金色的梦境,多么辉煌!因此当梦想实现的时刻,人们反倒有些失望。这种情况在人生中屡见不鲜。布洛赫举例说,一个乘船返乡的人想着马上要见到心爱的人儿,心中激动不已,一旦船到岸,忽然间又有几分失落。因此浪漫主义者们视婚姻为爱情的坟墓,他们像堂吉诃德那样为幻想中的&永恒女性&受苦受难,他们克服艰难险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心上人表示忠诚和殷勤;他们不敢靠心上人太近,其缘故在于,他们更爱自己的幻想,不敢面对幻想的破灭:作为&信仰的骑士&,克尔凯戈(Kierkegaard,S?ren Aabye,)甚至把到手的心上人拱手让给别人,甘愿独自忍受相思的折磨!梦想有时候真比梦想的实现要迷人!此即精神之魅力。
  布洛赫自己即深深地为此精神的魅力倾倒,因此整整三大卷《希望的原理》,谈到&具体的乌托邦&、谈到的地方实在是不多。相反,充斥全书的,是各种令人心动的梦想。也许布洛赫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吧。
  布洛赫受马克思现世精神的影响,总是把实现看得比梦想更重要。当然,由于他是一个原创思想家,他不会简单地来看待梦想和实现之间的关系。
  布洛赫说,所有的梦想多多少少都盼着实现。这句话要看你怎么理解。如前所述,梦想乃是带有图象的愿望,梦想与愿望原是一体。愿望当然蕴涵着对实现的诉求,但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实现&(实现什么?怎样实现?实现成什么?),则还要深思。即
  便是那种散漫的、不导致行动的白日梦,也蕴涵着某种诉求,如软弱的小职员幻想杀掉呼三喝四的上司,虽然他并不真的想去拿刀杀人(可能因为他害怕法律的追究,不愿面对杀人的心理压力、以及为掩盖犯罪痕迹引发的大堆麻烦,等等),但当他沉迷于这个
  梦想的时候,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至少在梦中他拿起刀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种情况:做梦的人虽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想去实践他所做的梦,但他还是从梦中获得了快感;可以说,他在梦中诉求某种东西,并在梦
  中实现这一诉求。由此可见,虽然梦想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引发了实际的行动,从而改变了现实世界的面貌,但对实现的诉求不见得就等于付诸实践(肉身的行动),不见得就等于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不见得要在物质世界上&打上烙印&。依我之见,&愿望-梦
  想&所蕴涵的对实现的诉求,首先乃是一种主观上的诉求,这一主观诉求其实是&愿望-梦想&本身所具有的根本特性之一。它的另一特性则是&恍然信以为真&:假如所有做白日梦的人根本没有任何诉求(这不可能,因为&愿望-白日梦&本身就是一种诉求)、
  假如根本没有任何身临其境的真实感1,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人有兴趣做白日梦了。即便是艺术家游戏性的梦幻也包含着某种&信以为真& 、某种对实现的主观诉求。艺术家明明知道自己在虚构、在做游戏,但假如他一刻也不能投入进去,假如他一刻也没有恍然以
  幻象为真,那么他根本就无法创造出堪称艺术品的东西来。实际上,很多作家在创作时,都会为笔下的人物动心,或觉得有趣,或觉得刺激,或意气风发,或悲叹惋惜,乃至痛哭流涕,仿佛这一切都是真的。即便是那些注重纯形式的作家,他们在进行虚构时也不会没有某种诉求,例如对某种完美或某种理想心境的诉求,这些诉求强烈地要求在创作中实现,假如他们幸运的话,在某次或某段时间的创作中,这些诉求真可能实现呢!当然这种实现并不是象马克思主义要求的那种对社会面貌的变革。
  对实现的主观诉求是一回事,实现则是另一回事,而且究竟以何种方式实现,则还需细加考究,因为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实现只是其中的一种。布洛赫因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很多时候都把实现视为对物质世界的改造,也即是说,梦想或许一时不能够落实,但在遥远的未来,世界真的有可能变得象人们向往的那样美好、那样适宜于人居住呢。我以为,这并非不可能之事,但若想澄清梦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仅仅这么说还显得不够。
  布洛赫在这么说的时候,自己遇到了一个难题:为何有很多时候美梦成真反而令人失望?为何有人宁要特洛伊的海伦也不要埃及的海伦?
