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演讲技巧,找老师非诚勿扰

经常看非诚勿扰,也知道乐嘉老师以前是做演讲的,请问如何能向乐嘉老师学习演讲口才和技巧啊_百度知道经常看非诚勿扰,也知道乐嘉老师以前是做演讲的,请问如何能向乐嘉老师学习演讲口才和技巧啊_百度知道有个农村小伙上非诚勿扰结果24盏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个农村小伙上非诚勿扰结果24盏灯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果哪里有属于我的辅导老师?非诚勿扰!_百度知道新东方的老师是如何做到风趣幽默的?演讲如何做到风趣幽默?
158 个回答
.很多人以为幽默和发言就像一个 RPG 游戏中的一个技能或者武侠小说里的一个招数一样,只要催动内力就能瞬间进入「口若悬河 mode」,这是不对的。大部分看起来举重若轻的演讲者,在台下都经过很辛苦的准备,近乎变态的准备。大学时我们社团做了一场讲座,请的就是新东方的英语老师,他们提到,新东方要求每位老师在备课时,是要求写逐字稿的。也就是说,这一堂课所有要说的话,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这是很恐怖的。正常人的语速在 200 字/以上,而新东方老师一般语速都会更快,我估计能到 350 字/分钟以上,所以如果一位老师要想准备 8 小时的课,那么就是 350×60×8=168000 字。十六万八千字是什么概念呢?我手边正好有一本 32 开本、234 页的散文集,它的字数是 16.1 万字。大学期间我的同学去应聘新东方的教师,也证实了这个。而且不是写下来就算完了,上边会审查,然后再修改,修改后再审查,如此循环N遍,才能获得讲课的资格。据我的同学说,用「生不如死」来形容实在是都太轻描淡写了。如此往来几遍,你根本不用担心会忘掉自己想说什么,你担心的是一辈子都忘不掉这些词儿。至于逐字稿对老师有怎样的作用,还是要说回我们那场讲座。其中一位主讲人是个年轻英俊的男老师,留英博士。他滔滔不绝地讲了 30 分钟,从新东方的办学理念讲到自己的学术生涯,再到给在场的大学新生的建议。可谓是旁征博引、亦庄亦谐,有故事,有包袱,也有金玉良言的忠告。不要说材料的组织,几乎连停顿都是完美的。他在演讲时也仿佛就有光环在身后一样。他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如雷的掌声。而到了接下来观众提问的环节,一位同学向他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好像是「出国留学的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收获?」,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回答得很没有章法,还有些磕巴。你能明显感到他的光环就消失了,那才是他本来的样子,他应该原本是一个很内向,并不善于交流,甚至在口舌方面很笨拙的人。这时再看他在演讲中的表现,你就能发现,准备是能给人带来脱胎换骨的效果的。这一幕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从此后我在大学里的每次发言都要写逐字稿,无论是主持、演讲、辩论乃至毕业答辩,确实效果都非常好。幽默当然有很多技巧,作为我等凡人根本不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听听相声,看看美国脱口秀,再翻翻钱钟书林语堂的书,学个三招两式就终生受用不尽。但是如果你演讲时在忙着回忆接下来的内容,或者琢磨该用哪个虚词过渡,你就顾不上任何临场,你的任何技巧都没有用武之地。我也许有些啰嗦,但是优秀的演讲都是准备出来的。故事、结构、笑料、停顿、动作、表情,都可以准备。如果幽默和演讲可以类比为武功,那么我可能没有谈到降龙十八掌或者天山折梅手,但是我通篇都在说小无相功或易筋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之人不余欺也。.
