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恐龙是哪个恐龙海底生物

深海生物为什么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强?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 >> ,更多关于海洋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从海平面开始,深度每增加10米,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全球大洋平均深度4000米,而在这个深度,压强是400atm, 什么感觉呢,大约是一只大象站在你的大拇脚趾头上(此处经评论提示修正)。前面答案大多提到了体内外压力差相等,但是否这就抵消了深海如此大的压强呢?海洋学家出海时很爱干这么一件事:拿一个泡沫杯,绑在采样或者探测仪器上,放入深海,取上来以后,会收获一个。。。。。。完美缩小的泡沫杯。这个杯子放在任何一个深度,内外压强都是相等的,但它进过高压的洗礼,还是 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在压强面前,只要有固体形态,有压缩性,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对于生物体来说,高压强最直接的作用是减少分子的体积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变化。作为一个分子而言,这压强是十足的作用在其身上的。生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构成的,其主要构成单位蛋白质,以及各种脂膜的结构和功能都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以适应深海的压强。 首先说说蛋白质。既然压强的直接作用是导致体积的变化,深海生物蛋白质的适应也是体现在体积变化。蛋白质不是刚性结构,意味着它可以通过三级或四级结构转化而进行『构象变换』。 此外,蛋白质亚单位组合,辅因子和酶的相互作用,催化反应,都伴随着蛋白质的结构/体积变化。深海生物的适应进化便是减少这种体积变化。(粗暴的可以这么理解:你不是要缩小我的体积(变化)吗,我提前自己变到最小,你能拿我怎么办。)然而这种变化不是没有代价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深海生物的蛋白酶催化效率要远小于同种类的浅海酶。再来看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其压缩性是大于水的,所以在高压强下,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前面 已经提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化。膜中的脂类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调整其流动性的机制叫均黏调试(Homeoviscous Adaptation)。此机制在高压和低温下有相同的反应。压强升高或者温度降低都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大约深度每增加100米的作用和温度降低0.13-0.21摄氏度相同。深海生物为了抵抗这种作用,进化出了一些机制来增加膜的流动性,以保障正常的生理需要。膜的主要结构是两层磷脂夹杂着一些蛋白质磷脂的排列结构决定了膜的流动性磷脂的排列结构决定了膜的流动性如上图所示,两条烃基链分的越开,膜的流动性越强。所以深海生物的适应就旨在保持磷脂分子抬头挺胸圆规腿,而且可以尽可能的保持这种形态。主要的途径有两种:如上图所示,两条烃基链分的越开,膜的流动性越强。所以深海生物的适应就旨在保持磷脂分子抬头挺胸圆规腿,而且可以尽可能的保持这种形态。主要的途径有两种:1. PE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和PC(Phosphatidylcholine) 是两种不同的磷脂分子,其最大的区别,你们也看见了,一个小头,一个大头,其带来的结构变化也是一目了然。所以多使用PE,就是深海生物的一种进化适应。1. PE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和PC(Phosphatidylcholine) 是两种不同的磷脂分子,其最大的区别,你们也看见了,一个小头,一个大头,其带来的结构变化也是一目了然。所以多使用PE,就是深海生物的一种进化适应。2.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差别就在烃基上的那个双键。双键就意味着平面结构(想象一下大闸蟹),导致拐腿那个姿态就变不了了。所以不饱和键的存在,增加了膜的流动性。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差别就在烃基上的那个双键。双键就意味着平面结构(想象一下大闸蟹),导致拐腿那个姿态就变不了了。所以不饱和键的存在,增加了膜的流动性。之前提到低温和高压对膜的适应进化有相似的作用,而全球大洋平均温度是4摄氏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海洋生物(深海以及冷水)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总的来说,深海生物对抗高压的方法就是减小自身的压缩性,从而把压强的作用减到最小。答完请阅。
首先,不管这是不是废话,所有的海洋非哺乳类生物都没有肺(有了肺就直接被压扁了)不管是深海鱼还是浅海鱼,通过鳃将水中的溶解氧转入血液中,进而存储到它们的肌肉中,它们的肌肉组织含有比一般生物高得多的浓度的氧结合肌红蛋白,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氧气的利用率更高。一方面,Yayanos发现,深海的环境下让生物的细胞膜进化得更软更滑更具有流动性。如果它们的细胞膜(主要成分磷脂)太‘僵化‘, 在深海高压和低温下磷脂将会僵硬,因此生物活性通道将会关闭。“正因为如此,深海动物和细菌往往用相对流动的血脂建立自己的细胞膜。与浅海层的生物相比, 深海生物用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来组建细胞. 当这样的深海机体到达浅海域将会, 细胞内的脂肪收到的压力变小,它们将有可能会开始从内部渗透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深海鱼不能到浅海生存。. 即使不会马上死掉也会导致它们神经上的损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机体内容材质有关,比如水母体内95%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所以水母在高压下并不会收到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深海鱼的生理器官发生了改变,比如鲨鱼没有浅海鱼所拥有的鱼鳔。更深层的研究表明: 深海鱼体内的氧化三甲胺(TMAO)加固了蛋白质,以抵抗随着海深的增加的压力,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其体内TMAO含量也在增加。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深海生物由于存在TMAO,它们能更加适应深海的压力。最后,关于更多细节及机制问题,如果想了解,可以再更新