  且先听听布洛赫自己怎么回答2:
  为何美梦成真反而令人失望? 原因之一是:幸福总在你所不在的地方。实现了的当下瞬间比梦象黑暗得多,有时甚至是空洞、贫乏的,梦想总是显得比它的实现更光明、更坚固。&闪闪发亮的云朵一旦靠近,便只是环绕我们的灰色雾霭,远山一旦接近,它的兰色就会消隐无踪。&3理想,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浪漫主义的爱情总是给被爱者戴上光环,恋爱着的浪漫主义者实际上爱的是他自己,浪漫主义从来不能忍受欢宴的收场(如贾宝玉),从来不认真考虑任何实现。浪漫主义者热爱距离胜过目的地,热爱幻象胜过热爱真实。最极端的表现是克尔凯廓尔4,他取消了婚约,却又爱着那个女人,继续对那个女人忠心耿耿。希望常常使我们不相信任何直截了当的实现,&近&使事情变得困难,希望,至少是那种对所希望之事迫近眉睫的预感,比&近&显得更容易、甚至更为充实(filling)。
  原因之二是:梦中的生活变得自给自足(independent)。梦想的偶像,即便在梦想实现后也不会立即消失,实际上,反常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偶像(idol)反成真,现实反成幻,梦闹独立了,这表现于埃及海伦的传说中,也表现于堂吉诃德的身上。以梦中
  偶像为真5,以梦为现实,这是梦的自足性最极端的表现。在一切梦想的满足(fulfillment)中,甚至是在那种全盘的满足中,也有某种特定的希望要素保留下来、留下痕迹,就其存在方式(mode of being)而论,这一残留的希望要素与实存(existing)或当下存在的现实全然不同,而且最终将连同它所包含的内容一起留待后用。例如某人想到北大哲学系念书,最后如期考上了,这就是布洛赫所谓全盘的满足;但真正来到北大哲学系,则肯定会有某些失望,或者有意想不到的好事情,总之,他原来所愿望和幻想的东西(它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可能和他在北大哲学系的现实生活完全&符合&,其根本原因在于,梦想与所谓&现实生活&是性质不同的两样东西。所以,梦想在实现时总会留有残余。
  布洛赫认为,梦想者之所以能失望,正是由于所有的梦想多多少少都盼着落实:&梦想根本不想持续不断地指向前方&。在他看来,梦想背后的驱力不可能满足于梦象本身,梦并不为梦而梦。在白日梦中,人们的快感总是来源于:自己所梦想的东西仿佛(as if)真的存在、真的&实现&了(我在上面也提到并同意这一点)。这是梦想所具有的一种主观性质,但布洛赫认为,即使是主观的,也能从中见出一种与梦的偶像化(reification)相抗衡的力量,它抵制希望之延迟或希望之遗留(即希望靠岸时,希望
  本身却没有靠岸)。这一延迟,就梦想自身而言,是&损&,但血肉添加到梦想上,则是&增&。梦好比是开花,梦的落实好比是结果,开花与结果不完全等同,有时花大于果,有时果大于花,也就是说:梦想超过现实的部分不包含在现实中,现实超过梦想的
  部分也不孕含在梦想中;而一步步踩出来的道路可能比原先所想象的实现道路要漫长曲折得多,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7。
  布洛赫认为,对于梦想之实现时刻,既不应过分强调此刻的黑暗以及梦的色彩的丧失,也不能象神秘主义者那样宣称能无距离地投入上帝怀抱。实际上,即便是神秘主义者,也不可能真的达到那一刻,神秘主义的高峰体验仍不过是对与上帝直接相遇的一种
  期盼(anticipation)和预感(presentiment)。神秘主义者取得的&绝对安宁&,与丧失了梦的色彩的此刻的黑暗同样缺少安宁。在这类高峰体验中,只有浮士德式的对于至高至善时刻的预感可以客观地得到辩护。所谓浮士德式的预感,是对完满、对终点的超前感受,这一超前感受奠定在&泰初有为&(即不懈的追行动)的基础上。因此,流浪的奥德赛(Odyssey)比到家的奥德赛有更多的意义,这一意义遗留下来。但流浪并不是奥德赛的最终目的,奥德赛的预感与客观的趋向有联系:回家的路途并非无限漫长,因此对归家的期盼是有可能达到的期盼&&尽管在冒险的途中,奥德赛只能期盼、只能预期,而不可能未卜先知。克尔凯廓尔式的迟疑是不可取的,因为他无休止地追求绝对,其实并不真心考虑任何实现;而神秘主义虽然宣称终极目标能够完全实现于此时此刻,但这种宣称也是不足取的(布洛赫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足取),其原因可能在于:它并没有和世界之&真实趋向&联系起来。布洛赫认为,真正的预期和预感,是与某一最终可达的状态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追求目标的过程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目标最终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不是全无可能。真实的预期表现在革命胜利的欢庆场面中,但它并不满足于此。革命的固然是高潮,是欢庆的节日,社会主义革命固然实现了那些人类长久以来的希望,但恰恰因为这些个原因,革命要求人们把心目中的自由王国变成更详尽的图景,要求通往自由王国的未竟之途能变得更具体。革命胜利的当下时刻,并非安宁、休止,而是一个孕含着巨大能量的新起点。这一&时刻&,既不应看成是丧失了梦的美丽色彩的黑暗时刻,也不应看成是绝对的安宁和绝对的实现,而是应充分理解这一时刻所具备的动力&&&乌托邦只有抓住&此时此刻&所包含的驱力内容(driving-content),这一驱力之基本情态:希望,才可能完全包容在实际的胜利当中&,8也就是说,只有把革命胜利视为面向未来的新开端,在胜利的当下时刻才可能孕含着希望,否则不是失望,就是自我陶醉、故步自封。