我既不是新东方的老师,上新东方的次数也寥寥可数,不过,我在美国的留学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演讲非常非常厉害的老师,她是为美国政府做公关的,在宾夕法尼亚州有着相当不错的地位。而她专门教Technique of Speech (演讲的技巧)这门课程。而在她的教导下,我从一个经验丰富的演讲者,成为了一个真正善于演讲的人。(由于是英文授课,或许回答中会涉及部分英文单词,我会尽量回头补充翻译,请见谅。)我喜欢一条条的举例,那么就先来第一条吧。前面各个回答中提到的逐字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我喜欢更进一步。严格来说,如果希望有一个足够精彩,并且吸引观众的演讲的话,在演讲的初期,对每一次的演讲,一份完整的演讲稿是必须的。什么叫“完整的演讲稿”呢,在演讲稿中,你需要写下你的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动作,你的所有停顿点,所有的升调降调点,还有你的眼神,手部动作以及整体的身体语言。举个实际例子,我现在在做一个Industrial Analysis presentation(行业分析演讲),我的目标人群是我的同班的美国同学,以及我的老师。那么我自我介绍就会这样写:(动作:连续三下拍手)起床了,各位亲们【声音上扬】。(动作:环视全场)我知道,你们听了3个演讲,现在一定很累||很累,你们电脑前面的Facebook||一定比站在台上这个胖子要更加迷人(露齿笑一个)。我也知道||,你们看到亚洲人的脸,肯定就会觉得||这个演讲会很无聊,这家伙有很重|||很重的口音(模仿:Chinglish)不过【声音上扬】(走近同学们,平均每个人看2秒),相信我【声音上扬】,我和你们遇到的每一个亚洲人|||都【声音下掉】----不一样。给我5分钟时间,我让你们享受一次愉快的演讲。(微笑)你可以看到,我在里面附加了很多括号,动作,声音上扬,包括“|”“--”这种符号来表示停顿,和拖长音。文字内容看起来很漫长吧?其实这一段话总共用不到30秒,但是,讲完以后,我的全班同学,90%都合上了他们的电脑,然后开始看着我这个亚洲人的表演了。有知友找我要分英文版的,我刚顺手也打了一份,就一起帖上来吧。(claps)Wake up(up) guys. (Look around) I know||
you had just finished three presentations. You must be very (down) very (down)
tired. I’m pretty sure that the computer in front of you and the facebook are
more (up) charming than this (point at me) little fat Asian guy. (smile, look
around) I know|| (stare at someone for 2sec), when you see the Asian faces
(point at me), you would assume that || the presentation is gonna be boring and
this guy is gonna read the entire presentation. But (louder and up, pause),
Trust me (up), I am totally (pause) different from those Asian guys you have
ever seen in your life. And (up), you just need to give me five (up) minutes
(up), and I will show you a joyful presentation. 所以,单单的逐字稿还不够,对于一个新手而言,标注了升调降调,以及你的动作以后,对于你练习你的演讲会变得更加的有用。第二条:勤能补拙完美的演讲都是靠不断地反复练习而训练出来的,我记得我第一次演讲我重复了10遍,这10遍不是说我把稿子念完10遍就完事了。我需要去斟酌:我讲这句话的时候,要一个什么动作?我讲了笑话以后,要给一个什么样的表情,让大家笑起来?我该什么时候去看我的观众?怎么看?每一次的重复,就是对你演讲稿的完善。如果你经验不够丰富的话,那就15遍,20遍。要知道,很多时候,5分钟的演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有人会说,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吗?不妨告诉你们一件事情,现在我一份演讲我只要写完了,演练1-2变,确认时间,并且在演讲的途中大幅度修改,那么就足够了。至于我的演讲水平怎么样?留学的时候,教Technique of Speech的美国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会找我做示范,每次演讲完以后都有美国同学下来告诉我“I like your speech”。而工作中,我的老板是曾经是金融行业的知名讲师,也对我各种大加赞赏。本来还有第三条,第四条,甚至第五条的。我后来想了一下,其实,演讲最简单最简单的,就是不断地训练,不断地重复,一直重复到你成为本能。完全不用想的时候就能够将内容讲出来。其实这样训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的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而你的逻辑性也会更加显著。还算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呢。
我呆过新东方
我说说吧首先你以为所有笑话段子都是现场即兴发挥吗?并不是的。新东方所有新老师入职都是要写一种叫做逐字稿的东西,什么叫逐字稿,就是你叫进门第一句“hi everyone”都要写下来的备课稿。 包括你上课讲的笑话,段子,全部要写进去。新老师一门课的逐字稿都是几十万字记的,字数完全可以出书了。把风趣幽默的部分全部备课备到这个程度,以有心打无心,以强风吹薄云,你自然觉得很厉害。其次,新东方老师每周都会有批课,或者叫教研,是很多老师在一起,大家一个个上去讲一段,让主管听,提出改进意见。这个部分中,上面一个老师讲,下面没轮到讲的老师,也能听到很多段子,转手她就可以用在她明天的课中。所以其实上多了,段子也就那么些,大家你说过来,我说过去的。你第一次听觉得很神奇,但是其实这些段子,你们老师都讲到要吐了,完全笑不出来。最后,还是会有一些老师推成出新,能有一些有意思的新段子出现。这就是个人能力了。总有牛逼的人。但大多数老师都是一个 共享+反复练习的过程。P.S.