总结一下上面各个大神的结论。举个例子好理解。比如生物是个泡沫瓶子。(以泡沫颗粒代指细胞结构)想去深海怎么办?首先要提高瓶内压力和深海一样,否则在400个大气压下多结实都没用。然后呢?压力是平衡了,但是瓶壁受了来自两面的巨大压力,如果还是泡沫那就直接挤扁了。好吧,那就牺牲一点功能,换成实心塑料的,这下就挤不扁了。总结一下:1,体内压力平衡提高整体抗压能力。2,改变分子结构提高细胞层面上的抗压能力。
深海生物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压环境下,所以细胞机制和体内的压强等都是很适应高压环境的。如果你把它捕上来它会因为无法适应而死亡。这是北极南极这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道理是一样的,生物都具有适应性,长期的演化会让生物适应极端的环境,但是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却不一定可以适应我们普通环境。
这个估计主要和压力差有关吧,潜艇内部是标准大气压,外部压力太大,所以深度有限。深海生物体内外的压力差反而不大
不要乱答行不行……
深海嘛,那么黑,一个人单身久了,抗压力怎么会不强。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题主以人为中心来定义了“正常环境”,然后惊异于相对极端的环境。
深海鲸鱼问:你们怎么承受的那么低的压强呢
我们也在高压中啊,大气压大约是10万帕斯卡,也就相当于每天有10米高的水在压你,想象下你每天背着跟你身体同样粗细,10米高装满水的一根水管吧。但是你有感觉吗?没感觉,同样深海鱼也没感觉。但是你要是脱离这10万帕斯卡,去太空,你瞬间爆掉,深海鱼也一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神奇的海洋生物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神奇的海洋生物
上传于||文档简介
&&小​学​生​适​合​能​够​理​解​的​关​于​海​洋​动​物​的​介​绍​,​在​p​p​t​最​后​还​做​了​一​些​问​答​题​,​能​够​有​趣​生​动​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大小:1.2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14|回复: 4
海底世界之鲸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鲸的体型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不是鱼。眼小,尾呈水平鳍状;用肺呼吸,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只有1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是蓝鲸,约有190吨重,最小的有40千克。
鲸的体型是世界上现在存在的动物中最大的,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鲸形状像鱼,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
&&鲸为适应水中生活,减少阻力,它们的后肢退化;前肢变成划水的浆板。身体成为流线型,酷似鱼。鲸的潜水能力很强,小型齿鲸可潜至100-300米的水深处,停留4-5分钟;长须鲸可在水下300-500米处呆上1小时,抹香鲸能潜至千米以下,并在水中持续2小时之久。
鲸,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不是鱼;分为须鲸,虎鲸,伪虎鲸,座头鲸。鲸生活在海洋中。鲸的祖先原先生活在陆地上,因环境变化,后来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化,鲸的前肢和尾巴渐渐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所以人们误认其为鱼),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一般生活在南极、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品种有须鲸亚目、齿鲸亚目、古鲸亚目(已灭绝)。 &&
抵制不文明禁狗行为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小学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小学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找到好贴不容易
我们因同样的爱好,相聚在这里,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文明交流!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生,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 积分
初中生,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 积分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我们因同样的爱好,相聚在这里,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文明交流!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生,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初中生,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我们因同样的爱好,相聚在这里,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文明交流!
阅读权限100
主题帖子积分
高中生, 积分 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高中生, 积分 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真是 收益 匪浅
我们因同样的爱好,相聚在这里,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文明交流!本类最热新闻
48小时最热
01020304050607089101112
||||||||||Copyright & 2015 &粤ICP备号海底发现“最萌软体动物”
&&&来源:& &
海底发现&最萌软体动物&
&&& 台湾游客Lynn Wu近日在印尼巴厘岛潜水时发现了几种外形非常&萌&的海洋软体动物:蛞蝓(海蜗牛)。这种生物除了能发出颜色漂亮的荧光外,其造型也非常奇特,尤其是头部看上去特别像长了两个犄角的小牛。海洋生物学家戏称,这种可爱的软体动物完全能直接充当儿童动画片主角。
责任编辑:方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的陆地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