  前面说过,布洛赫真的认为整个自然世界孕含着一个至善的结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布洛赫为&实现为何会带来失望&这一疑问提供的答案。布洛赫以上的回答可简单地概括为:梦想与现实确有不同,梦想在实现时刻会有某种遗留,但真的可能存在那么一个终极的&实现&(也即达到&至善&),到那时,梦想不再有延迟和距离;退一步说,世界至少存在着朝向至善演化的可能性,在朝向和接近至善的途中,每一次&实现&都不是最终的解决,因此总会有某些未实现的希望要素遗留下来,这些希望要素指向更远的目标;真实的梦想和真实的预期,是和世界真实的趋向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就是世界运动过程的一部分&&世界就象一块发酵的面团,乌托邦精神(即世界朝向至善发展的冲动)无处不在。在此,布洛赫实际上提出了一种理解物质、精神关系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路:自然界是活的、自我生成、自我成形的,乌托邦精神作为自然界的精神、作为其向上的动力,不断地产生出各种物质形态;精神与物质保持着紧张的关系,物质既阻碍精神,又帮助精神。这样一来,布洛赫对&何谓实现&的理解就离马克思远了,离德国唯心论近了。
  布洛赫把人类所具有的乌托邦精神泛化到宇宙中去,乍看起来有些骇人听闻,但我们只要考虑到布洛赫的德国唯心论哲学背景,就不会这么惊讶了。费希特认为人并不是感性世界的产物,他的生存的终极目的在感性世界是不能达到的,感性世界即现象界是透过&我&而存在的,但&我&又归属于一个更大的精神本源:&无限意志&,这一神秘的无限意志保持并负载万物,以万物和人为手段来实现至善的目的。谢林则认为:自然与精神是同一的,自然既是创造者,又是被创造者,比一切机械运动更基本的是自然的&原始的最初的运动&9;自然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在理性中我们发现&自然与我们在自身内所认作心智和意志的那个东西原来是一回事&,自然科学则向我们证明,一切自然定律都能彻底心智化为直观和思想的规律,在此,&现象,也就是物质的东西,必须完全消失,留下的只是那些规律,也就是纯形式的东西&10。黑格尔则认为,绝对精神(即世界的本质和动力)将自己异化到自然界,又从自然界回来,经过一系列发展,最终回到自己那里,达到最丰富、最完善的境地。从德国唯心论这个传统上来说,布洛赫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的精神冲动(向上的乌托邦期盼)与整个宇宙的向上冲动是同一的,但人的精神时常被黑暗的瞬间阻碍,宇宙则时常被虚无的力量威胁。在费希特那里,人所欲求的更好的世界,只是一有限的尘世目的,这一目的是可达的,但不是最高的,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超凡世界另有一精神秩序:&我&是两种秩序的成员,一种秩序是纯粹精神的,在那里&我&以纯粹意志(善良意志)发挥作用,另一种秩序是感性的,在那里&我&以&我&的行动发挥作用,&我&之突破感性的现象界、上升到精神界,乃是为了提升&我&的境界。布洛赫与之不同的是,他的理论旨趣不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在于改造现实世界。
  现象世界的背后是否有一精神本体,灵魂是否能脱离肉体而存在,是否能回到精神本体从而获得不朽11,对这一问题,能思者只能猜度,只能寄予希望,给以想象,却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迄今为止,只在人类世界发现有精神现象(动物只有蒙昧的意识,
  没有光明辽阔的精神),这些精神现象在人生体验、话语、语言、艺术作品、记载等方面有大量的踪迹可寻,布洛赫把乌托邦精神泛化到整个自然界,从学理上来说显得有些缺乏依据,但是也不乏可同情之处。
  布洛赫设定自然界有一精神本体,与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多少有些矛盾。按照费希特的观点,人间天国(哪怕是共产主义)仅仅是一可达的、尘世的目标。因此,乌托邦精神不可能在尘世和肉身中获得完全满足。布洛赫却说,乌托邦精神最终会在尘世(家
  园)驻足停顿,驱力将获得当下的、完全的满足:&最终想要达到的是真实的当下存在,惟其如此,生活瞬间才能属于我们,我们才能属于生活瞬间,并对生命的一瞬说:&请停留一下吧&。12人最终想作为他自己进入&此时此地&,想不带拖延地、没有距离地进入他的丰满生活。他认为,真正的乌托邦意志(utopian will)肯定不是无尽期的欲求(striving),毋宁是:想要看到纯粹的直接性,由此,自我定位和此时此地的存在最终得到了中介,最终得到了光亮,最终得到了欢乐的和充分的实现。这就是&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呀&这一浮士德式的表达所暗含的乌托邦&前沿&内容&。&