虽然现在不在新东方了,虽然新东方确实有很多漏洞和不好的地方,但喷它的事我还是做不出来。老俞的讲座只听过一场,妙峰山的培训我也没去过,不算被新东方洗过脑。说实话现在培训机构的情况,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新东方算好的了。
好吧,终于轮到我了吗,在这个五脊六兽的下午,我顶着满头的睡意第一次进行了知乎的回答。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有人说过“鲁航你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不过在这的人基本都不熟悉我,所以我可以毫无压力的吹吹牛逼,反正你们也不知道真假。幽默是什么?我觉得幽默不是简单的让人发笑,而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态度,是用另一个眼光去审视所有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让别人发现你看问题独特的那一面。我习惯性用其他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我把自己的生活当成笑话区演绎,所以“幽默”在我这是永远不缺的。甚至我看珍X明的广告时都会想去修改广告词“要想视力好,天天用大宝”,我会本能的想去这样做,让它成为我下一次幽默的素材。但是其实这些东西就像痔疮一样,都不全是天生的,就好像好多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主持的那么好的,在台上反应那么快的?”这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每一次台上的主持串词,每一次活动的段子,都是我绞尽妹汁想出来的,甚至在一些提问的环节上我事先准备了多种回答,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方案,当然,挤这些东西真的比挤痔疮还要痛苦。以一次我在台上主持的提问为例,几位美丽的dancer跳完舞之后,我去采访她们,首先我肯定了她们的舞姿,随后我询问一位dancer说:“我有一个非常专业的舞蹈问题要问你---请问你有没有男朋友?”这时,台下基本会发笑,我断定这么漂亮的dancer会说她说有,我会直接pass掉她,给她一个臭脸,意思是有男朋友你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哼,然后走过去提问下一位,整个场景其实都在表演之前就在我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的预演。当然,准备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就到了考验临场反应的时候,还是以上一个例子举例,当时真实情况是,她说“没有!”这跟我预先的准备完全不一样,但是机智的博主只停顿了一秒,然后嘿嘿嘿一声坏笑,说道“这么巧!我也没有男朋友!不如我们一会去外滩三十八号买二两啤酒讨论人生吧!”一句话带了过去,效果还算不赖。总之在微博、糗百、贴吧、论坛等等地方的各种回复、问答、段子都可以作为平日生活中幽默的材料,欧弟在评价我的偶像吴宗宪先生时说道:“老吴总是能在遇到一种情况时,想出5,6个回答,而他会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等到你能做到这样的水平,你就发现别人都会夸你幽默了。
我是新东方老师。目前主要讲授四六级,以及托福,GRE词汇(10000)班。最开始的时候,一门课程的自己讲课内容就先写几十万字的稿子。然后随着上课或者备课,不断熟悉,不断更改,不断添加,不断斟酌语言。同时,也是一个大量资料查阅,大量书籍阅读的阶段。大量英文学习书籍,一些学科代表著作,还有希腊神话,罗马历史等等,从中找出东西来跟讲课内容所结合。可以说,台上的每一个小时,在下边要准备几十个小时。而且每次讲课之后,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尽心调整。最开始的讲课阶段,每天熬到备课到三点。(不过不到迫不得已还是要尽量保持锻炼保养身体啊)每一个好笑的地方反复斟酌。经常看看糗百 = =+...收集了很多比较好笑的东西。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能讲出好笑以及引申出英文知识的地方
没错我是来喷新东方的。又不是只有新东方老师风格是幽默的,很多国外的教授上课都是很幽默的,人家那叫幽默感,是做人必备的,新东方老师也有不幽默的。幽默只是讲座时不使听众昏昏欲睡的手段之一,你要做一个幽默的人,多看看带弹幕的视频或者微博去关注一起神评论之类的就行了。楼主你最近一次现场听非帝都的新东方老师现场演讲是多久以前呢,现在的演讲基本不能用幽默去形容了,普遍是插科打诨和市场招生宣传了,除掉每年的全国巡回公益讲座,地方学校与各大高校联办的讲座基本都成为招生手段了,你指望学到什么呢。来开开眼:中略。亮点就自己找了吧。建校元老从来就是讲万人场的,那种没有逐字稿是下不来的。老俞每年要在妙峰山新老师培训晚会上讲多少次话,那三点人生追求就要讲多少遍。(而且老俞也真是什么都敢讲。。。)逐字稿具体怎么回事,楼上也有前同事提了,高质量的讲座确实是有逐字稿的,讲熟了以后有即兴发挥也是正常的,但不会太多。还有批课。批课也算是为数不多从建校就留下来的良好传统之一,新老师快速成长离不开优秀前辈的批课指导,但是随着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批课多半也就是浪费时间罢了。早先每个老师讲座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批过的,楼上也有人说觉得“连停顿都是完美的”,这基本得益于逐字稿和批课。什么地方插什么段子,都是设计好的。有些老师比较爱惜羽毛,过几年会适当与时俱进替换一些老段子,更多无良的就一个文档讲十年了,当然前提是他们没有离职。你觉得新东方老师讲座幽默,只是一种错觉罢了。很多笑话确实都是自己讲了无数遍再看到都想吐了。有些中学一个年级就配一个心理健康课老师,一个年级十七八个班同样的内容这个老师要讲十七八遍,他们也很痛苦,新东方老师大概只是掩饰了这种痛苦然后本着一个优秀演讲者的自我要求,讲好了一场又一场。后来新东方上市,扩张办学校需要大批老师,师资力量开始下降,这个也是可以预见的。在我进新东方前,我曾经疑惑过,老俞上哪里找来这么多他的复制版本来上课,进去以后我知道答案了,尼玛的谁管你英语水平如何,能把课上下来学生不退班不投诉就行了,缺人的时候连专科生都要。打分低?偷打分表的老师要多要少,呵呵呵呵呵呵。摊手,现在的新东方基本就是这样了。现在的新东方老师和十年前的新东方老师是完全不一样的,十年前的老师和二十年前刚建校那批老老师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里,简单来说基本就是越来越差。还有,现在的集团培训师和地方学校培训师,地方学校培训师与地方普通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个别地区分校的个别部门主管仍然在坚持高质量办学,每次微博上看到他们刷教研批课动态就好羡慕。
我在新东方教过雅思口语、听力和剑桥商务英语,就这个话题还是可以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我的回答是:练出来的。在逐字稿批课的阶段,主要是将你从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变成一个新东方标准的教师。如
所说,新东方要求的教师wpm输出(words pre minute)一般在300左右。当然,这是一个平均值。并是不说所有时候教师的说话语速都要达到这样的输出——在批课阶段,还有个项目叫做切片分析(sampling analysis)。这个项目把一堂课分割成5-10分钟的切片,对每一部分的wpm作单独规定。在逐字稿当中,新东方在每个切片中放入多少“包袱”是有个弹性规定的。以针对高中生的雅思口语为例。一堂60分钟的课堂,切片化以后大约是5-5-10-10-5-10-10-5模式。第一个5是时事讨论,一般是要植入包袱的,就最近发生的新闻吐槽一下。第二5是引入(lead in),这部分稍微严肃一点。第三和第四个10,这20分钟也是严肃认真的教学。在这部分植入的包袱笑点一般,只是让学生不要瞌睡。在第五个5中,会有一个笑点较多的包袱,激活学生,使他们能够在之后的两个10当中开口交流。最后一个5就是休息了,一般会以一段幽默的视频片段结尾。针对不同的部分,包袱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比如,在第一个5中,包袱一般可以从一些新闻吐槽节目上获取,囧司徒每日秀等,不一一列举。教学中的包袱,需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如:教hang in there时,我会讲,战场上一个士兵去救另外一个士兵,说“hang in there”,“你就挂在那儿吧。别弄脏其他地方……是不是这个意思?”笑点一般,学生一笑了之,再讲出正确的意思,强化记忆。后面的包袱,有时候是刻意准备的笑话,也有的时候是临场想出来的。总而言之,包袱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保证学生的节奏能够与教师一致。最后的视频,网上搞笑视频很多,这个也不用多说。通过逐字稿批课之后,就可以按照逐字稿上课了。在新东方上课强度是比较大的,一天连续说6-8个小时也不稀奇。逐字稿阶段持续大约半年之后,上课内容和特定的段子就会融入老师的习惯和本能反应。慢慢地,就可以脱离逐字稿了。逐字稿阶段是最困难的。每堂课需要写多少字的稿子,这个上面的答案也有过计算了。但是慢慢脱离逐字稿之后,上课就有点跟说脱口秀或者说相声一样了。听过郭德纲相声的都不难发现,其实老郭很多段子都是类似或者完全相同的。翻来覆去,换的只是语境,不换的是核心的内容。对新东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在开始的时候,很多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而在熟练之后,风趣和幽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总结:新东方老师的风趣幽默,虽说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个人的魅力。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后天练习出来的。
其实关于幽默的研究,外国的文献当中已经多得不能再多了,大家可以看末尾的书单,自己去找来看。新东方老师的幽默,其实不一定是学得来的。幽默的人大多是智商方面比较突出的人,其实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新东方,而是智商高的人群如何产生了幽默感。幽默有很多种类型,如果硬是要学习,其实在课堂上有很多成文的做法可以参考。例如:一、笑话自己:对自己的嘲笑绝对是强大内心的体现。所以,用自己过去的糗事当例子,最有效果。例如,俞敏洪老师多次在各类场合说起自己大学的糗事,其他人觉得很好笑,可是俞敏洪老师并不觉得当回事。人都是这样,笑话别人的时候觉得很爽,可真心有自信笑话自己带着笑看过去的人不多。二、把幽默的元素放进小测验和作业当中:这是为了反差,载体越严肃,就越好笑。反差永远是幽默的主要元素,可以做语言的反差,忽然从高语域降到低语域,也可以是载体的反差。这个原则写给大家,可是使用的时候就要看智商了。道理多得是,可操作起来差别就大了。三、在教室的角落设立“语录墙”:把自己和学生说过的经典台词记录下来。这一点多少有增强学生social belonging感觉的作用。四、设立一个“笑话星期五”:或者是任何的某一天,大家都要那一个笑话来分享。五、设立某些“搞怪日”:例如“怪诞帽子星期一”,“不对称袜子星期三”等等。六、幽默读书会:让学生把好笑的书拿来一起欣赏。
另外加一条,嘲笑自己是比较保险的,千万不要嘲笑学生,那是极其冒险而不专业的表现。
推荐一本书: Step by Step to Stand-up Comedy, by Greg Dean. 这本书拆解了笑话的结构,让你不用太有天赋,就能写出笑话。因为幽默是有配方的,分析很有趣。
如果大家希望了解更多的教学新知,欢迎关注巴别塔(TheBabelTower)微信平台,本帖是平台上的考古贴,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有帮助。