  &最终想要达到的是真实的当下存在&是这段话的核心要义。这句话把梦想的&实现&最终落实到&物质形态(尘世之中的肉身状态)&上,因而体现出马克思的现世精神对布洛赫的影响。14但布洛赫对终极状态的这一描绘,实际上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所能预想的共产主义图景。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口号在布洛赫那里,有着不同于马克思的意义。布洛赫的&世界&与马克思的&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在马克思那里,是人去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的精神逐渐成长。在布洛赫这里,世界自己塑造自己,世界之精神不停追求,在其终点上,世界有可能达到完美的存在,在那里,精神充分物质化,物质充分精神化,灵与肉取得了最终的和解,每一个生活的瞬间都是美好的:瞬间即永恒。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象神秘主义者所追求的&神人交融&状态,是的,在布洛赫的理论底下,隐秘地包含着嵌在肉身中的灵魂对不朽的渴望。肉体在光阴流逝中终将腐朽乃至无形,快乐和幸福在忧患与痛苦的包围中稍纵即逝,对于不朽,谁又不曾有过隐秘的渴望呢?!
  参考文献:
  1 美梦醒来,人们往往会想,这要是真的该有多好啊!这恰恰意味着,他们已然在梦中体味到某种真实。
  2 Ernst Bloch,The Principle of Hope(The MIT Press,1986),P 180-195。
  3 Ernst Bloch,The Principle of Hope(The MIT Press,1986),P 181。
  4 布洛赫认为克尔凯廓尔对绝对完美的诉求以及他的禁欲主义,可以远溯至柏拉图,柏拉图将本体界、现象界析为两片,追求永恒的本体,拒斥变化的现象,追求精神之爱胜过肉体之爱。布洛赫认为,克尔凯廓尔对信仰、对理想的犹疑,在他所处的革命时代是反动的,代表了资产阶级的一种反动的失败主义(the reactionary defeatism)。
  5 即reification of the goal-dream,reification即偶像化、实体化。
  6 Ernst Bloch,The Principle of Hope(The MIT Press,1986),P 186。
  7 1998年下半年北京上演《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剧中反复出现一句台词:&情况太复杂了,现实太残酷了,理想都破灭了,我也不想活了!&
  8 Ernst Bloch,The Principle of Hope(The MIT Press,1986),P 188。
  9 参见谢林,《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引论》,1-3节。转引自《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
  10 参见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导论,1-2节。同上。
  11 从古希腊到近代,无数哲学家都明确持这一观点。但到了现代,哲学家一般在其理论中不这么提问。
  12 见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与魔鬼打赌说,&假使我对某一瞬间说: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呀!&就把灵魂输给魔鬼。──著者注。
  13 Ernst Bloch,The Principle of Hope(The MIT Press,1986),P 16。
  14 梦想与&真实的当下存在&,完全是两个系列的事情,梦想的意义固然可以用它的落实情况来衡量,但在更多的时候,梦想的意义是不能用落实与否来衡量的。实际上,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求落实的梦想,这些梦想和其他精神活动(如艺术游戏)一起构成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布洛赫显然忽视了这一点。不过,布洛赫所说的&实现&并不仅仅是指按需分配之类物质层面的东西,灵魂或肉身的不死,也是他认为有可能会实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布洛赫并不象马克思那么&实际&、那么&唯物&。
  15 &社会化的人,也就是,共同结合的生产者,将会按照合理的方式来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安置在他们的共同管理下,不让自己受一种盲目力量的统治,并用能力的最小消耗,在最无愧于人、最适合于人性的条件下把它完成。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总是一个必然的领域。只有在这个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领域,方才开始。&(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962-963页。)
本文已影响 人
[梦想与实现论文]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974人看了觉得好
1045人看了觉得好
817人看了觉得好
【思想哲学】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现梦想议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