如果你精力旺盛,以下是关于幽默和教育的书单,你可以一个一个的看下去了:Armstrong, T. (2006). The best schools: How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should inform educational practic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Bacall, A. (2002). The lighter side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Barth, Roland S. Learning By Heart, Jossey-Bass, 2001.Battat, Stacey & Saltman, Joyce (2010) Thin Thread: Teachers and Mentors. Woodbridge, CT: Kiwi Publishing.Baum, Bruce R. (EdD CLL)
Infusing humor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Perceptions 2002: vol.35(2),pp.2-6.Berk, R. A. (1998). A humorous account of 10 multiple-choice item-flaws that clue testwise students.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 9(2), 93-117.Berk, R. A., & Nanda, J. P. (2006). A randomized trial of humor effects on test anxiety and test performance.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9, 425-454.Berk, R. A. (2004). Coping with the daily stressors of an academic career: Try mirthium(R). Academic Physician and Scientist July/August, 2–3.Berk, R. A. (2000). Does humor in course tests reduce anxiety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College Teaching, 48, 151–58.Berk, R. A., & Nanda, J. P. (1998). Effects of jocular instructional methods on attitudes, anxiety, and achievement in statistics courses.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1, 383-409.Berk, R. A. (2007). Humor as an instructional defibrillator. Journal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24(2), 97-116.Berk, R. A. (2005a). Laughterpiece theatre: Humor as a systematic teaching tool. Teaching Excellence, 17(2).Berk, R. A. (2004b). Research critiques incite words of mass destruction. The Humor Connection, Winter, 8-11.Berk, R. A. (1996). Student ratings of 10 strategies for using humor in college teaching. 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 7(3), 71–92.Berk, R. A. (2005b). Survey of 12 strategies to measur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7(1), 48-62.)Berk, R. A. (2001a).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humor: Psychophysiological benefits/risks for older adult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7, 323-339.Berk, R. A. (2001b). Using music with demonstrations to trigger laughter and facilitate learning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 12(1), 97-107.Burgess, R. (2000). Laughing lessons: 149 2/3 ways to mak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un. Minneapolis, MN: Free Spirit.Corwin. Berk, R. A. (2009b). Derogatory and cynical humour in clinical teaching and the workplace: The need for professionalism. Medical Education, 43, 7-9.Carrica, Jennifer L. (2008) Humor styles and leadership styles: Community College P Dissertation.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Connors, N. A. (2000). If you don’t feed the teachers they eat the students! Nashville, TN: Incentive Publications.
首先要强调的是,新东方并非所有的老师都风趣幽默,不能够以偏概全,新东方名师中确实不乏风趣幽默者,但是大部分的老师还只是口才不错而已。至于说演讲中如何做到风趣幽默,陈章鱼的回答挺详尽的。不过我觉得,风趣幽默也需要经过一些人生的阅历,低级趣味的笑话,在课堂分享不合适。很多时候演讲的好坏跟准备有关,也需要有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空洞的堆砌华丽的词藻几乎是很难打动人的。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你可以看到很多上课好的,口才好的,其实学识和阅历都不少。
看到题目中提到了我的老东家,遂来答一个。在我还是一名新东方的学生的时候,我也觉得新东方的老师非常的幽默风趣,特别是后来新东方两位全国闻名的名师当时都给我上过课,如FC的口头禅“菊花一紧,虎躯一震”,以及思思的一些励志小段子,至今想来都让人觉得灰常的欢乐。当时我坐在下面看着他们,觉得他们仿佛自带光环,是我模仿不来的那种帅。后来我进了新东方当老师,进入了痛不欲生的磨课阶段。关于什么是磨课,其他答案里我有回答,就是一名新教师在正式上讲台之前,要把自己备好的课程片段反复的讲给教学主管听,然后根据他给出的意见修改,直至他表示满意通过为止。在磨课阶段开始之前,我对正式站上讲台的自己有过很多幻想,想象着自己讲了一个段子,然后学生们哈哈大笑,想象着学生们称赞我是个幽默风趣的老师。但是现实是自己的教学片段一次又一次的被教学主管否定。当时熬夜修改逐字稿的我担心的是第二天的教学片段能否通过,自己讲述的学习“干货”能否得到教学主管的认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再去幻想自己在课堂上“风趣幽默”的样子。磨课阶段绝对是人生一种难得的历练,并且对我影响深远。当炼狱般的磨课阶段终于结束,我即将站上讲台时,我才发现自己虽然对上课要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但却一个段子也没有准备。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充满了担忧:完了,我将无法符合学生对于新东方老师幽默风趣的形象的想象了。事情上,课堂效果超乎我的想象,一个没有段子的我的第一个班获得了我在新东方从教期间的第一个全五分。再到上第二个班时,我开始有意识的向一名段子手的方向发展,平时看到什么笑话都会存下来,想想可以在课程哪个部分抖出来,上课前天晚上也会想想明天的开场该如何吸引人心。并将这些内容加入我的逐字稿中去,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中,去获得一次又一次的笑声和掌声。到上课第二年,已经听到学生在对比老师时,夸我幽默风趣了,而对我而言,那不过是使用了好几次,陪我换过几个班的段子而已。所以幽默其实是可以练习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段子手。直到现在我的印象笔记里还有一个笔记本,存放着我平时积累下来的小故事,时事新闻和各种小段子。回想起来,新东方的老师也并非都是幽默风趣的,比如我做学生时上翻译课的YJ老师,便是不苟言笑的人,然而上课干货十足,他当年讲授的翻译技巧,现在看来都很有用。他的结班得分,或许比不上那些幽默风趣的老师,但他翻译王的地位,却终究无人撼动。所以我想,有时候我们都本末倒置了。新东方之所以能走的这么远,获得如此大的影响,绝不因为请来的老师都是段子手,虽然我们时常以段子手自居,而在于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真正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在课堂上的扯淡也绝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有所领悟。当很多次我走进新东方的教室,站在“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校训下,对学生说“欢迎大家来到新东方的课堂”时,我经常会想自己想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是一个符合大家想象和期待的幽默风趣的老师,还是一名给学生各种考试技巧和学习干货的老师。事实上,我自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满意的一个教学片段是作文课时,讲到细节描写的运用,给学生读了一段妈妈平时关爱照顾我们的细节,读到最后我哽咽了,学生们下课离开的时候眼里也都含着泪花。当时的我一点也不幽默风趣,课堂上的气氛甚至可以用凝重来形容,但却是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因为幽默风趣的表象是次要的,能够让学生有所领悟,才能真正做到上课时我教给他们的作文写作要“以小见大,见国家,见社会”。上课如此,演讲也是一样,幽默风趣的风格通过反复练习自然可以后天习得,然而比起幽默风趣更难得的是大家在听过你的讲述后生出动力,对生活多一份感悟,对人生多一点热爱,这与练习无关,而更关乎你胸中装着多大的天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